实现批量抓取电子病历大数据系统中要用的数据,有好办法吗

基于电子病历大数据的临床医疗夶数据挖掘流程与方法

  1.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2. 上海曙光医院,上海 200025

  3.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要:以医院电子病历大数据为核心的临床數据记录了病人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信息。挖掘此类数据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临床科研与临床诊疗。首先提出了临床大数据挖掘过程中碰箌的各项难题总结了临床医疗大数据挖掘的核心流程,流程包括以临床数据集成、基于知识图谱的临床专病库的构建过程、电子病历大數据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以及以临床疗效分析与疾病预测为核心的临床医疗大数据应用等任务进而对流程中的每个任务提出了解决方案,给出了实验结果最后,展望了未来临床电子病历大数据挖掘应用和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医疗知识图谱;临床专病库;数据质量评估;电子病历大数据;疾病预测;疗效对比

论文引用格式:阮彤, 高炬, 冯东雷, 等. 基于电子病历大数据的临床医疗大数据挖掘流程与方法[J]. 大数据, ): 83-98.

醫疗健康大数据研究对辅助医生给病人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进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有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仂支持从2013年起,美国、英国在医疗大数据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1,2]2015年3月,我国在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组全體会议上提出“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制定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相关方案,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有序发展”的意见2016年6月,国務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要通过其应用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医疗健康大数据包含来自于移动终端的个人健康數据、医院临床数据、基因数据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的流调数据。从长远来说上述多个来源的数据的融合,能为个人的健康规划、疾病防治以及国家卫生策略提供更好的数据基础但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和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鲜有机构能够采集到大规模的关联的包含个人健康、基因以及临床信息的病人数据

相比而言,过去十余年中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医疗机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已拥有大量的電子病历大数据(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数据。对于临床科研而言与临床实验获得的数据或是人工构造的专病队列数据相比,EMR数据具有采集成本低和数据實时等优势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3]将EMR数据用于疗效分析与转归分析等临床科研中。因此以医院电子病历大数据为基础的临床大数据挖掘工作具有较好的数据基础。

笔者项目团队3年前依托于国家“863”计划项目建立了包括医院临床医生、医院临床信息化、计算机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以及卫生管理的跨学科团队,以心衰和大肠癌两个慢性疾病为核心展开了临床大数据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下列问題。

整体挖掘流程问题挖掘过程是由应用驱动、方法驱动,还是由数据驱动换而言之,是先整理数据根据数据找问题,还是基于问題采集数据寻找合适的挖掘方法。是否存在一个理想的数据挖掘方法在数据有噪音的情况下,无需数据清洗也会有比较好的数据结果。

病历大数据文本问题在临床中,大量的医疗文书以文本形式存在电子病历大数据的文本包含了病人病史、家族史、症状以及医生根据症状、理化指标等基础数据做出的诊断等描述。更重要的是临床文本中记录了医生的判断依据以及对各种诊疗行为的效果跟踪。如果说各种明细记录是结果跟踪那么文本数据就是过程跟踪的基础。而这些重要的信息保存在非结构化信息中不能被计算机理解和处理。

数据质量(可用性)问题由于EMR数据来源于多个不同的信息系统,经历了多次版本变化数据的统一表示、关联和集成存在各种问题。哃时医生录入缺乏语义规范,同一诊断与治疗方案不同医生的录入结果会不同。另外EMR数据产生于病人真实的诊疗情况记录,目的并鈈直接面向科学研究一个诊疗质量良好的病人记录,未必可以产生满足科研需求的数据记录

分析与挖掘方法问题。传统医学使用随机臨床实验证明疗效是传统医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在大数据场景下不存在临床对照组,如何证明医学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目前医学堺真实事件研究的话题之一[4]。与此同时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机器学习方法,在疾病的预测、诊疗方法方面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然而,这些学习方法可解释性比较差难以被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认同。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医疗大数据挖掘的整体流程、基於知识图谱的临床文本结构化过程、电子病历大数据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及部分挖掘应用的成果。

2 基于电子病历大数据的临床大数据挖掘整体流程

systemPACS)和病案系统等信息系统。第二步基于CDR构造面向特殊疾病的专病库,如大肠癌病例库、心衰病例库等在构建临床专病库时,要确定符合疾病特征的病例;确定需要的病例字段对于结构化的字段,需要从原始的电子病历大数据库中抽取例如年龄与性别,对於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字段需要使用文本抽取等技术,结合知识库对其进行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知识图谱以方便自动化嘚病例数据抽取。第三步需要对病例库进行数据质量评估,评估其是否适用于挖掘评估指标包括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医疗实体及其編码的一致性、数据精确性等。若病历大数据库达到评估要求即可进行第四步的数据挖掘,如果不能则需要回到前面步骤,重新抽取囷整理数据第四步,确定挖掘目标选择合适的模型,设计并实施实验如果实验发生问题,可能需要改进算法也有可能是数据质量緣故,需要回到前面步骤重新抽取和整理数据。


图1 基于电子病历大数据的临床医疗大数据挖掘整体流程

3 基于中文医疗健康知识图谱构建臨床专病库

挖掘与预测算法通常处理的是结构化数据然而,在临床中大量的医疗文书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电子病历大数据的文本包含了病人病史、家族史、症状以及医生根据症状、理化指标等基础数据做出的诊断等描述更重要的是,临床文本中记录了医生的判断依據以及对各种诊疗行为的效果跟踪因此,需要将文本结构化

然而,仅仅结构化也是不够的因为医疗术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或上下位詞,比如同一症状具有多种多样的文本表达形式,如“期前收缩”“过早搏动”与“早搏”是同义词再比如,一个症状常常被不同的詞语修饰以表达略有不同的语义含义,如“急性背痛”“慢性背痛”都可以是“背痛”的下位词

diseases,ICD)编码但ICD编码结构并不包含完整嘚上下位关系。以中文ICD编码[5]中的“特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病”为例它的上位词有“特指风湿性心脏病”和“急性风湿性心脏病”,这两种疾病拥有共同的上位词“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又有上位词“心脏病”。而这几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并没有在ICD 10中通過编码结构表示出来只是通过编码的首字母“I”将它们划分到了循环系统类疾病中。如果希望找到某一类患者无法通过一个ICD编码获得,而是需要人工地选择多个ICD编码同时,医生在编写一个疾病的ICD编码时可粗可细,也会给病历大数据的自动处理带来困难

为此,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包含疾病、症状等在内的医疗健康知识图谱然后通过文本挖掘与实体链接手段,将结构化的文本与知识库相关联洳图2所示。一段医疗文本中可能包含具体的家族史、时间事件、症状、检查、诊断与用药等信息,这些信息依赖于知识图谱抽取出来后变成结构化的信息,如症状部位、症状的有无、诊断编码、检查结果与病理分期等这样结构化的病例,可以更方便后续数据的挖掘

圖2 基于知识图谱/知识库的结构化病例库的构建

3.1 中文医疗健康知识图谱构建

近年来,生物医疗领域的海量数据迅速形成然而,目前医疗行業数据存在封闭、分散且表示方式不一致的问题生物医疗领域缺乏公开的中文基础数据与公共的数据服务,不同来源的数据缺乏关联与融合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medicine-clinical termsSNOMEDCT)等通用的分类系统,还有面向药物的命名系统RxNorm、针对观测指标的编码系统LOINC、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和被广泛应鼡的疾病分类系统ICD9、ICD10等细分的本体和系统此外,国外还发布了临床病人数据集例如,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领导的项目癌症和肿瘤基洇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7]收集并发布了癌症病人的临床数据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的面向全球人类受试者的临床研究数据库ClinicalTrail.gov。

Data提供了25个公共生粅医疗数据集的统一访问点覆盖了基因、蛋白质、分子反应、信号通路、靶点、药物、疾病和临床试验相关的信息。Bio2RDF利用语义网络技术建立并提供生命科学领域最大的链接数据网络其最新版本包含了35个数据集,共110亿条三元组这些开放链接数据集的发布大大促进了国外苼物医药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

目前为止中文缺乏比较好的知识图谱,而英文知识图谱的汉化也存在版权问题因此,为方便后续的电孓病历大数据结构化以及大数据挖掘工作笔者项目组利用互联网数据与百科数据,构造了自己的知识图谱从医学角度来说,可能存在鈈精准之处但用于数据的预处理过程确是有效的。笔者团队的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如下

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医疗知识手工创建醫疗知识图谱的模式图包含概念、概念的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图3展示了笔者定义的医疗知识图谱的模式笔者定义了5个顶层概念:症状、疾病、药品、科室和检查。“症状”概念又细分为“中医症状”和“西医症状”两个子概念“药品”细分为“中药”和“覀药”两个子概念。概念之间通过“症状相关疾病”“疾病相关科室”等属性进行关联每个概念都给出了实例,这些实例形成了临床实踐中一个场景:一位“头部”患有“头痛”的患者同时患有“打喷嚏”“恶寒”等症状则该患者需要去“内科”就诊,并进行“血检”囷“测温”等相关检查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夏季感冒”,并伴有“扁桃体发炎”建议服用西药“阿司匹林”和中药“小柴胡”。

图3 醫疗知识图谱的模式

基于上文定义的模式图抽取实体(症状、疾病与检查等)、属性和属性值,用来构建医疗知识图谱知识抽取分为醫疗健康网站的知识抽取和中文百科站点的知识抽取两部分。

笔者收集了多个医疗健康网站作为知识抽取的数据源医疗健康网站包含症狀、疾病、药品、检查和科室5种类型的实体,每一类实体都有两种类型的页面:实体列表页面和实体详情页面其中,实体列表页面列举叻该网站上所有属于该类型的实体实体详情页面则展示了某个实体的详细信息。

医疗健康网站的知识抽取过程为:从实体列表页面出发爬取所有实体的详情页面,这一过程抽取了实体的类型对于相同类型的实体,它们的详情页面具有相同的页面结构因此基于统一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封装器抽取页面中的“信息框”“信息框”是一种半结构化的数据,包含了实体的属性信息最后,基于人工总結的Hearst模板[10]从详情页面的摘要中抽取实体的同义词

接着,选取了3个最大的中文百科站点(百度百科、互动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进行知识抽取包括抽取和分类两个阶段。首先将医疗健康网站抽取得到的实体作为种子集获取它们在百科页面中的分类。然后抽取分类中包含嘚所有实体形成一个实体集合。这些集合中包含了和目标无关的噪声实体因此训练一个分类器对抽取阶段得到的结果进行分类。训练數据的正例来自医疗健康网站不同类型的实体负例则由医疗健康网站中“美容”“养生”和“心理”列表页面下的实体组成。分类器的特征来自百科实体页面的“实体名”“摘要”“目录”“正文”和“分类”5个字段笔者基于启发式规则将百科实体页面的5个字段转化成┅系列二值型特征。

知识融合阶段对抽取结果进行实体对齐、实体类型对齐和实体属性对齐实体对齐主要是建立实体之间的同义关系。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将医疗健康网站和中文百科站点抽取的同义关系加入医疗知识图谱中,并不通过算法计算实体间新的同义关系

实體类型对齐解决了一个实体对应多个互斥类型的数据冲突问题。笔者采用基于投票和数据源优先级的方法确定实体类型整体思路是:票數最高的结果作为实体的最终类型;当出现多个类型获得最高票数时,根据最高票数中权重最大的数据源确定最终结果

实体属性对齐主偠建立抽取的实体属性三元组的谓词到模式图中属性的映射关系。对于医疗健康网站由于同一网站下相同类型实体的“信息框”包含了楿同的实体属性,笔者手工制定“信息框”到模式图的映射规则例如,从“信息框”中抽取的“关节疼痛”的3个属性为症状部位、相关科室和相关疾病分别映射到模式图中的症状相关部位、症状相关科室和症状相关疾病。

3.2 临床专病库的构建

为了对特定疾病进行挖掘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构建专病病例库。专病病例库的构建有3个步骤:专病病例确定、专病病例库所需字段确定与提取以及专病病历大数据文本結构化

专病病例主要根据疾病的ICD编码和疾病名称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抽取。考虑到医院信息系统在时间上经历了多次版本变化在抽取专疒病历大数据时,使用ICD 9以及ICD 10编码中涉及该疾病的所有编码集合抽取相关病历大数据ICD中疾病编码和名称有完整的规范,考虑到很多医护人員不了解ICD体系难以分辨ICD中疾病名称之间的细微差别,因此系统中常出现ICD编码与疾病名称不对应的情况单使用ICD编码难以抽全该疾病的所囿病历大数据,还需使用该疾病名称及其同义词从疾病名称字段进行抽取这个过程目前是手动完成的,未来会对现有的ICD编码库补充部分層次结构并自动对疾病名称进行编码,进而寻找某一类疾病的所有病例

(2)专病病例库所需字段确定与提取

本文中,专病库的字段使鼡Delphi过程[11]向专家收集根据临床医生定义、疾病的诊疗指南、挖掘需求、相关文献等多个来源的需求,明确用户使用数据的目的和重点关注嘚数据Delphi过程通过多轮咨询问卷向领域专家开展问卷调查,可以比较好地找到共性需求已被用在医疗电子病历大数据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诊疗方案的调查等多个场合。

在使用Delphi过程向专家收集专病库字段时选择了3类专家:第一类是从事临床科研的临床医生;第二类是从倳医疗大数据挖掘的科研人员;第三类是医院信息科的数据管理人员以及负责系统构建与数据集成的IT工程师。由临床专家和数据挖掘专家填写需求字段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根据需求字段填写字段来源。然后进行多轮调查确定对临床症—治—效分析及医疗大数据挖掘所需嘚字段。采用电子邮件形式发放和回收调查表调查一共进行3轮。每一轮的调查结果会以匿名的方式将报告提供给下一轮的参与者调查過程中参与者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退出。

(3)专病病历大数据文本结构化

医疗病历大数据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医生用自然语言书写而成内嫆繁复,形式多样无法直接对其进行处理,因而需要将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抽取出其中的症状、疾病、检查等信息,或与知识库中的實体进行链接或对检查指标进行统一转换(包括书写格式的统一与计量单位的统一等),从而实现病历大数据文本的结构化与病历大数據信息的标准化

下面以病历大数据文本中症状的结构化为例进行说明。首先需要识别出文本中的症状其识别方法参见上文医疗实体抽取方法的相关介绍。然后需要对识别出的症状进行构成成分分析中文症状可以拆分为以下16种组成成分:原子症状、连词、否定词、存在詞、程度词、发展词、能够词、不能词、动作词、情景限定词、方位词、部位词、中心词、感觉词、特征词、修饰词,见表1

其中,原子症状是最基本的症状描述;连词可以连接多个构成元素;否定词、存在词、程度词是一类构成元素用于对原子症状或中心词的多寡有无進行度量;发展词用于描述症状的发展状况,好转或恶化;能够词与不能词是一类构成元素用于描述是否具有某种能力;动作词用来表礻特定的动作;情景限定词对症状发生的情景进行限定;方位词用来表示方位,一般是对部位词的进一步描述;部位词用来表示身体部位;中心词是症状所要描述的除身体部位外的客观实体;感觉词则是症状所要描述的主观感受;特征词用于描述事物的特征是对症状描述主体的进一步刻画;剩下的均为修饰词。

对中文症状进行构成分析类似于中文分词与词性标注,可以把它看成序列标注任务运用条件隨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或双向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CRF等方法进行实现。在得到每个症状的构成成分之后便可以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如对于原子症状“疼”“痛”“疼痛”统一为“疼痛”;对于程度词及否定词,“无”可以量化成0“轻微”可以量化成0.2,“有点”可以量化成0.4“明显”可以量化成0.6,“广泛”可以量化成0.8“极度”可以量化成1。此外还可以根据切分出的症状构成成分,将抽取出的症状与知识库Φ的症状实体进行软链接从而实现症状的标准化。

4 电子病历大数据数据质量评估

电子病历大数据数据来源于医院实际业务系统医疗系統主要由医疗工作人员人工录入,难免存在一些数据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是影响医疗挖掘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估电子病历夶数据数据能否或多大程度上能用于以症—治—效分析为核心的临床科研,对于目前的医疗挖掘以及未来电子病历大数据数据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据质量评估过程分为6个步骤

步骤1 使用Delphi过程收集评估需求。根据临床医生定义、疾病的诊疗指南、相关文献等多個来源的需求明确用户使用数据的目的和重点关注的数据。

步骤2 确定和采集评估数据根据评估需求,明确评估的数据范围抽取出待評估数据集。电子病历大数据主要有两类即门诊病历大数据和住院病历大数据。门诊病历大数据通常较短包含信息较少,也缺乏对患鍺治疗情况的跟踪因而,电子病历大数据信息抽取和文本挖掘研究大多关注于住院病历大数据

步骤3 建立评估需求与评估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临床科研人员、大数据挖掘人员的需求补充需求字段来源与字段类型,其中需求字段来源用于说明字段来源于哪几个系统嘚哪几个字段字段类型用于说明是文本、结构化还是影像类型。

步骤4 提出质量评估指标根据用户使用数据的目的选择评估度量或自定義评估度量。针对研究人员的心血管疗效分析需求提出心血管疗效分析评估度量指标,具体对数据整体质量、患者基础数据质量、诊断數据质量、治疗数据质量以及疗效数据质量建立评估度量指标得到的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心血管疾病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步骤5 执行数据质量評估针对每个评估度量进行数据质量评估,根据评分标准得到评估该过程可以自动执行或者人工评估。

步骤6 分析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結果分析数据集的质量问题,判定是否适合于研究目的

通过对项目中电子病历大数据数据的分析可知,电子病历大数据数据用于疗效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可用性但现有数据质量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改进措施

首先,需要集成更多的医院系统唎如,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数据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也是疗效评估的依据。而HIS和LIS中缺乏此类检查数据系统需要集成医院的RIS和PACS,确保用于疗效分析研究数据的可用性其次,改进与规范数据录入规程加强各环节的管理,例如一些家族史或是症状信息可由患者自助錄入。最后引入更多的元数据规范,现有症状与检查名称缺乏规范需要大量的数据后处理工作,可以引入更为完整的元数据规范如SNOMED鉯及LOINC。

5 临床医疗大数据挖掘应用

5.1 基于深度学习的疾病预测

目前大多数医疗领域相关工作都集中于疾病风险预测和疗效预测[12-18],诊疗模式预測的相关工作较少而且诊疗模式预测的工作目前使用的方法大多数还是基于规则和传统机器学习算法[19,20]。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涉及还不深典型的工作见参考文献[21],该文献通过对病人的电子病历大数据进行时间维度上的建模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进行疾病风险嘚预测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目前还主要集中于疾病风险预测和疗效预测的范围[22,23]

一个病人可能有多次住院的电子病历大数据信息,茬对其进行疾病预测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次住院的电子病历大数据序列,而不是某次住院的电子病历大数据使用传统的特征抽取方法难鉯捕捉到历次住院之间的变化信息。RNN模型可以用来处理序列数据但是如果RNN的循环序列过长,它的性能就会有所下降LSTM模型是对RNN的一种改進,它能够选择性地记忆前面节点的信息因而可以获得更长的最大稳定序列长度。这也更加符合病人的时间关系特点即一个病人的前┅次住院情况总是部分地影响下一次住院时的情况。因此使用LSTM模型对病人历次住院病历大数据进行建模较为合理,具体建模使用参考文獻[24]中提出的序列到序列(sequence

(1)住院病人的向量表示

对于如何生成病人的向量表示采用了Seq2Seq模型的思想。如图4所示将模型编码出的中间编碼C向量作为病人的特征。与原来模型不同的是Seq2Seq的模型通常被用在机器翻译中,所以输出层选择的是softmax +交叉熵而这里由于是自动编码器的思路,所以输出层和输入层的数据是一致的

使用深度学习的自动编码器,将病人的每一次住院记录编码成一个低维稠密的向量用于病囚的特征表示。然而病人的住院记录通常不止一次,那么对于编码出来的向量就需要用来表示其历次住院时的一个信息的总和即对于┅个病人,其就诊记录为x1x2,…xn,那么就需要生成对应的一组向量V={v1v2,…vn},对于一个向量vn需要能够表示从x1一直到xn中所有记录的信息。

通过对出院次数分布进行统计发现超过10次住院的病人仅占很少的比例,因此考虑到训练性能以及信息损失的问题将Seq2Seq模型中的最大步長设置为10。对于超过10次和不满10次住院的病人采取如下的方法进行预处理

● 首先,将一个病人多次住院的记录进行拆分即将x1,x2…,xn拆汾成n条训练数据:{x1}{x1,x2}…,{x1x2,…xn}。

● 对于超过10次住院的病人由于最大步长为10,故需要进行裁剪笔者选择保留最后10佽的数据,将剩余的数据进行裁剪即当n>10时,仅保留{xn-9xn-8,… xn}这10次记录。

对比Seq2Seq模型构造的特征与其他方法在预测病人疾病上的优劣實验结果以及部分设置见表3。本实验预测的对象是10种常见的心衰患者的伴随疾病具体见表3第一列。对比使用Seq2Seq产生的特征向量与使用主成汾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K均值(K-means)、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tree,GBDT)、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好,以下直接使用SVM进行实验对于一些疾病,由于其出现在实验数据中的样夲较少笔者采用了NearMiss[25]进行采样(当百分率低于30%时进行采样),进行采样的疾病由sample列(sample为表3最后一列列名)标识其中NearMiss是通过与TomekLinks[26]、簇中心、oneside

表3 疾病预测对比实验


表3对比实验结果为各个方法在各个疾病预测上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第一列是需要预测的疾病名称,第二列是本文嘚方法第三列到第五列是PCA、K-means、GMM对比方法,第六列hand表示未对原始特征做预处理第七列count是患者中有并发疾病的数目,第八列percent是患者中有并發疾病的百分比第九列sample表示是否用了NearMIss进行采样。从实验结果可知使用Seq2Seq模型构造的特征在6项疾病预测中排第一,一项疾病排第二明显優于其他特征生成方法。然而该方法并不是在所有疾病预测中占优该方法优势在于不需要手工进行特征选择,而且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特征构造方法经常受限于窗口大小的选择(即在窗口范围内是否有再住院),不同的窗口大小会影响分类效果不如基于Seq2Seq模型构造特征的方法简单方便。因此本文方法是疾病预测任务的最佳选择。

5.2 基于倾向值匹配的疗效对比

倾向值(propensity score)这一概念在1983年由Rosenbaum P R[31]提出倾向值指被研究的个体在控制可观测到的混淆变量的情况下,受到某种自变量影响的条件概率

倾向值匹配后的结果不仅仅指出了变量之间有关系,还進一步确定了二者之间的因果性可以从科技哲学[32]和统计学[33]两个方面阐述。

考虑到医院信息系统中关于死亡的数据不完整笔者使用180天内昰否再入院替代疗效。因此因变量是再入院,笔者关注的自变量是心衰患者的十大伴随疾病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慢性腎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疾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脑梗塞或一过性脑缺血。需要控制的混淆变量包括患者嘚年龄、性别、用药、脉搏、检查等信息

表4是倾向值匹配后,进行逻辑回归后的结果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慢性肾功能不全、扩张性心肌病、脑梗塞或一过性脑缺血对心衰患者180天再入院有显著影响(其中,P值<0.05时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

表4 伴随疾病显著性影响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优点在于获取代价低缺点在于数据质量低,为此本文给出了如何基于医院电子病历大数据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的流程与应用示例。对于未来的工作从数据角度,需要融合更多数据字段的病人数据;从方法角度需要找到能够支撑真实世界研究哽细致、更有说服力的统计学的方法,并且需要让现有的方法更有可解释性;从信息技术角度可以进一步地将工作流程工具化,以便为醫疗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科研支撑

原创 新药研发、精准医疗、临床科研医疗大数据的价值链如何重构?【VB100观点】

2018年12月20日 【健康号】 动脉网


此次论坛的主题包括慢病管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精准医療的网络化等

2018未来医疗100强医疗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应用论坛以“大数据的转型”为主题。

在医疗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应用论坛中智云健康CTO牧唐、生命奇点CEO刘立宇、聚道科技CEO李厦戎、太美医疗科技CEO赵璐、泽创天成VP卢秀玲、清科医疗合伙人喻聚蓉、弘晖资本合伙人姜燕烨参与了此次论坛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此次论坛的主题包括慢病管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精准医疗的网络化、数据化与智能化、新药研发嘚信息高速公路、医生社群在医疗大数据的地位以及EHR的行业变革和投资逻辑动脉网整理了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

牧唐:慢病管理就是院內管理和院外管理结合

对于慢病管理主要有三大要素:

第一块院外管理。通过社交平台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第二块是院内外一体化打通院内住院和院外基于整体的慢病管理数据AI和大数据的平台是打通上游医药厂商和中游药店的关键。

第三块是基于前面两点做到B端囷C端交互,促进营收规模化增长

刘立宇:现代医学核心就是循证医学

现在整个现代医学核心就是循证医学,但现实是国内对证据重视程喥还不够

成证据体系效率直接等于医疗行业的供给能力,现在医疗最大的矛盾不是链接不是其他,最主要还是供给能力

证据体系有鉯下几个特点:证据应用推广效率比较慢,从证据产生应用的过程非常漫长;当前的证据体系特点是单向低效药物耗时久、投资大,效率很低;当前的循证医学具有局限性是由3%人的证据作用在其他97%的人身上,因此疗法的普适性很低。

未来的解决方案体系会是数据驱动嘚学习能力体系将研究与实践信息整合,形成迭代循环而这样的体系需要两点支撑:第一个是人工智能的技术,第二需要足够大规模嘚数据网络

此外,这样的体系落地主要有三个壁垒:数据质量、数据网络和跨学科专业经验

克服壁垒,构建的新型数据型医疗体系有鉯下几个特点:第一有网络化的数据源+智能学习能力产生证据;第二是网络化的数据源+智能的证据推荐达成证据应用;第三是产品研发+臨床应用+患者体验+支付机构,产生信息闭环、持续学习能力最后通过AI,给临床人员提供不同证据组成完成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个的点。

李厦戎:精准医疗数据技术基于信息化业务系统协同上下游,提高行业效率

遗传疾病诊疗效率较低主要有以下原因:监测方法难以選择;检测质量不可控;遗传咨询复杂,病人难以理解因此难以主动干预。 

遗产疾病诊疗有几个趋势:遗传疾病受限于成本的原因只能检测一两个基因;国内三甲医院正在建立自己的基因检测机构;除了检测治病基因,携带治病基因筛查也将成为趋势;临床开始意识到遺传医学的重要性参与遗传医学的培训并学习遗传咨询。

总的来说精准医疗数据技术基于更好的信息化业务系统,协同个上下游从洏提高行业效率,并利用高质量数据形成普惠价值实现服务决策,就能为整个临床的赋能

赵璐:新药研发的信息高速公路会重构研发嘚价值链

中国的新药研发投资在未来几年内占全球比例会持续上升,每年的大约是20%但新药研发向强监管、重投入、重创新的方向发展。

藥研发过程中最大的瓶颈还是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临床研究过程非常复杂;临床研究对于质量规范可靠性要求远远日常诊疗;信息囮的手段提升医药研发的效率不明显核心问题只考虑药厂单方需求。

行业最创新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一个整套完整的協作平台,而基于此平台的研发的价值链会重构新药研发的各方不再以软件或者软件服务区隔,而是调整业务的方式

卢秀玲:要实现醫疗大数据要从游击队要正规军的过渡,需要高质量的科研数据和方法学人才支持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创建有许多过程:首先是解决不同医療机构间的有效数据交互;第二是构建更符合我国临床实践的医学术语体系;第三是就病人隐私保护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第四是从源头改善数据质量使用相对准确的变量回答科学问题;第五是我们要用医学问题驱动数据产生科学价值。

而医生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来促进医学研究完成临床数据向科研数据的转化,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假说的发现和提出;第二个是高质量的科研数据的采集和质量的控淛;第三个是方法学的人才或者工具的有力支持

喻聚蓉:EHR之路将从医疗全过程记录走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向迈进

医疗信息化目前正在從管理信息阶段向临床信息阶段做一个迈进,智慧医疗以大数据为基础出现了一个雏形

电子病历大数据系统会是整个临床信息化的一个紐带,同时也是智慧医疗的基础

从整体趋势来看,电子病历大数据都是从功能走向智慧我国的电子病历大数据还是会复制美国之路,從医疗全过程记录走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向迈进

目前受到关注的基础大数据应用大多基于三种技术:基于CDSS技术、基于数据集成以及专科电子病历大数据为基础以及基于临床与基因数据。

电子病历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行业的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现金管理和落地能力两个方面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时间: 15:54:04 作鍺:

  在经历了十几年的HIS建设后北医三院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已经建成一定规模,临床信息系统陆续建设了包括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检验系统、护理系统、手术麻醉、影像系统等等以电子病历大数据为核心的临床数据积累达到了一定数量级。面对临床的数据利用呼声数据挖掘及大数据利用研究相继展开。

  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做了初步探索探索以临床运营指标、临床质量监控及临床科研汾析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临床智能应用,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轴线,建立临床事件数据模型基于事件连续性建立数据集,数据展现围繞临床事件展开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卫生信息化大讲堂系列培训上,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计虹结合医院自身尝试性建设探索向与会囚员做了相关信息的分享

  遭遇多源异构数据,医院如何破解?

  2009年是转折之年新医改启动,大数据应用爆发当快速增长的多元囮医院数据遇到了大数据技术,医疗大数据应用快速受到医疗机构的欢迎大医院基本上都有上百个系统在线运行,这些系统可能来自几┿个厂商由于缺乏信息表达、交换、处理方面的统一标准,医院数据体量庞大类型复杂,传输速度快且价值大完全符合大数据的特征。所以大数据技术同样适用于医院数据应用,为挖掘医院数据价值提供可能

  从医院角度来看,临床业务对于医疗质量控制、科研分析研究以及信息的共享利用需求更加迫切当这些来自一线业务的迫切需求被摆在信息中心面前,于是医疗大数据应用探索起航。

  传统的生产业务或者单个系统数据可以采用单一的数据分析集进行数据处理大数据的分析需要四步来实现:第一步,集合多个数据集;第二步解决不同类型的数据的融合和关联;第三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统一的存储;第四步将数据进行综合的关联分析之后以不同的主題来展现。

  北医三院的基本情况

  目前北医三院日均门诊16000人次,医院现有床位1740张住院周转率很快,人均住院6.37天住院入出转是菦8万一年,年手术量近5万台近几年,日均住院率指标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

  医院的信息化规模,医院网络覆盖和机房建设规模庞大具备集团化的规模优势。医院本部加上四个分支机构共有服务器近140台其中包括部分虚拟服务器。业务网和办公网的终端设备有近4000台迻动终端包括推车150台,PDA 300多台此外还包括丰富的软件资源,分为HIS、CIS、OA三大应用程序共计104个

  医院建立了容灾备份数据中心,主干光纤萬兆支持虚拟交换的网络核心平台,拥有统一的数据存储平台和集群的保护此外还做了虚拟化服务器和存储。医院系统不能停即便昰花5分钟做数据维护,前端业务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医院不间断的业务连续性保证是非常重要的。机房采用异地灾备灾备机房在不哃的楼宇,基于高可用的灾备集群的网络架构保证医院7×24小时的不间断业务运行。

  临床业务数据平台建设

  北医三院是2008年开始就建成了电子病历大数据系统到今天我院电子病历大数据已经用了六年,这六年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临床业务数据临床对于数据应用的呼声也非常高,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呢?“相信每个医院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也想跟大家分享。”计虹说“医院数据利用系统的建设有三大目标,分别是:加强日常的管理、追踪指标的监测、还有持续的医疗质量改进”

  醫院临床业务数据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基于HL7的临床事件模型,消除中间件技术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架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底層就是各个应用系统,中间是统一的适配器做数据整合集中存储,顶层是临床智能分析系统CI对医疗质量、运行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实現服务临床和管理业务的目标

  临床数据大体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利用平台建设分为:数据整合、数据存储、数据汾析、数据展现四个步骤

  医院的数据是来自在线库、历史库;本院库、分院库等的异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HIS、LIS、EMR、NIS、PACS等不同厂商在信息表达、交换、处理上缺乏统一标准。临床数据又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传输速度快价值大的大数据特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臨床数据的利用是将以往单一数据集分析聚合成多个数据集,解决不同类型数据的融合与关联将结果按照一定的标准统一存储,并做綜合关联性分析以不同主题展现。通过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将数据标准化,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可监测的分析指标体系以及追诉體系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管理。同时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逻辑关系,基于事件的连续性的数据集实现异构系统和异构數据的对接。

  计虹强调“在建设临床业务数据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化的问题在医院确实令人头疼,缺乏标准会极大降低数据嘚利用率标准化越早做,你的数据有效利用越有价值”

  基于MongoDB与Hadoop分布式大数据技术实现分布式的数据存储,为复杂的临床数据分析構建了多个分布式数据计算节点它更适用于临床数据多维表达。通过在应用中对比实体机和虚拟机的运算我们发现实体机堆叠式的运算方式更适合大数据的运算,要比虚拟化服务器性能高当然,虚拟化对于前台应用的安全性的确大大提高但是就大数据这种分布式运算来说,用实体机堆叠式方式来说更好

  数据分析包括逻辑配置、分析引擎、数据封装三个步骤。

  第一步:逻辑配置逻辑配置需要依据个案指标、群组指标、分析断面、群组数排除等四大类进行配置。

  第二步:分析引擎分析引擎需要对关键临床事件进行鉴萣,激活对于临床个案、病历大数据的分析引擎来计算分析形成结果并进行数据展现再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形成的临床病历大数据资源的孓集建立灵活的临床或科研分析断面,最后将结果数据封装传递到前端

  第三步:数据封装。按照对应的临床事件进行封装将多源數据归集,建立数据统一的适配器来完成临床数据的标准化数据增量的方式分别采用了2中方式:大于30天的数据采用批量型适配的配置定時加载,小于30天的数据做在线库的增量适配器定时增量采集减少对在线库的压力。

  临床数据模型是整个数据中心的基础数据展现囸是围绕临床事件展开的。我们建立了包括门诊、急诊、处方、结算、入院等等64个临床事件以急诊的临床事件的为例:一个患者来了,怹要就诊、办手续、诊断、医嘱、转科等等要对这些事件进行整合。将数据按时间轴展开最终为用户提供运营监测、医疗质量、科研汾析、重点人群等多维度展现。

  基于临床业务数据平台我们建立了全院级的应用以提高医疗质控的能力和效率,实现对运行指标的監测;建立医疗多中心让系统去考虑需要多科会诊的问题;建立科室级的应用为科研提供支撑。

  总的来说基于业务驱动的医院数据利鼡包含了数据整合、分析、利用等多个方面,最终为全院的绩效考核、质量安全、学科建设、临床诊疗还有患者管理等方面服务

  影潒数据平台建设探索

  影像数据更多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包括:CT、核磁、超声、内镜、核医学影像等但它更符合大数据特征。增长量快存储量大,例如:北医三院PACS数据年增长量是15TB跨科室、跨院的影像文档如何实现统一管理?当老的系统不能支持新的业务时就要更新换代,海量数据的迁移也需要对这些影像数据进行整合怎么办?这些影像数据需要统一管理平台,集中展现形式更方便的让医生调用。计虹介绍说:“我们搭建了一个影像数据的集中管理平台集成了PACS、RIS、超声、内镜、病案、核医学等等,实现了影像文档的采集和集中管理該系统基于时间轴管理,所有记录按历史先后顺序展现再分类排列,这种模式的确大大方便了临床医生的使用。同时数据应用平台也能支歭科研需求可以使用关键词进行全文的检索、类似病历大数据的聚合等功能。未来我们还将对协同诊疗、跨院区、区域化的影像互认等领域进行探索。”

  “医院的数据利用一定要以临床业务来推动数据的应用水平”结合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的经验,计虹强调系统好壞不仅是技术因为数据利用不同于前端应用系统,它与临床的专业化程度息息相关数据利用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临床管理部门的需求是否明确和细化。如果使用人员描述不清指标定义不明确,信息技术人员就无法配合实现大大影响了数据利用的价值。所以管理與临床部门有这个意识是好事,但医院数据利用平台建设的成功需要管理人员与临床学科密切配合、科研人员的深化研究才能将医院数據挖掘与利用真正落地,而不一纸空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历大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