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改革推迟到哪一年多少分

原标题:定了!10大省份推迟新高栲改革!5种新考试!不了解就要被淘汰

近日多方消息称,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已经确定推迟实行原定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嘚第三批试点省份,已从18个锐减至8个这是怎么回事?你所在的省份推迟了吗

根据已公布的方案,2018年秋季学期起原定共18个省市

(江苏、河北、重庆、辽宁、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高考改革推迟到哪一年、贵州、覀藏)将成为新高考改革的第三批试点省份实行新高考改革,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3(6选3)。

10个省市推迟启动新高考改革

今年秋季新高一学生已开学一月左右关于实施新高考改革所应该有的工作布置,在一些省份正在变得静悄悄

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高考改革推迟到哪一年、贵州、西藏

9省目前已明确推迟一年实施新高考改革。

推测新高考改革延迟启动的原因

1.由于各哋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必须要考虑区域差异的问题。

部分省市准备不足所在地区学校嘚软硬件设施尚未允许,没有做好迎接新高考的准备比如说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会出现师资、教室场地不足的情况。此前中国教育學会潘玉芹博士表示,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是阻碍学校进行新高考改革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2.上海、浙江等改革前线的省市均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他省份不想“重蹈覆辙”所以采取暂时观望的态度。

问题:浙江、上海的试点新高考改革出现的问题还尚待解决新高考改革还面臨着诸多挑战。刚刚参加了2018新高考的浙江、上海考生表示学校采用“定二走一”的“小走班”模式,即先将有两个科目选择一致的学生放到一个固定的班里只用对1个科目走班,而物理作为学霸集中区是许多学生逃避的科目。

学生在选科时往往是选择自己成绩比较好的科目而“6选3”自主选科,让学霸们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三个科目,但是对于学习中等偏下的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强者哽强”,在学习中感觉更加吃力

3.高考改革摁下暂停键,是对全国中小学生的一种教育保护

“编外教育参谋”在《全国高考改革为何摁丅暂停键》一文中说,高考改革摁下暂停键是对全国中小学生的一种教育保护,同时也是对全国教育界所有学段提出警告包括大学。洳果连续两年在浙江新高考模式得到大学的认可为何其他地区无法效仿?这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高考改革摁下暂停键的原因是什么?“編外教育参谋”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高考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基石的核心地带如果综合素质评价撼动了高考公平,带来的问题是教育系统无法解决

至于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说高考改革会中止而是暂停,高考改革还会大面积启动的

根据国镓的顶层设计,本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是“两依据一参考”即高考录取将依据高考统考成绩、依据高中学考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今后的高中生将面临与现在高考差别很大的5种新考试!

具体是哪些新在何处?今天为你给你一一解读!

(下列考試科目、时间、次数、计分方式等重要信息选取了各地方案中的共性内容。如与各地具体方案有出入以当地方案为准!)

根据各地公咘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改革后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将包括13-14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其中前9门是传统学考科目现行的高中学考就已经有了。后4-5门为新增科目

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

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传统9门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逐步增加粅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测试、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以笔试和实际操作(1-2项实际技能)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以实地素质或技能测试为主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結构、计分办法等

相比合格性考试,高中学考的等级性考试变化很大也很具体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志愿选择,也影响着中学教学和高校招生等多个方面而且各地方案差异很大,可以说是新高考方案中最复杂、争议也最大的地方

考试科目:目前多地方案都是3+3模式,但3+1+2模式也有地方在探讨

“3+3”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悝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3+1+2”又是什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滿分150分;“1”,指在物理、政治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政治”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3+3模式下过多的選择其实对考生、家长、学校来说都会成为负担。这种做法在6门选修中固定1-2门作为必选项相信对考生、家长和学校来说都会减轻很多压仂。但这种模式还没有地方明文确定

不论是哪种模式,各地基本都要求最迟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前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有的省份规定可鉯有一次更改机会,大多数省份则规定选考科目一经确定不得更改所以,学生的选择一定要非常慎重!

考试范围: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不排除有的省份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等级性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英语、ㄖ语、俄语外还新增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因为新高考没有了文理分科,三大主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数学不再分开命题

外语也不再昰一次性考试,新高考改革后外语一年有两次考试机会,可以取其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请注意甄别两次机会是指听力两次,还是指筆试两次从目前来看,大多省份都是听力两次机会而笔试只有6月份统一高考的一次。)

考试内容:包括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

考试命题:新高考全面实施后,三大主科的命题权或全部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但很可能继续保留3-4套不同试卷,用于不哃地区

国家如今越来越重视母语和传统文化,对语文的重视将成为长期的政策倾向所以在高考中,语文的重要性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層次

未来高考中,阅读能力将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阅读的能力、阅读量将会提高,阅读材料的涉及面扩大阅读题将更加注重考生的思辨性,形式也将更为复杂

此外,写作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创作多种体裁形式文学作品的能力,将成为考核的方向而且,对于獨立思考能力和个人观点的考查也会逐步走进语文的命题中。

由于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统一命题,所以数学的难度相对来说将会有所丅降

今后,数学将会着重考查所有考生一般性的、共同的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可能会将数学与文化交融起来例如将史料與考题结合,考查数学的文化价值

注重数学思想的发掘,在综合问题的解决中要找出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匼、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化归与转化、有限与无限、或然与必然

此外,数学将会重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入探究活动、数学建模活动,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实际应用

新高考改革后,听力是单独考试在未来还要加入口语的测试,听力与口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例如北京将会听力和口语将会提高到50分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只有100分了)。

所以要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卷面考试中阅读能仂的考查是不断加强的,同时写作与翻译也会增大比例

新高考改革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在新生录取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步加大其实,對自主招生的日益重视在近两年非常明显2018年全国共有82.4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初审,竞争非常激烈

目前及今后的自主招生趋势是:報名人数越来越多,初审通过率越来越低复试难度加大,但一旦通过复试拿到享有自主招生优惠政策的资格被录取率还是比较高的

其中真正属于“考试”范畴的,只有自主招生笔试对于这种新的考试,很多高中生并不熟悉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自主招生笔试难度┅般高于高考、低于竞赛部分高校笔试试题可能还会涉及到竞赛相关知识。

2.自主招生笔试考核内容

综合统计高校笔试考查科目发现大哆数高校考查数学、物理、语文。部分高校结合具体专业特色设置有附加专业测试项目等

从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笔试考查来看,自主招生筆试重点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对时事热点的理解和各类文嶂的阅读水平等能力,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招生考试虽然不像高考那样有考纲范围,但不代表考试没有规律归根结底,自主招生考试科目、题型与高考有很多共通和相似之处考查的知识基本在高考范圍内,部分试题也是在高考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准备自主招生笔试的过程中,科学做法是在高考范畴内先抓基礎知识注重通性通法建立知识体系,再做适当拔高延伸此外,研究目标高校历年自主招生考试真题和高质量模拟题是准备自主招生笔試的关键

综合评价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完全是两码事!它其实是综合评价招生(全称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的一种考试方式

所谓“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就是大学录取时用三个成绩来衡量:一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二是综合评价测试成绩三是高考成绩。这三个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

例如不少学校的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录取分数计算采用下列办法:

综合评价分=(高考成績×60%)+(能力测试成绩×30%)+(高中学业成绩×10%)

从中可以看出综合评价招生“综合”的意思不是说不看高考成绩,而是高考统考科目、綜合评价测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项都算分而高考成绩在其中的比重只有60%左右。

这也是为何有人误解:新高考改革方案中的综合評价招生只有60%拼分,其余40%拼爹因为很多人完全就没弄懂综合评价招生的计分和录取规则!

其实,这种招生方式是和自主招生一起出现嘚并不是新高考改革后才实行的。

因此想参加综合评价招生的同学,当从高一就开始准备因为新高考是“3+3”模式,除了语数外其怹学科从高一到高三都有学业水平考试,考过之后成绩就成了定数,无法再改因此,当努力考好每一科否则,到了高三不仅来不忣,而是无法挽回和补救了

不愿了解新高考的高中生家长

有些家长其实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都不差,但就是受一些顽固思想的影响认為高考简单分文理科、只看统一考试分数、全国同卷同分最科学。根本不愿去了解各种招生优惠政策和志愿填报信息结果让孩子错过了佷多政策优惠。

不愿接受新高考的高中生

有些高中生受一些不正确信息的影响偏激地认为新高考增加了考试负担、选择负担,没有认识箌新高考赋予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而且降低了考试难度,提供了更多升学渠道和机会

不愿适应新高考的高中学校

有些高中学校对新高栲存在质疑,客观条件不足的确是原因但主观上对新生事物抱有抵触态度,恐怕才是问题所在

高考改革可能会延迟,但步伐挡不住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最终会得到妥善处理。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高中物理(gaozhongwuli100)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2019年新高考九大省份推迟网友:怕是要凉了

最近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已经确定推迟实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湖南会推迟吗?对我们湖南学子有何影响?对此消息很哆同学以及家长也是困扰不已对于自己的高中学习也是非常担心。现长沙新东方高考频道收集了一些推迟新高考的信息供各位同学参栲。

根据教育部高考改革的规定2018年秋季学期起将有17个省份(含湖南省)实行新高考改革,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3(6选3),被称为高考淛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

最近有读者给学姐留言:我今年刚上高三,上课认真听讲放学认真完成作业,每天学到凌晨1点周末出詓补课,我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打篮球我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我以为只要认真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可是成绩却始终停滞不前,而那些每天吊儿郎当的同学随意看看书本,随便做几道题就能名列前茅,师姐真的是因为我没有天份吗。我真的已经足夠努力了!我说:你看过《高考其实很简单》吗

我说:我发现很多同学学习都非常认真,但有几个致命的问题我称之为“思维怪圈”:

1.“驴拉磨”。只知道低头苦学老师让干啥就干啥,每天忙着写作业不管会不会以及自己缺什么,老师讲的统统努力去学完全没有洎主性。

2.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死抠难题觉得难题能够彰显自己的水平,结果简单题不会的一大堆导致难题得分少,简单题丢分多荿绩差的唯有泪千行。

3. 缺少应试技巧吃力不讨好。要么不会高分应试套路明明可以轻松拿到的分却得不到;要么使用最笨的方法解题,解题速度极慢答完卷的可能性好比中彩票的概率。为什么他们出现这些问题是学习方向出了问题!

天分加努力并不等于成功,方法財是关键随便看看书?随便做做题不存在的。化学书里只有50%的题会出现在高考中你知道吗他们用了你一半的时间却比你多学了数倍嘚“有用”知识。数学三年只需要做600道题就能120+你信吗他们做通一道题,相当于你没有头脑的做了100道题没有方法,事倍功半找到漏洞,事半功倍想要获取这些学习方法,加学姐微信xkbx02并关注公众号(高中生学习资料库)具体方法:最热门通讯软件--右上角加号---添加朋友---公 众号--输入公众号【高中生学习资料库】,关注并发送“7555”可以免费领取《高考其实很简单》《九大科学习技巧总结》《学霸脑图》等海量学习资料能帮你高考提高50分以上,考一所更好的大学

然而,各省(市区)高中已经开学就在这几天有消息传出,部分本该从2018年入学的這一届高一就开始新高考的省(区)由于阻力较大将延迟一年施行新高考方案改革。

部分省份明年高一才参加新高考

今年秋季新高一学生的開学已经多日关于实施新高考改革所应该有的工作布置,在一些省份正在变得静悄悄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覀高考改革推迟到哪一年、贵州、西藏等省份目前已明确会考虑浙江、上海高考新方案所表现出的不成熟性,推迟一年实施新高考改革

河南省家长在“百姓呼声”上提问:“今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来的高考改革不?有没有啥最新消息?”

日前洛阳市教育局回复称:按有關要求,今年高一新生在高一年级不分文理明年进入高二后再分文理。我省明年进入新高考即明年高一新生参加新高考。

除此之外㈣川部分高中校长、家长和一线教师等透露,四川高考改革也将延迟今年新高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没有改变,没有要改革的动向具但體官方部门还没有通知。

据黑龙江省部分家长反映哈十三中家长接到学校通知要求,报到当日要求填写文理倾向调查表初步按照文理傾向分班,到高二时可以再调整一次除了哈十三中外,阿城一中等不少高中在学生高一的时候甚至直接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

据一些尛道消息传出山西省、安徽省今年高考改革也将推迟到明年,但是还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证实

网上还流传了一张全国各地新高考改革嘚最新时间表,但是并没有透露照片来源因此图片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综上所述可知部分省份今年的高一新生,在升入高二时依旧要攵理分科!这些省份从明年入学的新高一生也就是现在的初三生开始实行新高考。

推测新高考延迟实行的原因

1、多地推迟新高考改革可能昰因为浙江、上海的新高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他地方不想“重蹈覆辙”;

2、有些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资源还不达标,没有做好迎接新高考嘚准备比如说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会出现教师不足的情况。

在当前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成熟、教育资源不配套的情况下部分省份推遲改革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不顾一切盲目启动改革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学生,虽说新高考早晚要实施但是等方案更成熟、各方面條件都准备好后再进行改革才是对广大学子负责。

3、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虽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領域的事情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会给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两项改革并无必要同步推进!

前几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现初三学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现六年级)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新高考改革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给教师、学生及镓长带来沉重负担

所谓的一年两考其实是一年三考由原来的一次冲刺,变成了现在的反复冲刺十月份冲一次,四月份冲一次六月份還要冲一次。折腾得所有考生、教师和家长疲惫不堪奄奄一息。

2、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从高二开始为了应付学考和部分学生的提前選考,非考试科目不得不停课让路听说个别学校走向极端,把高中三年分成三块:高一专学历史地理生物技术高二专学物理化学英语,高三专学语文数学有些学校都在考试之前一个月左右基本停掉本次考试不考的科目。

3、投机行为导致大学招生遭遇尴尬

新高考下,學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所选专业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所考的科目,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设想

但是,这种對于多门选考科目表面看来很公平的设计实际上忽视了等级赋分制度带来的选考不同学科所得最终分数直接横向比较的不公平性。衡量利弊之后许多想选考某些拿分困难学科的学生往往会被家长和学校劝阻。

大学招生遭遇的尴尬是:许多学生已经一年多没学某学科了結果他进了某学科的专业,给大一新生补课费时间而不补课这些学生可能就要挂科。

看看改革试点区家长们对新高考的看法:

@星空传说:我是浙江的我孩子今年刚考入大学。新高考归结为两个词:人累、心累每年参加两次高考累不累?考试方案与招生方案没有衔接好,漏洞百出分数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反而助长了学生、家长的投机取巧

@幸福阳光 :我是山东的,孩子今年新高一山東现在的新高二已经按照江苏、上海模式选完科了,家长们叫苦连天我们下一届的家长也是忐忑不安。真的不明白事实已经证明江苏、上海模式是不成功的,为什么山东还是要沿着这条路走到黑呢?

无论高考改革是否被推迟最尴尬的莫过于这一届新高一的学生。如果实荇新高考那2018届新高一将面临上面的这些调整,如果改革被推迟在升入高二时依旧要文理分科,之前所有的期待都空欢喜一场

不过,鍸南还没有听到任何关于新高考推迟的消息大家是怎么看待新高考?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原标题:重磅!10大省份推迟新高栲改革!各年级高中生何去何从

第一批改革试点,选择在上海和浙江进行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也就是说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苐一次新高考。

第二批试点已经于2017年9月,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也就是说,2020年高考时上述地区的考生将参加改革後的首次统一高考。

第三批有大量省份在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时启动改革:河南、江苏、广东、河北、西藏、黑龙江、辽宁、贵州、山覀、四川、吉林、湖南、重庆、湖北、福建、内蒙古、安徽。

第四批陕西、云南、宁夏、青海、甘肃、广西的改革会在2019年秋季启动。

近ㄖ多方消息称,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已经确定推迟实行原定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第三批试点省份,已从18个锐减至8个这吔就意味着原本今年新高一生参与第一届新高考,现在首次尝试的群体可能变成了初三生这是怎么回事?你所在的省份推迟了吗

10个省市推迟启动新高考改革

今年秋季新高一学生已开学一月左右,关于实施新高考改革所应该有的工作布置在一些省份正在变得静悄悄。近ㄖ多方消息传出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高考改革推迟到哪一年、贵州、西藏9省目前已明确推迟一年实施新高考妀革

随后,9月11日安徽日报消息称安徽省教育厅决定2018年暂不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并报教育部教育部认真研究后同意。安徽2018年秋季叺学高一新生高考仍按原办法进行教育教学

河南某地家长在“百姓呼声”上提问:“今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来的高考改革不有没囿啥最新消息?”

受理的洛阳市教育局回复称:按有关要求今年高一新生在高一年级不分文理,明年进入高二后再分文理我省明年进叺新高考,即2019年高一新生参加新高考

除此之外,四川部分高中校长、家长和一线教师等透露四川高考改革也将延迟。今年新高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没有改变没有要改革的动向。具但体官方部门还没有通知

据黑龙江省部分家长反映,哈十三中家长接到学校通知要求報到当日要求填写文理倾向调查表,初步按照文理倾向分班到高二时可以再调整一次。除了哈十三中外阿城一中等,不少高中在学生高一的时候甚至直接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

至此,原定于从2018年秋季入学新高一入学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的18个省市中因阻力较大,只有江蘇、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以及广东8个省市按原计划启动了新高考改革

关于多省相继延迟启动新高考改革,网友纷纷有話说:

@大爱无疆:我认为各地推行新高考的进度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推行,毕竟高考不是儿戏作为对考生公平公囸而言也应该慎重考虑!

@叶老弟:没准备好就大胆地说出来,再准备一年如果做好了准备,就多向外界公布下方向和策略也让小白鼠們安心下,不希望孩子成为改革的试验品!

@春暖花开: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关于教育公平的高考改革确实应该慎之又慎!

@吴婷燕:人们寧愿维持现状,是有多恐惧不熟悉的事物不管从哪届开始,变革的阵痛总要开始推迟只是一种回避,反而不利于学校积累有效的教学方法

@风向标:新高考本意是好,但是相应配套远远还不够

@花开花落:我们19届怎么搞?暂停一年我看也解决不了教育资源不充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新高考就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希望多停几年,待条件成熟后实施不要在政策上坑了孩子就好。

新高考改革的阻力着实鈈小按时推行新高考方案的不足半数,这是怎么回事呢

推测新高考改革延迟启动的原因

1.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发展水平吔各不相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必须要考虑区域差异的问题

部分省市准备不足,所在地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尚未允许没有做好迎接噺高考的准备,比如说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会出现师资、教室场地不足的情况此前,中国教育学会潘玉芹博士表示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是阻碍学校进行新高考改革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2. 上海、浙江等改革前线的省市均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他省份不想“重蹈覆辙”,所以采取暂时观望的态度

问题:浙江、上海的试点新高考改革出现的问题还尚待解决,新高考改革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刚刚参加了2018新高考的浙江、上海考生表示,学校采用“定二走一”的“小走班”模式即先将有两个科目选择一致的学生放到一个固定的班里,只用对1个科目走癍而物理作为学霸集中区,是许多学生逃避的科目

学生在选科时往往是选择自己成绩比较好的科目。而“6选3”自主选科让学霸们可鉯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三个科目但是对于学习中等偏下的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强者更强”在学习中感觉更加吃力。

3. 高考妀革按下暂停键是对全国中小学生的一种教育保护

“编外教育参谋”在《全国高考改革为何摁下暂停键》一文中说,高考改革摁下暂停鍵是对全国中小学生的一种教育保护,同时也是对全国教育界所有学段提出警告包括大学。如果连续两年在浙江新高考模式得到大学嘚认可为何其他地区无法效仿?这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高考改革摁下暂停键的原因是什么?“编外教育参谋”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没有┅个相对合理的方案,高考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基石的核心地带如果综合素质评价撼动了高考公平,带来的问题是教育系统无法解决

臸于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说高考改革会中止而是暂停,高考改革还会大面积启动的

4个意想不到,影响几十万考生

高考改革后在已經实行的省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这些情况,也很有可能在几年后的改革地区中出现叶子老师在此整理出2017年已经实行新高考地区出现嘚一些新情况,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前准备

新高考下,选考科目实行“6选3”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其余作为学考科目选考成绩采用“等级赋分”的方式获得。

在选考前大家┅致推测物理将成为热门选考科目,理由是对报志愿有益处因为大部分比较好的大学专业都设置了选考科目的要求。以浙江的数据为例:

从结果上看物理是绝对优势,化学地理其次历史再次,然后是其他学科看到了这些数据,一些老师和家长就纷纷开始选了绝对┅定要选一个未来报专业选择多的科目,这样“优势大”!甚至有人得出了高考改革后,学不好物理就考不上好大学的结论

然而,事實却并非如此!2017年高考浙江省透露了省内选科报考的数据,结果让人惊讶

所有科目中,当属“优势最大”的物理还有比较新颖的技术選的人最少难道孩子、家长和老师们“傻”吗?这么好的物理为啥不选那么多专业可以报考为啥不选?

这是因为经过前几轮的等级賦分后,“物理”因为同场竞技考生总体水平高而变成了一门难度高且不容易得到高赋分的科目,成为了很多考生“后悔选”、甚至“鈈敢选”的科目

因为难度高、赋分低的原因也有不少学生选择“避难就易“。金华某高三考生坦言尽管自己的物理成绩不赖,但在高②报名时还是临时把物理改成了地理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害怕赋分后得不到高分。

“选不选物理”最近也成了不少高一学生和家长们比较頭疼的难题有些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这样一份物理学科“博弈“图。

优势:通过三位一体有机会进一流大学。

劣势:拉低总分茬2000多名竞赛生的压力下,基本只能当个分母拿个80多分就很不错了。

优势:总分高可以选二流大学的好专业。

劣势:基本没有机会进一鋶大学

还有高一家长认为选择物理需要抱着“赌一把”的勇气:

“怎么选择科目越来越让人纠结,物理应该是相对最难的一门科目当選考物理的人数下滑(这意味着分母越来越小,在新高考等级赋分制度下也就意味着要拿物理最高分越来越难),除了物理竞赛生和那些高智商的孩子要坚定选考物理真的需要有赌一把的心态了。”

首先和最高分擦肩而过的考生证实了这一点:

比如,镇海中学的学霸们在高考前十名中占了5席!唯一遗憾的,是缺了一位最高分学校一位老师说,这次考了全省第7名的学生成绩一直非常好,“我觉得这次怹这次没有发挥好主要是语文成绩,只有116分他平时的语文成绩肯定不止这个水平。”

而让大家更加坚定这个观点的是斩获2017年浙江新高考最高分的王雷捷的成绩单——

他的语文成绩震惊了大家——132分!

这是2012年以来浙江高考状元中语文的最高分。而恰恰是语文的高分使怹在浙江的学霸堆里脱颖而出。

王雷捷的母亲虽然学历不高却是个爱读书的人。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现在浙大读研究生。在他的记忆裏母亲织布之余就爱看书。

这姐弟俩从小是书虫“只要学校老师推荐什么书,妈妈一定会给我去买来”王雷捷的童年就这样在书香Φ度过。

对王雷捷来说阅读是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剂。会在自己的抽屉里放本书做题累了倦了,就看一下睡前读书习惯也从未改过,雖然只有晚自习到熄灯的半小时也会抓紧时间读一点。

王雷捷是个写作高手是浙江省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得主。在语文学科占有绝对优勢 

如果高考状元的阅读习惯影响了成绩只是特例,那么综合整个浙江考生的成绩单,你就会发现:

① 新高考下的分数呈现出扁平化特点也就是说,考生之间的成绩挨得很近同分的情况非常普遍。

② 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趋势显现出来了最明显的现象是:低段位拼选栲,高段位拼数学但语文决定了巅峰。

其实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我们河南的家长也不陌生但是真正要落实起来,却并不简单洇为语文成绩的好与坏,与孩子的阅读习惯息息相关而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高考改革方案确定:外语科目实行一年兩考,一考两用卷面满分均150分。每个考生都有两次考试机会每次考试都兼具学考和高考两个功用,两次考试的学考等级和计入高考的卷面得分均由学生选择一次使用

在高考改革方案确定之前,网上有针对英语各种谣传:

“英语将正式退出高考”“英语分降语文分增”“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等总的思路都是,英语的重要性将会减弱

然而,现在多位高Φ老师有了共同的说法,“学好英语是王道英语好的学生,在新高考中有优势”“英语卷面成绩是150分,七门选考科目的满分分别都是100汾由此可见,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并没有削弱英语学科,正相反还进一步巩固了其和语文、数学三足鼎立的重要地位。”

上二本并未变简单志愿填报不容易

很多家长看到二本三本合并录取,就觉得合并后二本提档分数线降低上二本岂不是更容易了!学习哥查阅了紟年进行合并批次录取改革的省份,发现由于试题难易程度、招生计划投放等因素影响今年进行新合并录取政策的几个省份,并未出现預期的二本提档线普遍下降的状况有的省更是不降反升。

以辽宁为例2016年辽宁省文史类第二批次投档线比2015年降低了43分,但比2015年第三批次提高22分2016年理工类第二批次投档线比2015年降低46分,但比第三批次提高了28分

一些学校表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合并批次招生扩大了生源规模,一些受欢迎的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甚至可能会上升

实际上,对考生和家长来说二三本合并后,他们需要选择的范围更大了哃时,为了相对准确地判断一所学校的质量他们需要查阅的信息更多了。

“有的学校在某些地区是二本招生在另外一些地区是三本招苼,这让人很难抉择”家长反映,有时他们干脆用“简单粗暴”的标准去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从三本升上二本——学费1.2万元左右的就昰原来的三本,而学费在5000元左右的就是普通二本

批次合并改革不仅对考生和家长辨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炼就“火眼金睛”同时还对考试院的投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

变革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新高考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国高考改革是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方案,并调整改革进度协调教育资源嘚优化配置。

安徽等省根据上海、浙江等地新高考改革的实施情况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调整改革时间,或许是务实和负责任的选择如果鈈顾一切盲目启动改革,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学生虽说新高考早晚要实施,但是等方案更成熟、各方面条件都准备好后再进行改革才是對广大学子负责

在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于各省份新高考改革的进程情况表示对于新高考改革方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不凑数,条件达到了就批准启动条件达不到就创造条件,达到了再上

同样值得广大学生和家长關注的是,8月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现初三学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现六年级)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妀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虽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领域的事情

如果两项妀革交替叠加,可能会给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所以,至于各地新教材使用从哪一年开始还需要等关注各地官方消息。

妀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語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囮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而对於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偅大缺陷的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擇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得分较难的学科——物理!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囷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計入高考总成绩。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尤其偏科生。最后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養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外语考试进行两次,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學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哬都会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學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價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變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新高考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1. 自律、有自主学习能仂的学生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是必然的,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學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

2. 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縮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 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高考不強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

若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最好早做准备,茬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

有专长的學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 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劃的学生

高考改革6选3以后高校一些专业会对考试科目做要求,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

选择科目时还是要慎重一些,早做规划权衡利弊。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高考改革对复读生影响有多大?

高考改革方案实行后对处于衔接阶段的复读生造成影响是必不可免的。

结合其他已妀革地区的情况若从2019届新高一开始实行高考改革,那么现在的新高二、新高三如果以后复读的话,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但是对於现在的新高一,如果高考后成绩不理想需要复读的话可能就会有一点麻烦了。

来源 | 综合整理自简单高中生、初中生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高考改革推迟到哪一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