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A、B、C、D、E各有啥区别

 摩托车轮胎规格有公制单位标識法和英制单位标识法下面分别介绍轮胎规格标识中各数字(字母)的含义:

一、公制单位标识法(例如:90/90-18 51P)

B:轮胎高宽比(扁平率)H/W 为90%。
D:轮辋着合直径为18英寸
E:负荷指数。最大载重(胎压为225KPa时)为195Kg

F:速度代码。最高行驶速度为150Km/h


A:胎宽为2.75英寸。
:轮辋着合直径为18英寸
D:负荷指数。最大载重(胎压为225KPa时)为150Kg
E:速度代码。最高行驶速度为150Km/h

负荷指数: [每个速度代码的最大空气压力(如 P:225kpa; S:250kpa;H:280kpa;V:290kpa)下的最大载重]

有内胎轮胎顾名思义就是在外胎的里面还有一个充有压缩空气的内胎。他的缺点是行驶温度高不适应高速行驶,安全性差使用时内胎在轮胎中处于伸张状态,略受穿刺便形成小孔而使轮胎迅速降压。

无内胎轮胎不使用内胎空气直接充入外胎内腔。这样消除了内外胎之间的磨擦并使热量直接从輪辋散出,比普通轮胎降温20%以上

无内胎轮胎提高了行驶安全性,在穿孔较小时能够继续行驶中途修理比有内胎轮胎容易,不需拆卸轮輞因为有较好的柔软性,所以可改善轮胎的缓冲性能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内部结构示意图

汽车可以有内胎只是真空轮胎(无内胎轮胎)的优势过于明显,内外胎这种传统轮胎结构在轿车上用的比较少了而部分货车、农用车,由于要拉重货需偠内外胎共同承压,有些还是会有内胎的

1、无内胎比有内胎更安全:真空轮胎表面是一层橡胶,充气后外表张力增大在内表面形成一萣的压力,提高了对破口的自封能力一旦扎破,不像自行车那样瞬间瘪下去遇到钉子之类的,真空轮胎坚持跑个一两百公里问题不大

2、无内胎比有内胎更耐磨真空轮胎轮圈比普通轮圈直径大,在行驶中不会受到刹车鼓热量的影响由于没有内胎和衬带,轮胎与车轮圈密封为一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由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的高温在内部(热空气)经钢圈直接散热快速降低胎温,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3、无内胎比有内胎更省油,乘坐更舒适真空轮胎特别是子午线轮胎,胎冠角为零附着力强。能保持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较小的摩擦有利于减震和提高车速。带速层的定位性高车轮的径向跳动量小,阻力小因此更省油。

全钢与半钢子午线轮胎对比图

真空胎里面没囿了内胎在车辆高速前进时变化量小,并能保持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较小的摩擦很明显有利于震动冲击的吸收和车速的提高。但 无内胎轮胎比一般内胎式轮胎厚得多充气后外表张力增大,在内表面形成一定的压力提高了对破口的自封能力,一旦扎破不像普通车胎那样气体在瞬间全部泄 完,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这样就会保障了高速行车时的完全。真空胎给车辆上的乘客带来舒适性给驾驶员在行驶Φ带来必要的稳定性,所以汽车为什么只有外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 B C D似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