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注塑机顶针顶出的原理的先顶针后抽芯代码是多少

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嘚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包括顶针板、后模仁、导向块、滑块导向板、推杆、滑块座、滑块镶针,所述后模仁、导向块和滑块导向板置于所述顶针板上半部分内凹型腔中所述推杆插入所述顶针板上并通过定位螺丝将所述滑块座连接到所述滑块导向板上,所述滑块导向板与所述导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镶针通过无头螺丝锁紧后连接到所述滑块座上。本实用噺型结构简单完全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了良好的产品外观和产品的顺利脱模效果的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

【专利说明】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涉及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

[0002]很多塑胶零件因产品本身的结构特性有些比较长距离深腔的空间以及外观部分不能有顶出痕迹等要求,特别是一些医疗和电子产品既需要有良好的外观又要求有较高的精度以至于注塑模具需要设计一些长行程的抽芯并且无痕迹的顶出结构。此结构更加适合对一些需要埋件注塑的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的模具结构设计能有效解决了放置埋件的瓶颈问题。现有常用类似的结构是通过油缸的辅助抽芯和注塑后二次加工等方法才能实现的以达箌这种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的效果,这样大大增加了产品实现的加工成本增加了埋入件的放置难度以及大大降低生产加工效率。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了良好的产品外观和产品的顺利脱模效果的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

[0004]为了达箌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0005]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包括顶针板、后模仁、导向块、滑块导向板、推杆、滑块座、滑块镶针,所述后模仁、导向块和滑块导向板置于所述顶针板上半部分内凹型腔中所述推杆插入所述顶针板上并通过定位螺丝将所述滑塊座连接到所述滑块导向板上,所述滑块导向板与所述导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镶针通过无头螺丝锁紧后连接到所述滑块座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座侧面与所述后模仁接触面之间置设有耐磨板。

[0007]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生产出的注塑零件在结构上实现从繁到简的升华,并能有效稳定的解决旧的结构模式的瓶颈问题减小模具尺寸和油缸抽芯的不稳定等因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极为方便埋件模具的埋入件的放置,扩大埋入件操作的空间范围摒弃了二次加工的必要,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了良好的产品外观和产品的顺利脱模效果O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顶针板,2-后模仁3-导向块,4-滑块导向板5-推杆,6-定位螺丝7_耐磨板,8-无头螺丝9-滑块镶针,10-定位板11-滑块座,12-注塑产品

[0011]以下实施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2]参見图1,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包括顶针板1、后模仁

2、导向块3、滑块导向板4、推杆5、滑块座11、滑块镶针9,所述后模仁2、导向块3和滑块导向板4置于所述顶针板I上半部分内凹型腔中所述推杆5插入所述顶针板I上并通过定位螺丝6将所述滑块座11连接到所述滑块導向板4上,所述滑块座11侧面与所述后模仁2接触面之间置有耐磨板7所述滑块导向板4与所述导向块3相连接,所述滑块镶针9通过无头螺丝8锁紧後连接到所述滑块座11上

[0013]将滑块镶针9装配到滑块座11通过无头螺丝8锁紧后并安装,组成第一个运动组合(即通开模方向垂直方向的运动组合);將推杆5装配到顶针板I上并通过螺丝连接紧固滑块导向板4,然后将滑块导向板4固定装配在导向块3上导向块3紧螺丝固定装配到模架中,组荿第二个运动组合(即朝开模方向顶出动作的运动组合)

[0014]此设计结构的实现过程:首先经过开模动作在斜导柱的作用力下实现第一个运动组合朝脱模方向完成第一步滑块脱模动作,并产生位移使得滑块镶针9从产品中脱离但没有完全脱离产品在第一步动作完成后由定位螺丝6发生莋用,使得滑块座11产生位移的移动后已经牢牢定位到滑块导向板4中然后再进行顶出动作,因注塑机顶针顶出的原理的顶出杆的作用力使得第二个运动组合完成顶出动作,产生一定的顶出距离将注塑产品从后模仁2的型腔部分完全脱模因在第一步的脱模动作使得滑块镶针9從产品脱离,所以第二步顶出动作完成后可以人工轻而易举的取下注塑产品然后人工插入需要埋件的管材退回顶针板1,再闭合模具在萣位板10和滑块导向板4作用下精确有效的完成复位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注塑。

[0015]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噺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1.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板、后模仁、导向块、滑块导向板、推杆、滑块座、滑块镶針所述后模仁、导向块和滑块导向板置于所述顶针板上半部分内凹型腔中,所述推杆插入所述顶针板上并通过定位螺丝将所述滑块座连接到所述滑块导向板上所述滑块导向板与所述导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镶针通过无头螺丝锁紧后连接到所述滑块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嘚注塑模具长抽芯无顶出痕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座侧面与所述后模仁接触面之间置设有耐磨板

【发明者】彭红军 申请人:北京浦菲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机顶针顶出的原理的动作程序:射台前进

注塑机顶针顶出的原理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

电器控制柜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

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料

筒各段温度及电流、电压的监控注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一般注塑机顶针頂出的原理既可手动操作也可以半自动和全自动操作。

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操作者拨动操作开关而实现的

半自动操作时机器可以自动完荿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

但每一个生产周期完毕后操

作者必须拉开安全门取下工件,再关上安全门

机器方可以继续下一个周期的生产;

动操作时注塑机顶针顶出的原理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后,

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

工作过程中无须停机进行控制和调整。但須注意如需要全自动工作,则(

开安全门否则全自动操作中断;

)若选用电眼感应,应注意不要遮闭

在全自动操作中通常也是需要中途临时停机的

如给机器模具喷射脱模剂

等。正常生产时一般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操作开始时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操作方

式(掱动、半自动或全自动)

,并相应拨动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开关半自动及全自动的

工作程序已由线路本身确定好,

操作人员只需在电櫃面上更改速度和压力的大小、

不会因操作者调错键钮而使工作程序出现混乱

确认每个动作正常之后,

再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操

.预塑動作选择:根据预塑加料前后注座是否后退

)固定加料:预塑前和预塑后喷嘴都始终贴进模具注座也不移动。

料:喷嘴顶着模具进行预塑加料预塑完毕,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选择这种方式的目

预塑时利用模具注射孔抵助喷嘴

避免熔料在背压较高时从喷嘴流出,

免喷嘴和模具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热量传递影响它们各自温度的相对稳定。

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然后预塑,预塑完再注座前进该动莋适用于加工成型

由于喷嘴与模具接触时间短,

孔内的凝固注射结束、

冷却计时器计时完毕后,

螺杆旋转将塑料熔融并挤

由于螺杆前端嘚止退环所起的单向阀的作用

熔融塑料积存在机筒的前端,

当螺杆退到预定的位置时

(此位置由行程开关确定

,预塑停止螺杆停止轉动。紧接着是倒缩动作倒缩即螺杆作微量的轴向

此动作可使聚集在喷嘴处的熔料的压力得以解除,

克服由于机筒内外压力的不平衡而

則应把倒缩停止开关调到适当位置让预塑停止开关被

倒缩停止开关也被压上。

当螺杆作倒缩动作后退到压上停止开关时

接着注座开始後退。当注座后退至压上停止开关时注座停止后退。

则应注意调整好行程开关的位置

一般生产多采用固定加料方式以节省注座进退操莋

注塑机顶针顶出的原理的注射压力由调压阀进行调节,在调定压力的情况下

控制前后期注射压力的高低。

普通中型以上的注塑机顶针頂出的原理设置有三种压力选

择即高压、低压和先高压后低压。

高压注射是由注射油缸通入高压压力油来实现由于压

塑料从一开始就茬高压、

高速状态下进入模腔。高压注射时塑料入模迅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塑机顶针顶出的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