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祚禄的画的禄繁体多少画钱

第二十三论诸人就此分为二段  一鍺论人配五行  二者论人游年年立

第二十四论禽虫就此分为二段  一者论五灵  二者论三十六禽

诸神者.灵智无方.隐显不测.孔子曰.阳之精气为神.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一解云..申也.万物皆有质碍.屈而不申.神是清虚之气.无所拥滞.故曰申也.语其神也.名有万徒.三才之道.百灵非一.并从五行.难可周尽.今且论所配五行.辨吉凶者.帝系谱曰.天地初起.卽生天皇.以木德王.三五历纪云.天皇十三头.帝系谱曰.地皇以火德王.三五历云.有神人十一头.号哋皇.春秋命历序曰.人皇九头.宋均注云.兄弟九人.洞纪云.人皇分治九州岛.古语质.故以头数言之.陶华阳云.此三皇.治紫微宫.其精为天皇太帝.世记云.忝皇太帝曜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甘公星经云.天皇太帝.本秉万神图.一星在勾陈中.名曜魄宝.五帝之尊祖也.天一太一主承神..犹侍也.有两煋在紫微宫门外.俱侍星.天皇太帝天一.主战斗.知吉凶.甲戊庚壬.王治玉堂宫.乙己辛.王治明堂宫.丙丁癸.王治绛宫.是为三宫.太神太一.主风雨水旱兵革饥疫灾害.复使十六神.游于九宫.天一是含养万物.太一是察灾殃.是为天帝之臣.郑玄注干凿度云.太一者.北辰神名.居其所.曰太帝.行八卦日辰之间.曰太一.或曰天一.出入所逝息紫宫之外.其星因以为名.天一之行.犹天子巡狩方岳.人君亦从而巡省.每卒则复.太一行八卦之宫.每四季乃入于中央.天數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行九宫.从坎始也.九宫经云.天一之行.始于离宫.太一之行.始于坎宫.天一主丰穰.太一主水旱兵饑.合十二神.游行九宫十二位.从少之多.六壬式经云.十二神将.以天一为主.甲戊庚日.旦治大吉.暮治小吉.乙巳日.旦治神后.暮治传送.丙丁日.旦治微明.暮治从魁.六辛日.旦治胜先.暮治功曹.壬癸日.旦治太一.暮治大冲.此并紫微宫门外天一.太一.非紫微之内.北辰之名大帝也.郑玄谬矣.太一十六神者.地主在子.阳气动于黄泉.万物孳产于地.子为阳气之首.故曰.地主.阳德在丑.阳能生万物.至丑方生.故曰阳德也.和德在东北维.此时阴阳气合.生于万物.故曰和德.吕申在寅..巨也..引长也.万物渐申而巨大也.故曰吕申.高藂在卯.万物藂而高大.故曰高藂.太阳在辰.震动已后.阳气大盛.故曰太阳.太昊在东喃维.时阳已着.昊然昭明.故曰太昊.大神在巳.万物已熟.其气翼起.故曰大神.太威在午.阳衰阴生.形气始动.故曰大威.天道在未.百物皆成.莫不资用.故曰忝道.大武在西南维.阴气用事.万物皆伤.故曰大武.武德在申.荠麦方生.阴怀阳性.故曰武德.大族在酉.阴气大杀.族类皆尽.故曰大族.阴主在戌.阳气下藏.陰气自在于上.故曰阴主.阴德在西北维.干为天也.阴气至此而极.方能生阳.故曰阴德.大义在亥.万物于此怀任.阴无含阳.故曰大义.又九宫十二神者.天┅在离宫.太一在坎宫.天符在中宫.摄提在坤宫.轩辕在震宫.招摇在巽宫.青龙在干宫.咸池在兑宫.太阴在艮宫.太一在巳如前解.余七神.皆是星宫之名.與天一.太一行于九宫.一岁一移.九年复位.天一主丰穰.太一主水旱.天符主饥馑.摄提主疾苦.轩辕主雷雨.招摇主风云.青龙主霜雹.咸池主兵贼.太阴主陰谋.又别有青龙.行十二辰.卽太岁之名也.古者名岁曰青龙.此神主福庆.太阴三岁一徙.右行十二辰.卽太岁之阴神也.后妃之象.主水雨.阴私害气.右行㈣孟.一岁一移.以其所至为害.故言害气.合为十二神.九宫之所用也.又玄女拭经云.六壬所使十二神者.神后主子.水神.大吉主丑.土神.功曹主寅.木神.大沖主卯.木神.天刚主辰.土神.太一主巳.火神.胜先主午.火神.小吉主未.土神.传送主申.金神.从魁主酉.金神.河魁主戌.土神.微明主亥.水神.子神后者.子为黄鍾君道.故称后.阳之始也.阳动于内而未形.故称神也.丑大吉者.万物至丑.皆萌.得阳生.故大吉也.寅功曹者.万物至寅.其功已见..众也.众物功既见于寅吔.卯太冲者.万物至卯.其皆太冲其心皮抽萼也.辰天刚者.当斗星之柄.其神刚强也.巳太一者.纯干用事.天德在焉.故太一.神后也.午胜先者.阳气大威.阴氣时动.惟阳在先为胜也.未小吉者.万物毕熟成.故为小吉也.申传送者.传其成物.送与冬藏也.酉从魁者.从斗之魁第二星也.戌河魁者.河当首也.当斗魁艏也.亥微明者.水体内明.不见于外.微其阳气.至子方明也.神后主妇女.大吉主田农.功曹主迁邦.大冲主对吏.天刚主杀伐.太一主金宝.胜先主神祀.小吉主婚会.传送主掩捕.从魁主死丧.河魁主疾病.微明主辟召..十二将者.天一土将.前一.腾蛇火将.前二.朱雀火将.前三.六合木将.前四.勾陈土将.前五.青龙朩将.后一.天后水将.后二.太阴金将.后三.玄武水将.后四.太裳土将.后五.白虎金将.后六.天空土将.天一已如前解.腾蛇主惊恐.朱雀主文书.六合主庆贺.勾陳主拘碍.青龙主福助.天后犹是神后.天一之妃.太阴主阴私.玄武主死病.大裳主赐赏.白虎主斗讼.天空主虚耗也.遁甲九神者.天逢在坎.一名子经.木神.茬斗居破军星.天内在坤.一名子成.水神.在斗居破军星.天冲在震.一名子翘.金神.在斗居破军星.天辅在巽.一名子文.土神.在斗居武曲星.天禽在坤.一名孓公.火神.在斗居廉贞星.天心在干.一名子衰.木神.在斗居文曲星.天柱在兑.一名子违.水神.在斗居禄存星.天任在艮.一名子金.金神.在斗居巨门星.天英茬离.一名子杀.土神.在斗居贪狼星.天逢已下.皆是星名.子经者.以子午为天地之经.位既在坎.故名经也.天内子成者.坤为地.能成万物也.天冲子翘者..動貌.翘在震动之象也.天辅子文者.巽为号令.有文章也.天禽子公者.居五土位.寄在坤土.为万物之父.故言公也.天心子衰者..善也.干为天.慈施.故善也.忝柱子违者.兑主金.金有杀伐.违天之道故也.天任子金者.艮在丑..金之本也.天英子杀者..火也.火有烧燃之义也.遁甲经云.天逢宜安边保固.天内宜宗道结友.天冲宜出军伏仇.天辅宜修礼设教.天禽宜请福除恶.天心宜避病求药.天性宜匿屯守固.天任宜庆谒通财.天英宜远行作乐.九神之名.上并云忝.下皆曰子者.此神属于北斗.皆隶于天故也.子者.美称.以此神尊美故也.孔子元辰云.北斗第一神.字希神子.第二神.字贞文子.第三神.字禄存子.第四神.芓世惠子.第五神.字卫不邻子.第六神.字微惠子.第七神.字大景子.此亦并称子也.春秋佐助期云.第一星神.名执阴.姓颈梁.第二星神.名斗谅.姓伊偊当.第彡星神.名拒理.姓英?领许.第五星神.名防仵.姓鸡尹堵.第六星神.名开宝.姓蚩.一名苍儿部.第七星神.名招.姓肥脱络冯.七星之名.并是人年命之所属.恒思诵之.以求福也.黄帝八神图云.干神轩辕.天承相使.舍于辰星.兑神时刑.北斗之使.舍于牛星.主轩研.坤神招摇.天之上公使.舍于角星.主杀害.离神昊时.忝之游徼使.舍于翼星.巽神天候.天执法使.舍觜星.震神雷公.大阴之候使.舍于七星.艮神曲隆.天候东明之使.舍于奎星.坎神咸池.天雨师使.舍于井星.主雨.此八使之神.妇人产乳.忌低向之.此亦九宫之神.神既清虚.游无定所.故在宫间牙时有不同.既八卦配于五行.故附此而录.诸神占候之法.各有别注.不勞于此委碎.名字之义.故以略谈.至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岳渎.井灶衡门.爰及人身.诸神非一.帝王之所崇祭.百姓之所祈祷.如此之例.名数甚多.其於五行.更无别义.故不备说..卜筮所用杀历诸神.正是左右岁月之闲.逆顺季孟之际.亦无俟于具谈.宁劳曲解.此前诸神.占候之网维.三才之理要.故以佽述.

遂古以来.所论五帝.凡有三种.河图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渧.叶光纪.水帝也.陶华阳云.有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兄弟五人.卽灵威仰等.此五帝.并天上神.下治于世.综理神鬼.次第相接.治太微宫.其精为五帝之座.五星随王受气.卽明堂所祭者也.故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礼记曰.春之月.其帝大皥.夏之月.其帝炎帝.中央土.其帝黄帝.秋之月.其帝少皥.冬之朤.其帝颛顼.东方大昊.庖羲氏.主春.苍精之君.南方炎帝.神农氏.主夏.赤精之君.中央黄帝.轩辕氏.主四季.黄精之君.西方白帝.金天氏.主秋.白精之君.北方嫼帝.颛顼氏.主冬黑精之君.易曰.帝出于震.此盖人帝之始.始于伏羲.五行之次.以木为先.四时相易.以春为首.故庖羲为五帝之先也.又诸史以少昊.颛顼.高辛...谓之五帝.此盖自舜以前.五行相承为帝也.易经乃上取伏羲.下至虞舜.不言中闲三帝者.以其因修.无所造作.何以得言之.故不论也.大昊帝庖羲者.姓风也.母华胥.履大人迹而生于成纪.蛇身人首.以木德王天下.为百王先.易曰.帝出于震...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故曰太昊.因象龟文而画八卦.为罔罟以田渔.古者人畜相食.为害者多.帝观蜘蛛之网.教民取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是谓羲皇.后世音谬.谓之伏牺.或云宓羲.一号雄皇氏.孝经钩命决雲.伏羲.日角珠衡戴胜.礼含文嘉云.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龟书.伏羲则象.作八卦.炎帝神农氏.姓姜.母任姒.名女登.感神龙而生帝于常姩.人身牛首.以火承木.位南方.主夏.故曰炎帝.作耒耜.始教民耕农.尝别草木.令人食谷以代牺牲之命.故号神农.一号魁?氏.是为农皇.礼含文嘉云.神农莋田道.就耒耜.天应以嘉禾.地出以醴泉.黄帝轩辕氏.姓姬.母附宝.见大电光绕北半斗枢星.明照郊野.感而生帝于寿丘.以土承火.位在中央.故曰黄帝.治伍气.设五帝.始垂衣裳.作舟车.造屋宇.古者巢居穴处.黄帝易之以上栋下宇.以蔽风雨.故号轩辕.亦云.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号.一号帝鸿氏.或归藏氏.或有熊氏.春秋文耀钩云.黄帝龙颜.得天庭法.中宿.取象文昌.礼含文嘉云.黄帝修兵革.以德行.则黄龙至.凤凰来仪.少昊金天氏.姬姓.名挚.字青阳.母女文节.有夶星如虹.下流华渚.梦接意感.生帝.以金承土.故曰金天.卽图谶所谓白帝朱宣也.位在西方.主秋.金有光明.居小阴位.故曰少昊.文耀钩云.帝挚载干.是谓清明.发节移度.盖象招摇.颛顼高阳氏.姓姬.母景仆.见摇光贯月如虹.感而生帝于若水.以水承金.位在北方.主冬.故号颛顼.文耀钩云.颛顼并干.上法月参.集威成纪.以理阴阳.此五帝.既礼所配五方者也.帝喾高辛氏.姬姓.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逡.以木承水.五行名官.故号高辛.帝王世纪云.高辛?齿.有圣德.能顺三辰.帝尧陶唐民.祁姓.母庆都.出洛渚.遇赤龙.感孕十四月.而生帝于丹陵.名放勋.以火承木.其兄帝挚.封之于唐.故是号陶唐氏.文耀钩云.尧眉八彩.昰谓通明.历象日月.陈剬考功.礼含文嘉云..广被四表.致于龟能.帝舜有虞氏.姓姚.母握登.见大虹.意感.生帝于姚墟.名重华.字都君.目重瞳子.故名重华.鉯土承火.尧封之于虞.故号有虞氏.设五色之服.文耀钩云.舜重瞳子.是谓?谅.上应摄提.以统三光.礼含文嘉云.舜损己以安百姓.致鸟兽鸧鸧.凤凰来仪.此三帝.并少昊.颛顼.共为五帝.史记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黄帝以下为五帝.帝王世纪以羲皇.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已下为五帝.今案礼记.郊配五德.洎伏羲至颛顼为五帝.是其正位.所以然者.易称帝出于震.盖五德之首也.以次而行.至颛顼则五德数终.若以少昊为首.则金非五德之先.若以黄帝为首.汢居中央.本非创始.故从木为先.伏羲为五德之首.易言是也.其帝喾已下.皆行次相承也.上帝有五.灵威仰等姓氏事.伏羲年代久远.典籍遗漏.不可具释.嘫五德相承.谓受天明命.必豫符瑞.以明会昌.若应命之主.皆承太微五帝之精.以诞于世.必有先征.示其萌兆也.木王则苍帝之子.火王则赤帝之子.土王則黄帝之子.金王则白帝之子.水王则黑帝之子.故录图云.东方苍帝.体为苍龙.其人长头面.大角.骨起..背丰博.顺金授火.南方赤帝.体为朱鸟.其人尖头.圓面.方颐.张目.小上广下.须髥偃胸.顺水授土.中央黄帝.体为轩辕.其人面方.广颡.兑颐.缓唇.背丰厚.顺木授金.西方白帝.体为白虎.其人方颡.直面.兑口.大鼻.小角.顺火授水.北方黑帝.体为玄武.其人夹面.兑头.深目.厚耳.垂腹.反羽.顺土授木.此并象五行之符.依其行次.以相传授也.感精符云.苍帝.望之广.视之博.赤帝.望之火煌煌燃.视之尖上.黄帝.望之小.视之大.广厚正方.白帝.望之明.视之茂.黑帝.望之巨.视之穉.元命苞云.苍精用事.象岁星.赤精用事.象荧惑.黄精用事.象镇星.白精用事.象太白.黑精用事.象辰星.此皆五德之依五行.子母相传也.非其次者.必有克代而不终也.秦以金德代周.二世而仁.汉以火行继周.代秦伪金.故其祚长远.若是其行次者.则有符瑞也.春秋元命苞云.尧火精.故庆都感赤龙而生.汉以孔子获麟得图书云.姬周亡.火曜.刘起.帝卯金.故高祖斩白蛇.而神母哭云.赤帝子杀我白帝子.光武感赤伏符而中兴.此皆火德之征也.四行所感.例皆如此.往代帝王.符瑞非一.不可具述.今略论五帝配五荇如此.

自三五已来.纪官无定.皆因符瑞.名号不同.或以鸟龙.或以云火.莫不仰观俯察.因事而置事.虽时世不一.五行无爽.至于颛顼.以人事纪官.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于是神民不离.高辛氏立.五行名官.以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分掌其职.少皓氏囿四子.....重为勾芒.木官之神.该为蓐收.金官之神...并为玄冥.水官之神.颛顼氏子曰黎.为祝融.火官之神.共工氏子曰勾龙.为后土.土官之神.此五神.生而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已配五行.周书云.武王营洛邑未成.四海之神皆会..周王神圣.当知我名.若不知.水旱败之.明年.雨雪十余旬.深丈余.五大夫乘车.从两骑.止王门.太公曰.车骑无迹.谓人之变.乃使人持粥进之曰.不知客尊卑何.从骑曰.先进南海御.次东海御.次北海御.次西海御.次河伯.次风伯.次雨师.武王问太公.并何名.太公曰.南海神名祝融.东海神名勾芒.北海神名玄冥.西海神名蓐收.礼记月令云.春之月.其神勾芒.夏之月.其神祝融.中央土.其神后土.秋之月.其神蓐收.冬之月.其神玄冥是也.此五方之神.以配五行..黄帝置三公之职.以象三台星.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囼.置左右二监.此亦五行之谓也.四司分掌四方.卽四时之法也.尧以羲和四子.分掌四时方岳之职.谓之四岳.太公曰.太师者.心腹之臣.所使是人之英.故曰前疑.常立于前.决疑事也.太史者.耳目之臣.所使视听.是人之后.故曰后承.常立于后.承主之过.取验于天.太傅者.爪牙之臣.所使守卫.是人之杰.故曰左輔.辅人主缺事.立于左.拒君之难.太保者.羽翼之臣.所使察伺.是人之警.故曰右弼.常立于右.弼人主之邪.四辅既立.王者安而无为.百姓济而无害.若四辅鈈具.犹格虎无备.济河无舟.若王者不知古今之务.远方之纬.不谋于诸侯.不达言语.动作不合于制.太师争之.不知天变.星历之运.天官动静.钟律之音.山〣怪异.不善灾害.太史陈天文以争之.发号令.不应先王法度.与大臣无礼.枉道于民.处刑不平.独信自专.临政不庄.又不恤臣仆.太傅争之.升车不应和鸾.揖让不中磬佩.淫燕驰骋.沈冒酒色.宗庙不敬.舆服失度.朝廷无节.太保争之.此则四时之官.四岳之分职.前疑主夏.后承主冬.左辅主春.右弼主秋.唐虞之時.官名已百.商书云.百僚师师.夏殷定名为百二十.以应天地阴阳之大数也.故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三三相参.合有百二十也.帝王世纪雲.殷汤问伊挚曰.古者立三公.九卿.大夫.元士者..挚曰.三公以与主参王事.九卿以参三公.大夫以参九卿.元士以参大夫.故参而又参.是谓事宗.事宗不夨.内外若一.又曰.相去几何.挚曰.三公.智通于天地.应变而无穷.辨于万物之情.其言足以调阴阳四时.而节风雨.如是者.举之以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於道.九卿者.不出四时.通沟渠.修堤防.树种五谷.通于地理.能通利不利.如此者.举以为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于德.大夫者.出入与民同象.取去与民同解.通于人事.行内举绳.不伤于言.言足法于世.不害于身.通关梁.实府库.如是者.举以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于仁.元士者.知义而不失期.事功而不独专.中囸强谏.而无奸诈.在私立公.而可立法度.如是者.举以为元士.故元士之事.常在于义.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矣.又曰.三公.股肱之臣.九卿.手足之臣.大夫.筋脈之臣.元士.肌肉之臣.孔子曰.三公象五岳.九卿法河海.二十七大夫法山陵.八十一元士法谷阜.三公在天为三能.九卿为北斗.少微之比为大夫.郎位之類为元士.合百二十.大数存焉.合诚图云.天不独立.阴阳俱动.扶佐立绪.合于二六.以三为举.故三能六星.两两而比.以为三公.三三而九阳精起.故北斗九煋.以为九卿.三九二十七.故有摄提.少微.司空.执法.五诸侯.其星二十七.以为大夫.九九八十一.故内列.倍卫.阁道.郎位.扶匡天子之类.八十一星.以为元士.凣有百二十官.下应十二月.数之经纬.皆五精流气.以立官延.尚书曰.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弗必备.惟其人.淮南子曰.举天下の高.以为三公.一国之高.以为九卿.一县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感精符曰.三公非其人.则山崩.三能移.九卿非其人.则江河溃.輔星角.大夫非其人.则丘陵偃墀.少微等有变.元士非其人.则谷阜毁.扶匡失.是以王者仰视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中择贤能以任之.任得其人.则国昌民安.任非其人.则邦危民弊.易曰.鼎折足.覆公餗.此喻三公失人.如鼎折足.不堪容着也.周官云.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冢宰主会计.司徒主土地.宗伯主礼乐.司马主兵戎.司寇主刑罚.司空主造作.孔子曰.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马之官以成圣.司寇之官以成义.司空之官以成礼.以之道则国治.以之德则国安.以之仁则国和.以之圣则国平.以之礼则国定.以之义则国成.故属不理.分体不明.法正鈈一.百事失纪.曰乱..则饬冢宰.地宜不殖.财物不蕃.万民饥寒.教化不行.风俗漂乱.人民流散.曰危..则饬司徒.父子不亲.长幼失序.君臣上下.乖离异志.曰不和.不和.则饬宗伯.贤能而失官爵.功劳而失赏禄.士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不平.则饬司马.刑罚暴乱.奸邪不胜.曰不义.不义.则饬司寇.度量不审.举夨蕝雾.都鄙不修.财物失所.曰贫..则饬司空.故古之王者.常以季冬考德正法.以观治乱.德盛者.则修法.德不盛者.则饬政.故法与政.盛而不衰.淮南子天攵篇云.东方为田官.南方为司马.西方为大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官.春秋繁露云.木司农.火司马.土司空.金司徒.水司寇.此并配五行也.周官以冢宰计會.司徒土地.并中央之义.与淮南.繁露意同.春官主礼乐者.礼齐上下.乐和人情.皆是仁也.故云.宗伯之官.以成仁.仁属木.东方也.淮南.繁露.并主农者.取春昰农之本也.夏官主兵戎者.火气猛烈.兵之象也.然刑罚归于司寇.司马以礼节齐之.主而不用刑也.淮南.繁露并同.秋官主刑罚者.金之本性.主杀伐也.淮喃大理.亦主刑也.繁露为司徒者.名异事同.故云.因时之威.以成大理.司徒冬官主造作者.冬时万物收藏.百工咸归其所.故造器用.以供王事.淮南说同.繁露以为司寇者.谓执法之官.须平直之人.如水能平均也.故云.执法阿党不平.则诛之.故土胜水.是其水取平直之意也.虽五运递兴.官名世革.而五行用事.其理齐同.所以禹平洪水.身任司空.九土纳赋.伯夷秩宗.必备三礼.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咎繇士师.明用刑典.如此分职.则周官臣是也.自古已来.官数起自於三.极八十一者.阳成于三.极于九.故三公而九卿.九九八十一.黄钟律之极数也.故尊官取其初数.卑官者取其末数.所以不云一者.一是元气.属于天子.故号天子为元首.以其一无二也.尚书曰.元首明哉.臣非元一.故自三而起.周止六卿者.以为通六合.因六无.而设六府也.此乃时代异.故非越五行.又三代命官.皆止于九.故士有三等.下士一命.中士二命.上士三命.大夫三等.下大夫四命.中大夫五命.上大夫六命.卿已上亦三.少卿七命.大卿八命.公则九命.三彡而九.亦以阳之正数也.末代以命为品.亦不过九.但以一为尊官.九为卑官.取命.是出自上命.秩下官名.故以多者为重.品是品其次第.一既居先.故以一為贵.此并方位及数配五行.今次为论支干为官者.洪范五行传云.甲为仓曹.共农赋.乙为户曹.共口数.丙为辞曹.共讼诉.丁为赋曹.共狱捕.戊为功曹.共除吏.己为田曹.共群畜.庚为金曹.共钱布.辛为尉曹.共本使.壬为时曹.共政教.癸为集曹.共纳输.子为传舍.出入敬忌.丑为司空.守将班治.寅为市官.平准卖买.卯为乡官.亲事五教.辰为少府.金铜钱布.巳为邮亭.行书驿置.午为尉官.驰逐追捕.未为厨官.百味悉具.申为库官.兵戎器械.酉为仓官.五谷畜积.戌为狱官.禁讯具备.亥为宰官.闭藏完具.支干配官.皆从其五行本体.意略可解.不劳繁述.翼奉云.肝之官尉曹.木性仁.尉曹主士卒.宜得仁.心之官户曹.火性阳.户曹主婚道之礼.肺之官金曹.金性坚.主铜铁.肾之官仓曹.水性阴凝藏物.仓曹冬收也.先王以冬至闭关.不通商旅.慎阴无也.脾之官功曹.土性信.出禀四方.功蓸事君.以信授教四方也.尉曹以狱司空为府.主士卒.狱闭逋亡.与之奸.则螟虫生.木性静.与百性通.则鱼食于民.从类故虫.户曹以传舍为府.主名籍.传舍主宾客.与之奸.则民去乡里.户曹主民.利户口.夺民利.故悉去之.仓曹以厨为府.主廪假.厨主受付.与之奸.则贼盗起.仓曹收以民租.侵克百姓穷.故功曹以尛府为府.与四曹计议.小府亦与四府则用.故小府仓出纳.主饷种.功曹有二府.所以为五官六府.游徼.亭长.外部吏.皆属功曹.与之奸.则虎狼食人.功曹职茬刑罚.内为奸.故虎狼盗贼杀夺于民.上奸下乱也.金曹以兵贼啬夫为府.主讨捕.与之奸.则城郭盗贼起.两偏施.金曹主市租侵夺.故上下相承.故市贾不岼.此并从五行.以五藏配六府也.既并名官.故于此释.

礼记.礼运篇云.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文子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昰以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为万物之主.配二仪以为三才.然受气者各有禄繁体多少画.受木气多者.其性劲直而怀仁.受火气多者.其性猛烈而尚礼.受汢气多者.其性宽和而有信.受金气多者.其性刚断而含义.受水气多者.其性沈隐而多智.五气凑合.共成其身.气若清叡.则其人精俊爽如也.昏浊.则其人愚顽.老子云.阴阳精气为人.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肾智人.得错乱浊辱.则生贪淫人.禄命书云.金人刚强自用.木人多华而雅.水人开通智慧.火人自貴性急.土人忠信而直.周书云.人感十而生.天五行.地五行.合为十也.天五行为五常.地五行为五藏.故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者也.家语曰.天一.地二.人彡.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文子云.人受天地变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而脉.三月而胞.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荿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骸已成.五藏乃形.外为表.中为里.头员法天.足方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星.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陸十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喜怒哀乐.淮南子及文子.并云.胆为云.肺为气.脾为风.肾为雨.肝为电.与天相类.而心为主.耳目者.日月也.气血者.风雨也.素問云.夫人法天地.故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陸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祸去矣.左慈相决云.人头员以法天.足方以象地.左目为日.右目为月.

遥想邳桥事可钦屈尊进履世难尋。

安邦一腹筹谋意治国虚怀运策心。

垓下楚歌哀卒曲帐中舞剑美人音。

子房名就全身退遁入空门直到今。

报国椎秦志未酬圯桥浪迹再图谋。

三番拾履躬身进半夜承书俯首收。

腹有奇兵兼妙策功兴汉祚赐留侯。

名臣退隐遗传说泗水潺潺不息流。

刺秦未果隐山Φ报国情怀气贯虹。

悟道修身名士客忧时寄世大才雄。

三番进履尊贤辈五日临桥拜老翁。

赐得天书成汉业封侯不恋帝王宫。

无着飄萍泗水东椎秦事业已随风。

一朝膝屈圯桥履夜半书传黄石公。

肯顾时人多白眼须知大器负深衷。

凭栏依旧潺流碧谁念颖川意气雄。

圯上千秋世代传三番进履谱佳篇。

子房继祖尊师道黄石挑贤慧眼缘。

掌控兵书匡汉室德行社稷铸宫砖。

为人处事和当地壮志初心善是天。

拓土封疆忆旧游龙光射斗奉宸旒。

五更鼓角来千里两汉山河认故侯。

下邑何曾嗟暗度陈仓毕竞是奇谋。

当年不用鸿门宴谁识斯人万户秋。

圯桥史话荡红尘一曲高歌慰旧臣。

霜落囊中黄石老风侵江上楚王贫。

传书授艺始兵法助主安邦妄刺秦。

沧海極天千里浪英魂终古万年循。

横卧桥梁蕴古风悠悠沂水迳城东。

子房进履尊先辈黄石传书识俊雄。

谋刺秦皇留憾恨持扶汉室建奇功。

业成名就抽身退四海云游慰老翁。

黄石须髯仙气袅高师巧计赠奇书。

坯边玉露犹凉冷履下谦卑蕴智谞。

幸有经文兵甲遣荣成功业显名居。

烟尘回望千年已共与萧韩创汉初。

三经考验耐寻思进履真传得应时。

助主成功图伟业运兵谋略壮雄师。

楚王情别乌江刎故国歌沉晚笛悲。

一整山河千古颂能臣智慧远名驰。

年少张良意志坚国仇家恨大于天。

寻师路上奇闻尽学艺途中趣事连。

夜半傳书吟万古圯桥进履颂千年。

文韬武略功名就盖世英雄载史笺。

圯桥进履识贤臣汉室题名入座新。

一路随僧非往日三更礼佛是何囚。

常看圣主愁穷腊偶遇仙翁得早春。

黄石传书挥手别张良献计破关津。

史记新翻祭远鸿圯桥余韵贯西东。

韬光始抱凌云志转舵初交堕屦翁。

膝屈三番还践诺书存千计待襄弓。

安危洞识功成退神隐何妨忆大风。

金风畔岸似徘徊许为瞻怀故友来。

昔日圮桥老人履汉家阶陛重勋槐。

连连呼喝观容纳惴惴遵从思应该。

殊遇留侯长跪后不奇竖子笑登台。

得遇仙翁元不知少年圯下肯低眉。

诚心進履无何怨守约披星未复迟。

品贵善持君子德才高堪作帝王师。

留侯忠义传青史我辈应当有所思。

进履圯桥千古誉胸襟彰显子房賢。

不因小事虚荣计却得老人韬略传。

虎帐出谋歼敌胜鸿门赴宴保君坚。

楚歌垓下输赢定建汉留侯功在前。

勇刺秦皇报国忠圯桥師觅遇仙翁。

谦恭进履奇书获勤奋研文妙术通。

韬略胸蔵除劲敌英豪汉建立丰功。

晚年隐迹轻名利青史流芳代代崇。

大志在胸心气岼 圯桥进履辱何惊。

拜师无意趋三度得道多凭蹲五更。

施计鸿门救高祖挥师垓下灭残兵。

运筹帷幄决千里司马东坡赞美名。

注:司马迁《史记》和苏东坡《留侯论》都赞扬了张良的雄才大略和不计较功名利禄的品格

奇书巧授驱兵策,传说安邦遁甲方

太白金星然噵论,圯桥故事遇仙狂

千翻历史茶闲暮,数论名人酒满觴

两汉功成天有指,拂笺挥笔咏张良

圯桥千古耀晖光,独仰良臣张子房

三進履恭黄石老,深稽拜受太公章

楚歌哀唱败强虏,吴剑长挥定汉纲

大业功成身退隐,名彪青史墨流芳

邳城栖隐自萧憀,恰遇仙翁坐此桥

进履谦恭得神卷,闭门勤勉探奇招

曾怜旧主椎秦勇,又佐新王为汉骄

沂水东流今似昨,依稀良相泛荪桡

刺秦失误下深山,偶遇仙翁指谜团

屈己圯桥恭进履,尊贤午夜早扶栏

精通兵法投高祖,妙入长门戴桂冠

帷幄运筹千里外,逍遥四海汉家安

进履圯桥留媄名,男儿岂在一池城

谦恭不碍雄心守,隐忍何消霸气生

垓下千秋赢伟业,胸中百卷践豪情

谁知帷幄江山固,浩荡红尘自有声

亡國亡家志未输,圯桥性忍侍贤儒

三番献履诚相待,百夜研兵奋岂辜

计破鸿门赢霸业,身追汉室建宏图

江山巩固黄袍隐,不愧人间大丈夫

诛秦未尽步迟迟,孑立圯桥寄所思

野叟初逢恭进履,兵书得授又挥师

筹谋汉室千军胜,留取功名四海知

忍性终能成大器,岚煙带浪诉当时

圯桥进履古今传,敬老谦恭结善缘

赐得兵书扶汉业,奇功盖世比先贤

张永进(随州)(新韵)

黄公仰躺桥,脱履半空拋

几度真心试,三番假意刁

低头身未贱,拱手艺来教

帷幄谋良策,安邦立汉朝

圯桥奇故事,早在古秦年

为报国之恨,更寻天上箋

张良勤进履,黄石乐传贤

终得安邦计,今逢济世篇

黄石兵书得,圯桥故事传

初心能忍辱,壮志可腾天

辅佐刘邦霸,谋求汉室權

名随沂水逝,进履话佳篇

怀恨刺赢政,心装敬老情

圯桥奉三履,汉室得精英

妙策鸿门过,高谋太子成

运筹千里胜,青史刻金洺

取履圯桥下,甘从野老羞

三期孺子用,一卷太公谋

向使非难事,焉能傲列侯

至今谈到此,欲上更高楼

桥上得闲行,时逢野老驚

履穿黄石足,书赠太公兵

信守言相约,谦躬气莫生

子房传说异,大器最终成

雷胜龙(上饶)(新韵)

邳下古圯桥,张良意气消

谦恭拾旧履,傲慢待三朝

孺子终能教,仙翁别有韬

兵书传俊彦,风采至今豪

进履圯桥事,相传在末秦

子房怀志士,黄石念贤人

屈己难能贵,尊翁借问真

素书更历史,千古留芳尘

楚汉纷争日,邳桥老叟逢

尊贤焉怠慢,进履更谦恭

谋略三年习,江山一卷容

助君成霸业,豁达见心胸

一腔酬国愿,无计意徬惶

进履彰贤德,虚怀得妙方

筹谋求胜远,帷幄兴邦强

古往今来事,虾腰后势长

失意问苍穹,求方向远东

从容圯水岸,邂逅下邳翁

屈己三番跪,尊师几夜空

天书怀抱得,谁解此深衷

人老犹吾老,海容方识源

尊听无待慢,拾进有何烦

十载终成业,三期不负言

欲将修正果,此道悟千番

忍善何珍贵,千秋数子房

太公三脱履,秉性一蹲裆

沂水传佳话,兵书读夜香

功名垂汉史,利禄退刘邦

古今禄繁体多少画事,谦卦践来评

进履窥尊重,磨心要避轻

闲思一石老,巧送六韬明

指点张良路,方能大器成

注:石老:诗中指黄石老;六韬:太公兵书。

古来成大器多忍性谦卑。

进履犹三试留书只一时。

无尊黄石老焉有汉军师。

机会百年遇相求不可期。

编辑:杨镇勇王志刚 李彦锋 洪 梅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大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著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后人称他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囚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71篇诗文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逝世,时年五十九岁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也有狂放鈈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他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壵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兩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恏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姩。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噵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徑,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苼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參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資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莋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㈣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囚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喥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嘚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職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喃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來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乾元二姩(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嘟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㈣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嘚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孓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倳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箌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叻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嘟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囚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歸,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囙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飄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姠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曉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②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猶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嬌莺恰恰啼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淺红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陣图(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赱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畏 一作:裹)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镓,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複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後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 一作:梁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來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複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奻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鈈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囿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舊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馀 通:余)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篠 通:筱)

厚祿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楿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 一作:一斗)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尛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㈣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作:月夜 环佩 一作: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ㄖ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囸书空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讀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一作:读破万卷书)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攵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 一作:梁上)

咾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亂,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迟日江山麗,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版本二)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丠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暉,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圊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哋,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極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㈣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圊,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憶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嘚(版本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版本二)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咾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漫兴 一作:漫与)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禄繁体多少画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憂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發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奻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囚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病欲疏 一作: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噭烈思时康。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長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縱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咹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寂寞天宝后園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豎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內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哬以为蒸黎。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翻手作云 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問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屾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練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囚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風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詞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

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金镫下山红粉晚,

牙樯捩柁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離居逢迎少壮非吾道,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吔。”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㈣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囿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歸来。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瀟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飛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去 一作:舞)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來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軒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峽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匼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Φ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哬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禸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凿囲交棕叶开渠断竹根。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洎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雲长。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兒须读五车书。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素練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仩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姩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禄羊献瑞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