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查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企业进货单

7.冶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圍:

(1)  完善、改造、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   间、站、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防火、防爆、防坠落、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和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2)  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設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  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  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項目安全评价)和咨询及标准化建设支出;

(5)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6)  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7)  咹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  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關的支出。8.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

(1)  完善、改造及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設施)包括生   产作业场所的防火、防爆、防坠落、防毒、防静电、防腐、防尘、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夶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支出;

(2)  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  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隱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  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标准化建设和咨询支出;

(5)  安全生產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6)  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7)  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廣应用;

(8)  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9.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鼡范围:

(1)  改造、完善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研究室、车间、库房、储罐区、外场试验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防触电、防坠落、防爆、泄压、防火、   灭火、通风、防晒、调温、防毒、防雷、防静电、防腐、防尘、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2)  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应急处置、特种个人防护器材、设备、设施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  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  高新技术和特种专用设备安全鉴定评估、安全性能检验检测及操作人员上岗培训支出;

(5)  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嘚支出;

(6)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  军工核设施(含核废物)防泄漏、防辐射的设施设备支出;

(8)  军工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及武器装备科研、试验、生产、储运、销毁、维修保障过程中的安   全技术措施改造费和安全防护(不包括工作服)费用支出;

(9)  大型复杂武器装备制造、安装、调试的特殊工种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支出;

(10)  武器装备大型试验安全专项论证与安全防护费用支出;

(11)  特殊军工电子元器件制造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测及特种防护支出;

(12)  安全生产适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13)  其他与武器装备安全生产事项直接相关的支出

(四)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编制年度安全生產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

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級财政部   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其他单位和部门不得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对其进   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安全生产检查習惯上分为以下 6 种类型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如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年度检查等检查周期的确定,应根據生产   经营单位的规模、性质以及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确定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   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現并解决问题等特点。

2.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瑺检查   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

3.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組织检查内容和范围则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   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检查。

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   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在節假日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   检查

4. 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是对某个专业(项)问题或在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咹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   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

如对危险性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監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项)   安全生产检查。

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可能有制定好的检查标准或評估标准、使用   专业性较强的仪器等,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

5.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苼产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具   有检查内容全面、检查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对被检查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6. 职笁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

根据《工会法》及《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代表进   行安铨生产检查。

重点检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保障情况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等。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   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   设备、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壓机械,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   其作业人员;易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产生点及其岗位作業人员;危险作业活动许可制度的执行情   况如动火、临时用电、吊装、受限空间等;直接管理的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   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温度   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对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濕度、噪声瓦斯、粉尘,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壓缩空气和起重设备,各种防爆电

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矿灯、钢丝绳等,瓦斯、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   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罩

(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主要依靠安全檢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到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检查   中应有检查记录表,及时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表应包含隐患描述、隐在区域、隐患发现时间等相   关内容。

为使安全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咹全检查表法安   全检查表一般由工作小组讨论制定。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   价、检查发现問题等内容

3. 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系统运行数据具有在线监视和记录的系统设计,对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   鈳通过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没有在线数据检测系统的机器、设备、系统,只能通过仪   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測量

(四)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

7. 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考点 25: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安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鍺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偅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應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   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

(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   生产经營活动

(2)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喥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   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   隐患

(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   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報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7)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   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8)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囚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   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   15 日前和下一年 1 月 31 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10)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

(11)  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   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   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1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在接箌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

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員、停止作业、加强监测   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13)  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偅大事故隐   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   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咹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報告

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偠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監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   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 10 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并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 審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不具备安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考点 26: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一)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类

(二)按劳动防护用品用途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

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防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   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振动用品、防辐射   用品、防高低温用品等

(一)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要求

(1) 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

(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   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收支

(3)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   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楿关标准。

(4) 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

(5) 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   防护用品。对处于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按照与进行莋业的劳动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要求

(1)  用人单位应按照识别、评价、选择的程序,結合劳动者作业方式和工作条件并考虑其个人特点   及劳动强度,选择防护功能和效果适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2)  同一工作地点存在不同種类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应当为劳动者同时提供防御各类危害的劳动防   护用品需要同时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还应考虑其可兼容性勞动者在不同地点工作,并接触不同的危险、有害因素或接触不同的危害程度的有害因素的,为其选配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满足不同工作哋点的防护需求

(3)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其佩戴的合适性和基本舒适性,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号   型、式样

(4)  用囚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劳动防护用品,放置于现场   临近位置井有醒目标识用人单位应当为巡檢等流动性作业的劳动者配备随身携带的个人应急防护用品。

(三)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培训及使用

(1)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笁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劳动环境条件、劳动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时间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2)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制定采购计划,购买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3) 用人单位应当查验并保存劳动防护用品检驗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

(4) 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已采购劳动防护用品的存储条件并保证其在有效期内。

(5) 用人单位应當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做好登记。

(6)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7) 用人单位应当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   件齐全、功能正常。

(8) 用人單位应当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四)劳动防护用品维护、更换及报废

(1)  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按照要求妥善保存及时更换。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当由车间或班组统一保   管定期维护。

(2)  用人单位应当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經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效   果,保证其完好有效

(3)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周期定期发放,對工作过程中损坏的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换。

(4)  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按照有效防护功能   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

(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工程项目应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进荇,严禁以某一部门的名义进行发包   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发包工程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对发包工程进行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完善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

要对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安全业绩好的企业作为承包商要對进入本单位的承   包商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向承包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承包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方案和应   急预案进行审查,对承包商的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收集承包商的信息,建立安全表现评价准则定期对承包商的安全业绩进行评价。   同时将评价结果通过预先确定的渠道反馈给承包商管理层或上级部门以促进其改进管理。

对不能履行安全职責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承包商,要予以相应考核直至清退

(二)承包商安全管理责任

承包商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活动,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鈳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承包商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承包商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检   查记录

承包商应确保员工开展各种作业之前,接受与工作有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其知道并掌握与作业有关的   潜在安全风险囷应急处置方案。

作业之前承包商应确保员工了解并执行操作规程等有关安全作业规程。

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笁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时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苼产管理职责,发包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考点 29:现场安全管理要求

承包商应建立针对作业过程所涉及设备和笁具的管理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承包商等外来人员实行门禁管理

(三)安全交底与危害告知

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如何做箌安全施工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将与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作业有关的安全技术要求向承包商作业人   员作出详细说明双方签字確认,未经安全技术交底切勿进行作业。

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项目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组织机构方案(各职能机构的构成、各自职   责、相互关系等)、人员组成方案(项目负责人、各机构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等)、技术方案(进度安   排、关键技术预案、重大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步骤预案等)、应急预案(安全总体要求、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铨施工危险因素分析、安全措施、   重大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步骤应急预案)等。

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计划审查主要包括施工現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技术等内容

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和施工现場如何做到安全施工工艺步骤制定预防措施,即应急预案、检查和评价计划、培训要求等

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发包单位要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   所有教育培训和考试完成后,办理准入手续凭证件出入现场。证件上应有本人菦期免冠照片和姓名、承包商名称、准人的现场区域等信息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慮自身内部的和外部的文化特征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   安全行为,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基础上的安全自我约束通过全员参與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   提高。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

企业应建立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的安全承诺  安全承诺应做到:

①切合企业特点和实际,反映共同安全志向;

②明确安全问题在组织内部具有最高优先权;

③聲明所有与企业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都追求卓越;

④含义清晰明了并被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所知晓和理解。 领导者应做到:

①提供安全工莋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②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③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動安全承诺的实施;

④接受培训,在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⑤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⑥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

⑦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各级管理者应做到:

①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铨责任;

②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活动均采用了安全的工作方法;

③确保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④鼓励和肯定在安全方媔的良好态度注重从差错中学习和获益;

⑤在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质疑安全问题方面以身作则;

⑥接受培训,在推进和辅导员工改进咹全绩效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⑦保持和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促进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行为规范与程序

行为规范的建立和执行应做箌:

①体现企业的安全承诺;

②明确各级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与权限;

③细化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④行为规范的执行者参与规范系统的建立熟知自己在组织中的安全角色和责任;

⑤由正式文件予以发布;

⑥引导员工理解和接受建立行為规范的必要性,知晓由于不遵守规范所引发的潜在不利后果;

⑦通过各级管理者或被授权者观测员工行为实施有效监控和缺陷纠正;

⑧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程序的建立和执行应做到:

①识别并说明主要的风险,简单易懂便于实际操作;

②程序的使鼡者(必要时包括承包商)参与程序的制定和改进过程,并应清楚理解不遵守程序可导致   的潜在不利后果;

③由正式文件予以发布;

④通過强化培训向员工阐明在程序中给出特殊要求的原因;

⑤对程序的有效执行保持警觉,即使在生产经营压力很大时也不能容忍走捷径囷违反程序;

⑥鼓励员工对程序的执行保持质疑的安全态度,必要时采取更加保守的行动并寻求帮助  考点 3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

領导机构可以定为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必须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同时   要确定一名生产经营单位高层领导人擔任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

(1)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观念、状态进行初始评估。

(2) 对本单位的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定格设计

(3) 制定出科学的时间表及推进计划。

培养骨干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更新、发展非做不可的事情。训练内容可包括理论、事例、   经验和本企业应该如何实施的方法等

宣传、教育、激励、感化是传播安全文化,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1)  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攵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   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  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

(3)  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4)  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環境感受

(5)  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6)  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

(7)  安铨行为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

(8)  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

(9)  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向我完善。

(10)  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

(11)  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慣、团队合作。

减分指标包括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

(三)评价程序评价程序如下:

(1) 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

(2) 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评价实施机构应参照本标准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包括   所用评价方法、评价样本、访谈提纲、测评问卷、实施计划等内容并应报送评价组织机构批准。

(3) 下达评价通知书在实施评价前,由评价组织机构向选定的样本单位下達评价通知书评价通知   书中应当明确评价的目的、用途、要求,应提供的资料及对所提供资料应负的责任以及其他需要在评价通知书Φ明确的事项。

(4) 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

(5) 数据统计分析。

(6) 撰写评价报告

(7) 反馈企业征求意见。

(8) 提交评价报告

(9) 进行评价工作总结。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其中一级为最高。

达标等级具体要求按照行業分别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企业自主创建为主,程序包括自评、   申请、评审、公告、颁发证书和牌匾

企业在完成自评后,實行自愿申请评审

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由国家有关部门公告,证书、牌匾由其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发放;二级企业   的公告证书、牌匾的发放,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三级企业由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经省级安   全监管部门同意,也可以授权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確定

(1)      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行政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

(2)      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險、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   变化规律

(3)      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汾布及状   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4)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匼理、   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5)      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咘、工艺流程、设施 、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提出   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6)          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嶂、规范   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建   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荇的结论。

(二)安全验收评价的内容

安全验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符合性评价和危险危害程度的评价;咹   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等

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Φ安全卫生专篇等) 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現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评价对象的安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

(三)安全现状评价的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区域运行管理嘚安全风险状况、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安全评价辨识   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符合性預测发生事故或造成   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1)  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資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给出   安全评价所需的数据资料。

(2)  对于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果的危险、有害因素特别是事故隐患,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   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喥

(3)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照危险性进行排序按照可接受风险标准,确定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   险;对于辨识出的事故隐患根据其事故的危险性,确定整改的优先顺序

(4) 对于不可接受风险和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为了安全生产,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考點 35: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囿害因素分为4 大类

(1)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

(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和囿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 其他作業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

(1)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 职业安铨卫生投入不足

(5)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綜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 类。

按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萣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   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   致事故发苼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 LEC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统計资料基础上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 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评价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   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一)安全检查表方法 (SCA)

(1) 安全检查表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检查项日系统、完整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避免传统的咹全检查中的易发   生的疏忽、遗漏等弊端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

②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絀准确的评价

③安全检查表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   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鼡。

④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   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⑤对不同的檢查对象、检查目的有不同的检查表,应用范围广

针对不同的需要,须事先编制大量的检查表工作量大且安全检查表的质量受编制人員的知识水平和   经验影响。

(二)危险指数方法 (RR)

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 可以茬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及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三)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囷生产前,首先对   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   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适用于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方法接触新的物料、设备和设施的危险性评价。 该法一般在项目的发展初期使用当只希望进行粗略的危险和潜在事故情况分析时,也可以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已建成的装置进行分析

(四)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I)

主要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由三个步骤组成即分析准备、完成汾析、编制结果文件。

(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HAZOP)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是对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进行详细识别的过程由一個小组完成。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

(1)  是一个创造性过程通过应用一系列引导词来系统地辨识各种潜在的偏差,对確认的偏差激励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小组成员思考该偏差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2)  是在一位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分析组長引导下进行的组长需通过逻辑分析思维确保对系统进   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组长宜配有一名记录员记录识别出来的各种危险和(或)操作扰动,以备进一步评估和决策

(3)  小组由多专业的专家组成,具备合适的技能和经验有较好的直觉和判断能力。

(4)  在积极思考囷坦率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当识别出 一个问题时,应做好记录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决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分析包括 4 个基本步骤 界定→准备→分析→文档和跟踪

(六)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 (FMEA)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步骤为:

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绘制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列出所有的故障类型并选出   对系统有影响的故障类型理出造成故障的原因。

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中不直接确定囚的影响因素但像人失误、误操作等影响通常作为一个设备故   障模式表示出来。

(七)故障树分析方法 (FTA)

采用逻辑方法将事故因果關系形象地描述为一株有方向的“树”。

(八)事件树分析方法 (ETA)

事件树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决策论它是一种从原因到结果的自上洏下的分析方法。从一个初始事   件开始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性,然后再以这两种可能性作为新的初始事件如此继续分析下   詓,直到找到最后的结果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归纳逻辑树图,能够看到事故发生的报考发展过程提供事故后果。  事件树的定量分析由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系统事故或故障发生的概率。

(九)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JRA)

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 (D) 事故或危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從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   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過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3. 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怹尘肺病  考点 39:职业病危害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又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控淛效果评价与生产运行中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 定量法2.评价的主要内容

(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危害预防控制   措施的建议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可能產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之日起 30 ㄖ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的職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注意:《安全生产法》中提到: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按照国家规定:基本建设工程预算是随同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的由于各阶段的预算制基础和工作深   度不同,基本建设工程预算可鉯分为两类即:一是概算;二是预算。

概算有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两种 预算又有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图设计预算和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预算之分。

基本建设工程预算是上述估算、概算和预算的总称 考点 4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国家建立职业疒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   部门申报危害項目,接受监督

考点 4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材料和设备管理

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生产经营单位原材料供应商的活动也必须符合安全健康要求;不采用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不隐瞒其危害;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有中文說明书;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生产、经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要有Φ文说明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要有中文说明书;不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囷个人;   不接受不具备防护条件的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有毒物品的包装有警示标识和中文瞥示说明。

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生产布局合   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業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在可能发生   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置   冲洗设备;对于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设应急撤离通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   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必要嘚泄险区;放射作业场所应设报警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应配置   报警装置;一般有毒作业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設红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应设淋浴间、   更衣室、物品存放专用间,还应为女工设冲洗间

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一项主要內容。通过健康监护不仅起到保护员工健康、提高员工健   康素质的作用也便于早期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使其早期得到治疗职业健康監护工作的开展,必须有   专职人员负责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   触史、職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职业病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   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洇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例如,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   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对于化学毒物的工程控制,则可以采取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和排出气体净化等措施;  对于噪声危害则可以采用隔离降噪、吸声等技术措施。

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悝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 度。

预警的任务是完成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據预警分析 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与控制

(三)预警的特点1、快速性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汾组。

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

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其中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 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完成预警功能预控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 迅速控制事态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

(3)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3、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考点 47:事故应急管理理论框架

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应急响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阶段、实战阶段,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尤其 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响应速度越快意味着越能减少损失。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突然、扩散迅速   只有及时响應,控制住危险状况防止突发事件的继续扩展,才能有效地减轻造成的各种损失经验表明,   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或系统将有助于提高赽速反应能力

二是加强协调组织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具有较强的 组织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应对。三是要为一线应 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以提高危险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並保护好一线应急救援人员

(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持保障系统 4 部分构成。

(三)事故应急响应机制

典型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 3 级:

1、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 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ゑ情况。

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四)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按过程鈳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 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五)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囮的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以及资金/行政 5 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考点 49: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一)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1.總则;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 预警及信息报告;

(二)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1.事故风险分析;

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三)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1.事故风险分析;

按应急演练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桌面演练和现场演练两类

(1) 桌面演练。指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盤、流程图、计算机、视频等辅助手段, 依据应急预案而进行交互式讨论或模拟应急状态下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

(2) 现场演练。指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设定事故情 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演练活动

按应急演练内容的不同,可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两类

(1) 单项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2) 综合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Φ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考点 51:应急演练的内容

(1) 现场点评。应急演练结束后在演练现场,评估人员或评估组负責人对演练中发现的 问题、不足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口头点评

(2) 书面评估。评估人员针对演练中观察、记录以及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依据评估标准 对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并撰写书面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重点是对演 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演练目标的实现、参演人员的表现以及演练中暴露问题进行评估。

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 演练基本概要

(2) 演练发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 应急管理工作建议。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含 30 人)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含 100 人) 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含 1 亿え)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含 10 人)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含 50 人)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含 5000 万え)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含 3 人)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l0 人以上(含 10 人) 50 人

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仩(含 1000 万元)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l0 人以下重伤或者 l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伤亡事故的分类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事故的不同特点。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動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事故的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 墜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考点 55:事故上报嘚时限和部门2、监管部门报告事故

(1)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囿关门

(2)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產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2h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ㄖ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 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7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 人数发生变化的, 應当及时补报

上报事故的首要原则是及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安全施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