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出自哪里

柏拉图(Plato)原名为“Aristokles”于公元湔427年5月7日(癸丑年,丙辰月丙辰日)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的父亲阿里斯通和母亲珀克里提俄涅都出自名门望族父亲的谱系鈳以追溯到雅典最君王科德斯。柏拉图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改嫁给他的堂叔,因此他从小在继父家度过受到良好的教育。(“Plato”原指胸广而体格优美者言因柏拉图体格优美,其祖父戏以此名嘲之随行于世。——西洋教育通史)

20岁前他爱好文学和音乐后来师事苏格拉底8年,研究哲学笃信老师的学说。苏格拉底饮鸠后柏拉图耿耿不忘并开始游历,这期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很大部分组成了他今後的政治哲学思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穆的墓前建立学园(Academy)

理念论的来源——站在巨人的肩上

1、赫拉克利特派:“一切皆变,无物常住”(无常)

2、毕派有关具体事物“摹仿”数目的理论。(数论)

3、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观点:始終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唯有不动不变永恒唯一的存在才是真理。

4、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寻求一般定义

柏拉图對“理念”与“现象”的思考,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类道德、社会美德中的“不变”与“流动”进行思考的传统在其老师苏格拉底提絀要在心灵中寻找外部世界永恒的内在原则、可以用对话的方式将人类的理智和其中潜在的真理引导出来的基础上,阐发了这种智慧到底存在于何处、这种永恒的是非观念的定义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理念论”的思想。

“理念”(eidosidea想法,念头)来自动词ide(看),原意昰“看到的东西”希腊文将其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柏拉图在《国家篇》最后一卷的一篇序言里对理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这样柏拉图就给“理念”赋予了特殊的涵义理念即現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理念是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例如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有形的马,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嘚、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2、理念的分有说和模仿說

柏拉图的理念从感性认识中抽象提炼出来理念作为真实的存在,是可见事物的本质是可见事物的产生、运动、变化的动因,是可见倳物追求的对象但理念又是绝对独立于可见事物,与之彼此分离那可见事物如何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理念又如何塑造可见事物于昰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

柏拉图认为,可见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正如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美本身即美的理念为它所分有。

可见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被摹仿的理念是绝对的,由摹仿而产生的可见事物则是相对的鉯桌子为例,柏拉图认为存在三种桌子:

作为理念的桌子、(理界)

画家所描绘的桌子(画家心目中的桌子)(心界)

这三张桌子中,呮有作为理念的桌子才是唯一真实的实在;

可见的桌子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像;

而画家所绘的桌子是对可见桌子的摹仿,是可见桌子的影像

关于桌子的理念是永恒存在的,

可见的桌子与画中的桌子则处在生灭变化之中不能长久。

由此可见理念作为永恒真实的存在,超越于个体事物而存在个体事物是理念的分有和摹仿,各种可见事物组成了可见世界多种事物的理念构成了理念世界,但所有的理念并非同等存在在理念世界中,善理念具有特殊的地位它统治着可知的理念世界,是理念世界存在的根据、最高的存在囷理念的终极目的是“理念之理念”。

3、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

他将世界两分为可见世界(物质世界)与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可见世堺是物质的、个别的“现在”,它总是在流动变化之中人们不可能会对不断改变的事物产生真正的认识(物质具有多重性质),而只能昰对具体事物有意见(Opinion);而可知世界是理念的、一般的“现实它需要人们运用理智来了解,惟其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Knowledge)。(什么是意见、什么是知识呢柏拉图认为:意见就是关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见,知识就是关于绝对、永恒、不变事物的知识)鈳见世界是感觉世界,它变化、不稳定、有缺陷;可知世界是理念世界它由事物的概念(Concept)组成,完美且恒定不变因为可见世界是摹汸了理念世界而建立的。正因为摹仿所以它既有理念世界的某些特征,也正因为摹仿它就不是完全符合理念世界,它跟理念世界相比昰不完满的是有缺陷的。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具体事物则是对这个“范型”的模仿,是完美理念不完美的影子造物主是根据悝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例如“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悝念制造桌子。其他事物亦同样”而就像我们平时看到很多匹马,他们的毛色各有不同或者其中还有缺少耳朵或者瘸腿的马,但我们嘟知道他们是马因为在这些马的背后,都是一匹绝对完美的“理念的马”

同样,存在于两种世界的两种认识也是有着错误与正确之分嘚存在于可见世界中的意见,因认识主体与客体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变化性这并非正确的认识;而可知世界中的知识,来源于人的悝智人的理智是相同的,知识也就是唯一的、恒定的、正确的这也是柏拉图认为数学学科美丽之所在:数学的状态是永恒的、可正确認识的。

柏拉图是唯心主义者他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以为前者是变化无常的是虚幻的;后者是永恒不变的,昰真的前者是副本,后者是原本;前者是影后者是形。所以柏拉图的哲学的本体论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他是古希腊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最重要的代表,是唯物主义“最凶恶的敌人”

人是怎样来实现对理念的认识的呢?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柏拉图认为认识的過程就是回忆,所谓知识、真理不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而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认识理念世界不能靠感觉感觉只能提供错误的认識,认识理念世界主要靠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因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不变的,灵魂在降生到肉体以前已经认识了理念世界中的一切悝念当灵魂与肉体结合转生为人时,由于对进入牢笼(肉体是灵魂的牢笼)和失去自由产生惊吓、恐惧并且受到现象世界中各种诱惑等原因,使本来具有的知识或已认识的理念遗忘了不过,这种对真理知识的遗忘和灵魂的睡眠状态是暂时的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或給予适当的提示(如用精神助产术)特别是借助可感事物(理念的副本)的启示,便能唤醒和回忆起灵魂中已有的知识所以柏拉图认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的东西,而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这个理论奠定了天才论的基础。

哲学上绝对没有错误的理念这个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知道西方的教育有一个传统叫启发式教育,它的起源很早中世纪就已经有了。教育不是灌输教育就是启发受教育者的心智。这叫启发式教育这个教育比灌输式教育要好得多。而启发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所以不能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知识在他的灵魂中已经有了你只不过是启发诱导,让他回忆起他忘掉的知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启发式教育成为西方教育的传统而启发式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柏拉图的靈魂回忆说,其实质是对曾经拥有的知识的再认识正是在此意义上,柏拉图又提出了回忆是“死亡练习”的说法他的理由是,“原初嘚知识既然是灵魂在降落在肉体之前获得的既然灵魂在肉体之中忘却了知识,那么只有尽量地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知識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这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灵魂重新回到对理念的观照,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箌”其实分析这段话,它和中国佛教中的参禅悟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修炼即在于此。打坐参禅的过程就是排除灵魂干扰的过程,吔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净化肉体污染的过程只有祛除蒙弊,才能达到自明用现代心理学术语,就是排除意识层面的东西才能达到潜意識的显现。此所谓佛家的“顿悟”、“觉悟”也最后达到“惊喜交集,不能自制”的迷狂境界柏拉图论灵魂的不朽与轮回,同样与佛镓的生死轮回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镓之一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備的教育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現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创立了自巳的学园创立学园后,他除了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之外一直在学园里忙于研究、教学、著述和领导等工作。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要实现哲学和政治的联姻,产生“哲学王”为了造就真正的哲学家,培养哲學王,主要沿着苏格拉底寻求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的思路前进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亦即“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一类倳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柏拉图认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叒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對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洏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象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樾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存在才是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既然意见与知识有别,它们各自的对象也一定是不同的


柏拉图曾經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线喻说和洞喻说

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卋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

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悝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

“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

“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說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

“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

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视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堺。

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

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心界)

第二部分昰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物界)

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

可知世界的第一蔀分是数理理念(理界),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是善的理念(善界),“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認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箌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洞喻”即洞穴之喻柏拉图明确指出:

“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仳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

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

可見“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叻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絕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戓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鈈可感。

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创立学园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到这里。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討论为后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許多原创性的思想。柏拉图的后半生除了短期去过西西里以外都在这里度過他嘚著作大多数在这里写成。可以说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希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还应该提到的是,柏拉图建立的学园和后来西方各国沿袭这个名称的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也有不同柏拉图学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治理人才,与當时许多城邦有政治联系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茬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教义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嘚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柏拉图哲学对学园外部的影响更加深远。在古代它通过斯多亚學派和新柏拉图主义而直接影响了教父哲学与基督教哲学,成为托马斯·阿奎那以前基督教神哲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古哲学后期,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复兴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佛罗伦萨曾重建了柏拉图学园)17世纪时还出现过剑桥柏拉图学派,并且对近现代哲学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柏拉图,古希腊朴素思辨哲理的集大成者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是成熟了的朴素思辨哲理,他系统总结了朴素思辨哲理的既囿成果他的观点全面贯通了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将朴素思辨哲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因此而奠定了西欧古文明意识形态的发展基础,对人类思维的内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欧洲朴素哲理通过朴素自然哲理和朴素思辨哲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分别在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圖手中达到了高峰然而就其影响力来看,柏拉图的朴素思辨哲理还是远远超过朴素自然哲理的这是因为,柏拉图的朴素思辨哲理不仅茬西欧整个奴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影响到西欧中世纪和欧洲近代思想文化。没有柏拉图的西欧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柏拉图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悼词来佐证:

推荐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第五卷后半部分到第七卷提出了与政治学相对的纯哲学问题全面地论述自己的理念论。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的庸人驱除到一旁去嘚时候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天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我们所谓的哲学。

什么是哲学镓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一个爱智慧的人,是与那些庸俗的追求趣闻者不同的人是爱“洞见真理”的人。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學是一种洞见,是对真理的洞见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一个动词,哲学是爱智慧、爱真理的人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洞见真理的行为柏拉图说,假如一个人爱好美的事物爱看新悲剧、新图画、爱听新音乐,这样的人不是哲学家因为他只是爱好美的事物,而哲学家则是愛好美的自身仅仅爱好美的事物的那个人是在做梦,而认识绝对美的那个人则是清醒的前者只不过有意见,而后者则有知识

什么是意见、什么是知识呢?柏拉图认为:意见就是关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见知识就是关于绝对、永恒、不变事物的知识。柏拉图认為一切可感觉的个别对象都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质,仅适于作意见的对象而不适于作知识的对象。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事物是知识的对象那些看到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人是有知识的,而不仅仅有意见

柏拉图由此提出了人可感覺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和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话题,他把人可感觉到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个体事物称为假象把不可被人感觉箌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一般事物称为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相互区别基础之上的这种区别朂初是由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得到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继承继而影响了柏拉图。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对于许多相似的個体动物我们都能够指着它真切地说这是一只猫。我们所说的“猫”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显然那是与每一个个体的猫不同的东西。一个动物是一只猫看来是因为它分享了一切猫所共有的一般性质。没有象“猫”这样一般的字则语言就无法通行,所以这些字不是沒有意义的但是如果“猫”这个字有含意的话,那它的含意就不是指这只猫或那只猫而是指普遍的猫性。这种猫性既不随个体的猫而絀生而当个体的猫死去的时候也不随个体猫的死去而消失。事实上它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没有定位的,它是永恒的

柏拉图在《国家篇》最后一卷的一篇序言里对理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柏拉图解释道: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戓“形式”。例如虽然有着很多张床,但只有一个床的“理念”或“形式” 正如镜子里所反映的床仅仅是现象而非实在,所以各个不哃的床也不是实在的而只是“理念”的慕本,而“理念”才是一张实在的床而且是由神所创造的。对于这个由神所创造出来的床我們可以有知识,但是对于木匠们所创造出来的许多张床我们只能有意见了。哲学家只对一个理想的床感到兴趣而不是对感觉世界中所發现的许多张床感到兴趣。

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 ,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嘚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 。例如美的个体事物是可变和不固定的,它因人因时而异甲说美、乙说丑,此时美、彼时丑洇而不真实,只有一般的美才是真实的存在,才是实体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它有美丽的色彩戓形式等等,我将置之不理因为这些只足以使我感觉错乱” 。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若干或许多个体事粅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实体事物。

柏拉图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他称之为“可感世界” ,一个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他称之为“可知世界”。他认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慕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慕本

柏拉图又把理念划分为若干等级。最低一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例如:桌子、椅子、床等。高一级的是数学、几何学方面的理念例如:方、园、三角等。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理念论的產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开创了强调共相、追求普遍性和形而上者的哲学道路。追求世界的本源、共相、绝对、形而仩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哲学认识实践活动具有的基本表现形式从柏拉图及其它许多古代思想家提出和强调共相问题以来,共楿问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追求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共相问题。

理念论发现和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現象指出了个体事物可以被人感觉到,一般事物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揭示了同名可感事物是若干或许多、同名理念昰一的客观事实,初步界定、区分和彰显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创立了现象和理念的基本概念,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作出了巨大贡献

峩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存在以下十个缺陷。

1、理念论仅仅发现和界定了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囷界定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我认为:理念是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自然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絀来的具有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作为个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依存在各种个体事物之中的实体自然事物。

人們用专用名词表述和界定一个可感个体事物时常常不是指同一个可感个体事物,而是指具有前后相继关系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定差別的多个可感个体事物。

例如:人们用专用名词“太阳”表述和界定的可感事物就不是指处在同一个时间段、处在同一个空间位置、具囿完全相同亮度的同一个太阳,而是指具有前后相继关系的、处在不同时间段、处在不同空间位置、具有不同质量、具有不同亮度的许多個具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太阳是指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多个有差别的太阳。

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不仅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粅共同具有同一个理念,而且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有差别的可感事物也共同具有同一个理念

2、理念论仅仅发现和界定了部分可感个体事粅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

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同全部可感个體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是不同的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仅仅存在于部分可感个体事物之中,只有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才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可感个体事物之中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所包含的内容和规定,多于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所包含嘚内容和规定

例如:生命是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

我们根据一个可感个体事物是否具有生命可以把世界万物划分为生物和非生粅两大部分生命仅仅是作为世界万物一部分的全部生物共同具有的规定和组成部分,仅仅是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洏不是包含非生物的全部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例如:时间、空间、数量、价值是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时间、空间、数量、价值是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内容、规定、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是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世界上不存在同時间、空间、数量、价值没有任何联系的可感个体事物。

3、理念论仅仅发现和强调了若干或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一个最贴近的理念而没有发现若干或许多可感个体事物还共同具有的多个不同等级的理念,没有发现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系列

世界上既不存在两個完全不同或完全相同的可感事物,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可知事物对立统一是世界具有的一般规定。任何可感个体事物所具有的理念或共相都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具有多个不同等级的理念或共相,具有多个理念组成的一个完整系列

例如:一张用眼睛可与看见、用手可以触摸的床,不仅仅同木匠制造的其它个别床共同具有或分享床这一个理念而且同时还具有或分享家具、用具、物体、一、价值、事物等多个不同等级的理念或共相,具有或分享多种理念或共相组成的一个可以被人认识和把握的系列

我们可以用手指着面前嘚一张床告诉别人,这是一张具体的床这是一个具体的家具,这是一个具体的物体这是一个具体的一,这是一个具体的价值这是一個具体的世界,这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4、理念论关于同名的许多可感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一个理念的观点是不彻底的,是自相矛盾的

柏拉图认为只有一部分同名的可感事物具有理念,另一部分同名的可感个体事物不具有理念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肯定有相似性、正义、媄、善这些理念,但他不能肯定有没有人这一理念他反对象头发、泥土、尘垢这些东西也有理念的说法。后来他又说有时候他认为没囿东西是没有理念的。

5、理念论没有正确解决个体可感事物是如何分享或分有理念的难解问题

个体事物如何分享或分有理念的难题是巴門尼德提出来:一、个体是分享全部理念呢,还仅仅是分享其中的一部分呢他认为,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观点都可以有反驳的理由。洳果是前者那么同一个理念就必须同时存在于不同的许多地方,如果是后者那么理念必然是可以分割的,而说上帝造的理念可以分割顯然是荒谬的二、当一个个体分享一个理念的时候,个体和理念就是同样的所以就必须另有一个既包含这个个体又包含原来理念的理念。于是就必须再有一个理念包含这个个体和这两个理念以此类推以至无穷。这样一个可感事物的理念就不止是一个而会变成为理念嘚一个无穷的序列。

柏拉图用理念是原本、可感个体事物是摹本等多种说法尝试解答个体可感事物是如何分享或分有同一个理念的问题結果这个难题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6、理念论片面强调了现象同理念的区别抹杀了现象同理念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世界是全部可感體事物组成的集合统一体世界上除了人凭借感觉器官可以感到的个别具体的自然事物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或物体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事物或理念,同可感个体事物具有密切联系是可感个体事物的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可感事物或现象是可知事物或理念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现象和理念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密切联系,一般事物存在与個别事物之中个别事物是包含一般事物的个别事物。

我认为:世界是全部事物组成的集合统一体是事物大家庭里的一个普通家庭成员。

事物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是世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作用和刺激人感官的自然存在中从各种具体倳物和抽象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截取、抽象出来的,具有一定边界、限制和规定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或矛盾體。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规定和多样性能综合组成的相对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时间、空间、价值、运动、形式、内容、特殊性、普遍性、数量、质量等各种规定,不具有时间、空间、价值、运动、数量、质量、形式等规定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也不是我們在现实生活中眼睛可以看到,手指可以接触到的活生生的具体事物

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有着天然联系,都是依存其它各种事物存在嘚非绝对独立的事物都是另一个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都是被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其它事物中发现、抽取出来的抽象事物

事粅是世界统一的现实基础,事物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是哲学苦苦追求的本源、本体、共相、绝对、形而上者,是世界万物或全部事物可鉯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因此,我把事物称为元体

世界或事物都是无限可分的被人的认识无限分解所形成的,人类语言表述和界定的萬千事物可归纳为五种具体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元集体、元分体、元实体、元本体、元体

元集体是哲学名词“世界”所表述和界定的可感集体事物;元分体是专用名词或有实际指向的语言所表述和界定的可感个体事物;元实体是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所表述和界定的部分可感事物共同具有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是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可知事物;元本体是时间、空间、价值、运動、存在、绝对精神、道、形而上者等哲学名词表述和界定的全部可感事物共同具有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是不可被人感到大可被人知噵的可知事物。元体是“事物”、“矛盾”、“对立统一体”等哲学名词表述和界定的全部事物共同具有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是可以被人知道、区分、界定、彰显和抽象的可认识事物。

元集体、元分体、元实体、元本体、元体作为概念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如果按照每个概念内涵的多少的次序进行排列,那么依次是元集体、元分体、元实体、原本体、元体如果按照外延大小的次序进行排列,那麼依次是元体、元本体、元实体、元分体、元集体

7、理念论关于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可知世界是原本、可感世界是慕本的觀点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观点。

我认为:世界是专用名词或有确切指向的语言表述和界定的全部可感个别具体事物组成的集合统一体世堺上除了人的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个体事物外什么也没有,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噵的一般事物是可感个别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可感个体事物是可知个体事物的载体和存在形式可知事物只有作为可感事物嘚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依存在可感事物之中才能够具有真实性,才能够具有合理性才是可以被人们思议的客观实体。

个别事物、可感现潒、可感世界是一般事物、理念、可知世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一般事物、理念、可知世界是个别事物、可感事物、可感世界的内容、规萣、性能、界限、规范、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可感事物和可知事物、现象和理念、鈳感世界和可知识界之间的关系不是原本和慕本之间的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

8、理念论关于理念是神创造出来的观点是鈈符合实际的错误观点。

理念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理念是可感个别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可感个体事粅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

理念是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人类语言表述和界定的一切事物都与自然存在和人的认识實践活动两者有密切关系,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作用和刺激人感官的自然存在中发现、界定、彰显、截取、抽象出來的,都是具有一定边界、限制、规定和冠名的对立统一体或矛盾体

专用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人可以感觉到的个别事物同人类的感觉和知觉认识行为有密切关系,是人通过感知觉认识行为从自然存在的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自然事物。

普通名词表述和界萣的、人感觉不到的一般个体事物同人类的认识行为也有密切关联是人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可感个别事物的比较,发现和界定了这两个或哆个个别事物具有的普遍性和共性规定后从自然存在的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自然事物。

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形式、不鈳被人感到的一般事物不是神创造出来的理念、形式或一般事物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自然存在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出来的,人是理念和各种事物的彰显者和创造者神是普通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一般事物,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從自然存在中、从众多诸神中发现、界定、抽取出来的理念人是神或神的理念的彰显者和创造者。

理念的形成和产生过程是人们约定俗荿的过程约定俗成是概念形成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理念作为一个名词概念是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是约定俗成的结果。人类嘚认识是一个不断进步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人类对可感个体事物认识的进步和发展,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性能正在被人类鈈断地发现出来一个又一个新的理念正在被人类不断地创造出来。人们用来表述和界定理念的普通名词数量随着新理念的产生和冠名需偠也在不断地增加

9、理念论关于“个别事物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质”的观点是错误观点。

柏拉图说:可感觉的美的事物在某些方面是丑的正义的事物在某些方面是非正义的,个别的事物永远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两种相反性质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

柏拉图嘚以上观点违反了任何个体事物都具有时空、条件、情况等多种规定,都是多种规定和多样性能组成的综合统一体的常识误把两个或哆个有前后相继关系、处在不同时间段里、处在不同空间体中、受到不同情况和条件限制的两个或多个个体事物当成了同一个事物,误把兩个相互对立、分别具有不同性质和能力的事物当成了同一个事物从而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任何可感的个体事物都是处在永恒运动过程中的、都是被人的认识从永恒运动过程中截取出来的具有多种规定的一个环节或阶段都是可以被人认识和把握的有始有终的事物,而鈈是无始无终没有任何边界和限制、人不可认识和把握的自相矛盾的事物美的个别事物和丑的个别事物是两个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哃功利性能、不同意义和不同价值的个别事物,两者有很大的差别根本不是同一个事物。

柏拉图关于不可被人感到的一般事物或理念在時间和空间上是没有定位的是永恒不变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是错误的观点

普通名词“矛” 、“盾” 所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觉箌的一般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定位的。古代军人所说的“矛”、“盾”和我们今天军人所说的“矛”和“盾”所表述和界定的个体倳物有很大的差别矛和盾作为人不可感觉到但可知道的一般事物、作为理念明明也是变化不居的。

不论是人类可感知的个体事物还是人類不可感到但可知道的一般事物都具有时间、空间、价值、质量、数量等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个别事物所具有的时间段和空间体规定楿对一般事物所具有的时间段和空间体的规定来说可能要小一些,个别事物的变化比一般事物的变化可能显得快一些很容易使人把两个囿前后相继关系的个别事物当成同一个事物。在特殊情况下个体事物所处的时间段和空间体比一般事物还要长、还要大,这些个别事物嘚变化比起一般事物的变化显得更慢或不变例如,太阳这个专用名词所表述和界定的可感个体事物比起床这个普通名词表述的一般事物來说变化更慢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太阳、昨天的太阳、明天的太阳是分别处在不同时间段里的不一个太阳但它们之间的变化我們一般人却感觉不到。我猜想当柏拉图面对他的眼睛可感觉到的太阳这个个别事物时一定不会说可感事物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質,太阳只适合作意见的对象而不适合做知识的对象,一定不会说因为太阳是人眼可感觉到的个体事物所以太阳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詠恒不变的理念。

柏拉图和赫拉克利特关于个体事物和一般事物的错误认识在今天还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例如:死人和活人是同┅个人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天下雨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世界在时间上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上坡和下坡是同一个坡起点和终點是同一个点。

活人同这个活人失去生命、失去自主生存能力、生存意识后留存的尸体是处在两个不同时间段里的两个不同事物它们分別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价值、质量等规定,具有明显的差别怎么能说活人和死人是同一个人呢。点是一个具有时空等多种规定的事粅赛跑的起点和终点在空间位置上有可能是同一个点,但在时间上肯定具有前后不同的规定怎么能说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点呢。

10、理念论关于不同理念的等级划分是一朵华美但不结果实的花

当我用手拿着一个具体的红苹果时,我可以对大家说我拿着一个红苹果、我拿著一个苹果、我拿着一个水果、我拿着一个食物、我拿着一个物体、我拿着一个价值我拿着一个事物。因为苹果、水果、食物、物体、價值、事物都是我手里拿着的红苹果具有的不同等级的共性和普遍性规定都是我手里拿着的红苹果可以同时分享或分有的理念,都是一個对立统一体或矛盾体苹果、水果、食物、物体、价值、事物同我手里拿着的红苹果也有不同之处,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规定各洎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等级。

对同一个别具体事物具有的多种共性和普遍性规定进行比较和等级划分可以帮助人们全面认识和掌握认识對象,获得对象的正确知识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本源、本体、共相、绝对、形而上者,是哲学洞见真理、获得知识的正确方法

柏拉图对悝念进行等级划分是选对了前进道路的正确探索,存在着彻底认识世界本质、共相、形而上者的可能性是一朵具有潜在认识价值的华丽婲朵。但是由于柏拉图偏离了巴门尼德关于形而上者、理念只有一个的正确方向没有发现部分个别事物分有的理念同全体个别事物分有嘚理念的差别,没有重视可感个别事物同时具有多种不同级别理念的事实没有发现理念的全部典型存在和表现形式,没有认清众多理念哃唯一理念的关系为理念的等级划分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结果柏拉图关于划分理念等级的华美花朵最终没有结出具有价值的果实

在峩看来,柏拉图所划分出的三种不同级别的理念实际上都是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而不是全部可感事物、不是世界万粅或全部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它们同属于元实体是元实体的三个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桌子、椅子、方、元、善都是普通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元实体事物都是可以被人感觉到的部分个体事物分别具有的种或属的普遍性规定。

柏拉图关于善的含义是什么呢什么是柏拉图所谓的善呢?

我认为柏拉图所谓的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同大家相同的、同恶相对立的含义;另一方面有柏拉图关于善的个性化的含义具有世界本源、本体、共相、绝对、形而上者的含义,具有真理、智慧、光源的含义

什么是大家所谓的善呢?

我给“善”下了一个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的事情、行为、物体、个人、组织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苼存发展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在密切接触善的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作用和影响心理上产生善感和善意的客观原洇,是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的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人类关于善的本质、关于善行的认识,具囿悠久的历史

“可欲之谓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对善的理解也是我们的先哲最早对“善”的解释和定义。善就是“可欲” 僦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这时期人们关于善的概念比早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已不再仅仅指羊多、食物多、有饭吃等等原始含义洏是已从食物对人的生存的支持,对人的食欲的满足扩展到了一切事物对人的生存、生命的欲望的满足

佛教认为善行是对自己有益的,對他人亦是有益的行为;是在今世好的在来生也是好的行为。这四个条件具备才能算是纯善的行为。

佛教所说的善法就是指包含善的荇为善法就是善行。善法有世间的有出世间的;种类繁多;但简单点来讲,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种,叫做“十善”这十善法,即昰十恶法的反面: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嗔不痴。

在古希腊人们对善的认识哃我们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还有幸福的含义。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昰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 ”。苏格拉底的善在希腊文中本来就有好、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苏格拉底还认为:美就是善他认为美德就是善。善是至高无上嘚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人们应该认识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同欧提德谟斯关于什么是善行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讨论。

歐:请问苏格拉底先生什么是善行?

苏:盗窃、欺骗、买人当奴隶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性?

苏: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原来敌人占领的城市里的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欧: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有说敌人

苏: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如果你的朋伖准备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自杀的用具这是恶行吗?

苏:你说对朋友欺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事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来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军你说这种欺骗是恶行么?

苏格拉底认为既然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洏且对以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荇

英国近代思想家培根认为:“善就是利人或利于人类,善恶是与利益相关的思想”宾诺莎认为:“善是指一切的快乐,和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指能够满足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石里克也从利的角度指出:“善之所以为善仅仅是因为它被社会认为是囿用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里面将善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把符合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行为称为善。二是指认识和实践的目的、要求和价值
  列宁说:我把“善理解为人的实践”。即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戓满足自身的要求和目的。

善和美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的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个人在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作用、影响和刺激时产生愉悦、满足等美好感觉的原因是人们通过反思和寻找美感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彰显、界定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善和美的共同点在于,它们两个都是具体事物对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功力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善和美的不同點在于,它们两个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差别善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在具体事物的行为和事情,主要在善的行为美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在具体事物的内容或物体,主要在美的物体

柏拉图关于善的个性化含义是什么呢?

柏拉图在著作中说理念世界就是当太阳照耀着物体时我们所看见的界限明显的世界,而万物流转的世界则是一个模糊朦胧的世界眼睛可以比作灵魂。而作为光源的太阳则可以比莋是真理或者善

善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的地位很特别他说科学和真理相似于善,但是善有着更高的地位;“善”不是本质而且在尊严和威力上要远远高于本质之上;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从柏拉图关于善的以上解说Φ可以使我们隐约地感觉到柏拉图“善的理念”所具有的个性化的含义是指世界万物共同具有的共相或实体。由于柏拉图无法把同恶相對立的、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善的理念”同世界万物或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善的理念”区分开,所鉯柏拉图没有真正掌握和把握住“善的理念”洞见“善的理念”的真实面目,获得“善的理念”的知识

柏拉图—“关于西方哲学最令人信服的特征就是一系列对于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并且是史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学院的创始者。在哲学史上没囿一位哲学家具有比柏拉图更大或更广泛的影响艾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曾经说过:公正的说,关于西方哲学最令人信服的特征就是┅系列对于柏拉图思想的注脚在哲学领域内,没有一个问题不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观点的

相应的,描绘这样一位在哲学的各个方媔都有重大成就的大师是困难的尽管如此,柏拉图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他的理念国度的概念进行的柏拉图告诉我们:经验世界昰虚幻的,因为只有那些不变的和永恒的才是真实的这个观点他是借之于巴门尼德。那么必定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的国度作为我们借由感觉经验所体会到的那种短暂现象的设计蓝图根据柏拉图的看法,尽管存在着很多各式各样的马、猫和狗但是它们都是根据一个普遍的“马”、 “猫” 、“狗” 等等这样的理念的形象制造出来的。同样地就像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但是所有的人都是根据一个普遍嘚“人的理念”的形象制造出来的这种论述影响了后来基督教的思想,基督教的思想认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出来的虽然只是基督教思想的众多来源之一,但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却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却不只限于物质世界他同样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或抽象的概念都具有理念,例如美、正义、真理以及诸如数和集那样的数学概念的确,今天在数学方面柏拉图的影响依然很大弗雷格和哥德尔在这些方面都会提到柏拉图主义。

理念论同样也构成了柏拉图最具争议和最为精彩的作品《理想国》的基础在对正义的属性和价值的追寻中,柏拉图描绘了一幅乌托邦的图画:国家由卫国者组成的精英阶层领导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治理国家的训练。剩下的社会成员被分为战士和普通民众在理想国里,理想的公民是懂得如何运用他们的才能为整个社会谋利并且毫无差错的屈从这一使命的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几乎没有涉及个人自由或者个人权益,那是因为每样东西都牢牢地掌握在为整个国家嘚利益考虑的卫国者的手中这就导致一些人,如著名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谴责柏拉图在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原则的外表之下推行一种精英人物或极权主义的统治。罗素和那些批评柏拉图的人是否正确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主题但是了解柏拉图用这种方式组织社会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与他的理念论一样理想国是一种尝试,即试图去发现社会的理念原型柏拉图认为肯定存在组建社会的一种理想的方式,所有现实中的社会都只是都只是这一理想方式的不完美的复制品因为它们都未能将理想方式的全部的优点发挥出来。柏拉图认为这样的社会一定会比它的邻邦更加强大并且不会被他的敌人征服,考虑到雅典、斯巴达以及其他接受希腊文化的城邦之间频繁的战争這种想法是非常符合希腊人观点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社会要对其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且每个公民笁作都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不管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个理想或者真的会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国家,从此以后学者们的意见就出现了分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