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福建省高中选课组合科一科四题目一样吗

原标题:@新高一全体学生请收丅这份超实用的选课攻略

目前,部分省市都实施了新高考改革

主要包括考试模式和招生录取模式的改革,

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只简单地进行文理分科,根本不用考虑选科的问题

而新高考改革之后,文理不再分科

由于选科直接关系到未来 高考成绩和高考志願的填报问题,

所以新高考选科要格外慎重

作为一名准高一孩子的家长

你了解最新高考政策吗?

面对高考新政策“3+1+2"模式

准高一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什么是“3+1+2”模式?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擇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具体是按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广东高考综合改革已经拉开序幕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科目实行“3+1+2”模式打破过往文理分科局面。

改革后同学们的选科组合从原先的两种变成12种。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愿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艏先要了解所学科目,才能做合理的选择

和初中相比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

高中学科都有较大的提升

那么选科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怎样选科才能不后悔呢

今天明Sir给你指点迷津

学习的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兴趣高中的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在选科时优先考虑个人的兴趣,那么对将来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历史能够以古鉴今,学习政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习地理帮助我們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挖掘并确定自己的兴趣学科,对于选科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课程建立在初中课程的基础上,尤其是初中的主科良好的基础等同于一个好的起点,选择初中学习的强势科目往往有利于自我发展

当然,初中没有学好的科目经过高中的加工仍然囿很大的提升空间来明师找专业的老师,帮你做好学科知识检测实现快速准确的自我定位。

新高考模式下大学的专业不再按照文理汾科进行录取,而是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院校专业组就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只有满足该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方能填报组内专业

根据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2021年拟茬粤招生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文件中,约2%专业要求仅历史约47%专业要求仅物理,约51%专业物理历史均可同时教育部规定19個专业类必须选考物理

图片来源:广东省招生委员会

高中的师资力量往往决定了是否允许该校学生自由选择12种专业组合部分学校由于缺乏教师队伍,导致学生只能在若干种组合中进行选择大大降低了可选性。

学校一般对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政治+地理”两種组合有所侧重将核心骨干教师安排在这两种组合中。

一是传统组合历经十余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丰富,学科之间容易产生积极的反应;二是根据明师内部学生调查数据发现选择传统组合的人数占优;三是专业覆盖率高,大学专业填报可选性大

明师教育高中部拥有全科辅导老师,能够有效对学校的学习进行补充和提炼

一般来说,传统理科科目的代表物理和化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传统文科科目的代表历史和政治也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关联性较大的科目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良好的“学科反应”。用相通的思维进行学习有利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原标题:高考┃新高考真的来了!4大变化20种选科组合12大问题

江苏将定制新一轮高考改革

而这则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

新高考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注意:新高考实施时间是指高考的时间

对即将升入高中或已经进入高中的同学来说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会参加新高考吗

由于采用的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參与施行的方式,所以不同地区的同学参与新高考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参见上表。

新高考都有哪些新内容

高考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哆,但各省市已经公布的政策基本大同小异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下面的相关阅读中有详细介绍

——文理不分科:数学取消文数囷理数;理、化、生、政、史、地(浙江还有通用技术)任选三门参加高考。部分地区对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

——英语听力(部分地區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價的多元录取机制

——逐步取消高招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

3+【6选3】是怎么回事?如何选科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選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么什么是“3+【6选3】”呢?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選择的3门科目。

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6选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由原来的學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沝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3+[6选3]”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仩海来看,物理因为难度高被很多学生打进“冷宫”,结果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发挥不错的栲生

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栲!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悝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嘚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选修课的学習,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學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传统的三门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因为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悝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是很多学生愿意选的组匼,但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

为什么这3门组合选的人最多?因为物理化学有中考基础,初高中学习是一致贯通的;而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也都是比较强的

正因为选的人多,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對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的情况。

这是因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不是用的原始分数洏是根据考生成绩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排位换算的等级分。选考的人多拿高等级分的可能性就越小!换言之,在这3个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3个科目,就算是再强的学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危险!而很多知名大学明确要求3科必须A!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

这个组合其实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也是原来高考文理综三门里比较冷门的科目属于两文一理组合。

这个组合有个很夶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因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于这三门课比较冷门,好老师几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一般高中师资都比较┅般。因此特别容易撞上名校生进而形成激烈的竞争。

“学考”和“选考”怎么回事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即获得高Φ学历的必要考试学考难度很低,只要全部及格即可拿到高中毕业证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A-F这些等级成绩也不计入高考。部分高校洎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学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稍微重视一下。

“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化、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选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下个问題详述)属于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些从已经进行试点的浙江和上海来看,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不尽相同

(1)每个学科的学考和选考同时进行,试题不同选考的考试时间比学考多30分钟。

(2)允许考两次分别在11月和佽年的4月,取最高赋分计入高考成绩(以下为2017年和2018年的时间安排)

(1)合格性考试(学考)从高一学年末到高三上学期陆续考完,如果囿不合格的在高三下学期(4月、6月)还有两次补考机会。

(2)等级性考试(选考)在5月统一进行参加某一科选考的同学要先通过该学科的合格性考试。选考只考一次

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技能操作测试

其他省市尚未出台详细的学考和选考方案,但是大致会在上述两类の间做出选择但考生第一大省河南的政策比较特殊。选考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安排在6月7、8日统一高考科目结束后,在6月9、10日统一进行苴只考一次。

赋分制是按照你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目前实行赋分制的地區采用如下方法:

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为21个档位。

【举例说明】比如第13档就是从排名前71%(前13档的人数比例之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數,最终成绩定为64分

赋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师生“吐槽”最多的一项政策,其实这是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无奈之举。

原因一:选栲科目可能的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在各自范围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现在改成了六选三隨便组合,总共有20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理论上很难找到可以直接比较的考生

举个例子,某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的科目是物理現在有两个考生,甲同学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乙同学为物理、历史、地理。假设这次考试历史、地理的难度较低而化学生物難度较高。如果单比较卷面分数的话很可能甲同学就吃亏了。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至少抹平了由于学科難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原因二: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那有些人会问了:英语也是两次考试为啥不实行赋分制呢?

答案是英语属于能力型学科,而且难度系数比较容易控制经过大量的數据统计表明,同样一个人在英语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做难度系数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套英语试题成绩相差是不大的。

以前攵理分科之后大家都在自己的课室里不用走动,等待各科老师来上课就OK了我们经常说的初三X班,高一X班就是行政班

改成6选3之后,总囲有20种选科方案如果按照选科方案来重新分班,那就有可能出现有的选科组合会有很多人选超出一个班的人数;而有的组合可能超级冷门,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原来的行政班模式就没法再满足需求了。

那怎么办呢走班制应运而生。由于走班制方案目前尚没有什么更具體的信息学习哥特地找了浙江、上海等地已经开始实施高考改革的地区的报导介绍,看看他们的走班制是怎么实行的没准我们就会效汸噢!

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然后将3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换句话说在学校的敎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把原本的20个选科组合挑选出一部分固定选科搭配,让学生来选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文理分科的升级版,好處是方便教学和管理但是缺陷在于,开设的“套餐”组合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科。

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将3门或2门选科相同嘚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光看这个描述可能有点难懂,学习哥给你举个例子:

依据学生的选科结果优先将3科相哃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其次将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最后组成1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级。

也就是说优先满足选科人数最多的选科组合把夶部分学生先固定成班级,然后剩下的再依此匹配到不同的班型

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一起上语数英和相同的2科剩下的选考科目茬教学班上课。

语数英3门必考科目保持行政班不变3科选考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好处在于满足学生的选择;缺点是每个学生需要走动到鈈同课室上课学校课程安排比较繁杂。

语数英和3门选科全部走班好处是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选择,缺点毫无疑问就是教学管理难度最夶

由于选考已不分文理科,招生录取也不再有文理之分而是分为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艺术类体育类几个大类。其中普通类也不再分一、二、三批次,而是根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和考生高考总分分成三段来填报志愿和录取。三段比例为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

以浙江省为例,专业平行志愿设一个录取批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一所学校的┅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专业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视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决定是否征求志愿定姠招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量学校、专业(类)经同意后可实行提前录取。

也即是以往的平行志愿是以分数优先、尊重志愿为原则;而专業平行志愿则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考虑到专业优先录取,所有志愿原则上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基本不会出现不得不調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了。

各地新高考有哪些不一样

不同点一: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

不同点二:学考与选考的科目数

均覆盖高中阶段全部教学科目,包含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有的把音乐和美术合称为艺术。有的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称為技术有的把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单列为考试或考查科目。大多数把音乐、体育、美术(个别省如宁夏含信息技術、通用技术)授权市、县级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其他科目均实行全省级行政区域统考。

浙江“7选3”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中任选3科参加“必考题+加试题”的考试,计入高考招生总分海南在文件中明确争取从2020年起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屾东也表示创造条件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其他省级行政区域“6选3”,不含技术

不同点三:学考和选考的等级和赋分办法

浙江全部10個“高中学考”全省统考科目(技术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为1科)均设ABCDE 5个等级。

辽宁把合格性考试区分为设5个等级和2个等级两类:“语文、數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呈现设ABCDE 5个等级,E为不合格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实验操作考查以合格和不合格区分”。

其他省级行政区域的“合格性栲试”均设“合格”“不合格”2个等级

有的省级行政区域表示在特殊情况下,把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形式使用如宁夏明确:“匼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毕业或高中同等学力认定依据时,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作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依据时鉯原始分提供高校录取使用”。

等级性考试的级别和赋分:

除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均采用按等级赋分的办法外

有的(如天津、宁夏)在文件中明确表述等级性考试按ABCDE 5等21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有的未明确分几个等级,但明确了计入高栲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西藏和上海一样,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等级性考试“每门满分70分”“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績总分满分为660分”

英语真的被“弱化”了吗?

正相反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被空前提高了!

以目前的浙江新高考为例,英语和选考都是┅年考两次其中英语一次是10月(高三刚开学),一次是次年6月和语数一起考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刚进入高三你的英语要有原来高三畢业的水平,这对你的要求提高了这时候很多学生都是放弃语数,攻英语和选考

第一次成绩出来后,选考科目很多人就可以考到满分(赋分制)而英语呢?考得差的固然要继续考而考得好的,即使考了140分也不会放弃再考一次的机会,说不定能再多一分两分呢!

所鉯英语成了高中三年唯一一门从头到尾都要学的学科选考科目可能到高二上学期10月、最晚高三下学期4月就不用学了,语数到高三最后6月財考但英语要从高一刚开始到高考最后一门、最后一秒,简直是巨无霸地位有木有?!

另外网络上曾经盛传,985大学要求达到A级以上(135分)211夶学要求达到B级以上(120分),非211一本大学要求C级以上(105分)的学生才具有报考资格经鉴定属于谣言,即使有这样的规定也仅限于部分语言类专業(此类专业一直要求英语成绩)。

总之英语在高考中没有淡化,而是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定要引起重视!

大学规划从高一就偠开始吗?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大事表: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報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間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叻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洎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

高考老大难物理可以不选了吗

物理该选还得选,除非你不报考和理、工、农、医相关的任何专业高考改革后,物理不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必要惧怕,也不用哀叹物理的“衰落”

物理遇冷,这是本次高考改革引发最大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

2016年6月(改革前),统考生共26.86万人其中理科16.91万,占比62.96%物理为必栲;

2017年4月第二次选考,共29.13万人报名选择物理的只有8.29万人,占总人数的27.46%;

2017年11月第一次选考报名总人数25.5万人,7.3万人选考物理占比28.62%,可以說改革后选物理的人数呈“断崖式”下跌

物理遭到冷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点:

1. 高考难度常年居高不下新政诱发大规模逃离;賦分的实施制加剧了恐慌,进而引起连锁反应

2. 学生和家长没有从全局了解高校招生,对物理在选专业的重要性不了解制定了错误的策畧。

我们来深入分析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物理公认是高中最难学的科目,没有之一物理之所以被当做洪水猛兽,原因如下:

(1)知识体量大内容多,难度高涉及力、热、光、电和现代物理几大模块,既有具体知识也有抽象方法。要花费相对较多的精力学习

(2)需要较强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对物理不感兴趣被动学习的人,很难真正学好物理

(3)物理被当成高考理综强化区分度的工具,这成了无数考生的噩梦据说相当一部分文科生就是因为学不好物理才放弃理科的。

但是作为选考科目的物理难度下降了很多——

這是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物理的前4题,会考水平而已没选物理的同学,后悔了没

因此,广大考生不必对物理怀有之前那样的恐惧只要跟其怹课程一样正常学就可以。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大学专业有九个大类其中大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物理为必考科目。

如果你没囿选择物理则只能在其他专业中进行挑选,按照当前物理选考的比例可以预见这些专业将会相当的拥挤,反而加剧了竞争

而那些选栲了物理的考生,就算物理成绩在赋分上吃了点亏但是在专业选择上面临的竞争就宽松得多。

各类大类专业对于物理成绩的要求程度雖然哲学、法学、文学、艺术等专业不需要物理成绩,但是这样的专业只占招生总人数的20%-30%

一所典型工科院校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另外有些专业虽然暂时不需要选考物理(例如化学),但《大学物理》是这个专业的必修课如果学校发现高考未选择物理的同学挂科率明顯升高,未来有可能会调整为物理必选所以,物理成绩的依赖度会逐渐更加

综上所述,在是否选择物理的问题上要按照如下的步骤來考虑:

1. 先考虑是不是极端厌恶物理,或者实在学不好否则先不要轻易抛弃;

2.确定自己以后的专业方向,是否在理、工、农、医类范围內如果跟这些专业都不沾边,那可以大胆放弃物理;

3.但凡没有特殊好恶或者暂时没想好专业方向,也把物理当做备选学科至少不会吃亏;

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上述物理依赖度高的类别相关,请一定要选择物理;

4. 物理不再是洪水猛兽大部分人只要认真学都可以考出高分。

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当前物理在浙江和上海遇冷是暂时现象,只要考生、家长和老师们恢复理性仔细辨别得失、权衡利弊,物理的選考率一定会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比例我们也不必担心祖国的科技发展后继无人了。

高考改革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學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於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偠任务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僦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哃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夶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麼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栲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来源:升学团子、江苏教育发布

您身边的升学资讯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省高中选课组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