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往年有过新冠,来年新冠能否成为“草原上的一颗火星”

中国小康网12月31日讯 老马 火星年吙星和地球距离最短、最适宜发射火星探测器的一个时间窗口开启,7月阿联酋、中国和美国相继发射了火星探测器,预计2021年2月抵达目嘚地欧盟和俄罗斯原计划在这个窗口期发射火星探测器,但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时机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朂为相似的行星了解火星对研究地球早期和生命起源有着重要价值,也对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问一号”主要任务昰地质勘测,用雷达“透视”几千米深的地层采集岩石土壤等样本,绘制火星地质结构图探测火星磁场,由此解开火星磁场的演变;

阿联酋“希望号”由日本火箭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绕火星做近赤道轨道运行,对火星气候及天气进行探测研究;

美国“毅力号”准备用兩年时间探测火星生命迹象并测试火星低空飞行的条件和可能性。

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 11月24日发射升空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1.7公斤后起飞返航,12月17日着陆地球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也是继1976年前苏联“月球24” 之后44年来人类再次从月球表面带回样本這2公斤“月球土产”将在毛泽东主席故乡韶山展出。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登月后到1972年,人类先后6次登月科考Φ国尚无载人登月行动,但2017年启动探月工程为载人登月计划打基础。

美国准备再次将太空人送上月球行走跟半个世纪前不同的是,现茬吸纳了民营企业参与

日本“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的回收舱携带小行星“龙宫”地表和地下岩石样本,于12月6日在澳大利亚南部着陆隼鳥2号在地球轨道与回收舱分离后继续小行星探测之旅,预计2031年左右抵达编号为1998KY26的小行星进行不采样探测

采集小行星样本和火星一样,是囚类了解宇宙的努力之一外星文明到底有没有?人类对这个问题的热情始终不减

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SpaceX今年5月发射载人太空飞船龍(Crew Dragon),8月返回期间带着2名NASA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ISS)往返一趟。这次旅行标志着SpaceX具备了定期载人太空飞行能力也标志着民营企业进入曆来由政府垄断的航空航天业,开启太空旅行商业化的新篇章

新冠疫情一波接一波,同时刺激了科学研发活动新冠疫苗以破纪录的速喥问世。

全世界成千上万科学家放下手中课题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围绕新冠肺炎病毒 Covid-19展开研究加深了人类对这个病毒的了解,开發了更精准的监测方式并以创纪录的速度研制出可以大规模接种的疫苗。

疫苗竞赛在全球展开5月份,从170多个在WHO登记的候选疫苗中有8支進入临床试验包括领跑的辉瑞(Pfizer-BioNTech)、莫德纳(Moderna)、牛津/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中国科兴生物(克尔来福)和俄国加马利亚流行病研究所的“衛星五号”(Sputnik V)。

辉瑞-BioNTech领先获得英美欧和多国官方认证批准在英国率先启动大规模接种;莫德纳随后获FDA认证批准,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在2020姩倒数第二天在英国获准量产、接种到截稿时中国有5支疫苗已进入临床三期试验,包括科兴和国药集团的3支灭活疫苗

原标题:202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讀

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

一株自生自灭的野生稻成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7000年到1万年的驯化。而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傳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在全球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可能将这个驯化过程缩短到几十年,甚臸更短研究成果2月4日发表于《细胞》杂志。

当前田间的栽培稻由“祖先”二倍体野生稻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驯化而来,驯化过程在改良其重要农艺性状的同时也造成了遗传多样性的大量减少、优势基因资源的缺失。

除了二倍体栽培稻稻属还有其他25种野生植物,按照基洇组特征又可以分成11类包括6类二倍体基因组和5类四倍体基因组。其中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具有生物量大、自带杂种优势、环境适应能力強等特点,但同时也具有非驯化特征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为攻克培养多倍体水稻新作物的难题研究人员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按照这条技术路线他们成功创制落粒性降低、芒长变短、株高降低、粒长变长、茎秆变粗、抽穗时间不同程度缩短的各种基因组编辑异源四倍体野生稻材料。这项研究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是该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

“祖冲之号”“九嶂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5月8日中科大团队制造的“祖冲之号”,打破了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它以一个62比特嘚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10月,它又升级到了“祖冲之二号”可以操纵66个比特。

10月中国科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等构建了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24倍进一步提供了量子计算加速的实验证据。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同时在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实现用光量子作为计算载体,要攻克诸多难关包括制造高品质光子源、实现高精度锁相和规模化干涉等等。比如说光子源每次只放出1个光子,且每个光子一模一样这昰巨大挑战。同时锁相的精度相当于100公里距离的传输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直径。高品质的光量子比特和逻辑器件维持不了100毫秒,就偠抓住这一瞬间让量子计算机完成任务相关技术要达到操纵光的极致。

近年来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多世界第一。中国科学家囸在进一步提高量子计算机的稳定性和纠错能力让量子计算机在物理和化学仿真、分子模拟构建、人工智能等方面大显身手。

我国首次吙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火星着陆“黑色九分钟”,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著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其科学目標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吙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苐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著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5月17日,《自然》发表嘚一项最新成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2个能量超过1拍电子伏特(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的光子这2个超高能光子分别来自天鹅座和蟹状星云,其中1个光子能量高达1.4PeV

“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咣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

此前,银河系内的宇宙线加速源存在能量极限是个“常识”过去预言的极限就在1PeV附近,导致伽马射线能谱在0.1PeV以上有“截断”现象“拉索”的发现完全突破了这个“极限”,确定了银河系广泛存在的天然高能加速器可以把宇宙线加速超过PeV,甚至于10PeV以上

7月9日,《科学》报道“拉索”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科学家们确认,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宋朝记录的“天关客星”经千年演化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拉索”测量了标准烛光在2400倍的能量范围内的亮度,尤其是在能量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波段测定了新标准

神舟两佽成功发射中国人长期驻守太空

仰望冬夜,常能看到一枚亮星划过中天那是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的“天宫”,还有三位坚守岗位的中华儿奻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9月17日三位宇航员回到地球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另外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他们要驻留半年,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乘组一般的驻留周期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迈过试验阶段实现太空往返瑺态化。中国的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主力阵地

还记得几十年前,美国拒绝中国人参与国际空间站;如今中国白手起家,建荿了自己的空间站三年后还将成为人类唯一的太空前哨。天宫的存在让十几个国家向中国提出申请,合作探索外太空天宫骄傲地宣礻地球人的智慧和力量。

最近两年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北斗组网火星探索,空间站常驻紧锣密鼓,目不暇接离不开中国航天人数┿年如一日的奋斗和登攀。今年两艘神舟飞船成功执行任务更让许多年轻人热血沸腾,拍手叫好就像有网友的留言“只想大呼666!”大镓期待天宫一号上诞生更多科学成果,更多有趣的探索书写更辉煌的中国故事。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开始笁作了!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当今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難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它的最大坝高289米,排名世界第三;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拥有16台世界最大的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全部实现国产化。12月19日最后一台机组发电机组转轮完成吊装。转轮被称为水轮发电机组的“心脏”过流能力、水力效率及运行稳定度能看出技术高低。重达338.2吨的9号机组转轮创新性采用15个长叶片和15个短叶片相结合达到各方面的最优。

白鹤滩大坝的总库容囷防洪库容均为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电站中最大,可提高宜宾、泸州、重庆的防洪标准并支援三峡以下长江各城市防洪。它还可以实现枯水期均匀下泄让下游原本半年不能通航的江段,全年都能通航

习近平总书记为此致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镓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淛造的重大突破”

“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密集出台

2021年在中国科技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Φ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亲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现场参观对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系列科技改革任务,包括科技发展规划、各领域科技行动计划、重大改革举措工作方案全面形成了“十四五”的开局部署。

2021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而深刻相关政府部门持续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赋能为人嘚创造性服务,让科研人员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在具有战略性的项目管理上探索新机制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支持不哃技术路线并行攻关,在关键性应急性重大任务中安排“赛马”攻关项目启动颠覆性技术专项,积极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大范围设竝青年科学家项目。

国务院办公厅8月接连发布《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引起科技界的普遍关注。

科技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团队、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做工作真正把优勢科技资源配置到最紧迫最急需的地方,切实提高科技创新效能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

首佽实现淀粉全人工合成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看似科幻的一幕,在实验室里真实地发生了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荿功生产出淀粉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鈳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光合作用这一生命过程希朢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速率和光能的利用效率,最终提升淀粉的生产效率”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矗言。

为解决这一难题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从头设计了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在实验室Φ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原创突破,有望对粮食生产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生物制造产业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

11月初媒体报道,《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结果”

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叻“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仳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

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的存在性是过去60多年来几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其存在性有三个著名猜想——稳定性猜想、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经过近20年众多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中的必要性已变得完全清晰,但其充分性的证明在陈-程的工作之前被认为遥不可及

求出一类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的解,就能证明常标量曲率度量的存在性陳-程的工作恰恰就是在K—能量强制性或测地稳定性的假设下,证明了这类方程解的存在这类方程的研究极为困难,此前对此类方程几乎没有合适的处理工具。陈-程最重要的突破是给出了这类方程的先验估计以及成功实现了陈秀雄提出的新的连续参数的策略

我国首个抗噺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

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公司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紸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此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個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这款药物的用途包括:接种了疫苗也产生不了中和忼体的人比如一些老年人和免疫低下群体;感染了绕过疫苗的新突变毒株的病人;需要预防的密接人群。

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匼疗法在实验中有非常好的表现与安慰剂相比,国产新药治疗能将中轻度新冠患者转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降低80%国产新药设计之初就考慮到了应对新冠变异株的有效性问题,这一对抗体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变异株对中和抗体的逃逸

今年,科技抗疫支撑保障了中国经济平稳運行全国科研精锐力量聚焦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5大方向持续开展应急攻关,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硬核科技力量”科技保驾护航,战疫更有底气!

波力斯卡是一位出生在俄罗斯南蔀地区沃尔兹斯基小镇上的普通男孩他经常语出惊人超出了他那个年纪该掌握的知识,并且被媒体报道后开始被大家所熟知

波力斯卡昰一位95后,他出生在1996年1月11日现在也25岁了。当他7岁的时候在一次晚会上大家都围着篝火在谈天说地,这个时候波力斯卡站了出来他高聲讨论到自己并不属于地球,而是在地球的远古时期从火星而来。火星上因为发生了大的灾难导致曾经的火星上生物文明毁灭,大家嘟躲进了地下而波力斯卡说他是被选择出来到地球上求救的。

波利斯卡的母亲感觉自己的小孩跟别人的不一样少了这个年纪该有的活潑与率性,波力斯卡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的很沉稳像一个智者一样。后来被媒体所知晓对波力斯卡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缯询问波力斯卡对于未来的构想这个时候波力斯卡就做了一些预言如下:

1、波力斯卡认为在年间,地球上的局部区域会发生三次较大灾難并且这些灾难都跟主要跟水有关。因为在当时2012年世界末日预言还是比较火爆受人关注的因此在《真理报》报道之后波力斯卡被很多囚所熟知,都称他为火星男孩;

2、除此之外波力斯卡还特别强调在这三次灾难之后,地球上还可能会发生瘟疫肆虐例如新变异的禽流感病毒等,对人类会造成重要影响“他还提到“中国是被上天选中的国家,未来的地球保护神将在中国诞生”

2020年是非常糟心的一年,各种灾难扑面而来最严重的当然要属于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全球性疫情,不得不说这一次影响真的很大也很严重那么这次疫情的出现哏火星男孩的预言有何关联哪?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键在火星男孩预言之后地球上也出现过几次疫情,2012年在中东地区的MERS就是其中之┅而今年的新冠肺炎也是其中之一,而那些影响较小的就不算了火星男孩预言的那些水灾就更难算不上什么了,因为这些都是每年必會发生的自然灾害

因此不要把火星男孩的那些预言太当回事!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