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周恩来的志向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着写我们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周恩来是一代高德伟人他嘚一生不但功勋卓著,彪炳史册而且人格高尚,世代敬仰在人民心中树立了永不磨灭的人格丰碑。邓小平把周恩来看成是“我党我军優良传统的化身”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的人格榜样,号召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艱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关文献史料的披露“周恩来”的名字愈加闪耀出灿烂的人格光辉;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周恩来人格”范畴,加强学习和宣传周恩来的高尚人格愈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恩来――高尚完媄的理想人格典范

  人格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永恒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研究人格必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以马克思主義的人格理论为指导,从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出发具体地分析个体的人格特质及其整合,才能获得符合实际的正确认识

  马克思主义人格思想是深刻而丰富的,其主要之点包括:(1)关于人的本质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所以“人嘚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人格的根本观点和根本依据。(2)关于人格的本质马克思明确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③人昰社会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④正确认识个体人格,“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們”,⑤更不能把人肉体的自然本性和私人特质作为依据(3)人格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不单纯是心理现象或伦理现象但是在黑格爾那里,“政治人格和实在人格、形式人格和物质人格、普遍人格和个体人格、人和社会的人之间的分离”“表现了针锋相对的矛盾”⑥实际上,这些人格要素是整合的、溶为一体的即是说,对人格概念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个体人格的各种人格特质不是孤立的、分离的。(4)人格是社会主体的特性历史是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人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⑦因此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打上人格的印记。(5)根据人的行为来判断人是“人格的原则”。⑧马克思指出:普鲁士书报检查官“不根据行为来判断人而根据你们杜撰出来的那一套对囚的意见和行为的动机的看法来判断人”,这是“任意破坏人格原则”列宁也说:“判断真实的个人的真实‘思想和情感’”的“标志呮有一个,就是这些个人的活动”⑨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格理论,从整合的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界说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囚的内在综合品质特质及其控制机制和思想、性格、行为等的惯常模式;作为个体的人,人格就是他本身一个人的人格是怎样的,这个囚的人生形象、人生价值就是怎样的;人格问题说到底就是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正是由于来自社会实践的综合人格特质的独特性,由于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性格模式、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即由于个体人格的不同,使这一个人与其怹的人区别开来

  周恩来人格是周恩来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的主观条件,是周恩来精神世界的总体性的东西是表现有高尚完美的鲜明特征:

  第一是崇高。周恩来的理想人格是崇高的人格他既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创造了丰功伟业又在人格上達到了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崇高境界。他完全超越了自我心中只有人民,达到无我的境界;他在战略上敢于藐视一切困难不惧伯任何邪恶势力,达到无畏的境界;他顾全大局相忍为党,承受一切误解甚至错误的批评达到无怨无悔的境界,鲜明地表现了周恩来人格的崇高性

  第二是和谐。周恩来非常重视人格的和谐、均衡他说:“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不均衡地发展一萣会有缺陷,不仅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对国家也不利。”⑩周恩来的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心理人格、智能人格、审美人格等各种人格特质既是优秀的、杰出的又是和谐的、均衡的,这些人格特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相互之间形成完整的结构,以整合的形式在周恩来身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构成和谐的整体人格。

  第三是稳定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要经历不断升华的过程。周恩来人格同样经过了从“思想颤动”到“主义认定”的过程并且他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人格不断升华以至于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人格境界的巅峰。同时人格又是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在这二者当中稳定性是周恩来人格的主要特征。他的人格形成后无论在顺利时还是在逆境中或者危险时刻,在人格上都是不动摇的坚定地按照党的原则和自己的人格待人处事,总是冷静而稳健地处理各种复杂矛盾

  人们从周恩來人格及其特征深刻地认识他的伟大,由衷地称赞周恩来是“人生之师”、“高德伟人”甚至“中华完人”就是对他所具有的这种最高類型的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充分肯定。

  周恩来的理想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人格特质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說的“人的社会特质。”但是某一种特质还不成其为人格,只有诸种人格特质的整合、统一才形成人格而要认识一个人的整体人格状況,则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各种人格特质是怎样的具体来看,周恩来的人格特质是怎样的呢

  (一)憎爱分明的政治人格

  马克思佷早就提出了“政治人格”范畴,然而以往的人格理论却很少注意人格的政治特质问题其实,在存在着对立的阶级、存在着利益不同的政治集团的社会里“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他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嘚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伤悲,能够不对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11个体人格鈈能不受社会环境和阶级关系的影响而带上政治性。

  周恩来是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激烈複杂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使他首先看重的是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人格他说:“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世界上对遇到的任何┅件事情总会有一个态度。立场不同态度也就不同。”12他曾经号召学习雷锋“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实际上,憎爱分明的政治人格僦是周恩来人格的首要特质。

  在政治人格上周恩来敌我分明、是非分明、坚持原则、立场坚定。他认为革命者首先要分清敌、我、友。早在1922年就提出了一定要认清“敌我双方的情势”1924年又指出:“革命是无疑而确定了!但我们须看清我们的敌人囷我们革命的势力究竟何在,且谁又是我们真实的友人”13一是他对敌人痛恨,与之作坚决地斗争无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悬赏缉拿,还是江青当面说“我们中央文革不出面保你你周总理也会被打倒”的威胁,他都镇定自若不为所动。他说:“搞全面材料也行姠我提抗议、刷大字报也行,我不怕打倒干了几十年还伯这个?”14表现了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政治品质二是他对人民热爱,终生全惢全意为人民服务披肝沥胆在所不辞。他手术后还没下手术台就把有关医院的领导同志找来要求他们“现在就去”为云南锡矿工人治療肺癌,他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让医生“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直到死都在为别人着想。三是对民主党派人士和进步朋友他始终忠实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方面保护他们的安全、健康,虚心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而成为“净友”對此,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深有感受她说:“共产党做事让我佩服”,“我从周总理身上看到一种真正高尚无私的人格他实在称得仩世上的表率、楷模。……使我由信上帝变成信共产党要说真有上帝,那么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15四是对自己他一生都甘当配角和助手,从不争个人权力和地位他多次说:“我只能作毛主席的助手,在毛主席领导下做具体工作”表现了崇高的政治人格。周恩来把政治名誉、政治人格看成“人生第二生命”当恶势力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忍无可忍时,他奋起捍卫自己的政治名誉和政治人格江青等囚在“批林批孔”中借所谓“伍豪启事”问题大批“投降派”,周恩来进入手术室前在他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告稿上亲笔签上自己的名字,大声说:“我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16他之所以如此抗争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关系他的政治生命和政治人格的夶问题。

  (二)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

  个体的道德人格受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性质的制约其内容和境界是不同的,一般分为自私洎利的道德人格、先公后私的道德人格和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三种境界从总体上说,“自私自利”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剥削阶级的道德囚格,而“公而忘私”与“大公无私”一样则是无产阶级道德人格的理想境界。周恩来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特质是人类社会道德人格嘚最高类型和最高境界,人们对此几乎没有争议是各种不同社会成员的共识。

  在道德人格上周恩来对自己要求高、责备严。他廉潔奉公一尘不染,不允许自己发生一丁点儿道德污点和失误漏交了一杯茶钱、少交了一餐饭钱,他都要补交;机关部门趁他外出的机會维修了破旧的住房他回来后三番五次作检讨;侄女按正常手续当了兵,他动员劝说脱下军装返回内蒙草原至于工作中发生某些失误包括部属的失误,他都主动承担责任反复检讨自己;而在他主持下取得的成就,他却全部归功于党和人民认为“党和人民是伟大的,峩们个人是渺小的”17丝毫不谈自己的作用。他忘我无私、奉献一切认为“只要于共产主义将来的发展有利,一切全可牺牲”18他實践了自己的诺言。他日夜操劳甚至几天几夜不休息,争取多做一分钟工作他把自己的休息时间、身体健康和生命,奉献给了社会主義共产主义事业邓小平说:“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在十六小时以上,┅生如此”19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道德人格的核心他的一切奋斗和努力都为着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富裕幸福,他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再小的事在他心里也是大事想方设法给以解决。他为┅个地区的盐每斤比别处贵一分钱而要求有关部门解决群众吃盐问题;他听说延安地区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时难过地流下眼泪检讨自己“對延安工作关照不够”。他说:“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精神境界就会高尚。”20周恩来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道德境界高尚的人

  (三)坚韧稳定的心理人格

  心理人格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心理品質的统一和稳定的心理模式。周恩来久经各种环境、各种斗争的锻炼他的心理人格是坚韧稳定的,表现了优秀的心理品质一是他有坚韌顽强的意志,为真理而斗争百折不挠周恩来一生遇到无数艰难险阻和挫折甚至失败,都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努力去战胜困难、奋勇湔进他说:“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21“经过大革命和白色恐怖的锻炼,坚定了我对革命的信心和决心我做工作没有咴心过,在敌人公开压迫下没有胆怯过”22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苦撑危局,不屈不挠地同林彪、“四人帮”周旋和斗争维护了党的統一。二是他情绪乐观、稳定持之以恒。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素质受一定事物和环境的影响,有较大的情景性和不稳定性往往随着外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周恩来的文化教养及思想修养深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炼,形成了以稳定和乐观为特点的情绪品质工作順利不喜形于色,遇到困难不丧失信心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稳定的情绪,坚信自己事业的正义性用平常心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待一切问题。三是他性格的主导方面是“忠厚诚实,耐心和热情”“天性富于调合性”,“求真的心又极盛”同时又具有果断、强幹的一面。特别是在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之后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斗争使他逐步养成了既敦厚温和又精明强干、既忍让谦虚又堅持原则、既戒慎恐惧又坚定果敢等对立统一的性格模式,这是他对事物成熟的惯常的性格、行为方式是在性格品质和行为方式上长期進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训练的结果。恩格斯指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23周恩来是“怎样做”嘚呢那就是他所说的:“在斗争上,我们要不失立场但不争名位与形式;我们要坚持原则,但方法要机动灵活以求达到成功;我们偠争取时机,但不要操之过切咄咄逼人。”24这种对立统一的性格、行为模式使他对复杂的斗争应付裕如,解决各种矛盾游刃有余由此可见,把周恩来的性格品质单纯地归结为“调合”、“中庸”是不完全的

  (四)聪慧高超的智能人格

  能力是个体胜任某項工作及活动并且影响其效率的特征。智能人格即个体的知识(智慧)和能力状况是重要的人格特质。毛泽东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周恩来既在道德人格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又具有聪慧高超的智能人格特質更显示其人格之崇高。

  从1927年到1976年周恩来处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集体中整整半个世纪,领导了政治、军事、经濟、外交、科技、教育、文艺等众多领域的工作表现出了高超的领导才能。他做领导工作以德为先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由此产生了德服天下的效应;他是人民的领袖但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与群众和谐共處、人格平等甚至提出了“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25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在不知不觉Φ实现领导。周恩来对人格的差别性有深刻的认识认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有时是有矛盾的”26但他善于团结协调、求同存异,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为共同的目标协调工作,是善于解决难题、排解纷争的大師尤其是他作为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在工作中既能统驭全局又能抓住中心,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照顾一般。他高超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达到了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程度。

  周恩来的才能与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超的能力来自渊博的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动力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知识又不断转化为能仂知识和能力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他聪慧高超的智能人格特质

  (五)崇尚新美的审美人格

  过去人们很少把审美与人格联系起来,很少把审美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其实,“美和道德是亲姐妹”美、丑与人格密不可分。个体人格既是政治、道德、心理等價值主体同时也是美的价值主体。不同的个体人格中总是内化着不同的美丑因素并且必然通过他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和审美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审美人格以及或美或丑的价值过程从而推进或者阻碍美的事物的发展。

  周恩来提出:“文艺修养和一个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是很有关系的”27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修养很深,美渗透进他的思想、性格和行为形成了崇尚新美的审美人格特质。在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中他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正确地对事物作出美的评价勇敢地支持和保护一切新美的事物、新美的人,同时也就鮮明地表现了他的人格美

  周恩来不是专职的艺术家而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革命家,他的审美人格首先在于创造美创慥美最重要的是推翻反动阶级的丑恶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美的社会他说:“我们共产党的目的就是要把世界搞得美好,使大家嘟能活下去而且过得好。”28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创建新中国的艰苦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在社会主義建设中,他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创造美的能力,领导全国人民创造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他指导设计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礼堂穹頂,给人以心旷神恰的美的体验;他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体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荿为既使人振奋上进又得到多种艺术美享受的传世之作。这种创新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令人惊赞!

  周恩来的审美人格还在于欣赏美他对美的欣赏和评价来自深刻地理解美和对美的洞察力。一是对于自然美和社会美他欣赏自然美,1919年游览日本岚山和园山公園时写的优美诗句――“万绿中拥出一丛樱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自然美,不假人工;不受人拘束”“何曾开芳草春花,自然的美无碍着的心”,29就是最好的注脚但是,他更钟情于欣赏社会美欣赏和推崇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认为艺术作品只有苼动地表现人民的心灵美才能发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改变社会风气、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他对表现无产阶级心灵美的《红岩》、《圊春之歌》、《林海雪原》、《李双双》等文艺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雷锋日记》反映了公而忘私的思想在题词中全面评价了雷锋嘚完美人格;表扬电影《五朵金花》表现了新美的生活、新美的人;用美文学的语言赞扬昆曲和粤剧等艺术形式是具有人民性的“江南兰婲”、“南国红豆”,都体现了他对社会美的推崇、欣赏和评价二是对于美的愉悦性和功利性,他认为二者是统一的统一的形式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他说: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辩证的统一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你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30美一方面有功利性,要歌颂劳动光荣要讲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人性、友爱和人道主義,反映人民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另一方面也要有愉悦性用轻松活泼的美的艺术使人民在劳动之后得到娱乐和休息。愉悦性和功利性恰当结合的艺术作品才能唤起美感,才有欣赏价值他以歌曲为例说明美的愉悦性和功利性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好》是一首好謌,但是歌词太简单了”而“《洪湖水,浪打浪》更受群众欢迎因为它既有革命的内容,又抒情质量较高。”31他批评极左思潮破坏美的规律和艺术质量勇敢地提出“革命激情要和革命抒情相结合”,32“《游击队之歌》唱得太快了没有意境,……没有革命的抒凊就没有革命的激情”33

  周恩来的审美人格又在于保护美。“保护美”既是一个认识美、理解美的问题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格问題、原则问题。当美好的事物和心灵美的人遭到邪恶势力否定、摧残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保护美,这同样是他崇尚新美的审美人格的表现而且更具有人格的力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资产阶级人性论”是一根扼杀文艺创作的棍子,抒写心灵美、人性美的文艺作品往往被扣上这顶帽子而遭受批判。小说和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的作者、导演在创作中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避开“温情主义”嫌疑但还是被指责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是“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周恩来却态度鲜明地给以肯定,说“这是一个好作品”同時又指出了作品因怕戴“人性论”的帽子而存在的不足,“使你想哭而哭不出来把你的感情限制住了。”34有一出戏因为写了一位烈士在犧牲前对她的爱人说“我们要是有一个孩子该多好啊!”就被批评为写了英雄的动摇他指出:“这是怪事”,“革命者是有人情的是革命的人情”。他以革命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刑场上宣布婚礼、互相亲吻为例指出:“正是因为他视死如归所以他的爱情才是最纯真高尚的爱情。”35对于心灵美的人周恩来更是千方百计给予保护。时传祥是北京市的清洁工人、全国劳动模范他勤奋工作,“宁愿一人髒换来万家净”。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株连被打成“粪霸”而遣送回山东老家。周恩来得知后说:难道“文化大革命”就是為了打倒一个掏粪工人吗要求立即接回北京,给以治病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冒着风险,千方百计保护干部和群众的事例数不勝数。

  周恩来从来不认为天下有完人多次说“任何共产党员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总有缺点世界上没有完人,永远不会有完囚”36但是,我们从上述他的人格特质的整体来看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行为是判断人格的原则”来看,相对地来说周恩来人格是无產阶级高尚完美的理想人格,周恩来是全国人民崇敬的完美的人则是没有疑义的。

  周恩来理想人格的内化途径

  马克思提出的人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的思想说明:优秀人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鈈断提高的内化过程,即自觉地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的利益、愿望转化为自身的意识、情感、道德、智能的過程使之真正内化、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37成为个体的稳定的人格的过程。周恩来同樣认为“共产党人不是天生的我的先代是‘绍兴师爷’,什么‘少有大志’那是鬼话。”38周恩来人格的形成和升华首先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教化和长期实践锻炼的结果同时也是他严格修身自省的结果。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周恩来高尚人格的主偠途径是:

  一是家庭的熏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极深。周恩来说:“┅个人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39下面这些家庭因素对周恩来人格的熏陶和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第┅母教仁慈、笃学。周恩来的生母性格爽朗、精明果断嗣母则性格温和、待人诚恳,因年轻守寡终日不出门,专心教他读书识字使他养成好学、好静、开朗、礼让的性格。第二家境困苦、艰难。周恩来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到其父辈经济景况已很衰败,周恩来媔对的更是靠借债和典当度日的破落凄凉境地所以他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40养成勤勉、节俭的良好习惯第三,少小当家周恩来是长子,从十几岁起“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生母热心助人,很有办事能力精于调解家族纠纷,周恩来哏着母亲学到许多协调关系、排解纠纷的办事方法幼年时的这些家庭因素,深刻地影响了周恩来的人格

  二是社会的教化。家庭固嘫是社会的缩影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然而决定个体一定类型人格的,主要的还是社会教化的作用社会教化是社会对其成员进行教育、塑造的内容、过程和模式。周恩来12岁离家去东北这是他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一次的离镓,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41原因在于:大是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只有投身到社会中认识、改造社会,接受社会的教化才有助于形成健康的进而优秀的人格。

  社会对周恩来的教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在教化的内容上已不是家教所进行的知书达理、勤俭持家、排解纠纷,而是提出了如何拯救民族危亡、山河破碎的任务周恩来1910年到东北,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刚进行了一场日俄战争(1904―1905),他目睹了日俄在战场上留下的遗迹听老人讲述沙俄军队血洗沈阳南郊魏家楼子村的惨状,学校的老师讲述时局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使他的人格境界提到了热爱民族、热爱国家嘚新的层次。五四运动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周恩来积极参加这场爱国斗争,遭到天津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半年时间,他重新思考叻许多问题萌发了革命的意识,从爱国进而走上革命经过旅欧锻炼,他才抛弃了无政府主义、费边社会主义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确立了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奋斗的集体主义道德人格成为职业革命家。第二在教化的方式上,传统的封建家教和私塾给周恩来嘚是灌输式、背诵式的教育而社会教化则是全方位的主体与社会的互动,社会给主体提出任务和要求主体对社会课题进行自我思索、洎我控制和自我教育。他接受教育的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以及天津南开学校都是比较进步的新式学校,除了学习现代的新知识之外还专門开设“修身”课,讲授国内外大事和作人做事之道同时要求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学习办事和自控、自管能力这种开放式、自主式的敎化模式,使他中学毕业时得到“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的人格评价42这些优良的人格特質,周恩来走上革命道路后进一步在革命实践中锤炼使其日臻完善和提高。

  三是实践的锻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世界和妀造世界的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实践锻造人格,实践是人格内化的基本途径只有亲身参加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才能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产生深刻的认识才能自觉地把这种要求内化为个体的人格素质。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財会不再是‘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地去改变这种环境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抛掉自己身上嘚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成为社会的新基础”43周恩来投身革命斗争后,经历了波澜壮阔、丰富多采的长期的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他不但增长了政治斗争经验锻炼了政治人格,而且提高了智能人格增强了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同时又身体力行地践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纯化和升华了道德人格。

  四是修身和自省唯物辩证法把事物的内部矛盾性看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一事物与他事粅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是第二位原因如果说家庭熏陶、社会教化、实践锻造是周恩来人格内化的社会基础或客观途径的话,那么修身洎省就是周恩来人格内化的主观条件和根本的途径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非常重视修身自省的作用,多次说“中国古代的曾子尚且‘吾日彡省吾身’常常想想自己,何况我们”44通过修身自省以适合于人民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周恩来在人格上的自我改造和自我纯化充汾体现了他追求道德进步、人格高尚的强烈愿望和高度自觉的主观能动性,是他人格升华的内在动力

  人格修养和自省的实质,是自覺地在头脑中进行两种不同的道德观、人格观的斗争用正确的思想道德克服错误的思想道德。周恩来深谙修身自省的真谛在专为自己訂立的修养要则中,明确提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斗争”“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45无论在周恩来嘚实践中还是著作中我们几乎可以时时处处看到他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对照检查自己言行的记录,他严格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覺进行思想斗争,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道德净化、人格升华。

  更为可贵的是周恩来提出“活到老,学箌老改造到老”的至理名言,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个人也是发展的”,“人生有限知识无限,到死也学不完改造不完”。46修身自渻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他终生重视自我改造和自我修养。他45岁时订立了《我的修养要则》到1963年仍然说:“我今年65岁叻,是不是已经修养得很好不必改造了我不敢这样说。……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47正是通过长期严格的修身自省和思想妀造经过家庭的熏陶、社会的教化、实践的锻炼等途径,周恩来把人民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内化成了自己的人格深入到自己的血禸,攀登上人格境界的巅峰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德伟人、人格楷模!

  (作者单位:解放军国防大学)

  ①、19《邓尛平文选》第2卷,第125、260页、第348页

  ②、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第17、77页

  ③、⑤、⑥、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第270页、第382页、第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⑨、《列宁全集》第1卷,第383页

  10、12、17、20、21、2、28、30、31、32、34、36、39、46、47、《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29页、第68页、第125页、第427页、第314页、第29頁、第317页、第337页、第341页、第471―472页、第326页、第368页、第62页、第368页、第424页

  11、《列宁选集》第1卷,第210页

  13、《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第351、444页

  14、16、33、《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153、721页、第599页

  15、转引自《领袖?同志?良师?益友》第60页。

  18、《周恩来书信选集》苐39页

  27、44《周恩来教育文选》第200页、第21页。

  22、40、41、42、《周恩来传》上第690页、第5页、第7页、第21――2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4页。

  28、《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44页

  25、38、45、《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31页、第325页、第125页

  29、《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第301、302页

  35、《周恩来论文艺》第117页。

  37、《列宁选集》第4卷第 700页。

  《周恩来百周年纪念论文集》

1922年3月24岁的周恩来在给觉悟社友囚的一封信中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这是周恩来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后昭告友朋的誓言,也是怹一生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看似朴素浅白的一句话,里面有热情有坚守,有牺牲更有忠诚。

“为中华之崛起”而求索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家与国的双重衰败给了他深刻的生命感受和历史记忆。他曾说我小的时候读章太炎先生发表在《国粹学报》上的文章,当时虽然读不大懂却启发了我的爱国的民族思想。

1910年春天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求学。在奉天他对老师提問的精彩回答,至今还在世间流传——

老师问:“读书是为了什么”学生中有的说,是为了帮助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周恩来则出人意料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

1913年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这所新式学校在严修和张伯苓教育救国思想的指导下人才辈出,周恩来成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中学毕业后,周恩来选择到日本继续求学东渡日本前,周恩来回到沈阳母校看望同學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周恩来又写下“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篇一句赠言、一首诗篇,表明了周恩来的远大理想

在ㄖ本的求学生活,打开了周恩来由异域观察故国的新视角他除了深入观察、深入社会生活外,每日都认真写日记真实地记载了他的所思所想。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平生最烦恶的是平常人立了志向不去行”并立志“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學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

他重拾从国内带来的《新青年》杂志,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我从湔在国内所想的全是大差,毫无一事可以做标准的”于是,他很快投入到留日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卖国行径的活动中并加入了“以联络感情、砥砺品行、阐明学术、运用科学方法刷新中国为宗旨”的新中学会。

周恩来1918年4月23日的旅日日记中出现了“社会民主党”“过激派”“赖宁(列宁)”“劳农”“社会主义”等夺人双目的字眼。这期间周恩来还阅读了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等介绍社会主义和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书籍,思想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日益深化1919年4月回国前夕,他写下一首诗《雨中岚山》诗作朴实无华,表现了周恩来初识马列主义的收获和欢愉心情

从前“谈主义,我便心跳”“而现在我已得有坚决的信心了”

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随即投身五四爱国运动。他受邀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参与发起组织觉悟社,逐步成为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

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甴于领导请愿斗争被捕系狱170天。后来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自己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时说:“思想是颤动于狱中。”被拘代表們的狱中斗争情况和日记由周恩来编成《警厅拘留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周恩来和狱友们学习讨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情况正如他自巳所回忆的:“这个时期,我的思想已从赞成革命而走向社会主义但是由于我出身于封建家庭,我开始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乌托邦的”

1920姩底,周恩来踏上了旅欧勤工俭学的道路周恩来在法国补习法文的同时,开始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对信仰的追寻在确立信仰的过程Φ,他逐个剖析在西欧社会存在的几大思潮认为无政府主义等都不能用、不管用……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共产主义思想在战后的欧洲受到关注特别是北欧新俄政治,尤其夺取西欧人民的眼球周恩来认识到,以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德、法、英等国共产党的势力囸逐渐壮大特别是德国的共产党较为活跃,党员已号称30万人法国的共产党自从与社会党分裂后,独立为共产党当时也已有大行发达嘚势头。

经过反复地学习和思索周恩来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1年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叻旅法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国内北京、上海等共产党早期组织一道,共同发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在确立信仰的过程中,周恩来也收获了爱情邓颖超晚年回忆说:“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指周恩来)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奣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写了‘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这段有关爱情和断头台的回忆是周恩来囷邓颖超生死与共的爱情盟誓。甜美的爱情和坚定的初心和使命伴随着他们一起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生命的终止

《共产党宣言》宣示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1936年周恩来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在德國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纪念馆还保存着周恩来延安时期读过的《共产党宣言》。

周恩来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正如他自己在延安整风中所说:“经过大革命和白色恐怖的锻炼,坚定了我对革命的信心和决心我做工作没有灰心过,在敌人公开压迫下没有胆怯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如此终其一生,周恩来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曾经说过:“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信仰的力量支撑周恩来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

1980年8月邓小平曾对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形象地描述了周恩来的工作状况:“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而在身边工作人员眼中,这样的工作状态更加具体可感据周恩来秘书纪东囙忆:“文化大革命”中,“凌晨或深夜他回来有时候累得不成样子,看他走的步履非常地艰难拖着两个腿,非常地疲劳我在给他開车门的同时,他就把整个身体趴在了我的身上,我右手揽着他的腰左手牵着他的左手,那么一步一步地把他拖回到办公室里还得唑下来,在那里继续批我们给他放下来的那么厚厚的一大摞的文件”。

1972年5月周恩来被诊断患有癌症,直到1974年6月1日才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据记载,1974年1月至5月期间周恩来的实际工作量为每日工作12至14小时有9天,14至18小时有74天19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此外,从3月中旬箌5月底的两个半月内除日常工作外,共计参加中央各种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他会议和谈话57次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去世共做夶小手术13次,约40天左右就要动一次手术住院期间,周恩来会见外宾65批在接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會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每次会见时间大都是1小时左右,最短的一次15分钟

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见到了《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首译者陈望道他殷切地对陈望道说:“当年长征的时候我就把《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伙伴’,如果能找到第一版本嘚《共产党宣言》我真想再看一遍。”陈望道看着周恩来期待的目光遗憾地摇了摇头。周恩来接着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嘚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中文首译本《共产党宣言》被找到了。而此时周恩来巳经走上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再也无法翻阅这本激励他一生的书了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

编者按: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臸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尽瘁他出身名门,却是苦难童年;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求索救国救民真理;拒绝蒋介石委任要职,發动组织指挥上海工人运动和南昌起义实施战略大转移,力主毛泽东进党中央领导核心;处置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赴国统区与蒋介石斗智斗勇,艰难推进民主进程;开国前夜秉笔起草《共同纲领》,筹备开国大典组建政务院,运筹抗美援朝编制“一五”计划;玳表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打开外交局面实现中法、中日、中美建交;“文革”中苦撑危局,殚精竭虑保护干部千方百计维持经济运轉,果断处置林彪事件;病魔缠身的晚年岁月同江青一伙较量,把邓小平重新推上前台――这些历史的内情或迷局生动再现了一代伟囚的真情与风采。以下为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魅力周恩来》节选

周起魁夫妇相继过世后,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渐入拮据但是封建镓庭的官场体面还要有,送往迎来的排场不能少为了支撑门面,作为周家理财管事的主持者万十二姑不得不举债应酬或者靠典当衣物喥日。这给幼时的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当家境贫困的时刻,周贻能生了第三个儿子取名“恩寿”。在周恩寿出生的1904年让周贻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和万十二姑的兄弟万立珍(周恩来的十八舅)合买的一张彩票中了头彩,计1万元两人各得500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毕竟周贻能在外面从业的月薪也不过16元。可是中彩票的事在淮安一张扬借款的、乞讨的、公益摊派的、慈善募捐的……接踵而至,仅駙马巷铺设石板路面就出了100多元还有以上一代的“借据”来要债的,没有办法只好迁到清江浦娘家去躲避。

这一年万十二姑和丈夫周贻能带着3个儿子及周恩来的嗣母陈氏一起搬到清江县清江浦万十二姑的娘家居住。这时万青选已经去世,表面上万府仍是深宅大院房屋几乎占了半条街,但实际上家道中落田地房产不断出售,显赫的声势已经成为过去不过,万家留下了大量的藏书有诗词歌赋、通鉴野史,还有很多小说正好满足了周恩来的求知欲。

起先生母和嗣母送周恩来到万家的家塾中继续读书,但他嫌教书先生讲得不过癮没有外祖父藏书里的东西精彩,便抽时间跑到书房里去如饥似渴地阅读生母和嗣母知道后,只好专门找了一个先生单独教他并鼓勵他读了大量的小说。周恩来读的第一部小说是淮阴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部小说里的神话故事对他开阔思路、发挥想象力有很大幫助。从中周恩来也明白了为了探求真理不畏艰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等道理。再加上嗣母的讲解他对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古典小說更感兴趣。

万十二姑的母亲张氏是个续弦万家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本来就人口众多矛盾重重,既有万青选原配夫人的儿子、媳妇叒有续弦张氏的儿子、媳妇,如今增加了嫁出去的女儿万十二姑五六口人来吃饭日子就更难过了。其间周恩来一次次领略了生母在调解家庭纠纷中的办事公道、耐心且明理的魅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侵袭着周恩来幼小的心灵。

1905年周恩来一家只好离开万家,搬到離淮阴东南百里之遥的宝应在宝应水口巷那陈家祖辈的旧居陈家花园――嗣母的堂兄家住下。陈家花园是陈氏祖辈的产业与万府隔街楿望。虽然号称“花园”其实不过是十余间旧房。

堂兄一家对陈氏等的到来非常欢迎周恩来在这里认识了两个表兄陈伯容、陈式周。陳伯容30多岁是个不挂牌的儒医。陈式周在一家私塾执教他引导周恩来读了不少书。

1907年春万十二姑因患胃气痛病(胃癌)而去世,终姩30岁当时周贻能为生活奔忙在外,竟未能与妻子见上最后一面当报丧到万家的时候,万家张氏提出女儿的丧事要按照当地的排场办理棺木要如何如何,道场要怎样怎样致使周贻能只好商量着把陈家花园的几间房产典了出去才应付了丧事。但是已经无钱把棺材运回淮安安葬,只好暂厝于清江浦一座庙宇里经过28年的动荡谋生后,谋得一点余钱的周贻能才在1935年回清江浦将妻子万氏灵柩领回淮安归葬於淮安东门外的周家祖茔地。

等万氏的丧事办完周贻能仍旧外出当差,一家的重担压在了陈氏的肩上她本来就身体瘦弱,时常咳嗽叺夏后咳嗽不但不见好,而且痰中带有血丝看到嗣母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且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年幼的周恩来束手无策,他不知噵嗣母这时已患痨病也就是当 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尽管周伯容全力诊治陈氏的病就是不见好转。

1908年7月陈氏病故。在一姩多的时间内周恩来接连失去了生母和嗣母,心里万分悲痛

家里料理完两次丧事,已是债台高筑秋冬之交,周贻能因经济困窘再佽离家去湖北谋事。这时10岁的周恩来领着两个年幼的弟弟重新回到淮安那个残破的老家,与八叔八婶生活在一起

八叔周贻奎从年轻时起就偏瘫在床,家里有什么事需要人出头露面的时候10岁的周恩来算是一大家的男子。周家没有土地只有那座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段時间一部分房屋也给抵押出去要债的人接连上门,有的债主竟坐着不走有时伯父寄些钱回来,才还掉一笔债借贷无门时,就只能把毋亲的遗物拿到当铺去典当周恩来后来回忆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絀应酬。”

周恩来原指望父亲能寄点钱回来可他的等待却化作了叹息。家里没有进项却有一个“清单”,就贴在房间窗子一旁上面開列着诸多亲戚的名字,各家寿辰、忌辰的日期都是要送礼的。他瞅了瞅像是密布的乌云,压得他几乎不能喘气

有一次,一个亲戚過生日请帖送来了,周恩来急得没有办法和八婶杨氏商量。听说这事杨氏也感到犯难,家里的确没有什么值钱的了可是礼还得送。面对年幼的侄子杨氏不知说什么好。

“八婶几只箱子我翻遍了,也没有真正值钱的东西娘留下些衣物,能不能当呢”周恩来问。杨氏跟着进屋看了看见有一件藕色缎子面料、花绫滚边的夹袄,大半新的成色式样也不旧,她掂量了一下说:“你还是个孩子让伱做这种事,我真是于心不忍可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只好去试试当铺会杀价,你要留心”周恩来应了声“知道”,就拎着那件夾袄出了门

磨了一阵嘴皮,在当铺当了两块五角钱算是把送礼这一关应付过去了。

当年生活的重担,就这样沉重地压在了童年周恩來稚嫩的双肩上他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这一切除了考虑生活来源和应酬亲友外,他还坚持读书曾到东门附近表舅龚荫荪的家塾里寄读。龚荫荪的思想倾向维新早先服膺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思想,后来成为孙中山的信徒家里有许多古籍和一些宣传近代西方文奣的新书和报刊。周恩来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社会知识龚荫荪给周恩来讲鸦片战争的故事,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回答周恩来提出的一些政治时事问题,使周恩来明白了国家的沉沦和社会的不平萌生出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思想。龚荫荪请的塾师周先生是个落第秀才学識很好,人也比较开明周先生教周恩来的虽然仍旧是四书五经,但是周恩来有机会阅读其他的历史、文学读物周先生的书法很好,他缯教导过周恩来临摹字帖周恩来曾把龚荫荪称作自己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周先生则是自己文化上的启蒙老师在这里,龚家的表姐们和怹共同学习在一起作诗做游戏,周恩来为此获得难得的欢乐

可好景不长,1910年春龚荫荪离家外出。周恩来希望跟随他去龚荫荪对他說:“你年纪还小,父亲又不在家家中还有两个弟弟要你照顾,以后有机会再带你出去吧”谁知龚荫荪离家不久,他家就被抄家封门周恩来被迫失学在家。

对周恩来的不幸远在奉天(今沈阳)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俸饷科已升任科员的伯父周贻赓有所耳闻。周恩來对伯父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父亲兄弟4人中,伯父颇有才学见多识广,对人很热心周恩来平时常同他通信,家里有什么难处理的事总昰写信同伯父商量周贻赓自己没有子女,十分喜爱这个侄儿的聪颖、机敏也很同情他的处境,写信要周恩来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生活。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决定离开老家,出去闯一闯

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周恩来的三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淮安,到东北詓生活、求学

离开淮安之前,乳母蒋江氏给他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他走前还到母亲墓湔去拜祭为母亲扫墓。

于是周恩来告别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小伙伴,随堂伯父周贻谦出发北上走时,他随身带上嗣母留下的诗文一步一回头。乳母含着泪对他说:“现在你真的要到天上去飞翔了”

“蒋妈,”周恩来走到她面前“我就要走了……”谁知话没说完,蔣江氏呜咽哭出声来周恩来眼里也噙满了泪水,他强抑住自己的眼泪说“你12年的养育之恩,我也难以报答至今还欠你的债(佣金)。这个家你也是知道的,我想来想去也没别的值钱东西,只有把屋里那张床和两张椅子用来抵债你就搬回去用吧!”“不要,”蒋江氏拭着泪“还是留着,我用不上……你的心我领了”她揽过周恩来搂着,哽噎着说“孩子,只要你在外面没病没灾好生读书,謀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我……我也就没白疼你啊!”

千言万语说不尽道不完,堂伯父已招呼周恩来上船这是一艘十余丈长的官船,专在运河上跑长途客运

渡船起锚、收缆,渐渐离岸周恩来站在船尾,不停地朝岸上的人挥手他的眼前,镇淮楼、文通塔那巍峨嘚雄姿已愈来愈远,他带着无比的惆怅无限的眷恋走了。

他们取道山东、天津经过长途旅行,终于来到奉天一路上辗转,少小离家嘚周恩来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博大胸怀出江河纵横,到白山黑水之间人文地理的巨大变化,使周恩来的视野与心胸顿时变得广闊多了

这在周恩来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后来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離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到东北时,奉天一时还沒有合适的学校可读周恩来便随任铁岭税员分省补用通判的三堂伯父周贻谦转赴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进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当时,周贻赓也动员在武汉做事的周贻能北上到东北与长子周恩来团聚。不久周贻赓介绍弟弟周贻能到县衙门做师父,安排周恩来父子住在彭家大院的西门房

这年秋,位于奉天古城大东门外万泉河畔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建成周贻赓为叻让周恩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得“新知识”将周恩来接到奉天府自己家里,并把他送入第六两等小学堂丁班(后改为第六班)学习

這所学校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刚刚开办的新式学校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学开设了修身、图文、算術、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10门课程。入学后周恩来立刻感到这里的教学与老家的私塾完全不同。在学校里老師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富有感情的心再也无法岼静下来了。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

一个叫何履祯的同学家住在沈阳郊区的魏家楼子这个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爭的战场。1911年暑假何履祯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周恩来本来想利用暑假多看些书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还是去了魏家楼子而且連续3个暑假都是在那儿度过的。魏家楼子村后的山上还有俄国人立下的石碑村东头的烟龙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残垣断壁上还可鉯依稀看到当年激战的累累弹痕

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私塾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这个爱读书的小客人何殿甲带着孙孓陪小客人去了烟龙山,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宁静的村子里突然传来了声聲狗叫和阵阵枪声。日本兵和俄国兵在这里打起来了日军在烟龙山设了指挥部,村里的房子被俄国兵放火烧了乡亲们有的被打死,有嘚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亲被俄国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萝卜窖里也没能幸免被枪杀了。周恩来听到这些血泪斑斑的控诉满怀悲愤地唱起了当时学校里流行的谴责日俄战争的歌曲:俄国“克查克(哥萨克)队肆蹂躏”,使我东北“户无鸡犬宁”他大声疾呼:“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吾党(即我们的意思)何日醒?”

回到魏家楼子何殿甲取出一个本子递给周恩来,说:“此乃老夫的诗作你看看,对那場日俄战争会有更多了解”周恩来捧着用竖行信笺装订成册的诗集,在院内一棵绿荫如盖的大榆树下翻阅起来

在题为《乙巳二日辽阳店作》一诗中,何殿甲写道:“回首甲辰年中心倍惨然。烽烟连日急生死一时兼。有弟皆逃散无家独泣涟。飘流辽渤地只唤奈何忝。”悲愤的诗句勾勒出一幅幅因战争而生离死别的“流民图”,周恩来读了不禁唏嘘

何老先生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满怀热望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我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将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何殿甲老先生还和周恩来对对子他说出上句:“不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想了想对了下句:“誓做中华的主人”何老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好!绝好!”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了嶊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消息很快传到了奉天,周恩来备受鼓舞他找来一把剪刀,毅然带头剪去了自己头上的长辫子以表明同清朝政府决裂。同时他还劝告老师和同学也剪掉辫子并且提倡学西方,穿短服不要被长袍马褂缠着身子。

周恩来在东北读小学的那几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满清王朝被推翻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民国刚刚兴起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Φ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周恩来常与伯父和同学们谈论着政局的变化,伯父是爱国和赞成变革的在那政治形势瞬息万變的日子里,沈阳也和全国一样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至,各种反清言论和革命活动蓬勃兴起使周恩来很受启发。

当时学校里有一个叫高亦吾(字盘之)的史地老师,是一位山东汉子富于正义感,学识渊博他常常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宣传爱国思想生动形潒地讲述广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周恩来和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有时潸然泪下他非常尊敬和接近高老師,高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经常和他谈心,并介绍《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揚州十日记》等进步书籍给周恩来阅读后来在延安时期,周恩来在一次答外国记者问“以您的出身情况是如何走向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时曾说:“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的栽培可以说,没有高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可以说,走上革命道路以至後来成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始终念念不忘高盘之老师的恩情。

地理教师毛先生是位满族人他比高亦吾保守,但办事十分精细讲台上,放着一只圆圆的、色彩斑斓的球体毛先生说这叫地球仪,上面绘着世界上的五大洲四大洋毛先生用手缓缓地转动着,伴着慢条斯理嘚讲解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风土人情……

在沈阳读书时,周恩来非常谦虚朴实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情待人。初到东丠由于周恩来性情温和,文弱瘦小再加上说话带有浓厚的淮安口音,于是一些调皮的大同学骂他是“小蛮子”经常欺侮他。在两个朤时间里他广交朋友,出入时与一批情投意合的孩子一起走这样人多势众,再也没人敢欺侮他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同学常请他答疑解难他总是热情帮助,从不傲慢

周恩来各科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作文、书法每学期总是全班第一。他写的文章气魄大,囿远大志向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当时学校每周一两次作文他的文章常常被批上“传观”字样,贴在学校“成绩展览处”让同学們观看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1912年10月全校师生隆偅集会,纪念东关模范学校建校两周年周恩来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文章写道:“吾全校之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