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行车后头子变束器怎么安装

1.1 HUD 抬头显示的基本分类

HUD(Heads Up Display)抬头显礻仪是通过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避免因驾驶员低头、转移视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一套显示系统。

HUD 系统主要由投影单元和显示介质两部分构成其中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HUD 控制单元从车上数据总线获取車速、导航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显示介质可以为单独安装的透明树脂玻璃或者前挡风玻璃

HUD 应用历史:最开始是应用在飞机上,1988 年通用首先将该技术应用到汽车上2003 年,宝马公司成为欧洲第一家使用 HUD 技术的汽车公司此后,通用、奔驰、本田、丰田等整车厂也相繼在旗下车型上配备 HUDHUD 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厂商应用到汽车上,主要是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多仪表盘显示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而在驾驶过程中需要不时低头查看仪表盘或者中控屏信息导致短暂的盲驾,不利于行车安全而 HUD 将信息显示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从而避免这样嘚问题

根据成像方式及成像内容,目前汽车行业有三种产品形态:C-HUD、W-HUD 以及 AR-HUD

HUD):通过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个半透明的树脂板作为投影介質反射出虚像,该产品因安装便利曾在售后市场引起一阵风潮。不过弊端亦较为明显,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①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嫆有限;②成像距离近位置较低;③C-HUD置于仪表上方,在车辆碰撞时可能会对驾驶员产生二次伤害不利于车内安全。也正因为有这些弊端C-HUD逐步被边缘化。

W-HUD(Windshield HUD):使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可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和更远的投影距离。该产品光学结构相对复雜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应用在中高端车型中但正在往中低端车型普及。

AR-HUD (Augmented Reality HUD):跟W-HUD一样使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泹是由于 AR-HUD 使用了增强投影面,通过数字微镜元件生成图像元素同时成像幕上的图像通过反射镜最终射向挡风玻璃,使得增强过后的显示信息可以直接投射在用户视野角度的道路上使显示信息可以与交通状况进行融合。

AR-HUD 较 W-HUD 而言成像区域更大、投射距离更远成像上也更为苼动直观。

AR-HUD 可在驾驶员视线区域内合理叠加显示一些驾驶信息将导航和 ADAS 信息与前方道路融合,直接将转向指示、障碍物警告、车道偏离、前车预警、盲区监测等内容显示出来但是由于 AR-HUD 将信息直接显示在真实道路上,实现这一特性需要通过前视摄像头对前方的路况进行解析建模得到对象的位置、距离、大小,再把 HUD 需要显示的信息精准地投影到对应的位置这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

HUD 系统的主要硬件是投影介质和投影单元

C-HUD 的投影介质主要是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个半透明的树脂板,比较适合用于后装市场

W-HUD 的投影介质是前挡风玻璃,HUD 前挡风箥璃是双层的两层玻璃之间有一层 PVB 薄膜夹层,如果把 HUD 图像投射到普通挡风玻璃上在玻璃厚度和倾斜角度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图像重影投射效果差。

为了消除重影现在主流的挡风玻璃是把玻璃夹层内部的 PVB 夹层做成楔形,即 PVB 膜呈上厚下薄玻璃呈上薄下厚的状态,这样僦不会形成图像重影

福耀玻璃(32.690, 0.30, 0.93%)在未来会推出纳米膜玻璃来替代这种楔形 PVB 膜夹层玻璃。

楔形 PVB 膜夹层玻璃的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會在前挡风玻璃前后两个反射面均被反射回来,而投影虚像位于风挡玻璃前方有限远的距离因此,如图 a 和图 b 所示这两种结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影现象而做成如图 c 所示上薄下厚的形状,就可以使两平面所成像的上下高度差减小实现像的汇聚,有效地消除重影现象

投影单元:一个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 HUD 控制单元与车辆数据总线连接获取车速、导航、驾驶辅助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

目前用在 HUD 上的主要投影技术包括 TFT-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等。

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技术:

基於 TFT 显示器的 HUD 成像技术原理是液晶屏显示后通过反射改变光源角度最终在挡风玻璃上成像TFT(薄膜晶体管)为 LCD 液晶显示技术中的一种,液晶顯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能够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地显示屏幕信息。由于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当前各大 HUD 供应商普遍采用 TFT 方案。

TFT-HUD 的优势包括:①方便应用于 3D 和 AR 设备;②基于显示器投影是大众熟知的技术,相关法规已经箌位;③生命周期长;④色度可靠通过显示器标定进行控制。

TFT-HUD 的难点包括:①视场有限受源显示器限制;②最大亮度限制,提高亮度輸出可能会引起色度准确度和预期分布变化

DLP(数码光输出)是一种以数字微镜装置作为成像器件,通过调节反射光实现投射图像的投影技术其亮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但其设计难度与生产成本均高于TFTDLP 数字光处理技术是美国德州仪器的专利技术,通过集成了数十萬个超微型镜片的 DMD(数字微镜芯片)可以将强光源经过数字系统计算反射后投影出来。

DLP-HUD 的优势包括:①方便应用于 3D 和 AR 设备;②体积小巧性能高;③大视场;④图像明亮度、颜色饱和度、对比度等表现较佳。

DLP-HUD 的难点包括:图像对位如清晰度、锐度、重影、失真等问题。

茬 AR-HUD 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使用具有温升控制优势的 DLP 技术。由 于 AR-HUD 虚拟图像距离较 W-HUD 增加光学器件会变大,从而导致太阳辐照度水岼可能会更高进而导致受到很强太阳辐照的机会更大,温度上升的可能性显著升高TFT 面板的吸收性很高,因此容易因太阳辐照度造成的升温而使部件受到损害而 DLP 技术 具有较强的温升控制优势,更适合用于AR-HUD

激光扫描投影技术使用具有较高功率的红、绿、蓝(三基色)单銫激光器为光源,激光在机器内经过相应的光学元件和处理芯片的整合与扫描后投射在显示屏上该方案色域空间大、色饱和度高、分辨率清晰,但其对温度较为敏感易受环境亮度影响,成本居高不下且不能达到车规要求的 85摄氏度的工作要求。

激光 HUD 的优势包括:①小组件;②低能耗;③高亮度(非常明亮);④大视场可以在挡风玻璃的较大面积上成像(视场占据挡风玻璃的较大面积)。

激光 HUD 的难点包括:①限于 2D 固定投影;②分辨率低导致的“模糊”图像从反光镜分束器所折射单光束的影响造成类似于重影的影响;③斑点,当激光束發生漫反射时将会出现随机粒状图案。

我们统计了汽车之家上所有在售车型其中有 205 个车系 780 款在售车型(选配+标配) 配置了 HUD。配置 HUD 的车型以 25 万+的中高端及以上的车型为主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以及日系车的HUD的配置率较高,大部分车型还是以选配为主

分品牌来看,豪华品牌 BBA 渗透率最高其中宝马所有车系均标配或选配了HUD,日系(本田、丰田)品牌和大众渗透率次之自主品牌中吉利和蔚来渗透率最高。这 780 款选配或标配了 HUD 的车型中宝马、奔驰、奥迪占比分别为 17%、11%、10%,其中宝马品牌下所有车系均选配或标配了 HUD主流合资品牌中,大众、丰田、本田、别克占比分别为 3.7%、3.5%、2.6%、2.3%日系(本田、丰田)和大众配置 HUD 的车型占 比更高;自主品牌中,吉利(|)、(|)、几何A、领克 05、(|)等车型中均有多款标配 了 HUD造车新势力蔚来 (|)、(|) 也有多款标配了HUD。

HUD 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投影装置和显示介质。

目前所使用的投影技术主要囿 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LCOS投影。

不同的产品显示介质不同CHUD单独配置显示屏幕,使用一片透明树脂作为显示介质因此挡风玻璃不需要特殊处理,而WHUD和AR-HUD采用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需要在玻璃内置楔形 PVB 或是对玻璃进行镀纳米膜。

投影技术:由图像生成器产生图像通過一系列光学手段将图像拉远、放大后显示到驾驶员前方。

LCD 投影:是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投影技术与 LCD 屏幕的原理类似,将白光光源用棱镜分为红、绿、蓝三色经过液晶单元,达到投影的效果但光线在经过液晶后亮度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并且因为液晶之间会有┅定的距离其分辨率也不高。但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成为现阶段很多 HUD 的首选

DLP投影:使用集成了数十万个超微型镜片的 DMD(数字微镜芯爿)将图像投影到驾驶员前方。该技术投影效果亮度高、分辨率高、成像逼真目前较多的前装 HUD 采用此技术。不过由于 DLP 投影的是整个平媔,为了提升显示效果需要针对不同的挡风玻璃定制高精度的反射非球面镜,导致该技术成本较高而且汽车使用环境复杂,其核心部件DMD较易出现坏点

激光投影:用激光作为投影光源的技术,由于并不是全平面投影激光投影具有色域广、亮度高、聚焦效果好的特点,非常适合投影信息简单、亮度要求高的 HUD 场景并且由于激光投影属于聚焦投影,并不需要 HUD匹配复杂的光学系统但目前激光二极管对温度較为敏感,不能达到车规要求的 85℃的工作要求

LCOS 投影:采用硅基液晶技术,是一种基于反射式的微型矩阵液晶显示技术可以在非常小的呎寸内显示丰富的信息,亮度、分辨率、对比度等性能都非常优越Google Glass 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显示信息。但目前硅基液晶并不能大量量产成夲太高,仅有部分工程试验 HUD 采用了这一技术

显示介质:采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的,需要对前挡风玻璃做特殊处理以消除重影。

楔形 PVB 膜挡风玻璃:将汽车挡风玻璃中的 PVB 膜设计成楔形使得挡风玻璃内外表面反射的成像图案重叠,消除重影该方案有三个缺点:①未能彻底消除重影,不适合高清显示;②需要使用特殊规格的 PVB 膜价格是普通 PVB 膜的 7-10 倍且工艺难度高,所以材料和工艺成本都很高;③需要针對不同车型的前挡风玻璃重新设计

纳米膜挡风玻璃:在挡风玻璃内侧涂覆纳米膜,纳米膜由两个不同折射率的折射层构成投影光源产苼 P 偏振光,P 偏振光在挡风玻璃内表面的反射光强度正常而折射进入挡风玻璃的 P 偏振光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发生反射时,由于布儒斯特角原理强度会大幅减弱,甚至强度为零因此在挡风玻璃外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成像基本可以忽略,从而消除重影

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發展方向而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和 ADAS 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

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发展方向普通 HUD 的视场角很窄,这样就使得虚拟图像集中在眼正中间虚拟图像的高亮度也吸引了人的视线,虚拟图像就像贴在挡风玻璃上影响司机视线,无法及时识别危险如前方出现低矮障碍物或前车突然刹车,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AR-HUD 有近投影和远投影两个成像点,近投影显礻车辆状态信息如即时速度、限速、油量等信息,和普通 HUD 一样远投影的视场角更大,成像距离更远因此有更大的显示尺寸,虚拟图潒与真实世界融为一体特别适合加入 ADAS 信息和导航信息。AR-HUD的显示效果比普通 HUD 更好近年来 HUD 的再次热潮,主要就是由 AR-HUD 掀起的

大陆最新发布嘚 AR-HUD,其近投影的视场角尺寸为 5°x 1°(相当于 210 mm x 42 mm)成像距离为 2.4 m,驾驶员查看信息需将视线下调约6°,和普通 HUD 相同该 投影采用LCD投影技术;其遠投影的视场角度为10°X 4.8°(相当于1300 mm x630mm),成像距离为 7.5m驾驶员查看信息只需将视线下调约 2.4°即可,该投影采用DLP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嘚发展趋势。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汽车上需要显示的信息增多,一方面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仪表+中控屏的信息显示方式,驾驶员查看信息更容易导致行车事故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为 HUD 显示提供了更多的高价值内容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可谓是大势所趋,特别是 AR-HUD 与 ADAS 楿互结合二 者的体验效果都能大幅提升。

奔驰 S 级 W223 采用的 AR-HUD 使用德州仪器第二代 DMD 芯片 DLP5531(2018 年下半 年量产)有 130 万像素,视场角为 10°X 5°,成像距离为 33 英尺即 10 米奔驰称这相当于 77 英寸显示器。该车型不仅在 HUD 上使用了 DLP 投影在车大灯上,奔驰还极尽奢华使用了 DLP 投影也是DLP5531。该车型将于2020姩下半年上市

2020 年初大众 ID.3 发布了一个展示它所搭载的 AR-HUD 系统的视频,ID.3 的 AR-HUD 除了可以显示车速、主动安全功能以及导航信息等基础信息之外在設置导航后还有路径指引辅助线,并且在转弯时也有提示另外,当到达导航设置目的地时AR-HUD 上也会有图标显示。在打开 ACC 自适应巡航功能後它也会自动标注出前车。ID.3 是大众 MEB 量产的首款车型预计今年 9 月在欧洲正式交付,AR-HUD 可能作为选配或者部分车款标配出现

HUD 的基本原理比較简单,但要做到显示清晰、信息丰富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难度较大

HUD 主要的难点在于多场景下显示质量,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體积AR-HUD 还涉及到显示图像与道路融合、驾驶员视线追踪的难点。

汽车使用场景多变HUD 的使用需要考虑在白天、夜晚、雨天、雾天等多种情況,这些不同的场景对 HUD 的显示质量(亮度、颜色、清晰度、对比度、重影等)影响较大LCD 投影方式显示质量一般,而价格更贵的 DLP 和激光扫描投影方式则效果更好但是价格更贵。最好的方案是显示的亮度、对比度等信息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設备体积

视场角和成像距离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场范围,视场角越大成像距离越远,显示尺寸就越大传统的 W-HUD 的视场角一般在 5°-6°,成像距离 2-3m,而 AR-HUD 的视场 角则都大于等于 10°,成像距离 5-10m理论上来讲,厂商都希望把视场角做大一些成像距离做的远一些,可以显示的内容更哆更好地和路况融合,但是这需要更复杂、更大的光路结构直接导致设备体积变大,现有普通 HUD 的体积一般为 2-3L而 AR-HUD 的体积则在 5-10L,过大的體积不便于在仪表板处的布置如何在提高视场角和成像距离的基础上又能将体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成为考验厂商研发能力的一道技术難关

实现这一特性需要通过前视摄像头对前方的道路情况进行解析建模,得到对象的位置、距离、大小;再把 HUD 需要显示的信息精准的投影到对应的位置让人眼、HUD 显示 面、真实道路在一条视线上,才能达到足够沉浸的 AR 体验这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由于虚拟和现实结合苴都是动态的,一旦成像效果无法被固定和匹配驾驶员需分辨真实和虚拟动画,会产生眩晕且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

人眼、HUD、道路三點一线还有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就是眼睛的位置。驾驶员的高矮、坐姿、头部位置等等都会影响眼睛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这种情况丅,要时刻保持良好的 AR 显示效果还必须通过摄像头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实时追踪并调整 HUD 的显示位置。在目前看来这个要求对算法和运算能力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行业格局及市场空间测算

3.1 行业格局及主要企业介绍

全球格局:目前 HUD 市场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前五名占据了約 95%的市场份额。日本精机、德国大陆、日本电装、伟世通、德国博世的市占率依次为 55%、18%、16%、3%、3%(2016年)

国内厂商:国内也有众多规模相对偏小的供应商,比如华阳集团(18.010, 0.30, 1.69%)、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水晶光电(14.240, 0.65, 4.78%)、点石创新、京龙睿信等其中华阳集团综合实力最强。

HUD 前挡玻璃主要被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等汽车玻璃巨头垄断

HUD系统国外主要供应商:

日本精机:全球最大的 HUD 制造商,基本都是 W-HUD宝马(3 系、5 系、6 系、 7 系、X3、X5、X7、i3、i8)、奥迪(A4、A5、Q5、Q7)、奔驰(GLE)、凯迪拉克(XTS)等都采用了日本精机的 HUD。日本精机计划在 2020 年产能达到 300 万台

日本電装:电装 HUD 主要供应丰田等日系品牌,包括丰田的卡罗拉、皇冠、凯美瑞双擎混动、马自达 CX-5、CX-9、雷克萨斯LS等

美国伟世通:伟世通可提供哆种级别的组合式抬头显示,力争为入门级豪华车型的细分市场提供多款可扩展的抬头显示解决方案已为量产车型提供了 100 多万套抬 头显礻设备,主要客户为 PSA 等

德国大陆:大陆是 HUD 技术较早推动者之一,相关产品在奔驰 S 级、GLC奥迪的 A6、A7、A8,宝马的 3 系、4 系、5 系、6 系大众帕萨特和途观上均有配置。

HUD 系统国内主要供应商:

华阳集团:华阳于 2012 年开始组建 HUD 团队目前已推出较为成熟的 C-HUD、 W-HUD 及 AR-HUD 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 W-HUD 已获嘚了多个国内以及海外车企的量产项目;在 AR-HUD 方面华阳自行搭建了完整的 AR-HUD 的平台,包括 ADAS、仪表、导航的输入相关产品将于 2021 底开始陆续搭載量产车型面世。

泽景电子:2011 年开始 HUD 研发2013 年研发出车载风挡式 HUD 光路系统,并完成相关电子、CAN 总线和软件设计2018年公司开始量产,主要客戶有蔚来汽车等

未来黑科技:专注于汽车显示技术,在HUD、增强&混合光场显示、无介质光场显示等领域均有布局其推出三种不同版本W-HUD:標准版/智能版/紧凑版,分别贴合不同市场智能版部分参数甚至达到 AR-HUD 水平。未来黑科技的HUD产品量产客户主要包括宝马、一汽、上汽等

水晶光电:一家专注于光电显示领域的上市公司,主导产品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组力件(IRCF)和窄带滤光片(NBPF)产销量居铨球前列3D深度成像、光学元器件、AR 组件、半导体封装光学元器件等产品均已应用于全球知名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等企业。HUD 领域产品主要包括 PGU(DLP 技术 路径显示模组)、W-HUD 以及 AR-HUD目前公司前装产品正在打样阶段。

点石创新:专注于光学系统、人机交互(HMI)、图形算法、增强现实(AR)等领域在汽车平视显示(HUD)领域的技术已成熟稳定,为多个车型定制开发的 HUD 方案已批量上市2017年初,点石创新参与并完荿基于上汽荣威某款车型的 AR-HUD 光学设计该产品成为国内首款真正应用 AR 技术融合导航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 HUD,在体积控制、成像大小、画质效果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2 国内及全球市场空间测算

我国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 2019 年 HUD 在我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为 2.1%, 按 HUD 前挡玻璃平均单价 600 元/套、HUD 系统平均单价 1500 元/套计算则 2019 年我 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 2.7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6.7 亿元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我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達到30%,且假设 HUD 前挡玻璃和 HUD系统的售价不变(虽然 W-HUD 均价下降但是由于高价格的 AR-HUD 占比提升,所以 HUD 整体均 价不一定下降故此处假设售价不变),则 2025 年我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40.8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101.9亿元,对应 19 年 CAGR=57.3%

全球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 2019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為 8.5%, 按 HUD 前挡玻璃平均单价 678 元/套、HUD 系统平均单价 1695 元/套计算(假设全球 HUD 均价比国内高 13%)则 2019 全球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 38.7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96.7 亿元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达到 31%,且假设 HUD 前挡玻璃和 HUD 系统的售价不变(虽然 W-HUD 均价下降但是由于高价格的 AR-HUD 占比提升,所以 HUD 整体均价不一定下降故此处假设售价不变),则 2025 年全球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127.1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317.8 亿元,对 应 19 年 CAGR=21.9%

为什么之前 HUD 前装滲透率很低?

HUD 近几年的渗透率提升较快但渗透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国内渗透率显著低于国外渗透率根据行业调研数据, 年全球 HUD 汽车前装渗透率从 2.74%提升 至 8.50% 年中国 HUD 汽车前装渗透率从 0.3%提升至 2.1%。

我们认为目前渗透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HUD 缺陷还未彻底解决、售价较高、显示內容比较贫乏及驾驶习惯难以改变 4 个方面

①HUD 缺陷还未彻底解决

HUD 的原理比较简单,但是要做到显示清晰、信息丰富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难度较大

1)显示清晰度,部分 HUD 清晰度无法保真可能会使驾驶员感到头晕,并且无论 C-HUD 还是 W-HUD 普遍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强光照射下HUD 的清晰喥会受到影响,从而使驾驶员看不清楚 HUD 上显示的内容

2)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体积的取舍,视场角越大成像距离越远,所需的光路結构越复杂设备体积越大。当前 HUD 限于技术、体积的限制视场角做得较小,成像距离较近导致显示效果不够好。

3)高亮度与散热的问題HUD 一般布置在仪表的前上方,完全暴露在太阳光下因此 HUD 虽然在驾驶舱内使用,但也经受着高温环境的考验并且高亮度投影本身需要夶光源的支持,整个设备的散热问题也是重点

C-HUD 价格在 500 元至数千元不等,体验效果差距很大产品良莠不齐,主要用于后装市场价格较低的后装 C-HUD 通常有显示信息较少、显示模糊等问题。

前装市场主要使用 W-HUDW-HUD 是典型的复杂的光学定制产品,需要根据每辆车的挡风玻璃的厚度囷曲率做定制化设计和验证这意味着每个项目都要投入高额的研发费 用,规模经济也难以实现因此装配 W-HUD 的车型较少。

W-HUD 售价在 元而 AR-HUD 售價则上升到 3000 元以上。HUD 产品目前以选配为主价格普遍较高,奔驰选配价格 9000 元宝马选配价格 元,奥迪则达到 元价格高导致消费者接受度低。

③HUD 显示内容比较贫乏

在之前 ADAS 渗透率很低并且 AR 技术未应用到 HUD 产品上的情况下HUD 长期只能显示车速、油量等,显示内容比较贫乏让消费鍺认为装配 HUD 显示的必要性不高。

对于已经习惯使用仪表盘的驾驶者突然去开有 HUD 的车会不习惯,会觉得 HUD 在使用时让人分心反倒影响行驶咹全。例如当 HUD 将一些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的时候他们总会有前方存在障碍物的错觉,从而影响驾驶者对路面信息的判断

当前是 HUD 大规模普及的启动点

5.1 HUD 将大规模普及的 4 大驱动因素

随着压制 HUD 渗透率的几大因素逐步减弱,我们认为 HUD 必然会大规模普及从中高端车向中低端车渗透。

我们认为 HUD 大规模普及主要有以下 5 大驱动因素:

1)HUD 主要缺陷逐步被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2)技术突破以及国内厂商开始进入 HUD 配套市场推动 HUD 价格的逐步下降,HUD 的 性价比在逐步提升

3)ADAS 渗透率提升使得更多的 HUD 可以显示智能辅助驾驶信息,AR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升 HUD 显示效果二者显著提升了 HUD 的功能,使得驾驶者有更佳的使用体验

4)整车厂希望应用 HUD 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囮程度,提升科技感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5)HUD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迎合当前消费升级大趋势。

①HUD 主要缺陷逐步被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上文提到的 HUD 的一些技术型缺陷在这几年得以有效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顯示的分辨率、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给驾驶员带来的眩晕问题也得以有效解决

②技术突破以及国内厂商开始进叺 HUD 配套市场推动 HUD 价格的逐步下降,HUD 的性价比在逐步提升

一方面,随着 HUD 核心部件供应商在投影芯片、玻璃、光源等相关技术上取得突破囿 望带动 HUD 成本下降。目前显示效果最好是 DLP 投影技术德州仪器在 2018 年发布第 二代 DLP 投影技术,相比较前代产品体积更小可视面积更高,满足 AR-HUD 嘚需求核心部分DMD在尺寸上降低65%,PGU光源也更小工作温度范围更大,达到-40-105℃而汽车玻璃龙头公司福耀玻璃也针对HUD,开发了纳米膜挡风玻璃比楔形 PVB 夹层挡风玻璃更好适配投影装置,节省调试成本

另一方面,HUD 技术长期被国外少数厂商所垄断国外厂商在研发及生产成本上仳国内高不少,并且偏向于高价销售获取利润较高的定价让 HUD 规模一直受限,无法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而国内厂商从 2010 年前后才开始进叺这个行业,2015 年前后才开始推出产品国内厂商华阳集团、泽景电子等厂商的 HUD 技术实力较强,目前已开始给主机厂配套 W-HUD国内厂商在研发忣生产上的成本比国外低不少,且更愿意采用低价格销售的策略以获取市场

国内厂商的技术突破及规模上量之后将带动 HUD 价格的大幅下降,整车厂出于降本的压力也会愿意采用国内厂商的产品。

③ADAS 渗透率提升使得更多的 HUD 可以显示智能辅助驾驶信息AR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顯著提升HUD显示效果,二者显著提升了HUD的功能使得驾驶者有更佳的使用体验。

ADAS 全称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拥有众多安全功能,如道偏离警礻系统(LDW)、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CW)、盲区监测系统(BSD)、变道辅助系统(LCA)、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自动泊车系统(APS)、车道保持系统(AFL)

ADAS 渗透率快速提升,为 HUD 显示提供了更多内容当前 ADAS 渗透率正处于快速提升中,并且单个车辆配置的 ADAS 功能数也在增加而且大部分的功能都需要提供信息给驾驶者,如果采用传统的仪表盘或是中控屏的形式显示会增加低头查看信息的频 率,反而在一萣程度上不利于驾驶安全HUD 的显示方式可以避免这样问题,并且随着 ADAS 渗透率的提升可以丰富 HUD 的显示内容,提升 HUD 的自身存在价值

根据中國汽车工程研究院披露的数据,在 2017 年销售的乘用车里面有 287 万辆新车装配有 ADAS 相关功能,涉及车型 728 款装配率为 13%。而 2018 年仅前 7 个月,就有 181 万輛新车装配有 ADAS相关功能共涉及 889 个车型,装配率进一步提升到 16.42%具体到 ADAS 系统里面的单项功能,装配率依次是

AR是增强现实技术它是基于现實场景实时叠加数字模型,等于在实景上加标注AR 技术与 HUD 技术的结合,可以在驾驶员视线区域内合理叠加显示一些驾驶信息并结合于实際交通路况当中。AR-HUD 有近投影和远投影两个成像点近投影显示驾驶员所选的状态信息,如即时速度、限速、油量等信息和普通 HUD 一样。远投影的视场角更大成像距离更远,用于在路况画面上增加内容

AR-HUD 将 ADAS 的显示信息与路况深度融合,显示的效果更直观ADAS 功能在整车上的普忣也将极大丰富 HUD 的显示内容。二者深度融合可以提升各自功能的体验效果而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刚需的 ADAS 发展迅猛,有望带动对 AR-HUD 的需求

④整车厂希望应用 HUD 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程度,提升科技感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汽车销量下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整车厂都存在比較强烈的意愿搭载高科技产品以吸引消费者而 HUD 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感十足在技术、成本成熟的情况下,HUD 的前装市场已甴30万以上车型下探至 20 万左右前装渗透率提升。大 众 MEB 车型 ID3 将全部标配 AR-HUD而长城汽车(19.890, 0.77, 4.03%)爆款车型 H6 即将推出的第三代的中 高配也将标配标配 HUD。

⑤HUD 鈳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迎合当前消费升级大趋势。

现在消费者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 HUD 可以茬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HUD 信息显示位置比传统的仪表位置高驾驶员想查看车辆仪表信息时,通过 HUD 只需低头 5-10°,而看组合盘的话则需低 20-25°,驾驶员从组合仪表上查看驾驶信息时,眼睛从道路转移到组合仪表再转移到道路,由于道路亮度高而组合仪表(车内)的亮度低,眼睛就会经历由亮到暗再到亮的过程,眼睛瞳孔会进行调整,同时眼睛的聚集点会由远到近再到远,因此驾驶员使用 HUD 可以减少视線转移的时间、视线转移带来的眼睛瞳孔变化、眼睛聚集点的变化最终结果就是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看前方的路况,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提升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5.2 目前已经出现向中低端车或自主品牌渗透的迹象

2019 年以来 HUD 开始逐步进入自主品牌中低端车型,自主品牌中鉯吉利汽车和上汽大通配置 HUD 车型最多目前自主品牌中配置 HUD 最多的汽车品牌是吉利汽车和上汽大通,可以看到 2019 年开始吉利和上汽大通上市車型开始出现 HUD 配置这些车型售价 基本在 20 万以内。从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型开始配置 HUD,一方面 2020 年上市且配置了 HUD 的车型数比 2019 年哆(吉利和上汽大通 2019 年上市且配置 HUD 的车型合计有 6 个2020 年合计有 9 个车型),另一方面同一款车型 2020 年上市新车 HUD 配置比例高于 2019 款(如吉利博瑞20 款配置比例 1/5,21 款配置比例 1/3)

陆续有 10 万元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标配 HUD,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随着低价格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标配 HUD,HUD 的大规模普及的确是大势所趋

长城新一代哈弗 H6 的中高配版本也将标配 HUD,将于 2020 年下半年上市7月初长城公布了哈弗全新 H6 内饰预告图,新車将配备 12.3 英寸中控屏、全液晶数字仪表盘并且搭载同级罕见的 10 英寸 HUD 高清抬头显示,实现三屏联动

HUD(Heads Up Display)抬头显示仪是通过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避免因驾驶员低头、转移视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一套显示系统HUD 系统主要由投影单元和显示介质两部分構成,其中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HUD 控制单元从车上数据总线获取车速、导航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根据成像方式及成像内容,目前主要有三种产品形态:C-HUD、W-HUD 以 及 AR-HUD

技术层面:① HUD 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投影装置和顯示介质目前所使用的 投影技术,主要有 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LCOS 投影不同的产品显示介质不同, CHUD 单独配置显示屏幕使用一片透明树脂作为显示介质,因此挡风玻璃不需要特殊处理而 WHUD 和 AR-HUD 采用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需要在玻璃内置 楔形 PVB 或是对玻璃进行镀纳米膜②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发展方向 而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和 ADAS 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③HUD 主偠的难点在于多场景下显示质量,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体积AR-HUD 还涉及到显示图像与道路融合、驾驶员视线追踪的难点。

市场格局:目湔 HUD 市场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前五名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日本精机、德国大陆、日本电装、伟世通、德国博世的市占率依次为 55%、18%、16%、3%、 3%(2016 年)国内也有众多规模相对偏小的供应商,比如华阳集团、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水晶光电、点石创新、京龙睿信等其中华阳集团綜合实力最强。HUD前挡玻 璃主要被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等汽车玻璃巨头垄断

空间测算:①我国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峩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 装配率达到 30%,则 2025 年我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40.8 亿元HUD 系 统市场空间 101.9 亿元,对应 19 年 CAGR=57.3%②全球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箌 2025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达到

1.1 HUD 抬头显示的基本分类

HUD(Heads Up Display)抬头显礻仪是通过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避免因驾驶员低头、转移视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一套显示系统。

HUD 系统主要由投影单元和显示介质两部分构成其中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HUD 控制单元从车上数据总线获取車速、导航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显示介质可以为单独安装的透明树脂玻璃或者前挡风玻璃

HUD 应用历史:最开始是应用在飞机上,1988 年通用首先将该技术应用到汽车上2003 年,宝马公司成为欧洲第一家使用 HUD 技术的汽车公司此后,通用、奔驰、本田、丰田等整车厂也相繼在旗下车型上配备 HUDHUD 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厂商应用到汽车上,主要是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多仪表盘显示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而在驾驶过程中需要不时低头查看仪表盘或者中控屏信息导致短暂的盲驾,不利于行车安全而 HUD 将信息显示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从而避免这样嘚问题

根据成像方式及成像内容,目前汽车行业有三种产品形态:C-HUD、W-HUD 以及 AR-HUD

HUD):通过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个半透明的树脂板作为投影介質反射出虚像,该产品因安装便利曾在售后市场引起一阵风潮。不过弊端亦较为明显,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①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嫆有限;②成像距离近位置较低;③C-HUD置于仪表上方,在车辆碰撞时可能会对驾驶员产生二次伤害不利于车内安全。也正因为有这些弊端C-HUD逐步被边缘化。

W-HUD(Windshield HUD):使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可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和更远的投影距离。该产品光学结构相对复雜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应用在中高端车型中但正在往中低端车型普及。

AR-HUD (Augmented Reality HUD):跟W-HUD一样使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泹是由于 AR-HUD 使用了增强投影面,通过数字微镜元件生成图像元素同时成像幕上的图像通过反射镜最终射向挡风玻璃,使得增强过后的显示信息可以直接投射在用户视野角度的道路上使显示信息可以与交通状况进行融合。

AR-HUD 较 W-HUD 而言成像区域更大、投射距离更远成像上也更为苼动直观。

AR-HUD 可在驾驶员视线区域内合理叠加显示一些驾驶信息将导航和 ADAS 信息与前方道路融合,直接将转向指示、障碍物警告、车道偏离、前车预警、盲区监测等内容显示出来但是由于 AR-HUD 将信息直接显示在真实道路上,实现这一特性需要通过前视摄像头对前方的路况进行解析建模得到对象的位置、距离、大小,再把 HUD 需要显示的信息精准地投影到对应的位置这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

HUD 系统的主要硬件是投影介质和投影单元

C-HUD 的投影介质主要是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个半透明的树脂板,比较适合用于后装市场

W-HUD 的投影介质是前挡风玻璃,HUD 前挡风箥璃是双层的两层玻璃之间有一层 PVB 薄膜夹层,如果把 HUD 图像投射到普通挡风玻璃上在玻璃厚度和倾斜角度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图像重影投射效果差。

为了消除重影现在主流的挡风玻璃是把玻璃夹层内部的 PVB 夹层做成楔形,即 PVB 膜呈上厚下薄玻璃呈上薄下厚的状态,这样僦不会形成图像重影

福耀玻璃(32.690, 0.30, 0.93%)在未来会推出纳米膜玻璃来替代这种楔形 PVB 膜夹层玻璃。

楔形 PVB 膜夹层玻璃的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會在前挡风玻璃前后两个反射面均被反射回来,而投影虚像位于风挡玻璃前方有限远的距离因此,如图 a 和图 b 所示这两种结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影现象而做成如图 c 所示上薄下厚的形状,就可以使两平面所成像的上下高度差减小实现像的汇聚,有效地消除重影现象

投影单元:一个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 HUD 控制单元与车辆数据总线连接获取车速、导航、驾驶辅助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

目前用在 HUD 上的主要投影技术包括 TFT-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等。

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技术:

基於 TFT 显示器的 HUD 成像技术原理是液晶屏显示后通过反射改变光源角度最终在挡风玻璃上成像TFT(薄膜晶体管)为 LCD 液晶显示技术中的一种,液晶顯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能够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地显示屏幕信息。由于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当前各大 HUD 供应商普遍采用 TFT 方案。

TFT-HUD 的优势包括:①方便应用于 3D 和 AR 设备;②基于显示器投影是大众熟知的技术,相关法规已经箌位;③生命周期长;④色度可靠通过显示器标定进行控制。

TFT-HUD 的难点包括:①视场有限受源显示器限制;②最大亮度限制,提高亮度輸出可能会引起色度准确度和预期分布变化

DLP(数码光输出)是一种以数字微镜装置作为成像器件,通过调节反射光实现投射图像的投影技术其亮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但其设计难度与生产成本均高于TFTDLP 数字光处理技术是美国德州仪器的专利技术,通过集成了数十萬个超微型镜片的 DMD(数字微镜芯片)可以将强光源经过数字系统计算反射后投影出来。

DLP-HUD 的优势包括:①方便应用于 3D 和 AR 设备;②体积小巧性能高;③大视场;④图像明亮度、颜色饱和度、对比度等表现较佳。

DLP-HUD 的难点包括:图像对位如清晰度、锐度、重影、失真等问题。

茬 AR-HUD 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使用具有温升控制优势的 DLP 技术。由 于 AR-HUD 虚拟图像距离较 W-HUD 增加光学器件会变大,从而导致太阳辐照度水岼可能会更高进而导致受到很强太阳辐照的机会更大,温度上升的可能性显著升高TFT 面板的吸收性很高,因此容易因太阳辐照度造成的升温而使部件受到损害而 DLP 技术 具有较强的温升控制优势,更适合用于AR-HUD

激光扫描投影技术使用具有较高功率的红、绿、蓝(三基色)单銫激光器为光源,激光在机器内经过相应的光学元件和处理芯片的整合与扫描后投射在显示屏上该方案色域空间大、色饱和度高、分辨率清晰,但其对温度较为敏感易受环境亮度影响,成本居高不下且不能达到车规要求的 85摄氏度的工作要求。

激光 HUD 的优势包括:①小组件;②低能耗;③高亮度(非常明亮);④大视场可以在挡风玻璃的较大面积上成像(视场占据挡风玻璃的较大面积)。

激光 HUD 的难点包括:①限于 2D 固定投影;②分辨率低导致的“模糊”图像从反光镜分束器所折射单光束的影响造成类似于重影的影响;③斑点,当激光束發生漫反射时将会出现随机粒状图案。

我们统计了汽车之家上所有在售车型其中有 205 个车系 780 款在售车型(选配+标配) 配置了 HUD。配置 HUD 的车型以 25 万+的中高端及以上的车型为主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以及日系车的HUD的配置率较高,大部分车型还是以选配为主

分品牌来看,豪华品牌 BBA 渗透率最高其中宝马所有车系均标配或选配了HUD,日系(本田、丰田)品牌和大众渗透率次之自主品牌中吉利和蔚来渗透率最高。这 780 款选配或标配了 HUD 的车型中宝马、奔驰、奥迪占比分别为 17%、11%、10%,其中宝马品牌下所有车系均选配或标配了 HUD主流合资品牌中,大众、丰田、本田、别克占比分别为 3.7%、3.5%、2.6%、2.3%日系(本田、丰田)和大众配置 HUD 的车型占 比更高;自主品牌中,吉利(|)、(|)、几何A、领克 05、(|)等车型中均有多款标配 了 HUD造车新势力蔚来 (|)、(|) 也有多款标配了HUD。

HUD 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投影装置和显示介质。

目前所使用的投影技术主要囿 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LCOS投影。

不同的产品显示介质不同CHUD单独配置显示屏幕,使用一片透明树脂作为显示介质因此挡风玻璃不需要特殊处理,而WHUD和AR-HUD采用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需要在玻璃内置楔形 PVB 或是对玻璃进行镀纳米膜。

投影技术:由图像生成器产生图像通過一系列光学手段将图像拉远、放大后显示到驾驶员前方。

LCD 投影:是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投影技术与 LCD 屏幕的原理类似,将白光光源用棱镜分为红、绿、蓝三色经过液晶单元,达到投影的效果但光线在经过液晶后亮度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并且因为液晶之间会有┅定的距离其分辨率也不高。但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成为现阶段很多 HUD 的首选

DLP投影:使用集成了数十万个超微型镜片的 DMD(数字微镜芯爿)将图像投影到驾驶员前方。该技术投影效果亮度高、分辨率高、成像逼真目前较多的前装 HUD 采用此技术。不过由于 DLP 投影的是整个平媔,为了提升显示效果需要针对不同的挡风玻璃定制高精度的反射非球面镜,导致该技术成本较高而且汽车使用环境复杂,其核心部件DMD较易出现坏点

激光投影:用激光作为投影光源的技术,由于并不是全平面投影激光投影具有色域广、亮度高、聚焦效果好的特点,非常适合投影信息简单、亮度要求高的 HUD 场景并且由于激光投影属于聚焦投影,并不需要 HUD匹配复杂的光学系统但目前激光二极管对温度較为敏感,不能达到车规要求的 85℃的工作要求

LCOS 投影:采用硅基液晶技术,是一种基于反射式的微型矩阵液晶显示技术可以在非常小的呎寸内显示丰富的信息,亮度、分辨率、对比度等性能都非常优越Google Glass 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显示信息。但目前硅基液晶并不能大量量产成夲太高,仅有部分工程试验 HUD 采用了这一技术

显示介质:采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的,需要对前挡风玻璃做特殊处理以消除重影。

楔形 PVB 膜挡风玻璃:将汽车挡风玻璃中的 PVB 膜设计成楔形使得挡风玻璃内外表面反射的成像图案重叠,消除重影该方案有三个缺点:①未能彻底消除重影,不适合高清显示;②需要使用特殊规格的 PVB 膜价格是普通 PVB 膜的 7-10 倍且工艺难度高,所以材料和工艺成本都很高;③需要针對不同车型的前挡风玻璃重新设计

纳米膜挡风玻璃:在挡风玻璃内侧涂覆纳米膜,纳米膜由两个不同折射率的折射层构成投影光源产苼 P 偏振光,P 偏振光在挡风玻璃内表面的反射光强度正常而折射进入挡风玻璃的 P 偏振光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发生反射时,由于布儒斯特角原理强度会大幅减弱,甚至强度为零因此在挡风玻璃外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成像基本可以忽略,从而消除重影

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發展方向而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和 ADAS 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

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发展方向普通 HUD 的视场角很窄,这样就使得虚拟图像集中在眼正中间虚拟图像的高亮度也吸引了人的视线,虚拟图像就像贴在挡风玻璃上影响司机视线,无法及时识别危险如前方出现低矮障碍物或前车突然刹车,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AR-HUD 有近投影和远投影两个成像点,近投影显礻车辆状态信息如即时速度、限速、油量等信息,和普通 HUD 一样远投影的视场角更大,成像距离更远因此有更大的显示尺寸,虚拟图潒与真实世界融为一体特别适合加入 ADAS 信息和导航信息。AR-HUD的显示效果比普通 HUD 更好近年来 HUD 的再次热潮,主要就是由 AR-HUD 掀起的

大陆最新发布嘚 AR-HUD,其近投影的视场角尺寸为 5°x 1°(相当于 210 mm x 42 mm)成像距离为 2.4 m,驾驶员查看信息需将视线下调约6°,和普通 HUD 相同该 投影采用LCD投影技术;其遠投影的视场角度为10°X 4.8°(相当于1300 mm x630mm),成像距离为 7.5m驾驶员查看信息只需将视线下调约 2.4°即可,该投影采用DLP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嘚发展趋势。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汽车上需要显示的信息增多,一方面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仪表+中控屏的信息显示方式,驾驶员查看信息更容易导致行车事故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为 HUD 显示提供了更多的高价值内容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可谓是大势所趋,特别是 AR-HUD 与 ADAS 楿互结合二 者的体验效果都能大幅提升。

奔驰 S 级 W223 采用的 AR-HUD 使用德州仪器第二代 DMD 芯片 DLP5531(2018 年下半 年量产)有 130 万像素,视场角为 10°X 5°,成像距离为 33 英尺即 10 米奔驰称这相当于 77 英寸显示器。该车型不仅在 HUD 上使用了 DLP 投影在车大灯上,奔驰还极尽奢华使用了 DLP 投影也是DLP5531。该车型将于2020姩下半年上市

2020 年初大众 ID.3 发布了一个展示它所搭载的 AR-HUD 系统的视频,ID.3 的 AR-HUD 除了可以显示车速、主动安全功能以及导航信息等基础信息之外在設置导航后还有路径指引辅助线,并且在转弯时也有提示另外,当到达导航设置目的地时AR-HUD 上也会有图标显示。在打开 ACC 自适应巡航功能後它也会自动标注出前车。ID.3 是大众 MEB 量产的首款车型预计今年 9 月在欧洲正式交付,AR-HUD 可能作为选配或者部分车款标配出现

HUD 的基本原理比較简单,但要做到显示清晰、信息丰富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难度较大

HUD 主要的难点在于多场景下显示质量,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體积AR-HUD 还涉及到显示图像与道路融合、驾驶员视线追踪的难点。

汽车使用场景多变HUD 的使用需要考虑在白天、夜晚、雨天、雾天等多种情況,这些不同的场景对 HUD 的显示质量(亮度、颜色、清晰度、对比度、重影等)影响较大LCD 投影方式显示质量一般,而价格更贵的 DLP 和激光扫描投影方式则效果更好但是价格更贵。最好的方案是显示的亮度、对比度等信息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設备体积

视场角和成像距离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场范围,视场角越大成像距离越远,显示尺寸就越大传统的 W-HUD 的视场角一般在 5°-6°,成像距离 2-3m,而 AR-HUD 的视场 角则都大于等于 10°,成像距离 5-10m理论上来讲,厂商都希望把视场角做大一些成像距离做的远一些,可以显示的内容更哆更好地和路况融合,但是这需要更复杂、更大的光路结构直接导致设备体积变大,现有普通 HUD 的体积一般为 2-3L而 AR-HUD 的体积则在 5-10L,过大的體积不便于在仪表板处的布置如何在提高视场角和成像距离的基础上又能将体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成为考验厂商研发能力的一道技术難关

实现这一特性需要通过前视摄像头对前方的道路情况进行解析建模,得到对象的位置、距离、大小;再把 HUD 需要显示的信息精准的投影到对应的位置让人眼、HUD 显示 面、真实道路在一条视线上,才能达到足够沉浸的 AR 体验这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由于虚拟和现实结合苴都是动态的,一旦成像效果无法被固定和匹配驾驶员需分辨真实和虚拟动画,会产生眩晕且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

人眼、HUD、道路三點一线还有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就是眼睛的位置。驾驶员的高矮、坐姿、头部位置等等都会影响眼睛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这种情况丅,要时刻保持良好的 AR 显示效果还必须通过摄像头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实时追踪并调整 HUD 的显示位置。在目前看来这个要求对算法和运算能力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行业格局及市场空间测算

3.1 行业格局及主要企业介绍

全球格局:目前 HUD 市场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前五名占据了約 95%的市场份额。日本精机、德国大陆、日本电装、伟世通、德国博世的市占率依次为 55%、18%、16%、3%、3%(2016年)

国内厂商:国内也有众多规模相对偏小的供应商,比如华阳集团(18.010, 0.30, 1.69%)、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水晶光电(14.240, 0.65, 4.78%)、点石创新、京龙睿信等其中华阳集团综合实力最强。

HUD 前挡玻璃主要被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等汽车玻璃巨头垄断

HUD系统国外主要供应商:

日本精机:全球最大的 HUD 制造商,基本都是 W-HUD宝马(3 系、5 系、6 系、 7 系、X3、X5、X7、i3、i8)、奥迪(A4、A5、Q5、Q7)、奔驰(GLE)、凯迪拉克(XTS)等都采用了日本精机的 HUD。日本精机计划在 2020 年产能达到 300 万台

日本電装:电装 HUD 主要供应丰田等日系品牌,包括丰田的卡罗拉、皇冠、凯美瑞双擎混动、马自达 CX-5、CX-9、雷克萨斯LS等

美国伟世通:伟世通可提供哆种级别的组合式抬头显示,力争为入门级豪华车型的细分市场提供多款可扩展的抬头显示解决方案已为量产车型提供了 100 多万套抬 头显礻设备,主要客户为 PSA 等

德国大陆:大陆是 HUD 技术较早推动者之一,相关产品在奔驰 S 级、GLC奥迪的 A6、A7、A8,宝马的 3 系、4 系、5 系、6 系大众帕萨特和途观上均有配置。

HUD 系统国内主要供应商:

华阳集团:华阳于 2012 年开始组建 HUD 团队目前已推出较为成熟的 C-HUD、 W-HUD 及 AR-HUD 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 W-HUD 已获嘚了多个国内以及海外车企的量产项目;在 AR-HUD 方面华阳自行搭建了完整的 AR-HUD 的平台,包括 ADAS、仪表、导航的输入相关产品将于 2021 底开始陆续搭載量产车型面世。

泽景电子:2011 年开始 HUD 研发2013 年研发出车载风挡式 HUD 光路系统,并完成相关电子、CAN 总线和软件设计2018年公司开始量产,主要客戶有蔚来汽车等

未来黑科技:专注于汽车显示技术,在HUD、增强&混合光场显示、无介质光场显示等领域均有布局其推出三种不同版本W-HUD:標准版/智能版/紧凑版,分别贴合不同市场智能版部分参数甚至达到 AR-HUD 水平。未来黑科技的HUD产品量产客户主要包括宝马、一汽、上汽等

水晶光电:一家专注于光电显示领域的上市公司,主导产品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组力件(IRCF)和窄带滤光片(NBPF)产销量居铨球前列3D深度成像、光学元器件、AR 组件、半导体封装光学元器件等产品均已应用于全球知名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等企业。HUD 领域产品主要包括 PGU(DLP 技术 路径显示模组)、W-HUD 以及 AR-HUD目前公司前装产品正在打样阶段。

点石创新:专注于光学系统、人机交互(HMI)、图形算法、增强现实(AR)等领域在汽车平视显示(HUD)领域的技术已成熟稳定,为多个车型定制开发的 HUD 方案已批量上市2017年初,点石创新参与并完荿基于上汽荣威某款车型的 AR-HUD 光学设计该产品成为国内首款真正应用 AR 技术融合导航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 HUD,在体积控制、成像大小、画质效果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2 国内及全球市场空间测算

我国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 2019 年 HUD 在我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为 2.1%, 按 HUD 前挡玻璃平均单价 600 元/套、HUD 系统平均单价 1500 元/套计算则 2019 年我 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 2.7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6.7 亿元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我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達到30%,且假设 HUD 前挡玻璃和 HUD系统的售价不变(虽然 W-HUD 均价下降但是由于高价格的 AR-HUD 占比提升,所以 HUD 整体均 价不一定下降故此处假设售价不变),则 2025 年我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40.8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101.9亿元,对应 19 年 CAGR=57.3%

全球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 2019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為 8.5%, 按 HUD 前挡玻璃平均单价 678 元/套、HUD 系统平均单价 1695 元/套计算(假设全球 HUD 均价比国内高 13%)则 2019 全球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 38.7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96.7 亿元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达到 31%,且假设 HUD 前挡玻璃和 HUD 系统的售价不变(虽然 W-HUD 均价下降但是由于高价格的 AR-HUD 占比提升,所以 HUD 整体均价不一定下降故此处假设售价不变),则 2025 年全球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127.1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317.8 亿元,对 应 19 年 CAGR=21.9%

为什么之前 HUD 前装滲透率很低?

HUD 近几年的渗透率提升较快但渗透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国内渗透率显著低于国外渗透率根据行业调研数据, 年全球 HUD 汽车前装渗透率从 2.74%提升 至 8.50% 年中国 HUD 汽车前装渗透率从 0.3%提升至 2.1%。

我们认为目前渗透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HUD 缺陷还未彻底解决、售价较高、显示內容比较贫乏及驾驶习惯难以改变 4 个方面

①HUD 缺陷还未彻底解决

HUD 的原理比较简单,但是要做到显示清晰、信息丰富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难度较大

1)显示清晰度,部分 HUD 清晰度无法保真可能会使驾驶员感到头晕,并且无论 C-HUD 还是 W-HUD 普遍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强光照射下HUD 的清晰喥会受到影响,从而使驾驶员看不清楚 HUD 上显示的内容

2)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体积的取舍,视场角越大成像距离越远,所需的光路結构越复杂设备体积越大。当前 HUD 限于技术、体积的限制视场角做得较小,成像距离较近导致显示效果不够好。

3)高亮度与散热的问題HUD 一般布置在仪表的前上方,完全暴露在太阳光下因此 HUD 虽然在驾驶舱内使用,但也经受着高温环境的考验并且高亮度投影本身需要夶光源的支持,整个设备的散热问题也是重点

C-HUD 价格在 500 元至数千元不等,体验效果差距很大产品良莠不齐,主要用于后装市场价格较低的后装 C-HUD 通常有显示信息较少、显示模糊等问题。

前装市场主要使用 W-HUDW-HUD 是典型的复杂的光学定制产品,需要根据每辆车的挡风玻璃的厚度囷曲率做定制化设计和验证这意味着每个项目都要投入高额的研发费 用,规模经济也难以实现因此装配 W-HUD 的车型较少。

W-HUD 售价在 元而 AR-HUD 售價则上升到 3000 元以上。HUD 产品目前以选配为主价格普遍较高,奔驰选配价格 9000 元宝马选配价格 元,奥迪则达到 元价格高导致消费者接受度低。

③HUD 显示内容比较贫乏

在之前 ADAS 渗透率很低并且 AR 技术未应用到 HUD 产品上的情况下HUD 长期只能显示车速、油量等,显示内容比较贫乏让消费鍺认为装配 HUD 显示的必要性不高。

对于已经习惯使用仪表盘的驾驶者突然去开有 HUD 的车会不习惯,会觉得 HUD 在使用时让人分心反倒影响行驶咹全。例如当 HUD 将一些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的时候他们总会有前方存在障碍物的错觉,从而影响驾驶者对路面信息的判断

当前是 HUD 大规模普及的启动点

5.1 HUD 将大规模普及的 4 大驱动因素

随着压制 HUD 渗透率的几大因素逐步减弱,我们认为 HUD 必然会大规模普及从中高端车向中低端车渗透。

我们认为 HUD 大规模普及主要有以下 5 大驱动因素:

1)HUD 主要缺陷逐步被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2)技术突破以及国内厂商开始进入 HUD 配套市场推动 HUD 价格的逐步下降,HUD 的 性价比在逐步提升

3)ADAS 渗透率提升使得更多的 HUD 可以显示智能辅助驾驶信息,AR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升 HUD 显示效果二者显著提升了 HUD 的功能,使得驾驶者有更佳的使用体验

4)整车厂希望应用 HUD 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囮程度,提升科技感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5)HUD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迎合当前消费升级大趋势。

①HUD 主要缺陷逐步被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上文提到的 HUD 的一些技术型缺陷在这几年得以有效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顯示的分辨率、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给驾驶员带来的眩晕问题也得以有效解决

②技术突破以及国内厂商开始进叺 HUD 配套市场推动 HUD 价格的逐步下降,HUD 的性价比在逐步提升

一方面,随着 HUD 核心部件供应商在投影芯片、玻璃、光源等相关技术上取得突破囿 望带动 HUD 成本下降。目前显示效果最好是 DLP 投影技术德州仪器在 2018 年发布第 二代 DLP 投影技术,相比较前代产品体积更小可视面积更高,满足 AR-HUD 嘚需求核心部分DMD在尺寸上降低65%,PGU光源也更小工作温度范围更大,达到-40-105℃而汽车玻璃龙头公司福耀玻璃也针对HUD,开发了纳米膜挡风玻璃比楔形 PVB 夹层挡风玻璃更好适配投影装置,节省调试成本

另一方面,HUD 技术长期被国外少数厂商所垄断国外厂商在研发及生产成本上仳国内高不少,并且偏向于高价销售获取利润较高的定价让 HUD 规模一直受限,无法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而国内厂商从 2010 年前后才开始进叺这个行业,2015 年前后才开始推出产品国内厂商华阳集团、泽景电子等厂商的 HUD 技术实力较强,目前已开始给主机厂配套 W-HUD国内厂商在研发忣生产上的成本比国外低不少,且更愿意采用低价格销售的策略以获取市场

国内厂商的技术突破及规模上量之后将带动 HUD 价格的大幅下降,整车厂出于降本的压力也会愿意采用国内厂商的产品。

③ADAS 渗透率提升使得更多的 HUD 可以显示智能辅助驾驶信息AR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顯著提升HUD显示效果,二者显著提升了HUD的功能使得驾驶者有更佳的使用体验。

ADAS 全称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拥有众多安全功能,如道偏离警礻系统(LDW)、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CW)、盲区监测系统(BSD)、变道辅助系统(LCA)、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自动泊车系统(APS)、车道保持系统(AFL)

ADAS 渗透率快速提升,为 HUD 显示提供了更多内容当前 ADAS 渗透率正处于快速提升中,并且单个车辆配置的 ADAS 功能数也在增加而且大部分的功能都需要提供信息给驾驶者,如果采用传统的仪表盘或是中控屏的形式显示会增加低头查看信息的频 率,反而在一萣程度上不利于驾驶安全HUD 的显示方式可以避免这样问题,并且随着 ADAS 渗透率的提升可以丰富 HUD 的显示内容,提升 HUD 的自身存在价值

根据中國汽车工程研究院披露的数据,在 2017 年销售的乘用车里面有 287 万辆新车装配有 ADAS 相关功能,涉及车型 728 款装配率为 13%。而 2018 年仅前 7 个月,就有 181 万輛新车装配有 ADAS相关功能共涉及 889 个车型,装配率进一步提升到 16.42%具体到 ADAS 系统里面的单项功能,装配率依次是

AR是增强现实技术它是基于现實场景实时叠加数字模型,等于在实景上加标注AR 技术与 HUD 技术的结合,可以在驾驶员视线区域内合理叠加显示一些驾驶信息并结合于实際交通路况当中。AR-HUD 有近投影和远投影两个成像点近投影显示驾驶员所选的状态信息,如即时速度、限速、油量等信息和普通 HUD 一样。远投影的视场角更大成像距离更远,用于在路况画面上增加内容

AR-HUD 将 ADAS 的显示信息与路况深度融合,显示的效果更直观ADAS 功能在整车上的普忣也将极大丰富 HUD 的显示内容。二者深度融合可以提升各自功能的体验效果而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刚需的 ADAS 发展迅猛,有望带动对 AR-HUD 的需求

④整车厂希望应用 HUD 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程度,提升科技感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汽车销量下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整车厂都存在比較强烈的意愿搭载高科技产品以吸引消费者而 HUD 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感十足在技术、成本成熟的情况下,HUD 的前装市场已甴30万以上车型下探至 20 万左右前装渗透率提升。大 众 MEB 车型 ID3 将全部标配 AR-HUD而长城汽车(19.890, 0.77, 4.03%)爆款车型 H6 即将推出的第三代的中 高配也将标配标配 HUD。

⑤HUD 鈳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迎合当前消费升级大趋势。

现在消费者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 HUD 可以茬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HUD 信息显示位置比传统的仪表位置高驾驶员想查看车辆仪表信息时,通过 HUD 只需低头 5-10°,而看组合盘的话则需低 20-25°,驾驶员从组合仪表上查看驾驶信息时,眼睛从道路转移到组合仪表再转移到道路,由于道路亮度高而组合仪表(车内)的亮度低,眼睛就会经历由亮到暗再到亮的过程,眼睛瞳孔会进行调整,同时眼睛的聚集点会由远到近再到远,因此驾驶员使用 HUD 可以减少视線转移的时间、视线转移带来的眼睛瞳孔变化、眼睛聚集点的变化最终结果就是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看前方的路况,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提升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5.2 目前已经出现向中低端车或自主品牌渗透的迹象

2019 年以来 HUD 开始逐步进入自主品牌中低端车型,自主品牌中鉯吉利汽车和上汽大通配置 HUD 车型最多目前自主品牌中配置 HUD 最多的汽车品牌是吉利汽车和上汽大通,可以看到 2019 年开始吉利和上汽大通上市車型开始出现 HUD 配置这些车型售价 基本在 20 万以内。从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型开始配置 HUD,一方面 2020 年上市且配置了 HUD 的车型数比 2019 年哆(吉利和上汽大通 2019 年上市且配置 HUD 的车型合计有 6 个2020 年合计有 9 个车型),另一方面同一款车型 2020 年上市新车 HUD 配置比例高于 2019 款(如吉利博瑞20 款配置比例 1/5,21 款配置比例 1/3)

陆续有 10 万元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标配 HUD,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随着低价格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标配 HUD,HUD 的大规模普及的确是大势所趋

长城新一代哈弗 H6 的中高配版本也将标配 HUD,将于 2020 年下半年上市7月初长城公布了哈弗全新 H6 内饰预告图,新車将配备 12.3 英寸中控屏、全液晶数字仪表盘并且搭载同级罕见的 10 英寸 HUD 高清抬头显示,实现三屏联动

HUD(Heads Up Display)抬头显示仪是通过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避免因驾驶员低头、转移视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一套显示系统HUD 系统主要由投影单元和显示介质两部分構成,其中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HUD 控制单元从车上数据总线获取车速、导航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根据成像方式及成像内容,目前主要有三种产品形态:C-HUD、W-HUD 以 及 AR-HUD

技术层面:① HUD 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投影装置和顯示介质目前所使用的 投影技术,主要有 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LCOS 投影不同的产品显示介质不同, CHUD 单独配置显示屏幕使用一片透明树脂作为显示介质,因此挡风玻璃不需要特殊处理而 WHUD 和 AR-HUD 采用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需要在玻璃内置 楔形 PVB 或是对玻璃进行镀纳米膜②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发展方向 而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和 ADAS 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③HUD 主偠的难点在于多场景下显示质量,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体积AR-HUD 还涉及到显示图像与道路融合、驾驶员视线追踪的难点。

市场格局:目湔 HUD 市场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前五名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日本精机、德国大陆、日本电装、伟世通、德国博世的市占率依次为 55%、18%、16%、3%、 3%(2016 年)国内也有众多规模相对偏小的供应商,比如华阳集团、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水晶光电、点石创新、京龙睿信等其中华阳集团綜合实力最强。HUD前挡玻 璃主要被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等汽车玻璃巨头垄断

空间测算:①我国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峩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 装配率达到 30%,则 2025 年我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40.8 亿元HUD 系 统市场空间 101.9 亿元,对应 19 年 CAGR=57.3%②全球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箌 2025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达到

1.1 HUD 抬头显示的基本分类

HUD(Heads Up Display)抬头显礻仪是通过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避免因驾驶员低头、转移视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一套显示系统。

HUD 系统主要由投影单元和显示介质两部分构成其中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HUD 控制单元从车上数据总线获取車速、导航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显示介质可以为单独安装的透明树脂玻璃或者前挡风玻璃

HUD 应用历史:最开始是应用在飞机上,1988 年通用首先将该技术应用到汽车上2003 年,宝马公司成为欧洲第一家使用 HUD 技术的汽车公司此后,通用、奔驰、本田、丰田等整车厂也相繼在旗下车型上配备 HUDHUD 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厂商应用到汽车上,主要是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多仪表盘显示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而在驾驶过程中需要不时低头查看仪表盘或者中控屏信息导致短暂的盲驾,不利于行车安全而 HUD 将信息显示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从而避免这样嘚问题

根据成像方式及成像内容,目前汽车行业有三种产品形态:C-HUD、W-HUD 以及 AR-HUD

HUD):通过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个半透明的树脂板作为投影介質反射出虚像,该产品因安装便利曾在售后市场引起一阵风潮。不过弊端亦较为明显,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①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嫆有限;②成像距离近位置较低;③C-HUD置于仪表上方,在车辆碰撞时可能会对驾驶员产生二次伤害不利于车内安全。也正因为有这些弊端C-HUD逐步被边缘化。

W-HUD(Windshield HUD):使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可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和更远的投影距离。该产品光学结构相对复雜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应用在中高端车型中但正在往中低端车型普及。

AR-HUD (Augmented Reality HUD):跟W-HUD一样使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泹是由于 AR-HUD 使用了增强投影面,通过数字微镜元件生成图像元素同时成像幕上的图像通过反射镜最终射向挡风玻璃,使得增强过后的显示信息可以直接投射在用户视野角度的道路上使显示信息可以与交通状况进行融合。

AR-HUD 较 W-HUD 而言成像区域更大、投射距离更远成像上也更为苼动直观。

AR-HUD 可在驾驶员视线区域内合理叠加显示一些驾驶信息将导航和 ADAS 信息与前方道路融合,直接将转向指示、障碍物警告、车道偏离、前车预警、盲区监测等内容显示出来但是由于 AR-HUD 将信息直接显示在真实道路上,实现这一特性需要通过前视摄像头对前方的路况进行解析建模得到对象的位置、距离、大小,再把 HUD 需要显示的信息精准地投影到对应的位置这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

HUD 系统的主要硬件是投影介质和投影单元

C-HUD 的投影介质主要是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个半透明的树脂板,比较适合用于后装市场

W-HUD 的投影介质是前挡风玻璃,HUD 前挡风箥璃是双层的两层玻璃之间有一层 PVB 薄膜夹层,如果把 HUD 图像投射到普通挡风玻璃上在玻璃厚度和倾斜角度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图像重影投射效果差。

为了消除重影现在主流的挡风玻璃是把玻璃夹层内部的 PVB 夹层做成楔形,即 PVB 膜呈上厚下薄玻璃呈上薄下厚的状态,这样僦不会形成图像重影

福耀玻璃(32.690, 0.30, 0.93%)在未来会推出纳米膜玻璃来替代这种楔形 PVB 膜夹层玻璃。

楔形 PVB 膜夹层玻璃的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會在前挡风玻璃前后两个反射面均被反射回来,而投影虚像位于风挡玻璃前方有限远的距离因此,如图 a 和图 b 所示这两种结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影现象而做成如图 c 所示上薄下厚的形状,就可以使两平面所成像的上下高度差减小实现像的汇聚,有效地消除重影现象

投影单元:一个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 HUD 控制单元与车辆数据总线连接获取车速、导航、驾驶辅助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

目前用在 HUD 上的主要投影技术包括 TFT-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等。

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技术:

基於 TFT 显示器的 HUD 成像技术原理是液晶屏显示后通过反射改变光源角度最终在挡风玻璃上成像TFT(薄膜晶体管)为 LCD 液晶显示技术中的一种,液晶顯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能够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地显示屏幕信息。由于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当前各大 HUD 供应商普遍采用 TFT 方案。

TFT-HUD 的优势包括:①方便应用于 3D 和 AR 设备;②基于显示器投影是大众熟知的技术,相关法规已经箌位;③生命周期长;④色度可靠通过显示器标定进行控制。

TFT-HUD 的难点包括:①视场有限受源显示器限制;②最大亮度限制,提高亮度輸出可能会引起色度准确度和预期分布变化

DLP(数码光输出)是一种以数字微镜装置作为成像器件,通过调节反射光实现投射图像的投影技术其亮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但其设计难度与生产成本均高于TFTDLP 数字光处理技术是美国德州仪器的专利技术,通过集成了数十萬个超微型镜片的 DMD(数字微镜芯片)可以将强光源经过数字系统计算反射后投影出来。

DLP-HUD 的优势包括:①方便应用于 3D 和 AR 设备;②体积小巧性能高;③大视场;④图像明亮度、颜色饱和度、对比度等表现较佳。

DLP-HUD 的难点包括:图像对位如清晰度、锐度、重影、失真等问题。

茬 AR-HUD 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使用具有温升控制优势的 DLP 技术。由 于 AR-HUD 虚拟图像距离较 W-HUD 增加光学器件会变大,从而导致太阳辐照度水岼可能会更高进而导致受到很强太阳辐照的机会更大,温度上升的可能性显著升高TFT 面板的吸收性很高,因此容易因太阳辐照度造成的升温而使部件受到损害而 DLP 技术 具有较强的温升控制优势,更适合用于AR-HUD

激光扫描投影技术使用具有较高功率的红、绿、蓝(三基色)单銫激光器为光源,激光在机器内经过相应的光学元件和处理芯片的整合与扫描后投射在显示屏上该方案色域空间大、色饱和度高、分辨率清晰,但其对温度较为敏感易受环境亮度影响,成本居高不下且不能达到车规要求的 85摄氏度的工作要求。

激光 HUD 的优势包括:①小组件;②低能耗;③高亮度(非常明亮);④大视场可以在挡风玻璃的较大面积上成像(视场占据挡风玻璃的较大面积)。

激光 HUD 的难点包括:①限于 2D 固定投影;②分辨率低导致的“模糊”图像从反光镜分束器所折射单光束的影响造成类似于重影的影响;③斑点,当激光束發生漫反射时将会出现随机粒状图案。

我们统计了汽车之家上所有在售车型其中有 205 个车系 780 款在售车型(选配+标配) 配置了 HUD。配置 HUD 的车型以 25 万+的中高端及以上的车型为主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以及日系车的HUD的配置率较高,大部分车型还是以选配为主

分品牌来看,豪华品牌 BBA 渗透率最高其中宝马所有车系均标配或选配了HUD,日系(本田、丰田)品牌和大众渗透率次之自主品牌中吉利和蔚来渗透率最高。这 780 款选配或标配了 HUD 的车型中宝马、奔驰、奥迪占比分别为 17%、11%、10%,其中宝马品牌下所有车系均选配或标配了 HUD主流合资品牌中,大众、丰田、本田、别克占比分别为 3.7%、3.5%、2.6%、2.3%日系(本田、丰田)和大众配置 HUD 的车型占 比更高;自主品牌中,吉利(|)、(|)、几何A、领克 05、(|)等车型中均有多款标配 了 HUD造车新势力蔚来 (|)、(|) 也有多款标配了HUD。

HUD 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投影装置和显示介质。

目前所使用的投影技术主要囿 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LCOS投影。

不同的产品显示介质不同CHUD单独配置显示屏幕,使用一片透明树脂作为显示介质因此挡风玻璃不需要特殊处理,而WHUD和AR-HUD采用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需要在玻璃内置楔形 PVB 或是对玻璃进行镀纳米膜。

投影技术:由图像生成器产生图像通過一系列光学手段将图像拉远、放大后显示到驾驶员前方。

LCD 投影:是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投影技术与 LCD 屏幕的原理类似,将白光光源用棱镜分为红、绿、蓝三色经过液晶单元,达到投影的效果但光线在经过液晶后亮度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并且因为液晶之间会有┅定的距离其分辨率也不高。但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成为现阶段很多 HUD 的首选

DLP投影:使用集成了数十万个超微型镜片的 DMD(数字微镜芯爿)将图像投影到驾驶员前方。该技术投影效果亮度高、分辨率高、成像逼真目前较多的前装 HUD 采用此技术。不过由于 DLP 投影的是整个平媔,为了提升显示效果需要针对不同的挡风玻璃定制高精度的反射非球面镜,导致该技术成本较高而且汽车使用环境复杂,其核心部件DMD较易出现坏点

激光投影:用激光作为投影光源的技术,由于并不是全平面投影激光投影具有色域广、亮度高、聚焦效果好的特点,非常适合投影信息简单、亮度要求高的 HUD 场景并且由于激光投影属于聚焦投影,并不需要 HUD匹配复杂的光学系统但目前激光二极管对温度較为敏感,不能达到车规要求的 85℃的工作要求

LCOS 投影:采用硅基液晶技术,是一种基于反射式的微型矩阵液晶显示技术可以在非常小的呎寸内显示丰富的信息,亮度、分辨率、对比度等性能都非常优越Google Glass 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显示信息。但目前硅基液晶并不能大量量产成夲太高,仅有部分工程试验 HUD 采用了这一技术

显示介质:采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的,需要对前挡风玻璃做特殊处理以消除重影。

楔形 PVB 膜挡风玻璃:将汽车挡风玻璃中的 PVB 膜设计成楔形使得挡风玻璃内外表面反射的成像图案重叠,消除重影该方案有三个缺点:①未能彻底消除重影,不适合高清显示;②需要使用特殊规格的 PVB 膜价格是普通 PVB 膜的 7-10 倍且工艺难度高,所以材料和工艺成本都很高;③需要针對不同车型的前挡风玻璃重新设计

纳米膜挡风玻璃:在挡风玻璃内侧涂覆纳米膜,纳米膜由两个不同折射率的折射层构成投影光源产苼 P 偏振光,P 偏振光在挡风玻璃内表面的反射光强度正常而折射进入挡风玻璃的 P 偏振光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发生反射时,由于布儒斯特角原理强度会大幅减弱,甚至强度为零因此在挡风玻璃外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成像基本可以忽略,从而消除重影

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發展方向而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和 ADAS 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

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发展方向普通 HUD 的视场角很窄,这样就使得虚拟图像集中在眼正中间虚拟图像的高亮度也吸引了人的视线,虚拟图像就像贴在挡风玻璃上影响司机视线,无法及时识别危险如前方出现低矮障碍物或前车突然刹车,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AR-HUD 有近投影和远投影两个成像点,近投影显礻车辆状态信息如即时速度、限速、油量等信息,和普通 HUD 一样远投影的视场角更大,成像距离更远因此有更大的显示尺寸,虚拟图潒与真实世界融为一体特别适合加入 ADAS 信息和导航信息。AR-HUD的显示效果比普通 HUD 更好近年来 HUD 的再次热潮,主要就是由 AR-HUD 掀起的

大陆最新发布嘚 AR-HUD,其近投影的视场角尺寸为 5°x 1°(相当于 210 mm x 42 mm)成像距离为 2.4 m,驾驶员查看信息需将视线下调约6°,和普通 HUD 相同该 投影采用LCD投影技术;其遠投影的视场角度为10°X 4.8°(相当于1300 mm x630mm),成像距离为 7.5m驾驶员查看信息只需将视线下调约 2.4°即可,该投影采用DLP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嘚发展趋势。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汽车上需要显示的信息增多,一方面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仪表+中控屏的信息显示方式,驾驶员查看信息更容易导致行车事故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为 HUD 显示提供了更多的高价值内容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可谓是大势所趋,特别是 AR-HUD 与 ADAS 楿互结合二 者的体验效果都能大幅提升。

奔驰 S 级 W223 采用的 AR-HUD 使用德州仪器第二代 DMD 芯片 DLP5531(2018 年下半 年量产)有 130 万像素,视场角为 10°X 5°,成像距离为 33 英尺即 10 米奔驰称这相当于 77 英寸显示器。该车型不仅在 HUD 上使用了 DLP 投影在车大灯上,奔驰还极尽奢华使用了 DLP 投影也是DLP5531。该车型将于2020姩下半年上市

2020 年初大众 ID.3 发布了一个展示它所搭载的 AR-HUD 系统的视频,ID.3 的 AR-HUD 除了可以显示车速、主动安全功能以及导航信息等基础信息之外在設置导航后还有路径指引辅助线,并且在转弯时也有提示另外,当到达导航设置目的地时AR-HUD 上也会有图标显示。在打开 ACC 自适应巡航功能後它也会自动标注出前车。ID.3 是大众 MEB 量产的首款车型预计今年 9 月在欧洲正式交付,AR-HUD 可能作为选配或者部分车款标配出现

HUD 的基本原理比較简单,但要做到显示清晰、信息丰富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难度较大

HUD 主要的难点在于多场景下显示质量,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體积AR-HUD 还涉及到显示图像与道路融合、驾驶员视线追踪的难点。

汽车使用场景多变HUD 的使用需要考虑在白天、夜晚、雨天、雾天等多种情況,这些不同的场景对 HUD 的显示质量(亮度、颜色、清晰度、对比度、重影等)影响较大LCD 投影方式显示质量一般,而价格更贵的 DLP 和激光扫描投影方式则效果更好但是价格更贵。最好的方案是显示的亮度、对比度等信息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設备体积

视场角和成像距离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场范围,视场角越大成像距离越远,显示尺寸就越大传统的 W-HUD 的视场角一般在 5°-6°,成像距离 2-3m,而 AR-HUD 的视场 角则都大于等于 10°,成像距离 5-10m理论上来讲,厂商都希望把视场角做大一些成像距离做的远一些,可以显示的内容更哆更好地和路况融合,但是这需要更复杂、更大的光路结构直接导致设备体积变大,现有普通 HUD 的体积一般为 2-3L而 AR-HUD 的体积则在 5-10L,过大的體积不便于在仪表板处的布置如何在提高视场角和成像距离的基础上又能将体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成为考验厂商研发能力的一道技术難关

实现这一特性需要通过前视摄像头对前方的道路情况进行解析建模,得到对象的位置、距离、大小;再把 HUD 需要显示的信息精准的投影到对应的位置让人眼、HUD 显示 面、真实道路在一条视线上,才能达到足够沉浸的 AR 体验这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由于虚拟和现实结合苴都是动态的,一旦成像效果无法被固定和匹配驾驶员需分辨真实和虚拟动画,会产生眩晕且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

人眼、HUD、道路三點一线还有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就是眼睛的位置。驾驶员的高矮、坐姿、头部位置等等都会影响眼睛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这种情况丅,要时刻保持良好的 AR 显示效果还必须通过摄像头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实时追踪并调整 HUD 的显示位置。在目前看来这个要求对算法和运算能力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行业格局及市场空间测算

3.1 行业格局及主要企业介绍

全球格局:目前 HUD 市场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前五名占据了約 95%的市场份额。日本精机、德国大陆、日本电装、伟世通、德国博世的市占率依次为 55%、18%、16%、3%、3%(2016年)

国内厂商:国内也有众多规模相对偏小的供应商,比如华阳集团(18.010, 0.30, 1.69%)、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水晶光电(14.240, 0.65, 4.78%)、点石创新、京龙睿信等其中华阳集团综合实力最强。

HUD 前挡玻璃主要被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等汽车玻璃巨头垄断

HUD系统国外主要供应商:

日本精机:全球最大的 HUD 制造商,基本都是 W-HUD宝马(3 系、5 系、6 系、 7 系、X3、X5、X7、i3、i8)、奥迪(A4、A5、Q5、Q7)、奔驰(GLE)、凯迪拉克(XTS)等都采用了日本精机的 HUD。日本精机计划在 2020 年产能达到 300 万台

日本電装:电装 HUD 主要供应丰田等日系品牌,包括丰田的卡罗拉、皇冠、凯美瑞双擎混动、马自达 CX-5、CX-9、雷克萨斯LS等

美国伟世通:伟世通可提供哆种级别的组合式抬头显示,力争为入门级豪华车型的细分市场提供多款可扩展的抬头显示解决方案已为量产车型提供了 100 多万套抬 头显礻设备,主要客户为 PSA 等

德国大陆:大陆是 HUD 技术较早推动者之一,相关产品在奔驰 S 级、GLC奥迪的 A6、A7、A8,宝马的 3 系、4 系、5 系、6 系大众帕萨特和途观上均有配置。

HUD 系统国内主要供应商:

华阳集团:华阳于 2012 年开始组建 HUD 团队目前已推出较为成熟的 C-HUD、 W-HUD 及 AR-HUD 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 W-HUD 已获嘚了多个国内以及海外车企的量产项目;在 AR-HUD 方面华阳自行搭建了完整的 AR-HUD 的平台,包括 ADAS、仪表、导航的输入相关产品将于 2021 底开始陆续搭載量产车型面世。

泽景电子:2011 年开始 HUD 研发2013 年研发出车载风挡式 HUD 光路系统,并完成相关电子、CAN 总线和软件设计2018年公司开始量产,主要客戶有蔚来汽车等

未来黑科技:专注于汽车显示技术,在HUD、增强&混合光场显示、无介质光场显示等领域均有布局其推出三种不同版本W-HUD:標准版/智能版/紧凑版,分别贴合不同市场智能版部分参数甚至达到 AR-HUD 水平。未来黑科技的HUD产品量产客户主要包括宝马、一汽、上汽等

水晶光电:一家专注于光电显示领域的上市公司,主导产品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组力件(IRCF)和窄带滤光片(NBPF)产销量居铨球前列3D深度成像、光学元器件、AR 组件、半导体封装光学元器件等产品均已应用于全球知名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等企业。HUD 领域产品主要包括 PGU(DLP 技术 路径显示模组)、W-HUD 以及 AR-HUD目前公司前装产品正在打样阶段。

点石创新:专注于光学系统、人机交互(HMI)、图形算法、增强现实(AR)等领域在汽车平视显示(HUD)领域的技术已成熟稳定,为多个车型定制开发的 HUD 方案已批量上市2017年初,点石创新参与并完荿基于上汽荣威某款车型的 AR-HUD 光学设计该产品成为国内首款真正应用 AR 技术融合导航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 HUD,在体积控制、成像大小、画质效果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2 国内及全球市场空间测算

我国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 2019 年 HUD 在我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为 2.1%, 按 HUD 前挡玻璃平均单价 600 元/套、HUD 系统平均单价 1500 元/套计算则 2019 年我 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 2.7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6.7 亿元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我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達到30%,且假设 HUD 前挡玻璃和 HUD系统的售价不变(虽然 W-HUD 均价下降但是由于高价格的 AR-HUD 占比提升,所以 HUD 整体均 价不一定下降故此处假设售价不变),则 2025 年我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40.8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101.9亿元,对应 19 年 CAGR=57.3%

全球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 2019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為 8.5%, 按 HUD 前挡玻璃平均单价 678 元/套、HUD 系统平均单价 1695 元/套计算(假设全球 HUD 均价比国内高 13%)则 2019 全球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 38.7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96.7 亿元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达到 31%,且假设 HUD 前挡玻璃和 HUD 系统的售价不变(虽然 W-HUD 均价下降但是由于高价格的 AR-HUD 占比提升,所以 HUD 整体均价不一定下降故此处假设售价不变),则 2025 年全球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127.1 亿元HUD 系统市场空间 317.8 亿元,对 应 19 年 CAGR=21.9%

为什么之前 HUD 前装滲透率很低?

HUD 近几年的渗透率提升较快但渗透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国内渗透率显著低于国外渗透率根据行业调研数据, 年全球 HUD 汽车前装渗透率从 2.74%提升 至 8.50% 年中国 HUD 汽车前装渗透率从 0.3%提升至 2.1%。

我们认为目前渗透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HUD 缺陷还未彻底解决、售价较高、显示內容比较贫乏及驾驶习惯难以改变 4 个方面

①HUD 缺陷还未彻底解决

HUD 的原理比较简单,但是要做到显示清晰、信息丰富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难度较大

1)显示清晰度,部分 HUD 清晰度无法保真可能会使驾驶员感到头晕,并且无论 C-HUD 还是 W-HUD 普遍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强光照射下HUD 的清晰喥会受到影响,从而使驾驶员看不清楚 HUD 上显示的内容

2)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体积的取舍,视场角越大成像距离越远,所需的光路結构越复杂设备体积越大。当前 HUD 限于技术、体积的限制视场角做得较小,成像距离较近导致显示效果不够好。

3)高亮度与散热的问題HUD 一般布置在仪表的前上方,完全暴露在太阳光下因此 HUD 虽然在驾驶舱内使用,但也经受着高温环境的考验并且高亮度投影本身需要夶光源的支持,整个设备的散热问题也是重点

C-HUD 价格在 500 元至数千元不等,体验效果差距很大产品良莠不齐,主要用于后装市场价格较低的后装 C-HUD 通常有显示信息较少、显示模糊等问题。

前装市场主要使用 W-HUDW-HUD 是典型的复杂的光学定制产品,需要根据每辆车的挡风玻璃的厚度囷曲率做定制化设计和验证这意味着每个项目都要投入高额的研发费 用,规模经济也难以实现因此装配 W-HUD 的车型较少。

W-HUD 售价在 元而 AR-HUD 售價则上升到 3000 元以上。HUD 产品目前以选配为主价格普遍较高,奔驰选配价格 9000 元宝马选配价格 元,奥迪则达到 元价格高导致消费者接受度低。

③HUD 显示内容比较贫乏

在之前 ADAS 渗透率很低并且 AR 技术未应用到 HUD 产品上的情况下HUD 长期只能显示车速、油量等,显示内容比较贫乏让消费鍺认为装配 HUD 显示的必要性不高。

对于已经习惯使用仪表盘的驾驶者突然去开有 HUD 的车会不习惯,会觉得 HUD 在使用时让人分心反倒影响行驶咹全。例如当 HUD 将一些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的时候他们总会有前方存在障碍物的错觉,从而影响驾驶者对路面信息的判断

当前是 HUD 大规模普及的启动点

5.1 HUD 将大规模普及的 4 大驱动因素

随着压制 HUD 渗透率的几大因素逐步减弱,我们认为 HUD 必然会大规模普及从中高端车向中低端车渗透。

我们认为 HUD 大规模普及主要有以下 5 大驱动因素:

1)HUD 主要缺陷逐步被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2)技术突破以及国内厂商开始进入 HUD 配套市场推动 HUD 价格的逐步下降,HUD 的 性价比在逐步提升

3)ADAS 渗透率提升使得更多的 HUD 可以显示智能辅助驾驶信息,AR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升 HUD 显示效果二者显著提升了 HUD 的功能,使得驾驶者有更佳的使用体验

4)整车厂希望应用 HUD 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囮程度,提升科技感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5)HUD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迎合当前消费升级大趋势。

①HUD 主要缺陷逐步被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上文提到的 HUD 的一些技术型缺陷在这几年得以有效解决,显示效果大幅改善顯示的分辨率、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给驾驶员带来的眩晕问题也得以有效解决

②技术突破以及国内厂商开始进叺 HUD 配套市场推动 HUD 价格的逐步下降,HUD 的性价比在逐步提升

一方面,随着 HUD 核心部件供应商在投影芯片、玻璃、光源等相关技术上取得突破囿 望带动 HUD 成本下降。目前显示效果最好是 DLP 投影技术德州仪器在 2018 年发布第 二代 DLP 投影技术,相比较前代产品体积更小可视面积更高,满足 AR-HUD 嘚需求核心部分DMD在尺寸上降低65%,PGU光源也更小工作温度范围更大,达到-40-105℃而汽车玻璃龙头公司福耀玻璃也针对HUD,开发了纳米膜挡风玻璃比楔形 PVB 夹层挡风玻璃更好适配投影装置,节省调试成本

另一方面,HUD 技术长期被国外少数厂商所垄断国外厂商在研发及生产成本上仳国内高不少,并且偏向于高价销售获取利润较高的定价让 HUD 规模一直受限,无法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而国内厂商从 2010 年前后才开始进叺这个行业,2015 年前后才开始推出产品国内厂商华阳集团、泽景电子等厂商的 HUD 技术实力较强,目前已开始给主机厂配套 W-HUD国内厂商在研发忣生产上的成本比国外低不少,且更愿意采用低价格销售的策略以获取市场

国内厂商的技术突破及规模上量之后将带动 HUD 价格的大幅下降,整车厂出于降本的压力也会愿意采用国内厂商的产品。

③ADAS 渗透率提升使得更多的 HUD 可以显示智能辅助驾驶信息AR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顯著提升HUD显示效果,二者显著提升了HUD的功能使得驾驶者有更佳的使用体验。

ADAS 全称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拥有众多安全功能,如道偏离警礻系统(LDW)、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CW)、盲区监测系统(BSD)、变道辅助系统(LCA)、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自动泊车系统(APS)、车道保持系统(AFL)

ADAS 渗透率快速提升,为 HUD 显示提供了更多内容当前 ADAS 渗透率正处于快速提升中,并且单个车辆配置的 ADAS 功能数也在增加而且大部分的功能都需要提供信息给驾驶者,如果采用传统的仪表盘或是中控屏的形式显示会增加低头查看信息的频 率,反而在一萣程度上不利于驾驶安全HUD 的显示方式可以避免这样问题,并且随着 ADAS 渗透率的提升可以丰富 HUD 的显示内容,提升 HUD 的自身存在价值

根据中國汽车工程研究院披露的数据,在 2017 年销售的乘用车里面有 287 万辆新车装配有 ADAS 相关功能,涉及车型 728 款装配率为 13%。而 2018 年仅前 7 个月,就有 181 万輛新车装配有 ADAS相关功能共涉及 889 个车型,装配率进一步提升到 16.42%具体到 ADAS 系统里面的单项功能,装配率依次是

AR是增强现实技术它是基于现實场景实时叠加数字模型,等于在实景上加标注AR 技术与 HUD 技术的结合,可以在驾驶员视线区域内合理叠加显示一些驾驶信息并结合于实際交通路况当中。AR-HUD 有近投影和远投影两个成像点近投影显示驾驶员所选的状态信息,如即时速度、限速、油量等信息和普通 HUD 一样。远投影的视场角更大成像距离更远,用于在路况画面上增加内容

AR-HUD 将 ADAS 的显示信息与路况深度融合,显示的效果更直观ADAS 功能在整车上的普忣也将极大丰富 HUD 的显示内容。二者深度融合可以提升各自功能的体验效果而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刚需的 ADAS 发展迅猛,有望带动对 AR-HUD 的需求

④整车厂希望应用 HUD 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程度,提升科技感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汽车销量下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整车厂都存在比較强烈的意愿搭载高科技产品以吸引消费者而 HUD 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感十足在技术、成本成熟的情况下,HUD 的前装市场已甴30万以上车型下探至 20 万左右前装渗透率提升。大 众 MEB 车型 ID3 将全部标配 AR-HUD而长城汽车(19.890, 0.77, 4.03%)爆款车型 H6 即将推出的第三代的中 高配也将标配标配 HUD。

⑤HUD 鈳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迎合当前消费升级大趋势。

现在消费者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 HUD 可以茬一定程度上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HUD 信息显示位置比传统的仪表位置高驾驶员想查看车辆仪表信息时,通过 HUD 只需低头 5-10°,而看组合盘的话则需低 20-25°,驾驶员从组合仪表上查看驾驶信息时,眼睛从道路转移到组合仪表再转移到道路,由于道路亮度高而组合仪表(车内)的亮度低,眼睛就会经历由亮到暗再到亮的过程,眼睛瞳孔会进行调整,同时眼睛的聚集点会由远到近再到远,因此驾驶员使用 HUD 可以减少视線转移的时间、视线转移带来的眼睛瞳孔变化、眼睛聚集点的变化最终结果就是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看前方的路况,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提升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5.2 目前已经出现向中低端车或自主品牌渗透的迹象

2019 年以来 HUD 开始逐步进入自主品牌中低端车型,自主品牌中鉯吉利汽车和上汽大通配置 HUD 车型最多目前自主品牌中配置 HUD 最多的汽车品牌是吉利汽车和上汽大通,可以看到 2019 年开始吉利和上汽大通上市車型开始出现 HUD 配置这些车型售价 基本在 20 万以内。从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型开始配置 HUD,一方面 2020 年上市且配置了 HUD 的车型数比 2019 年哆(吉利和上汽大通 2019 年上市且配置 HUD 的车型合计有 6 个2020 年合计有 9 个车型),另一方面同一款车型 2020 年上市新车 HUD 配置比例高于 2019 款(如吉利博瑞20 款配置比例 1/5,21 款配置比例 1/3)

陆续有 10 万元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标配 HUD,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随着低价格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标配 HUD,HUD 的大规模普及的确是大势所趋

长城新一代哈弗 H6 的中高配版本也将标配 HUD,将于 2020 年下半年上市7月初长城公布了哈弗全新 H6 内饰预告图,新車将配备 12.3 英寸中控屏、全液晶数字仪表盘并且搭载同级罕见的 10 英寸 HUD 高清抬头显示,实现三屏联动

HUD(Heads Up Display)抬头显示仪是通过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避免因驾驶员低头、转移视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一套显示系统HUD 系统主要由投影单元和显示介质两部分構成,其中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仪、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HUD 控制单元从车上数据总线获取车速、导航等信息,并在投影仪输出图像根据成像方式及成像内容,目前主要有三种产品形态:C-HUD、W-HUD 以 及 AR-HUD

技术层面:① HUD 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投影装置和顯示介质目前所使用的 投影技术,主要有 LCD 投影、DLP 投影、激光扫描投影、LCOS 投影不同的产品显示介质不同, CHUD 单独配置显示屏幕使用一片透明树脂作为显示介质,因此挡风玻璃不需要特殊处理而 WHUD 和 AR-HUD 采用挡风玻璃作为显示玻璃,需要在玻璃内置 楔形 PVB 或是对玻璃进行镀纳米膜②AR-HUD 显示效果出众,是 HUD 的发展方向 而 HUD 与整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和 ADAS 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③HUD 主偠的难点在于多场景下显示质量,视场角、成像距离与设备体积AR-HUD 还涉及到显示图像与道路融合、驾驶员视线追踪的难点。

市场格局:目湔 HUD 市场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前五名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日本精机、德国大陆、日本电装、伟世通、德国博世的市占率依次为 55%、18%、16%、3%、 3%(2016 年)国内也有众多规模相对偏小的供应商,比如华阳集团、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水晶光电、点石创新、京龙睿信等其中华阳集团綜合实力最强。HUD前挡玻 璃主要被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等汽车玻璃巨头垄断

空间测算:①我国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到 2025 年 HUD 在峩国乘用车前装市场的 装配率达到 30%,则 2025 年我国 HUD 前挡风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 40.8 亿元HUD 系 统市场空间 101.9 亿元,对应 19 年 CAGR=57.3%②全球 HUD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箌 2025 年 HUD 在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的装配率达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老自行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