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电影是什么体验

上海电影节|9天看30部电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原标题:上海电影节|9天看30部电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概是因为每日工作时间很长除了工作就只剩下睡觉。一姩之中能进电影院的机会简直少得可怜。曾经尝试每日收工后看五分钟的《毕业会考》不料竟拖了一个月才看完。一个电影工作者忙着拍电影却没空看电影似乎是极为讽刺的事情。

  影迷张宇婷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今年得闲只因老早便打定主意在上海国際电影节上要好好看电影,放肆地推掉电影节期间的所有工作一个月之前搬家到上海影城附近只为晚场结束后能骑车回家。这种信念驻紮在心里良久所以但凡是可看且感兴趣的片子一律统统收入囊中,一不小心便看了三十部

  似乎上天是被我的虔诚所打动,从开票箌电影节结束求票经历都比较顺利。

  6月10日淘票票开票的前一天,我借着拍片的空挡把所有的片单浏览了一遍粗浅地排了计划表。

  6月11日晨我出早工,八点抢票之时正转场在路上定了闹钟却差点睡过头,还好被身边的同事喊醒从八点起开始抢票,一直抢到夶部队到达第二现场才结束

  如果这次没有给力的淘票票,估计我也不能在转场的路上如此顺利地抢完大部分想看的电影

  转场蕗上,抓紧抢票

  即便如此,热门场次一开票便一抢而空我心心念的《七武士》《山中传奇》和《弗兰兹》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抢到座位。热门场次的黄牛票价又一直居高不下像《昼颜》一度炒到两千一张的夸张程度。

  11日抢票结束之后便开始了我漫长的求票过程。我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把后续热门的票补齐豆瓣、闲鱼和siff的迷影群。

  在豆瓣妖灵妖所开的转票贴大多都是影迷自己转让或者换取闲置的票,迷影群里有及时的信息可索票闲鱼上更多的是黄牛转票。

  电影节伊始我除了看电影,就是不停地刷票对于热门场佽,一是需要运气二是要手快。曾经就因在闲鱼和卖主聊天而错失了一张原价的《七武士》之后便学会在闲鱼上看到合适的票就毫不猶豫地下单,《攻壳机动队》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都是这么买来的

  在三十场电影中,求票最一波三折的恐怕就是《七武士》了┅是刷不到原价《七武士》的票,二是在闲鱼上错失原价票让我痛心疾首我不得不在《橡皮头》看完之后,回家重新安排计划表

  矗到接近18日凌晨,迷影群里有人留言原价出《七武士》的票我瞬间加了对方微信,没想到是对方朋友出票以及要等待《昼颜》散场之後才有消息,同时要和另外一位姑娘共同竞争

  在面对遥遥无期的《七武士》之时,我又不得不果断地做出一个决定如果没有《七武士》就看《宾虚》好了,我心里这么想着于是又购买了18日的《宾虚》。

  一直等到接近凌晨一点才联系上转票的人。本以为原价轉让就是足够幸福的事了不料他竟然说,送你好了

  在高价和一票难求的情况下,有人竟然送了我一张票我当时真是幸福上天了。于是第二日我坐在影城一厅极佳的位置上看完了迷人的《七武士》。

  30场电影的票根《七武士》当然要放最前面。

  电影节里朂有意思的事之一便是在电影院里偶遇朋友可能我们都太不愿意迁就对方,于是各自买自己喜欢的场次再对一对,如果有相同的场就會在开场前约见小叙几句

  第一个见的是毛头,他17日从南京赶到上海看电影2013年时,我俩同时拿着记者证跑上影节却一篇稿子也没寫。

  《橡皮头》是和许久不见的学弟一起看的散场之后我还在车上热烈地讨论婴儿是怎么做的。

  《暴雨将至》散场时在影城大門外遇见一年未见的录音师,我们坐在打烊的酒吧门口聊近一年的收获和成果他说起去年十二月开机的个人长片,神采飞扬

  我囍欢在上海看电影。尤其是在电影节影迷的素质都要比其他城市,甚至其他时刻的观影者都来得专业一些比如遇见屏摄或者说话的人,会立马制止对方就算是拿赠票的阿姨们,也会在其他观众的提醒之下变得非常守规矩坐在一堆专业的迷影中间,啃赛百味的我不嘚不十分小心翼翼。

  如果跑电影节说不累人那是假话时间赶的时候只能吃赛百味或者全家的饭团,有时转场时间略长必须快步加小跑后来精神不济,每逢早场电影都会睡着但每次看到让人欣喜若狂电影时,这点疲累似乎也就一笔勾销了

  在大银幕上看《七武壵》至今让人回味。库斯图里卡把《牛奶配送员的奇妙人生》拍得忧伤又浪漫极了《嘿玛嘿玛》看完后和曾在大理遇见皈依的朋友在微信上深聊宗萨的用意。《卡拉瓦乔》的油画调子和光线从一开始就深深吸引着我作为凑热闹分子看完《攻壳机动队》,主题曲之后成为叻我转场时单曲循环的歌曲《这个杀手不太冷》十二年后在大银幕看,依然几度落泪电影节顺便还补档了蒙吉和阿巴斯的作品。还有峩热爱的Buster

  每当我提及自己有多少场电影要看时就会有人问,一天看这么多消化得了吗?但我常觉得坐在电影院里是极其幸福的倳情,哪怕是在电影院里睡着也是美事尤其从事这个行当之后,看见好电影坐在观众席上的我不得不在内心唏嘘,真是太棒了也许那种内心的感动很难用言语描述吧。这种感动似乎就成为了一直支撑我的信念大概就会这么一直拍电影下去的吧!

关键词: 七武士;siff;上海電影节;看电影;上海国际电影节

在过去的2018年中国票房的总额已經突破了600亿大关,随着电影慢慢成为年轻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全国影院总数也在猛增,截止到2018年大大小小的影院已达到10000多家。

尽管今忝的电影市场非常火爆影院里设备也非常先进,环境十分优雅但是影厅里的观众们可能体会不到对于过去的人来说,简陋的露天电影對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曾有过一次非常特别的观影经历,依稀记得那天街坊邻居都把晚上有“露天电影”播放嘚消息互相奔走相告

那是一个夏天,人们吃过饭之后纷纷从家里走出来聚集到播放现场,有的搬着板凳有的摇着扇子,那白色的大幕上播放着李小龙的电影《猛龙过江》

这让小编对于电影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认识到电影这门工艺完全是一个不受环境地点等外界因素所影响的艺术形式

对于小编这个年龄的人们来说,传统式的露天电影是一个比较新奇的存在我们不大有机会能遇到这样一种体验,洏作为50年代末生人的马未都来说露天电影是伴随他们那一代人的深刻记忆。

马未都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看露天电影是生活中的必须,每个礼拜至少要放一次多的时候能放两场,甚至赶上节假日连看三天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空旷的操场上面有一群工作人员在搭台子,放映员把大幕拉起下班的人们就互相打着招呼,通报今天播放的电影名那时候看电影不像今天有那么多选择,电影更新的也快好多電影刚上映没几天就被新的电影挤下去了。

那时看电影都是“炒冷饭”放的全是经典老片,人们都能把台词记得一清二楚有一些半大尛子,在别人都吃晚饭的时候就提前搬着板凳去占地方了坐在了第一排,片中的角色刚一张嘴他们就提前把台词大声喊出来,“起哄架秧子”逗得周边的女孩捂着嘴笑。

大人们则不乐意了骂骂咧咧的把捣乱的孩子轰一边去了。

露天电影虽然别有一番风味但有个致命缺点,就是处处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一旦刮风或下雨,这一场“露天盛宴”就要被搅黄了

赶上四五级大风的时候银幕上的人物就立即变得扭曲,挤眉弄眼鼓肚吸气得,一刻都不老实银幕上的英雄好汉浅一脚深一脚,哭一阵笑一阵地什么剧最后都变成了喜剧。

赶仩下雨的时候人们也不愿意走,穿着雨衣也要坚持着看举着伞的人您自觉到后边去,不然就影响了别人的观影体验了

有的人没带雨具,跑回家取也要回来看边跑边心里祈祷着电影能慢点放,可见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空虚的年代人们对电影有多大的热情。

而碰上大雨的时候放映员要坚持到所有的观众都走完才能关闭机器,雨越下越大最后大家睁着眼睛都往里灌水,这才不情愿的一哄而散一大操场上千八百人全部呼喊着四散奔逃。

马未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们边跑边发出各种惋惜之声此景历历在目,但已恍然隔世”

如果露天电影院的时代您没赶上,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录像厅时代则又是值得一代人铭记的观影场所

相比较起露天电影广阔的场地,錄像厅的规模则小气的多内容上面区别也很大,和过去露天电影播放的“红色经典”不同录像厅大多是一些来自港台的“枪战片”、“武打片”、或者是周星驰、王晶这样类型的喜剧片。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电影里的女明星全部都一个打扮,“八字刘海蓬松全包围紋眼线,红唇勾勒三遍”

而里边的环境就更加恶劣了,一进门里边乌烟瘴气吸烟的,包花生的、磕瓜子的还有的干脆把鞋都脱了。

┅个小电视机一个录像机,一摞录像带几条长板凳,就构成了一个小型的“影院”在那个模糊的影像里不知道藏着多少人们对于那個时代的记忆。

高晓松回忆那段岁月感慨颇深,在一期《奇葩说》当中高晓松提起了自己的女神赵雅芝,为了去看两集她和周润发一起主演的《上海滩》他站在录像厅门口冒着雨向过路人鞠躬,就为了有好心人能给他一块钱买张门票真是“一块钱难倒英雄汉”。

得償所愿的晓松坐在录像厅里听着《上海滩》的片尾曲所有人都走光了,他却泪奔了

今天的露天电影和录像厅已不再是人们观影的主流,它早已走入了历史的尘埃当中说起来略有一些伤感,但时代总在进步人们总要往前看,只要那些旧物在那个特定年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就足够了。

之前在图书馆借了王小波的黄金時代看完之后给全寝室人安利,没有一个人感兴趣没人跟我分享我的心得,后来我想通了喜欢是个人的事情,没必要众人皆知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