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如何训练自己的写作技能?

  作文教学是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进行的一项教学内容,而笔者在十几年教学过程中深深感觉到,学生始终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头痛的事,结果多是搜肠刮肚,生憋硬凑。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广大教师做了多种尝试,也有一些很宝贵的经验,这都是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逐渐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做起,同时还要在加强字、词、语、句等基本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改、多交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下面谈谈我是怎样做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前提
  观察兴趣是否浓厚,直接影响学生观察的效果,所以教师的引导是一很重要的环节。为了完成好这一步骤,教师就要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如何引发学生兴趣呢?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从兴趣入手进行观察,如夏天可让学生观察一些昆虫,如蜻蜓、蚂蚱、蛐蛐、蝴蝶等的习性;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故事,如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了证实生物进化理论,如何克服困难,坚持写了二十多年的观察日记,最后写成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让学生受到名人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些观察的内容,如自己家的花生生长、开花的变化,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习性等。当学生坚持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让他们写出观察日记。
  二、良好的观察习惯还依赖于观察方法的指导
  很多学生在观察中多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缺乏细致、全面的观察,固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观察任务之前,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松树,可让学生先观察树的形状、颜色,之后看树叶的特点,再进一步观察树向阳与不向阳面的差异。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有收获。教师在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一段时间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坚持去观察、写观察日记,这样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三、有目的地进行一些培养观察能力的活动
  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可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参观活动,如美术、书法展览,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可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在平凡中去发现;可让学生观察科学实验课,在教学中观察。这些观察的内容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学生在经过细心的观察之后再来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了。
  四、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写作训练
  根据教学大纲中让学生“多动笔”的要求,结合阅读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学生的写作练习,培养写作技能。
  创造性的笔述。结合阅读教学,我经常要求学生对重点段落熟读成诵,并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创造性地笔述。如,讲《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课时,让学生抓住表现人物思想的语言进行发挥,写出近三百字的短文。
  专题练习。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多方面的。审题、扣题练习;确定中心练习;选材、组材练习;写日记练习。只有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命题作文。专题练习与命题作文有机结合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进行各种训练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命题作文,为了加强学生的命题作文的练习,应做到以下三点:(1)由浅入深,科学命题;(2)写好范文,开拓思路;(3)反复修改,一题多练。
  五、结合实际生活,通过观察,加强写作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培养观察能力丰富生活,才能解决有东西可写的问题。如何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什么?我对学生进行了认真的指导。
  广泛观察,开阔视野。只有引导学生广泛观察事物、开阔视野,才能有效地解决思路狭窄、内容空泛的问题。因此,除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外,还应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自身周围的一切事物,不管是喜、怒、哀、乐的人物表情,还是风、霜、雨、雪的自然现象,都让学生注意。
  六、掌握重点,揭示规律,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教学语文这门工具学科,教师要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凭借已有的知识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是语文教学应当遵循的一条规律,这一点在写作指导中都有所体现。如在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中自然环境的描写时,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会有关的写作知识,还要使他们学会运用;使他们知道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人物,表现主题的写法,是写作中的一条基本规律,掌握了这条规律,就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七、搞好批改、讲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的要求,要从作前指导,一直贯穿到批改、讲评各个环节中,讲评是每一次作文教学的总结,也要做到重点突出、方法灵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一个问题来讲,使学生了解得透彻。
  总之,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如果学生只有一大堆读写知识,而没有独立写作的能力,这样的知识只能成为装饰品,而起不到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技能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