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里有没有人姓勾?

百家姓《勾(gōu)》姓起源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勾、句、苟三姓音通,有人认为是一姓之别写。勾姓源自勾芒氏。伏羲时代有负责管理森林的氏族(官职)为勾芒氏,世代为勾芒氏,其后改为单姓勾氏。在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的名讳,勾姓改为“句”(音不变,读勾gōu),有的加草头,改为苟姓。

早期居住在中原一带。汉唐时期,在河北、河南、山西发展,在河北北部扩展者以渤海郡(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为郡望,在河南者以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为郡望,在山西者以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为郡望。宋代以后,除河南外,在四川分布最广。当今姓氏中,名列第二百二十位,今四川巴中、灌县、新都、成都、邛崃、平昌等地依然有勾(句、苟)氏居住。

勾井疆:姓句井,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门人。唐代封“淇阳伯”。宋代又封“滏阳侯”。明代再封“先贤”。其后代去“句”字,改为井氏,在井氏族谱名人录中有记载。

句台符:隋代成都青城(今属四川)人。受业青城丈人观为道士,与白云溪隐士张愈为诗友。

句克俭:宋代官员。进士出身,官至殿中侍御史,曾官河中知府、宁州知府等,后出任河东路转运使,以忠诚清廉闻名于当时。

勾龙爽:宋代宫廷画家,擅长人物。又名句龙爽。神宗时官翰林待诏。时称他画的人物“其状质野,有返朴之意。”

  舍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18。

从明朝永乐初年开始,厨子舍的创始人“厨子仉”和其子孙共传了十七代,至1840年,厨子舍的技艺传给了先人舍氏,形成“厨子舍”一支,又传了六代。厨子舍于2007年6月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这种清真宴的技艺已流传六百多年。

  舍增泰,回族,1955年2月生,北京人,回族烹饪世家,“厨子舍”第五代传人之一。

  5岁的时候,舍增泰就走进厨房,开始看老人做起菜来,从小就对烹饪很有兴趣。1971年,正式师承其父舍崇禄开始学习烹饪。其父亲为清真菜肴的民间厨师,是清真菜肴制作技术的第四代传人,在清真菜肴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6年起跟随父亲承办宴会。“厨子舍”所办的民间宴席,其影响远及东北方向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北可达张家口地区,南至石家庄地区,在北京回族中更是家喻户晓,被宗教界人士和回族群众视为唯一世代相传的“大家”。如今,京城有名望的回族大家庭操办宴席,仍请“厨子舍”。

  非遗大师 “厨子舍”第五代传人

  从胡同里走出来的“厨子舍”

  “厨子舍”的特点是不设分店,专门到胡同四合院承办百人以上的清真红白事宴席、堂会等。舍增泰说,“厨子舍”是从胡同、四合院的走出来的厨师,已经有将近半个世纪的烹饪生涯。后厨是胡同四合院的院中,搭起棚子,落坐,砌行灶、做饭,摆席。经历了春夏秋冬,风雨交加,酸甜苦辣的环境,冬天寒冷难忍,夏天有时来不及搭起帐篷,在40多度的高温环境下烹饪,后背第二天就脱掉了皮,我们只能咬牙坚持了。“我们的工作场所都是露天的,主人家第二天中午就开餐会,头一天晚上就开始烧炉子了。厨行是个勤行,没有勤就什么都没有。”

  “厨子舍”清真菜肴的民间宴席制作技艺,主要包括压桌、蒸菜、汤菜、炒菜四大类,各类菜肴150多种,并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京城享有盛誉。由于各种菜肴从落坐到起坐的时间大约为25分钟,所以被称为“流水席”。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糖卷果,驴打滚,杏仁豆腐等等,这些都是宴会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舍增泰介绍说:“这些小吃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为了制作地道,没有一点功夫是做不精致的。

  这样快速的翻转速度和高水准的精细菜肴,对灶具的要求就很严格,所以宴席上用的灶具都是由主家事先准备好砖块和黄泥,由厨子根据宴席的需要来做单眼灶具,多眼灶具。根据宴会所需,炉灶有单眼灶、多眼灶,火候由泥控制,称为“舍家灶”。如今,在北京城中,已经没有人再有这样的绝技了。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清真味道

  1985年起,舍增泰在学习做菜时,主动研究了一些书,包括菜谱配料和药膳的搭配使用。他说:“父亲去世后,我花了很多时间阅读书籍和文献。对配料的研究涉及到历史,文化,营养等多个方面。“让每一道菜都有依据,有理论知识做支撑,”舍增泰说。

  随著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对家庭宴请宾客甚至制作“流水席”的要求越来越少,而这种精细的“慢工艺”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也相对不受重视。“厨子舍”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许多现实问题。目前舍增泰打算通过开店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厨子舍”,并学习、传承它。

  舍增泰打趣说:“我们这个行业太穷了,我现在也正在想办法让店面能早点和大家见面。”

  如今的舍增泰,在教导后代的同时,也花了大量时间学习,阅读,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写成书。现在我已写了十几万字,希望能传给后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沙特阿拉伯展示中国传统清真技艺

  谈到让更多人了解“厨子舍”,舍增泰说,他很幸运代表祖国,2013年赴沙特阿拉伯王国展示中国传统烹饪技艺,使他更加高兴的是,他的菜肴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舍增泰说,多年来,也不乏有人表示愿意与他合作开设餐馆,他婉言拒绝了。"我不想靠自己的手艺挣大钱,只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能够让“厨子舍”一直完整地延续下去,是我作为传承者的使命。

  现在,《厨子舍》有了第六代传人舍增泰的女儿舍鸥和侄子舍闻。舍增泰跟随父亲学习厨艺,从厨工到灶台都用了十年,如今也对女儿和侄子一样苛刻。每个环节都不能省略,只有这样,才能像我父亲那样,‘一物一性,一碗一汤,各成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莫姓,在《百家姓》排名第16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37位。

  第一个渊源:源于高阳氏,出自上古颛顼帝所建的鄚阳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颛顼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是炎黄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之一。

  颛顼号称高阳氏,后分衍有八个氏族,活动中心在帝丘一带(今河南濮阳),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颛顼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

  据史籍《三郡记》和《姓氏考略》记载,上古帝颛顼造鄚阳城(今河北任丘、平乡一带),其支庶子孙定居于鄚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氏,世代称莫氏至今,史称莫氏正宗。莫氏族人皆奉颛顼为莫氏的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莫字即幕字的省文,望出钜鹿郡、江陵郡。

  幕,乃是上古圣君虞舜之祖。莫氏和幕氏同宗同源,该支莫氏只是幕氏的简笔形式,后族人有为避战乱之难去“巾”取谐音字“莫”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莫敖之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其后裔在西周初期建有芈姓大国,即荆国,后改称楚国。

  据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的典籍《大宋重修广韵》中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莫敖之职,亦称莫嚣,是与令尹地位相同的官职,并行执掌楚国之国政。

  在史籍《淮南子·修务训》中则称“莫敖”为“莫嚣”,指出其原为楚国最高行政官职,军、政两事一把抓。

  到楚武王熊通开始称王时,莫敖之职仍然存在,后来楚武王嫌其官位太重,改以令尹为重臣,与莫敖相互制约。在史籍《左传》的记载中,以令尹与莫敖并提,当处于同等地位。

  楚武王以后的出国历代君主,将莫敖废置不常,后来在史籍《左传·襄公十五年》中记叙楚国封官之事时,列莫敖于令尹、右尹、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之后,说明莫敖的地位逐渐降低。今学者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称莫敖本相当于大司马,后降至左司马之下。

  其后世子孙中有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莫氏,世代相传至今。著名的屈原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由屈氏的分支改姓而形成的。

  第四个渊源:源于鄚姓,属于以居邑名称简笔为氏。

  该支莫氏,起源于汉朝时期河北鄚州。

  鄚氏出周宣王姬静,将其次子姬望封赐于鄚州(今河北平乡、任县、晋县一带),其后裔子孙因地为姓氏,称鄚氏。

  姬望的后裔传至第二十一世孙鄚振扬(姬振扬),因功在汉室,于汉高祖刘邦七年(公元前200年)授其为执戈郎,汉高祖还特赐改其姓为莫,此后称莫振扬,成为该支莫氏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匈奴贺兰部莫何弗,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匈奴贺兰部首领称谓中有莫何弗。

  “莫何弗”,乃古匈奴语“副酋”之称,这在《隋书·室韦传》中有记载“每部置莫何弗以贰之。”莫何弗有世袭的惯例。

  在莫何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莫何弗氏,后汉化省文为单姓莫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五代之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族,其中有以单字汉姓莫为氏者,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之后,大力深化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鲜卑拓拔部中原复姓邢莫氏、莫那娄氏、莫折氏等部落,均改汉姓为莫氏,其后东胡分支中的蠕蠕民族(丁零、铁勒)中亦有改汉姓为莫氏者。

  第八个渊源:源于库莫奚族,出自金国时期库莫奚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姓觽》中特别说明:“库莫奚族有莫氏。”

  库莫奚族这一名称始见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这一称号的出现,实际上是在公元四世纪中叶鲜卑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书对库莫奚族就有了不间断的记载,直到公元十三世纪以后才不见其名,前后存在近千年。

  “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汉役“沙、沙粒、沙漠”。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公元六世纪下半叶的隋朝时期,省去库莫,单称“奚”,此后单一的“奚”字成了族称。

  库莫奚族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登国年间“分背”后,各自形成为一族。然史书对其族源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使后人众说纷坛,至今尚无一致认识,综合史载可归纳为二说,所谓“东胡之种”,“东部鲜卑之别种”,“东部宇文之、别种”,可列为鲜卑说;另一说即“本匈奴之别种”的匈奴说。实际上,不同记载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为宇文部为东部鲜卑的一支,鲜卑源出东胡;而宇文部内确有不少人出自匈奴血统,但他们早在公元二世纪时已自号鲜卑,在后来数百年鲜卑族的发展进程中,他们已完全鲜卑化了。

  库莫奚部族在其存在的近千年里,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形成与发展、衰落和与它族融合的过程。

  大体说来,公元四~七世纪初,是库莫奚族的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初期,即在与契丹“分背”前后,他们以部独自活动,每部有部长(俟斤)一人主其事;后来在对外的争战中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凡五部,阿会氏为联盟酋长,五部皆受其节度。五部为:辱纥主、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莫贺弗”本系东胡族系酋长的称号,“木昆”为女真语和今达斡尔语“氏族”之意,据此推测,这些部是由五个血缘氏族发展而来的,这一时期他们分布在弱洛水(今西拉木伦河)南,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的今老哈河流域,过着“善射猎”、“随逐水草”的狩猎、游牧生活。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掠其“马牛羊豕十余万”,说明他们的畜牧业已有相当发展。正是有这种发展,他们在北魏后期成了北魏的边境之患。

  公元七~九世纪中叶,是库莫奚族的发展、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军事实力与契丹旗鼓相当,有时还稍过之,被唐并称为东北“两善”。虽然畜牧和狩猎业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但农业已在一些居住河谷的部落中出现,部落组织也不同于以前,五部已改名为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改名原委今已不能详知,但从“阿会”本为此前联盟酋长姓氏而变为部名来分析,一些显贵家族或氏族已成了左右部落的势力。不仅如此,其部落联盟的“君长常以五百人持兵卫牙帐”,这种常备卫队的出现,表明王权已悄悄地产生,奚族的氏族社会已处于解体阶段。人口也有了迅速增长。史载唐大中元年“北部诸山奚悉叛,卢龙张仲武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大,但这时奚族有众数十万应是接近史实的。地域已不限于老哈河流域,已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到霫国,即有了东达今辽宁省阜新市附近,西到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以南一带地区,南抵大凌河,北过西拉木伦河与霫族为邻的广大区域。

  奚族在这一时期有如此发展变化,除了内部因素外,其与邻族和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早在北魏时期,他们就常遣使朝贡北魏,岁致名马文皮;又“每求入塞,与民交易”。其间一度役属突厥,但至东魏武定末,仍保持与中原王朝的来往。隋朝建立后,不久又每年派人向隋贡方物,与隋王朝有了政治上、经济上的联系。降至李唐,奚与中原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唐武德中期(公元618~626年),奚族遣使入唐朝贡。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奚酋可度者率众“内附”,唐太宗李世民乃于其地置饶乐都督府,拜之为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府都督,封楼烦县公,赐姓李氏,并在奚五部地设五州,即以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州,奥失部为洛环州,度稽部为太鲁州,元俟折部为渴野州,委任各部辱纥主为刺吏,皆隶饶乐府,府由营州东夷都护府辖领。可度者死后,奚对唐时叛时服,然与唐王朝的关系自此以后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唐万岁通天年间奚酋李大酺参与契丹李尽忠发动的营州反唐起事,又与契丹一同转附突厥,但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即遣使至唐请降,请求复置营州都督府;玄宗不咎既往,以饶乐郡王、左金吾卫大将军、饶乐府都督授之,并“诏崇室出女辛为固安公主,妻大酺”,大酺于次年亲至长安成婚。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大酺在与契丹可突于争斗中死亡,其弟鲁苏代立。唐玄宗不仅让他袭兄之官爵,又以盛安公主李媁为东光公主妻之,旋改封为奉诚郡王。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可突于胁奚众附突厥,鲁苏不能制,走投榆关(今河北抚宁榆关镇,一说山海关)。传至延宠为奚酋,唐又拜其为饶乐府都督、怀信王,以宗室女宜芳公主妻之。政治上的紧密关系,促进了奚族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还在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的时候,唐玄宗在复置营州都督府后,都督宋庆礼在任期间,在奚和契丹地区“开屯田八十余所”,把中原的农作物、先进工具和耕作技术传播到奚地;他“又集胡商立邪肆”,发展经济交流。这样,几年后,在奚族一带地区出现了“仓唐充,居人蕃辑”的繁荣景象。另方面,在频繁的政治交往中,奚族的名马等土特产品以贡物形式进入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的金帛等物以回赐名义传入奚族社会。据载,奚族在与唐关系紧密时期,“每岁朝贡不绝,或岁中二三至”,每次常派出数百人至幽州,进入长安的酋渠也有几十人;而唐王朝的回赐,每次或“帛十万”段,或“赐物一千五百疋”。可见属于这类形式的经济交流,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正是由于上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推动和加速了这一时期奚族社会的发展。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奚族由鼎盛转入衰落和与它族融合时期。这里所说的衰落,是指它作为一个族体独立性的丧失和解体,若就奚族人的生产和生活而言,则仍在持续发展。

  奚族衰落的转折点,在唐懿宗李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原来“好与契丹战争”的奚族,在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的反唐事件中受到严重打击,而契丹却因在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由附回鹘转归唐朝后,至减通中“部落寝强”,契丹人此时便乘机开始了对奚族的掠夺。钦德为契丹大酋长后,在唐僖宗李儇光启中期(公元885~888年)“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遂蚕食诸部,达靼、奚、室韦之属,咸被驱役”。契丹役属奚后,施行“苛虐”政策,奚族人怨愤,其酋去诸率数千帐奚族人西徒妫州(州治在今河北省怀来县)北山奚遂分为东奚、西奚。此后,奚族人不断起来反抗契丹的民族压迫,契丹贵族为此多次出兵征讨,耶律·阿保机在继任挞马狱沙里后就曾几次讨伐奚族人。

  耶律·阿保机为可汗后,鉴于奚族叛服不常,于后梁太祖朱晃开平五年(公元911年)又亲率大军对奚族进行大规模镇压,先攻克西奚地,接着分兵讨东奚,“亦平之”。经过这次沉重打击,奚族“不敢复抗”,只得举族臣服,从此奚族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变成契丹贵族统治下的一个部族。在这以后,契丹贵族对他采取“抚其帐部,拟于国族”;将奚王府所统奚众与契丹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同列为四大部;允许奚五王族“世与辽人为昏(婚),因附姓述律氏中” 在这一政策下,奚族开始了被契丹同化的过程。在有辽一代,奚族人的地位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是被契丹人征服的被统治民族,另一方面其地位仅次于契丹人,被契丹贵族利用作为对内镇压其它被统治民族的反抗和对外与北宋等抗衡的工具。

  奚族在由一个独立民族转变为被统治民族的过程中及其从此以后,社会组织变化很大。尽管部的组织至辽末还存在,然而不仅名称、成员与前不同,而且契丹贵族又将在历次征讨中的奚降俘户另组编八个新部。五代史书记奚五部为阿苔部、嚼米部、粤质部、奴皆部、黑讫支部,《辽史》作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部。据近人研究,他们与唐时五部的对应关系为,阿荟、伯德部即阿会部,啜米、楚里即处和部,粤质、奥里部即奥失部,奴皆、遥里即度稽部,黑讫支、梅只部即元俟折部。

  新组编八部的情况是:大辽天赞二年(公元923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镇压了胡损领导的奚族人起义后,以奚府给役户、诸部隐丁及流散,置堕瑰部。该部与奚原五部在辽被称为奚王府六部五帐分,由奚王领导,隶辽北府。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二年(公元994年),辽圣宗对六部进行改组,将梅只、堕瑰二部并入奥里部,另以奚王府二克的长官、士兵及其家属分置南克、北克二部,合为六部,另七部为:迭刺迭达部、乙室奥隗部、楮特奥隗部、撤里葛部、窈爪部、耨怨爪部、讹仆括部,他们皆不归奚王府节制,隶辽南府。前三部系辽太祖以俘获奚户置,后四部为辽圣宗以辽太祖伐奚时“籍入宫分”的乞降奚户分置。由于契丹建国后迅速封建化,历代契丹贵族重视发展农业,奚族人在这一潮流中虽然尚未完全脱离畜牧生活,但经营农业的越来越多,而且将土地租给汉人耕种。早在唐末,西奚已“颇知耕种,岁借边民荒地种穄”。

  在辽圣宗执政时期,北宋王朝曾派遣使臣出使契丹,进入奚境看到“居人草庵板壁,亦务耕种”,且“善耕种”。六十年后北宋宰相苏颂出使契丹将途中所见作诗描述:“农夫耕作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岗。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田畴高下如棋希,牛马纵横似谷量。”又在诗下注说,“间之皆汉人佃奚土”。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所制大车闻名于世,誉称“奚车”;时“契丹之车,皆资于奚”。可见,奚族在辽国部落组织虽被契丹贵族分割得七零八落,但其社会生产却比前有了很大发展。

  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奚族人站在契丹人一边维护辽国统治。在辽行将覆灭之际,奚王回离保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等于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在南京(今北京)拥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政权,妄图挽救辽国的灭亡。当女真族人进入居庸关后,北辽上下北逃,奚王回离保逃往保箭笴山,收集奚、渤海、汉三族丁壮为兵,建国称帝,自号奚国皇帝。这是奚族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政权,也是最后一个政权,只存在了数月,就在金兵围剿下溃败,奚王回离保被下属所杀。

  女真贵族在灭辽国的过程中,对奚族人采取先是把攻克地区的奚族人降为奴隶,编入猛安谋克;后对归附的奚族人,各置猛安谋克领之。这样,奚各部组织在金初就被打乱了。由于金国军事进攻接连取得胜利,九猛安奚军被“徙于山西,后分迁河东”。接着在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合刺两朝将大批女真族人南迁时,不少奚族人同时被迁居中原地区,使奚族人分散各地。所以到了金世宗大定年间,奚五部部名已变成了姓氏,即遥里氏、伯德氏、奥里氏、梅知氏、揣氏。奚族人在金国的地位比辽时低下,激起广大奚族人不满。

  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契丹撒八、移刺窝斡等率众反金,不少奚族人加入反金队伍。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在镇压这次起义时,对坚持反抗的奚族人采取了极其野蛮的办法,“尽杀其男子,以其妇女童孺分给诸军”。面对这种残暴的民族灭绝政策,有的继续坚持斗争,有的亡人北宋境内或北逃。金世宗为防止奚族人再次聚集反叛,又将六猛安奚族人分迁到咸平、临潢、泰州等地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将一部分女真族人移居奚地,实行分隔统治。本来,一部分奚族人在辽国与契丹人通婚过程中已被契丹人同化,其它大多数也在与汉和渤海等族人杂居过程中民族特色越来越少,女真贵族强迫奚族人分散迁徙,使他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汉和女真等族错居杂处,到了公元十二世纪后期,奚族人迅速被女真族人同化和与汉族融合。金国以后,再不见历史上有奚族人活动的记载。

  综观奚族人去向,一部分被女真同化,大部分与汉人融合;而早先被契丹和后来被女真同化的,多数在金亡后也加入了汉族共同体,其间,有以故部族名称汉化称库莫奚氏者,后省文简化为单字汉姓莫氏、库氏、奚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在金国末期居住东北地区的,又有相当一部分族人融入了蒙古族、满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中。其中满族的穆齐氏即库莫奚氏族后裔,满语为MukiHala,世居鄂漠和索罗,后多冠汉姓为莫氏、穆氏等。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辽国时期的契丹乃蛮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奈曼氏,亦称那莫氏,满语为Naiman Hala,源于辽国时期契丹乃蛮部,以部为氏,后在元朝初期融为内扎萨克蒙古奈曼部,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所冠汉姓即为莫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图们氏,亦称图莫图氏,满语为Tumen Hala,汉义“万”,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陀幔,以及金国旧部“驼满”,以部为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万氏、图氏、门氏、莫氏等。

  ⑵.满族莽果氏,满语为Manggo Hala,姓氏,亦称蒙棍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所冠汉姓为莫氏、白氏。

  ⑶.满族莫勒特氏,满语为More Hala,亦称墨哷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改汉姓为莫氏、梅氏、墨氏。

  ⑷.满族舒穆哩氏,亦称苏某力氏,满语为Sumuri Hala,世居海兰木(今黑龙江瑗珲黑河镇对岸海兰泡)、萨尔碧图(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诺敏河中游),后多冠汉姓为莫氏、舒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墨呼哩氏,亦称莫图里氏,满语为Mohuri Hala,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墨氏、莫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伦春族玛那依尔氏,满语为Mahalr Hala,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莫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达斡尔族莫尔登氏,亦称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墨尔丹氏、莫塔哈利氏,满语为Mordin Hala,世居黑龙江布特哈地方(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后多冠汉姓为莫氏、孟氏、苍氏。

  ⑵.达斡尔族墨勒哲哷氏,亦称莫尔哲勒氏,满语为Moljere Hala,汉义“用刀复仇”,世居松花江、黑龙江、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阿穆达(今黑龙江哈尔滨山彦倭和)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孟氏、曹氏、莫氏等。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壮族,出自壮族创世史诗,属于指物为氏。

  在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分姓》中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

  当时有个人叫卜黄,十分有学问,布洛陀便请他来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族人们关心卜黄,纷纷来探望他并送礼物,卜黄由此灵机一动,便生出了造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叫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叫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叫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了“莫”等姓氏。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忻城县,至今还有一座莫土司衙署故址,占地总面积四十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

  莫氏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著名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类世袭土司。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布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中,有以莫为姓氏者。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该莫氏族人所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

  近代民族学家、姓氏学家多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姜姓蚩尤部族的后裔,因此,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地区,后逐渐分播至西北、西南地区,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莫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莫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颛顼、鄚振扬(姬振扬)。

  迁徙分布(聚集地)

  莫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七位,人口约二百三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5%左右。

  两汉以前,莫氏族人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朝学者莫元珍。但多数莫氏族人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氏,使北方莫氏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氏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氏族人的河间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氏族人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

  隋、唐时期,莫氏族人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氏族人定居,并且已有莫氏族人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氏族人避居四川。

  五代十国至两宋,莫氏族人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氏族人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际始有莫氏族人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

  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江苏等地的莫氏族人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广西。

  明朝初期,山西莫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朝末年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

  清朝初期,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氏族人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庆。清朝中叶之后,沿海之莫氏族人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

  如今,莫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多此姓,这三省莫氏族人约占全国莫氏人口的60%以上。其他如河北、湖南等省亦有分布。

  先世居安徽徽州府婺源县,明永乐间满盈公任江西吉水县正堂,坐升吉安府,迁湖广辰沅兵备道。解组后落业常德府桃源县新安村大湾坪头(八公桥),生八子:景松居莫婆店,景柏居古塘坪,景竹迁沅州府麻阳县招谕三江口,景芳居龙湖坪,景权迁慈利县,景伦迁武陵县,景珀居苏家滩,景玉世守故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合修族谱。

  长沙九福乡莫家冲莫氏:始迁祖元亨公,原籍吉水县文昌乡,元末明初因移民迁湘,开基于长沙九福乡莫家冲。至1949年,已传三十代,约五千余人。族人分布在益阳桃花坪等地。宗祠设在莫家冲。

  长沙白水湾莫氏:始迁祖继周公,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安福迁居湖广善化湘江西岸之白水湾。后人散居长沙、益阳等地。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纂有族谱。

  邵阳留旗坪莫氏:始迁祖定国公,号时瑞,原籍江西龙泉县谟恒乡圳上,元都指挥使,诰授定国将军,元成宗时奉命戡乱入湘,开基于邵阳县南路上贤都留旗坪。五传至义桂、义明、义才。桂公至七世分海、深、沿、渭、清、斌、亮、兆八房,合明、才二房共十房。十四传至沿公裔兴公于明万历间迁居零陵东安交界的东安花桥。族人分布于留旗坪、武冈、东安等地。宗祠在留旗坪。至1948年,已传二十八代,约五千余余人。族谱始修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续修,1943年三修。

  邵阳龙山莫氏:始迁祖才公,明代自江西泰和迁此。民国年间续修族谱,堂号彩凤。

  武冈大陂头莫氏:始迁祖仕清公,明时官知云南大理府事,后解组归田,道经湖南宝庆府,始寓城南祭旗坡,又改卜武冈县白仓墟山口甲地名大陂头。嗣后孙昌藩、昌合、昌秩于清乾隆间又迁至四川汉源九龙桥。后人繁衍于湘蜀两地。1943年三修族谱。

  绥宁李熙桥莫氏:始迁祖进溥公,原任江西泰和知县,卸任后于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偕妻儿避金乱入绥宁县三都里(今李熙桥一带),定居于茆坪塘花台园。后裔今分布于李熙桥、唐家坊一带。

  湘阴高明乡莫氏:始迁祖元保公,原籍江西吉水县文昌乡。元末明初因称民迁湘,开基于湘阴高明乡。

  华容南山茅圻莫氏:始祖岩公,宋理宗时仕华邑。后裔怀洛,字伏九,居姑苏,明初随沐英征云南,封定远将军,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姑苏吴县洞庭西山迁居华容南山。初居水螺澥,复筑堂于茅圻。后人分两支,仲南支多居插旗杨家垸,仲偕支多居南山危岭。

  宋时莫若冲,字子谦,知吉安吴江,有《语溪文集》十卷行世。次子流寓吉安,为吉安莫氏之始。元时世阅公,吉安府吉水县人,元末携子迁居益阳岐市,为益阳莫氏之始。弟世流迁益阳莲花坪,世昌、世荣、世贵分迁宝庆、常德、潜江。世阅孙诚瑛,明洪武初卜居益阳之西大华里,附籍为民。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创修族谱,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二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四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五修,1913年六修,1942年七修。十二派宗荫,曾任巢县知县、江南乡试同考官,著有《归休草》。十九世寿森,清附贡生,著有《梅园勘灾诗草》。宗祠在大华村。至1948年,已传三十代,族人万余人。

  始迁祖荣序公,元顺帝时自江西泰和经商,卜居南峰山。

  始迁祖仲荣公,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自江西泰和避乱今桃江莲花坪。

  始祖礼公,江西吉水县人,南宋金人南下,子昆仲五人避乱湖湘,流落益阳等地。其三子世悠迁居武陵府城大西门莫公桥。1926年五修族谱。

  先世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安徽婺源迁于桃源县北漆河之汉宫庙。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千余人,分布于莫溪、灵岩、九溪等地。宗祠在汉宫庙。族谱创修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

  先世清初由江西迁桃源县北灵岩乡之莫家坪。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三百余人,分布于湖斗坪及北路等地。宗祠在莫家坪。族谱创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

  始祖礼显公,生子五。长子世佑,字起后,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率四弟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文昌乡同时迁湘,世佑开基于安化县城西常丰乡莫家江边,再迁龙须岩莫家塅。至1948年,已传二十六代,共千余人。次弟世悠落业武陵县开山坪,三弟世阅落业益阳县大花冲,四弟世流落业益阳县莲花坪,五弟世清落业邵阳县北窗。宗祠在南正街。

  明代自湖南沅陵迁此。

  始迁祖麒维公,明代由沅陵徙此。

  迁湘始祖满盈公,第三子景竹公迁麻阳,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景竹公第九代孙士炜、士煌自麻阳迁居慈利二十五都今东岳观、杨柳铺一带,称东阳莫氏。2003年慈利、桑植创修支谱。

  迁湘始祖满盈公,第五子景权由桃源迁居慈利,子彦俊,传至玄孙福公,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迁居澧阳北里仁和村。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纂有族谱。

  始祖满盈公,明永乐间由吉州知府转升湖南辰沅兵备道,解组落业常德府桃源县新安村大湾坪。第三子景竹,任麻阳阳岩门守备,迁居麻阳水漫溪。生八子:焦龙留居水漫溪,焦虎居余子溪,银牙居靖州,成公居宝庆,亮彩仕云南,连公居辰州,申公仕镇远,酉公任益阳。2003年焦龙、焦虎二房续修族谱。

  莫仲荣:号静庵,元元统元年癸酉三月十六辰时生,明永乐十一年癸已十月初八子时没,寿八十一,葬沙滑邨口渔翁撒网形壬丙碑志。公为人慷慨,好义深沈有远略,洪武初由江右迁居益阳一里莲花坪与同邑之大华里邻邑之武陵开山坪鼎峙为三族焉。元配:舒氏,桑洲女,元至元二年酉子六月十一午时生,明洪武十九年丙寅七月初八酉时没,年五十一,葬六里舒塘月明洲舒家园侧角龙形癸丁碑志。生子一仕和,孺人勤俭治家克全妇道 恢扩产业内助之贤。继:符氏,生没阙,葬合夫墓左同向共碑。继:蔡氏,生没阙葬合夫墓右同向共碑,生女一适符。是为湖南资阳莫氏始祖。

  莫世佑:字起后,号松林,宋景定二年辛酉十月初六日亥时生,係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文昌乡人,自宋景炎二年丁從江西历南京而过湖南安化县落担城西地名莫家江立业复迁龙须岭莫家塅居住,於元前元年乙未娶配寿九十二岁。元至正十二年壬辰十一月十六日辰时没,葬地名龙须岭口至今名莫家塅乙山辛向。元配:程氏,德潜次女,元前至元二年辛巳三月初六日寅时生,寿七十四岁,元至正十四年甲午九月十六日丑时没,葬龙须岭莫家塅乙山辛向夫妇合塚。生子一:贵厚。是为湖南安化莫氏始祖。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河间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钜鹿堂:最早的莫氏堂号。

  敦本堂:钜鹿堂的分支。

  德荫堂:敦本堂的分支。

  威远堂:宋朝莫濛,两次法科考试都是第一。

  莫 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 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经常用干将、莫邪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

  莫 含:东汉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莫 云:莫含孙,北魏大臣。兄莫云好学善射,道武帝时,赐爵关内侯。太武帝时以功进爵安定公,迁镇西大将军。

  莫 题:莫含孙,莫云弟,道武帝时以功赐爵东宛侯。因侍宴不敬获罪,黜为济阳太守。后令其监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赐死。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莫宣卿:(834年-?),字仲节,号片玉。唐代广东封州(今封开县)人。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八月十七日,父早逝,其母梁氏改嫁莫及芝。莫氏家境优渥,宣卿因此能入私塾读书。宣卿年少时即喜读诗书,手不释卷,过目不忘,有神童之誉,七岁即有诗:“我本南山风,岂同凡鸟群”。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年仅17岁,廷试第一,钦点状元,入翰林院。《双槐岁钞》记载:“吾广大魁天下,实自宣卿始。”,是广东第一位状元。懿宗咸通年间,官至台州别驾(四品)。返乡迎母赴任时,病卒故里。谥孝肃。葬于封开渔涝镇文德乡锣鼓岗上。著有《莫宣卿诗集》。

  莫君陈: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时进士。神宗熙宁年间新置**科,中首选,为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闻集》。

  莫 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莫 蒙:湖州人,宋代官吏、学者。在太学读书时,以文鸣京师。就特科出仕,由县丞累官至通化军知府。工诗,词尤婉丽。有《卧驼集》。

  莫伯镕: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归休,请名师教诲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时号“三莫”。长子莫济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居官给事中时,因反对外戚张说被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三子莫冲亦曾中博学鸿词科,官任明州长史,以循良称。

  莫月鼎,南宋、元代道教神霄派主要代表人物。人称“莫真官”、“莫月鼎真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浙江通志》说为钱塘人)。宋濂《元莫月鼎传碑》谓:“讳起炎,入道后,更名沾乙,自号月鼎。”大约生于南宋宝庆(1225~1227)年间。生而聪慧,酷慕道法和神仙家之说。初从四川青城山丈人观徐无极受“五雷法”,继闻邹铁壁得王文卿“雷法”书,秘不传,乃委身童隶事之,终获受其书,尽得其术。于是可“召雷雨,破鬼魅,动与天合。”南宋宝祐六年(1258),浙江大旱,时马廷鸾方守绍兴,迎致莫月鼎建坛祷之。据称雨立至。宋理宗闻之,赐诗一章,谓其为神仙。元世祖至元己丑年(1289年),遣御史求异人于江南,迎致莫月鼎。元世祖召见于滦京内殿,问曰:“可闻雷呼?”莫月鼎对曰:“可。”即取胡桃掷地,雷应声而发,震撼殿庭。世祖为之改容,厚赐之,不受。一时名动京师,奔走先后者如云如堵,有不远数千里及门而求道者。元世祖后令掌道教事,莫月鼎以老耄辞。后佯狂避世,浪迹江湖。

  莫 胜: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书画家。曾任虎贲左卫经历。工书画,善绘鱼。

  莫 藏:浙江海盐人,字用行,号素轩,明代学者、书画家。其博涉经史,能诗,工书画。有《素轩稿》、《五音字书辨讹》等。

  莫 骏:广西省平乐人,明代官吏。举人出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做官二十余年,人称廉洁。

  莫如忠:松江府华亭人,明代官吏、学者。嘉靖年间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书、诗文有体要。有《崇兰馆集》。

  莫如足:广州府新会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经弹劾仇鸾,有直声。官至大理左丞,数伸冤狱。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友之: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莫我愚:湖南省善化(今长沙)人,清代书画家。工诗,不喜为时文。于真、行、草书、指头书、筋头书,皆不学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写照,所绘莫不神态毕肖。

  莫与俦:贵州省独山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盐源知县,后改遵义府学教授。有《贞定先生遗集》。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莫荣新(1853年10月20日—1930年3月30日),字日初,广西浔州府(今桂平)江口镇盘石村人。18岁投效军旅,在贵州镇压当地的苗民起义,手段残酷。清光绪十年,参加中法战争,因功升为哨官(连长),驻守龙州。因嗜杀成性,在浔州新圩一日杀数十人,浔州人称“莫屠户”。1917年陆荣廷提拔他升任广东督军1918年8月,广东军政府改组后,兼任陆军部部长。1920年10月,被孙中山粤军驱走,蛰居上海,化名高崇民。1922年2月被北京政府授为腾威将军。1928年秋,在李宗仁和白崇禧保护下离开上海回桂平。1930年3月30日在桂平病逝。终年77岁。

  莫与硕:(1903~1947),广东阳江埠场端逢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莫与硕早年念私熟大馆、县立师范学校,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毕业。 后参加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历任排、连、营长,直至团长。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任第十八军第十一师旅长,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任第九十八军少将师长,民国二十七(公元1938年)年任陈诚嫡系六十七师师长,率部参加抗日战争,收复了浙江镇海,次年提升为中将军长。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莫与硕参加抗战中的浙赣会战,结果被蒋中正以“阵地失防、作战不力”为由撤职。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出任重庆军官总队长、第三区补给司令员。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2月任军政部广州区特派员办事处中将特派员,日寇投降时负责接收日寇物资财产。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5月,蒋中正以“私占接收日寇枪械和贪污军用物资罪”亲批判处死刑,由国民党中央国防部派员组织军事法庭会审。同年9月16日,莫与硕及其同案广东省护沙总队少将总队长李节文在广州同时被枪决,终年四十四岁。 莫与硕之妻唐亦真,是广东中山唐家湾(今广东珠海)名门望族,婚前在上海受过高等教育,莫与硕死后,唐亦真在广州办《新文艺》进步刊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度回到唐家湾,后由政府安排到广东省参事室任研究员,1970年病逝,1987年人民政府为唐亦真补开了追悼会。

  莫文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5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莫春和(),四川省阆中县(今市)朱镇乡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原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2年6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莫慧兰:(Mo Huilan,1979年7月11日-),中国广西桂林人,原中国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是中国1990年代最杰出的体操运动员之一。她以动作难度高着称。她的双胞胎妹妹莫慧芳也是体操运动员。

  莫少聪:香港演员。

  莫文蔚:香港影、视、歌多栖明星。英国伦敦大学高材生,掌握多门外语及乐器,在多部电影、电视剧中担纲主演,并且出有多张专辑并获得多个音乐奖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勾姓全国有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