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写几句话?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鸟》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小朋友的歌声像小鸟一样动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群新朋友,瞧,它们来了!

  课件出示众鸟飞图。来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学生跟小鸟打招呼)这么多的小鸟,它们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在树林里快乐地歌唱,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呀!可是,它们的一只小伙伴却被关在笼子里。播放笼中鸟课件,咱们一起去看看它吧!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5课《放小鸟》。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朗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出示生词,认读生词,正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段,请大家认真读,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等会儿告诉大家,不懂的地方打个“?”我们一起讨论,好吗?2、汇报交流。

  生1:我知道了小鸟很可爱。出示句子: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1)读这句话,你觉得这只小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

  (2)把小鸟的可爱读出来。(练读、指读、评读、齐读)

  生2:我知道小作者很爱小鸟,他把它放在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是它一动也不动。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我对小鸟这么好,小鸟高兴吗?出示句子:

  我把它放在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也不动。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小鸟为什么一动也不动?)

  (3)“我”很着急,我着急什么?说明什么?

  (4)把小鸟的不快乐和我的着急读出来!(练读、指读、评读、齐读)

  四、小鸟多想自己的妈妈呀,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1、自由读第二段。

  2、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谁能学鸟妈妈把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叫出来?想一想,当你找不到妈妈,或妈妈找不到你的时候是怎样的?

  出示句子: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3、想象:(1)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妈妈了,现在突然见到了自己想念的妈妈,你想对妈妈说什么?(2)鸟妈妈找了很久现在终于找到了孩子,而孩子却被关地笼子里,妈妈会对孩子说什么?(3)分组讨论、表演小鸟和妈妈的对话。

  过渡:多么动人的情境,多么深厚的母子情!小鸟虽然在笼子里有吃、有喝,可失去了自由,离开了妈妈,到哪里去找幸福呀!看到这感人的一幕,你心情怎样?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五、学习三、四段。

  1、出示《放小鸟》图,看小鸟跟着妈妈又飞到蓝天上去了,多高兴呀!齐读第三、四段,把小鸟的高兴读出来。

  (1)小鸟回过头来会对小作者说什么?

  小鸟可能会说:谢谢你放了我,让我回到妈妈身边,我要多捉虫子,让庄稼长得更好,让果子更大更甜,报答人类。

  (2)“我”会对小鸟说什么?

  我说:飞吧!小鸟,回到大自然中去吧,那儿才是你真正的家!

  (3)小鸟跟着妈妈越飞越远了,此时,它们会做什么?

  它会跟着妈妈捉害虫,报答人类!其实,大多数鸟都能帮人们做事,比如猫头鹰能捉田鼠保庄稼,啄木鸟能给大树治病,你还知道哪些鸟能帮人们做事?

  总结:对,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怎么做?(保护鸟类)

  (4)如果小作者不放小鸟,会有什么结果?(可能闷死)哪种方式是真爱?

  蓝天是小鸟的家,树林是小鸟的乐园,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都来关心、爱护小鸟,让每一只小鸟都能自由快乐地生活吧!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制作爱鸟宣传卡。

  户外活动时,幼儿对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非常感兴趣,美丽的小鸟能把幼儿带到了神奇的大自然中,因此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鸟儿,让幼儿初步了解能飞的鸟和不能飞的鸟,并尝试着用手印出在空中和地上的小鸟,通过手印小鸟可以直接激发幼儿对手印画的兴趣,幼儿会觉得这是那么容易,又那么的美妙!从欣赏到发现让幼儿领受手印画的艺术魅力。

  1、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鸟类形象。

  2、能想象、大胆尝试变换手型作画。

  3、对手形画感兴趣,愉快地与同伴合作。

  粘贴板,磁铁石,鸟的照片(麻雀,秃鹫,企鹅),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1、出示各种鸟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了解能飞的鸟和不能飞的鸟。

  (1)幼儿观察各种鸟的照片,引导幼儿认识麻雀。

  提问:这里有许多鸟的照片,你认识哪些鸟?有一只小鸟,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它,它叫什么名字?

  (2)引导幼儿讨论,说说哪些鸟是能飞的哪些鸟是不能飞的。提问:麻雀能不能在太空中飞翔呢?其他的鸟呢?它们能飞吗?

  小结:麻雀可以在天空中飞翔,虽然它的翅膀很小,但是它可以用这双小小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把能飞的鸟画在天上,不能飞的鸟画在地上并进行添画。

  (1)引导幼儿讨论小鸟画的位置。

  提问:这是哪里呢?这里既可以看见天空又可以看见公园,小鸟印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2)指导幼儿用手在活动纸上印出各种小鸟。提问:大家想在空中和地上印出什么样的小鸟呢?

  指导幼儿用印泥印出手印,在空中和地上印出各种小鸟的样子。

  (3)幼儿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为你印出的小鸟画出尾巴和翅膀,以及一些细节的部分,鼓励幼儿添画其他场景。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提问:猜猜画面上的是什么小鸟?是谁印的?都用了哪些方法添画和装饰?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布置“鸟儿聚会展”。

  教学提示:小朋友在唱歌时,可以模仿小鸟的动作,双手张开手臂上下摆动。表演时不宜过快,要有感情地去唱。

  课堂游戏:学习伴奏

  发展小朋友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其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音乐《两只小鸟》、打击乐器等。

  1.创设情景,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小朋友的兴趣。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叫录音,幼儿唱歌。

  2.欣赏音乐《两只小鸟》

  a.让小朋友听乐曲,鼓励小朋友大胆想象,引导小朋友尝试用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b.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c.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老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然后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第十三课:两只小鸟)

  1、能用有弹性的声音及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之《小鸟小鸟》;

  2、了解6/8拍的特点;

  3、八分止符的作用

  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

  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情绪所起的作用;6/8拍的强弱规律及其韵律。

  (一)导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同人类一起生活地球上。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地球才变得五彩缤纷,我们世界才变得绚丽多彩。小鸟是人们喜爱的小动物,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歌曲《小鸟小鸟》(板书:小鸟小鸟)。让我们共同感受小鸟活泼可爱的形象。

  1、课件出示,放歌曲《小鸟小鸟》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的时候想一想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让部分学生起来回答:这样一首欢快的歌曲。描绘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树林里,小鸟在自由地飞翔,迎着春天歌唱……抒发了人们对小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情。)

  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再由老师给大家演唱一遍,听的时候注意歌曲的结构及6/8拍子的特点。(教师范唱)这首歌曲是AB段式,也叫二段式。(课件出示)6/8拍是一种常见的拍子,是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强弱关系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同学们想一想哪些乐句表现了小鸟欢快跳跃的形象?哪些乐句表现了小鸟自由飞翔的形象?(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小鸟迎着春天歌唱)师生共同拍打节奏,注意休止符的作用。

  曲调每一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第六拍起唱)

  6、分析演唱时的感情

  ⑴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第一乐段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小鸟的活泼跳跃;第二乐段声音连贯表现小鸟在空中的飞翔。)

  ⑵用什么样的心情表现歌曲?(喜爱)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再听一遍,听的时候联想小鸟的各种动作和生活画面,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演唱。

  《小鸟小鸟》的确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同学们也很喜欢,那我们就来表演一下这首歌曲好不好?你可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唱,可以给歌曲编配打击乐,可以给歌曲进行伴舞,甚至也以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等等。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前后桌可以互相合作。给大家5分钟时间。

  这首歌大家都会唱了吗?6/8拍的特点

  时间过得真快,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我们感受到了小鸟的活泼可爱,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所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要好好地保护它们。使我们的地球处处都是真、善、美的小世界。

  1.喜欢做投掷游戏,感受电脑游戏现实化的乐趣。

  2.会肩上挥臂投掷,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3.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分辨角色任务。

  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1.知道电脑游戏《愤怒的小鸟》游戏规则

  2.幼儿人手一个沙包、垫子四组、平衡木、 “绿猪的城堡”、愤怒的小鸟胸牌。

  1.师:听,这个音乐熟悉吗?(播放愤怒的小鸟主题曲)今天,我们这群小鸟要一起去执行一项任务,在执行任务之前,我们先要让自己的身体做好准备。

  2.师幼模仿小鸟做热身运动。

  交代任务:炸毁绿猪的城堡救出被抢走的鸟蛋。

  动作要求:小脚前后分开,侧身体,手放耳边手臂架起来,前腿直后腿曲,用力向前投。

  2.出示静止的小猪图示。

  这次的投掷练习主要让孩子们练习动作要领:肩上投掷,投远。

  爬行――走独木桥――越过绿猪设下的障碍――到达指定地点后兵分两路返回原处。

  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

  4.组织幼儿游戏――炸城堡(资源:游戏音视频)

  经过我们的侦察,绿猪的情况已经摸清楚了,大家做好行动准备,听我指挥。

  从起跑线出发,垫上爬行前进、走过独木桥、跑到弹弓处,从地上取一个沙包用肩上挥臂投掷的方法击中城堡上的绿猪。

  (电子白板记录投掷情况,幼儿砸中15次绿猪,城堡炸毁)

  炸掉城堡后把鸟蛋取回来,一起庆祝胜利,幼儿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要爱护鸟类,知道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第一图上画的是什么?(笼子里面关了一只小鸟)(一个小朋友在旁边看

  2.让学生观察第二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把小鸟放了)(小朋友放了小鸟,他非常高兴)

  3.板书:放小鸟。(学生朗读)

  4.小朋友为什么要放掉小鸟那?

  1.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减字。

  (2)给各个自然段标出序号,想一想各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朗读。

  羽毛一闪非常一定决心想找着急焦急翅膀窗外嘴喝朝

  (2)指名朗读生字词,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

  (3)朗读课文,指名学生读,轮流读,讨论各自然段的大意。

  a姑妈送我一只小鸟,我把它养起来。它一动不动,我很着急。

  b窗外有鸟在叫,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

  d我打开笼子,放走小鸟。

  (4)出示长句子:

  a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b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也不动。

  c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d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

  (5)学生练习朗读,注意停顿和连接。指名读。

  1.出示生字:非常决定

  (1)观察生字的结构、笔画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谁记得快。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让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唱准休止音。

  2、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1、教具:小鸟胸饰;分别画有阳光、花朵的2张画;指挥棒。

  2、学具:白纸;水彩笔。

  一、提出问题,导入活动

  1、师:今天老师有个问题来考考大家,这个问题是唱出来的,请你仔细听:在哪里,有阳光?在哪里,有花香?

  2、师:刚才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问的是什么?(请幼儿复述并回答)

  3、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4、幼儿讨论: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在哪里,有阳光?在哪里,有花香?

  (讨论结束后请几个幼儿讲述其答案)

  二、绘画形式创编歌词

  1、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白纸,要请你把你的答案画下来。

  谁来说一说一张纸怎么样才能画两幅画?(请幼儿自己想办法来说一说)

  2、幼儿绘画,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范唱两遍。

  3、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画。

  1、师(戴上小鸟的胸饰):现在由我来当小鸟,我要来选两幅画唱一唱。

  2、教师选出画,请幼儿作简单介绍。

  3、教师将贴在黑板上的问号处,边唱歌曲边画图谱。

  4、师:谁知道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代表谁?(小鸟)

  小鸟飞累了在树枝上休息呢,所以看见这个符号你要注意停一停。(师示范唱

  5、幼儿自由练习休止音的唱法。

  6、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小鸟的指挥,看着图谱来唱一唱。(全体幼儿看指挥唱全曲)

  四、尝试替换歌词,幼儿指挥

  1、师:老师刚才还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也画得很好,我们把他们画的内容也来唱一唱。

  2、请一个幼儿来当小鸟,当小指挥。(提醒幼儿注意指挥棒要按照上图谱的曲线走)

  3、幼儿指挥,全体演唱歌曲,提出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全曲。

  4、换几名幼儿指挥。(教师可以先从旁指挥,最后在幼儿的座位上扮演幼儿来隐形指挥。并逐步加深演唱要求)

  1、师:小鸟们都学本领学的很认真,你们应该都累了吧!让我们一起飞到草地上去休息一下,找找阳光,闻闻花香吧!

  2、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作小鸟飞翔的样子出教室。

  1、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2、喜欢爸爸妈妈。

  2、录音磁带《快乐的小鸟》。

  3、两棵大树图片。

  1、看图片理解诗歌的内容:

  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自由的看看、讲讲。

  “图片上有什么”?“你觉的这小鸟快乐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表演配乐诗朗诵。

  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话想说?”

  提问“诗歌的名称叫什么?”“谁是快乐的小鸟?谁是两棵大树?”“我爱在两棵大树之间干什么?”

  3、幼儿自主表演:

  教师两棵大树的背景,幼儿边听录音,边自主表演。

  鼓励幼儿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并请爸爸妈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快乐的小鸟,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并积极听取家长的反馈。

  1.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尝试用问答的形式演唱歌曲

  3.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歌曲,熟悉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水粉笔、纸偶小鸟一只、图片(问号,太阳,花朵)

  一、教师哼唱歌曲并提出问题,吸引幼儿

  1.指导语:在哪里,有阳光?在哪里,有花香?

  2.指导语:小朋友们,老师刚刚唱的歌提出了里什么问题?(并把问题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

  二、教师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画出答案

  1.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把自己认为的答案画在纸上好吗?

  2.指导语:我们手里只有一张纸,要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该怎么办呢?

  三、幼儿自主作画,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作画,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边唱歌词:在哪里,有阳光?在哪里,有花香?

  2.邀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画的内容

  四、熟悉歌曲的内容

  1.幼儿交流自己绘画的内容,教师帮助理解成词

  2.倾听教师唱歌,边画图边问唱(画出曲线,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后半部分的旋律)

  3.教师出示小鸟,用小鸟的身份问幼儿那哪里有阳光?哪里有花香?并借助幼儿的画唱出答案

  1.教师用小鸟选择两张幼儿图画,替换问号,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2.幼儿看着图谱和教师对唱,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学唱歌

  六、邀请客人老师合唱

  1.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小朋友画的内容

  2.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鸟唱歌

  同学们一起唱小鸟小鸟

  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

  1、 通过学习故事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2、 可结合课文练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 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

  通过学习故事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学习了《翠鸟》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小鸟产生了更加深厚的喜爱之情,如果你发现树上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它的妈妈正好出去觅食了,你会怎样做呢?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小鸟、老鸟、小朋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 同桌合作,读通课文。主要把生字和生僻字读准。

  2、 抽学生分别读课文8个自然段,并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

  (注意抓住要点:谁或什么在哪儿或什么时间干什么)

  3、 认读生字词,读准:

  树枝丰满觅食倾听掸子跌了下来仰望

  鸟巢翎毛衔着缝隙啁啾

  多音字:弹dàn(子弹)tán弹琴

  4、 注意字形:觅字的爪字头的写法

  5、 学生记住字形,当场听写。

  6、 给生字组词。

  一、 读课题,导入 新课

  二、 你认为这是一直怎样的小鸟?为什么?

  1、 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学生讨论

  一只幼小的小鸟: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

  一只快乐的有父母保护的小鸟: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她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一只可爱的小鸟:它的脑袋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树枝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3、 练习朗读读出小鸟的可爱和快乐,读出画面的和谐美。

  三、 鸟妈妈、鸟爸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读课文3-6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抓住重点句理解: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四、 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出来的?

  体会孩子们喜爱小鸟但又伤害了小鸟的行为。

  读课文7、8自然段,想象:小鸟消失后,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怎么想?

  (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过了十年,一切有了什么变化?

  五、 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想。

  那只小鸟后来怎样了?同桌互相练说,然后抽学生上台说。

  板书设计 : 一只

  以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为线索指导全文的教学。学生能回答出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鸟这是一只幸福的小鸟,抓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的?让学生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很快就能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1.充满兴趣的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和朋友间的友好。

  2.能听懂儿歌内容,乐于跟读儿歌,愿意在多样化的游戏中表现儿歌。

  3.尝试仿编儿歌,积极愉快地与同伴一起玩见面打招呼的游戏。

  欣赏、理解、表现儿歌。

  1.认识一些常见动物。

  2.教学课件《小小鸟》;师幼人手两只小鸟手偶。

  1.找找说说,导入活动。

  (1).幼儿找找:找个朋友,跟音乐试试找朋友的游戏。

  (2).提问:你刚才和朋友见面是怎样打招呼玩游戏的?

  (3).边小结边出示小鸟手偶:小小鸟见面会怎么样打招呼玩游戏呢?

  2.听听看看,欣赏、理解儿歌。

  (1).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提问:两只小鸟见面是怎样打招呼玩游戏的?它们做了什么?

  (3).结合教学课件,引导幼儿梳理儿歌内容。

  3.说说玩玩,学习跟读儿歌。

  (1).请幼儿将手变成小小鸟,边游戏边跟读儿歌。

  (2).请幼儿戴上指偶"小小鸟",边玩游戏边跟读儿歌。

  (3).请幼儿将自己变成小小鸟,边玩游戏边跟读儿歌。

  4.想想说说,访编儿歌。

  (1).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动物特点,仿编儿歌。

  (2).师幼边仿编儿歌一起游戏。

  5.在《小小鸟》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1.能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2.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知道我们人类的呼吸离不开大树。

  二、材料: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三、活动流程:欣赏理解--讨论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提出问题: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

  3.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留住小鸟吗?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帮助幼儿理解树呼出氧气,供给我们人类呼吸)

  1.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自己找到的图片和有关树的资料。

  2.教师请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3.教师请幼儿讨论树的作用、好处。(为人类调节温度、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改善我们的环境、能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小噪音等。

  4.教师请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与途径。(不乱刻、乱画、浇水等)附:儿歌《留住小鸟》

  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

  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留住小鸟》是一首儿歌,三段式,句型相似,改变了一下动物名称,小动物为留住小鸟的想了各种办法:小狗为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猫为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都没能留住小鸟,小鸟都扑扇着翅膀飞走了。而小兔为了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慢慢地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留了下来。儿歌让孩子们懂得了:树是小鸟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本次活动目标一是让幼儿能仔细地观察课件,看懂图意,懂得如何爱鸟。我借助了多媒体课件,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从儿歌教学入手,孩子们看着课件,听着儿歌,都知道“树林是小鸟的家。”我们都要爱护环境,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知道:栽树成林,留住小鸟,保护环境。我觉得教育孩子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入手,如: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洗手后及时关好水龙头等等,让幼儿从自身生活中内化学习,使他们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萌发环保意识。

  1.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鸟的特性。

  1.活动前让幼儿观察树、鸟、花、草,并请爸妈讲解一些简单的有关它们生长的知识。

  2.准备课件(一)、(二)。

  3.图画纸,大树、叶子、小鸟(成形的)、粗头彩笔、胶水等。

  一、观看课件(一)情景:天空一边乌云,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机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的上方盘旋。边飞边说:"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1.看后自由讨论。

  2.教师启发引导。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小鸟哭了,为什么?

  ③大树为什么没有树叶?

  幼儿讨论:大树死了,大树被人砍了,树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师进行环保教育。

  ①师幼共同探讨树的用途:从根-茎,从茎-叶,从净化大气-防治沙尘暴。

  ②师幼共同探讨保护数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课件(一)启发幼儿想一想,小鸟现在没有家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小结: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同情心,来帮助小鸟建一个新家。

  二、观看课件(二)情景: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上,落满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在说:"我有新家了!谢谢小朋友们"。树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好!"树的下方有美丽的鲜花和绿绿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的跳着舞。

  1.通过观看课件(二),大大激发了幼儿帮助小鸟建新家的兴趣。

  2.粘贴大树、小鸟,添画花草、太阳、蝴蝶、蜜蜂等。

  3.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创作。

  教师说明用胶水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本教育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电教手段,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说教变成了幼儿容易接受的形象具体的动画片,我还给幼儿提供了宽松的有利于感受、表达、创造的环境,如尊重他们的意愿,允许他们自由讨论,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绘画,自幼创编故事等。找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与社会教育要求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幼儿的兴趣,"多目的"地发展下去,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1、熟悉音乐的旋律,能分辨出轻快、沉重的音乐变化。

  2、能随着音乐变化变换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1、经验准备:学过歌曲《秋天》,了解许多动物的不同特征

  2、环境准备:创设森林场景

  3、物质准备: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图片各一张贴在森林场景里,小鸟和大象头饰各一套,《秋天》《大象和小鸟》音乐磁带。

  一、《秋天》乐曲中进教室。

  T: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唱歌吧!

  二、引导幼儿了解大象和小鸟的角色特点

  T:森林里有谁?我们来学一学大象。看,这只大象在干什么?我们来学学。森林里还有谁?一起来学学小鸟。

  小结:大象走起路来慢慢的、重重的。

  小鸟飞起来轻轻的、快快的。

  三、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别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第一遍欣赏AB段

  T: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叫《大象和小鸟》。听,谁出来了?

  2、第二遍欣赏AB段,用动作来学。

  T:再来听听,哪段音乐是大象出来了,哪段音乐又是小鸟出来了?你可以用动作来学一学。

  小结:大象出来的音乐是重重的、慢慢的。小鸟出来的音乐是轻轻的、飞得快快的。

  3、第三遍听老师讲述故事,完整欣赏AB、AB段

  T:原来这首音乐中讲了关于《大象和小鸟》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完整音乐)师指图片讲述故事

  4、第四遍听音乐表演,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T:宝宝想不想来听着音乐表演这个故事啊?当你听到大象出来的音乐就做个重重的动作,

  小鸟出来的时候就做个轻轻的动作呢。

  T:宝宝,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表演吧!

  T:请这边的宝宝扮演大象,另一边的宝宝表演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小鸟围着大象飞。

  T:今天,我们在森林里玩得真高兴,下次再来玩吧!

  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大象走的动作离开“大森林”。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小鸟》教案】相关文章:

摘要 春天最美是正午。正午的太阳不冷也不热,照在人身上十分暖和。吃完午饭后出门散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夏天最美是黄昏。夕阳快要落下,炙热的空气一下子就消散了。伴着晚风,麻雀、鸽子、喜鹊等鸟儿全都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夜幕降临了,野草丛中,虫子开始鸣叫。

秋天最美是夜晚。特别是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人们可以边吃月饼边赏月,边赏月来思故人。那夜的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

冬天最美是黎明。即使无雪也有霜。早上推开门,便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起来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模仿四季之美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仿写选段用几句话写一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某

春天最美是正午。正午的太阳不冷也不热,照在人身上十分暖和。吃完午饭后出门散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夏天最美是黄昏。夕阳快要落下,炙热的空气一下子就消散了。伴着晚风,麻雀、鸽子、喜鹊等鸟儿全都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夜幕降临了,野草丛中,虫子开始鸣叫。

秋天最美是夜晚。特别是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人们可以边吃月饼边赏月,边赏月来思故人。那夜的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

冬天最美是黎明。即使无雪也有霜。早上推开门,便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起来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耳毛,风一吹,就轻_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オ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白色的蒲公英,在广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毎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飖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变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晴里含着泪花。幕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給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ー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公英的种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几句话描写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