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有6岁……

(7岁也能说得通,评论中有提出为7-9岁的,大家可以看看,也很合理)

来看看小黛玉是什么样的: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点出黛玉一直抱定的态度)

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房屋院宇、花园隔断……而且判断准确……六岁的时候估计我能认识自己家就不错了……)

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邢夫人留吃饭也是妙,而且用了一个“苦留”。黛玉这番话更妙。一般情况下,她当然也是要跟贾母、王夫人吃饭才合理,更何况前面她已经看出这地方是“花园隔断”,地位可知……倒并不是说她是势利眼,只是这么一判断,荣府以谁为主一目了然。)(这里先前写错成荣宁二府,多谢评论指出~)

1)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2)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3)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古代座次异常严格,难为她次次留神,一次错也不出)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看看人家这客气话说的……而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立刻就按贾母的口吻换了说法)

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

(黛玉一整天小心翼翼,但最后无心之下惹得贾宝玉发狂,差点摔坏最重要的东西,不论她有意无意,总是因她而起,等于一天的努力几乎都毁了,作为一个小孩子一定会难过会委屈,但黛玉说出的话也是自责多,一是性格使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着贾母仆人的面。)

(其实从这里开始,基本上已经定下了黛玉在贾府中为人处世的基调)

太可怕了……我6岁的时候只会玩泥巴,人家已经时时悉心留神、处处察言观色,举止谨慎有分寸、说话得体周到,有这样的七窍玲珑心,也难怪会天不假年……

前八十回里凤姐都没有对薛宝钗说过一个字...

好了....除了这个还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呢?

有人关注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里的数字吗?

当时宝玉跟着警幻仙子来到薄命司,看到房间内有十几个橱柜,每个橱柜贴着封条。宝玉只看封条上贴着“金陵”的箱子,结果发现里面有 “金陵十二钗正册” “金陵十二钗附册” “金陵十二钗又附册” ,宝玉嫌少,问警幻仙子:“金陵这么大,光我家上上下下就几百个菇凉,怎么就这几个?”

警幻冷笑说:“你们金陵菇凉多,但我这里只挑重要的那几个记录下来。”然后警幻原话是这样说的: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就是说:剩下的都是庸庸碌碌之人,没地儿给你录了。

你看看,你原以为自己不是黛钗也就罢了,至少也是个袭人晴雯,再不济也是鸳鸯玉钏司棋入画什么的……现在细想想,估计也只是淹没在那几百个丫头里,又或者只在某寒门小户里过完平淡一生,赤条条来人间走一遭,什么也没留下,本想有个司人间风情月债,掌尘世痴男怨女的警幻仙子来替你记上一笔账,结果她说:不得闲,没空管你们这些庸常之辈!

无才无貌无趣之人,连神仙也不待见。这就是人间和这天上通行的道理。别管自己承认不承认。

第五十二回,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一面说,一面便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

当时看书,不明白为什么黛玉要使眼色给宝玉,为什么赵姨娘来了,宝玉便走了出来呢?后来才想到,赵姨娘是暗藏祸心要抓宝玉的错的,每每在贾政那吹枕头风。宝玉在园子里,和众姐妹要好,又是个不知忌讳不管男女大妨,喜欢动手动脚的。宝玉和黛玉俩人自小耳鬓厮磨,赵姨娘早就想抓住他俩羞羞的事情了。宝黛二人却也心知肚明,所以赵姨娘来了,黛玉使眼色让宝玉先走了。

第六十二回,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宝玉正欲走时,只见袭人走来,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放着两钟新茶,因问:“他往那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巴巴的倒了两钟来,他又走了。”宝玉道:“那不是他,你给他送去。”说着自拿了一钟。

袭人可是一直暗暗注视着宝黛二人呢,曹公是绝不会浪费笔墨写一字的,为何此处是袭人而不是其他丫鬟呢?可见袭人之心了。

第七十二回,一语未了,只见旺儿媳妇走进来。凤姐便问:“可成了没有?”旺儿媳妇道:“竟不中用。我说须得奶奶作主就成了。”贾琏便问:“又是什么事?”凤姐儿见问,便说道:“不是什么大事。旺儿有个小子,今年十七岁了,还没得女人,因要求太太房里的彩霞··········旺儿家的陪笑道:“奶奶又说他必肯的,我就烦了人走过去试一试,谁知白讨了没趣。若论那孩子倒好,据我素日私意儿试他,他心里没有甚说的,只是他老子娘两个老东西太心高了些。”一语戳动了凤姐和贾琏,凤姐因见贾琏在此,且不作一声,只看贾琏的光景。贾琏心中有事,那里把这点子事放在心里。待要不管,只是看着他是凤姐儿的陪房,且又素日出过力的,脸上实在过不去,因说道:“什么大事,只管咕咕唧唧的。你放心且去,我明儿作媒打发两个有体面的人,一面说,一面带着定礼去,就说我的主意。他十分不依,叫他来见我。”···········晚间凤姐已命人唤了彩霞之母来说媒。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凤姐笑道:“我们王家的人,连我还不中你们的意,何况奴才呢。我才已竟和他母亲说了,他娘已经欢天喜地应了,难道又叫进他来不要了不成?”贾琏道:“既你说了,又何必退,明儿说给他老子好生管他就是了。”这里说话不提。

且说彩霞因前日出去,等父母择人,心中虽是与贾环有旧,尚未作准。今日又见旺儿每每来求亲,早闻得旺儿之子酗酒赌博,而且容颜丑陋,一技不知,自此心中越发懊恼。生恐旺儿仗凤姐之势,一时作成,终身为患,不免心中急躁。遂至晚间悄命他妹子小霞进二门来找赵姨娘,问了端的。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不承望王夫人又放了出去。每唆贾环去讨,一则贾环羞口难开,二则贾环也不大甚在意,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遂迁延住不说,意思便丢开。无奈赵姨娘又不舍,又见他妹子来问,是晚得空,便先求了贾政。

家里下人的儿子要讨个丫头罢了,为什么曹公要在此处重重写一笔呢?一是写凤姐之势。旺儿媳妇是凤姐的配房,后配给了旺儿,她的儿子要讨彩霞,自然可以仰仗凤姐了;二是为何偏要彩霞呢,一方面是旺儿媳妇看中了,另一方面是彩霞是赵姨娘的臂膀,二十五回里,宝玉到王夫人房里,宝玉和彩霞说笑,彩霞却淡淡的,眼睛只往贾环处看,贾环素日原就恨着宝玉,现又见他和彩霞闹,心里安不下这口气,后不就推倒蜡灯烫宝玉的脸么!再有玫瑰露就是彩霞之妹彩云偷了给贾环的。凤姐将彩霞给了旺儿媳妇之子,就砍了赵姨娘的臂膀,自然乐意。

原文: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原著前八十回里,金钏出场不多,但她和鸳鸯、袭人一样,都是贾府里的一等丫头,服侍王夫人多年。从前文看,并没有发现王夫人曾经对金钏升起厌恶,金钏一直是以纯真可爱笑嘻嘻的女孩形象出现的,和鸳鸯比少了些精明干练,和袭人比少了些稳重心机,她就是一个小女孩。同时,因为是王夫人的近侍,所以和宝玉可以说是很亲近的。在她和宝玉这段对话里,两个人一丝一毫也没有预感到死亡的来临,是故读起来特别令人胆寒。说完这句话,她就真的掉在井里头,死了。王夫人会勃然大怒有其对赵姨娘的怨恨在里面。但贾母对鸳鸯,宝玉对袭人,凤姐对平儿,都有主仆情深,唯独王夫人,对自己的丫鬟竟然毫无怜惜,甚至是从未对哪人交心,真的是一条金钱蟒,冷血动物。而且细想想,不用等太太醒了,太太根本就没睡着,她从宝玉一进来应该就醒着,一直暗中窥探着听儿子跟丫鬟怎么说话。这也十分阴森。

「新兴红学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红楼梦解读」

章回阅读 | 诗歌鉴赏 | 名家解读 | 原创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从《红楼梦学刊》上看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看到真是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引用还望见谅,不会侵权吧?。。。侵权立删。)

晴雯补裘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宝玉见他着急, 只得胡乱睡下,仍睡不着.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晴雯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象,我也再不能了!"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

秦可卿死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云板是古时大家族报信的一种物件,响几下代表不同的含义。《红楼梦》贾府里四声是指丧音,云板敲了四下,大家就知道有人去世了。
作者在晴雯补裘时,或许就给晴雯的死埋了伏笔了自鸣钟敲了四下,晴雯便“再不能了”。这自鸣钟的四下,和云板的四下遥相呼应,也是晴雯的丧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思极恐终极揭秘红楼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