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访局网上申诉必须要填联名人吗

当事人去国家信访局信访嗯回来后派出所人员要讯问让他上派出所做记录请问警察用不用出示传唤证传唤,口头传唤合法吗

  • 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 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 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 被派出所传唤并不一定是立案了。因为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刑事辩护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派出所有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做出传唤的权力,公民在接收到传唤后需及时去派出所,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传唤或逃...刑法

  •   在触犯了某些法律法规的时候,有关部门往往会需要有违法行为的人到指定地点,讯问有关的案件事实。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有关于...调查

  • 公安机关有权传唤一些与案件有关的人去警察局询问,了解案件情况。那么如果被警察传唤可以不去吗?关于传唤,法律有哪些规定?在...传唤

  • 核心内容:公安机关传唤证是怎样的?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其它法律文书

  • 核心内容:公安局传唤通知书是怎样的?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其它法律文书

  我在国家信访局的四次投诉经历

  第一次投诉 日期: 标 题:迁户口咋这么难!
  内容:尊敬的领导:您好! 我的户口原来在江苏省仪征市新城镇冷红村徐马组。9几年的时候,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我东挪西借了一万多块钱买了所谓的城市户口。原以为,这下好了,是城里人了,日子应该好过些了;可这些年来,我一直四处打工,从未享受过城市居民的任何好处,实际上还是居住在农村老家。我的父母、妻子户口都在冷红村徐马组,有房屋产权证,还有几亩责任田。 现在,父母亲都已年近七十,父亲十年瘫痪在床,身体重度残疾,有一级伤残证;母亲经常打针吃药;妻子长年在外打工。我想把户口迁回家,既可以照顾年迈生病的父母,又可以把责任田种好,可多次跑到村里、镇里、市里,要么回答户口冻结不好迁,要么说要迁可以,但要签一份承诺书,承诺放弃村组的所有权益,还要挨家挨户签字同意!我搞不懂的是,在买户口之前,我二十几年户口在家,难道没有给村组作过贡献,况且当初买户口时,除了交给地方政府一万块钱,村里又收了几百块钱;还有,地方政府收了我那么多钱,我也算是为城市建设出了力,现在却弄得城里人不像城里人,农村人不像农村人,对我不闻不问,仿佛成了弃儿。我只想把户口迁回原地,照顾父母,种好责任田,咋就这么难呢!
  第一次投诉半年过去了,丝毫没有消息,我开始第二次投诉。

  第二次投诉 日期: 标 题:投诉办理时限问题
  内容:我去年8月份提交的投诉“迁户口咋这么难!”,到如今半年过去了,不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书面答复,甚至连个电话都没有!我想问一下,政府部门为老百姓办事,到底有没有时限问题?
  这次倒够快捷的,2月21日,仪征市信访局连同第一次投诉给我出具了两份一模一样的告知文件,内容如下:
  来信不再受理告知单
  汪厚兵同志:2011年8月22日,你网上投诉的信访事项,2011年10月13日答复意见书编号:已回复,请你根据《信访条例》的复查复核有关规定处理。
  我简直气疯了!我在国家信访局注册时有真实的名字、地址、电话,你们居然连名字都搞错了,更不要说内容了!于是,我开始第三次投诉。

  第三次投诉 日期: 标 题:真是胡扯,有这样办事的吗!
  内容:请相关办事人员仔细看清我前两条的投诉事项和你们的办理结果,至今为止我没有收到过任何答复意见书,甚至连个电话都没有!更为可气的是,回复迟也就罢了,竟然把我的名字都搞错了!对不起,我不是汪厚兵!
  这次倒干脆,不予受理,没有任何理由!

  第四次投诉 日期: 标 题:能说说不予受理的理由吗?
  内容:我前面提交的三个投诉,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我看到的状态是:不予受理。能给我一个具体的理由吗?哪怕一个电话也行!
  和前一次一样,不予受理,没有任何理由!
  感慨:真跟过去皇帝一样,金口玉言!

  从我第一次投诉到如今大半年过去了,我的事情没有任何进展。我还会继续投诉下去,希望有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实在不行,我准备把我的投诉经历发到各大网站上,请全国人民评评理,看看我到底错在哪?!

  在我发贴前,我发现国家信访局网站上,仪征市信访局给我出具的第二次投诉的告知文件的名字已改成我的,但内容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也就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

  (我在国家信访局注册的用户名是:qfyy)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信访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条例》制定出台的背景?

答: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任务的需要,全面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水平,更好担负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党中央着眼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对制定《条例》作出部署安排。按照党中央要求,国家信访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网上信访、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等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全面吸收融合2005年发布实施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内容,广泛征求吸纳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信访工作条例(送审稿)》报请党中央审议。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条例》。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条例》。

问:《条例》的出台有何重大意义?

答: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信访工作,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第一,《条例》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制定出台《条例》,坚持党中央对信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对于提高党领导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第二,《条例》是坚持人民至上、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条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群众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通道,对于推动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作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第三,《条例》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制定出台《条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纵深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对于提高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及时反映群众呼声,着力化解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推动信访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问:《条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条例》围绕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职责任务、处理程序、监督体系等进行顶层设计,共6章50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规定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条例》的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对信访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及工作要求等作出规定。二是规定信访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确立了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体制和格局,明确党委、政府、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以及各方力量在信访工作中的定位和职责,同时明确了信访工作保障措施。三是规定信访事项处理程序。明确各类信访事项提出、受理、办理的形式、渠道、程序和方式,体现了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处理信访事项不同的程序要求。四是规定信访工作监督体系。健全信访工作监督机制,对责任追究的情形和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问:《条例》明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条例》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信访工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信访渠道,向上述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等,应当符合《条例》规定要求。

问:《条例》对信访工作定位是如何规定的?

答:《条例》明确新时代信访工作“三个重要”的定位,即: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三个重要”的定位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体现了信访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承担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问:《条例》对信访工作体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条例》第二章“信访工作体制”,明确健全党领导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在党委统一领导方面,明确党中央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规定地方党委领导本地区信访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上级党组织部署要求,统筹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构建,支持和督促下级党组织做好信访工作。在政府组织落实方面,规定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本级党委部署要求,履行组织各方力量及时妥善处理信访事项,研究解决政策性、群体性信访突出问题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等职责。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方面,规定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国信访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地方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设置和运行。在信访部门推动方面,规定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是开展信访工作的专门机构,承担受理、转送、交办信访事项,协调解决重要信访问题,督促检查重要信访事项的处理和落实等工作职责,同时规定其他机关、单位应当根据信访工作形势任务明确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在各方齐抓共管方面,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外的其他机关、单位应当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访工作,拓宽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条例》还从信访部门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支持等方面明确信访工作保障措施。

问:《条例》对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有哪些要求?

答:《条例》规定信访人可以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并对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明确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规定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同时对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单位又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等情形,作出了相关规定。二是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单位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走访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应当推选不超过5人的代表。走访提出涉及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政法部门提出。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规定各级机关、单位应当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访,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引导信访人就地反映问题。三是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在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等行为。

问:《条例》中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信访事项性质的不同,《条例》区分建议意见类、检举控告类、申诉求决类事项,分别明确了受理办理程序,保证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针对建议意见类信访事项,规定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同时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主动听取群众的建议意见。针对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规定纪检监察机关或者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纪依法接收、受理、办理和反馈,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有关部门和负责同志通报、报送反映干部问题的信访情况。针对申诉求决类事项,进一步细分为六种情形进行处理:一是涉法涉诉事项办理程序,适用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二是仲裁程序,适用于仲裁部门;三是办理党员申诉等事项的党内程序,适用于党的机关;四是办理行政复议等事项的行政程序;五是依法履行查处违法行为职责,适用于行政机关;六是不属于以上情形的事项,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并调查核实,出具信访处理意见书,适用于所有机关、单位。对属于第六种情形的事项,信访人可以申请复查复核。

问:《条例》构建了怎样的信访工作监督体系?对违反规定的情形如何进行责任追究?

答:有效的监督是确保责任落实的必要条件。《条例》构建了包括监督责任、监督机制、责任追究在内的监督体系。一是强化信访工作督查,规定党委和政府组织专项督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信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开展督查,党委和政府督查部门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列入督查范围。二是强化信访工作考核,规定党委和政府每年对信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通报,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三是强化信访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和追究责任“三项建议”的职责,建立信访情况报告制度,做好与巡视巡查工作、干部监督工作的衔接等。

同时,《条例》对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形和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对机关、单位,规定引发问题责任、登记转送交办责任、受理问题责任、处理问题责任以及其他责任,对违反责任的机关、单位及人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信访人,规定滋事扰序、缠访闹访情节严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或者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相关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如何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

答:党中央对各地区各部门做好《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国家信访局将从以下方面督促指导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宣传解读,全面准确把握《条例》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以学习贯彻《条例》为契机,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二是健全体制机制。认真落实《条例》规定,完善配套措施,推动形成健全完备、运行有效的信访工作制度体系。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做好《条例》实施和国务院《信访条例》按法定程序废止前的相关工作衔接,确保顺畅平稳过渡。三是做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适时开展专题调研和督导,深入了解《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强化问题导向,推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把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将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坚持人民至上,主动担当作为,以贯彻实施《条例》为统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诉问题涉及号码怎么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