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演奏家张维良在招学生吗?

  在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音乐厅里,随着开演灯光逐渐变暗,身着酒红色绸衫的竹笛演奏名家张维良稳步走上舞台,迎接他的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张维良缓缓举笛,吹奏出一曲《姑苏行》,明快婉转的旋律,仿佛江南秋景一样让人身心舒畅。10月28日的这场音乐会,拉开了张维良笛艺四十年巡演的序幕。

  此次巡演以“乡梦”为主题,张维良将分别在苏州、上海、杭州、北京举办五场纪念音乐会。在张维良眼里,这四座城市于他都充满浓浓的乡情。苏州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上海是他童年时代接受文化启蒙的沃土,杭州学艺使他走向高等音乐学府,北京则是他学习工作的第二故乡。

  为了表达敬意,张维良特意为巡演创作了主题曲目《乡梦》。这部长达25分钟的乐曲共分为乡音、乡趣、乡情和乡行四个乐章,既有对儿时水乡乐趣的记忆,也有对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相容共生的思考,由活泼渐入豪迈,大气流畅。从年少到成熟,从苏州到北京,他总是在不定性的流变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在10月28日苏州站演出结束后,终于回到家乡的张维良感慨良多,“这个音乐厅所在的位置,恰巧是我出生的村庄,我还记得10来岁时,每天早上都到村边的小河旁吹笛子。”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太湖边上的小渔村开发成了风光旖旎的太湖旅游度假区,而他这位“昔日小笛童”不仅成长为“中国竹笛第一人”,还走上世界舞台,在国内外举办了30余场个人独奏会。

  在音乐家眼里,张维良对中国民乐的推动功不可没。随行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修海林用“传统与现代的契合,表演与创作的结合,中国与世界的应和,传承与创新的共和”来总结张维良竹笛艺术独树一帜的特点,“尤其是创作,这是当代民乐演奏家最薄弱的地方,他不断学习、自主创作,寻找到民乐发展的一条道路。”

  今年是张维良工作最繁忙的一年,除了筹备巡演音乐会,他的新书《笛艺艺术研究》预计将在11月26日巡演北京站时首发签售。巡演音乐会顾问、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教授评价他:“不知疲倦,时刻精神饱满”。张维良却笑言:“我是真心喜欢,即使有再不开心的事,拿起笛子,吹几个音我就释然了。竹笛艺术那么美,要把它发扬光大,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向以宏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雨果唱片公司,近期又推出了两张最新的民乐专辑《行云流水》和《南风》。《行云流水》专揖共收集有五首笛子演奏曲目——《行云流水》、《忆故乡》、《咏春》、《乡梦》、《绿色交响》,都是张维良个人近现代创作笛子独奏曲。本章专辑邀请华夏民族乐团担当乐曲伴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关乃忠担任乐团指挥。

《行云流水》专揖中除了张维良本人的笛子独奏外,《乡梦》双笛曲四个乐章中,年轻一代演奏家陈悦、张健、陈昀颖等也参与演奏。整曲表达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慨。

张维良,著名笛箫演奏家,获奖无数,曾于1987年、1992年、1995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三个个人独奏会,在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厅先后举办过五次独奏会,与世界许多音乐家和音乐研究中心进行过数十次的合作与研究

关乃忠,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主要作品包括4部交响乐、23首乐器协奏曲、交响大合唱3部、中小型乐队作品、古典及民乐改编曲、舞蹈音乐及电影音乐等白首。代表作:《拉萨行》、《白石道人词意组曲》、《月圆花灯夜》、《孔雀》等。

陈悦,师从张维良,曾发行笛箫合奏曲专辑《情笛》、《无词歌》、《萧色》及《精神·东西方的碰撞》、《萧与竖笛的对话——现代作品十首》。

张健,先后师从张维良、赵松亭,个人在竹笛教学中注重研究、创新竹笛的演奏技巧与科学的教育方法,近年来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并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金奖、银奖。

陈昀颖,7岁开始跟随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学习笛子演奏,2010年师从张维良先生,多次出访欧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担任独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音乐学院竹笛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