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应的时辰?

我们都知道古人对时间的测量不同于现在。它们是按照个小时计算的,每个小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那么印石是什么时候?今天,让我们通过信息研讨会的边肖了解更多关于12小时时间表的信息。

印石指的是凌晨三点到五点。

印石是十二时辰之一,又称平旦、黎明、晨光、孙丹等。是昼夜交替,对应现在凌晨三点到五点。

十二小时制。从西周开始就使用了。汉朝被命名为子夜、栖宿、平旦、日出、吃饭时间、中间角落、白天和白天、白天和黑夜、白天和黑夜、晚上和人。十二地支用来表示,以二十三点到一点的午夜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印石时,依次循环。

现代用时、分、秒来计算时间。在古代,用十二个小时来计算时间,一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12小时意味着一天24小时。

子时:胆囊当班,睡觉护杨琪。

是的:睡觉。避免:熬夜;吃晚饭。

丑时:肝经当班,养肝如养树。

易:睡得香。避免:熬夜;生闷气;久事。

印石:肺经当班,也是把脉的最佳时间。

宜:酣睡或导深呼吸,调肺经。避免:熬夜。

石矛:大肠经值班。空腹喝水排除毒素。

宜:起床喝温开水;排便;调理大肠经。避免:饮酒。

陈石:胃经当班,早餐营养要均衡。

宜:及时吃早餐,调理胃经。避免:早餐质量不好。

时间:脾经值班,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宜:饮适量水调脾经。避免:过度思考,久坐不动。

中午:心经值班。睡个好觉,养阳。

宜:吃午饭;午睡;调理阴血和心经。避免:午餐过多;饭后立即运动。

还没有:小肠经值班,保护血管,多喝水。

宜:调理小肠经络。避免:多吃食物。

沈石:膀胱经值班,工作学习的第二黄金时间。

宜:适量饮水;锻炼身体;花时间工作;调节膀胱经。避免:抑制排尿。

酉时:肾经的价值是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机。

宜:休息;调节肾经。避免:过度劳累。

徐石:心经当班,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

宜:吃正餐;心情愉快;行走,调理心包经。避免:晚餐太胖;生气了。

石海:三焦值班,准备休息。

适当:冷静;入睡;调三焦经。避免:熬夜;生气;喝茶。

《黄帝内经》的十二小时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让每个人都知道如何使用《黄帝内经》养生法,普及科学养生法,无疑对提高人们的体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12小时等于24小时,每个小时等于2小时。003010明确指出:“古历分日,始于半时”,而分时的中点,即现在的零点时刻(24: 00),就是一天的开始。

在古代的十二时辰中有一个时辰叫做寅时,那么寅时是几点到几点钟?其实寅时对应的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时间凌晨3点到凌晨5点。而寅时对应的十二生肖则是虎。相信除了寅时之外大家对其它的十二时辰也是十分感兴趣的,小编对其它的时辰对应的时间也进行了整理,一起看看12时辰对应时间和生肖吧。

北京时间凌晨3点到凌晨5点 生肖:虎

寅时又称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指的就是夜与日的交替时间,按照北京时间来看,凌晨3点和凌晨5点的确也是这样,既是晚上也是白天。寅时出自《南齐书·五行志》,其中原话是:”十月壬辰,阳羽奸邪之日,时加丑,风起从北方子丑上来,暴疾浪津,迅急,尘埃,五日寅时渐微,名羽动宫。“

12时辰对应时间和生肖:

子时,北京时间晚上11点到凌晨1点。(23时至01时)

丑时,北京时间凌晨1点到凌晨3点。

卯时,北京时间凌晨5点到早上7点。

辰时,北京时间早上7点到早上9点。

巳时,北京时间早上9点到上午11点。

午时,北京时间上午11点到下午1点。(11时至13时)

未时,北京时间下午1点到下午3点。(13时至15时)

申时,北京时间下午3点到下午5点。

酉时,北京时间下午5点到晚上7点。(17时至19时)

戌时,北京时间晚上7点到晚上9点。(19时至21时)

亥时,北京时间晚上9点到晚上11点。(21时至23时)

子-鼠 丑-牛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酉-鸡 戌-狗 亥-猪 申-猴

  十二时辰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呢,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段分别又是什么时候?有关十二时辰对应养生又是怎样?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
相生: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相克: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金行:申时 酉时  最旺
水行:子时 亥时  最旺
土行:丑时 辰时 未时 戌时 最旺
3、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
土者其中藏水。 
4、寅卯东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段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首座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时辰对应养生表
1、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2、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4、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5、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 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6、已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 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7、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 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8、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9、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10、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11、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12、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个时辰对应的时间和俗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