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记》若于魁智饰演司马懿、尚长荣饰演诸葛亮 效果会怎样?

1987年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88年获北京市青年戏曲演员调演优秀表演奖,1992年获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1994年获梅兰芳京剧大奖赛提名奖。

  擅演剧目有传统戏《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杨家将》《李陵碑》《失·空·斩》《大·探·二》《伍子胥》《击鼓骂曹》《洪羊洞》《乌盆记》《朱痕记》《赵氏孤儿》《群英会》《借东风》《龙凤呈祥》《一捧雪》和新编历史剧《拜相记》、《一捧雪》、《蔡文姬》、《宰相刘罗锅》(六本)。

  1987年11月14日,农历丁卯年 九月廿三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剧协、 北京电视台、各省市 自治区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共评出25名最佳表演奖、26名优秀表演奖。

  最佳表演奖获奖名单

  老生组: 言兴朋、 于魁智、关怀、 齐宝玉、杜镇杰

  1988年1月24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初六日:南北京剧优秀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举行

  1月24日至1月28日,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主办的南北京剧优秀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在人民大舞台举行。主要参演者有上海的关怀、唐元才,北京的杜镇杰、 周龙,山东的宋昌林、 董翠娜、 张萍,湖北的桂汉庆,江苏的 江其虎,贵州的 侯丹梅等。

  1990年4月24日,农历庚午年三月廿九日: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唐山京剧团、北京京剧院青年团联合为亚运会义演

  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唐山京剧团、北京京剧院青年团联合,于4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 吉祥剧场举办为亚运会四场义演,意在抓住时机,推出程派 李海燕、马派杜镇杰、张派 王蓉蓉三位新秀,更有北京市少儿京昆艺术团7至11岁小学员献礼,表现了京剧之树长青。此次专场演出为李海燕的成名进京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李海燕演出剧目:《 锁麟囊》、《 荒山泪》、《窦娥冤》。

  1993年10月31日,农历癸酉年九月十七日:梅兰芳金奖大赛生角组评选揭晓

  10月27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梅兰芳金奖大赛生角组评选,经过4天评比,结果揭晓。本次大赛实为第三届全国电视京剧大赛,冠名梅兰芳金奖大赛,为期三年。不限年龄,分3组9个行当进行。

  小生组:于万增、江其虎

  武生组:王立军、叶金援、赵永伟、奚中路

  老生组:于魁智、马少良、李军、张建国、杨乃彭、杨建忠

  小生组:李宏图、陆宝林

  武生组:王平、李玉声、张幼麟、程和平

  老生组:安云武、杜镇杰、何澎、辛宝达、张克、陈少云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1. 《中华大拜年》(作词魏子晨,作曲孟庆华,编舞冷明宇;演员耿其昌、 邓沐玮、陈淑芳;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桦甸市歌舞团)

  2. 京剧《 四郎探母· 坐宫》(鼓师苏广忠,琴师 赵建华,演员于魁智、李胜素;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

  3. 京剧《双投唐》选段(鼓师张景霖,琴师李祖铭,演员孟广禄、李军;演出单位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海京剧院)

  4. 京剧《螺丝峪》选段(鼓师谢光荣,演员赵永伟;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

  5. 评剧《 剪窗花》(作词魏子晨,作曲刘文田,配器黄平,编舞韩剑英、杨华;演员宋丽、曾昭娟;演出单位中国评剧院、 天津评剧院、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

  6. 黄梅戏《 游春》(编舞冷明宇;演员韩再芬;演出单位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桦甸市歌舞团)

  7. 越剧《 吕布与貂蝉》选段(作曲谈声贤;演员何赛飞、 钱惠丽;演出单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越剧团)

  8. 苏淮锡扬四剧种联唱《盛世花怒放》(作词张弘,作曲卢小杰,编舞林阳,演员卞燕敏、汤红英、顾慧英、李霞;演出单位江苏锡剧团、江苏兴化淮剧团、江苏扬剧团、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桦甸市歌舞团)

  9. “新闻界长安戏迷俱乐部”戏迷联唱

  京剧《 四进士》选段(演员李丹)

  京剧《 群英会》选段(演员翟慧生)

  京剧《 苏三起解》选段(演员鞠萍)

  京剧《 淮河营》选段(演员罗京)

  京剧 《凤还巢》选段(演员任涛)

  京剧《 三家店》选段(演员白燕升)

  10. 群丑荟萃《考状元》(编剧周保平,导演赵德芝,演员 朱世慧、朱军、金不换、苏明德、孙存蝶、王福民、张海静、韩剑英;演出单位湖北省京剧团山西省京剧院、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天津市艺术学校、四川新都芙蓉花川剧团中国京剧院、中国评剧院;乐队北京京剧院乐队)

  11. 京剧《 西厢记》选段(演员赵秀君;演出单位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12. 京剧《 雏凤凌空》选段(演员赵葆秀;演出单位北京京剧院)

  13. 《共绘吉祥图》(作词魏子晨,作曲张磊,编舞林阳;演员李欣、刘桂娟、刘继英、吴素秋、刘雪涛、刘方亭、张继蝶、董汝南、王希玲)

  14. 京剧歌舞《欢乐的月宫》(作词周保平,作曲朱维英,编舞杨华;演员陆地圆;演出单位北京市戏曲学校、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

  15. 扬剧舞蹈《女娃兵》(作词范广和,作曲卢小杰,演出单位南空小百灵幼儿艺术团)

  16. 京剧《锁麟囊》(鼓师张景霖,琴师李祖铭;演员孙爱珍;演出单位上海京剧院)

  17. 京剧《 红娘》(鼓师张景霖,琴师李祖铭;演员王桂荣、章尔琴;演出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京剧团、河北大厂县评剧团)

  18. 京剧《 大登殿》选段(鼓师金惠武,琴师艾兵;演员阎桂祥、王蓉蓉、杜镇杰;演出单位北京京剧院)

  19. 豫剧《抢妈妈》(编剧张晓亚,作曲朱超伦,导演王为念;演员小香玉;演出单位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

  20. 评剧《小 女婿》(演员王冠丽;演出单位天津评剧院)

  21. 河北梆子《杜十娘》(编舞冷明宇;演员彭蕙蘅;演出单位河北省梆子剧院)

  22. 眉户戏《五更鸟》(演员李梅;演出单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23. 吉剧《喜贴春联》(编剧华景坤,作曲李凌元,导演刘富英,编舞冷明宇;演员 安静芳、王桂芬;演出单位吉林省吉剧团、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桦甸市歌舞团)

  24. 京剧歌舞《靓丽行》(作词魏子晨,作曲张磊,编舞林阳;演员史敏、刘桂娟、张艳玲、耿巧云、张萍;演出单位上海京剧院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河北省京剧院落吉林省桦甸市歌舞团、中国京剧院青年团)

  25. 京剧《 青城十九侠》片段(鼓师张景霖,琴师李祖铭;演员孙明珠、胡小毛;演出单位陕西省京剧院、天津京剧院)

  26. 京剧《飞虎山》(鼓师冯洪启;演员尚长荣、叶少兰;演出单位上海京剧院、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27. 京剧《 龙凤呈祥·洞房》(鼓师李素阳,琴师张素英;演员 李维康;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

  28. 京剧《百鸟斗金蟾》(作词孙元喜,鼓师李凤阁,导演张正秋;演员张幼麟、王立军、周龙、王平、程和平、艾金梅、胡小毛、年金鹏;演出单位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海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江苏省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河北省艺术学校保定市分校)

  29. 昆曲《长江殿·小宴》(演员杨春霞、 蔡正仁;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上海昆剧院)

  30. 川剧《别洞观景》(演员沈铁梅;演出单位重庆市川剧团)

  31. 赣剧《八仙飘海》(演员陈俐;演出单位江西省赣剧团)

  32. 少数民族戏曲联唱《 五色花》(编舞冷明宇、吴琼;伴舞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桦甸市歌舞团)

  彝剧《铜鼓祭》选段(演员张红艳、郭建设;演出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彝剧团)

  藏剧《 文成公主》选段

  蒙古剧《满都海斯琴》选段(领唱其其格额尔德木图;演出单位内蒙古民族剧团)

  白剧《阿盖公主》选段(演员叶新涛、李泽新;演出单位云南省大理州白剧团)

  傣剧《娥并与桑洛》选段(演员万小散、李小喜;演出单位云南省德宏州傣剧团)

  《 刘三姐》选段(演员段泓、白燕升、朱军)

  33. 京剧《 武家坡》(鼓师张景霖,琴师李祖铭;演员叶复润、张火丁;演出单位台湾复兴剧社、中国京剧院青年团)

  34. 大陆、港、澳粤剧联唱《 圆梦》(作词阎肃,编舞冷明宇,演员张明敏、秦翠萍、杨小秋)

  35. 京剧《 马前泼水》选段(鼓师张景霖,演员何玉蓉;演出单位江西省京剧团)

  36. 京剧《群英会·回书》(鼓师赓金群,琴师沈玉才,演员袁世海、郑岩;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

  37. 《 中华神韵》(作词魏子晨,作曲姚明,编舞林阳,演员袁慧琴、胡璇、 李佩红、张晶、李海燕、杜鹏、张克、朱强、杨赤、 陈俊杰;演出单位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华甸市歌舞团

  2000年2月4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盛世龙腾――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1. 昆曲歌舞《九州迎春》(陈俊杰、李洁、罗长德)

  2. 京剧《冯谖客孟尝》(于魁智)

  3. 河北梆子《宝莲灯》(彭蕙蘅)

  4. 少儿京剧《 击鼓骂曹》(胡晓楠、王文端)

  5. 京剧《张门桃李》

  《西厢记》、《 刘兰芝》(王蓉蓉、赵秀君)

  6. 昆曲《单刀会》(侯少奎、董红钢)

  7. 京剧《 桃花村》(耿巧云)

  8. 京剧《恶虎村》(赵永伟)

  9. 黄梅戏《 王昭君》(韩再芬)

  10. 京剧《 岳母刺字》(赵葆秀、李明、李海青)

  11. 川剧《金子》(沈铁梅、赵勇)

  12. 豫剧《美女涅盘记》(王红丽)

  13. 拉场戏《红月娥做梦》(闫学晶)

  14. 粤剧《宝玉成婚》(丁凡)

  15. 高甲戏《金龙戏珠》福建安溪高甲戏剧团

  16. 少儿豫剧《智取 威虎山》河南 临颍南街村希望戏曲学校

  17. 蒲剧《 孟姜女》(武俊英)

  18. 京剧《铜锤错位》(邓沐玮、孟广禄、 康万生)

  19. 广东汉剧《 柳如是》(李仙花)

  20. 越剧《 一枝梅》( 萧雅、董美华)

  21. 昆曲《 牡丹亭·惊梦》(杨春霞)

  22. 黄梅戏《 牛郎织女》(周源源)

  23. 《戏迷招亲·绝技荟萃》(朱世慧、金不换、韩俊丽、张建平、丁力)

  24. 京剧《 雁荡山》(路岩等)

  25. 京剧《大登殿》(李尤婉云)

  26. 粤剧《范蠡觅西施》(唐宝莲)

  27. 京剧《一战成功》(唐文华)

  28. 客串京剧《 拾玉镯》(鞠萍、郭达、李金斗)

  29. 上党梆子《初定中原》(吴国华、张保平)

  30. 京剧《梅苑芳华》

  《 太真外传》(王怡)

  《霸王别姬》(李胜素)

  《西施》(董圆圆)

  《 天女散花》(张晶)

  31. 秦腔《打柴权弟》(李晓锋)

  32. 京剧《 花木兰》(邓敏)

  33. 龙江剧《花木兰》(白淑贤)

  34. 评剧《 玉堂春》(宋丽、齐建波)

  35. 婺剧《昆仑儿女》(陈美兰、张建敏)

  36. 京剧《 沙家浜》(袁慧琴、叶庆柱)

  37. 少儿扬剧《小小 巾帼》南京空军小百灵幼儿艺术团

  38. 越剧《 吴王悲歌》( 吴凤花、陈飞)

  39. 京剧《程韵风流》

  《 英台抗婚》(李佩红)

  《 文姬归汉》(刘桂娟)

  《 春闺梦》(张火丁、 宋小川)

  40. 京剧《 西门豹》(杨赤)

  41. 京剧《金田风雷》(叶少兰)

  42. 京剧《文王访贤》(马长礼、尚长荣)

  43. 京豫联唱《 穆桂英挂帅》(梅葆玖、马金凤)

  43. 京剧歌舞《腾龙颂》(杜鹏、杨燕毅、杜镇杰、陈真治)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序曲:《世纪第一春》(李东桥、李梅、田敏、冷明宇、吴亚玲、余顺、孙静、萧雅、阎学晶、董宝贵、李欣、李胜素)

  京剧《赵氏孤儿》选段(孟广禄)

  京剧数板(卡尔罗)

  京剧《武家坡》选段(王蓉蓉、罗京、白燕升、李扬)

  豫剧《百岁拜年》(小香玉、刘璐、周涛、鞠萍、孙晓梅)

  京剧《 将相和·三挡》(于魁智、杨赤)

  京剧《 大保国》选段(邓沐玮、赵秀君)

  京剧《四郎探母·见娘》(赵葆秀、叶复润)

  电视小戏《巧献艺》(吴爱民、孙鹏、魏建平、张斌、王雪桦)

  京剧乐舞:《白蛇情》

  1. 《峨嵋的祝愿》

  2. 《 婚庆》(周涛、鞠萍、白燕升、房印庭)

  3. 《 宝和堂》(张火丁、宋小川)

  5. 《水漫金山》(王怡、张淑景、 包飞、景宝琪)

  越剧《 五女拜寿》(孙晓梅、张霞君、蒋畅、裘丹莉、杨丽芳、董鉴鸿、俞雷、项丽英、袁慧萍、陈雯婷、章益清)

  秦腔《背媳妇》(张武宏、刘西玲)

  黄梅戏《巧妹与憨哥·叙梦》(吴亚玲、余顺)

  蒲剧《 徐策跑城》选段(郭泽民)

  越剧《 盘妻索妻·洞房》(萧雅、刘伟)

  粤剧《宝莲灯·花灯咏》(梁淑清、李燕明、邓有银)

  河北梆子《大登殿》选段(彭蕙蘅、彭艳琴、刘志欣)

  京剧歌舞《 兰陵王》(邓敏、李欣)

  电视小戏《慈禧看戏》(孙晓梅、朱军、杨少春)

  电视小戏《义拍定军山》(李玉声、赵保乐、李胜源、 谭元寿、谭孝曾、 谭正岩)

  京剧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镇杰、董圆圆、李佩红、朱强)

  赣剧《还魂后记》选段(陈俐、沈怀林)

  川剧《文成公主》选段(刘萍、孙谱协)

  湖南花鼓戏《乡里警察》选段(宋谷、田既安、李小嘉、叶俊武、凌国康)

  豫剧《抢来的警官》选段(李树建、周春、张金洲、侯伟)

  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选段(于文华、韩建光)

  京剧歌舞《太真赏月》(李胜素)

  京剧《范进中举》选段(张建国)

  京剧《 谢瑶环》选段(李维康)

  京剧《 两将军》选段(王立军、李师友、奚中路、张幼麟)

  京剧《春闺梦》选段(李世济、张威)

  京剧《 贞观盛事》选段(尚长荣)

   戏曲舞蹈《向未来》

  青年京剧联唱(张建峰、韩胜存、杨小彭、常春生、常秋月、李海青、吴燕、康静、翟墨、张立媛、翟宪忠)

  少儿豫剧《 抬花轿》(赵爽、于坤龙、贾龙龙、王利强、张广许)

  少儿秦腔《顶灯》(安妥、王肖、李刚)

  少儿秦腔《 挂画》(梁少琴、刘倩)

  少儿京剧联唱(王文端、裘识、赵佳、宋诗娴、王梦婷、郑菲、陈晨、陆地圆、穆宇)

  少儿武戏表演(乔羽、谭笑、郝莹、蔡锦超)

  尾声《世纪将军令》(关怀、刘桂娟)

  2001年12月16日,农历辛巳年十一月初二日: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

  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南京闭幕。本届京剧艺术节共有24台节目参加演出。本届艺术节首次进行单项奖评选。

  《贞观盛事》(上海京剧院)

  《 华子良》(天津京剧院)

  《 胭脂河》(南京市京剧团)

  《 洛神赋》(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

  《瘦马御史》(中国京剧院)

  优秀保留剧目创新奖

  《金·断·雷》(天津青年京剧团)

  《 膏药章》(湖北省京剧院)

  《完颜金娜》(黑龙江省京剧院)

  《沧海忠魂》(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 玄高献牛》(吉林省京剧团)

  《三关明月》(山西省京剧院)

  《 天下归心》(江苏省京剧院)

  《射雕英雄传》(武汉市京剧团)

  《巾帼红玉》(贵阳市京剧团)

  《 春秋霸主》(山东省京剧院)

  《杜十娘》(中国戏曲学院)

  《凤氏彝兰》(云南省京剧院)

  《 蔡文姬》(北京京剧院)

  《天家孽》(湖南省京剧团)

  《 草原母亲》(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

  《西域星光》(甘肃省京剧团)

  《射雕侠侣》(香港京昆剧团)

  《浑河堰》(哈尔滨京剧团)

  《她从雪山走来》(成都市京剧团、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

  《金·断·雷》(天津青年京剧团)

  《瘦马御史》盛和煜

  《沧海忠魂》李崇林、王元平

  《胭脂河》李晓宁、续正泰、李小农、张建强

  《玄高献牛》张世昆

  《华子良》卫中、大民

  《贞观盛事》戴英禄、梁波

  《凤氏彝兰》李莉、佳倍

  《膏药章》余笑予、谢鲁、习志金

  《胭脂河》谢平安、续正泰

  《三关明月》孙丽清

  《天下归心》徐晓钟

  《射雕英雄传》冯幼林

  《贞观盛事》陈薪伊

  《凤氏彝兰》张树勇

  《瘦马御史》作曲: 高一鸣,配器:龚国泰乐队,伴奏:中国京剧院乐队,京胡演奏:张素英

  《胭脂河》作曲:续正泰,音乐设计、配器:吴小平

  《三关明月》唱腔设计:张延培、徐滔,音乐设计:刘建斌、刘光

  《华子良》唱腔设计:续正泰,音乐设计:李凤阁

  《射雕英雄传》作曲:李连璧

  《贞观盛事》作曲:高一鸣、尤继舜、龚国泰,京胡演奏:尤继舜

  《春秋霸主》作曲:陆松龄

  《杜十娘》作曲配器:关雅浓、陈建忠、李晓妹

  《凤氏彝兰》音乐唱腔设计:王绍志、赵剑昕、于浩东

  《蔡文姬》作曲: 朱绍玉

  《金·断·雷》京胡演奏:朱建忠

  《草原母亲》唱腔设计:孙敬民、宋荣

  《完颜金娜》灯光设计:李平、许长进、李树齐,服装设计:彭丁煌、曾萍、吕鹏,人物造型设计:吕荣贵、张毅君

  《瘦马御史》舞美设计:吴穹,灯光设计:邢辛、陈佩鑫

  《胭脂河》舞美设计:原伟庆,灯光设计:伊天夫、刘学荣、王光炳

  《华子良》舞美设计:王卫中,灯光设计:周正平

  《洛神赋》舞美设计:黄海威,服装设计:蓝玲

  《贞观盛事》舞美设计:徐福德、刘福升,灯光设计:应日隆、陈顿,服装造型设计:毛飞、翁丽君

  《春秋霸主》灯光设计:潘家瑜、李钦荣,服装设计:史延芹,化装设计:于艳芳、官明明

  《凤氏彝兰》舞美设计:金晓春,灯光设计:李长明,服装设计:桂宝昆,道具设计:宋春生

  《天家孽》舞美设计:刘杏生,灯光设计:胡耀辉,服装设计:李显明,化装设计:洪福娣

  景荣庆《洛神赋》中饰曹操

  优秀表演奖(按演出顺序排列)

  邢美珠《完颜金娜》中饰完颜金娜

  耿其昌《瘦马御史》中饰钱南园

  李长春《沧海忠魂》中饰施琅

  张萍《沧海忠魂》中饰施夫人

  张克《胭脂河》中饰高子谦

  马名骏《胭脂河》中饰李莽

  裴永杰《玄高献牛》中饰玄高

  王文祉《西域星光》中饰天狼

  赵秀君《金·断·雷》中饰白蛇

  阎巍《金·断·雷》中饰青蛇

  张艳玲《三关明月》中饰萧太后

  陈苍霖《天下归心》中饰曹操

  王平《华子良》中饰华子良

  林军《射雕英雄传》中饰黄蓉

  刘巍《射雕英雄传》中饰包惜弱

  侯丹梅《巾帼红玉》中饰梁红玉

  曹剑文《巾帼红玉》中饰韩世忠

  叶少兰《洛神赋》中饰曹植

   计镇华《洛神赋》中饰曹丕

  董圆圆《洛神赋》中饰甄宓

  尚长荣《贞观盛事》中饰魏征

  关怀《贞观盛事》中饰李世民

  宋昌林《春秋霸主》中饰齐桓公

  傅正红《春秋霸主》中饰晏娥

  李海燕《杜十娘》中饰杜十娘

  邓宛霞《神调侠侣》中饰小龙女

  赵小兵《浑河堰》中饰曲中石

  王润箐《浑河堰》中饰江雪霜

  胡春华《凤氏彝兰》中饰彝兰

  周凯《凤氏彝兰》中饰赵明德

  王蓉蓉《蔡文姬》中饰蔡文姬

  杜镇杰《蔡文姬》中饰左贤王

  刘洁《她从雪山走来》中饰丹珠

  徐米弟《天家孽》中饰吕雉

  凌珂《天家孽》中饰刘盈

  尚伟《草原母亲》中饰达力玛

  朱世慧《膏药章》中饰膏药章

  张慧芳《膏药章》中饰小寡妇

  关胜利《完颜金娜》中饰蒲鲜奴

  于军《瘦马御史》中饰钱母

  陈真治《瘦马御史》中饰和

史依弘(曾用名史敏),女,汉族,1972年生,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溧阳。现为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青衣。 第十一届梅花奖得主。

史敏天资聪颖,且勤学不倦。在她成长阶段,曾先后从师于张美娟、华华、许美玲、李玉茹、于永华、张洵澎等名师以及戏曲声乐专家卢文勤;在研究生班学习期间,史敏又得到李金鸿、杨秋玲等名家的倾力指教,使她成为艺术修养好,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全面的京剧艺术之星。

1982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习京剧武旦,受教于著名京剧演员、教育家张美娟。在校期间,史敏即以扮相亮丽,基本功扎实而崭露头角,为该校尖子生。1986年,年仅十四岁的史敏以《挡马》一剧参加上海戏曲武功电视大赛,在成年演员林立的对手中获取二等奖。后向戏曲声乐专家卢文勤学习发声方法,向文武并重的艺术道路发展。

1990年正式进入上海京剧院,成为剧院重点培养的年轻演员。1991年,以《火凤凰》一剧,参加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1994年,以《扈三娘与王英》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被推选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1994年底,在上海京剧院创编的新编海派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中,饰演以身殉义的宫女寇珠,再一次以其全面发展的艺术风格,塑造了一位令人同情的艺术形象,该剧上演后,备受观众喜爱,屡次赴福建、广东、北京、天津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演出,并拍摄成电视连续剧。

1996年,史依弘考入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受到了杜近芳、李玉茹、李金鸿等京剧艺术家的指点,并且在文艺理论上得到了系统的学习,使其在艺术修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18年1月29日,参加“欢乐中国年”2018河南省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

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史依弘在连日来热播的电视剧《舞台姐妹》中饰演名伶文秀竹,引起沪上戏迷的广泛关注。昨天,记者就观众关心的个人生活、艺术创作等话题,采访了史依弘。她坦然地表示,从当初拍戏到如今自己看片子,“感受很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走出和李诚儒的那段婚姻后,显得轻松许多。练功、排戏,生活……真正回到了上海父母亲的身边。说到开心处,史依弘语气更显轻松,笑着说:“哈哈,我回归啦……”京剧《巴黎圣母院》

史依弘对记者说,她想通过本报,对关心她的观众朋友说明,现在她的名字史依弘,并非后改,而是艺名;而原先大家叫的史敏这姓名,则是大名,也就是户口簿上的名字。

如今,史依弘正着手对下一个创作角色做案头准备。她向记者透露,剧本将是来自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浪漫派戏剧创建者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根据《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同名京剧,将会搬上上海京剧舞台。史依弘将有望在剧中出演女主角。

史依弘由武旦开蒙,后潜心研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参与多个京剧新剧目的创作,成为文武兼擅,风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京剧演员。她大量地创排新剧目,使她的表演突破了传统京剧行当的局限,具有节奏明快,演唱与表演结合紧密,人物性格时代特色鲜明,勇于探索等特点。

她唱做俱佳,文武兼善。扮相俊美清丽,嗓音宽亮动听,做工细腻沉稳,台风端庄大方,颇有大家风范;武功扎实稳健,出手快捷从容,有“彩色旋风”之誉,堪称当今青年京剧表演人才中的佼佼者。

1991年1月5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南海1991年1月5日演出

本日上海京剧院二团于中南海演出《白蛇传》,主演:袁英明、史敏、方晶、程荪耘。

1991年11月,农历辛未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

由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共评出25名最佳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及26名优秀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

中年组:薛亚萍、方小亚、邓沐玮、王平、高牧坤、白涛、张岚、吴建平、李莉、宋昌林

青年组:于魁智(《打金砖·太庙》)、王晓燕、艾金梅、年金鹏、李军、李胜素、李佩红、杨千里、杨玉洁、张建国、陆宝林、孟广禄、郭跃进、耿巧云、秦占宝

中年组:任德川、龚苏萍、江燕、林桂兰、陈少云、杨葆荣、刘莉莉、樊琦、胡为之、熊一华

青年组:何威、张克、高颂、赵秀君、李晓兰、陈淑芳、王润菁、史敏、王诒、郑子茹、郭玉琴、赵永墩、魏建海、赵飞、胡正中、张月明

1993年,农历癸酉年: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揭晓

由上海市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揭晓。其中戏曲界演员有:上海京剧院的史敏、奚中路,上海越剧院的方亚芬、钱惠丽。

1993年11月26日,农历癸酉年十月十三日: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总决赛京昆专场演出举办

史敏《虹桥赠珠》、《贵妃醉酒》,李军《郑板桥》,奚中路《挑滑车》,严庆谷《闹天宫》,参加上海市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总决赛京昆专场演出。

1994年,农历甲戌年: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李仙花(广东省汉剧院)

喻海燕(四川省绵阳市川剧团)

马莉莉(上海沪剧院蒲东分院)

王艺华(山西运城地区蒲剧团)

张曼君(江苏赣南采茶戏剧团)

陈少云(湖南省京剧团)

李龙斌(安徽省徽剧团)

龙红(江西赣南采茶戏剧团)

王蓉蓉(北京青年京剧团)

茅威涛(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

刘芸(四川省成都川剧院)

1994年4月29日,农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举行

上海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于4月29日至5月5日举行。上海的尚长荣、李炳淑、汪正华、王正屏、夏慧华、艾世菊、蔡正仁、方小亚、王梦云、奚中路、史敏、李军,来自京津等地的梅葆玖、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孙毓敏、杨春霞、叶少兰、刘长瑜、张春华、赵麟童、王晶华、李庆春、梅葆

史依弘(曾用名史敏),女,汉族,1972年生,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溧阳。现为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青衣。 第十一届梅花奖得主。

史敏天资聪颖,且勤学不倦。在她成长阶段,曾先后从师于张美娟、华华、许美玲、李玉茹、于永华、张洵澎等名师以及戏曲声乐专家卢文勤;在研究生班学习期间,史敏又得到李金鸿、杨秋玲等名家的倾力指教,使她成为艺术修养好,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全面的京剧艺术之星。

1982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习京剧武旦,受教于著名京剧演员、教育家张美娟。在校期间,史敏即以扮相亮丽,基本功扎实而崭露头角,为该校尖子生。1986年,年仅十四岁的史敏以《挡马》一剧参加上海戏曲武功电视大赛,在成年演员林立的对手中获取二等奖。后向戏曲声乐专家卢文勤学习发声方法,向文武并重的艺术道路发展。

1990年正式进入上海京剧院,成为剧院重点培养的年轻演员。1991年,以《火凤凰》一剧,参加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1994年,以《扈三娘与王英》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被推选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1994年底,在上海京剧院创编的新编海派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中,饰演以身殉义的宫女寇珠,再一次以其全面发展的艺术风格,塑造了一位令人同情的艺术形象,该剧上演后,备受观众喜爱,屡次赴福建、广东、北京、天津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演出,并拍摄成电视连续剧。

1996年,史依弘考入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受到了杜近芳、李玉茹、李金鸿等京剧艺术家的指点,并且在文艺理论上得到了系统的学习,使其在艺术修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18年1月29日,参加“欢乐中国年”2018河南省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

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史依弘在连日来热播的电视剧《舞台姐妹》中饰演名伶文秀竹,引起沪上戏迷的广泛关注。昨天,记者就观众关心的个人生活、艺术创作等话题,采访了史依弘。她坦然地表示,从当初拍戏到如今自己看片子,“感受很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走出和李诚儒的那段婚姻后,显得轻松许多。练功、排戏,生活……真正回到了上海父母亲的身边。说到开心处,史依弘语气更显轻松,笑着说:“哈哈,我回归啦……”京剧《巴黎圣母院》

史依弘对记者说,她想通过本报,对关心她的观众朋友说明,现在她的名字史依弘,并非后改,而是艺名;而原先大家叫的史敏这姓名,则是大名,也就是户口簿上的名字。

如今,史依弘正着手对下一个创作角色做案头准备。她向记者透露,剧本将是来自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浪漫派戏剧创建者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根据《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同名京剧,将会搬上上海京剧舞台。史依弘将有望在剧中出演女主角。

史依弘由武旦开蒙,后潜心研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参与多个京剧新剧目的创作,成为文武兼擅,风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京剧演员。她大量地创排新剧目,使她的表演突破了传统京剧行当的局限,具有节奏明快,演唱与表演结合紧密,人物性格时代特色鲜明,勇于探索等特点。

她唱做俱佳,文武兼善。扮相俊美清丽,嗓音宽亮动听,做工细腻沉稳,台风端庄大方,颇有大家风范;武功扎实稳健,出手快捷从容,有“彩色旋风”之誉,堪称当今青年京剧表演人才中的佼佼者。

1991年1月5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南海1991年1月5日演出

本日上海京剧院二团于中南海演出《白蛇传》,主演:袁英明、史敏、方晶、程荪耘。

1991年11月,农历辛未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

由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共评出25名最佳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及26名优秀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

中年组:薛亚萍、方小亚、邓沐玮、王平、高牧坤、白涛、张岚、吴建平、李莉、宋昌林

青年组:于魁智(《打金砖·太庙》)、王晓燕、艾金梅、年金鹏、李军、李胜素、李佩红、杨千里、杨玉洁、张建国、陆宝林、孟广禄、郭跃进、耿巧云、秦占宝

中年组:任德川、龚苏萍、江燕、林桂兰、陈少云、杨葆荣、刘莉莉、樊琦、胡为之、熊一华

青年组:何威、张克、高颂、赵秀君、李晓兰、陈淑芳、王润菁、史敏、王诒、郑子茹、郭玉琴、赵永墩、魏建海、赵飞、胡正中、张月明

1993年,农历癸酉年: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揭晓

由上海市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揭晓。其中戏曲界演员有:上海京剧院的史敏、奚中路,上海越剧院的方亚芬、钱惠丽。

1993年11月26日,农历癸酉年十月十三日: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总决赛京昆专场演出举办

史敏《虹桥赠珠》、《贵妃醉酒》,李军《郑板桥》,奚中路《挑滑车》,严庆谷《闹天宫》,参加上海市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评选总决赛京昆专场演出。

1994年,农历甲戌年: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李仙花(广东省汉剧院)

喻海燕(四川省绵阳市川剧团)

马莉莉(上海沪剧院蒲东分院)

王艺华(山西运城地区蒲剧团)

张曼君(江苏赣南采茶戏剧团)

陈少云(湖南省京剧团)

李龙斌(安徽省徽剧团)

龙红(江西赣南采茶戏剧团)

王蓉蓉(北京青年京剧团)

茅威涛(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

刘芸(四川省成都川剧院)

1994年4月29日,农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举行

上海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于4月29日至5月5日举行。上海的尚长荣、李炳淑、汪正华、王正屏、夏慧华、艾世菊、蔡正仁、方小亚、王梦云、奚中路、史敏、李军,来自京津等地的梅葆玖、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孙毓敏、杨春霞、叶少兰、刘长瑜、张春华、赵麟童、王晶华、李庆春、梅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和张良哪个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