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烟花环保吗

  原标题:绿色办奥 低碳环保

  当《雪花》歌声响起,燃烧了16天的奥运之火缓缓熄灭,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圆满落幕。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理念,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了新的标杆,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

  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完成首场比赛后,瑞士队冰壶运动员燕妮·佩雷特对平整的冰面赞不绝口。当她得知场地由游泳池改建而来,更是直呼“神奇”。通过采用可转换的钢架支撑系统和可拆装的制冰系统,“冰立方”创造性地实现了“水冰转换”,成为夏奥遗产变身冬奥场馆的典型案例。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介绍,这种转换模式大幅降低后期拆除改造的成本,也减少了新建场馆产生的碳排放。

  首都体育馆承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五棵松体育中心6小时完成“冰篮转换”……北京赛区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中,有11个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遗产”。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北京冬奥会场馆设施将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赛后利用是一道世界难题。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将来不仅可以用作滑雪,还能根据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项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给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人提出今后来这里训练的愿望。据了解,“雪飞燕”已将承办世界杯分站赛纳入其场馆赛后利用计划中。“这座新建场馆将会扩展全球雪上运动的版图,期待它成为下一个国际高水平雪上训练与竞赛中心。”一位挪威的高山滑雪运动员说。

  百年奥运,熊熊燃烧的主火炬从“大火”变成“微火”尚属首次,也向世界展示了绿色办奥的决心。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焰火燃放也蕴含着“绿色”理念。迎客松造型、“天下一家”字样等焰火不仅以独特的创意烘托了欢乐祥和的氛围,并且均采用高科技环保微烟化焰火,药剂无毒、微烟,大大减少了烟花燃放时对环境的影响。

  雪上赛场智能造雪,比传统造雪可节约水资源消耗20%;延庆赛区造雪融化的雪水经净化处理后,将回到输水管网实现中水再利用……更绿色、更环保,北京冬奥会的办赛理念与国际奥委会最新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5议程》高度契合,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用绿色描绘未来的创新力和行动力”。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冰面,碳排放趋近于零;“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冬奥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奥运会碳中和,增强了中国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绿色办奥实践、绿色低碳发展的努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说。

  践行绿色办奥理念,低碳管理是一大关键词。“中国在申办时就承诺,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李森说,“6年多来,我们通过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同时采取林业碳汇、企业捐赠等碳补偿方式,保障了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冬奥场馆与自然景观的“美美与共”,背后是建设时期的精心保护。在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前,围绕规划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就已开始,针对重点保护植物的生长条件,实施了就地、近地、迁地3种保护措施。虽然一些植物“搬了家”,但是经过园林单位的精心养护,它们依然生长得很好。“我们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与场馆建设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守护了赛区的绿水青山。”李森说。

  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首钢进行整体搬迁,园区改造为北京冬奥组委会办公地和比赛场地。在本届冬奥会的比赛中,凌空飞跃的冰雪健儿与身后清透的蓝天共同构成一道亮眼的风景。透过冬奥会这扇窗口,中国近年来治理污染的不懈努力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目共睹。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筹办并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推动了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面性的跨越,开启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蓝天碧水净土绿地美丽中国的新征程。(记者 孙龙飞)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据北京奥运烟花技术发明者、项目负责人之一陈延文讲,发射烟花的装置是新研发出来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历时两年时间研发,研发的费用前后花了1000多万元,仅仅制作烟花发射的装置就花费了700万元左右。如果要算上奥运开闭幕式发射的全部烟花火药,大约会达到几千万元。
发射的烟花弹数量将达几万枚,但绝不会伤到观众,因为烟花一旦发射到空中点亮后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没有味道,更不会污染环境。
 “能够做到这一点,它的最初启示就来自 ‘神六’的发射方式。”奥运会开、闭幕式“鸟巢”及长城焰火燃放实施团队总指挥赵伟平说。

  据赵伟平介绍,传统的烟花燃放都会有浓重的硫磺味道,是因为烟花需要含有硫磺的火药提供动力升上天空。而奥运使用的特供烟花,从设计之初就开始研究使用空气发射技术,模仿火箭发射的方式,用压缩空气代替火药,通过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弹射烟花,浓烟和刺激性气味等污染难题自然化解。今年6月,生产厂家熊猫烟花终于在部分烟花产品中,成功使用了空气发射技术。 另外,奥运烟花还通过使用一种新型环保材料,来替代传统的纸垫,保证在烟花点燃的瞬间全部分解燃尽,不留下丁点纸屑和残渣。

   另据了解,本届奥运会使用的烟花来自浏阳熊猫烟花有限公司和东信集团公司,浏阳熊猫烟花就是原来的浏阳花炮。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记者张晶)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香港国庆烟花汇演1日晚于维多利亚港湾上空举行。此次国庆烟花汇演是连续停办两年以来重新举办,并在其中加入了抗战胜利元素和2022年冬奥会元素,赢得满堂喝彩。

当晚8时许,尖沙咀、中环码头、会展中心门口就挤满了前来观看的香港市民和游客。不少游客已经完全融入节日气氛,纷纷拿起手机玩起自拍。

记者观察发现,最佳摄影位置早已被扛着三脚架的摄影爱好者提早占据。从上海前来旅游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次他专门背了整套摄像设备,下午4点就来到中环寻觅最佳拍摄地,就是希望能用影像记录下这璀璨的烟花和别样的维港美景。

晚9时整,随着密集式烟花绽放维港上空,在观众的尖叫声中,烟花汇演拉开了帷幕。烟花汇演共历时23分钟,表演共分为9幕,包括“环保先锋创未来”“同舟之情”“狂欢尽哮”“爱与笑”“国家”等,以3艘趸船共发放了23888枚烟花,使用了4500公斤火药。

第三幕开始,由银闪柳构造了巨大的烟花银幕,照亮维港上空,其间还出现了红心烟花,最后以红心烟花作结尾。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这一幕将爱送到每个角落,祝愿大家美满和平。

第四幕的主题则为庆祝北京夺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红、黄、绿等颜色的烟花组成五环造型绽放在空中,再加上闪金及闪银烟火营造飘雪的落叶,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冬天的北京。

第八幕的“爱与笑”最受现场情侣们欢迎。动感时尚的背景音乐下,以红心和双红心为图案的烟花密集绽放在维港上空,再加上数十次的“LOL”字样(青年人网络用词,可解作“大笑”或者“充满爱”),让不少情侣发出“太浪漫了”“像童话一样”的惊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当这首歌响起,金大丽花、紫大丽花、菊花、牡丹花纷纷亮相天幕。最后28秒更是排山倒海地集中发放了各种皇冠花冠图案,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也为烟花汇演拉下帷幕。

汇演结束后,现场响起了连绵不绝的掌声和欢呼声,很多观众依然沉浸在刚刚的烟花胜景中,久久不愿离开。“太靓了!”“太精彩了!”观众纷纷表示。

香港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国庆烟花汇演是连续停办两年以来重新举办,有着特别的意义。“今天的烟花汇演很精彩,祝祖国越来越好!”

从北京来香港旅游的陈先生则表示,烟花汇演不仅好看,而且很有深意,每一幕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还加入了抗战胜利和冬奥会的元素,很是巧妙。我要把拍的照片和视频赶快发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一起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