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为什么降奥林匹克会旗

北京冬奥会,五洲儿女情。盛世举盛典,神州冰雪行。2022北京冬奥会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2对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2对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1

2022年,奥运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燃烧,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又一个璀璨的东方盛典,将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构建一个环境更舒适、发展更均衡、生活更美好的家园,是中国政府和北京、张家口人民对全世界的郑重。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

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的雪车雪橇赛道、帮助运动员备战的风洞实验室、首都体育馆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最美的冰”着眼科技创新,中国用更高的标准为冬奥皇冠镶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从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完工,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从众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到部分项目从有到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成为中国最闪亮的名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金镶玉”,生动诠释了“以玉比德”的价值观点。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好在正月里举办,这是中国在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家里”过年,感受一场中国元素的盛宴。从会徽“冬梦”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从国家速滑馆“冰丝 带”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一幕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观,讲述着中国发展,传递着中国文化。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东道主,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计划招募志愿者2.7万名,61.6万人积极报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学生占到了81%,他们将以质的服务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展现中国文明友好形象。在冬奥会筹办期间,还广泛开展“最美微笑”文明引导、“冬奥有我”窗口文明服务等活动,通过全方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全社会的文明办奥氛围,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文明、包容、友爱的中国。

“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让我们携手走进冬奥会的“北京时间”,讲好中国故事,塑好中国形象,一起拥抱美好未来。

2022对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2

刚刚结束的索契冬奥会,中国排名12,相较于夏季奥运会的辉煌,冬奥会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我觉得,奥运会的意义本身就是一种竞争意识,有很好的成绩当然很重要,但是参加了,尽力了也很好了。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李坚柔,多少意外造就了她的金牌,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她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再多的意外也是没有用的。

在周六的早上选择了看这部《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试着去追随76年前刘长春的寂寞身影,才发现我们现在一枚一枚地数金牌的时候,在当时,即便是奥林匹克,都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影片史实的细节不愿多讨论,但大致符合真实情况——作为东大学生的刘长春成为了中国的王,创了全国纪录,并且曾在与日本短跑名将的对面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正当他志得意满准备在短跑这块田地上创造更大的辉煌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沦亡。他拒绝日本派他作为伪满代表参加奥运的要求,设法入关,四方奔走,终靠昔日校长张学良之资助,只身赴美,单刀赴奥林匹克之大会。影片的结尾停在了刘长春起跑的瞬间。出于好奇去百度了一下比赛结果:据说是舟车劳顿,体力困乏,终在赛场之上败下阵来。不过,其自强不息之精神,亦感动世人,故虽败犹荣。

相较于以前看过的《面对巨人》,这部片子并没有引起我很大的共鸣,以我看来,外在的那些灾难对刘长春并不是那么的不易,不易的是他那颗爱国的心被很多人泼了冷水。

细细回顾,影片最让我觉得感动的莫过为刘长春的自信,他在船上用打赌赛跑来换取洛杉矶的下船机会,用自信举旗,走在奥运会的会场上,直至起跑,他也是对结果有着美好的预期,奥运人的精神是什么,自信!我佩服他的自信,即便输了又怎样,又有谁敢这样单枪匹马的闯门,如此迫切地想为国争光。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他毕竟来过,跑过,奋斗过,纵使看不到胜利在终点向自己招手,但他依然能成为后来者胜利的起点。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正是取自刘长春52年前的第一块战场洛杉矶;而2004年,当刘翔拼下中国第一块短跑金牌,意气风发地跃上领奖台时,他的眼中,是否会有72年前那个落寞身影?

这部影片想向我们表达什么?

百度的答案:此片是献给中国奥运先躯刘长春及中国奥运历史上不甘屈辱不懈奋斗的民族英雄!

我的感受则是在祭奠英雄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忆苦思甜呢?08年奥运会的顺利举办,12年伦敦奥运会的灿烂成果,每每在辉煌时,不妨静下心来,来看一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想想我们到底在奥运会上是为了追求什么,如果只是金牌,我想我们做的够好了。但是奥林匹克的初衷是让我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没有金牌不代表就是没有胜利,倘若奥林匹克能让我们国人都明白,命不止,自强不息,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2022对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3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终于在今天凌晨圆满闭幕了,中国队以3金4银2铜的不错战绩位列奖牌榜的第11名。同上届相比,从第8名跌倒了第11名,跌出了前10名,名次落差较大,四年里几乎无进步,看上去不错的战绩在我看来实际上是“战绩平平”,有失我心中的美好期待。

首先看我们的优势项目短道速滑,上次勇夺4金,这次却只获2金,主要是赛前队长王蒙骨折受伤,临阵折将乃兵家大忌,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其次年轻队员与实力不足,除了周洋真正靠实力夺金外,李坚柔有点凭运气夺金,范可新在韩国2名队员的夹击下,始终无法突破对手的防线,拼尽全力只能夺得一枚银牌。女子3000米接力失误犯规更是经验不足的反映,只能把金牌拱手让给韩国队。不过这次男队到大有起色,虽然没有获得金牌,但2银2铜的战绩比上届仅1银1铜进步了不少,让我们看到了男队的希望,可能离摘取奥运金牌已为期不远了。

其次是速度滑冰,这次张虹的1000米夺魁有点出人意料,因为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在500米上,上届是该项目的银牌得主,但张虹这次却只获得了第四名,与奖牌失之交臂。从1992年叶乔波首获银牌到如今张虹斩获金牌,时间已过去了22年,时间都到哪儿去了?盼了22年,我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终于圆梦今宵,有点悲喜交加的感受,惊喜之余,不禁感叹这块金牌似乎来得有些晚了点!

再次是花样滑冰,由于赵宏博和申雪的退役,花样滑冰就缺少了一举定乾坤的领军人物。这次接班人上届银牌得主彭建和庞清只获得了个第4名,离奖牌都没有挂上,可见彭建和庞清的实力和资望还是不能和赵宏博、申雪相比,年轻的队员更不用说了,不知要经过几多磨练何年何月才能登上领奖台啊!

再次,这次最令人失望的是中国高山滑雪空中技巧队的表现。世界冠军一大堆的“梦之队”,只获得一银一铜,和上届一样,四年里丝毫没有进步。这是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自从2006年韩晓鹏夺魁后,却一直与金牌无缘,李妮娜曾两获银牌,运气不佳,这次仅获第4名,世界冠军徐梦桃落地不稳就把金牌拱手让给了他人,真是令人惋惜得很呢!这使得中国队在雪上项目上最大摘金的希望顿时落空。男队年轻队员贾宗亮等决赛关键时刻明显沉不住气,信心不足,频频落地失误,只能期待他们经过这次磨练在下届冬奥会上夺魁了!

最后要说的是,与冰上项目相比,中国队的雪上项目明显与世界强队差距很大,在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冬季二项等雪上项目上,我们的名次往往都在十几、二十几名开外,甚至殿后;比如女子高山滑雪大回转比赛,中国选手是六十七名,倒数第二,简直是“陪太子读书”,令人不堪回望。这种严重的失衡情况,若果在今后几年里得不到明显改善的话,中国就难称得上冰雪运动强国,想在冬奥会上奖牌榜上挤进前三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虽然短时间内赶上欧美强国不太现实,但只要我们加以重视,持之以恒,奋勇直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首先在女子项目上有所突破,给中国雪上项目增加国际荣誉。

2022对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4

如果你不是一个体育迷,那么你可能会问:“冬奥会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非要举办冬奥会?”其实,冬奥会与我们普通人也息息相关。

当今世界上,各国间经济交流、文化交流非常普遍。中国作为世界上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各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而一些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可以加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GDP;也可以向外输出中国的一些信念,使世界各国在更多位置上达到一致。而这些,最终惠及的,还是我们普通人。

冬奥会既是国家的冬奥会,也是我们平凡人的冬奥会。当我们看到运动健儿们在运动场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时候,心里便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在冬奥会上胜利既是运动员们的梦想,也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的梦想。虽然我们无法在赛场上拼搏,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报效祖国的方式。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对自己的事情认真负责,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中华民族既是历史文化渊源的民族,也是敢于创造未来的民族。在如今这个时代,中国人对未来有着无比的信心。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人们一起,迎接未来的挑战,正如北京冬奥会的主题一起向未来。

我相信北京冬奥会可以取得圆满成功,也期待中华民族的未来可以越来越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已经进入了赛场,这是各国竞技的赛场,而中国,毫无疑问的在赛场的第一梯队。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向前进,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一定会到达胜利的终点。我们脚下的是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未来,是我们的梦想。

向着未来前进,追寻黑暗中的光芒,胜利的终点就在前方。我们不应该迷茫于过去,应该跟进时代的步伐,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奋发者。

现在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相信,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我们,一定会再续辉煌,再次取得伟大成就,中国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2022对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5

索契冬奥会闭幕式正式拉开了帷幕。现场出现一幅巨大的图画,一艘巨轮越过大海。204根光柱形成不同层次的蓝色。开幕式的小女孩柳波芙带着两个小伙伴亮相,带领全世界观众感受一个与众不同的俄罗斯。

随后亮点出现了,由舞蹈演员们先组成了一个开幕式时的“故障五环”,再慢慢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五环,纠正了开幕式时的失误。在北京时间8日凌晨的开幕式上,奥运五环展示环节出现故障,本将形成五环的五朵雪绒花有一朵没有打开,为开幕式留下小小的遗憾。

刘秋宏高举五星红旗入场

接下来是运动员进场仪式,由一队仪仗队引领。8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各由一位运动员持旗一起进场。担任中国队旗手的是短道速滑名将刘秋宏,尽管刘秋宏此次没有获得奖牌,但是出于对她这样老队员的坚守和拼搏精神的尊重,中国代表团决定让她担任闭幕式旗手。东道主俄罗斯代表团的旗手是花样滑冰双人滑男选手特兰科夫,他和搭档沃洛索扎此次冬奥问鼎了冠军。

奥运五环旗交接仪式 平昌八分钟

文艺演出环节,钢琴和表演后,场内响起了一阵打字机声,现场展示俄罗斯历代文学作家。场内树起了12位俄罗斯著名作家的头像,现场书页翻转,就像鸟儿的翅膀在挥舞。随后是俄罗斯又一名片——马戏。下一个高潮是一段视频记忆,重温本届冬奥会各个令人难忘的时刻。

随后,升希腊国旗,奏希腊国歌,这是每届奥运会的保留项目,向现代奥运会的创始国希腊致敬。接下来,奥林匹克五环旗徐徐降落。五环旗交接仪式开始。索契市市长将五环旗交给巴赫,巴赫将五环旗转交到韩国平昌市市长李熙来手中。从这一时刻开始,冬奥会将进入平昌时间!

随后韩国国旗升起,两位来自韩国的小朋友演领唱韩国国歌。平昌进行八分钟展示,表演主题是“平昌期待你”。一位老者缓步入场,他所代表的是韩国5000年的历史。老者盘腿坐在地上演奏古琴,现场地面上出现水墨画的痕迹。经典的《阿里郎》的旋律响起。表演尾声,李相花、沈石溪等韩国代表团的运动员进场与表演者一起狂欢。

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切尔尼申科发言,他感谢每一位参与筹备的人,感谢后勤人员,感谢志愿者。

下面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言:“谢谢你,索契!谢谢你,俄罗斯!”“今晚我们可以说,俄罗斯实现了他们所有的承诺!这份承诺弥足珍贵!”他评价此次冬奥会是“一届运动员的奥运会”。最后,巴赫宣布:“第22届冬奥会闭幕!”

2022对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相关:

自八十年代开始,台湾运动员在国际体育界均以「Chinese Taipei(中华台北*)」运动员的名义参赛。

2021东京奥运会官方网站截图,「中华台北」在中文版界面中依「ZH」排序,在代表队名单的末尾。

*至于陆媒为何这几年开始用「中国台北」而非「中华台北」来播报,详情可见笔者同专栏的另一篇文章(我在里面介绍了变化历程与相关政策):

鉴于评论区有多位热心网友在讨论到底哪个名字才对的问题,笔者作为曾专门从事过奥运名、旗、歌工作的「过来人」想告诉大家:目前两种表述都客观存在,也没有哪一种就一定是错的。笔者选择参照台方在国际奥委备案过的签约文件以及历届奥运会中文版官网对该队名的翻译版本,在本文中以「中华台北」这个更为广泛使用的名称进行表述,该名称也是被中国大陆接受的,希望大家不要再纠结这个点啦。

2021年7月31日,中华台北队的李洋、王齐麟组合在东京奥运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中打败了中国队的李俊慧、刘雨辰组合,历史性地获得了台湾地区在奥运会羽毛球项目的首枚金牌。

此时,很多网友开始感到迷惑了——到了颁奖典礼的「升国旗、奏国歌」环节,中华台北可咋整呢?毕竟在奥运会及其他很多国际活动中,颇具争议的「中华民国」都是不能出现的敏感词,更别提什么国旗和国歌了。

答案揭晓——中华台北夺冠,颁奖典礼升的是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即梅花旗),奏的是《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歌》

首先,介绍一下蕴含着浓浓「民国味」的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

梅花外环:了解民国史的人都知道,梅花是「中华民国」的国花,会旗采用了梅花状外环,用梅花的凌冬耐寒,象征坚贞刚洁。

外环颜色:从外到内为「蓝→白→红」,均取自有「青天白日满地红」之称的「中华民国」国旗。

青天白日徽:这是「中华民国」的标志,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依据1981年中华奥会与国际奥委会所签定的洛桑协议,在国际奥委会承认的会徽使用的青天白日徽中,白日的比例并非「中华民国国徽」标准,亦不是「中国国民党党徽」标准,而是介于两徽之间。

奥林匹克五环:代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具体设计参数(图源:中华奥会官方网站,笔者进行了裁剪和压缩)

其实,目前台湾地区各类体育组织、大专院校,还有高中体育总会的旗帜与标志也均以此面旗帜为母板,但会把奥运五环换成其他标志,还有青天白日徽会使用「中华民国国徽」的标准比例。

此外还有一个冷知识:台湾当局在签署奥运模式协议时,并未同意观众席场内禁用「中华民国国旗」。但在实际的赛会运行中,各项国际运动会均在原则上禁止观众携「中华民国国旗」入场加油。笔者曾服务的国际体育赛事亦对这个敏感问题有专门的内部指引。

接着,我们再聊聊同样充满了「民国风」的《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歌》——之所以说它充满了民国风,就是因为这首歌实际就是拿「中华民国」升降旗用的《国旗歌》曲子重新写了一套歌词,单听奏乐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也难怪Youtube上很多台湾网友会介绍「《国旗歌》在颁奖典礼奏响」之类的,但这种说法其实是「张冠李戴」了。)

熟悉民国史或台湾地区情况的人都知道,「中华民国」的国歌是根据「黄埔军官学校训词」或「总理训词」而编曲的「三民主义歌」(因为歌词第一句为「三民主义」而得此名),但升降旗时所奏的曲子并非国歌,而是「中华民国国旗歌」《青天白日满地红》。该曲由黄自创作于1930年代(之前有其他版本《国旗歌》,比如广为流传的戴季陶版),最初在重庆国民政府时期作为童子军体操配乐,在1947年开始供升降「中华民国国旗」时演奏。

《中华民国国旗歌》歌谱
《中华民国国旗歌》简谱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
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原来笔者在此放了一个中英双语字幕版《中华民国国旗歌》演唱版视频,然而视频没能过审,大家可以去Youtube或B站找一找吧,我在下面放了颁奖典礼视频,音乐是一样的。)

中华奥会会歌的歌词与国旗歌歌词不同,词作者为张彼德。

《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歌》
奥林匹克,奥林匹克,无分宗教,不论种族。
为促进友谊,为世界和平,五洲青年,聚会奥运。
公平竞赛,创造新纪录,得胜勿骄,失败亦毋馁。
努力向前,更快更强,奥林匹克永光辉。
努力向前,更快更强,奥林匹克永光辉。

在奥运会用「国旗歌」的曲子本就是在打擦边球了,填另外一套词则是1983年台湾方面在向国际奥委会提交升旗曲音频时为促进「顺利过审」而决定的(之前提交过民国国歌,但被国际奥委会否决了)。鉴于这版歌词更像是走个形式,所以做得并不是很「走心」,甚至连个演唱版的视频也没有。在颁奖典礼上奏乐的时候,运动员和观众心中默唱的到底是什么歌,就没人管得着了······

本想展示东奥男双最新鲜的颁奖典礼升旗视频,可惜因版权原因不被允许播出,放个2018雅加达亚运男子鞍马颁奖典礼(中华台北队李智凯夺冠)的视频供大家参考:

想下载到手机听高音质版本的,在此放一个官方分享的演奏版音频(同《国旗歌》,由军乐团演奏)。

1981年3月23日,中华奥委会主席沈家铭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玛兰奇在洛桑国际奥会总部签订了《国际奥会与中华台北奥会协议书》,即《洛桑协议》。但在该协议中只谈及中华奥会的名、旗、徽,未谈及会歌。 1983年,国际奥会为了隔年萨拉热窝冬奥会向中华奥会要求提交会歌,中华奥会曾争取使用《中华民国国歌》,但被国际奥会拒绝,最后改以《国旗歌》送交,因避免国旗歌歌词遭拒,由张彼德创作新词,作《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歌》。但因奥运会只奏曲而不唱词,所以以上会歌歌词并不为人熟知。(笔者特意找来了当年原始协议的副本,放在后面的历史进程梳理中,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编外:有一个与这首曲子相关的冷知识——《国旗歌》与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听起来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黄自在创作时有所借鉴,不信请自行欣赏和比较(视频转录自Youtube,上传者「chow3110」。其中的「德国」翻译为「德意志」更加合适)

讲到德国国歌,又忍不住想提提另外四个冷知识:

1.德国历史上的两首国歌的旋律都是从他国撷取的。一战前的第一支国歌《万岁胜利者的桂冠》旋律照搬英国的《天佑吾王》,1922年后并沿用至今的国歌《德意志之歌》则取自奥地利帝国及奥匈帝国的国歌《帝皇颂》,原曲为著名古典音乐家海顿于1797年所作。

1798年-1874年)于1841年创作的。其中提到的四个地方:马斯(Maas)、默默尔(Memel)、埃施(Etsch)、贝尔特(Belt),已经都不再属于德国的领土了——西边的马斯如今是法国的默兹河,东边的默默尔现在是立陶宛与加里宁格勒的界河(默默尔城即现在立陶宛的海港城市克莱佩达),南边的埃施河如今在意大利境内,北边的贝特海峡则属于丹麦。

3.《德意志之歌》共有三段,1890年就曾获得过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的青睐。一战战败后成立的德意志国(魏玛共和国)在1922年正式将《德意志之歌》定为国歌,后来的第三帝国(纳粹德国)、联邦德国(西德)以及两德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都继续沿用,但不同历史阶段的国歌歌词则因应政治环境而选择了不同的部分——比如纳粹德国非常看好第一段中「德意志高于一切」这样的句子,但对第三段中透露出的自由主义观点则嗤之以鼻,所以第三段在纳粹德国时期被忽略掉了。与之相反,二战后的西德则专门选取了第三段作为国歌歌词,前两段则因避免引起争议而不予采用。这一做法在两德统一後继续沿用,所以现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只是《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

《德意志之歌》词作者、诗人霍夫曼:管你何朝何代,老夫的作品通吃!就问你服不服?

4.据维基百科记载,台湾地区新北市私立时雨高级中学国中部也将该曲作为了校歌的曲子(然而笔者未从互联网找到确切的证据,该校官网也未明确介绍自己的校歌)。

(以上几点综合整理自多个百度百科及维基百科词条)

哎呀,好像扯远了,抓紧把话题拉回来!

接下来,讲讲与中国体育史不可分割的「中华(台北)奥委会」的前世今生:

届巴黎年会中承认了该组织为代表中国的奥委会,主席王正廷博士(也是当时的中国民国外交部长)亦当选为国际奥会委员。

1924年7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成立,取代了原有的「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中国陆续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同年于巴黎举办的第八届奥运会上,中国有3名网球手参加了表演赛。

1931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自此开始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华民国本不想派选手参加,但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却拟派刘长春、于希谓作为“满州国”选手参加奥运会,舆论一片哗然,刘长春对此也予以拒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决定以刘长春、于希谓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沈嗣良为领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由于没有经费,张学良个人资助了刘长春等人,于希渭则因日方阻挠破坏而未能成行。在开幕式上,领队刘长春执旗前导,沈嗣良、宋君复以及中国留学生和美籍华人刘雪松、申国权、托平等6人组成了奥运史上的第一个中国代表团刘长春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于小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决赛权,但他以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而留名于中国奥运史。(89年后的2021年,东京奥运,同样是短跑项目,32岁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也跑了第六名——但这次是决赛的第六名!其在百米半决赛跑出的9秒83更是创造了亚洲新纪录,让全世界知道:极限就是用来超越的,亚洲人也可以跑得很快很快^_^

中国体育,历经沧桑,不断发展(图源:人民日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也随原中华民国政府迁至了台湾,两岸分治时代开始,体育也走向分裂。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由于不被「中华民国」承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收到了邀请,并带团赴约(可惜迟到了,没赶上开幕式和部分比赛项目),「中华民国」愤而拒绝出参加此届奥运会,以示抗议

195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大陆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中华民国奥委会」的席位,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1956年于墨尔本举办的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然而,中国大陆政府无法接受国际奥委会「两个中国」的安排,在1956墨尔本奥运前坚决杯葛台湾方面使用中华民国的国旗、国歌、国号参加奥运,但墨尔本奥组委在选手村仍升起了中华民国的国旗。此举激怒了北京当局,中国大陆政府宣布退出本届奥运,并同样因为政治原因缺席了往后数届奥运会。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则持续派队参加奥运,分别以「福尔摩沙—中国」(1956墨尔本奥运)、「福尔摩沙」(1960年罗马奥运)、「台湾」(1964东京奥运、1968墨西哥城奥运)的名义(以英文名为准)参赛。

1960年罗马奥运会开幕式,台湾运动员抗议被迫以「福尔摩沙」的名义参与比赛(图源:推特)
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队伍的英文变成了「TAIWAN(台湾)」,但中文名仍为「中华民国」)

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台湾选手杨传广夺得十项全能比赛银牌,这是中国人获得的首枚奥运会奖牌。

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台湾女子选手纪政获80米栏铜牌,她是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女子运动员。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会议表决并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即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决议。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此取代了台北的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拥有了中国代表权席位(其间两岸争夺代表权的经过也十分曲折,涉及到多国博弈,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阅资料)。在此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一个中国」原则要求各国家和国际组织停止以「中华民国」或「中国」之名称呼位于台北的「中华民国政府」,在体育方面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1972年2月,已在联合国丧失了中国代表权的台湾当局特意以「中华民国(China R.O.)」的名义参加了在了日本札幌举办的第11届冬奥会(此时国际奥委会尚未响应联合国的决议作出妥善安排,中国大陆也因席位争议没有出席),虽无任何奖牌收获,但这是华夏儿女首次参加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72年日本札幌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中华民国」代表队

在同年8~9月的慕尼黑奥运会(夏奥和冬季是从1994年开始分开的,之前都在同年举办,冬奥在前,夏奥在后),台湾方面再次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赛(大陆方面继续缺席),不过这也是该名称最后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历史中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幕式,本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有「中华民国」的奥运会

1973年7月17日,台湾当局迫于联合国决议与国际压力,为维护在各种运动领域的参赛权,决定将「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全面改组为「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及「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即现今的「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两个组织,分别主持国际及台澎金马体育事务。在国际上,此时的台方仍在坚持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赛。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时任加拿大总理要求台湾的「中华民国代表团」以「台湾」队名义参赛,遭到了台湾当局的坚决拒绝。在沟通无效后,台湾方面宣布退出本届奥运会以示抗议和抵制。然而,中国大陆也因为在奥委会的席位问题尚未解决而未参与本届奥运会。

1979年,国际奥委会分别在6月及10月作出决议,正式区分了位于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和位于台北的「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会员身份。此后,游泳、田径等国际体育组织相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但这样的安排无法被台湾方面接受

1980年2月,第十三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又名「宁静湖」)举行。中国大陆派出了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虽最后中国队均未进入前六名,但这是大陆的中国奥委会参与冬奥会的开始。台湾方面原也准备派出代表队,但由于「两个中国」名称问题尚未解决,且无法妥协,最终以退赛表达抗议和抵制。(有意思的是,中华奥委会在官网的历史栏目也特别提到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参加冬奥会。)

同年7月,第22届夏季奥运会在苏联莫斯科开幕。莫斯科奥运会是史上第一次由社会主义国家主办的奥运会,但在莫斯科全力筹备奥运会期间,苏联军队于1979年圣诞节前夕出兵入侵了阿富汗,遭到了世界舆论的谴责,也使美国等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在美国的带头抵制下,最终只有80个国家参加了本届奥运会,这是自1956年以来最少国家参加的一届奥运会。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局均站在了抵制本届奥运会的行列,所以均未参赛。(结合那个时候回暖的中美关系和已经破裂的中苏关系,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却仍然抵制了莫斯科奥运会,详情可见补充阅读资料。)

1981年3月23日,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终于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瑞士洛桑签订《洛桑协议》台湾当局正式接纳「Chinese Taipei(中华台北)」这一名称作为台方参加国际体育运动的代表团名称。就这样,「中华台北」队诞生了,台湾运动员得以用新身份继续参加各种国际体育赛事。不过在该年的协议中,只谈及了中华奥会的名、旗、徽,未谈及会歌。

在此附上协议副本(资料来源后附):

1983年,国际奥会为了隔年塞拉耶佛冬奥会向中华奥会要求提交会歌,中华奥会曾争取使用《中华民国国歌》,但被国际奥会拒绝,最后改以《国旗歌》送交。因避免国旗歌歌词遭拒,台湾当局交由张彼德创作新词,作《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歌》,被国际奥委会接受。

1984年2月,第十四届冬奥会于在南斯拉夫波黑的首府萨拉热窝举行。这是20世纪唯一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冬奥会(下一次就是2022年的北京冬奥啦),南斯拉夫为本届赛会作了精心筹备,受到了各国好评(然而估计谁都没有想到,主办城市萨拉热窝仅仅几年后就成了现代战争史上最长的围城战役发生地,在战争中成了一片火海)。中国大陆第二次派团参加冬奥会,派出了37名选手。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台湾方面同意以「中华台北」名义出赛后首次参加的奥运赛事。由14人组成的中华台北队的加入,使得本届冬奥会成为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同时参加的奥运会。(有意思——中华奥委会官网也在历史栏目对本届冬奥作出了「台海两岸的代表团首次同时参与的奥运」这样的表述,特意提这么一句还挺令人感动的。)

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那时的南斯拉夫还没有解体。几年后,萨拉热窝就受到了战火的摧残。

同年7月,第23届夏季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开幕。本届夏季奥运会是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虽然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被以美国为首的大量国家(地区)联合抵制后,苏联也联合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等共产主义国家联合抵制了1984年的这届洛杉矶奥运会以示报复,但这并未影响到素来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独立自主」的中国大陆。中国奥委会向洛杉矶派出了一个超过200人的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还为中国队获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最终,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共获得了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4位。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也在阔别了12年后首次以「中华台北」的名义重返夏季奥运会的赛场,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也是海峡两岸的运动员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一起出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电视转播画面。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队史上第一次出现在奥运开幕式,那一刻,现场掌声雷动(有视频为证)。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电视转播画面。这也是中华台北队史上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中。当时美国电视台用于标示该队的电子旗帜还没有改过来。

(视频全程六个多小时,中国队在1:30:23出场,中华台北队在2:14:02出场。鉴于内地读者恐怕无法以正常途径观看,我会考虑有时间时把视频截出来更新到这里。(录屏费时,若十分想看请点赞+留言提出,若提出预定的读者不多,我就不再补充制作了^_^)

此后,台湾方面一直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国际体育赛事,这一模式在其后被称作“奥运模式”,但在岛内亦引起了批评声浪,近年更因政治风气转变而被热议。 2018年9月,台湾当局「国策顾问」、前田径运动员纪政发起了「2020年东京奥运台湾正名」公投案,于同年11月与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一同举行。这场公投共有1140万人投票,同意得票476万、占45.2%,不同意得票577万、占54.8%,多出了9.6%,该提案终被否决。

当然,熟悉两岸关系和当前中国大陆政府方针的读者都清楚,就算这个公投通过,中国大陆也绝不会允许一个没有「中」字头的「台湾队」出现在国际体育的赛场上。只要两岸关系不发生剧烈变化,「会旗」和「会歌」就会继续伴随着台澎金马的运动员们出现于各种国际赛事中。如果未来的某天台湾运动员夺冠后所升的旗帜和所奏的曲目因两岸关系的新变化而发生了什么改变,欢迎见证了历史的各位读者回到此文评论区交流你的感悟。

写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台湾地区「中华奥委会」的历史既是中国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杂的海峡两岸关系史的缩影。我国因内战导致的分裂既是几十年来延续至今的现状,也是几代华夏儿女共同的伤痛。最后,就让笔者引用下面这段话为本文作结吧: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朝晖,磅礴东方。
——《中华世纪坛序》朱相远版

码字不易(本篇真可谓笔者的呕心沥血之作),如果你觉得本文内容对你有帮助,还请记得为本文点赞,欢迎转发、评论!若有其他想了解的奥运知识,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资料:2013亚洲青年运动会、2014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礼宾志愿者,曾为2014南京青奥组委短期义务工作,具体服务部门为奥组委的国际联络部礼宾处,专门从事礼宾名旗歌事务。赛会期间从事旗帜礼宾、贵宾接待与颁奖对接业务,对各参赛代表团的官方名、代码、旗帜、升旗曲、赛会旗帜悬挂顺序、出场顺序等奥运礼宾领域的知识比较了解,曾多次被媒体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三种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