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撤离延安抽调部分同志组成小队队长是谁

红色影片观后感(一):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

这次看的电影《地道战》是一部

年的经典老电影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

并没有向残忍扫荡的鬼子屈服,他们这群土八路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操和一种你能够为玉碎不

为瓦全的精神,运用自己的智慧,团结一致,不断改善他们的地道战战略,就像电影中说的他

们有他们的一套打法,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打法。事实也证明了,这精妙的地道战让鬼子进来了,

正如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地道战这个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神奇和令人惊叹的效

果的,第一次地道战是失败的,被进村的鬼子弄得一塌糊涂。但是村民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反而他们越挫越勇,经过改良和设计,最后完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地上地下都能作战,从单一

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构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

地道网,构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

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和日寇巧妙周旋,最后打得日军节节败退,落花流水,最终成功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高老忠,虽然他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很短,可他的大义凛

然,无惧生死深深的震撼了我。在夜晚独自一人去散步的高老忠意外发现了来偷袭高家庄的日

军,他奋力奔跑,只为了摇响警钟,告诉村民日军来了,快躲进地道。即使被日军发现,即使

明白自己会死,他也那么毫不犹豫地,用力地去敲响警钟。身中数枪的高老忠依旧没忘向日军

掷去一枚炸弹,死得何其悲壮,何其令人动容。

电影中提到一句话,分不清哪个是百姓,哪个是八路军。这句话是汉奸对日军首领说的,

这句话应证了军民一家,这也正是共产党的特点。全国民众都在毛泽东思想的带领下,勇敢地

迎击敌军,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对抗对方的劣势。哪个时候的中国并不强大,也没有先进的作战

武器,但是我们有全民一心的意志力,精神的强大使得八路军最终战胜了日军,赢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使我对于抗日战争,对于当时的土八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用所有爱国军民的血和汗,还有决不放弃的精神和智慧换来的伟大胜利,每一个流淌着中国

血液人的炎黄子孙都应位置深深骄傲,我们有了不起的先人!

红色影片观后感(二):

日,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国母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

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

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

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

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

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100面战旗就是100部血火战史

就是说每一个旗帜都足以拍一部史诗级的电影

原谅我无法用百千字来讲述

我尽量精简,依然要长文多图预警!

军史浩瀚,逐步整理中……望理解

这次的战旗方队荣誉战旗,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从全军部队遴选确定,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各24面,主要来自陆军、海军、空军、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五个军种,共120面荣誉战旗,其中100面正式受阅。

在漫长战争岁月中,我军也一直把授称作为对一个单位极高的褒奖,经过慎重审批并郑重发给奖旗。获得荣誉称号,对各部队来说也是里程碑式的大事,因为称号和奖旗可以代代传承,比如继承“临汾旅”、“金刚钻”血脉的单位就有权打出这些光荣的奖旗,一代代官兵将以称号为荣,荣誉称号往往也会比数字番号要如雷贯耳得多。

然而荣誉称号极为难得,因而显得格外珍贵!

2012年8月,由原总政组织部牵头编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英雄模范单位名录》出版,收录年85年间全军各个历史时期的英模单位,也只有3114个。这其中,一些单位是具有突出历史荣誉但未被正式授称的。像“万岁军”“猛虎师”“钢铁红军师”“天山雄师”等都只能冠以“被誉为”,是一种民间称誉。因此获得“官方认证”的更少,足见荣誉称号是多么难得。

一百面战旗代表的部队是:

八路军在黄崖洞创建抗日战争期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年产军火可装备16个团,日军极为恐惧,1941年11月,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八路军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经过八个昼夜的激战,歼日军1000余人,创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我伤亡166人,其中亡44人)“开创了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特务团八连八班长王振喜,在工事燃烧起火、敌人乘机涌来的情况下,率领战士跃出工事,带着满身烈焰向敌群猛烈射击、投弹,与敌肉搏,毙敌70余人,直至壮烈牺牲。“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的番号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亦称“朱德警卫团”。传承英雄血脉的是原南京军区12集团军36师108团。现为东部战区第71集团军某工化旅。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与时任团长欧致富勘查阵地

叶挺部队即陆军第72集团军特种作战第72旅。在1947年8月的盐城战役中,该团官兵在艰难的作战环境下,为主力部队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7年,华东野战军为改变敌人分割苏北、苏中局面,十一、十二纵队对苏北盐城、东台发起攻击,盐城当时被我军命名为“叶挺县”,政治部宣布先入城部队可获得“叶挺部队”称号,最后该称号被十一纵三十一旅九十二团和十二纵三十五旅一零三团获得。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八纵二十三旅在山西临汾攻坚战作战中,利用坑道爆破的方法,率先攻破敌号称“铜墙铁壁”的临汾城,创造了我军城市攻坚作战的典型战例,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唯一的旅级单位也是级别最高的,第71集团军部队。

襄阳特功团”是一支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前身是八路军129师先遣支队一大队。在百团大战中,全团官兵在河北狼牙山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展现了一往无前的“亮剑”精神。
1948年在著名的襄阳战役中,攻下襄阳城全歼守敌,活捉与戴笠齐名的特务头子康泽。成为襄樊战役获胜的关键,是当年闻名全国的“五路大捷”之一,是我军“十大城市攻坚战”之一。时任团长苟在合带领部队进攻时不幸牺牲,该部队后来被授予“襄阳特功团”荣誉称号。
驻江苏某预备役通信部队继承

在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中,华野第9纵队25师73团英勇顽强,率先突破内城,为济南战役的胜利立下奇功,9月24日济南解放的当天,中央军委批准授予该团“济南第一团”光荣称号。

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第109团,在济南战役中,全团指战员浴血奋战八昼夜,先后突破商埠,外城,内城三道城墙,为解放济南建立了特殊功勋,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

原中国空军第17师49团,在抗美援朝中击落敌机13架,后转至海军序列,多次击落国民党和美国军机,1965年被授予“海空雄鹰团”称号。

八路军三八五旅七六九团第四营,为纪念抗曰名将左权而改名。但抗战结束时,该部队被打散重组,所以现在有好几支部队都可以称为“左权独立营”。

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在洛阳战役中首先突破洛阳城东门,为解放洛阳起到关键作用。

28军84师251团5连 ,在解放福建大嶝岛过程中表现出色而被授予荣誉称号。但是在解放金]岛的战斗中,该部队几乎全部牺牲。

1950年3月,40军118师352团1营作为解放海南岛的先遗部队,冒着敌人炮火强行登陆,击溃驻防的国民党部队,并与海南岛上的琼崖纵队取得联系,为后续部队登陆打下坚实基础。

杜凤瑞,河南方城人。1958年10月10日,国民党飞机偷袭福建,驻防福州的空军部队起飞迎击,飞行员杜凤瑞为掩护战友,孤身迎战四架敌机,在击落-架后自己身负重伤,战机受损,被迫跳伞。降落过程中遭敌机追击,壮烈牺牲,年仅25岁。1964年,他生前所在中队被命名为“杜凤瑞中队”。

海上先锋艇即海军护卫舰第16支队新会艇。1950年5月,人民海军创建后的第一仗——万山海战,“先锋1号”艇首创小艇打敌大舰,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优势装备的成功战例,取得了跳帮抓俘虏、迫敌艇投降的辉煌战绩。
1965年5月24日,国防部授予该艇“海上先锋艇”荣誉称号。
1965年8月6日,该艇作为旗艇,参加“八·六”海战,取得击沉敌猎潜舰2艘,击毙敌170余人的骄人战绩。2007年8月,“海上先锋艇”由“新会艇”接续继承。
70年来,从最初的木壳炮艇到猎潜艇再到现在的导弹护卫艇,装备在变,任务在变,但官兵们敢于“海上拼刺刀”的血性胆识始终没有变。

海上猛虎艇即海军泉州舰,曾先后参加人民海军11次海战,创造小艇击沉大舰的辉煌战例。“海上猛虎艇”是一支在战火硝烟中组建、在保卫海防战斗中屡建战功的英雄部队。
海军588艇,在1965年的崇武以东海战中,击沉吨位是自己7倍的国民党“临准”号炮艇。目前该称号被海军护卫舰泉州号继承,船舷号依然为588。

王克勤,安徽阜阳人。1945年加入晋冀鲁豫野战军,隶属18旅第52团1营,解放战争开始后表现英勇,毙伤敌232人,俘敌14人,9次立功,是著名战斗英雄。1947年6月30日, 在攻打定陶的战役中,身为排长的王克勤身负重伤后依然坚持战斗,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他生前率领的排被授予“王克勤排”称号。

1949年参加了开国大典有一辆“功臣号”坦克,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功臣号"坦克原名97式中型坦克,是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主力中型坦克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称为"老头坦克",编号102。1948年10月,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中,"老头坦克"连续参加5次战斗,出色完成战斗任务,战后被授予"功臣号"坦克称号,驾驶员董来扶荣立大功一次。"功臣号"坦克还参加了解放天津的战斗,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后参加了入城式。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秋收起义就是我军中坚力量,看名字就知道这支部队多牛逼,不用介绍了...

东北第四野战军四纵队十一师三十一团,1948年2月辽阳攻坚战中,该团担任主攻,机智灵活、勇猛顽强,为攻克辽阳立下头功,被纵队授予“英勇善战模范团”荣誉称号。

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36团,在1948年10月的塔山阻击战中,与兄弟团队一起浴血奋战,坚守阵地6昼夜,打退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数十次进攻,战斗结束仅剩下100余人,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被第4纵队授予“白台山英雄团”荣誉称号。

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在1948年10月的塔山阻击战中,浴血奋战,与兒弟部队配合先后打退国民党军几十次集团冲锋,守住了阵地。战斗结束时,该团只剩下21人。国民党军在塔山阵地前弃尸6600余具,全线溃退。10月25日, 纵队领导机关授予该团“塔山英雄团”称号。
98抗洪李向群出自该部

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二连,秋收起义中诞生的红军连队,是解放军历史最长的连队之一。 1935年的强渡大渡河战斗中,该连17名官兵驾驶小舟强行突破对岸敌人封锁,控制渡口,为主力红军突围打开道路。

1939年11月5日,该部在黄土岭战斗中用八二迫击炮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整个抗日战场上我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军事将领。

霹雳中队/航空兵英雄中队

霹雳中队即空军航空兵第54旅飞行1大队。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时期共击落击伤敌机13架,迫降敌机1架,首创了在超声速极限速度下击落 RF-101侦察机的战例,创造了三比零的空战典范,以“神速、勇猛、顽强”的霹雳作风而闻名。
因战功卓著,于1964年9月29日被空军授予“霹雳中队”荣誉称号,于1965年5月3日被国防部授予“航空兵英雄中队”荣誉称号。

英雄快艇即海军汉中艇。1965年8月5日,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从台湾左营港启航,企图在东山岛海域进行袭扰。南海舰队某水警区鱼雷快艇、高速护卫艇组成突击编队奉命出击。
此次战斗,自解放军海军艇队出航到返回基地,历时12小时45分,与敌战斗持续3小时43分,击沉国民党海军猎潜舰两艘,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海军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斗的胜利。参战部队英勇作战,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
1965年8月,他们因战功卓著,被海军授予“英雄快艇”荣誉称号。

1981年5月5日6时,该营在兄弟部队支援下,还击入侵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法卡山的越南军队,激战55分钟,收复法卡山。5月10日,击退越军一个加强连的3次反扑。16日,越军在密集炮火掩护下,以约一个团的兵力轮番进攻。该营“誓与阵地共存亡”,干部身先士卒,有的负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战士敢打敢拼,奋勇作战,有的弹尽枪坏,徒手搏斗。5连9班战至只剩1人,仍坚守阵地。在兄弟部队支援下,共打退越军8次进攻,击毙300多人,守住了法卡山阵地。
全营有286名干部战士立功,3个连立集体一等功,1个连立集体二等功。1981年被授予该营“法卡山英雄营”称号。

“金刚钻”旅起源于1928年的河南省固始县道超集游击分队,前身为红28军。1942年4月,该旅前身部队新四军2师4旅10团在安徽定远杞岗战斗中,仅用24分钟就攻克了号称“铁桶”的日伪军据点,因战功卓著而被新四军二师授予“金刚钻”荣誉称号。77集团军某旅。

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4旅12团。国共谈判期间,双方在山东津浦路沿线频繁交火,1946年1月10日, 国民党军113师一一个团进军至津浦路东则的金马驹,我军决心将其歼灭,以12团为主攻,12团团长文盛森在战前动员说,这一-战打不赢的话,他就自己撤职回去当战士,结果在当晚的夜袭中将敌人整团全歼。

抗日战争初期,该团所在部队会同八路军第115师担负保卫延安的神圣使命。1939年初,当日军侵占山西大宇、吉县、永和等地,准备飞机大炮及四万余兵力渡黄河时,该部与友邻集中兵力与日军誓死搏斗,击退敌军9次大规模的进攻,完成了保卫河防的任务。在解放战争时期,该团参加了甘南剿匪、西藏平叛和扶眉战役等著名战斗,在兰州战役中,因为作战勇猛顽强,被第一野战军授予“长攻善守英雄团”。1962年,该团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号召,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为维护国家边疆的安全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前身部队为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红军游击队,现为新疆军区某团。

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佬,毫无惧色,照打不误。在第四次战役白云山地区机动防御战中,447团与美军第25师两个团血战11昼夜,毙伤俘敌1200余人。被授予“白云山团”的荣誉称号。该部队抗美援朝回国后长期驻守西藏边防,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西藏军区第52旅。
该部原为国民党60军,组建于甲午后、清末新军;八年抗战,殊死抗日,血战台儿庄;解放战争,长春起义改编为50军149师447团,而后入朝参战。

中原野战军第38团第1营。1948年夏在豫东战役的上蔡以北地区阻击战中,以迅猛动作抢占小庄阵地,截击增援的国民党军两个师的行军纵队,击退敌一个旅的11次进攻,完成了打援任务。在淮海战役中,1948年12月2~8日坚守小张庄,发挥近战夜战特长,以攻为守,组织阵前出击,白刃格斗,-昼夜间粉碎国民党军两个团的多次进攻,毙伤近千人,生俘200人胜利完成了阻止国民党军突围的任务。

三好连——打得好、纪律好、团结好

山东解放军第二师警卫营炮兵连。天津战役中,该连配属338团战斗,进攻至罗斯福路十二警察分署时,遇敌从一座楼上用猛烈火力封锁道路。由于楼高路窄,炮兵无法射击,战士们将大炮拆开抬到楼顶,发射7发炮弹,打掉敌4个火力点,掩护338团攻占胜利桥,在我军的战史上开创了“大炮上楼”、大炮上“刺刀”的范例,以47发炮弹命中44发的优异战绩,被授予“完成任务打得好,遵守政策纪律好,互相礼让团结好”的“三好”连队光荣称号。

西北野战军第六军十七师五十团三营七连,前身为著名的“回民支队”。在兰州战役中英勇奋战,攻克了兰州的主要屏障南山主峰营盘山(皋兰山) ,连指导员曹德荣在重伤情况下以身体为依托拉响炸药包,炸开通往主峰的道路。

1950年8月1日,该连在团保卫股长李狄三率领下,从新疆于田的普鲁出发,克服了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等困难,艰苦跋涉数百公里,翻越终年积雪海拔6420米的昆仑山,到达藏北高原。一路上,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藏族人民风俗习惯,宣传并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受到藏族人民的欢迎。途中李狄三等40人光荣牺牲。1951年 5月28日和后续部队在扎麻芒保会师后,又继续前进,跨越了海拔7615米的冈底斯山的东君拉达坂,8月3日抵达阿里首府噶大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藏北作出了贡献。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领导机关授予该连“进藏英雄先遣连”称号

前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步兵第139师第415团1营1连。1951年2月,一连奉命随团入朝参战。在临津江东岸防御作战中,一连奉命强攻338.1高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最终将敌人全部歼灭。此次战斗,一连创造了四十七军入朝作战后强攻敌阵地的首战胜利。战后,一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英雄连”荣誉称号。

“神炮中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第6师16大队2中队。组建于1950年,现为空军航空兵某师第16团2大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飞机6架,击伤1架。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诞生,在强军征程的淬炼中成长。搏戈壁寒雨,战荒漠风沙,一代代赓续“神炮精神”,践行强军兴军使命。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授予该中队“神炮中队”荣誉称号。
1956年11月8日, 参加空军组织的空中射击、轰炸校阅比赛,中队长鲍寿根取得空靶射击第1名。1961年,鲍寿根又以30发炮弹命中15发的成绩,打破了由他自己创造的空军空靶射击最高记录。1964年9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授予该中队“神炮中队”荣誉称号,同时授予鲍寿根“空军神炮手”荣誉称号。

志愿军47军141师423团6连 2排6班。1951年9月,423团驻防铁原附近的夜月山,遭遇优势敌军攻击,该班与兄弟部队互相掩护,英勇奋战9天9夜,打退敌人三十多次进攻,守住了阵地。战斗中,战士李春长、王兴邦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被追记特等功。

1962年10月20日,负责摧毁塞维拉河岸卡龙据点尖刀任务的该部某团2连6班在班长阳廷安带领下,全班英勇作战,他们和5班一起,攻克了敌军地堡27个,收复了卡龙据点,打死和俘虏印军55名,缴获了火炮3门,各种枪支59支,并且还一直攻入印方纵深,为全歼印军第7旅创造了条件。6班8位战士有7名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一响彻全军的口号即出自该部。原149师现77集团军某旅。
西藏军区汽车第16团5连2班。组建于1951年,长期担任西藏地区的物资运输和救援任务,1964年6月11日被国防部授予“西藏高原钢铁运输班”荣誉称号。

模范红五团即陆军第79集团军合成第46旅,先后参加重要战役战斗3000余次,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34年10月,作为中央红军主力团队的红五团,从瑞金出发,踏上漫漫长征路。
1个月后,该团为掩护中革军委渡过湘江西进,奉命阻击全州之敌。12月1日黎明,已向红五团阵地发动了10多次进攻的敌人,又集中兵力发起猛攻。战斗异常惨烈,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弹药打光后,官兵们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1933年6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革军委授予该连“模范红五团”荣誉称号。

红3军团4师12团。前身为“平江起义第-团”中国工农红军第军第13师。1934年1月, 红12团在中央苏区第2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被授予“红军模范团”荣誉称号。

新四军二师第六旅第十六团。1941年10月, 该部在安徽省大桥镇以800人的兵力歼灭了号称为桂系钢中之钢”的五一一团一营近千人,被新四军二师授予“铁锤子团”的称号。 原61师182团,现76集团军某旅。

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2营5连。平型关战役中,该部奉命伏击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部000多人,战斗打响后,与日军反复争夺高地,激战中连长曾宪生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战斗结束后,5连只剩下30余人,该部的英勇战斗也为平型关大捷莫定基础。

新四军3师8旅22团3营。1942年11月7日,新四军第三师在阜宁进行阅兵式,日军得知后试图偷袭指挥机关,该营在涟东独立团两个连配合下阻击敌人,日军先后使用炮击和毒气攻击,该营仍坚守阵地,直到主力部队赶来,日军亡一百余人后被迫撤退。

八路军鲁中军区1团5连。在鲁中军区大练兵活动里,该连因刺杀标兵多,被授予“刺杀优胜连”称号。在之后对日军的战斗里,5连战士以过硬的拼刺刀功夫证明了这个称号的含金量。

董存瑞班即陆军第78集团军、炮兵第78旅远程多管火箭炮营2连6班。1949年,他们是“南下剿匪功臣班”;1957年,他们被授予“永远保持英雄”的荣誉锦旗;1958年,他们被授予“优秀炮”的荣誉称号;1977年,他们是“艰苦奋斗标兵班”。
1987年,东北人民野战军11纵队授予他们“董存瑞班”荣誉称号,“董存瑞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每一个战士的心里,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二二二.九东无名高地一级英雄班。

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2营4连。1943年春, 侵华日军对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该连奉命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经多次激战后在淮阴北面的刘老庄一带被包围, 82名战士见突围无望,遂死守阵地为后方撤退争取时间,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死战-天,至黄昏时弹药告罄,幸存战士拒绝日军招降,上刺刀继续战斗至全部牺牲。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四十团二连。1944年4月,该部为掩护县区干部会议人员转移,利用地形与数十倍敌人缠斗,击退700多名敌人的19次攻击,歼敌上百名,胜利掩护有关人员突围。

在惨烈悲壮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27军创造了歼灭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的范例。27军某部在新兴里战斗中不仅击毙美军团长麦克莱恩上校,而且还缴获31团团旗(即“北极熊团”团旗),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夺得最为珍贵的展品之一。

杨根思连即83集团军合成第58旅合成营装步3连。在抗美援朝的长津湖一战中,连长杨根思面对严峻的困难和疯狂的敌人,喊出了“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战斗宣言,带领官兵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战斗到最后只剩自己,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1951年5月,杨根思所在的连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命名为“杨根思连”。“三个不相信”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用忠诚熔铸铁血军魂,用生命捍卫青春誓言。

英勇顽强功勋卓著特功八连

二级英雄连(屡战屡胜)

神威导弹营即空军地空导弹兵第5师3团97营。神威精神,是在瞄准强敌练精兵、艰苦奋斗创伟业的实践中历练而成的,是锤炼信息化条件下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的生动教材。
1987年,97营因成绩突出,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被空军授予“神威导弹营”荣誉称号。

每一面旗帜都有一段血的历史

每一面旗帜都有殉国英灵在守望

每一面旗帜都有一支部队在传承

每一面战旗都值得您郑重的~点赞 !

(整理公众号:西线兵锋)

西部军人的网络家园,战友们都在这里集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社的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