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体育记者能去冬奥会采访吗?

  王艳霞,致公党党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北京市朝阳区金盏金融服务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现任2022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 

  在位于京西石景山区的北京冬奥组委,记者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王艳霞。作为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她目前正奋战在冬奥会筹办一线。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当时还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王艳霞就加入了奥运公共区管理团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逢盛夏,我们的工作又几乎都在户外。奥运之后,我和同事们的皮肤都晒成了又黑又亮的‘奥运色’。那是难得的职业经历,更是难忘的奥运经历。”王艳霞回忆道。

  从2008到2022,从夏奥到冬奥,时光在王艳霞身上打下了鲜明的奥运印记。

  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又会为中国带来哪些改变?

  “我希望改变更多地发生在人的身上,确切地说是在青少年身上。”面对记者的提问,王艳霞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后续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青少年”也是王艳霞口中的高频词。

  “我国申办冬奥会时,曾提出过‘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我希望三亿人这个数字包含更多的青少年。为实现这个目标,冰雪运动进校园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王艳霞告诉记者。

  2020年,王艳霞将《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实推动冰雪运动普及》的提案带到了全国两会上。这其中,重点谈到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夏季项目强于冬季项目,冰上项目强于雪上项目。在冬奥会申办之初,很多项目甚至根本没有国家队,冬季运动参与人数也明显偏少,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冬季运动的竞技水平。”在王艳霞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抓手还是在青少年身上。“每个人在求学阶段,如果能够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真正热爱、真正参与,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国家选拔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

  思考与调研是并行的。2019、2020年,王艳霞参与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多次调研,走访了北京、内蒙古等地多所中小学校,重点考察冰雪运动在校园的普及情况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在调研中我感受到,各地各部门对冰雪运动普及工作高度重视,陆续出台相关意见、管理办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但王艳霞同时坦言,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实现了校园数量的覆盖,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需求。场地、装备、食宿、交通等较高的成本制约了普及工作的开展。

  “这其实是一个如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王艳霞直言。

  在提案中,王艳霞建议,相关部门要多听取企业、学校、社区等基层一线的意见,将有限的资金下沉到学生身上。例如,为青少年滑雪者提供专项补贴,取消滑雪票半价150厘米的身高限制,为所有中小学生、大学生提供半价优惠。还可以通过组织青少年冰雪赛事,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免费滑雪票、免费雪具或食宿补贴等奖励,让参与冰雪运动的青少年真正拥有获得感。

  王艳霞同时建议,新建冰上雪上场馆确有难度的中心城区,应积极利用腾退空间、商业空间和地下空间建设室内冰场,因地制宜地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工作。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和范围,激发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支持社会组织、冰雪场馆和企业提供更多公益性、大众化的冰雪运动服务。

  “建议的目的在于切实降低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本,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王艳霞道出了提交这份提案的初衷。

  北京冬奥会将留三大遗产 

  如果带动青少年上冰雪是着眼于未来,而北京冬奥会将为北京乃至中国留下什么样的奥运遗产则是眼下就要面临的课题。

  在王艳霞看来,高水平的场馆资源、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良好契机将会是此次北京冬奥会的三大遗产。

  据王艳霞介绍,北京冬奥会七个大项的场地设施,将作为冬奥会的遗产惠及市民。在这些场馆中,她特别介绍了被人们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近日已完成首次制冰,外观上丝带的形象已经得到完美呈现,极具个性,富有美感。场地内部采用全冰面设计,面积达1.2万平方米,二氧化碳制冷,非常环保。场馆不仅可以举办速度滑冰、冰球、冰壶等专业赛事,还可以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未来‘冰丝带’不仅会是一个受大众喜爱的运动场馆,更是继‘鸟巢’‘水立方’之后北京又一处地标性建筑。”

  由于我国冬季运动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缺口。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球招募志愿者,目前报名人数已超过100万。同时,冬奥组委正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各类专业国际人才。

  王艳霞告诉记者,“我们冬奥组委的工作团队非常国际化,各国的专家、技术人员、志愿者与我们一起工作,互相探讨,交流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工作人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支在实践中打造的高水平的人员队伍,将成为我国后续承办世界大赛丰厚的人才储备。”

  此外,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时间优势。王艳霞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北京年味儿十足的民俗文化一定会给各国朋友留下深刻印象。运动员和观众不仅可以在场馆里展示、欣赏高水平的竞技,在赛后更有很多机会参与大量的文化活动,这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们认为的奥运遗产,有形的是场馆和人才,无形的是习惯和理念。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绝不是梦想,这将为中国的冬季运动和冬季运动产业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王艳霞的采访行将结束时,这位与奥运相伴13年的奥运人对北京冬奥会送上了深情寄语。

柬埔寨体育界人士盛赞北京冬奥会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审核:郝瑀然 发布时间: 14:28:0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新华社金边2月10日电(记者 吴长伟)柬埔寨体育界人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盛赞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届伟大的冬奥会。

柬埔寨奥委会秘书长瓦占伦表示,冬奥会是世界和平、友谊、团结、和谐与合作的象征,不分政治制度、宗教和种族。包括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在内的各国领导人齐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了世界对奥运会的支持,以及对世界和平与团结的渴望。

瓦占伦表示,北京冬奥会书写了国际体育史上的新篇章,无疑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建设和平、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望。体育没有歧视,体育是一种通用语言,柬埔寨全力支持北京冬奥会,反对一切形式的体育政治化。

柬埔寨曲棍球联合会秘书长姜索贴表示,在全球疫情流行期间,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派出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这清楚地展示了友谊、团结和国际合作的精神。如期举办冬奥会标志着中国在疫情持续流行的背景下取得了又一次伟大胜利。这证明,任何困难和挑战都不能阻挡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相信北京冬奥会将为世界和平、团结、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曲棍球教练助理翁武提说,北京是第一个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冬奥会是新冠疫情暴发后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赛事。体育是促进和平、团结、发展和国际合作的绝佳工具。尽管在疫情的艰难时期,中国仍按计划组织了一届杰出的冬奥会,这清楚地体现了中国对体育运动的高度重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2冬奥会采访报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