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几部老电影 只记得 剧情 看过朋友研究下?



港片《踏血寻梅》不知各位偷着看了没有?我看了...里边种种细节都让我不寒而栗却又似曾相识。原来《踏血寻梅》改编自2008年一宗肢解命案,被称为王嘉梅命案,此案发生于2008年4月27日的香港,17岁女死者王嘉梅被杀害后遭残忍肢解,并且部分人骨被混入街市的肉档出售。这案子在香港社会引起了极大轰动,凶手丁启泰最终被绳之以法,判以终身监禁。有犯罪学家指凶手的冷静程度如1980年代的“雨夜屠夫”林过云。

看到这里我想许多港片爱好者和猎奇电影爱好者都会想起上世纪香港“十大奇案”之一的“雨夜屠夫”肢解案件,我们不妨做个比较:


注:部分人物姓名遵照电影中的人物姓名

所以忍不住介绍一下更有名的雨夜屠夫:许多朋友,包括我在内首次接触香港十大奇案之一的雨夜屠夫都是通过电影。上世纪的香港,社会人员构成十分复杂,治安也并不理想(至少电影是如此传达的)黑社会,发财埋边,徙置区,小太保,应召女郎,声色犬马...奇案屡屡频发,当然这些骇人听闻的奇案怎会被目光锐利的电影人放过?


港英政府“三不管”地带九龙城寨一度成为无政府贼窝

这首歌是黄家驹探索雨夜屠夫心路历程所作,收录在Beyond第一张专辑《再见理想》中,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纯音乐,第二部分是英文填词演唱,此处选取的是第二部分,音乐配合文字,效果更加。

以下文字并非杜撰空穴来风,细节部分参考于1991年出版的书籍《残酷肢解案》,严肃考究,部分配图亦是翻拍自此书。

雨夜屠夫为一代号,或是说花名,作案者名为林过云。


林过云生于1955年5月22日,原名林国裕。雨夜屠夫的童年可以说十分悲惨曲折:林过云的父亲自从1952年开始在婆罗乃(文莱)一间石油公司做机械工程顾问,与妻子分居二地,间中返港,夫妻感情单薄,若不是林母张氏有了身孕,二人可能已经离婚。

林过云两岁时,林母见丈夫无返港的意思,按照地址找寻丈夫,到埠之后才发现林父已经与另一女子相好,该女子还有了身孕,最终林母承认了那名女子的妾侍身份。林过云生母张氏的突然出现让林父十分不满,但由于理亏,于是将这一切迁怒于幼小的林过云:由于林过云尚年幼,移居后不适应当地环境经常夜啼,一次林父被吵得无法入眠,竟用力掴打林过云的头,林母见势不妙用手档护,竟被打的皮开肉绽。

几个月后,林父的侍妾诞下一女婴,林父视其为掌上明珠,时常买玩具给她,但林过云却没有。甚至连林拿妹妹玩具玩耍也会遭遇父亲殴打;一次他与妹妹玩耍,妹妹不小心将锁匙弄丢,父亲却让林过云认错,林蒙冤不从,就被父亲掴打,直到承认为止...认错之后事件并未平息,林过云被罚揸着耳朵下跪长达数小时...


《羔羊医生》中描绘的林过云家庭环境

1961年,林父工作期满,领取一笔花红与两名妻子,七名子女返港。

在此期间,林过云在一所官立小学就读,每学期成绩都在班级前十五位,之后进入深水埗利玛窦中学读上午班,中一中二成绩都不俗。

在此期间,林过云的反常之处开始体现,据林母交代,她曾两次目击林过云梦游至妹妹的房间。而林过云被捕后则向心理医生坦白自己并没罹患什么梦游症,只是想假借梦游去妹妹房间窥视她们的“神秘之处”。

1968年,林父跑船期满,见林过云只读上午班,就强迫其去学习冷气机维修。同年十月,林过云被第二名母亲揭发偷看妹妹洗澡,被林父抓住头发将头撞向墙壁十多下,直至昏迷,事后林过云将自己锁在屋内,声称自己只是路过听到声音好奇才去看,并不是有意偷窥。

自此事件后,林过云的举动更加反常:他开始不吃鸡肉和猪肉,因为他认为这两样东西污染了他的血液,令他无法与“上帝”沟通。林过云曾对同学表示,“上帝透过”“特别管道”与他联络,并表示选取他做“使者”在适当时间“替天行道”。

1970年,林过云帮助父亲打理工作没时间温习功课,导致成绩下滑,还因为在工作时瞌睡被父亲责骂。一日父亲给林过云弟弟买了一件恤衫,因为尺码太细于是送给林过云,林过云喜出望外向弟弟炫耀却自讨没趣,遭到弟弟辱骂,二人大打出手,最终林过云被父亲逐出家门。


被逐出家门的林过云在母亲的安排下,透过地产公司介绍租了一间房间,并在母亲亲戚处当冷气学徒,晚上读夜校,勉强算是自力更生。

在此阶段,林过云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女人身上:假使不是母亲委曲求全挽留婚姻,世界上可能就没有林过云这个人,第二位母亲明知父亲有妻儿却插足,使得自己失去父爱。至于两个妹妹,淋浴不将门关好,反而让自己受冤屈...

从彼时开始,林过云开始“研究”女人,1973年,林过云在红磡鹤园街的一个公厕附近藏匿,用刀危吓一名过路少女,企图图谋不轨,最终被警方抓获,再被问及原因时,林表示其并没有恶意,只是想研究一下,如果研究成功对全人类都有贡献。

经过精神科医生检验,认为林过云有精神病,判入青山精神病院接受治疗102日,期满后必须与家人一起居住。此后林过云(本名林国裕)改名林友强,以示改过自新。林父将其接回家中,在电单车档工作,月薪600蚊。

1974年6月,林过云继续“研究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尖沙咀重庆大厦的色情杂志出售者,混血儿番鬼,番鬼专门为林过云提供其最中意的阴部大特写的杂志。某天林过云的妹妹所养的猫跑进林过云房间,捉猫过程中色情杂志一事败露,所有杂志被林父全数丢弃。

几个月后父亲在土瓜湾贵州街安庆大厦二楼买了三房两厅,要求林过云与弟弟居住,目的是与家中女眷隔离。期间林父一名妾侍去世,另一名离去,父子关系缓和。


1978年某日,林过云于大排档饮下午茶时听到隔壁出租司机谈话,认为出租司机十分自由,便参加了的士考牌研习班,填报个人资料时姓名填写的为林过云而非身份证上的林友强,工作人员说过云这个名字不好,而林过云却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过眼云烟。实际上林过云过研究玄学,取名过云是有凌云壮志,一柱擎天的意思。

1981年,林过云突然对摄影产生兴趣,加入了摄影会。

1982年二月三日,林过云在雨夜杀害了舞女陈凤兰。林过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理论”,二则是收到了“上帝的旨意”。

林过云在某些爱好方面与笔者十分相似,例如十分热衷于悬而未破的疑案与考究,但更为吃惊的是,林过云会将自己的嵌套至凶手的身份。笔者个人认为这是十分可怕的。

林过云对一个世纪前英国雾夜杀手开膛手杰克案十分感兴趣,他认为警方之所以没能抓住开膛手杰克是因为推理错误导致,真正的开膛手杰克的身份应该是一名马车夫,因为:马车夫单独行事,冷静大胆,手腕力气大,且作案后可以迅速驾马车撤离,且可以将尸首置于马车厢内弃尸。因此凶手不会是警方推测的医生或是精神病。

林过云曾以第一人称叙述,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文章《雾夜杀手真面目》,交到香港一家报馆,希望能够获用,然而报馆却毫无兴趣将稿件退回,这令林过云倍受打击。于是想要通过实践来印证自己的理论。

据林过云描述:“二月三日凌晨四时,天在下雨,我通过雨丝收到上帝的指示,发现自己在半空飘浮,而 [ 另一个自己 ] 则驾车在金巴利道一间酒店外的的士站停下,有一名醉酒的女人由一男一女搀扶上了出租车,目的地是观塘,不过上帝吩咐我把她带回土瓜湾的家中,拯救她的灵魂。“

林过云用电线勒死死者,将尸体藏在梳化下,待10点家人走光后将尸体衣物脱光,参照色情杂志角度给尸体拍照,完毕去五金铺买来电锯和塑料布分尸,林将死者双乳和下体收集在胶盒中,加入米酒防腐制成标本。这一切行动都是在“上帝”的指导下完成。下午四时半,林过云小憩后,将拍摄胶卷收集,到尖沙咀一家冲晒店找熟人张仔冲洗交卷,为避免怀疑,林过云借口尸体照片是其在殓房兼职时拍来的。不久后林过云发现尸块发臭,就抛尸于火炭的一处山坡。

林过云为何要杀害舞女陈凤兰?又要将此举动归结为“上帝的指示”呢?

林过云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他自称受到上帝的影响,很有可能是在婆罗乃跟一位外籍妇人研读圣经有关。在读中学时,林过云曾疯狂地收集《圣经》,然而而后他却认为《圣经》并不可信,可信的只有上帝那一部分。后来,他又经常阅读《搜异计》、《道灵梦境》、《梦卦》、《特异功能》等书籍。

林过云还说,因为他是雨天出生,所以雨水为他带来力量。雨水打在的士车顶就是上帝在透过雨点与他进行沟通,指导他“替天行道”。林过云还曾练习过“天眼通”和“他心通”,他认为自己的“”天眼通已经小有成绩,可以和鬼魂进行交流。在被捕拘留警署的时候,他说自己曾看到几名死者对自己说“俾番条命我!”

而至于林过云为何要杀死舞女陈凤兰并割去性器官,这是因为林过云认为性交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所以他憎恨滥交的人,因而杀死欢场女子。他将其性器官割下保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相信如果把性器官剥离,死者轮回后就会丧失性器官,自然也就无从滥交,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救赎。

自从杀害陈凤兰后,林过云希望很快再有第二次,然而却未能收到“上帝的信号”,令他十分焦躁。

5月29日凌晨6时,林过云准备收工,在佐敦道某街口被任职收银员的陈云洁(31岁)截停。的士行到漆咸道与公主道交口,林过云发现陈云洁睡着了,十分冲动,将车停下取出电线将其勒死。

林过云将尸体带回家中,先拍照录影,后肢解,此时林过云的解剖手法已经变得娴熟,因为他在肢解陈凤兰时认为自己太过粗鲁,所以学习了解剖知识,还使用了手术刀。他将死者双乳和下阴做防腐处理。将尸体抛在大坑道一处山坡,菲林仍交给张仔冲洗。翌日,林过云趁家人外出欣赏拍摄的录影,将这盒带命名为“严肃的秘密”。


漫画中带有片名的录影带

此处有一细节很有意思,林过云在为陈云洁尸首录像时,曾对尸体说“唔该借歪”,这句话通常是相信鬼神的人在山上小解前所说,目的是令鬼神预先避开,以免被秽物弄脏。

虽然杀害陈云洁时,林过云并未收到上帝的指示,天上也没有落雨,但他还是认为这是上帝的指示,否则无法如此顺利。

未足一个月,林过云便又开始作案。6月17日,时年29岁身为侍应的梁秀云凌晨四点下班,天下着雨,她上了林过云的车,打算返回大角咀的家。

林过云将车开到了樱桃街路德会沙仑学校的对面将车停下用电线勒死梁秀云,再带回家中录影,这次的录影被命名为“雨夜行动”。

为方便录影,林过云将摄录机放在碌架床上开启自拍模式。因为没有摄录机的妨碍,林过云的操作更为仔细,他甚至将死者的肠子放在口中品尝。

林过云认为,自己与开膛手杰克的身份不谋而合,自己的行为是在继续开膛手杰克的工作,自己与开膛手杰克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1.伦敦是英国首都,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两者都是大都市。

2.开膛手杰克是马车夫(林过云推测),林过云是的士司机,二者职业相同。

3.杰克和林过云都是单独作案。

4.两人所杀都是欢场中人。(林过云推测)

5.两人都将尸体剖开,取出内脏。

6.两人都在特定的环境作案,杰克是在雾夜,自己是在雨夜。

林过云将自己封为“雨夜杀手”。


林过云作案时驾驶的出租车

7月2日,林过云开始了第四次行动(林过云所编写的短片目录),受害人是年仅17岁的梁惠心。

梁惠心于1982年7月2日在尖沙咀参加谢师宴,晚上11时在酒店门外等候出租车时,上了林过云所驾驶的出租车。林过云说,梁惠心是与他相处最久的死者。他杀死对方之前,逼她戴上手铐,与她在出租车内交谈了很久,内容都是有关学校、前途、家庭、宗教、灵魂等等。但是,最后林过云还是选择用电线勒死她,然后将她的尸体带回去奸尸,是唯一一个被林过云奸尸的受害者,再进行肢解拍照录影。录像带名为“第四次行动”,肢体弃于铜锣湾大坑道山坡草丛。

林过云说自己受到了上帝的责备。但同时他又认为梁惠心是上帝赐给自己的妻子,他与梁惠心都保持着童贞,因此在杀死梁惠心后,林过云选择了奸尸,表示两人已结为夫妇。

此后一个月后,林过云都十分沉沦,他常常驱车在埋葬梁惠心的地方徘徊,由于对梁惠心的眷恋之情与日俱增,他想通过将照片放大,看梁惠心看得更清楚,因此将底片交到张仔处放大成8吋成10吋的照片。

然而这一举动直接使得雨夜屠夫落网。

事有凑巧,张仔所在店铺的放大机出现故障,就将林过云的底片交到同一机构的旺角分店代工,冲晒公司看到如此不堪入目的照片,认为事有可疑,遂报警。

法医经过科学鉴定,发现照片上的尸体死去不足三小时,而从切割方式和熟练程度来看,并不是专业人士所为。

8月17日,林过云落网。在拘捕过程中,林过云表现得十分镇定,企图声东击西,编造出一个“四眼明”并嫁祸于这个自己虚构的人物。

最终林过云被判死刑,并于1984年8月依照惯例改判终身监禁。


林父将死者灵位安奉在圆玄学院为子赎罪

林过云被捕后不满当时传媒冠以“香港屠夫”称号,以不合作为要胁,要警方向传媒转达其要求,要以其自创称号“雨夜屠夫”之名称呼他,据林过云所述,创此称号原因乃因自己出生时下雨。我认为此称号还有向雾夜屠夫开膛手杰克看齐。


也许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林过云。而具体是救赎还是残害,替天行道还是杀人为乐,恐怕他们致死也拿捏不清。

好久不见小马哥,想念~赏他


电视剧《警察荣誉》中,三位特别出演——警察专业户王景春、“进狱系男神”宁理、“平康白雪”赵阳,不仅在剧情中作为师父传道授业,更在演技上以前辈的姿态向张若昀、白鹿等后生进行着示范。

电视剧《警察荣誉》中,三位特别出演——警察专业户王景春、“进狱系男神”宁理、“平康白雪”赵阳,不仅在剧情中作为师父传道授业,更在演技上以前辈的姿态向张若昀、白鹿等后生进行着示范。

而纵观近期热播的影视剧,“以老带新”已成为一种逐渐流行的趋势。《重生之门》中张译搭档王俊凯,《风起洛阳》中黄轩搭档王一博、宋茜,《淘金》中廖凡搭档陈飞宇。戏骨与鲜肉的组合着实亮眼,不过与此同时,主演之间的演技对比,让不少观众直呼“带不动”。

以老带新,究竟是互相帮衬的共赢,还是逢场作戏的噱头?

会算“社会账”的老戏骨

新老搭配是中外影视剧,尤其是警匪、侦探类题材常见的选角模式。戏里,老练成熟的前辈和朝气蓬勃的晚辈意外组队,两人理念相悖,甚至时而发生冲突,但经过种种困难历练,最终形成合力,组成黄金拍档。

《七宗罪》中,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萨默塞特与布拉德·皮特饰演的米尔斯,就是一对典型的老少警探。无论性格还是特长,两者几乎没有共同点。但在凶手的不断挑衅下,互相厌弃的双方最终站到了同一阵营。

此类组合,无需过多赘述、铺垫,仅从皱纹的深浅、肌肉的线条,观众就足以判定两人的阅历程度,乃至性格、身手的差异。当然,要在观众的心中潜移默化地突出这一层落差,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道具。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力,才是决定性因素。

《警察荣誉》中宁理的突破性转型,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角色塑造功底。在此前一系列影视剧中,宁理饰演的角色相对单薄,比如《无证之罪》中的杀手李丰田、《扫黑风暴》中泼皮无赖的马帅、《爱情神话》中冷面滑稽的皮匠。李丰田的人格中不存在一丝善意,这是一个将恶进行到底的反派,而马帅、皮匠的戏份又过少,没有立体呈现的空间。即便如此,宁理依然通过生动的表达,让这些小角色爆发出令人惊喜的能量。

与此前的角色类似,《警察荣誉》中陈新城的戏份不算多。但相比之下,这个角色的可塑性远超以往,因为他不只是一名普通民警,他还是一位师父、一位父亲。陈新城的心里,既有不可撼动的正义底线,也有陈年往事留下的伤疤和对重蹈覆辙的畏惧,既有未尽义务、亏欠家庭的内疚,也有面对李大为时转嫁的父爱。比起一些表演上的小技巧,宁理对角色内心微妙情愫的准确把握,更让畏首畏尾的陈新城在为数不多的篇幅中大放光彩。

相比之下,小鲜肉虽然戏份更多,或情绪更饱满,但由于角色本身具有鲁莽的个性,加之演技尚欠火候,以至于关键时刻的爆发力似乎总是稍逊一筹。比如《七宗罪》的结局,当米尔斯得知妻子遇害,他怒不可遏、抱头痛哭。这场戏本该呈现出情绪的彻底宣泄,但因为在两个小时的铺垫中皮特已经无数次表现角色的暴躁,他在尾声处难以通过更丰富的表达将情绪推向新的高度。

在承认演技存在代际落差的前提下,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戏里的新老警探,虽然磕磕碰碰,但最终往往齐心协力。那么跳脱出剧情的框架,新老演员之间的角色塑造力差异,又能否通过对手戏的催化,实现以老带新的促进作用?

正面案例并非没有。在与《警察荣誉》题材相仿的《营盘镇警事》中,张嘉译与郭京飞饰演一对师徒,师父是体察民情、深谙世故的派出所所长范党育,徒弟是能力出众、年轻气盛的干警高宇成。从高宇成到十年后《对手》中的间谍李唐,郭京飞的蜕变不只是在发福的身材上,更在于气质:腼腆之中青涩不再,颓唐之间英气仍存。这十年的成长,显然不是年龄所能完全解释的。

但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不论中外。更多情况下,外形条件出众的鲜肉演员会在多数影视剧中自带主角光环,虽然星光熠熠,但始终难以突破演技的瓶颈,最终逐渐落入固定题材的审美定式。反观老戏骨,他们之所以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演技侧面,一个颇有些无奈的原因是,他们经常以配角身份出演,由于剧情需要饰演着社会的三教九流,他们被迫贴近生活,也自然从生活中汲取了更多表演的素材,丰富了自己的演技。

范党育曾告诫高宇成,“当警察,要学会算社会账。”当演员,同样如此。

尽管《警察荣誉》在叙事上推进四条相对独立的师徒故事线,但整体而言,该剧仍着眼于塑造警察群像,通过所长王守一的调度以及警员之间的情谊将故事线捏合在一起。换言之,《警察荣誉》中的以老带新模式并不完全是一对一师徒制,也趋近于另一种常见的呈现方式——“众星捧月”,小鲜肉主演搭配老戏骨配角团。

“众星捧月”的结果未必总是相映成辉,还可能造成一种尴尬的局面:当年轻演员被老戏骨团团包围,落差就会被放大,观众对其演技的不信任感便油然而生。比如在《破冰行动》中,黄景瑜饰演的李飞,与正邪两派多位“大佬”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里还存有对兄弟宋杨的缅怀,以及与两名女主角的情感纠葛。遗憾的是,曾在《红海行动》中展示不俗身手的黄景瑜,并没能在文戏中细腻地刻画出以上诸多情愫,其空洞的眼神以及无数次的咆哮,在吴刚、王劲松、任达华等一众实力派的衬托下显得稚气未脱。

在老戏骨的簇拥下,许多演员似乎都“长不大”。比如陆毅和刘烨。不论是前者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的侯亮平,还是后者在《北平无战事》中饰演的方孟敖,都曾受到表情、台词等方面的质疑,甚至在剧中被贴上“花瓶”的标签。

这种现象固然与角色本身有关。侯亮平在《人民的名义》中更像是一个工具人,观众透过他的视角直面汉东省的官场生态,全剧又是通过他的侦缉行动撕开贪腐的口子,但在某种程度上他又置身事外,未曾卷进这趟混水。

类似的角色,还有《扫黑风暴》中的何勇以及《沉默的真相》中的严良。但经过刘奕君和廖凡的演绎,观众的代入感明显更强。这说明演员“长不大”的更重要原因,可能还在于表演本身。

以《北平无战事》为例,刘烨的气质非常符合方孟敖的形象,一是因为身材挺拔,有军士气度,二是因为眼神中自带忧郁,有文艺气息,所以在本剧的每一帧静态画面中,他都显得十分迷人。但在对手戏中,刘烨的“不苟言笑”便显得有些木讷造作,反倒是一度受到“演技面瘫”质疑的老戏骨倪大红,在剧情后段屡屡“四两拨千斤”,以沉稳的音色和细微的表情震撼人心。

对于年逾不惑的资深演员来说,“长不大”是一种尴尬,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不失为一件幸事,因为他有机会只身站在舞台中央,与风格迥异的老戏骨展开对话,从他们的身上收获全然不同的表演体验与心得,并将之化为精进演技、修炼内功的宝贵财富。

当然,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有必要引起重视。如今的某些影视剧,将“戏骨云集”作为卖点,为了混搭而混搭,忽视了剧情内容流畅、人物关系纠葛等戏剧的内生动力。所以即使老戏骨们一如既往地卖力演出,但也并不总能博得满堂彩,有时观众只能看个热闹,难以收获沉浸体验,而与之同剧组的年轻演员则更难从中得到历练。

比如近期播出的历史剧《山河月明》。剧中,朱棣的扮演者从成毅换到冯绍峰,形象从英姿飒爽到老态龙钟;陈宝国、王劲松、王庆祥、杜源等一批老戏骨则轮番登场,倾情助演。阵容不可谓不豪华,视野不可谓不宏大,但呈现效果令人一言难尽。回头来看,《山河明月》之所以反响平平,一个重要原因是,老戏骨之间的斗法线实际上与主角的主线交集甚少,二者几乎没有擦出任何火花,以至于在有限的篇幅内鲜有角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这个意义上讲,《警察荣誉》尽管切入点小,但在角色塑造上手法更细腻,而以纵向结对、横向组队的方式联结角色,既遮掩住年轻演员各自的短板,以群像代替个像诠释主题,也更紧密地串起全剧的情感纽带,让不同角色在更充盈的感情色彩作用下激起更强烈的共振。

以老带新,必然不是各走各路,而是携手并进。

“父爱如山沉默,但永不缺席。经典的父亲形象和父子关系向来也是影视作品中着力塑造和表现的内容。在今天这个可以大方向父亲表达爱意的日子里,羊城晚报娱乐部网罗了5部值得重温的作品——看懂它们,你会更懂父亲。”——编者按

《长江七号》:第一次看怪它不让我笑,第二次看怪它让我哭

主演:周星驰、徐娇、张雨绮


曾经我觉得《长江七号》实在是一部很不周星驰的作品,直到多年后我看了第二遍。第一次看《长江七号》我只嫌它不能让我笑,再看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

2008年《长江七号》上映的时候,我还是个出校园没多久的年轻人。看惯了无厘头的周氏喜剧片,《长江七号》委实让我觉得既平淡又古怪。平淡的是,这在我看来不过就是个寻常的儿童片;古怪的是,非要在这么寻常的剧情里加入不伦不类的科幻元素。片子上映前都说周星驰拍的是科幻片,片子上映后失望的绝不止我一人——什么,竟然骗我说这个毛茸茸的公仔就是外星人?


但有些片子,原来真的要在合适的时间看。十几年光阴过去,年轻人长成了中年人,有一天我吃饭时无意打开了这部旧片。本来打算用来轻松下饭,结果却看到菜凉心也凉。我终于明白,《长江七号》说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原来,七仔就是一个穷孩子某天在垃圾堆里捡回一个旧玩具后幻想出来的朋友。在他的幻想里,这个朋友无所不能,能帮他答出难题,也能让他在曾经霸凌他的坏孩子们面前成为英雄。更重要的是,这个朋友还能给他很多很多的理解和关心,而这是他那个总是愁容满面、时而凶恶暴躁的父亲无法给他的。


周星驰演的就是这个很丧的父亲。在之前的电影里,星爷的角色总是能靠坚持不懈在某方面取得一点成功。在《长江七号》中,他第一次彻底演了个loser(失败者)。这个老爹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不但自己被老板看不起,没出息的儿子也没能让他在人前抬得起头。后来,他工作时不慎从高楼滑落死亡,还是七仔用自己最后一点“电量”换回了他的性命。而他从来都不晓得儿子的世界里,曾存在过一个小小的外星人。

再看《长江七号》,发现这不止是一个寂寞小孩的故事,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同样孤独的大人。周星驰开始构思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经43岁了。他说片子里有自己童年的影子,譬如徐娇跟他一起躺在破床上的镜头就是他小时候和父亲的真实写照。现实中的周父在周星驰七岁的时候就离婚,淡出了他的生活,《长江七号》中徐娇的角色周小狄也差不多是那个岁数。片中父亲的“死而复生”,或许正是童年周星驰在幻想里他父亲的“去而复返”。


曾经多年没了联系的周氏父子,最后在周星驰父亲晚年的时候重新变得亲密。周星驰给父亲买了房子,请了保姆,各种妥帖照顾。他在《长江七号》里拍了两父子过往黯淡生活里最快乐的时光——吃完饭,抖抖桌板,然后比赛打蟑螂……都说周星驰在这部电影里不但不搞笑,而且很少笑。但这场戏里,他演的父亲笑得很开心。所有的爱与恨,最后在记忆里沉淀成你真正看重的东西。


这是一个被包装成儿童科幻片的现实主义故事。它拍出了父子两代人的无奈和错过,以及这背后残酷无情的现实的手。在《长江七号》的结局里,七仔在“沉睡”很久之后终于“醒”了,而小狄的父亲虽仍落魄,却也举着玫瑰花向关心小狄的班主任迈出了追求的第一步。


这是整个故事里最超现实的一幕,也是周星驰对观众最善意的温柔。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失去了七仔的小狄从此丢掉幻想被迫长大,而一看那身剪裁得体的旗袍就知道出身不俗的漂亮女老师大概率不会看上他的爸爸。

《当幸福来敲门》:爱可以照亮前路

导演:加布里埃莱·穆奇诺

主演:威尔·史密斯、贾登·史密斯、坦迪·牛顿


区别于温情的片名,《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一个辛酸的底层故事——克里斯·加德纳是个仅有高中学历的销售员,为了摆脱被房租、交通罚单和伙食费重重“围剿”的贫困处境,他在现实的夹缝中爆发出强大的野心和拼搏劲儿,最终逆袭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

但《当幸福来敲门》并非一部简单的个人成长故事。作为父亲,克里斯对儿子坚定深沉的爱,让该片的立意更上层楼,他也成为银幕经典父亲形象之一。


直到28岁才见到父亲的克里斯,在儿子降生的那一刻,就发誓要做个好父亲。因此,即便囊中羞涩,他仍尽力满足儿子的生日愿望;尽管疲于奔波搵食,他也尽量关注儿子幼儿园教育的细节;哪怕更多的时候,克里斯只能通过故事给儿子描绘一些温暖和美好……

当不堪忍受无望生活的妻子要离开时,几近崩溃的克里斯唯一的诉求便是要留儿子在身边。

从一家三口艰难度日到父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的面孔愈发狰狞。为了博一个有希望的未来,克里斯鼓足勇气挑战了一份无薪水且高淘汰率的实习生工作。可惜,幸福不会轻易到来,相反,厄运总是不期而至——因被强制扣税而再次破产的克里斯,被迫拖着行李,带着儿子躲进地铁站的公共厕所……过去的种种磨难从未打败过克里斯,但此刻,抱着熟睡的儿子蜷缩在厕所里泪流满面。


克里斯并非无坚不摧,但每个濒临崩溃的瞬间,“小克要和我在一起”的信念,鼓励着他展开一次次反击,最终他逆袭成功,成为那个“被选中的人”。

平心而论,克里斯远非完美的主角。相反,他冲动、一意孤行,几度将家庭拖进债务漩涡。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算身在社会底层,父亲也极力让儿子相信世界并不是那么残酷无情,他内心里始终有对希望和美好的坚持与向往——当你无家可归、食不果腹时,还能打起精神来给儿子讲一个“恐龙与穴居人”的故事,那么再不堪的生活也仍有希望。


观众可以从这个平凡的父亲身上领略到的一个朴素道理:爱是可以照亮人前路的火焰,也是可以鼓舞平凡人保持希望的存在。即便幸福不肯来敲门,不甘自我放弃的人依然可以一直敲幸福家的门,直到幸福来开门。

《新难兄难弟》:当父子变成兄弟

主演:梁家辉、梁朝伟、刘嘉玲、袁咏仪


1993年,香港最出名的两位Tony Leung——梁家辉与梁朝伟共同主演了一部电影《新难兄难弟》,梁家辉演父亲,比他小四岁的梁朝伟则演儿子。在这部电影里,梁朝伟饰演的儿子楚原意外回到了父亲楚帆的青年时代,在上世纪90年代水火不相容的两父子,在50年代里却成了携手共渡难关的难兄难弟。敞开心扉相处后,楚原终于放下心结。


在电影的主人公楚帆和楚原身上,浓缩了两代人的价值观冲突:儿子楚原成长于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看重个人自由,一心想发财致富;父亲楚帆的口头禅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公认的老好人。对人情和金钱的看法分歧造就了楚家父子的矛盾。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之间有着东亚常见的父子关系:父亲是典型的老一辈男性形象——善良但固执、好面子,与儿子极少沟通;儿子自小活在父亲的阴影下,长大后便迫不及待地叛逆,给这段关系打上死结。

要如何才能解开死结?《新难兄难弟》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消解掉“父亲”和“儿子”这两个身份——片中,楚原回到过去,遇上了与他年纪相仿的父亲。当两人成为平等的个体之后,理解才得以产生。

在春风街生活的日子里,楚原终于对父亲笃信了一辈子的价值观有了切身的体会。刚回到那个年代,楚原就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善意:他以“在婆罗乃打工的远房亲戚”这个漏洞百出的身份出现在楚帆面前,楚帆却并不追问,而是热情地接纳了他,让他住进了春风街。他原本以为父亲不过是个“滥好人”,但在春风街,家家都有自己的难题,唯有互相帮助才能活下去。这里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充满了人情味。楚原也意外发现了父亲的浪漫一面。以前他总认为“贫贱夫妻百事哀”,想当然地觉得来自大户人家的母亲是无奈下嫁。直到他亲眼看见父母年轻时真心相爱的样子,终于理解了父母之间的感情。


《新难兄难弟》里,回到现代的楚原终于与父亲冰释前嫌。这部电影的核心是父子情,又不局限于父子情。其实从片名和人物名字就可以看出,它还是一部迷影电影。片名沿袭20世纪60年代谢贤和胡枫主演的老片《难兄难弟》,春风街的生活致敬1953年电影《危楼春晓》;主角的名字“楚帆”来自著名粤语片演员、《危楼春晓》男主角吴楚帆;“楚原”自然是来自著名导演楚原,值得一提的是,楚原本人在片中饰演梁朝伟的外公。香港电影人从“嫌弃”粤语长片到主动致敬粤语长片,某种程度上也与片中的父子关系形成了有趣的互文。


《告别》:空气草与香烟

主演:涂们、艾丽娅、德格娜


国产片中的父爱总显得拧巴。《告别》便是从罹患肺癌的父亲路边抽烟的镜头开始,隐晦、疏离的情感在烟雾中贯穿始终。

濒临死亡的父亲(涂们饰)有着辉煌的过去,虽英雄迟暮但内心依然狂放不羁,以异于常人、不近情理的倔强态度抗拒着死亡召唤;国外回来的女儿山山(德格娜饰)处在叛逆期,完全无法融入父辈的生活;母亲(艾丽娅饰)在世俗红尘生活中游刃有余,招人烦又令人怜悯。在大段的沉默和支离破碎的生活场景中,陪伴、死亡两大命题在谁也看不上谁的一家三口中缓缓作答。

相较其他同题材电影,导演德格娜在《告别》中追忆的或许并不止于亲情,民族、时代、职业、家庭组成了“父亲”的方方面面。从更宏大的角度来说,“告别”或许意味着在即将走向死亡前慢慢对往昔做一次认真梳理和回顾,这一主题显然交由父亲的角色承担更为合适。因而,整个故事与其说是漂泊归来的女儿目睹父亲慢慢走向死亡,倒不如说是活在旧时光中,如空气草一般半生飘零的父亲通过死亡达到“归乡”的心路历程。


一家人明面上的团聚并没有让家庭关系走向其乐融融,父亲与妻子因抽烟爆发激烈争吵后再次离家,后又在放生途中与女儿因为抽烟大吵一架。每每情绪喷涌而出,接下来的总是大段的静默。直到父亲临死前,尽管父女间已有温情涌动,但浮在表面的那层坚冰依旧没有完全消解。但女儿终究在长时间漫不经心的陪伴下,从父亲抽烟时的只言片语中重新认识了“作爹”外表下真实的父亲:她了解了父亲对往昔光辉岁月的怀念,看出了父亲对于死亡和现实的种种无奈,看破了父亲一再掩饰的脆弱,也看到了父亲冷漠外表下对家人炽热的爱。

同时担纲《告别》导演、编剧、女主的德格娜在接受采访时也说,片中提到的空气草是潜伏在深层的一条主线,电影里的所有人物都像空气草一样,没有根,四处飘,没有归属感。“作爹”就是父亲这个角色与现实相疏离的体现,他指间燃着的一支支烟,便是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声抗争。

关于父亲的死亡,《告别》并没有交代太多,仅由几个无声镜头一笔带过——母亲蹲地无声哭泣、奶奶在雪中默默收拾父亲衣物,万马自由奔腾的无声画面中,整部影片默然收场。雪落无声,恰似这场告别。

《小欢喜》:父亲也需要成长

主演: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沙溢

最近两年的都市剧,虽然盛产《都挺好》的“苏大强”、《乔家的儿女》的“乔祖望”这类“作爹”,但不乏正面的父亲形象。今年,随着《小欢喜2022》进入筹备阶段,前作《小欢喜》中的三个典型父亲形象——黄磊饰演的方圆、沙溢饰演的乔卫东、王砚辉饰演的季胜利,又被不少观众翻出来细细咀嚼。他们的经历,阐明了一个道理:不光孩子需要长大,父亲也一样。


围绕当代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焦点话题,《小欢喜》讲述三个不同背景的中国家庭,在孩子高考那一年发生的故事。全剧呈现的三个父亲形象各有不足:方圆是典型的“猫爸”,把儿子当朋友,但缺乏边界感,会帮调皮的儿子买乌龟送给班主任祝寿;商人乔卫东溺爱女儿,不顾前妻禁令,无条件满足女儿的一切愿望;区长季胜利对儿子季杨杨实行“高压政策”,由于缺乏有效沟通,父子经常发生冲突。


如何让60分的父亲,变成了80分的父亲?首先,需要有效沟通。经过一系列周折,父亲们终于真正走进孩子内心,方圆理解了儿子的演艺梦,乔卫东理解了女儿的航天梦,季胜利理解了儿子的赛车梦。同时,关于教育孩子,他们也与爱人达成一致。例如,即便乔卫东与宋倩已离异,但他也尽力尝试接受前妻的理念,不过多干涉女儿的教育问题。


人到中年,难免经历种种变故,失业、婚变、疾病,考验着剧中的三个家庭。面对变故,作为父亲该如何应对?方圆开出租车、兼职为影视剧配音补贴家用,努力安抚妻子的情绪;乔卫东与宋倩关系破冰,复婚后家庭氛围一扫阴霾;季胜利放下工作退居二线,照顾患癌的妻子……父亲们学会了如何去爱。

《小欢喜》中,三位父亲通过努力与家人实现共同成长,且没人掉队。这条完整的叙事线,也塑造了近年来国产剧市场上最有头有尾的“优秀父亲进化史”,以及最理想化的“好爸爸”群像,值得学习借鉴。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邵梓恒 艾修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找到一部老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