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见过最刻苦的学生,后来怎么样了?

看到很多网友的安慰鼓励,谢谢。我现在很好,辞职在国外读书,不太愿意回老家,计划将来回国,把父母接出来。

也有人说是编的,我不想去证明什么。信则有,不信的话,就当故事看吧,能警醒大家保护好孩子,也是好的。

也有人问,怎么不讨说法。小时候不懂,十几岁懂了又不敢说。至于现在,也许是过得很幸福,已经逃避出来了。打个比方:好不容易爬到在山上了,前面风景那么好,不想再回去山脚的泥潭,找畜生算帐,不值。

就算公布了,对他们的惩罚,不见得多大。他们没脸没皮,龌龊下流,平时为了田里分界线,也会与邻居吵得脸红脖子粗,被指着鼻子骂祖宗,也不会脸红。我无凭无据,也从不说脏话,也许会被反咬一口。

所以,即便大家说的法子,都有道理,我暂时不想往回看了。我只知道,他们这辈子会烂在那儿,而我,会过得比他们好。我好到一定程度,踩他们才会容易。现在,还没有绝对的把握。

还有人觉得,我老公是因为我长得好看,才对我好。这不是我想传达的,我本意是想鼓励有相似经历的姐妹,别灰心,别看低自己。好好读书,提高自己,遇到涵养好、有礼貌、体贴的好男人的可能性,才更大。

对,开始也许是外表吸引了他吧,但我一个农村姑娘,当时又土又黑,又不化妆。在大外企,最多算野花一朵,什么精致优雅,都不搭边。

我有的,大概就是性格和努力吧,这是我很有自信和底气的原因。我大学寒暑假和周末,都是培训班度过,四六级一次过,然后学商务英语、学小语种。入了党,也是班干,隔三差五写思想汇报,组织活动,参加比赛,很忙,没时间去想小时候的事。

很感谢大学舍友,都是普通人家的,三观正,思想单纯,特努力,正面地引导了我。我这样的,跟别人比,算勤奋的了,可在我们宿舍,还是个学渣,就我一个没保上研。有个舍友,保研后,有又考中了上海的公务员,超厉害。

大学时,忙着忙着就觉得,那些肮脏的事,恍若前生,好像已经很远很远了。只有在谈及男女朋友时,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才会默默想起自己的污点。

有时想想,如果每个受过侵犯的人,后来都过得很好,会不会跟我一样,就暂且放下了???。。。人心太复杂,这个问题,我还没想明白。

也许以后,我更有能力了,回去村官见了我都点头的那种牛。到时,如果还没完全放下,再报复吧,毕竟,那时会容易有效得多。

在那之前,我只想过好我自己的生活。

也许是自小长得就好看,大眼睛闪闪的,挺招坏人的。

当时小,农村野孩子,到处串门子玩。被两个邻居领到房里,一个守门,另一个脱了我的裤子……当时什么都不懂,回家也没跟爸妈说。

初中了,我才知道那是什么。想起那时,在腿间那东西。那感觉,至今仍然清晰,无比恶心。

可是,在初中前,每次见到他们,我还无知地打招呼叫人,根本不懂他们对我做过的是什么。初中后,懂了的我,小小年纪思考再三,默默选择了假装忘记了,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快结婚时,跟妈妈说了,但没告诉妈妈是谁。妈妈说,以后别再提这个了,就当没发生过,就继续生活,我还是我。

小时候,其实还有个邻居,聋哑人,我在外婆家看电视,他来串门。我外婆就在门外,他把我抱到他腿上,手伸进我的衣服,上下摸我。因为他背对着门,我外婆什么都看不见。我骗他,我要去拿遥控器,跑出去跟外婆说。外婆说,别瞎说,他跟你开玩笑的。

最大的影响,一直很早熟,不太信任人,包括家人。应该是和家人的反应有关吧,有一丝丝怨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复杂的情感。

别人觉得我高冷,性子傲。其实我是怕被发现真实的我,并不像表面装得那么阳光。

然后,谈恋爱的时候,知道自己早就不干净了,一直很有负罪感。看轻自己,觉得好男人,我都配不上的。当时也是傻,很受传统思想影响,做了很多自轻自贱的错事。

人前我听到黄段子,跟着假装害羞。人后,我有时特别阴暗。大学时,同寝室的姑娘想着怎么化妆,我在隔壁床位,默默想着怎么杀了他们报复。但是,每次都劝自己,我还年轻,不值得不值得,跟人渣同归于尽不值得。

那三个人渣,也许以为我当时小,现在忘记了吧,反正看起来,都若无其事的。

我也就劝自己,我已经装了这么多年,就继续装下去吧,恶人自有天收。可是,这么多年,他们还是好好的。

我现在生活也很幸福,想开了,不再觉得自己脏。懂得我是什么样的人,是看我的灵魂的。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先生。

老天,总算给我个靠谱男人,理解我相当矛盾的自卑和骄傲。他心疼我,这么年来一个人默默伪装。在一起几年了,他很绅士,从未再次提起这些事。我偶尔在失眠时提起,他会抱住我,告诉我,“在我眼里,你是最好的,都过去了”。

也许是十几年来,心里一直藏着秘密,总觉得与同年人的开朗格格不入,性子孤僻,讨厌伪装的自己,觉得自己好虚伪。

长大了的我,急于逼着自己改了孤僻性子,想要变得阳光大方。毕竟工作了,孤僻不行的,我事业心还蛮重的。可我缩在小壳子里太久,一下子进入世界500强外企,装几天落落大方容易,装久了我很崩溃。

别人都在打怪升级,我却还停留在自我认可的层面,急死我了。

那段时间,我与自己较劲,失眠很严重。他发现了,再三告诉我,失眠时一定要叫醒他,不管他睡得多沉,他希望,在我痛苦时陪着我。所以,他总是被我摇醒,听我絮叨哭诉,怀疑自己不会待人处事,不会跟人打交道………然后我哭累了睡着 ,他反而睡不着了。但是,他从来没抱怨。

万幸,我的失眠症,在他的耐心陪伴下,大大好转,先生总算可以呼呼大睡了。最重要的是,有他的鼓励,我终于接受了全部的自己。第一次觉得,超自信。后来,老天也许想补偿我,升职加薪,渐渐朋友多了,一切美满。

但,还是总觉得,好不甘心,为什么老天不惩罚他们,为什么他们活得好好的。

我只能再次自我劝慰,那些往事,与我来说,是一场修行,我能做的,就是放下。

最后,愿每个爸妈教育小孩时,别避讳性。

附一张新西兰hokitika的日落

愿有相似经历的姑娘们,早日放下,外面天高云阔

学习生涯当中最难忘的老师,后来有的成为了日后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有的渐渐的失去了联系。

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涯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己较为喜欢的老师,自己较为难忘的老师。老师的光辉形象,一直以来被誉为神圣与伟大的职业,包括生活当中,文化学习的栽培,为人处世当中,人品的育化等等,人格的魅力影响并洗涤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而言往往是难忘的。

但世事无常,随着彼此缘分的定数,于日后的联系及交往,各有不同。有的人与老师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即便毕业以后也是如此,久而久之成为了良师益友;也有的因生活的忙碌,或各种原因与老师失去了联系,但心中仍然有着难忘老师的重要位置。

聚散皆是缘,且行且珍惜。

“人生在世,行路匆匆,擦肩而过,总会相逢。相逢是缘,相识是缘,相知亦是缘。可缘来如梦,缘去如风。放得下的是一场善缘,放不下的也就成为了劫难。”人生在世,遇见是缘,分别也是缘,离开是缘,回来也是缘。世间所发生的所有事,其实都有其缘法。

人们掌控不住,那些随着缘分而来的东西,在缘分走了之后,反而也会跟着离去,非人力能够掌控。人们是人,而并非是神,没有翻云倒海的能力,没有上天入地的本事,更没有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的力量。因此师生情亦是如此,当遇见善知识或者对的人时,切实且珍惜。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谈心社(ID:txs163)

每个人在中学时,都学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但如果有人告诉你,相对论也许是错误的,你会作何感想呢?

2011年,一段反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视频在YouTube上引起巨大反响。更令人惊讶的是,视频中的论证者是一个只有13岁的男孩——雅各布·巴尼特(Jacob Barnett)。

为了判断Jacob是否是在炒作博眼球,有人专门把他的论证过程发给了著名天体物理学教授斯科特·屈里曼(Scott Tremaine),请他来判断Jacob的论证是否正确。

最终,虽不能说推翻相对论,但屈里曼教授证明了Jacob论证过程的正确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物理神童,却连鞋带都不会系。

因患精神疾病,Jacob动作协调度很差,他基本上只穿人字拖,哪怕是登台演讲、接受采访也不例外。

这样一个连鞋带都不会系的男孩,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天才少年的呢?

普通男孩的卧室,一般会贴着足球明星、NBA球星或摇滚歌手的海报。

而Jacob的卧室里,只有一块白板和一扇落地窗。

他喜欢在白板和窗玻璃上用笔涂涂画画,内容尽是些物理公式,他喜欢演算现代物理学中的难题。

Jacob往往一算就是一天。

妈妈劝他“去公园玩玩吧”,Jacob总是置之不理,他不爱出门,物理世界才是属于他的天地。

这种精神疾病,也被称为“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

该病的患者往往记忆力良好,智力和语言能力也正常。

但他们会有严重的社交困难,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行为比较刻板、固执,动作笨拙不协调,经常呈现出奇怪的姿势。

医生在给Jacob确诊后,告诉他的父母: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都学不会系鞋带了。

和大多数因患病无法正常上学的孩子一样,小Jacob被送到当地的一家特殊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在特教学校里,所有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残疾或障碍,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几乎不教授除此之外的知识。

雅各布抗拒这种指令式的教育,这一段经历让他变得更加自闭。

雅各布(左下)与家人 / 译言网

但在这段时间里,雅各布的妈妈克里斯汀·巴尼特(Kristine Barnett)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与众不同”:

他可以顺利拼出一幅5000块的超大拼图;

他可以在看过全国公路路线图后,背出每条高速公路的名称编号;

他能记住自己走过的每条街道,然后用棉签在地板上绘制地图,毫厘不差;

他可以轻易理解复杂的物理学和行星运动理论,回答天文馆做演讲教授的问题……

那时,雅各布只有3岁半。

Jacob的妈妈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儿子的这些表现让她敏锐察觉到,也许孩子需要些特教学校之外的教育了。

一次智商测试后,父母被告知:雅各布的IQ为170,比爱因斯坦更高。

这让妈妈在惊喜之余充满疑惑:自闭症通常都是和“低能”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Jacob的智商反比正常人高?

通过查阅资料,克里斯汀得知:阿斯伯格综合征也被称为“天才病”,患儿的智力没任何问题,且可能在某一领域拥有超常天赋。

她还听说,牛顿、莫扎特、维特根斯坦等举世闻名的人都出现过这种疾病症状。

于是,妈妈给雅各布办理退学手续,用自己平时在幼儿园的那一套教学方式,亲自在家教育儿子。

克里斯汀在她的回忆自传中写道:

“对家长来说,不听专家建议是很可怕的。但我心里知道,如果让雅各布继续接受特殊教育,他的才能可能会消失。”

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Jacob在数学物理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作为妈妈,她一点忙也帮不上。

在接受采访时克里斯汀坦言,“我们全家数学都很烂。在读书时,我数学不及格”。

甚至连Jacob自己也知道,“每当和家里的任何人谈论数学时,他们都只会呆呆地盯着我看。”

克里斯汀·巴尼特参加访谈节目 / 译言网

在这种情况下,Jacob的妈妈聪明地采取了“放养”方式:让他自由探索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不去干涉,并且竭尽所能支持他。

同时,鉴于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社交能力较差,她鼓励Jacob和同龄孩子一起享受“正常”的童年乐趣,比如玩垒球、去野餐,而不是整天呆在屋子里算数写公式。

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Jacob的学术水平突飞猛进。

8岁时,他高中毕业,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天体物理学系旁听,和他一起上课的人几乎都比他大上10岁。

“但我们还是得经常走到他身边,向他请教。”他的同学说。

教授则说:“他的问题永远领先我的课堂内容两步,教室每个人,都只有瞠目结舌看着他的份。”

更令人惊叹的是,Jacob的两个弟弟Ethan和Wesley也都是“神童”,一个成了化学家,一个是气象学家。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放养。放养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母亲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和一双识别天才的慧眼。

幸运的是,Jacob遇到了。

母亲的放养式教育其实只能决定Jacob的成长环境,他最终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靠的还是他自己。

Jacob年幼时曾被医生宣布今后将无法学习。

出人意料地,Jacob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

10岁被知名大学录取;

13岁完成了反驳相对论的正确性论证;

15岁时进入世界顶尖物理研究所攻读量子物理硕士学位;

智商170,超越爱因斯坦;

被物理学家评价“有望获得诺贝尔奖”……

人生仿佛被按了快进键,Jacob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1年,13岁的Jacob登上了TEDxTeen的讲台,向大家讲述了他的秘诀。

原来,他知道,由于患病自己学习能力很差。

但他转变了思路:既然不能学习,那就思考呗,自己创造新知识。

这和我们的常识相抵触。

我们从小聆听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诲,Jacob却突然说“不需要学习,只需要思考”,乍听下有些不可思议。

确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经过系统学习就能推翻物理定律这件事,实在是天方夜谭。

但在演讲中,Jacob告诉我们,这种事其实早就发生过。

1665年,剑桥大学因为瘟疫而被迫关闭。此时,牛顿刚进入剑桥大学不久。

尽管牛顿不得不停止学习,他却没有因此停止思考。

在暂停学习的两年里,他一直在思考有关天体物理的问题,最终发现了包括牛顿三大定律在内的众多经典理论。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没有超常的天赋,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新的物理定理。

Jacob却告诉我们:不用担心,你并不需要去推翻物理定律,也能创造新的知识。

首先,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不是一味地接受已经存在的事物。

其次,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人只有对一个东西感兴趣,才会有思考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希望你们进入这个领域,不要去学习,而是去创造。”

成名之后,Jacob家一时门庭若市。

媒体记者和物理学教授蜂拥而至,沉浸在发现天才的狂喜中。

雅各布从不理会这些用复杂眼神盯着他的陌生人——爸妈会应付他们,他只需考虑是去玩会儿电子游戏,还是继续玩眼前的方程。

即使成为众人眼中的天才,他依旧对和人打交道不感兴趣,一心沉在物理世界。

拍照时被摄影师要求挤出的笑容,羞怯又不自然。

在一旁看着他的妈妈眼圈泛红:

“他两岁时,我最担心的是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我最担心的,是他永远失去说‘我爱你’的能力。”

不过,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离开了特殊教育学校,Jacob来到了普通的大学校园。

在和同学的日常接触中,他的沟通交往能力得以提高。过去,去个公园都能要了他的命,但现在,他已经不惧和人交谈了。

他甚至可以面对数百人进行演讲。演讲现场,Jacob语速很快,幽默风趣,观众席时常传来阵阵笑声。

除了偶尔略显夸张的动作和激动的语调外,很难看出这是一个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

与此同时,他的在物理学上的天赋也有望得到很好地运用。

目前Jacob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上,为他提供研究员职位的印第安纳大学还为他联系到一些项目资金。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 视觉中国

命运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同时会为他打开一扇窗。

但现在,Jacob那扇关闭的门也正在徐徐打开。

“我曾被医生判定为不会说话、不能学习。如果我的医生看到我的演讲视频,应该会被吓一跳。”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也经历过类似遭遇。

曾几何时,我们也会被别人轻易地“宣判”:

“你才一米七,还想打篮球?”

“你长相不行,将来肯定当不了演员。”

“你一个二本院校毕业的,将来肯定进不了大企业。”

Jacob却告诉我们: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主宰,任何人都无权给你下判决书。

言外之意是:我们感激周围人善意的提醒和指点,但是做一件事行与不行,还是要自己说了算,别用别人的话语给自己设限。

我一米七,确实矮了点,但一样可以当一个灵活的后卫;

我不是美女,但只要刻苦磨练演技,肯定会有适合我的角色;

我的本科学校一般,但我努力学习、进步、充实自己,未来肯定有好的工作机会……

没有人生来完美,天才、凡人皆是如此。

认清自己的现状,考虑他人合理意见,然后独立做决定,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给文章点个赞吧,天才也好,凡人也好,都该勇敢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本文转自公众号 谈心社(txs163),这是20岁年轻人深夜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深夜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也抚慰你的情感忧伤,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但因无法查明来源故无法标注,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勤奋努力的动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