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前女友害得我那么惨,我心里面还没有对他产生恨意,是怎么回事?

我现在跟前女友分手一年多了,他现在起诉我,要求我反还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费用我应该怎么办?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你好,我现在跟前女友分手一年多了,他现在起诉我,要求我反还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费用,我应该怎么办

我很后悔,如何追回一个拉黑所有联系方式的前女友?

我和她在一起一年,因为是在海外的硕士同学所以一直同居。本规划好年底订婚结果因为疫情回国而被迫异地。她是成都人,我浙江人,我们本约定一起去上海发展,结果我们春招没有结果。我被杭州的大厂录取了,她大概率会进成都四大EY,而由于我提前一个人在杭州工作压力很大,所以希望她过来陪我,找一份杭州的工作或者找一份上海的我陪她去。

但是她拒绝了,她说想在成都呆2年然后去上海,我觉得很可笑就否认了她,然后第一次吵架,就分手了。分手后我一直后悔,不应该否认她,而她也说回不去了,跟我在一起越来越失去自我,所以拉黑了所有联系方式。我们真的很恩爱,我也很尊重她,但是我是无意间伤害到她的,所以很后悔,想咨询看看能怎么挽回。

你们分手的导火索是异地,同时未来各自的选择在是不同的城市工作。

既然有一定感情基础,就看看你哪里做得不对,再好好计划如何追回来。

1.她说想留在成都两年,你觉得可笑并否定了她,不知道哪里好笑了,两个人相爱的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既然你做不到陪在她身边,为什么要她牺牲自己的选择去陪你呢?

她不愿意的时候,你态度还那么强硬,是不可取的,从这点来看,你并没有如你所说的很尊重她。

2.大家计划是去上海,但是你留在杭州,她想在成都。你压力大,她压力也大,不要因为孤独而过分强求她过来陪你,她也一个人,异地的确很辛苦,两年的确不短。

她留在成都的态度坚决,要么你过去找她,要么两个人一直来回跑,这就是异地的状态,会很辛苦,她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两个人一起在烦恼的时候,情绪就会不稳定,你强硬的态度也会让彼此很累,如果她不愿意来陪你,你也不愿意去陪她。

要么分手,要么熬过两年异地,要么一方牺牲。

如果两个人都不愿意为对方牺牲,是走不下去的。

如果你希望复合,与其想尽一切办法,不如直接过去找她,去她的城市,就好了。

最近,「吴谢宇弑母案」公开审理。

被告人吴谢宇一审被判处死刑。


前两天,央视公布了庭审现场的具体视频。

让我们得以看到不少庭审细节。


30日,吴谢宇方面表示不服一审判决,将提起上诉。


而网上对于判决结果的讨论也来到了风口浪尖。

大部分网友都对该结果表示了认可与支持。

但也有不少人对凶手表示了一定的同情。


也有觉得死刑量刑过重的。


吴谢宇到底为何会做到弑母如此地步?

鱼叔今天也想为大家整理一下整个事件的始末。


这起案件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有两点。

一是,凶手与母亲的关系。

吴谢宇父亲因病早逝,他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多年。

在旁人看来,两人关系和睦。

发生这样的惨案,完全出乎意料。


二是,凶手本人的学霸身份。

从小到大,吴谢宇都是一名完美的「别人家孩子」。

高中时就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得了在北大经济学院学习的机会。

大学时亦成绩优秀,拿过奖学金。

身旁的同学都以为他下一步将会去美国进一步深造。

不曾想他却突然犯下了如此罪行。

一位前途无量的学神怎么就成了一个亡命徒。


案件自从曝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也因此,网上出现了各种真真假假的传闻。

比如吴谢宇在行凶后,还假借被害人身份进行了诈骗。

谎称母子二人将前往美国学习生活,从亲朋好友那里一共骗得了144万余元。


还比如吴谢宇作案逃亡后,开始了放浪形骸的堕落生活。

诈骗所得巨款,大量花费在了嫖娼和购买彩票上,并曾和性工作者同居。

甚至到最后,他本人都涉足了性服务。

2019年被捕时,其主要工作是在夜店负责陪酒的男模。


当然,这其中也混杂了不少争议。

比如,有说吴谢宇有精神病,并且有反社会人格。

虽然吴谢宇的家族确有精神病史。

但从未有信息表明吴谢宇有任何心理或是精神上的问题。

而且吴谢宇也不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


不管怎样,吴谢宇杀人前和杀人后是存在巨大反差的。

这也让我们对于吴谢宇这个人,产生了太多太多疑问。

好在庭审视频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细节。

在鱼叔看来,庭审中有几点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父亲去世对于凶手的影响远超想象。

在庭审现场,吴谢宇几乎全程保持了冷静与克制。

唯独回忆起与父亲在一起的细节时,情绪一度崩溃。

直言考试考得好只是为了成为父亲的骄傲,父亲去世后,考多少第一都没用了。


对亲朋好友实施诈骗,也是出于报复心理。

吴谢宇觉得他们在自己的父亲确诊肝癌后,作为亲朋好友却选择见死不救。


其二,吴谢宇认为自己的杀人动机是母亲的自杀倾向。

父亲的去世破坏了整个小家庭的稳固,给吴谢宇留下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使得他悲观厌世,有自杀的冲动。

这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的偏激想法。

由于注意到母亲喜欢看张国荣的电影,他便解读出她也像张国荣一样,有自杀倾向。

于是决定帮助母亲摆脱痛苦。


这也进一步证实,吴谢宇是有预谋的行凶,绝不是激情杀人。

在想法确定下来后,他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网上购买了各种处理尸体要用到的物品。

还特意将行凶日期定在了7月10日。

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是因为此时刚刚放暑假,母亲失踪不会引起太大的怀疑。

二是自己的生日是10月7日,刚好反过来。

这不仅说明他的行凶考虑充足,还说明他对于「仪式感」的重视。


而对于随后为何他没有自杀,选择逃亡,吴谢宇的解释则是「怕了」。

他在网上购买了数十张假身份证。

开始了随后那场亡命之旅。

这又说明,吴谢宇内心还是胆怯的,有很强的求生欲。



看完全部的庭审片段,最大的感受是——

吴谢宇这个人有太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案发前后生活作风上的巨大反差就不用说了。

整个案件中,他不同时间的具体行为也有极大的差距。

比如作案前的周密准备阶段,这与他平时表现出的高智商相符。

比如对于尸体的处理,他几乎就是简单地搁置在案发现场。

这样的操作绝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高智商犯罪」。


同时,他还透露了自己在逃亡过程中烧掉个人电脑的细节。

因为电脑中有他所下载的几百个G的h片,被他称为「肮脏的东西」。


这证明他自责于人性污点,甚至对此有一定的痛恨。

他又将此类比为「黛玉葬花」「黛玉焚稿」,好像又非常认同自己。


这种矛盾感也体现在了吴谢宇和母亲的关系之中。

一方面,吴谢宇在庭审中多次表示出对于母亲的赞美。

「(父母)是我活着的意义。」


「世界上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女人,也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妻子,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妈妈。」


但另一方面,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他没有一丝犹豫且残忍地杀害了她。

这对母子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也让鱼叔想起了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

就是针对17岁的单亲少年贝尔与其母亲的关系而展开。


由于处在青春期,贝尔无比叛逆,几乎抗拒着有关母亲的一切。

从她的穿搭到说话的方式,甚至吃东西的动作,都让贝尔感到厌烦。


但贝尔的妈妈也不是省油的灯。

她并不是无条件地惯着儿子。

不想坐我的车就下去坐公交,不听话就滚蛋。

因此,大多数时候,两人都会爆发出激烈的争吵。


再加上单亲家庭的情况,贝尔认定妈妈其实并不想生下他,自己只是她的负担。

渐渐地,贝尔开始幻想自己杀了妈妈。

学校进行家庭背景调查时,贝尔告诉老师:


作文课上,贝尔的作文名是「我杀了我妈妈」。


他甚至开始进一步幻想具体的场景。


显然,贝尔与其母亲的关系非常复杂。

虽然电影和现实肯定还是存在不同的。

但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点端倪。

在此前的报道中,为了突出吴谢宇母子关系好。

着重强调了从高中到大学,吴谢宇几乎每晚都会和母亲通电话,汇报一天的情况。


这种情况确实非常少见,如果不发生后来的事未尝不是一段佳话。

但正是由于发生了后面的事。

回看这一细节,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母亲的存在感有点过盛,控制欲有点过强呢?

被害人的弟弟,即吴谢宇的舅舅也曾公开表示:

「我姐一身清贫清苦清高,或者说有性格洁癖,从而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顺着这一逻辑,或许可以解释:

为什么吴谢宇嘴上说着爱妈妈,却下手极狠,带着强烈的恨意。

为什么在完成弑母之后,要如同疯了一般地开始放纵自己。

这么一看,他在庭审中交代的犯罪动机,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看到这里,或许大家能够明白: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作为一名学霸,作为一名天之骄子,吴谢宇可能过得并没有大家以为得那么好。

长久以来,为了维持众人眼中的完美形象,他在压抑的环境之中承受了太多。

所以,有人也将吴谢宇和《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联系到了一起。

觉得二者的情况颇有几分相似。


同样是单亲家庭,同样是学习成绩优异,同样是有一定控制欲的母亲。

当然,同样的,也迎来了长期压抑之下的爆发,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这么一看,某种意义上,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确实很有可能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悲剧。


但是,鱼叔还是要说一句但是。

一场家庭悲剧,可以值得同情。

但一次杀人行径,却不应该得到原谅。

吴谢宇其实一直对自己杀人事实进行合理化的解释。

或许也想通过塑造自身的悲剧宿命来博得大众的同情。

这和很多年前同样举国震惊的「马加爵案」相似。


另一方面,大量不实信息也在混淆着我们的视听。

案件被公众知晓后,就有曝过吴谢宇的父亲存在出轨行为,夫妻感情其实不和。

如果信息属实,那吴谢宇的家庭状况和朱朝阳的就更像了。

但无论是吴谢宇本人,还是案件相关的亲朋好友,都对这一报道进行了否认。


也先后有过好几个自称是吴谢宇前女友的人出现。

尤其是一名自称「余季」的爆料人。

面对媒体的采访,TA煞有介事,说得头头是道。

「他(吴谢宇)觉得只有弑母,才能在精神上勃起成为男人。」

简直让人产生一种在读犯罪小说的感觉。


但很遗憾,这些人中也没有一个是能证实自己的确切身份。

所以他们所说的即便可以解释案件不合理的地方,但还是不能作为事实被采用。

而最最关键的是,正如该案的公诉人在庭审现场所说的,也得到了吴谢宇认可的:

「任何理由都不能够成为犯罪的理由。」


即便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对于一个人有着负面的影响,也绝不是他无法无天的理由。

就好比上文提到的《我杀了我妈妈》。

虽然它有着非常骇人的名字。

而且片中母子二人的关系可谓是剑拔弩张。


但实际上,这部电影其实最终讲述的还是和解。

贝尔口口声声说要杀了自己的妈妈,但直到电影结束他也没有这样做。

相反,在不断的冲突中,两个人的心反倒拉近了。

贝尔逐渐会做一些家务以取悦妈妈。

两人也曾在脆弱的时候向对方吐露真正的感情。


无论如何,亲情都是存在的。

公诉人询问吴谢宇是如何知道其母的银行卡密码。

「她没有告诉过我,只是我知道她一定会用我的生日。」


由于看不到正面,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吴谢宇此时此刻的表情是否有一丝动摇。

因为这说明他到底还是悔恨的。

弑母终究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虽然吴谢宇的父亲这边有亲戚请求从轻发落,但这可能更多是出于血缘上的考量。

可鱼叔总觉得,有一个人一定是会真心谅解他的。

一个将他拉扯长大的人。

只是,这个人,却早已被他亲手葬送。

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为悲伤的惨剧。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害了自己有多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