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体育运动中,存在哪些鄙视链?

这种起源于夏威夷的水上运动,即使是小白也能在短时间内上手。在平静的水面上,你可以选择用任何姿势摆桨划水,站姿、坐姿、跪姿甚至是趴着都行。这比冲浪、皮划艇容易很多,却和冲浪一样非常“出片”,容易引起围观,于是,社交平台上迅速刮起一阵“桨板热”。

“是桨板不是浆板,字都写错的人就不要来蹭流量了。”

近期,很多桨板教练在社交平台上愤怒“开火”,起因是他们最近频频刷到“浆板夏令营”“浆板教学”“卖浆板”的帖子,点赞和评论量颇多,却连这项运动的名字都没写对,严重怀疑发帖人的专业性。

这种起源于夏威夷的水上运动,即使是小白也能在短时间内上手。在平静的水面上,你可以选择用任何姿势摆桨划水,站姿、坐姿、跪姿甚至是趴着都行。这比冲浪、皮划艇容易很多,却和冲浪一样非常“出片”,容易引起围观,于是,社交平台上迅速刮起一阵“桨板热”。

进入夏天,在许多城市的护城河、公园内的湖面以及露营地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桨板爱好者。装束清凉的人们踩在颜色各异的桨板上,或躺倒、或瑜伽、或钓鱼,有的情侣甚至在桨板上野餐,旁边还坐着宠物。

在桨板上远观湖光山色,近拥城市景观,疫情之后“憋坏”的人们不愿再去陆地上“人挤人”,而是开始在水面上解锁“新姿势”。

对“桨板热”更有感知的是桨板商家和俱乐部老板。一位俱乐部老板告诉开菠萝财经,自己的桨板培训班才开业不到半年,端午节期间全部约满,学员太多,教练都不够用了,正在“急求教练”。而一位桨板商家更是忙翻天,“今年四到五月两个月的销量,相当于去年一年,等快递全面恢复,销量还要再翻番”。

桨板看起来热度暴涨,但这项运动及背后的水上市场,会像滑雪和露营一样成为下一个风口吗?与国外水上俱乐部的运营成熟度和用户接受度相比,国内的水上市场还是蓝海,机会广阔,但亟需哪些配套设施的跟进?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迷上桨板的年轻人,在水上看世界

随着露营、飞盘、骑行的爆火,地面上已经“卷”不动了,人们纷纷“卷”到水上,小红书上与桨板相关的笔记有3万多篇。而桨板之所以如此火,也与它的低门槛分不开,不少小白第一次入门,全凭自学。

小红书博主“Camping Tribe乐筱璐”(下称乐璐璐)是一名资深的露营和单板滑雪玩家,2020年5月在迪卡侬闲逛时,看到桨板在打折,只需要五百多元,便想着“盲买”一个回去玩玩。

购置了一套桨、板、充气筒之后,当晚她还在闲鱼同城买了两件救生衣,周末就扛着桨板出去玩了。“桨板是充气型的,可以压缩成行李箱的大小,不管到哪都比较便携和灵活。”她称。

第一次玩,她就觉得自己买对了,因为桨板很容易上手。她提前在网上看了很多基础教程,穿上救生衣,尝试了几次之后,她基本掌握了上板。

“一定要主动跳到水里去,等跳过一次水之后,你就会克服心理障碍,爬上板去也会更容易。”乐璐璐说,不要一直在板上站得笔直,膝盖不灵活反而会受伤,感觉自己可能要摔了,顺势倒下就可以了。

后来,乐璐璐基本上是一边露营一边玩桨板。有时把桨板当船用,把露营装备全部放在板上,划着桨板找适合上岸的露营地;有时把桨板当床用,把桨板固定在岸边的树上,撑开吊床蚊帐,躺在树荫下睡午觉,在虫鸣鸟叫声中睡到自然醒。

▲ 乐璐璐爱在露营地旁边玩桨板。图 / 受访者供图

小红书博主“北新桥卡戴珊”(下称卡戴珊)最早和桨板结缘是2019年,彼时一位朋友带了桨板,那是她第一次看到有人“跳海”玩桨板,“被迷住了”。

卡戴珊平时酷爱户外运动,马拉松、越野跑、爬山、冲浪、深潜、游泳,基本都尝试过。今年4月刚一开春,她就迫不及待约朋友划桨板,在朋友的教学下,她很快入门。

除了容易入门外,桨板与露营、飞盘、骑行一样,也很出片,这是吸引众多爱好者的原因之一。卡戴珊笑着说,不光可以自己和朋友拍,也要做好被岸边游客围观、被大家拍的准备。

▲ 卡戴珊第一次正式玩桨。图 / 受访者供图

乐璐璐喜欢用无人机俯拍,她明显感觉到,自己拍的露营图很少被盗图,但桨板的图片却被频繁盗用,“这也侧面说明桨板挺出片的”。

不过,桨板的爱好者认为,与露营、飞盘、骑行不同的是,桨板的社交性没有那么强,这是一项“向内探索”的休闲运动。

“在其他的运动中,我享受的是运动本身,或者是与朋友的合作,但玩桨板能让我更专注自然,更关注自己的身体与呼吸,使得内心更加平静与恬淡。”卡戴珊举例,因为在桨板上要掌握平衡,要时刻关注风从哪一面吹过来,要观察周围环境的动态,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掌控节奏。

乐璐璐也有相同的感觉,她认为桨板是一项“有动有静”的运动。动的时候可以和朋友比拼速度,静的时候可以躺在甲板上,纳凉、看云、发呆。“大自然能给人治愈感,是很好的给自己充电的方式,充满电就可以回去继续拼了。”

“在水中看与在岸上看,完全不同”,对于卡戴珊来说,在桨板上,可以换个角度去感受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她还记得,有一次看到一对情侣一起在桨板上看夕阳,很安静,只有风轻轻吹动,水面波光粼粼,“很浪漫,感觉置身于电影之中”。

▲ 卡戴珊喜欢在桨板上看日落。 图 / 受访者供图

多位爱好者都感觉到,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桨板感到好奇。乐璐璐所在的西安,水域并不算多,但周围越来越多不会游泳的朋友都来咨询怎么买桨板;而卡戴珊也遇到越来越多路人的搭讪:这玩意好学吗?桨板多少钱买的?能不能教教我怎么玩?

玩法、拼技术,不拼价格

玩家入一个新坑,第一件事就是买装备。

一套基础的立式桨板运动装备分为:桨板(充气型和硬板型)、划桨、救生衣、充气泵、个人用品(泳装、防晒霜、手机防水袋、遮阳帽)等。而这些基本配置,都可以在网上买到。

在国内的桨板圈子里,玩家们普遍认为,入门级别,所需的装备数量不多,且比露营、滑雪设备的价格要“友好”得多。

乐璐璐观察到,她的朋友中每周去玩桨板的人还没那么多,更多人是找她体验这个项目,因此大家都会借用她的桨板,同时她也会为朋友们准备多件救生衣。

买一套基础桨板装备需要花多少钱?按照一位网友列出的清单,一套装备的总价在4000元左右,其中桨板的价格占到一半。

▲ 图 / 小红书用户“猜火锅”

而冲浪板和桨板的品牌相对分散。过半数的板类品牌来自北美、澳洲及欧洲等地,如AZTRON、BOTE、SIC、Aqua Marina等,在多年发展中,也诞生了一些高端品牌,加拿大高端水上品牌BeauLake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充气板的价格为1950美元左右,与国内产品的价格相比高出13倍。

而国内市场,过去多为贴牌产品,且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从业十年的国家桨板教练讲师虞雷称,因为中国是桨板代工出口的大国,每年代工出口的桨板数量较大,由于许多工厂转内销,国内桨板市场竞争激烈,致使桨板价格整体下降。

一般单板的价格在800元-2000元左右。许多玩家注意到,在闲鱼等平台上,有不少商家在售卖外贸尾单桨板,价格低到千元以下。

玩家们更在意的是装备的玩法进阶,例如,在静水环境下有休闲板、旅行板、竞速板;在非静水环境下有漂流板、冲浪板等。

“没有限制、融合性强,也是桨板的一大特色。”卡戴珊称,不同的板也代表了不同的玩法,它可以跟瑜伽、路亚钓、飞盘等很多项目结合,它相当于户外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可能性和适应场景都比较多。”

乐璐璐喜欢在桨板上玩路亚钓,任由桨板飘到水域最中间,看到跟小腿一样长的鱼从桨板旁边游过,虽然钓不到那些鱼,但可以钓河蚌,也是一种野趣。

▲ 乐璐璐在桨板上钓鱼。图 / 受访者供图

弘健AAPC划桨俱乐部负责人温馨称,休闲玩家爱在静水中玩桨板,一些进阶玩家则喜欢在公开水域玩,比如去海里玩桨板冲浪,部分爱冒险者会在技术娴熟之后,尝试“白水桨板”(漂流的进阶形式),前提是有相应的救援措施。

虞雷此前也是激流和极限运动爱好者,他建议,没有进行过系统性技术学习的玩家,玩“白水”容易产生危险,千万要注意安全。

这就又涉及到桨板圈子的另一种进阶——技术的进阶。

当爱好者入门后,在技术层面会各有侧重,有的注重研习花式技巧,有的追求竞速。“想要提升技术,就需要去专业的俱乐部进行进阶,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和精力,需要大量练习。”温馨表示。

桨板的培训机构及俱乐部的课程,一般分单次体验型和长期训练型。以北京地区为例,体验型消费包括入场费和教练指导费,收费情况在300元/1.5小时左右;长期训练的用户,可办理会员卡,一般在2000元左右,半年内可多次使用。

桨板的火爆也吸引了一批“打卡”者。温馨认为,这个群体间接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让更多人关注到桨板运动。

“行业里有专业选手、职业划手,也有业余爱好者。”虞雷说,“不少运动都存在所谓的鄙视链,对新人的包容度不够强,但桨板没有所谓的鄙视链,不同的圈子都是各玩各的,专业选手玩的是竞技运动,职业划手看重的是职业赛奖金,而业余玩家的目的是休闲。”

如果有鄙视链,那么,多位受访者都认为,任何一个运动,鄙视链的最顶端是安全,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桨板,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桨板市场真的火爆起来了吗?在多位受访者眼里,各项配套的管理措施、水上安全教育程度,仍需完善。

首先,多位桨板行业人士告诉开菠萝财经,目前国内各城市的水域开放程度以及相关政策不同,甚至处于灰色地带。比如,在一些城市的护城河以及开放式公园湖里,虽然并不会制止人群下水,但也并不意味着是支持的。

“河边的牌子一般会写‘文明亲水’,没有明文禁止,理论上都是可以下水的。以及基本每个河道都有水质的公告,达到饮用水级别的区域、水库是不允许下水的。”卡戴珊称。

城市的水质问题的确是桨板爱好者的关注点之一。卡戴珊称,在自己的笔记下方,很多人会讨论这片水域的水质情况。但她感觉到,近几年城市公共水域的水质在明显变好。“小时候经过护城河的某段,都得捂着鼻子,现在眼见水质越来越好,河边也修起了公园健身步道和景观植被,户外运动的人也多了起来。”

其次,在许多从业者眼中,桨板正成为一门新兴生意,与之相关的生意目前以训练基地和俱乐部为主,其背后有一个潜在问题,与露营和飞盘相比,投入更大、模式更重,赚钱更难。

温馨主理的弘健AAPC划桨俱乐部,背靠弘健体育文化发展(西安)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多个水上运动俱乐部。她告诉开菠萝财经,和外界看到的桨板运动的火热不同,桨板俱乐部想赚钱并不容易,大部分俱乐部目前的状态是,“还在靠热情付出”。

“水上项目的场地大、管理难,加上器材耗损、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还有配套保险费用,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除了资金,还需要配齐相关的资质证件,比如水域合法运营权,合规的配置和救援队资质,教练也要有相关的教练证。”温馨称。

“行业的爆发来得太快,持证上岗的教练数量,完全跟不上井喷的群众需求量。”虞雷告诉开菠萝财经,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教练培训班暂时没有开课。

除了上岗资质,在温馨看来,想做好一名专业教练证并不容易。“教练不光要学技能,还要学水流、天气、救援、航行安全等各方面的知识,要考虑的细节特别多。”

虽然国内的桨板运动还有不少限制,但不妨碍从业者们对这项运动的未来抱有信心。

桨板的各种属性都非常像滑雪,但水上运动的市场潜力比滑雪要大得多。虞雷称,因为桨板不局限于某个区域,江河湖海都可以;同时桨板在南方城市几乎没有季节性限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19年全球水上运动市场的规模约为432亿美元,到2021年将达到552亿美元。另据数据咨询公司Technavio的数据,在2021年至2025年的预测期内,全球站立式桨板市场规模预计将以近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1.08亿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开菠萝财经,桨板运动有机会“冲奥”,彼时,桨板将迎来更大的爆发期。“到那时,桨板将从专业化到全民化,产业链上下游也会更完善,从业者也会更积极。”虞雷称。

温馨此前和国外很多桨板及水上俱乐部有过接触,也看到了国外的相关产业链运营得非常成熟,用户接受度和运动普及度都很高,她坚信桨板在国内还属于蓝海市场,行业将迎来爆发。

可能有不少小伙伴都想不到,平时接触最多的娱乐形式:音乐,也能产生各种形式不一的“鄙视链”。

从简单的音乐平台鄙视链,到复杂一些的音乐风格鄙视链,再到各个音乐风格中暗藏的歌手鄙视链,只要你的手机里有音乐相关的内容,它一定在某个鄙视链中有一席之地。

而在这些鄙视链中,还有一条鄙视链可能是大家怎么也想不到的,那就是音质鄙视链。

在一部分“音乐发烧友”中就存在这样一种鄙视链,甚至这个鄙视链还分成多个不同流派:一大类是各种音乐文件格式或存储介质之间的鄙视链,另一大类则是播放设备之间的鄙视链。

然而,这些鄙视链到底有什么意义,各种不同存储方式、播放形式能对音质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黑胶、CD,哪个更适合保存音乐?

和很多其他圈子一样,音乐“发烧友”们在谈论音质时,首先会讨论的就是设备。

浏览相关论坛,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这些设备孰优孰劣的讨论。

而不同发烧友之间对这些设备有没有区别也各执一词。

因此,要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从不同设备播放音乐的原理不同,我们似乎可以简单辨别不同设备的音质可能会有怎样的区别。

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就是要想获得最好的音质,一定得去设计合理的音乐厅听现场演奏。

当然,小黑这里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音乐载体主要是黑胶唱片、CD、手机/电脑和专业播放器等。

那么,这些音乐载体真的会对音质有较大的影响吗?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不同载体存储音乐的原理。

对很多近几年开始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爱好者来说,黑胶唱片是他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哪个渠道,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对黑胶产品的营销甚至吹捧,也带动了不少爱好者对它趋之若鹜。

但在事实上,黑胶唱片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好的音质——至少大部分情况下如此。

▲ 近几年的黑胶热,过度营销是重要原因

根据外网一位声学工程师的介绍,黑胶唱片与CD的最大区别,是存储介质的不同。

黑胶唱片采用的材质基本都是乙烯基,这是一种有机材质,用作存储介质时,动态范围一般在40dB~60dB左右。而CD的动态范围则至少为96dB。

Tips:音响的动态范围是指音响设备重放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静态时系统噪音输出功率之比的对数,单位为分贝。

同时,信噪比越大,那么其中能存储的音乐的最高音质也就越高,因此CD的音质上限要远高于黑胶唱片。

当然,这里说的CD音质仅仅是指唱片CD的音质,而非我们存储数据的CD,这两者之间有微妙的区别。由于这不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所以就不展开来说了。

根据小黑找到的资料,磁带,即通过磁层带状物存储信息的介质,其动态范围也与乙烯基在同一水平线。

当然,这是在其他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做出的对比。

当然,谈论黑胶和CD之间的音质优劣,并不能单纯用动态范围进行比较。但即便是其他方面,我们也很难找出黑胶音质优于CD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频响、声场。

事实上,许多唱片公司会为一张唱片的不同载体录制多个版本,以满足不同存储介质的特点,例如为黑胶唱片录制的版本,可能会刻意压缩动态范围,以产生更具动感的声音。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大胆”地下一个结论:单纯从存储介质的角度来说,黑胶唱片和磁带的音质,是无法与CD相比的。但这并不代表黑胶唱片不能带给我们动听的音乐,毕竟动感也是一些音乐类型追求的元素。

另外,用黑胶唱片听音乐也比CD更有仪式感,而仪式感是提升愉悦度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固然可以享受黑胶唱片带来的音乐,但也绝不能因此相信各路商家对它做的无脑吹捧。

还有一点,音质的好坏并不仅仅由存储介质决定,还取决于许多方面。

格式不同,也是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

上文中提到,唱片公司在录制唱片时,往往会录制三个版本,前两个分别“专供”CD和黑胶唱片,那第三个版本是给什么地方用的呢?

答案就是:流媒体平台。

由于流媒体的响度标准与前两者都有不同,因此有时唱片公司会专门发布这一“第三版本”。

当然,流媒体“专供”版本一般不会对音质产生什么影响,小黑在这里也就不细说了。

一般来说,流媒体平台,或从网上下载的各类音乐文件的音质下限是低于CD的,这是因为在网络速率、存储容量、编解码器等因素的影响下,互联网音频的首选格式是MP3,而这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

Mp3格式的音乐之所以体积较小,是因为它对人耳不太敏感的高频声音信号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甚至忽略,而对低频声音信号则采用了较小幅度的压缩,在保证整体音质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文件体积。

然而,mp3能做到的也仅仅就是不失真了。正因为它对不同的声音信号进行了不同幅度的压缩,即便是采用最高采样率320kbps的mp3格式音乐也会丢失一些信息,这让它在“真正的发烧友”心中是应该扫进垃圾堆的格式。

即便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无损音乐,指的也只是完整CD品质的音乐。

然而,人们对这些都还不满足。在对音乐品质无限追求的驱动下,高解析度音乐应运而生。根据日本音乐协会JEITA的定义,高解析度音乐是指比CD音乐的采样率和比特率(44.1kHz/16bit)更高的数字音乐。

▲ 高解析度音乐的比特率一般是24bit

高解析度音乐有两种常见的编码模式,要对比这两者也有些复杂,因此大家只需要了解两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件事,是一些高解析度音乐同样会采用无损音乐的格式,如FLAC、WAV等。第二件事,就是不同的高解析度音频类别也有一定的区别,录音室原装母带一般认为是最优质的版本。

当音频的采样精度达到高解析度音乐常见的24bit时,音乐的动态范围可以达到144db,大大高于CD可以达到的动态范围,更大程度上还原音乐的细节。

当然,如此高的动态范围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现在还没有一款解码芯片可以达到如此高度。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也限制了高动态范围的实际意义。

输出设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收听设备”

说完了存储介质和音频格式这两个与音源有关的方面,接下来要谈的就是与我们的实际听感有关的方面:输出设备了。

虽然存储介质和音频格式决定了音乐音质的上限,但其实要在这两个方面获得提升并不困难。想要真正获得更好的音质,最难的一点还是输出设备。

▲ 耳机是日常接触最多的音响设备

其实,输出设备包含的硬件范围非常多,从手机、电脑、播放器等播放设备,到耳机、音箱等音响设备等。即使是同类设备之间形态也有极大的差异,其上限与下限也差距甚远。

单论耳机,在淘宝上就可以轻易地找到低到10元以下,高到万元以上的产品,其他输出设备也大抵如是。

▲ “发烧”级耳机价格和低配MacBook Pro在同一档次

正是因为输出设备在整个音乐播放环节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价格“霸权”,因此整个音质鄙视链中最复杂且最令人不解的就是各类输出设备的鄙视链了。

▲ 知乎用户整理了耳机鄙视圈错综复杂的关系

价格高的可以鄙视价格低的、有线耳机可以鄙视无线耳机,甚至品牌之间也存在各种鄙视情况,例如所有品牌都鄙视Beats。

然而,恕小黑直言,这些鄙视链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渣渣。

首先,让这些“鄙视链”成为渣渣的,是我们的耳朵。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人耳朵能分辨的动态范围仅有100db左右,能听到的频响范围也仅有20Hz到20KHz,因此即便CD的录制标准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国内的一些发烧友论坛也做过相似的测试。他们找来一些自称“金耳朵”的用户来听普通无损音乐和Hi-Res音乐,发现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准确分辨出两者之间的区别,甚至能听出320kbps采样率mp3与无损音乐区别的都不多。

其次,虽然输出设备的音质高低确实与硬件本身及其搭载的软件有较大关系,例如电脑的独立声卡音质一般高于集成声卡、无损播放器输出的音质往往好于手机等,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过度追求更好的硬件设备意义并不大。

由于篇幅限制,小黑在这里无法展开讨论不同硬件材质、技术对音质的影响,因此只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以音箱为例。虽然大部分人都能在仔细聆听时感受到百元档音箱与千元档音箱之间的音质差别,但在日常生活中,用百元档音箱听音乐的用户不在少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听的音乐风格不同。

上图是1985年到2007年出售的CD平均响度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的平均响度是在不断增加的,这也就导致了两个问题:首先,流行音乐的细节越来越难以听到,这个问题也导致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用户也就越来越无所谓用怎样的音箱了。

此外,要想真正听到更优秀的音质,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以小黑此前关注过的“发烧级”消费音箱索尼CAS-1为例,在包装中会随机附带两张用来定位音箱的纸。只有将音箱底座按照纸张镂空位置放置,再将音箱放在底座上,才能获得“最佳欣赏位置”。

而大部分用户是无法用如此有“仪式感”的方式收听音乐的。

最后,哪怕我们拥有了Hi-Res音源、最好的播放输出设备,也难以真正享受到它们的价值,因为收听方式也是决定听感的重要因素。

相信小伙伴们都见过录音室的内景吧——对小黑来说,那满墙的消音棉是在各种器材之外震撼小黑的第二因素。

固然我们不用像录音室一样苛求收听音乐的环境,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各种外界噪音依然会干扰我们的听感。

结合上述种种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固然更好的存储介质、音源格式和硬件设备能带给我们更好的音质,但一来大部分人并不能有效地感知到音质上的提升,二来为了将自己能感知到的音质从80分提升到哪怕85分,都需要付出巨大的金钱成本,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而小伙伴们在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时,也就没有必要参与这些奇奇怪怪的鄙视链了。

图源:Pixabay、索尼官网、相关论坛截图、百度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鄙视链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