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有什么作用?

作者:何南野/南野先声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野先声”

昨天晚上CFA三级出了成绩,一不小心过了,这几天忐忑之心总算落了地。第一次如此顺利的通过一个考试,一至三级都是一次性过,运气确实不错。反观之前参加过的国内考试,CPA科目多、难度大,花了不少时间,投行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认真考了两次,外加一次纯裸考,整体都不是很顺利。

CFA,英文全称为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中文名叫特许金融分析师,号称“华尔街的入场券”、“金融分析第一考”,听起来挺唬人的,估计略有夸大。不过报名费确实很贵,不考虑重考,报名费就要花费2万多块钱。

CFA考试分三个层级,一级、二级、三级,依次递进,考完上一级才能考下一级。一级一年可以考两次,一般是6月和12月,二级、三级一年只能考一次,所以最快考完CFA,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平均而言,一级通过率为40%,二级通过率为44%,三级通过率为52%,看起来每一级很高,但要通过全部考试,最终的通过率为40%*44%*52%=9.2%,其实也是不高的。

近年来,由于金融行业的火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挤破脑袋都想踏入这个行业,CFA顺势成为很一个很重要的“敲门砖”,同时,近年很多城市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步伐,为了吸引CFA持证人,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北京:对于来京工作的,可办理调京手续并办理本市户口;上海:拟培养3000名CFA持证人,在医疗保障、住房等方面给予相应便利;广州:对当年新引进的金融领军人才将一次性给予安家补贴100万元;深圳:鼓励金融从业人员积极参加CFA,按照用人单位提供的报考费用补贴给予1:1奖励补贴……”。上述两大因素一叠加,吸引着一大批中国考生前赴后继的踏进CFA的考场之中。

最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有16万左右的CFA持证人,中国大陆有5,982名,占全球比重约为4%,且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地区,其中上海有2,346名(占全国比重为39%),北京有1,768名(占全国比重为30%),深圳有631名(占全国比重为11%),整体还是比较稀缺的。

踏上CFA考试之路,说实话,有点机缘巧合,一是那段时间正好没那么忙,周末时间还挺多的,觉得有必要考个考试充实下自己,技多不压身嘛;二是虽然工作已经两年多,但对自己的考试能力和看书能力还是挺自信的,英文也还可以,看老美的书压力不大;三是以后说不定有机会去国外发展发展,持有个国际公认的金融证书好与国际友人打交道。所以,一冲动,报了CFA一级,开始踏上了CFA一年半的不归路。

CFA复习资料,主要有三大系列,一是CFA官方出的原版书,原版书的课后习题比较好,与CFA考题几乎类似;二是Schweser notes,美国一家教育服务商根据原版书总结出的资料,很不错,用的人很多;三是金程或者高顿的CFA讲义和视频资料。一级,看了notes,做了原版书的课后习题;二级,套路与一级一样,不过二级开始有点难度了,少数看不懂的部分听了下金程的课件;三级,先看了一遍书,发现比较难懂,改去听金程的课件,总结的不错,最后临考做完原版书的习题,就奔赴考场了。

考了一轮下来,发现CFA除了二级、三级有个别知识点比较难,整体是不难的,毕竟老外比较注重素质教育嘛。相比较而言,国内的考试无疑是最难、最变态的。第一考非高考、研究生考试莫属,各位肯定能感同深受,第二考可能是CPA考试,惨绝人寰,第三考可能才轮到CFA考试,科目多、全英文,最后是投行的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法规多、难识记。

如果硬要说点CFA考试的困难,那主要在三点,一是全英文试题,三级的时候还需要写英文句子来回答问题,对于很多英文不好的人而言,确实是有点挑战的;二是每一级都涉及广泛的与投资相关的内容,一般有10个科目,知识点很多;三是时间跨度长,最快也要一年半才能把三个级别的考试全考完,中间有任何耽误或者没过,可能都要增加一两年的时间,这对人的耐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图1 CFA的考试科目与分值

资料来源:中国CFA考试网

关于CFA复习经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每个人基础和底子不一样,各有各的偏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

但总结来看,有三点是比较重要的,一是要保证足够长的学习时间。一般而言,CFA每一级考试至少需要3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按照一天3-4小时匡算,每次需要复习80天左右。南野每级考试都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复习备考CFA,粗略算了下,总共花了600-700个小时,算是复习时间比较少的了,不太值得借鉴;

二是保证有效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因为高效学习2小时,胜于低效学习4小时。毕业至今,在学习方面,南野还是一贯能静下心来的,看书效率还不错;

三是要专注,要抵制住各项诱惑,世界那么大,诱惑如此之多!要控制玩手机、看微信的时间,要控制约会、娱乐的时间,南野清明节、五一节都在家里学习,520也在家里学习,还算抵制住了不少诱惑的。对于考CFA的人,各种节日可能都暂时与你无关。

工作之后,考证是否必要?

很多人会问,工作之后,考证是不是必需的?说实话,答案绝对是NO!

一是考证只是这个行业的敲门砖,实操才是金刚钻。工作之后,最重要的不是证书,而是工作能力和经验的提升,是工作不可替代性的提升,是想法设法成为公司不可或缺之人。工作多年之后再次跳槽,各类证书的作用一定是微乎其微的,下家最看重你的,还是你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CFA考试内容更多与股票投资市场有关,因此更适合从事证券市场投资的人去参与。南野是干投行的,用处其实是不大的,工作中很少涉及,远不如CPA(中国注册会计师)来的有用。

二是考证的本质是学习,只要工作之后,你能一直保持学习、保持思考,那考不考证又有什么关系呢?实质比形式更重要。

但工作之后,如果学有余力,考考证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一是考证能让你有规划、有系统的重新学习一门知识,这些知识说不定在日后某个时间,就能派上用场;

二是考证的旅途,也是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至少可以保证学习能力不会因工作之后退化的那么明显。未来是快速迭代的时代,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分工产生深远的影响,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至少保证不会被快速淘汰;

三是考证的过程是磨练自身内心的过程,教会你自律、抵制诱惑和延迟享受,这些可能是未来事业有所突破的重要因素;

四是考证能带来很强的成就感和充实感,而人的一辈子,可能就是需要不断的攻克困难,找到成就感,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

五是匆忙的时代下,很少有人会停下来认真去了解一个人,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一些标签去先入为主的看待一个人,比如名校毕业、金领工作、钢琴十级、马拉松冠军……证书也可能是当下了解一个人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了。因此,不停的给自己贴标签,可能可以更快地结识很多愿意与你为伍的朋友,在事业上获得更多来自他人的帮助。

考证并非为了告诉别人,“我考过”

考证并不是必要的,但不管考不考证,都不应该让自己活的很舒服。2019年湖南卫视《歌手》总决赛中,蜚声国内外的歌唱家刘欢如愿拿到了冠军,然而他在节目中两次谈到自己的女儿,都不免流露出一丝丝的惋惜。刘欢的女儿音乐天赋极高,但是不喜欢练琴,而崇尚“快乐教育”的刘欢及其妻子没有坚持让孩子练。多年以后,刘欢一直因为“没有逼女儿一把”而耿耿于怀。所以,每个优秀的孩子后面都可能站着狠心的父母。

小孩尚且如此,成年人又何当不为。考证的过程,或者在工作生活中直面问题和挑战的过程,就是一次次“逼自己”、“推自己”的过程。逼的多了,推的多了,在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否有助于你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呢?

正所谓“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考完CFA,写点感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何南野,自媒体“南野先声”创始人,财经专栏作家,投行从业者,CPA,CFA,专注于股权投资、企业上市、并购重组、技术与商业等研究、实践与解读。

“三亩大叔”可能在美妆行业并不被熟知,但在一些90、95后年轻消费者心中,像是技术大神”或者“邪教教主”般的存在。

7月31日,淘美妆商会2017年中峰会主办方邀请其作《从深挖产品属性谈客户粘性》的演讲,有媒体女记者表示:“可惜没来,我是他的粉。”采访后,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说:“羞涩学霸,自带冷幽默,我被三亩大叔圈粉了。”

这位身高不够,颜值也不能凑的大叔,为何自带“IP光环”,种草这么多少女?

好奇,真的好奇,我赶紧掏出手机加了他的微信。

△三亩大叔作《从深挖产品属性谈客户粘性》的演讲

三亩是微信公众号言安堂前创始人,2016年5月开始做内容电商,目前粉丝数30万,是一个解读护肤品配方的技术号,也有自己的微店和淘宝店。

三亩本名叫黄焱,安徽人,清华化工博士,资深配方师,06年加入强生,曾任强生全球研发中心资深研发经理,2016年从强生辞职。

三亩自称是一个特别能跟研发人员打交道,尤其跟配方师聊的来的人,用他的话说“言安堂是一支配方师团队”。

清华学霸为什么做公众号?

“因为跟人打了一个赌。”三亩腼腆一笑,“我一位同事也写公众号,就建议我写,我说小意思,她说你要写就连续更一年,我说好。”

然后就真的更了一年,而且后面也就没有停下来,继续更新了下去。三亩自称不是一个聪明、有天分的人,就是比较坚持。

一开始写读书笔记,大概4000粉丝左右的时候,合伙人赵国庆建议他把这个公众号做成美妆技术类公众号。

三亩说:“你疯了,这能养活自己吗?”

赵国庆就天天给他电话:“你写吧,你肯定行。”

拗不过,就写了美妆方向的文章,而且越写越多,最后这个公众号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美妆科普号。

言安堂的名字,出自《千字文》:“容止若思,言辞安定”,大意是言语对答要安定沉稳。

“虽然听起来像个野鸡品牌,很多前辈说赶紧改名,但是一直没改,因为我们的初衷是好好说话,把护肤品行业的事说清楚。”三亩解释道,2016年初开始筹划,5月完全写护肤类内容,目前内容全职写手共2人,也会向业内资深专家、皮肤科医生以及医美医生约稿。

说到最大的特色,三亩认为自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是一个有效地自动梳理客户需求的平台,你只要把文章写出来,展示自己,客户主动来找你,并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

比如,粉丝问夏天易出油,有没有适合的护肤品?

三亩会建议一个他熟悉的产品组合,据说按照这个组合两周内就能变成混干性的肤质,如果客户觉得这个组合比较贵,那么就会建议一个性价比更高但是效果没有这么好的产品套装。

比如,有用户留言说,如何才能带妆跑步?

他会先问清楚,“为什么要带妆跑步?”理解其用途后,他就想办法与配方师沟通,哪些产品最合适,满足其出汗也不脱妆的需求。

“最开始内容很枯燥,偏干货,我们都是理工科的男生,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谈感情。有了女生加入团队后,风格变得多元,开始追热点,标题变得略带‘惊悚’。我们希望用户在言安堂的阅读变得轻松,同时获得一些知识,她们这样就能定期看一眼言安堂,遇到皮肤问题也会想到在这问一问。”

言安堂公众号下设导航条分三类:一是护肤工具,方便用户查产品成分,同时列有文章合集,包括肌肤关于痘痘、敏感皮肤、医美、用户提问等问题,以及产品分析和成分党;二是护肤顾问,专门设有一个服务号用于用户提问,并根据问题解答其护肤问题,三是三亩优选,设有微店和淘宝店。

对于接下来的规划,三亩说,“我们是一开始就注重收集用户问题和解决需求的平台,在我们这收集客户需求,找到消费者的问题,然后跟配方师密切联系,产生真正好的产品。”

他认为,好的内容就是广告,好的产品就是渠道。

从2016年5月到现在,短短14个月的时间,三亩如何做到圈粉无数?

最开始,言安堂第一批粉丝大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配方师,因为三亩团队都是技术出身,写的是技术文章,当配方师分享科普贴时,消费者就很易接受。

“从开始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现在慢慢变成考虑用户想看什么——要克服过强的表达自我的欲望,重要的是用户从你那获得了什么。”

三亩总结了四点“套路”:

1、早上6:30更文。大多公众号是晚上22:00推文,这一时间是抢不过感情号、大V的。三亩选择早上起床前推送,是因为是女性最理性的时间段,起床拿着手机上洗手间,这3分钟最适合看干货技术贴。定时更文,让用户形成习惯。

2、每篇文章不超过1500字。文字不要太长,因为用户没有时间。

3、不做品牌广告。言安堂内容没有广告,什么成分能解决什么皮肤问题,通过反复反复的教育,告知用户适合用什么产品。

4、减少顾客决策时间。比如烟酰胺,这个活性物有众多的功效,如美白、控油、抗皱等,而言安堂就反复宣传这个活性物本身——通过这些反复地宣传,在言安堂的读者心目中,不管是Olay,SK-II、还是雅芳,只要是以烟酰胺为核心的产品,都是“烟酰胺”品牌。烟酰胺含量高的产品,三亩推荐的,价格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的,用户就会下单。

为什么会有这一效果?三亩说是因为前期不断科普烟酰胺的作用,跟用户产生绝对的信任。“我有一段时间推过霍霍巴油的文章,用户就评论说,我是霍霍巴邪教教主。”

三亩很认同一句话品牌的目的就是帮助客户减少决策时间,减少时间成本。烟酰胺就是一个成分品牌,通过反复教育,让用户变成自动化的下单手。

什么样的人群是言安堂的用户?三亩坦言曾做过数据调研,用户年龄在18-24岁之间,以本科生、刚毕业的白领、准妈妈和哺乳期的妈妈为主,其中95%是女性用户,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理工科毕业。

怎么实现扩粉呢?三亩总结说,言安堂跟别人不一样,用户一般不会选择在朋友圈转发,而是点对点的主动分享,用户觉得这篇文章好,会定点转给闺蜜或好友,所以不会有爆发性的粉丝增长,都是一天天写文章积累起来的。

2016年7月,三亩第一次在微店卖货,1个小时内卖光,当时拉了一个300人的微信群,寄货时给每个人写了一张卡片。

“我们是被用户推出来的,开始坚持不卖,有粉丝说想要一站式服务,直接在言安堂买,所以就半推半就地卖产品。”

“但不好意思直接在订阅号里推,有人不愿意看广告,所以就做了服务号。怎么转到服务号呢?服务号专设答疑服务,用户有问题就转到服务号的客服。“

“服务号推的文章,是粉丝问答的集锦,也是广告文,从粉丝的角度出发,帮她解决问题。服务号阅读打开率达95%以上,进店率50%,转化率在10%,最后不能卖,是因为缺货了。”

内容电商,各店铺产品差不多,怎么做到跟别人不一样呢?

三亩介绍说,“让客户觉得你在帮他干活,而不是你在卖货。要把客户的解决方案做出来,比如客户需要控油,而这一目的需要搭配几个品牌甚至几个公司下面的不同单品,那我们就组合起来,形成解决方案推荐给客户——客户肯定会各处比价,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比来比去太烦,会选择信任度高的平台,比如在我们这购买。”

三亩认为,做内容电商,一开始真的不能太计较毛利,有时候平进平出,如果真的解决了客户的需求,就会产生粘性,言安堂的高回购率就是经常牺牲自己的毛利为代价,一旦建立信任,后面的生意就水到渠成。

三亩语速很快,率真又不失幽默,他说最开始是没什么方向和战略的人。他认为目前言安堂就是一个配方师团队,不是渠道商,也不是媒体,最后还是希望做研发。

“我们团队大多数是配方师,目前支持我们的有前雅诗兰黛集团研发总监王天翔博士、前欧莱雅(美国)研发中心研发经理吕绍祥博士、原宝洁亚洲研发中心研发总监杨建中博士,在我们工作团队内部也有原强生全球创新中心的资深研究院吴江和吕奉祥,高级研究员张英皓等人,大部分都是清华和复旦的博士硕士。作为配方师,我们找到了一个跟客户更好交流的平台,我们要做得就是更加努力,让更好的产品有机会被开发出来。”三亩说。

记者手记:有人说,全世界的电商都在做内容社区,全世界的内容平台都在转做电商,电商也遇到了线下门店的难题,比如开了一家店,消费者在产品过剩和信息轰炸的当下,如何主动找到你?

言安堂就给出了一种答案,整合业内知名配方师,定期推文,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推荐适合的护肤品组合,与年轻消费者产生情感链接,形成高粘性和带货能力。

这类偏专家型的技术号,值得业内人士借鉴,一是年轻消费者不好忽悠,他们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需求,让他们种草买单,需要拿出诚意和专业度,精准了解客户需求,让自己成为某领域中的KOL,解决他们的需求;二是私人订制和个性化服务,用内容社群的思维做平台,前期虽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但不失为新品牌或小众品牌脱颖而出的一种方式。

坚持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等待时间的回报。

这些年来,多少微信公众号运营黑丝熬成白发,多少年轻的脑瓜愁到撞墙,多少青葱少年掉发不止。好了,现在作者给大家献上一份详细而完整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实战攻略,请享用~

头疼的标题、永远找不着北的选题、一批批飘过的热点、爆款阅读量考核、涨粉与取关、创意的枯竭等等……

这些年来,多少微信公众号运营黑丝熬成白发,多少年轻的脑瓜愁到撞墙,多少青葱少年掉发不止。

从刚开始的激情四射、活力十足,到现在的迷茫、焦虑、不知所措。我们不缺一个个鲜活的刷屏级案例,缺的可能是让我们循序渐进的系统知识。

之前笔者给大家分享过很多关于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内容,很多小伙伴反馈不错,说很多发愁的问题马上就慢慢有头绪了。这里,笔者把这些内容再次梳理了一下,希望能帮大家更系统地解决公众号运营问题。(文章较长,希望大家耐心阅读)

  1. 公众号阅读量是怎么来的

01 公众号阅读量是怎么来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应该先思考一下这几个公式:

  • 文章总阅读量=已关注用户阅读量+未关注用户阅读量;
  • 已关注用户阅读量=粉丝总量x会话标题打开率;
  • 未关注用户阅读量=覆盖朋友圈用户总量x朋友圈标题打开率;(未关注用户主要考虑朋友圈渠道,这里忽略其他小流量渠道)
  • 覆盖朋友圈用户总量=文章总分享量x用户朋友圈平均好友量;

文章总阅读量=粉丝总量x会话标题打开率+文章总分享量x用户朋友圈平均好友量x朋友圈标题打开率。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精准的数学公式,但能很大程度上反应一篇爆款文章总阅读量的重要组成。文章总阅读量还包含很多细项,整体包括:

  1. 好友转发 (包括转发到好友、转发到群)
  2. 朋友圈 (包括转发到朋友圈、发链接到朋友圈)
  3. 历史消息 (包括关注后查看、未关注查看)
  4. 看一看(文章被推荐到微信“看一看”)
  5. 搜一搜 (在微信搜一搜直接搜索文章阅读)
  6. 其他:微信菜单、公众号页面模板、公众号自动回复、公众号文章内链点击、微信收藏阅读、图文阅读原文点击、微信页卡(包括图文页下广告点击、原创文章被转载后点击)…..等等。

这些在阅读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用这个公式作为思考模型完全没问题。沉下心来好好思考和推敲,你能从中得到很多运营方向的启发。

二、3个选题方向、1张选题图

“一篇文章成功的80%都靠选题”,听起来夸张,做起来就相信了!

但是~选题难啊!公众号要做什么内容,一直是运营者发愁的事。有建立自己选题库的还好,不然就是从早到晚的选题、选题、选题。很多小伙伴都为此抓狂。

特别是新手,很多不知道从哪入手,每天做一篇是一篇,完全没有头绪。笔者给大家三个选题方向,对所有公众号基本都适用。

我们说公众号要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要能帮他们解决某个问题,对不对?那说到底,究竟要提供哪些有价值的内容?又是帮用户解决哪些问题呢?

我们可以提供3种选题内容,解决3个问题。

  1. 写观点干货类,能提供技能指导。
  2. 写情感心态类,能帮助心灵慰藉。
  3. 写新闻热点类,能缓解资讯焦虑。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类人群都需要技能指导、实用建议及干货类的内容;所有人都需要有内容能提供慰藉、抒发情感、缓解压力,或者帮助表达,甚至发泄情绪;所有人也都需要接收最新新闻热点,行业资讯。

这3种选题内容基本是所有人都需求的!这样的内容更容易生存,也活得更久。

总结起来就是用户存在:知识焦虑+情感焦虑+资讯焦虑。

而为了做好这3种选题,防止跑偏,我们还需要思考3个关键项:

(1)公众号类型定位——解决这3种内容的占比问题

你公众号存在最核心的目的是什么?定位是帮“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解决“什么问题”!

明确这个问题,然后针对定位确定你是要做干货观点类的公众号,还是新闻资讯类,或者是情感类?这直接决定了以上3个方向的内容在你公众号的占比,不至于跑偏。

(2)垂直细化方向——解决这3种内容的范围问题

不要追求大而全,做好小而美就很好了,你的垂直细化方向直接决定了你公众号内容的范围,不要太宽泛。

写干货时就是你所属领域下的细分知识;写情感也不是大到没边界,虽然现代人的大多情感诉求差不多,但是不同人群情感诉求点都不一样,职场人有职场人的烦恼、95后有95的烦恼、年轻爸妈也有他们的烦恼。

写新闻热点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新闻和公众号属性的关联性,各个群体有都有各自关心的话题和角度。

(3)自身人格化定位——解决这3种内容的风格、价值观、调性问题

你的公众号想要塑造怎样一个人?这不仅帮你区别于其他账号,也帮助用户通过个性鲜明、情感饱满、印象具象的人物模型来感知账号。

而这一点直接决定了以上3个方向内容的写作风格、表达方式、语言特色、内容调性等。

好了,有了这3个选题方向,接下来我们需要让选题更细化,更系统,做一张自己的用户所需选题图谱。

我们的公众号是给用户带来价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乃至帮助用户成长,消除焦虑感。那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供“用户成长所需知识”,帮他们消除焦虑,变得更好。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列出“用户成长所需知识/信息”,并基于此不断提供用户对应所需的有价值内容,这就是选题了。比如:一个面向新媒体运营的公众号,它的“用户成长所需知识”以及对应进一步细化的内容就是这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细化是没有止境的。它仅仅是一个起点,一个庞大内容选题库的起点。

要想内容规划足够详细,要想更清楚的知道具体做什么内容,想要选题方向更明确,那这个图的每一个点就得不断的分解出下一层,不断的细化内容。

这个选题细化一定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断的补充和细化用户成长所需知识(干货、情感、资讯),优化关键项以及不必要的项。

久而久之,一个完整的用户成长知识图谱就会一步一步的呈现在你眼前。做完这一步,你的进步是巨大的,对于选题的掌控,可以说是质变。

思考一个问题:用户为什么会分享你的文章?

这就跟卖产品一样,除了产品本身好,我们还需要给用户一个购买的理由,做内容也同样需要给用户一个分享的理由。

本质来讲,每个人都喜欢分享,你见到过几个人藏得住秘密?但人又都是逐利的,没有理由谁又会分享!

那这就得说到社交货币了,它是一种可以诱发传播的因素或工具。

简单点说,每个人都有“自我分享”的欲望,我们都倾向于分享那些按照我们想的定义自己的内容。基本上,能够自我塑造的内容都是社交货币。

在生活中,货币是最容易流通的;而在互联网,社交货币最容易流通(转发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关键点就是增加内容的社交货币属性。

这种内容的社交货币主要包括:

你的内容能给用户提供谈资吗?

  • 《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 《斜杠女孩!22岁创业,28岁两登福布斯,10年内打造硅谷一线基金》

(2)帮助用户表达想法

你的内容能帮用户说出了内心想说的话吗?能帮他们表达一直压在心底的想法吗?

《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

《女生最反感男生发什么朋友圈?》

(3)帮助用户塑造/巩固形象

你的内容能帮用户塑造和强化他们想要的社交形象吗?足球迷更容易转发世界杯信息,不是吗?

《总有人问我当护士怎么样》

《爱旅游的人一定要去的十个城市!》

(4)满足用户帮助他人需求

你的内容能够让用户帮助自己的朋友、家人、同事,完成利他的举动吗?

《厉害!一枚贴纸可以守护女性人身安全原来是这样做到的》

《三大运营商宣布,9月1日起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你的内容能让他们看起来更有地位?更有逼格?还是更有钱?能让他们参与到社交比拼中吗?

《你以为,在商务舱就能睡个好觉?》

《世界500强独占115席!中国企业离伟大还有多远?》

要是你的内容在一定的质量下,还能够提供足够多的社交货币(提供谈资、帮助别人、展示形象、帮助表达、促进比较),那就能大大提高转发分享的几率。

你可以经常在创作完文章的时候,问问自己:我的这篇文章可以作为社交货币吗?读者分享转发的可能理由是什么?

微信公众号运营永远也逃不过写标题这个话题,标题直接就决定了打开率,乃至后面的分享率,成败有时候就靠标题了。

关于标题如何取,老贼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注标题的3个关键功能不可忽视:一是提高打开率;二是管理用户预期体验;三是促使分享。而不是只盯着打开率。

首先是提高文章打开率:

提高标题打开率的方法很多,比如:制造悬念好奇、与“性”相关、与“我”相关、包含冲突、利用具体数字、描绘细节、追热点傍大款、知乎体、运用对比、刺激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突出利益、营造紧迫气氛、强调稀缺性、标明地域、承诺价值、利用大V背书、盘点合集、前后添加修饰词、暗示危险、标题有指导建议、直接标明受益人、刺激情绪……等等。

笔者之前就结合以往许多公众号的标题和自己的实操,总结出了10个写标题的方法:

我们的大脑会优先识别数字,标题使用数字能增加辨识度,激发人们打开文章的欲望。如:《5小时3刷 它配得上华语最佳》

疑问句可以很好的引发用户共鸣和好奇心,而反问的语气会更强烈些,往往会打破读者的过往认知。如:《如果不能喝奶茶,我要这皮囊有何用?》

这个大腿可以是名企、名校、名人、明星、牛人KOL、热点事件等。如:《故宫出了条开运红绳,姚晨、景甜、吴奇隆都在戴》

典型的属于告诉读者:你这里有破解方法。如:《男友镜头里的你特别丑?有这简单3招就不愁了》

最简便快捷的方法就是把“你、我”这两个字加入进去,就好像读者就在你的对面。如:《恭喜你!在25岁之前看到了这篇最最靠谱的眼霜测评!》

先告诉用户产品人气旺、销量高、明星青睐等等。然后营造稀缺感或惊喜感。如:《INS上筛疯了的设计师包包,居然只要1元钱 》

戏剧化的核心,就是制造矛盾,制造冲突,制造反差。如:《每天晚上吃宵夜,我瘦了30斤》

激发用户的好奇心,但不立即揭示答案。如:《跟风买这些口红,你只会越来越丑!》

通过参照物的对比,让用户更有点击进行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如:《生理期用这10件小物,比红糖水管用100倍》

通过特定的标签和属性,圈定人群,让用户挪不开眼——这篇文章是专门写给TA看的。如:《白羊座有哪些难以启齿的小怪癖?》

这些方法确实能大大提高标题的点击率,但如果纯粹去吸引点击,能提高打开率,却也可能是造垃圾,提高不了一篇文章整体的阅读量。因为标题第二个功能就是管理用户预期体验。

标题第一个功能提高打开率,其实就是通过标题提高用户对文章内容的预期,让用户对此充满期待,激发他们点开了解的兴趣但如果只考虑打开率,肆无忌惮的取吸引眼球的标题,结果很可能就是标题党。你给了用户非常大的预期,但如果内容跟不上,不仅最终提升不了阅读量,还会造成用户反感取关。

而标题管理其实就是要做标题与内容之前的预期平衡。在提高用户预期,激发用户打开标题兴趣的同时,还要照顾用户看到内容之后的感受,标题吹大了误事。

好的标题应该是从标题看到内容能超出用户预期,而不是脱离内容放大虚谈。

这又引出标题第三个功能:促使分享。

  • 一方面,标题与内容的这种预期关系会直接决定用户是否愿意分享。就算你的内容不错,但是用户觉得过于低于标题给出的预期,有标题党嫌疑,他也不会分享。因为他可不愿意成为“标题党”的传播者,同样的预期体验他不愿意大规模给到朋友。
  • 另一方面,就算内容高于用户预期,如果分享朋友圈会影响他的社交形象,那用户也不会分享。比如《操!滚蛋》

所以,写标题不仅要考虑阅读量,也要为用户考虑这个标题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社交形象。要利己,更要利用户。

五、如何提升用户关注率

除了阅读量、选题、取标题……公众号图文能否获得新关注,是否能涨粉也一直是头疼的问题。

刷屏的案例只有那仅仅的1%,而99%的公众号却是图文打开率越来越低,哪怕辛辛苦苦把阅读量做起来,可用户看了就是不关注。

不关注何来涨粉?再多的活动和广告都没用!

在此之前,我们一定要注意:新关注都是针对外部用户的。这是一个本质问题,我们要让那些看文章时还没关注的人关注我们。

那如何让新用户在看完文章后愿意关注呢?

内容本身过硬这个点就不说了,肯定是提升公众号关注率的关键,它是一切的基础。

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方法:

不是用户点击标题进入了你的文章,他就会乖乖认认真真看你的文章。

没有文章开头去激起他的阅读欲望,让他将注意力放到文章上来,可能你的用户早跑了,更别提关注。关于文章开头,给大家一些建议。

  • 浓缩精华:可以对文章核心点进行简要概括,让读者提前有预期。比如可以在开头写出文章内容框架,让读者阅读理解更轻松;也可以概括全文要讲的内容。
  • 描述痛点:可以抛出广大读者扎心的痛点,激发兴趣,然后一步步给出建议或者解决方法。
  • 制造悬念:可以一开始制造悬念、塑造反差、形成冲突等等,激发读者好奇心。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多的开头形式了。
  • 金句名言:可以用强大的金句或名言直接给整个文章定调,马上让读者点头叫好。不过,名言好找,金句难求。
  • 讲个故事:可以开头就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会讲故事的人从来不担心不会开头,它仍然是吸引读者阅读最有效方式之一。
  • 开门见山:还可以有事说事,开门见山的表达观点。这个方法还是非常适合现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因为不罗嗦,也不绕,有啥直接说。
  • 引入事件:也可以直接就通过描述一个新闻、自己见闻或最新出现的现象等,将目光过渡到正文内容。这在文章开头的作用其实和讲故事很像。

在公众号图文中,放与不放关注引导,差别真的很大。

少数新读者会特别想关注你,而大多数读者都是处在一种可关注可不关注的状态,这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提示就会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你可以非常简单粗暴的来引导关注:也可以用一句很有特色、有调性的话来引导。

(2)公众号介绍/推荐语足够清晰

我们一般都会在图文里给读者一段公众号的推荐语或介绍,这也是提高公众号关注率的一个关键项。

读者关注一个公众号不止是为了看你这一篇文章,而是希望之后能持续在你这里看某一类文章,这个你得自己告诉他,不要让用户猜你会提供哪些内容。如果你不能给他一个明确的预期,那么他就很难选择关注你。

所以,我们需要清晰的公众号推荐语:告诉读者我们是干什么的、在解决什么问题、风格调性是什么样的、主要针对什么人群、优势点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背书等等。

(4)给二维码加一句关注引导

一般公众号结尾处都会放个二维码,而用户“最终的决策”与“开始行动”之间,就差一个“引导”,这话一点不假。

给二维码附带一句引导关注的话比简单放一个关注二维码要好太多,行为指引更明显。

(5)准备一些”小礼物”

这个方法是用得非常多的,就是让读者看完文章在后台可以获取提前设置好的东西。

如果你给予的东西确实是读者非常需要的,不仅不会受到读者的抵触,还会大大增加读者对于公众号的好感度。比如:可以像罗辑思维之前那种每天语音并推荐一篇文章;比如:可以给读者准备一些资料包/工具包/优惠包。

还可以给读者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书籍、红包口令、特权服务、会员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读者看完文章关注的可能。

(6)为新读者提供更多丰富内容

这个方法也是比较常见的,可以在图文底部以图片/标题/标签云的形式推荐更多优质文章。

这能够让新读者阅读到更多有帮助的内容,也让他们很快对你的公众号有一个内容质量以及内容方向的判断。

当然了,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它会无形中让读者觉得至少我们这个号的内容丰富度还不错。

(7)为公众号增加差异化属性

一个差不多的公众号,一篇差不多的文章,读者会什么选择关注你,而不是关注别人呢?

你需要给他一个选择你的理由!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为公众号增加一些不同,最好是超出预期的不同,体验起来更加满意。

  • 比如排版,我们可以更好的设计图文的排版,让读者阅读体验比别人更好;
  • 比如我们可以为读者把每篇文章做成思维导图,这也是好的不同;
  • 比如提供给读者文中提到的资源,让他们读完还有个小惊喜;

我们为读者做得越多,相应的他们也会对我们的支持越多,这是相互的。

另外,还有一个与其他公众号最不同的东西,那就是你的风格,或者说公众号的人格化属性,一定要强化强化再强化。

(7)认真结尾,提高关注可能

如果一个读者从头看到了图文结尾处,那最后关注的可能性就已经大大提高了。这个时候,如果烂尾了,那就只能说“掉得大”。

关于结尾,这里也给大家几个建议:

  • 总结全文: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帮助读者理清思路;
  • 强调观点:可以再次强调观点,升华主题,让用户牢牢get你的点;
  • 鸡汤共鸣:可以直接甩鸡汤,就是要赤裸裸的打动你;
  • 金句名言:可以制造金句或引用名言,逼格立马提升,这也会刺激读者分享;
  • 话题互动:也可以针对性抛出一个话题,引发讨论;
  • 下期预告:还可以做下期预告,绑住你的读者,关注吧,下期更精彩。

总之,就算想不到好的结尾,也不要用一堆无关的废话。

六、如何降低用户取关率

好不容易做起阅读量,换来一批粉丝关注,结果天上砸下来两个字:取关!

看到这两个字都是胆颤心惊,新媒体小编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那对此,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除了看着后台发呆一小时,至少要知道:既然用户当初关注了你,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为你的某一篇文章、某一个栏目、某一个功能、某一项服务、某一次互动、某一场活动等等。相应的,一段时间后,他又取关了,肯定也是有原因。

很多人喜欢发现问题后就一顿乱干,完全不分析原因,改到哪算哪。如果自己都没有去分析掉粉的原因,那又怎么能真正找到降低粉丝取关的关键,并予以解决呢?

笔者建议大家从3个角度去分析公众号掉粉的可能原因,然后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去解决问题。

1. 内容是是否留住了用户

就算你每天都在认真选题,但如果用户仅仅只是点开一晃而过,你的内容留不住人,或者不能得到大家认可,那也是白搭。

(1)你的公众号定位是否清晰?

做公众号最怕的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推送哪个定位下的内容。

你都是乱的,粉丝也都蒙了,能不取关吗?

可以随便找几个人,翻看你公众号的历史文章,问问他们的感觉如何,你可能就有答案了。

(3)你的内容是否在同类公众号里面都是比较优质的?

你有没有对比过你的内容和同类公众号的?你是否比他们更加用心的在打磨?是否你有别人没有的功能、服务、用户体验?

用户不是傻子,他们会挑一个内容更加优质的公众号,长期比不上别人,取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过竞品的分析和对比,结合自己的账号进行优化。并为公众号增加一些不同,比如功能上的、服务上的、内容上的,让用户体验起来更加满意。

(3)你的内容是否也在进步?

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进步就是退步。

做公众号也是一样,你的内容是否有跟着行业的变化趋势做了相应的升级?或者有在你的定位之上做了更多的延展?

如果没有,那就比较危险。用户进步了,你却还在原地踏步,他当然要走。想要留人,你就得跟他们一起进步,而且还要进步更多。

(4)你的内容是否具有连续性,让用户想要等着看?

新用户第一次看到你的文章时,觉得不错可能就关注了,但是只是暂时的,他只是想看后续的内容。

当他第二次、第三次看你的文章,发现垂直度很高,而且是一个系列的,这个时候粉丝黏性会大大提高,而且是经常等着你推送。就算你出现了几次内容发挥不好的情况,他也能接受,这才算是真正的“成交”,减少取关。

2. 你的用户体验是否做好了?

做公众号就像做产品,如果体验糟糕,很难留住用户。

而对于体验感的打磨是永无止境的,事无巨细,涉及方方面面。好就好在,公众号体验感的打造并没有打磨产品那么难,有很多我们马上就可以着手优化。

(1)公众号视觉体验是否糟糕?

比如配图、排版、编辑等特别烂。这种情况,一般是用户实在受不了才取关,死在这上面是最不应该的,就不多说了。

(2)广告推文是否过多?

  • 第一,需要合理安排广告推文的推送密度;
  • 第二,你越是经常推广告,越是要做更优质的内容来回馈粉丝;
  • 第三,认真审查接到的广告,对粉丝负责;
  • 第四,尝试用他们更喜欢更能接受的形式广告内容。

(3)是否长期标题党?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长期”标题党,一二次标题党没什么,但是如果经常玩这个,基本是自杀。

每一次标题党都是对粉丝信任度的一次消耗,时间长了,也就没人犯傻了。

(4)推送频率是否过高,或者太低?

每一个公众号都会有自己的推送时间和推送频率,但是有一点:不要为了推送而推送,如果质量不过关,宁可不推。

如果你并没有那么大的内容产出,或者精力有限,可以通过降低推送频率来保证推送质量,并不是每天推送就会留住用户,相反,坏的内容其实就是在赶他们走。

(5)是否经常不回后台消息?不回复留言?

有人给你发消息或留言你还不回,那就只能等死了。特别是留言这个版块,一定得好好利用,该回复的回复,该解答的解答。

鼓励大家经常留言,形成良性互动。

(6)推文核心亮点是否容易get到?

碎片化阅读时代,用户注意力总是没那么集中,他们更多的是快速扫描式阅读或者跳跃式阅读。这个时候,文章中的很多关键部分很可能被直接忽视掉,会影响用户的阅读体验,包括对公众号的判断。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你图文中的核心部分重点标注出来,可以加粗,可以加颜色,可以加下划线等等。

3. 是否和粉丝建立了更多联系?

如果没能和用户建立更多的关系,仅仅是通过推文“你写他看”来连接用户 ,这种关系是很脆弱的。

而且这种弱关系,用户取关起来也会没有 “负担”,不得不防!

(1)是否经常会做用户小互动?

比如,咪蒙之前结尾处有各种内容征集、新世相有晚祷时刻、深夜发媸有话题讨论、蝉创意会经常发起话题做UGC……

这都是他们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用户互动形式,与自己的定位或业务相匹配,也是用户喜欢的,能够更好的增强公众号与粉丝的关系。

公众号互动形式其实很多,可以在图文结尾处加一句走心的话/小思考;可以每天回答一个粉丝问题;可以征集读者故事发布;可以发起各种有趣的投票;甚至你可以专门筹备粉丝节日等等……

(2)有专门建立社群来维护粉丝吗?

单纯维护粉丝关系,公众号肯定是敌不过社群的,之前老贼和一些自媒体人聊到这个问题,他们都普遍认为,有专门运营粉丝群后,取关率会降低很多。

把自己和粉丝真正连接起来,这个链接产生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用户维护,还有品牌传播,活动传播,产品调研,直接销售等等。

这个社群可以是微信群,可以是知识星球,也可以是饭团等等,让粉丝找到群体,有情感付出。

(3)你有让粉丝为公众号投入更多吗?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会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要看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多少投入,比如:时间、金钱、情感、精力等等。

一个人在某件事上付出投入得越多,越是不容易放弃。

问题是,你的公众号除了让用户投入时间看文章,还让他们投入过什么?比如:可以经常征集用户观点,可以让用户参与公众号或社群的运营,可以让用户帮助公众号审稿子、一起策划活动、一起想选题、一起做公众号推广、一起参与公众号栏目的划分等等。

如果在运营一段时间后突然没了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去优化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文章打开率和分享率这两个最基本指标着手。

打开率体现了你的选题和标题是否足够吸引人,这直接决定了用户是否点开文章;分享率则体现了你的文章内容是否足够打动用户,这直接决定了你文章的二次传播。

基于公众号文章的打开率和分享率,一个公众号的所有推文无非是以下4种类型:

  • 第1类:高打开率,高分享率
  • 第2类:高打开率,低分享率
  • 第3类:低打开率,高分享率
  • 第4类:低打开率,低分享率

(1)高打开率,高分享率

这样双高的情况,当然是最好最理想的。

这个时候成功来之不易,一旦成功了,我们就需要去学习成功。马上去分析这些“双高”的文章,从选题到标题、从排版到内容、从转发设置到情感表达……一处也不放过地归纳出方法,然后放进自己的 “军火库”,长期打磨积累,形成自己的系统知识。

(2)低打开率,低分享率

这种双低的情况,肯定是每一个新媒体人最不愿意的见到的。但是事情一旦发生,躲肯定是躲不了的,还不如好好汲取教训,争取下次能避免甚至完全不犯。

我们要总结出失败的点,把上面01—06每一个点包含的内容都好好检查优化一次。

(3)低打开率,高分享率

文章推送出去,分享率还挺高的,但是打开率很低,这种情况是最揪心的,因为辛辛苦苦做的几千字内容,质量得到了大家认可,但是却败在了打开上面。

不甘心!如果标题和封面不能马上吸引别人点开,那么它将永远没有上场的机会。

这个时候需要参照上面“04标题如何取”去做优化。

(4)高打开率,低分享率

最后一种情况是文章推送出去,打开率还挺高的,但是分享率很低。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文章本就不行,只是标题党,那也无话可说。

如果选题本身不错,也费尽了力气做内容,标题也取得恰到好处,最后却因为一些细节没做好,分享率很低,最终导致阅读量大打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那些已经阅读文章的人为什么分享你的文章?

所以这里可以参照上面说的社交货币,包括:提供谈资、帮助表达想法、帮助巩固形象、满足用户帮助他人的需求、满足攀比心理。

一个热点事件来了,我们首先要决定的就是这个热点要不要追,而且是要快速决定。

不是所有的热点我们都要去追,也不是所有的热点都适合我们去追,对热点首先要有一些判断标准。

这个很简单,就是这个热点的火热程度或被关注程度。当然你也得关注这个热点对你目标人群的覆盖度。

热点光有热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传播性,比如新鲜、有趣、有用、有情感、有态度。

这里说的是热点本身的话题性,比如有争议、有漏洞、有群体指向、情绪激烈、开放话题、与人人相关、有延展性等。

这个相关包括2个方面:一是与你定位的相关度,二是和目标用户的相关度。

简单的说,如果一个事件特别火,但不能和你的行业和定位产生关联,那意义不大。

同样,你看到的热点在目标用户眼里未必是热点,或者压根就不感兴趣,那就是非常弱相关。

追热点,也是需要考虑风险的,这一点很多营销人会偶尔失去理性,导致热点最后反而给品牌造成伤害,损坏企业价值观。

以上就是判断热点要不要追的5个标准,这里笔者没有把“时效性”单独写出来,因为本身有话题性的热点都会时效性比较强,能够有一段时间的持续时间。

那有了标准如何判断要不要追呢?

用最简单的方式,从1分到5分,对各个评判标准进行打分:5分到1分依次对应:5分(高)、4分(不错)、3分(一般)、2分(一点点)、1分(基本没有)。而风险度,它的打分正好相反:1分(高)、2分(中等)、3分(一般)、4分(一点点)、5分(基本没有)。这个很好理解,风险越底越好分越高嘛!

根据实际情况你可以增减一些判断标准,很多公众号自己也有追热点的一些硬性标准。

然后,基于具体热点事件给各个判断标准进行评分。

最后,将各个判断标准和对应分值生成为雷达图,这样每个热点就可以很直观的进行对比,越是完整的雷达图,热点价值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要用雷达图?因为雷达图的呈现会更直观和均衡。千万别直接把各个判断标准的分值相加,然后比大小,这个没有意义。

因为其中任何一个判断标准不行,都会直接决定追热点的效果。比如尽管最终你的总分很高,但如果“风险”是1分,那也不能做。

经常有人问:做公众号能不能转载其他号的文章?会不会不好?

我的观点很简单:转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恰恰相反,只要随便看一些大号就会发现,他们每天都需要转载,甚至转载量比原创量还要多。

除了少数有特色的个人自媒体,对于绝大部分公众号来说,转载可以说是刚需。很多公众号的小编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授权转载文章,有时候甚至比选题的时间花得还多。

公众号的存在就是给用户带来价值,而用户又让公众号产生价值,这就是运营的目的所在。所以,不管是原创还是转载,最终要的是能够持续提供满足用户价值、超出用户预期的好内容。

如果你的转载内容能够满足这些,那就是能,用户会证明这是对的。而且很多用户不会在乎这是谁写的,他们要的是:“哇,这个内容好棒!”

另外,大多转载都是为了减轻原创的压力。

如果有强力原创能力,那当然写原创。但实现情况是,大多数公众号转载不是因为没有原创能力,而是发文需求量太大,没那么多精力。

所以,在原创输出有限的情况下,转载未尝不可。这不是鼓励大家不原创,而是鼓励通过原创+转载的方式持续给用户创造价值,有更多精力去提升原创能力。

最后,原创选题需要有选题库、选题群,同样转载也有转载库,转载群,不仅能够提高转载效率,同时打好关系尽可能获得双开。

每一个新媒体人都应该有一份自己总结出的日常自检清单,作为行为准则和指导标准,不断推动自己成长进步。

我们需要把一次次失败中发现的问题归纳出来、把学到的知识拆解成一个个关键点、把你经常会忽视的标准整理出来,总结出一条条需要关注的点,形成自检清单,学会自检!

经常对照自检清单,能规避很多不该犯的错误,明确那些自己该重视的事,可以将以前学到的知识真正利用起来,将运营的各个环节做得更好,那离成功自然就会越来越近。

笔者之前也梳理了一份新媒体人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清单,供你参考,一共60条。

  1. 我的目标用户是谁?至少每周问自己一次,最好每天都有思考。
  2. 我的目标用户有哪些长期需求,有哪些是马上就需要解决的需求?
  3. 我的公众号定位是否清晰?是帮 “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解决“什么问题”?
  4. 我的公众号能给目标用户带来哪些价值?提供干货、解决资讯焦虑、还是提供情感慰藉?
  5. 为什么用户会选择其他解决方案,去看其他同类公众号?他们会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我还可以怎么去改进?
  6. 如果我想成为目标用户的首选,有没有什么用户一定需要来找我才能更好满足的?
  7. 如果用户在后台联系我,他们会叫我什么?小编?
  8. 我的公众号对于新读者是否有建立公众号认知?比如第一时间让用户了解公众号定位,突出公众号介绍、提醒关键词回复等等。

以上仅为部分摘取,具体可以查看《一份新媒体人日常自检清单!》一文。

你会发现,每看一次自检清单,都会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而每对照清单优化一轮之后,心里也会更有底气。

好了,以上就是笔者给大家梳理的微信公众号运营相关内容,希望助你更好的去建立自己的系统知识体系。

当然,这些方法还是需要进行验证,没什么100%放之天下皆好的解决方案,一个东西可能适合所有的公众号,唯独不适合你的;也可能偏偏就只适合你,不进行验证你是不知道的。

简单的拿来主义有时候不仅起不到作用,还可能害死你。

2019年,不管是新媒体从业者的寒冬还是新的春天,不管这个行业如何骤变。与其凝望深渊停滞不前,不如大步向前,只争朝夕!

最后,分享英国作家恰普曼的一句话给大家: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祝大家每天都有点滴进步!

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或同事,也许能帮到他们。

木木老贼,微信公众号:木木老贼(ID:mumuseo),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知名上市教育集团品牌总监,专注于持续生产新鲜又有料的品牌营销、新媒体运营货、文案进阶技巧。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公众号运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