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李健很有文化?


“时代的记忆,谱写在刻满旋律的唱片里。”最近爆红的《声生不息》是芒果TV、香港TVB和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的港乐竞唱栏目。一众老牌香港歌星和新生代歌手,一同重唱香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流行金曲。阔别银幕多时的林子祥和叶倩文等元老级歌星也都粉墨登场,怀旧味颇浓。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文化永远是凝聚人才和团结人心的关键。


从《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翻红的大湾区哥哥,到《声生不息》里香港经典歌曲的竞演,怀旧是门好生意,两档红火的综艺节目竟让香港流行文化“复活”了!

香港文化是中西文化的独特结合,也可以说是时代的机遇。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上海本是亚洲金融经济重心,华洋杂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汇聚了大批工商业和文化人才,鲁迅、茅盾、金庸和张爱玲等著名的文学家都曾经在上海生活过,也曾随战乱时期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南迁至香港。

此外,当时的中国政府把香港作为通向全世界的南大门。作为中西交流的要地,香港的低税优势和无限商机也吸引着西方才俊不断涌入。不同的文化需要包容和碰撞才能迸发出火花。唐代开放,才得以盛世繁荣;明代海禁,导致日渐衰落。我们从历史中可窥一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不论是港产电影、电视剧还是粤语歌,皆风靡整个亚洲。在那个时代,香港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娱乐产业得以发展蓬勃,不论是歌曲、电视、电影,都成了深刻的文化记忆,辐射力遍及亚洲,也影响了一代内地观众。





香港流行文化曾引领整个亚洲

彼时的香港流行文化如此璀璨夺目,离不开三大关键因素——人才、文化和资本。

首先是音乐人才辈出。当年盛极一时的香港乐坛正是中西文化的结晶,许多大牌音乐人都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其中不少人,包括顾嘉辉、雷颂德、林子祥等,还曾前往欧美深造。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只用英文歌唱,而是逐步发展了以粤语为主的香港乐坛。

歌神许冠杰是第一位创作粤语歌曲的歌手。粤语是一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方言,共有9个声调、19个声母和56个韵母,比普通话复杂得多。现代的粤语用字中还保留着古汉语的字词,所以填词人黄霑凭着他对唐诗和宋词的了解与领悟,结合粤语的抑扬顿挫,填写了上千首脍炙人口的金曲,如《沧海一声笑》、《英雄本色》的电影主题曲《当年情》、《倩女幽魂》等。在20世纪80年代,黄霑、林振强、林敏骢并称三大词坛巨匠,林夕也是在此期间被挖掘出的。

时代的大背景是,香港经济腾飞,人们才能发展娱乐产业。作为当时的工业和转口港重镇,香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金融码头”身份迅速崛起,位列“亚洲四小龙”。内地很多产品都需要经由香港出口转内销。当香港人有饱腹之外的闲钱和时间,他们便转而寻找娱乐,就如词盛于宋代道理一样。

经济发达的香港,利用资本运作发展起一整套娱乐文化产业。比如,从选人、培养到国际化出海政策都有一套严谨的制度。


第一步,新秀海选。香港每年举办公开的歌唱比赛,梅艳芳是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的冠军,张学友是香港十八区歌唱比赛的冠军。因为比赛形式公开透明,得奖者在比赛过程聚集了大量人气,为以后的发展铺好了道路。

随后冠军被签约成为艺人,再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培训和包装,内容包括音律、台风、衣着。甚至这些歌星还需要录制儿歌来扩充人气,例如张国荣演唱的日本动画片《宇宙大帝》的港版主题曲,成为一代人的儿时记忆,典型的“从娃娃抓起”。

香港乐坛的巅峰时期诞生了许多响当当的人物,比如张国荣、许冠杰、罗文、林子祥、陈百强、梅艳芳、徐小凤等,也影响了一大批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歌手。比如《声生不息》中,东北人李健是听粤语歌长大,从小就爱模仿谭咏麟。即使大部分的内地听众不会听也不会说粤语,但粤语歌曲都是他们的集体青春回忆。

第二步,发行唱片。要唱片大卖,选歌是重要的一步。幸运的是,当年香港作曲、填词的人才辈出,凭借影视作品,歌曲的传唱度极高。比如歌星叶丽仪就凭着《上海滩》红遍大江南北,她曾多次公开感谢作曲人顾嘉辉。

第三步,文化出海。海外华侨众多,对中华文化的产品需求大,而彼时500万人口的香港本土市场规模太小,文娱产品又正好属于边际利润极高的产业,录完一张唱片或者拍完一部电影可以销往全球。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剧集一开场主人公聚在房间里,看的就是周润发和张国荣主演的《英雄本色》,这是那个年代韩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见当年香港文化出海有多成功。





香港流行文化却失落了?

我第一次去购买唱片是林子祥的《花街70号》。许冠杰走红于七八十年代,他兄许冠文导演的电影连续四年香港票房冠军,但是这些都是八十年代的事情了。九十年代荷里活电影(粤语音译,普通话音译为好莱坞)打垮了香港电影。

不止电影,音乐、文学也概莫能外。当大家都对港乐的未来抱有美好的期待时,1998年的唱片销量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市场急剧萎缩,全年收益只有1995年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才输入下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内地创业机会剧增,内地人才不一定要去香港寻求发展机会。反观香港已经是很成熟稳定的经济体系,资金都被几大家族财团控制,年轻人难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只能转而寻求个人的慰藉。他们的创作在网络平台上多有呈现,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训练,只能自娱自乐,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唱片公司转型,转战台湾市场。在20世纪70-90年代,如果你想要买一张装满好歌的唱片,那基本只需认准宝丽金三个字即可。该公司旗下拥有绝对的天皇巨星,如谭咏麟、王菲、张国荣、张学友、黎明、刘德华等。宝丽金唱片公司对音乐有崇高理想,可惜其背后的大财团以雄厚资金加入,品味不高,选择新人时并非一定以唱腔作为重要的标准,香港本土音乐人断层,宝丽金转而开拓台湾市场。


第三,资本弃文娱而转地产。90年代后期,香港地产经济崛起,社会贫富差异加大。在这种大环境下,香港根本无法支撑文娱产业健康地发展。而内地文化产业兴起,每年光演艺专业的毕业生便有三十万人,加上日流和韩流的力争上游,香港乐坛日益衰落。

《声生不息》强调怀旧金曲,也折射出香港流行文化的断层与衰弱。节目最令人动容的是请到了港乐巅峰时期的巨星出马,七十多岁的林子祥仍然精神饱满,唱腔一流,瞬时唤醒观众的满满回忆。

诚然非物质文化是存在于人类脑海中的知识和记忆,怀旧也可以是再创造的,用全新的音乐处理方法,旧瓶新酒,依然可以博得满堂彩。





以大湾区的身份,再创IP

文化事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象征国家的软实力。好莱坞电影横扫世界,韩剧远销全球,日本动漫深入人心,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个经典IP形象。

中国作为大国,也理应需要输出强大的文化IP。可惜,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中国的食物(麻辣火锅、北京烤鸭)和熊猫、打麻将上。虽然老子的《道德经》是最畅销的中国译作,但是究竟有多少老外看得明白真的是个谜,只能说明有些老外喜欢中国的朦胧美。

《声生不息》带我们重温香港上个世纪的流行文化,但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终结。除了粤语怀旧金曲,大湾区是否可以完美融合香港及华南地区的传统和现代文化并再创巅峰?


例如,香港有实力雄厚的中乐团和西乐团,两者相互配合,再和粤语流行曲碰撞是不是可以擦出新火花?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分明,以中国历史作为背景,表达了大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读者众多,大湾区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人物再创造成为IP,吸引年青一代?

此外,香港的文学家如刘以鬯(chàng)和西西创作了大量严肃的小说,是不是可以作为IP或者是电影的题材?例如刘以鬯的《对倒》便启发了王家卫拍摄电影《花样年华》。西西的小说想象和手法奇特,是不是一个未被发掘的宝藏?

对任何产业而言,都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2021年,TVB启用曾志伟担任总经理,负责节目内容运营,王祖蓝曾一度担任首席创意官。TVB开始和内地深度联结,曾志伟接受采访时说:“以前大家都觉得继续留在TVB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如果真正能和内地联动起来,工作的内容多元了,平台多样了,我相信大家(文化行业人才)会慢慢都愿意回来的。”

总而言之,文化是用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利器,香港昔日的成功是基于对不同文化的兼收并蓄,希望香港的流行文化也能依托大湾区的雄厚实力,重新焕发生机,成为Z世代的共同记忆。


关浩光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在加入中欧之前,他任职于同济大学管理高等研究院,曾担任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系主任。

关浩光教授获得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组织与战略学博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环球商业和管理学硕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培训、领导力和偏差行为。

文中创意图片已获海洛图库、视觉中国授权。

你最喜欢的粤语歌曲是哪首?欢迎留言分享~

关注中欧官方视频号,获取更多教授洞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当今娱乐圈,“卖人设”算是艺人的常规操作。

  毕竟,当好作品和好演技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稀产品的时候,“人设”就是艺人的救命稻草。

  “人设”不仅是吸粉利器,还是一种商业软实力。一个不炒人设,个人形象模糊的艺人,是不会有高质量代言找上身的。

  很多人喜欢批评小鲜肉的演技和作品,于是得到了粉丝们复读机一般的反驳――

  你知道爱豆多好吗?你知道爱豆多努力吗?

  然而,“努力”攻读博士后的翟天临估计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知网是什么”而打开国民度,只是他这次红是红了,却也基本凉凉了。

  不久前刚在春晚小品中出演打假警察,转头就成了被打假的对象,刺不刺激?人生就是如此跌宕起伏。

  尤其炒人设,本来就掺假,又何必非把它弄成真的呢?

  你跟事实较真,就别怪网友跟你辨真伪。

  除了爱豆的“努力”人设,娱乐圈的稀奇古怪的人设里面,还有诸如理想男友、好丈夫、好爸爸、人妻、女汉子、吃货、耿直、才华等等。

  过去两三年,学霸、吃货、耿直,这三个词是最受欢迎的标签。现在这些词出现频率下降,要么是因为炒作过火招嫌、要么是自己把人设作崩了。

  前者参考关晓彤,后者参考翟天临,以及靳东――

  与翟天临不一样的是,靳东倒不至于营销学霸人设,但他塑造的“文化人”形象与之也差不离。

  靳东作为娱乐圈大器晚成的代表,长期以来塑造所谓的“文化人”、“老干部”人设,算是塑造人设的一股清流了。

  14、15年,《琅琊榜》、《伪装者》火的一塌糊涂,靳东随之爆红。然后,他“文化人”的形象就开始了――

  比如靳东的经常发一些古诗词、出门随手带书,还经常“教育”粉丝多读书......

  这些事情,在他大火初期,可谓是相当圈粉。

  但是这个人设可是个高危人设,属于一不留神就露馅那种,而靳东偏偏还敢这么玩!

  没多久,靳东的一句“诺贝儿数学奖”,就把自己拉下了“文化人”的神坛。

  紧接着,又被路人发现他读书摆拍――

  写错古诗词被打脸――

  有时候看靳东微博,不仅能提升语文成绩,还能找到快乐源泉。

  如果想体会他大型装X失败的翻车现场,可以在网上手动搜索“李健&靳东人大会谈”,靳东在里面说的话简直句句高能。

  不用说现场学生感受,就连隔着屏幕的网友都能闻到尴尬的气息。整场会谈下来,真是辛苦李健了。

  这里简单列几点,大家自行体会:

  李健:我发现你的经历跟黄渤有点像。

  靳东:黄渤,对,颜值差点儿,别的都挺像的。

  黄渤os:wtf?

  其实,李健大概是礼貌性的商业吹捧一下,毕竟黄渤几十亿影帝的身份摆在那儿,借此抬高靳东也没什么。

  可没成想,他把靳东捧上了天,靳东把自己摔倒了泥里。

  后来聊到了靳东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

  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表演艺术院校,一直都是很多明星的骄傲,可是到靳东这里,居然说中戏是中国最小的大学。

  然后还顺便diss了自己母校的学生。

  眼看他越说越离谱,李健及时阻止说:哎哎哎不能得罪人啊!

  但架不住靳东嘴快:没有没有没有这是事实!

  看得出来,李健在努力的圆场――

  估计靳东这时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欠妥,就赶紧补救了一句:当然,事实上戏剧学院肯定还是比人大要好,这是肯定的。

  人大学生os:wtf???

  李健再次救场:是伙食吗?

  不过,靳东没有体会到对方的良苦用心,还举出身边的例子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于是就说自己经纪人就是人大毕业,到最后还不是给自己打工?

  杨小姐os:wtf???

  不过,这些顶多觉得他情商有限,真正让他“文化人”形象站不住脚的是一位学生的提问。

  会谈快走到结尾的时候,有个现场提问环节。

  于是,一位人大学生就问:两位老师平时读书或者选书的标准是什么?

  李健出于礼让说:靳东老师读古书,就让他先说吧!然后,靳东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支支吾吾了三分钟左右也没说出一本书。

  等他结束,李健就很耿直的问:你最近在看什么书?给他们推荐推荐。

  靳东为难的回答:哎呀,最近看的书比较杂。

  李健继续问:没关系,只要别说禁书就行。

  靳东逮住漏洞说:我以前看的很多都是禁书...此处balabala若干字...

  最终,李健意味深长的回了一句:哦,明白了。

  从这次人大会谈中,能明显感觉到所谓的“文化人”靳东与“真学霸”李健的差距,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但只要不是出现翟天临这种重大丑闻,这些人设大多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艺人假装自己有,品牌商也会昧着良心去恭维――代言人与产品之间所谓的价值观匹配大多就是这么一回事。

  当靳东的“文化人”人设很显然已经崩塌之后,号外娱乐依然看到飞利浦用“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经心皆识见,书史尽通该”来为靳东的“文化人”人设再次添砖加瓦,不免感到可笑。

  号外娱乐宁愿相信飞利浦选择靳东代言一定是看中了靳东的颜值,而不是靳东的“文化人”人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号外娱乐。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从零道一」(id: goto0011)。 收听完整播客。

Facebook 工程师,去年年底从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知名的计算数据科学硕士项目(MCDS)毕业。他的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期间他除了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实习外,还组织了学校的微软俱乐部,在中大计算机学生里有很大影响力。在访谈中,我们聊了:

- 在 Facebook 做安卓版手机 App 的优化工作是什么体验?

- 在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时,被哈佛医学院教授相中做研究,为什么婉拒?

- 在 MSRA 十一个月的全职实习如何对后续的发展产生帮助?

声明:本文只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公司立场

#1. 在iGEM比赛时被哈佛教授相中

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大学以前的经历?

李:我是广东汕头人,很小就开始编程,小学五年级时汕头有一个搞信息学竞赛班,因为我哥是通过OI保送去了清华,我受他影响开始做竞赛。虽然竞赛没有很成功,但是这使我开始接触编程。

你在中大时候负责的微软俱乐部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

李:微软俱乐部是2001年微软和高校合作的产物,希望能扩大微软的影响力并发掘人才。我当时是俱乐部的主席,我们有两个分支,一个和技术相关,每周会有学生主导的研讨会,甚至会有组队的比赛获项目;另一个主要做微软的项目,比如“编程之美”在中大的筹备。

因为中大和清北的资源上有差距,所以俱乐部也是一种拓宽渠道的途径。也有学长会鼓励大家尝试不同的东西,比如 GSoC (Google Summer of Code)、实习、参加黑客马拉松等。

俱乐部也帮助我找到了微软亚研院的实习,我们这届还有同学通过GSoC去了火狐浏览器,后来本科毕业直接去了谷歌美国工作。我在 Facebook 找组的过程中还碰到了大我四届的学长,很神奇。

(零小一注:GSoC是一个非常棒的项目,它每年暑假资助学生远程给知名开源项目贡献代码,但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在2017年的1318名参与者中,49人来自中国,但最多的印度有569人。)

在参加iGEM比赛的时候哈佛的教授相中了你,但你却没去读他的 PhD,有遗憾吗?

李:iGEM 是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我们选的做软件的组,像是生物和计算机的交叉,做一些软件层面的模拟。最后我们得了奖,哈佛医学院的一个教授也看中了我,想邀请我去他的实验室做研究,但我最后还是选择没去。

但我不觉得遗憾。本科时尝试了不同的可能性,比如生物相关,还有纯算法的,但最后发现抓到兴趣的时候并不很关心究竟做的是什么。虽然当时还是很纠结的,毕竟是哈佛医学院,但想到如果要五年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还要一直说服自己去喜欢它,这无法给我持续的动力。

在申请卡内基梅隆的时候你的策略是怎么样的?

李:我没有很早开始规划,比如做项目找实习,而是当时我已经在做和系统相关的事情,正好CMU 也有这个计算数据科学(MCDS)的项目,我就想能不能去 CMU 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深造。这个项目本身也非常出色,比如它的主管是磁盘阵列(RAID)的发明人之一。

李:对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最主要的是要摸清所在公司的套路,知道它是如何筛选人的。比如 Facebook 希望实习生能表现得像全职工程师一样。同样的入门级工程师想要升职就需要表现得像下一个级别的员工一样。

你需要把东西做出来,也要让上级知道你有认真地在推动这件事。要做项目的主人,如果有人质疑它不好,适当的时候可以为它说话,把它推广出去。

在拿到 return offer 之后有再去面试其他公司吗?

李:我还面了四五家公司,包括谷歌和亚马逊,还有Snapchat。我纠结了很久是去 Snapchat 还是 Facebook,一个是我知根知底、薪水不错的公司,另一个是很有潜力、当时即将上市的公司。

李:一是地理位置,Facebook 是在硅谷,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注:Snapchat 总部在洛杉矶)。

二是我对 Snapchat 招我的组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是很喜欢,同时也更喜欢 Facebook 的气质。虽然听起来反直觉,但我觉得Facebook更内敛,希望能把人们的关系拉得更近,但 Snapchat 风格更狂野一点,是想让用户都很开心就可以了。但也是非常个人的感觉。

能不能简单地聊一下你在 Facebook 做的事情?

李:虽然之前做的主要是数据库,我在 Facebook 现在的工作是和移动端相关的。主要是优化手机应用上的一些性能,比如滚动优化、加速启动,介入垃圾回收。

我们会关注手机应用核心健康指标,比如不能闪退、安装包体积、占用的内存以及消耗的流量和电量等。

一般来说,移动端的优化会碰到什么问题?

李:首先,除了谷歌和苹果这两个做手机操作系统的公司外,其他做移动端应用的公司都像在“戴着镣铐跳舞”,对操作系统没有全套的控制,也会受到版本更新的影响。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我们进行优化之前,需要先精准的定义问题。比如手机应用耗电的问题,会有很多干扰的因素,也需要在有限的信息情况下,去定义一个衡量标准,去捕捉到所有的问题。

这时候收集反馈就很重要,很多公司都会有一个叫 Dogfood 的计划,也就是员工提前一两周使用即将发布的版本(α或者β版),反馈问题。

怎么看待Facebook的开放式的文化?包括开放式办公空间?

李: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也是有好有坏,别人第一次来会觉得这里像网吧,但我的工作没有受太大的影响,而且和其他员工的沟通更方便。另一方面是象征性的,虽然我也不可能每天都去找扎克伯格聊天,但经过他和其他上级的工位就会感觉他们和大家一样,用的也是相同的桌子。

Facebook 像很多公司一样,使用一个叫 Workplace 沟通工具,类似内部版的 Facebook,有个工作的组,大家会把项目进展放在上面,也会有休闲讨论的群,还可以在上面反映对公司的不满。

#4. MSRA实习:入职三个月临时换组

本科在微软亚研院时做了些什么?

李:我在微软亚研院(MSRA)实习了十一个月,做的事也和全职差不多。我一开始在创新工程组,负责帮助研究组把想法转换到真实的产品中。

我当时做了一个 Visual Studio 的插件,但过了几个月发现还是更想去做偏研究性质的工作,就申请了转组。

之后我就转到了互联网搜索与数据管理组,做一个和数据库相关的全新的项目,接手的时候一行代码也没有。有一个搭建在 SQL Server 上的图数据库,需要根据用户给定图的模式来进行检索,我们做的就是图检索的优化。

当时这个写了九个月,走的时候没有还写完,又找了几个人来接手项目。2015年底开源,叫 GraphView。今年在微软的 Build 大会上发布了,部署在微软云上。

这对之后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李:在 CMU 时候和一个做数据库的老师做研究,也是通过他去 Facebook 做另外一个数据库叫RocksDB,是单节点的数据库。

在 Facebook 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它代替 InnoDB 作为 MySQL 的存储,可以节省约50%的空间使用。

在 MSRA 的导师也对我很好。我对数据库一窍不通,当时连 B-Tree 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却说太好了,既然你不知道,那就我们来推一下为什么需要这个东西。

这个经历不仅仅是简历上多了一项,而是让我接触到了数据库这个全新的领域,并且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方法论。

即使我现在做移动端,和数据库已经没关系了,但还是需要用类似的办法去定义、解决问题,并把结果完整呈现出来。

同样来自MCDS项目:

欢迎来这个知乎问题写下对我们节目的看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健人群中的人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