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电池停产网上卖的是真的吗?

从2015年开始,很多比赛就开始限定使用耐时电池,初开始很多车友不能接受,毕竟购买电池的费用比较高,一节5块那。还记得当时推荐的口吻是绿色环保,更让人吐槽用一次性电池更不环保。可能是当时耐时运营宣传部门对四驱车以及四驱车赛事并不了解,从策划文案开始到最后决定这个宣传手段实在不太聪明,在这里就不继续吐槽了。

在四驱车发展国,日本的比赛本身就是限定使用一次性电池的。其实经常参加比赛的车手都了解,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1、如果拉出来很多电线供给车手临时充电,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2、田宫之所以有比赛规则的限制,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每一位车友最大的脑洞。不能光为了性能无限的极限改装,最终走向了竞速这条道路。毕竟这不是F1,还有驾驶员对于弯道和超车的判断及身手。赛道出于超高速设置下,是弄不出来什么技术成份的,只有无限制的长长长长长(重复一万遍)。然后大家只要购买一模一样的设备,剩下全看命了。所以限制使用同样的电池而且都用新的,很公平,也是一种乐趣。

测试使用的耐时二代工版电池,其实早就收到了耐时送来的测试电池。但因为96楼的车场装修,所以一直没有赛道。

顺便打下广告,96楼车场是陕西西安第一家专业级车场,提供各种专业工具及四驱车与四驱车配件的售卖。淘宝店地址是。实体店车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南路888号千林郡3号楼1单元104.到了直接按门铃。营业时间是10:30-18:30,每个月有3次赛事,1次个人计时赛和2次追逐赛。最值得赞的事情是,96楼车场是西安唯一一家免费的四驱车场。而且是非临街的只针对四驱车爱好者开放的车场,四驱车爱好者可以在无打扰的情况下愉快的玩耍。

测试用跑到图全景。跑道全场120米左右,跑完三圈是360米左右,还是挺爽的。

1号位如果速度太快会直接飞进波浪导致飞车。

2号位如果过立交有些许的飞跃行为会直接撞击桥下,提壳会很悲剧。

3号位如果速度太快等同于1号位效果。

4号位外圈因为起点离60度上坡很近,所以车调的不好的话,会导致上不去。

计时从外道起步,因为离60度坡很近,车况良好的情况下,如果虚电或者电池电流输出能力不强的话是肯定上不去60度坡的。

评测车辆,比赛级改装的MA提壳车。没啥黑科技,规规矩矩常见的改装方式。

前后做了胎皮刹车,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大家都知道一次性电池考虑到使用长久,电流输出相对都比较低。所以测试车辆也用了对电流需求最低的黄银作为测试马达。

先用充电电池做了简单的热车之后,开始还上耐时二代进行测试,测试品是工版的,所以没有涂装,只有一些基本数据标识。耐时二代的重量是31.38克

圈速成绩是24.70秒。

既然是评测就和其他品牌的电池比较一下吧,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电池,其实是国产品牌,叫飞狮,性价比相当不错,重量是47克。

圈速是25.66秒,正题下来比耐时慢了一点点,但价格也便宜很多啊,作为只随便玩玩素车野跑一下的玩家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宜家作为一个很会控制成品及售价的品牌,小编也选择了他们家的电池作为配测品,重量是46.72克。

圈速成绩是26.92秒,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比飞狮又慢了一个档次。

最后当然要用一下,四驱车车友最常用的电池品牌,松下。小编选择了比较骚气的粉红电,价格不算低,和南孚一个档次,重量是46.93克。

当然测试结果也很值得期待,因为毕竟是松下么,收购爱乐普以后技术应该有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让小编苦恼的是。。。。。。。。。唯一一个没上去起步的60度的电池竟然是松下的。这款松下电是中国产的,看来松下电池还是要买日版的才靠谱。

顺带测试一下续航能力,耐时第二次计时成绩是24.93秒,飞狮和宜家都在起步的60度坡给跪了。

第三次计时成绩是25.08秒,其他的延续跪的节奏。

结果评估,作为售价来说,耐时确实贵了不少。耐时5元,重量31.38克;飞狮1.66元,重量47克;宜家0.99元,重量46.72克;松下2.5元,46.93克。

从重量角度考虑,耐时对得起票价,高达15克的重量差距。作为性能来说,耐时比飞狮的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了,不到1秒的差距飞狮在数据上还重了15克呢。但再加上综合性能考虑的话,耐时还确实更适合比赛,毕竟比赛时经常有大坡的,没有足够的爆发力及续航能力的话,车友就尴尬了。作为玩耍角度考虑的话,还是宜家最牛逼,牢牢地把性价比控制在首位。

目前来说铁锂电池还没那么普及,一旦普及之后加上更大规模的生产力,总体成本降下来以后,售价也会跟着大大降低。南孚不就是靠着优越的碱性电池性能及合理的售价,淘汰曾经的主流碳性电池么,看来碱性电池迟早也会逐渐离开市场主流地位。

在接连经历香港证监会介入调查并强制停牌、业绩首次陷入亏损以及大幅裁员等事件后,港股上市光伏企业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00566.HK,下称汉能薄膜)再次遭受到来自英国市场的打击。

宜家在11月2日宣布,其与汉能薄膜签订的合同在10月31日到期后将不再续签。界面新闻记者从汉能薄膜证实了这一消息。

汉能薄膜称,此次终止的是汉能与宜家在英国的合作,与宜家在荷兰、瑞士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合作依然在进行中。

双方均未公开不再续约的原因。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提到,英国政府宣布将从2016年1月起,,令整个英国光伏业神经骤然紧张,解约或许与此有关。

“经过过去两年的探索和尝试,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双方希望找到新的对彼此都更有利的合作模式。”汉能薄膜在回复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通过与宜家的合作,在欧洲获得了数千名用户。汉能仍将保留在英国市场的办公室、安装队伍、售后客服,并为已通过宜家购买或预定汉能产品的用户继续提供安装、维护以及售后服务。

欧洲的宜家店并非汉能薄膜的直接客户,而是作为零售渠道。《华尔街日报》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说法称,宜家在店内为汉能薄膜提供销售空间,并抽取10%的销售额作为提成,宜家欧洲零售店本身并不使用汉能薄膜的产品。

在国内,由于汉能薄膜在中国有自己的门店,因此中国的宜家店不作为零售渠道,而是直接用户。汉能薄膜官网显示,目前,中国全部11家宜家店已全部安装了汉能薄膜的太阳能薄膜发电系统,项目总装机量为383MW。

英国是汉能薄膜与宜家合作模式的开端,也是双方合作的最主要市场。2013年7月,汉能薄膜的户用太阳能薄膜发电系统正式进驻英国境内的18家宜家店面。汉能薄膜也由此成为进驻宜家卖场的第一个第三方品牌。

汉能薄膜介绍,该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将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集中安装在屋顶上,经过串并联后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方阵吸收太阳光并产生直流电,经过逆变器后转化为可供生活使用的交流电,剩余的电能可以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充满之后,剩余电能还可上传至电网中,获得相应的电价收入。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该户用系统的装机容量为3KW至5KW,每套系统售价大约5200英镑(约合5万元人民币)。汉能薄膜向消费者承诺,该系统将为普通家庭的节省一半的电费。

除英国外,汉能薄膜还与宜家将上述合作模式复制到荷兰、瑞士、瑞典等地。

汉能薄膜2014年度投资者简报显示,欧洲宜家2014年共出售约2000套家用发电系统。若按每套5万元计算,该笔销售收入为1亿元,占2014年总收入96.15亿港元(约合78.6亿元人民币)的1.3%。

汉能薄膜今年上半年在欧洲通过宜家销售了800套屋顶太阳能系统。一名知情人士对《华尔街日报》称,这远远低于该公司在不少于300个销售点每日销售一套太阳能装置的最终目标。

除了宜家,汉能薄膜还从未对外公布在欧洲是否还有其他零售渠道。有业内人士表示,宜家很有可能是汉能薄膜在欧洲的唯一线下销售渠道。

如今,汉能薄膜依然在接受香港证监会的调查,尚无进展更新,其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自5月20日股价雪崩后停牌至今。

不过,身处争议的汉能薄膜,日前被国家领导人“点赞”。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先后来到汉能薄膜在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的展台前,并给出正面评价。

被“点赞”的两款汉能薄膜产品是太阳能全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无人机,汉能薄膜正在主攻的方向,即移动能源。

9月29日,在汉能21周年庆活动中,汉能薄膜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汉能薄膜将向移动能源战略转型,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芯片轻便、可折叠、易附加等特点,以该芯片作为技术基础提供开放性平台,让其他产品生产商借助“薄膜芯”获取增值空间。

不过,汉能薄膜的这一转型是否真能获得市场认可,市场究竟有多大,以及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变现等,目前都有待时间的验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家电池为什么便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