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猫社的软件谁做过?收入怎么样?

$网易有道(DAO)$有很多不错的工具,有道词典、有道翻译官,都是口碑不错的工具型产品,也是我手机和电脑必备的应用;网易精品课过去也是口碑不错的内容型产品,只是知识付费,一直是偏小众的市场,因为一直做着与学习相关的产品,有道大概在三年前挤进K12在线教育市场,目前已经成为支撑有道业务增长和估值的核心业务。

由于目前K12在线教育市场还在大规模抢市场的阶段,当下的财务结构参考性较低,上周刚公布的季报当中,比较重要的数据有:有道在第四季度有16万K12缴费学生;综合毛利率在29.8%的水平。其他的财务数据,知道个大概即可,即2019全年营收规模13亿元人民币,增速78%,S&M约6.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6亿元,因为对长期财务走向没啥大的参考性。

我想挖挖看K12在线教育的“自有流量转化”之谜!

K12课外辅导,原本是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因为在线视频传输及交互技术等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给在线教育市场普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让非教育类公司参与到教育市场竞争中,网易有道也是其中一员。他们从上市那天起,就带着自有流量的光环,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好奇,到底自有流量对于K12的转化究竟能起多大效果。

很遗憾,我从网易有道的公开信息披露中,没有找到确切答案,但还是有一些数据,反映出转化的艰难。

(注:有道的课程应用主要由有道精品课来承担,K12和绝大部分的成人直播课都在这个主体里,在不影响结论而简化信息的情况下,本文只拆解有道精品课的运营数据。)

有道的自有流量池主要是有道词典和有道翻译官,其他还有一些列学习类产品,总计在2019年有1.08亿的MAU。公司称2019年从自有流量池转化的新正价课程用户占比为40%,由于我们不知道新客和续费率的情况,也不知道新客当中K12和成人课的比例,所以无从推测K12缴费人数内部转化的规模。

enrollments相对于MAU,更真实的反映了直播学习课程应用的访问人数,不管交没交钱,报了名的用户,总归是有潜在付费意愿的群体。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用户量,占网民数量非常有限,跟刷抖音和刷淘宝的人口规模没啥可比性,对没有意向的群体,推再多广告也是浪费,MAU数据对在线教育企业没有啥实质性意义。

那么来看更有意义的报名人数情况,有道精品课2018年的报名人数是2140万,相对同期9640万的MAU,大概是22%的比例,但是有道精品课自身也做了不少推广,这两千万的报名人数当中有多少是从自有流量池转化过来的,作为外部人的我不知道。。但实际转化率肯定比22%低得多。

我们知道,在线教育领域为了获客,统统采取了免费课、特价课的拉新手法,尤其是这次新冠疫情,在线教育企业通过这种手法拉了不少流量,有道精品课也拉来了1000万的免费课报名人数。但是能从这里面成功转化为正价课学生,才有价值,也因此,好未来这类老牌教育公司已经在前两年帮大家去伪存真了,改为披露正价课学生人数情况。

我们接着就来看有道精品课的正价课报名转化情况:

2018年总缴费人数64.3万,占同期报名人数2140万的比重仅为3%;

2018年K12缴费人数12.6万,占同期报名人数910万的比重仅为1%;

2018年成人课缴费人数52.7万,占同期报名人数1230万的比重为4%;

到了2019年公司不再披露没啥实质性意义的报名人数了,不过这不重要,前两年的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K12课外辅导拉客容易,转化难!这1%的转化率当中,有多少能是自有流量池来的,还重要么?

把没用的数据甩掉后,我们看业务实际增长情况:

2019年有道精品课总付费人数83.3万,同比增速30%,净增加19万(因为要考虑留存率和续费率的情况,净增加可能和新增数目差距比较大);2019年第四季度总付费人数25.8万,同比增速68%,净增加2.1万。

当中K12部分是增长主要来源,2019年付费人数35.9万,同比185%,净增加23.3万;第四季度16.1万,同比增速367%,净增加6.8万。

成人部分负增长,2019年付费人数47.4万,第四季度9.7万,都是同比下滑情况。

这是网易有道的2019年花费6.2亿,第四季度的2.1亿元亿市场投放的效果。而且考虑到K12课外辅导的学生的生命周期是有限,如果没有办法在有限的用户生命周期里做好留存,增加续费,投放效率会大打折扣。

好在我看到了2019年有道精品课的用户付费金额有不错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代表课程内容质量的可靠性,有道团队的内容打造能力一直都还是不错的,不知道能不能在K12课外培训这个战场传承下来。

2019年有道精品课现金收入7.5亿元,同比增108%,第四季度现金收入2.8亿,同比增速202%,不清楚K12的占比情况;

2019年有道精品课付费用户平均贡献现金收入900元,2018年为559元,2019年第四季度为1088元,不清楚K12和成人课各自的情况。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雪球(ID:xueqiujinghua) 作者:李妍)

6月24日,#B站使掉粉过万#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悉,6月20日,B站UP主@勾手老大爷邓肯推出了一套“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付费视频合集,10集内容收费30元。几天过去,第一集视频播放量仅为2.9万,而这位UP主已经损失了上万粉丝。

来源/B站 燃财经截图

显然,“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博主的商业化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做自媒体博主,入行无门槛,几乎零成本,很多人都想把握这个机会,走向“自雇”之路。“我不想这辈子都在‘打工’。做自媒体账号,是想多一条出路。”两年前,@苏菲亚和她的小朋友(下称“苏菲亚”)就开始尝试在小红书上发帖,希望能成为博主,并能变现。

在当前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工薪族谋求副业。5月份,人在北京的苏菲亚就遭遇公司降薪20%,这使她更加迫切地想运营好小红书账号。

知识博主@海兔喵斯拉(下称“海兔”)从2021年7月开始入驻B站,如今有1.1万粉丝。由于主业是网文作者,她日常需要阅读大量书籍。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她决定用视频的形式来复述书中的故事。至今,她产出39个视频,长度大多在10-20分钟之间,播放量在数千到数万之间。

“我接不到有偿广告,图书推广是无偿的,不过能白嫖书来看。”海兔告诉燃财经,她连B站的创作激励也没有加入,“有段时间开了创作激励,但是那段时间流量就很低,我就关了。”

今年以来,B站对UP主的创作激励计划做了调整,许多博主表示收入“腰斩”。一位不愿具名的B站头部博主告诉燃财经,对比而言,前两年和今年,他的视频播放量都能稳定在几百万次,2020年B站的创作激励可以达到3-4万元/月,但今年每个视频收入仅有几百元,“严重下降”。

但头部博主大多靠商务广告赚钱,并不在乎创作激励的收入。在微博有378万粉丝、B站有7.5万粉丝的@曹导即对燃财经表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在微博接到的广告,在B站很少接到广告,也不关注B站的创作激励,“也没多少钱。”

燃财经调查获悉,无论在B站还是小红书,像海兔这样“为爱发电”的小博主,数量非常多。其次,各平台粉丝数量均少于100万的腰部博主,如果有广告合作,收入足以维生,但如果是依靠创作激励的B站博主,则收入较低。唯有各平台的头部博主,靠着各类商务合作,收入超于常规职业,月入10万元以上不足为奇。

“最难的就是,从0积累到5000粉丝这个过程。”苏菲亚告诉燃财经,如今自媒体博主数量趋向饱和,起号已经非常困难,“很多时候,看的不是内容优劣,而是运气好坏。被平台选中,获得流量,才有火的可能。”

没有收入,却保持内容创作的博主,并不少见。

“虽然也想赚钱,但还是先提升质量,不过做视频是挺开拓眼界的,挺锻炼人的。”海兔现在就是凭着热爱在B站更新视频。

“以前读书都是囫囵吞枣,现在为了做视频,自己写文案、讲故事,终于能记住看过的内容了。”她表示,于她而言,做视频的过程,就是在学习。布景、拍摄、剪辑等,都是在成为博主之后不断学习起来的新技能。

海兔的视频 来源/B站 燃财经截图

尽管现在流量不高,也无法变现,海兔还是对内容创作有计划。“后面我准备戴头套出境,这样可能会多人看一点。我还想做定格动画,用实际的场景,手动做动画效果。”她说道。

美食博主@台北皮皮煮你看看(下称“皮皮”) 也没有接广告合作。

皮皮此前在北京生活十年,碰巧于2019年底回到台北,疫情以来,尚未能重返大陆。在成为抖音博主之前,他也在早期的视频平台上发布过内容,如梨视频、美拍、微视。后来这些平台式微,他于2019年进驻抖音、B站。

“我本职工作也是影视相关的,也做过制片,对于视频制作也比较熟悉,就自己做了这个号。”2019年,他开始在抖音发布街头美食的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给大陆的同胞。慢慢地,他在各平台积累了一批粉丝。

至今,他在抖音有22万粉丝,B站有3.6万粉丝,今年初注册的小红书账号,也有1.3万粉丝。因为有粉丝与他互动,他才能坚持更新内容。

偶尔会有商家联系皮皮,提出广告需求,但由于人在台北,无法实地考察,或商品无法邮寄,逐渐作罢。本地的餐饮合作,他也婉拒,“收钱去拍视频,万一不好吃,不就是欺骗粉丝?”

“B站的创作激励算是唯一的盈利,播放量好一点的有一两百元,普通的就是二三十元,还挺出乎意料的。”皮皮告诉燃财经,他是今年初才开通这个功能。

美食博主@我叫大头雨不愁(下称“大头”)在B站有69.9万粉丝,播放量达1亿次。但他告诉燃财经,有一年半没有接到商务合作了

为了保证稳定更新,大头如今全职做博主,但如今收入也遭遇“腰斩”。原来,今年B站创作激励下降后,他拿到的钱只是之前的一半。“我希望能通过视频质量的提升,带动播放量的提升,抵消掉(创作激励)变少的那一部分。”他坦言,现在唯有多发布视频,收入才够开销。

“现在也没到那种实在干不下去的地步。我还想再做一做,因为有很多想拍的东西还没有拍出来,现在就放弃的话,不是很甘心。”大头表示,他也在尝试新的变现途径。

但是不是能一直“为爱发电”?大头开玩笑道,“倒也没有什么追求,如果有人出50万元买我的号,我也愿意卖。”

实际上,不管是中小博主还是头部博主,商业化都已经越来越不易。

经过小半年的尝试,苏菲亚目前在小红书积累了8500粉丝,并已经接过广告合作。她告诉燃财经,“小红书宣称是全平台最快变现的。确实我在600粉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找我合作了。”

苏菲亚如今是宠物博主,但此前起号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大学专业学新闻,她一开始发帖分享新闻专业知识,包括书籍、器材推荐,但阅读量很差。接着,她尝试发布旅游景点视频,效果仍然很差。这两次试水花去她几个月时间。

去年10月份,她开始养一只猫。她把之前发的帖子全部删除,开始随手拍猫的日常短视频,发在小红书。

苏菲亚的猫 来源/苏菲亚

“大概发了十几二十个帖之后,发现有一些帖子有一两百个赞,好像有希望。之后,我就疯狂发帖,以量取胜。”苏菲亚介绍道,小红书会扶持新号,随着阅读量、点赞数提高,官方会持续发放流量奖励,像滚雪球一样,曝光越来越多。“那个时候,一周能涨1000粉丝。”

600粉的时候,她开始接广告。第一个合作是猫粮、猫砂品牌的,属于资源置换,商家给她送一袋猫粮,她帮忙发布软广帖子。第一个付费合作是洗耳液,商家送她一瓶洗耳液,并给了50元费用。

当粉丝数超过5000的时候,苏菲亚发现小红书不再那么热烈地助推了,随后她大概每月涨粉100左右。同时,她接到的广告合作,费用涨到500元/单,每月可变现约1000元。

“宠物博主比较好发广告,粉丝不会太反感。但我也不是什么合作都接,因为现实来说,我的猫不能总是更换猫粮品牌,我就固定跟一个品牌合作而已。”她说道。

@dede也是小红书博主,他分享营销策划方案,积累了2.7万粉丝,但他很少接商单。

“通常报价单条1000元,略高于一般博主价格,不过我的粉丝都是自然流量吸引,其次我可以结合品牌或者产品定制,并不只是简单的宣传。”他告诉燃财经,合作看品牌契合度,并不急着商业化。

苏菲亚指出,在小红书,如果粉丝少于10万,是没法以此为生的。“粉丝数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看账号活跃度。”

在视频平台,头部及腰部博主商业化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入场时间早的博主,流量与变现都较为稳定

推书博主@说书哥哥(下称“张生”)在抖音有91.2万粉丝,他早在2018年入驻抖音,发布真人出镜的推书视频,成为垂直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博主。但他并不想全职做博主,也没有组建团队,只是当作一门副业。他向燃财经透露,目前依赖图书销售和商务合作,年收入保守估计在六位数。

“2018年的时候,抖音上真人出镜的图书号很少,这一片几乎处于空白,行业如出版社等,还不太重视短视频领域的营销推广。我平时就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分享,当时觉得抖音上的图书号都差点意思,朋友建议我不如自己拍抖音去一较高下,我就试着拍了。”那个时候,他起号相对容易,发布的第一个推书视频就“火”了,一夜涨粉几千,这也给了他做下去的动力。

“现在抖音图书这一块,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和机构入场,高手云集,所以流量已经没有2018年和2019年那么好博取了。”

现在,张生也会在抖音投流,购买“小店随心推”、“Dou+”等推流服务。对于初始流量不错的视频,一般先投两三百元,如果点赞、评论及后台订单等数据保持上涨达到一定比例,就会二次投放,但一个视频最多投流不会超过1000元。一些社科文史类的图书,由于内容原因,往往会遇到投流审核不通过的问题,这也是张生做抖音以来最无奈的地方。

最近,他卖得较好的书是《周四推理俱乐部》,销售了3000多本,可以获得比较多的佣金。

张生也在2019年入驻快手,彼时平台也给他不少流量,顺利起号,有3万粉丝。“但是快手带货效果非常不理想,可能是我推书的风格和快手用户不太匹配,后来我就停止更新了。”他表示,后来也在微信视频号尝试发布内容,同样很难获取更多关注和转化,于是也放弃了。

“我也是凭一腔热爱,觉得做这件事很有价值。尤其是早期,我喜欢挖掘一些绝版奇书、小众好书,有些书蒙尘多年,但经过一条短视频的有效传播,能让无数网友得知它的存在和魅力,甚至一条视频就能卖断货。我想,这也是知识分享、文化传播,做起来很有意义。”他说道。

无论在什么平台,仍然是头部博主占据着行业红利

搞笑博主@姜峰真的苟(下称“姜峰”)还是大二学生,由于独特的内容,他在各大平台都可谓“顶流”,粉丝数非常多,变现能力较强。

姜峰告诉燃财经,他从初中就开始做视频,发布到B站,彼时第一个视频播放量就达到10万。高考之后,2020年,他开始投入经营账号,包括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同时,他受邀参加了芒果TV《声临其境3》综艺节目,全国更多粉丝关注到他。

2020年8月,姜峰在B站上传标题为《这波叫反客为主》的视频,播放量近700万次,一举为他吸引了三四十万粉丝。

姜峰的视频被收录到B站“每周必看”

来源/B站 燃财经截图

至今,姜峰在B站有280万粉丝,抖音有近800万粉丝,快手有572万粉丝,小红书也有92万粉丝。在B站,他的视频播放量可达几百万次,而在抖音,播放量都是千万次水平。

姜峰告诉燃财经,100万粉丝体量,B站的广告报价为10万元/单,抖音为1万元/单,而小红书的价格跟B站类似。于他而言,由于内容独特,从美妆到游戏,各行各业的广告主都会找他合作。

尽管还是在校学生,姜峰的收入已经超越普通白领,也超越大部分自媒体博主。

但头部博主要一直维持高流量,并非易事。去年底,姜峰的流量有波动,“抖音点赞数十几万,对我来说就不是很好了,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最后,他决定在线下开一家密室逃脱店,在线下场景中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技能。“一方面是我喜欢(密室逃脱),另一方面也是想,自媒体能赚钱就赚,如果自媒体凉了,那我起码还有一两家实体店。”他透露,广州的密室逃脱店,将于7月正式开业。

一位微博粉丝百万级别、B站粉丝十万级别的博主告诉燃财经,在各大平台都有影响力的博主,对比从事不同行业的同龄人,收入确实高出不少,甚至可以比肩金融等高精尖行业的水平。

“但你也要承担相应的代价,比如内容创作的压力,流量变化的焦虑。”她指出,身边很多博主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如果没有一定的天赋和运气,很难做好自媒体。而且没有博主能保证,三五年之后,还能持续受到关注。博主可能只是提前把接下来几十年的钱赚了。”她说道,如果之后自媒体做不下去,她愿意退居幕后。因为她喜欢这个行业,就算收入大打折扣,也能接受。

如今,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这些国内平台,都依靠高质量的PUCG(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专业用户制作的视频)建设起内容护城河,维持着平台流量。

6月9日,B站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一季度B站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1%,达2.94亿。本季度B站日均视频播放量接近30亿次,同比提升84%;社区月均互动数达123亿次,同比增长87%。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则高达95分钟,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数据背后,离不开B站UP主的努力。根据长桥APP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月平均活跃UP主量达380万,同比增长75%;月均投稿量达到1260万,同比增长63%。

但不得不提的是,B站仍旧在亏损,且亏损在一季度扩大。财报显示,B站第一季度营收50.54亿元,同比增长30%,经调整净亏损16.54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8.9亿元。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疫情给B站的广告、电商业务带来短期影响。因为收入增长放缓,更凸显出了利润压力。“但这个季度B站花钱比以前少了,销售和营销费用环比下降29%。”

明显,今年以来,B站创作激励下降,也是其降本增效的手段之一。

上述B站粉丝十万级别的博主告诉燃财经,“B站的创作激励,对于我们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在后台查看,两年前在B站上传的一个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00万次,但收益仅有2000多元。

她指出,国内大部分博主收入99%来源于商业合作,“国内视频平台不像YouTube,有各种分成机制,博主如果不接广告,那收入少得可怜。”

显然,国内PUCG生态存在极大困境。视频平台在不断亏损,博主也在为爱发电,唯有少数“顶流”实现变现

头部博主的变现又能给平台带去多少收益?姜峰告诉燃财经,他接洽的商务合作会走各大平台的官方渠道,而平台提成比例不高,大概在5%左右。

但中小博主能接到广告已经稀少,很多选择不经过官方平台。

上述多位小红书博主就表示,很多时候不会走平台接广告。“对于这种情况,小红书会排查。但很多博主还是会做成软广,看起来跟原创内容无异。”他们也指出,如果走平台,帖子会显示“赞助”标志,会影响观感和流量。

陈睿提出,2022年,在保持健康用户增长的前提下,公司的战略重心将侧重于加速商业化进程。目前看来,近日备受热议的“付费视频”,是B站加速内容变现尝试的一项增值服务。

除了B站,抖音、快手、小红书也无一例外,这些平台都在亏损。而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现状中,这些平台还得在长视频、中视频、短视频等各领域抢夺博主、抢夺流量。

据悉,2021年,B站上线Story-Mode竖屏模式(竖屏短视频),今年4月,上线Story-Mode竖屏广告产品。

无独有偶,2021年6月,西瓜视频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共同发起“中视频伙伴计划”,加入计划后,中视频创作者即可获得三个平台的流量收益。这是抖音首次开通流量分成计划。

一方面是流量危机,另一方面是商业化困境。千万自媒体博主的吃饭问题,以及庞大互联网平台的生存问题,都逼迫着从业者去探索内容更好的变现模式。

*题图及部分内文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苏菲亚、海兔、皮皮、大头、dede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1、靠卖数据线起家,绿联科技2021年营收做到了34亿,但在严重依赖线上渠道、销售费用高企、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下,绿联科技陷入了利润负增长。

  2、通过亚马逊、速卖通等海外电商平台,绿联科技将众多产品卖到了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比近半,同时海外毛利率也远远高于国内。

  3、绿联科技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另外主要采用外协生产的它,被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产品质量存在多种问题。

  在手机厂商遭受市场寒冬之际,一家从华强北起家、卖数据线的企业,却要上市了。

  凭借着线上渠道以及不断扩充品类,绿联科技将众多产品远销欧美国家。并且其在海外市场的毛利率远高于国内,可谓是靠一根数据线收割欧美市场。

  但冲刺上市的绿联科技也有隐忧。由于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过高,平台服务费、推广费等费用让绿联科技的销售费用高企,在加上原材料涨价等综合因素,2021年绿联科技陷入了净利润负增长。

  另外,主要采用外协生产的绿联科技,也被质疑产品质量把控存在问题。充坏手机、笔记本,甚至充电头引发起火等问题不断被曝出。

  数据线起家 利润陷入负增长

  绿联科技的创业起点在深圳华强北。

  当时,绿联科技创始人张清森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做外贸业务员,没多久便开始创业,进入电子制造行业。依靠此前的外贸工作经历,绿联早期主要为海外品牌代工数据线。

  不过代工赚的是辛苦钱,在残酷的低价竞争之下,张清森决定打造自己的品牌:UGREEN绿联,他选择了从线上渠道切入,后来还借此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并且一步步扩充品类,目前产品已经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

  当前,绿联科技线上渠道收入占比在80%左右,线上渠道既是绿联早期崛起的助力,但过度依赖线上渠道似乎也正在成为绿联的隐忧。

  招股书显示,年绿联科技营收分别为20.45亿元、27.38亿元和34.4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9.80%;但尴尬的是,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3.06亿元和3.04亿元,净利润增速从2020年的34.60%下降为-0.37%,陷入负增长。

  绿联科技解释称,主要原因是2021年存在因员工股权激励计入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职工薪酬费用上升、相关材料成本上涨、研发费用增加等原因所致。

  但实际上,绿联科技没提到的是,由于一直以来对线上渠道的过度依赖,导致销售费用过高的情况。

  数据显示,年绿联科技销售费用分别为6.11亿元、4.52亿元和5.83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9.88%、16.53%和16.91%,为各项费用中比重最高的。对比可比上市公司安克创新、公牛集团、海能实业的销售费用率情况,绿联科技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

  据悉,绿联科技的销售费用主要由运费、平台服务费、推广费和职工薪酬构成,而其中平台服务费和推广费又占据了大头。

  年,绿联科技的平台服务费分别为1.28亿元、1.91亿元和2.34亿元,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0.97%、42.31%和40.09%;推广费分别为1.42亿元、1.81亿元和2.08亿元,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3.16%、39.96%和35.64%。

  值得注意的是,绿联科技的综合毛利率也处于下降趋势,年分别为49.67%、38.01%和37.15%。

  绿联科技在招股书也提示,存在着线上平台经营风险,以及电商平台费用大幅上涨的风险。若线上电商平台收取的平台服务费等费用标准发生大幅上涨,或者平台经营策略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收割海外用户?海外毛利率远高国内

  除了中国市场之外,绿联科技还通过亚马逊、速卖通、Shopee、Lazada等海外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年绿联科技主营业务境内收入占比分别为56.51%、52.62%和53.91%。整体来看,一半收入靠国内,另一半则靠海外市场。

  绿联科技境外收入主要来源于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和美洲地区,两个地区占境外收入的比重超过70%;年欧洲地区和美洲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3.43%、35.33%、32.53%。

  绿联科技称,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加速养成,线上消费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新冠疫情造成的限制出行带来了在线办公、线上教育、视频会议、居家娱乐等需求,人们对电子设备及其周边配件的需求增加。

  有意思的是,报告期内绿联科技境内毛利率低于境外毛利率。绿联科技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公司境内产品与境外市场定价、销售模式、销售平台等存在差异所致。

  具体来看,年,绿联科技境内毛利率分别为35.88%、30.78%和31.40%;同期境外毛利率则分别为67.74%、46.24%和44.01%。境外毛利率高企也提升了绿联科技主营业务的整体毛利率。

  不过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绿联科技在海外市场对线上平台的依赖程度更高,这也让其境外毛利率处于逐年下降态势。当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还有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

  外协生产为主 质量存疑?

  绿联科技披露,在生产模式方面,公司进行自主研发,并采取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从绿联科技披露的历年产品生产数量和金额来看,外协生产占比均在75%以上。

  绿联科技解释称,这种生产模式下,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成熟丰富的3C消费电子加工资源,也使公司可以更加专注于产品的原创设计、供应链管理和销售渠道的开发与维护等附加值更高的环节。

  不过从用户端的反馈来看,实际情况似乎并不是如此。

  新浪科技在黑猫投诉上看到,不少消费者反馈,绿联科技的充电器、充电宝、扩展坞等产品存在质疑问题,导致手机、笔记本、耳机等产品受损。

  吕小姐投诉称,她购买了绿联科技的快充头,该产品声称可以同时充电脑和平板,然而宣传并不属实。“当我同时充平板和电脑工作大约五个小时后,充电接口过烫导致主板芯片烧坏!只能说质量不符合宣传,客服以产品为良品拒绝赔偿,让我带着数据线去苹果维修店检测,可是我用的数据线是原厂!怎么会把电脑烧坏!”

  更是有用户投诉,他购买的绿联科技充电头引发了起火。据他描述,这款产品是在拼多多绿联官方旗舰店购买,在准备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头插进插座的一瞬间发生了起火。“一声响之后全屋断电,整一栋楼断电,后来我请电工师傅来看,发现电路跟插座并没有问题,应该是充电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绿联科技的产品也曾因不合格被相关部门处罚。

  2020年10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绿联科技生产销售的PB132绿联移动电源(20000mAh)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涉案产品货值31255元,责令绿联科技停止生产、销售涉案产品,并没收违法所得2099.16元、罚款93765元。

  至于绿联科技提到的自主研发,情况似乎也并不理想

  招股书披露,目前绿联科技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698项,拥有境外专利506项,但698项境内专利中代表技术门槛的发明专利只有11项。

  研发投入方面,年,绿联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6488.53万元、9512.70万元和15660.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7%、3.47%和4.54%。

  虽然研发投入逐年增长,但报告期内,绿联科技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安克创新、公牛集团、海能实业的平均值。绿联科技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增速较快,导致虽然在报告期内加大了研发投入的力度,但研发费用率仍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

  从一家代工厂,到成为产品远销海外的自主品牌,绿联科技实现了逆袭。

  不过如今的绿联科技也面临着种种新挑战,除了起家的线上渠道之外,需要相应地拓展线下销售,平衡经营风险;同时,面对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质疑,也应该加强生产管理和品控管理,以回应消费者的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尚你美是传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