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央视全部频道转到新媒体播出,那将会意味着什么?

摘要:  纪录片《之江故事》全球首发仪式举行  10月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制作的纪录片《之江故

  纪录片《之江故事》全球首发仪式举行

  10月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制作的纪录片《之江故事》在北京举行全球首发仪式。该片记录了英国上议院议员麦克·贝茨和夫人从杭州至温州徒步旅行的精彩故事,传递出生机勃勃、活力洋溢的新时代中国形象。10月13日起,《之江故事》在中央电视台、美国CNBC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网以及多个新媒体平台投放播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音像制品发布

  10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承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音像制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和联欢活动》《此时此刻——国庆70周年盛典》《大阅兵·2019》,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六种主题音像出版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禁止通过网络以图文形式侮辱未成年人

  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的“网络保护”一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等作出全面规范。

  总局将创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

  10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创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有关事宜的通知》,决定择优创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汇聚各方力量、深入研究探索、强化应用示范,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四川:电视地震预警服务延伸至所有市州

  10月16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对外宣布,继去年5月在四川德阳、宜宾开通电视地震预警服务以来,经过一年多努力,目前已经实现地震预警服务延伸至四川所有21个市州,覆盖四川76%的县份。

  《中国保险报》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报》

  10月1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座谈会召开。走过25年发展历程的《中国保险报》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报》。

  《都市消费晨报·新疆考试》出刊

  10月下旬,由新疆大晨报股份公司主办的《都市消费晨报·新疆考试》旬刊出刊,由新疆大晨报股份公司升学服务部(晨报考试宝)负责采编,主要服务于高三考生和家长。

  江西日报推出首张AR直播报纸

  最近,江西日报基于增强现实技术(AR)制作的全国首张AR直播报纸在2019世界VR产业大会期间精彩亮相,读者扫报纸即可看直播。

  江南都市报VR电影亮相世界VR产业大会

  10月19日,江南都市报开发的VR电影《蓝海雄风》在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进行展示。《蓝海雄风》模拟在现实世界大海中的辽宁舰战斗群真实的视觉、听觉上的感受,观看者可以全视角、全方位地体验。

  10月15日,兰州晨报全新改版,加印的20万份报纸免费向读者赠阅。此次改版,发力专向新闻,推出少儿周刊《少年派》、健康周刊《生命树》、旅游周刊《任我行》、文娱周刊《星空下》、市民周刊《金城里》、地铁周刊《地下铁》六大周刊。

  农业科技报社“强农”App上线

  10月21日,农业科技报社“强农”App上线,设有“三农资讯发布”“线上农技服务”“远程农业培训”“涉农电商服务”等涉农服务栏目。

  我国首款蒙古文人工智能平台发布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奥云AI蒙古文智能平台,这是我国首个蒙古文人工智能平台,可为个人、专业机构和第三方开发人员提供多种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

  人民日报社“人民优品”发布农产品品质保障公约

  10月16日,人民日报社旗下“人民优品”项目与国家监管机构、学术科研单位、多地政府部门以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发起以“安全为本、品质保障、标准升级、品牌共建”为宗旨的农产品品质保障公约。

  广州“新花城”App上线

  10月22日,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研发,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新花城”上线,以“新闻聚合+服务聚合”为主要定位。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上线“天目新闻”App

  最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上线全新App“天目新闻”,该App将以短视频传播为特色,专注事件新闻报道,新闻、服务、社交并重。

  “央视新闻”App改版上线

  10月8日,经过全新改版的“央视新闻”App正式上线,围绕“简洁化”理念进行改版,全面优化升级了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并发布了新的Slogan(品牌口号)“我用心,你放心”。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为了人民健康》

  10月2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摄制的专题片《为了人民健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全片共4集,分别为《防病未然》《利民为本》《护佑妇儿》《大爱无疆》。

  “云南广电云”App和微信公众号试运行

  9月29日,由云南省广电局与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共同建设的“云南广电云”上线试运行,这是云南首个广播电视行业服务云。

  冀云·融媒体平台上线

  10月9日,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与河北长城新媒体集团联手打造的冀云·融媒体平台上线。该平台为在河北省级层面建立的融媒体中心技术服务云设施,为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定制化的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最终打造省、市、县三级融媒大宣传格局。

  国内53家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

  最近,国家网信办继续深入推进青少年网络防沉迷工作,统筹指导六间房、花椒直播等24家网络直播平台,搜狐视频、百度视频等9家网络视频平台统一上线“青少年模式”。截至目前,国内共有53家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网络防沉迷工作基本覆盖国内主要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

  辽宁省广电局与辽宁大学战略合作

  最近,辽宁大学和辽宁省广播电视局人才教育培训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教育培训基地揭牌。

  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云南广播电视台违规被通报

  10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报,对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云南广播电视台违规行为作出处理:运城市广播电视台立即停止睛彩运城文化·旅游频道、导视频道、图文频道3个非法频道的播出,文艺广播按批复要求恢复原有名称、呼号和节目设置。同时,对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予以暂停其科教频道播出15日的处理(自2019年10月23日零时至11月6日24时止)。对云南广播电视台予以暂停其生活资讯频道播出15日的处理(自2019年10月23日零时至11月6日24时止)。

  人民网与京东达成扶贫战略合作

  10月17日,京东集团与人民网在北京签署消费扶贫专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民优选”扶贫品牌及商品面向全国的推广。京东平台将上线“人民优选旗舰店”,“人民优选”平台的扶贫产品将在京东众筹、京东政企采购、京东生鲜、京东超市等平台全面上线推广。

  人民日报海外网与朴新教育科技集团战略合作

  10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网与朴新教育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整合利用各自平台优势和资源,在留学服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人民在线与山东海看签约合作

  10月22日,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与山东海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融合各自的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面向全国提供更加全面的县域融媒体服务。

  吉林日报社与韩国江原日报社开展新媒体合作

  10月14日,吉林日报社与韩国江原日报社在长春签订新媒体交流协议,在原有版面交换的基础上,增加新媒体方面的合作,交换的内容包括图片新闻、短视频、H5、音频等。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

  10月21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市萧山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利用浙报集团传媒服务产业融合转型与萧山戴村镇打造V智造产业社区的契机,共同打造以融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数字文化服务为核心的浙报集团数字文化产业园。

  河北广电网络智慧产业平台项目开工建设

  10月18日,河北亿广云数据产业园(暨河北广电网络智慧产业平台)项目开工仪式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项目二期总投资15亿元,总规划6000机架,建筑规模逾5万平方米,一期1500机架计划于2020年10月正式投产使用。

  江西广播电视台与快手科技战略合作

  10月23日,江西广播电视台与快手科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短视频内容运营、技术支持、广告运营、产业扶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短视频路径。

  抖音短视频与高铁传媒战略合作

  最近,抖音短视频与高铁传媒就内容传播达成战略合作。抖音将登陆国内80%的高铁列车,在高铁电视上播放非遗、旅行、美食、萌宠、科普以及正能量类短视频内容。

  腾讯云与福建农信战略合作

  最近,腾讯云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业务层面展开深入合作,助力福建农信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打造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化银行。

  原标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4月8日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

  4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向东、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长邓素雪、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芍介绍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例行新闻发布会。

  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部分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况。一是每年4月是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印发了《关于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推动各地将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下去,培养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筑牢疫情常态化防控防线;二是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年试考核实施方案》和有关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年度为周期考核各地健康中国行动任务落实情况和指标进展情况,引导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尽责尽力的“共建共享”格局。三是印发《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断完善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查找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的差距,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四是结合近期印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系列技术规范、疫苗接种工作实践经验和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技术指南,编制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大纲》《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等系列配套文件,供各地参考使用,进一步提高各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能力。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我们将继续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线,召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系列新闻发布。今天发布会主题是:介绍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

  出席发布会的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先生;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向东先生;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先生;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长邓素雪女士;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芍女士;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首先,请王海东司长向大家介绍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给各位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医养结合工作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是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医养结合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规划,并且写入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我们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保障政策、加强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多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新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医养结合也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医院床位设置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建立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制度,鼓励医师在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二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人才队伍。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这四种相对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截至到去年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5857家,比2017年年底增加了59.4%,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7.2万对,是2017年底的6.1倍。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数达到158.5万张,超过90%的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学科建设和骨干人才培养,设置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建立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引导各类院校设置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近日,教育部又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在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新增“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我们启动了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去年在线培训了近1万人。加强临床、护理、康复、全科等人才培养,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共培训医养结合管理和服务人员达到70万人次。

  三是不断完善标准规范,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医养签约合作服务指南。制定了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和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机构的基本标准。制定了“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和“居家医疗服务参考项目(试行)”,为老年人享受全流程、专业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标准、规范和保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优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最多可开具12周的长期处方。建立了全国医养结合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围绕规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强化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等方面,全面开展检查,切实提升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

  四是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协调推动产业发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已经列入全国创建示范活动项目,我们支持山东省、四川省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工作,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就可以获得远程医疗等各方面的服务。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专业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服务机构建设。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目录,目前已经评选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167家、示范街道乡镇297个、示范基地69个以及森林康养基地96个。

  经过积极推动和不懈努力,我国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信息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医养结合将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衔接,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政策体系、服务网络、标准规范、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组织保障等多方面继续发力,切实推动医养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谢谢。

  谢谢王司长,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当前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国家卫健委在为居家和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国家卫健委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正如你所说的,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所以我们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还是放在居家和社区。这几年我们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一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是免费服务。2019年,我们又将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 二是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努力做到慢病有管理、疾病早发现、小病能处理、大病易转诊,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三是针对老年人迫切需要的上门医疗服务,我们最近刚刚印发了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就是规范发展这方面的服务,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护理等老年人迫切需要的服务,特别是满足失能、重病、高龄的老年人的刚性需求。四是我们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增设养老床位,这是最接地气的,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可及性。同时我们大力支持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延伸的医养结合服务,这方面医保也给予了很多支持。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

  请教山东省的吴主任,山东创新了多种医养结合服务的新模式,据了解,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是居家服务,山东在破解这方面的难题上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和大家分享?谢谢。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向东:

  谢谢记者的提问。山东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了医养结合工作,并在全省重点推广了曲阜居家医养模式:

  一是建立了服务片区、信息库和专业队伍。在服务片区规划上,城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打造15分钟的医疗服务圈;在镇街以管区为中心,实现了医疗服务半径不超过2公里。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信息库的建立上,为居家医养服务的对象建立台账、精准服务。在服务队伍组建上,选派有经验的人员为居家医养专职医生,成立了医养结合服务团队,提供巡诊服务。

  二是破解居家医养服务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在医保报销方面,推行家庭病床制度,对符合家庭病床条件的老人,不收取床位费,其他医疗费用按住院标准予以结算,并将居家医养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在运行保障方面,曲阜市每年列支专项经费50万元,作为居家医养专项基金。镇街全部设立夕阳红基金,医保报销后进行二次报销。同时,为解决用人不足的问题,开展居家医养服务的医护人员,薪资报酬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医护人员水平。在确保医疗安全方面,制定了申请、评估、管理、终止四个工作流程,为居家医养医护人员购买了医疗责任险,签订服务协议书,并且由护士和家属全程陪同。

  曲阜居家医养服务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天曲阜市卫生健康局孔卫东同志也来到发布会现场,如果大家有兴趣深入了解,可以和他进行交流。谢谢。

  我的问题是提给邢台的邓市长,我们知道,基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剩下的留守农村的很多都是老年人,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医养结合工作邢台有哪些举措?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长邓素雪:

  谢谢记者的提问,您提的问题确实是目前农村很现实也急需我们做好的问题。从2016年以来,我市就开始探索医养结合工作,我们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来推进农村的医养结合工作。

  一是推行医中有养,我们将乡村的养老机构、幸福院和乡村医疗机构建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用乡村医疗机构直接为乡村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二是养中有医。在养老机构设置卫生室和护理站,派驻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推行养中有医。

  三是失能有保。2019年我们在全市推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有734万人参保,报销比例在65%左右,定点服务机构135个。

  通过这三种措施,使农村老人既解决了养的问题,又解决了医的问题,同时减轻了失能、半失能家庭的负担。目前,我们共有227个养老机构和110个医疗机构实行了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发展模式。长期护理险实施以来,我们共有18340人次享受了这个待遇,并且明显提高了医养机构的入住率,有的医养机构做到了一床难求,使农村的老人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谢谢。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

  向陈芍书记提问,公立医院给大家的印象都是门庭若市,而且主要以承担医疗服务为主,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公立医院是如何想到要发展医养结合的?谢谢。

  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芍:

  谢谢您对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关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79年的干部疗养院,在2000年的时候增挂了慢性病医院的牌子,那时候才开始面向社会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但是因为医院地处郊区的一个山坡上,人口很少,交通也不方便,几乎没有人来就医,所以那时候医院就面临发展的困境。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有不少因病失能的老年病人面临着综合医院住不进去、养老机构又缺乏医疗,而自己的家庭对他的照护又难以持续的难题。面对这样的老人的难题,结合医院自己的环境优势,我们是在植物园旁边,还有专业的医疗优势,在2005年开始针对失能或者半失能老年病人的医护康养一体化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一经推出,我们医院当时的400张床位迅速供不应求,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应。2011年,这样的模式获得了原国家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的创新提名奖。到2014年,尽管医院床位增加到了600张,但仍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有很多老人会在外排队等候,短的一周,长的一个月、三个月或者半年都有,所以我们主动走出去,和周边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护理院或者日照中心、社区卫生机构的社区卫生中心签约,开展医养协作关系,为他们的老人提供快速的转诊或者绿色就医通道,组建了专业的队伍,给对方提供健康宣教、健康管理、医疗巡诊、康复或者是照护培训,也给他们的老人送去营养指导或者是心理指导等等,这样我们就逐步把医养结合的服务延伸到社区。到了2016年,我们正式更名为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因为我们多年在老年的医疗、健康管理、照护、临终关怀和相关培训上的探索取得了成效,那时候我们成为了成都市的老年服务中心。

  到目前为止,我们有1200张床,床位仍然供不应求。我们的医养项目现在正在开工,结束后,医院床位将增加到2000张。十多年医养结合的探索,医院主要是根据老龄社会老年人的需求,我们从过去单一的公立医院的医疗职能,在大健康的链接上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延展,现在发展成为集医疗、健康管理、养老、照护、临终关怀和相关培训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机构,也是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医养结合分中心。我想,这样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回应了老年人群的健康和医疗需求,使医院也能够得到长足和健康的发展。谢谢。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请问如果要举办一家医养结合机构,我们国家卫健委在审批流程和环境方面会有哪些支持性措施?谢谢。

  谢谢。医养结合机构就是兼具医疗卫生服务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者养老机构。如果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怎么办、程序是什么、流程是什么?2019年,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这里面作出了全面详细的规定,体现了“放管服”改革,优化了流程和环境。具体来讲,如果是医办养,一个有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要开展养老服务,可以不用再新设立一个法人,也不用另行法人登记,调整服务范围或经营内容就可以。如果是养办医,养老机构要开设一个医务室、护理站、卫生室,不用行政审批,直接备案管理就可以。这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项措施。如果养老机构要举办二级以下的有关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两证合一”,简化程序。如果同时新办医养结合机构,涉及到同层级相关部门,比如卫生健康部门、民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部门,我们要求“一个窗口”办理。同年我们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放管服”改革又进行了进一步推进。比如,现有的有资质的和有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如果申办养老机构,具备的消防、建设、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资质,可直接依托上述资质,进行登记备案。 我们还支持鼓励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按照规定可以享受税费优惠、土地等政策。我们强化了医保支持,以前新办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定点申请时间比较长,这次做出明确规定,只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正式运营三个月后就可以申请医保定点,医保部门要在三个月之内进行医保定点的评估。通过这些“放管服”的改革措施,社会力量办的医养结合机构得到蓬勃发展,占比超过70%。同时,我们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升质量。 总的来讲,通过“放管服”改革,为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记者:

  问题想提给崔院长,去年7月国家卫健委启动了医养结合的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目前这一平台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谢谢。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刚才几位都介绍了医养结合的工作,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几年医养结合进展比较快,形成了多种模式并行的状态。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直属医院,我们也是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的依托单位,我们医院能在医养结合工作中发挥什么作用,我觉得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中日友好医院因为是大型国家级三甲医院,我们不可能自己去办医养结合的机构,但是我们在工作中能做很多事。 前期,在国家卫健委老龄司的安排下我们做了一些调研,发现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存在的一些共同痛点和堵点问题:

  一是,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大部分医务人员是全科医生,无法提供较高质量的专科医疗服务。

  二是,有些医养结合机构不能提供专科护理服务。

  三是,医护人员缺乏标准化能力体系,也没有继续教育和长期终生教育的机制。

  四是,医养结合机构之间缺乏连通的工作平台和互助机制。

  针对以上痛点,去年在国家卫健委老龄司的支持下,依托中日友好医院,成立了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它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

  二是远程教育,提升医护人员质量,帮助建立能力体系。最近我们也和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搭建了三方协作平台,准备启动一套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能力体系教材的建设工作。

  三是远程康复指导,在医养结合机构中老年人存在很多康复的问题,这也需要一些专科医生的指导。

  四是提供会诊和转诊通路,中日友好医院国家远程中心与全国530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合作关系,当医养结合机构中的老人出现病情变化时,如果当地处理不了,可以通过搭建顺畅的转诊机制,让老人转到就近的高质量医院就诊,这样对老年人来讲是更加安全。

  最后,中日友好医院也是5G医疗标准的制定单位,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把5G以及其他一些新的技术融合进去,为医养结合机构里面的老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这是我们这个平台的初衷和功能。谢谢。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记者:

  目前省级层面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的还比较少,山东作为首家创建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给全省老年人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获益?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借此机会,把我们山东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的有关情况介绍一下。自2018年山东省启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以来,省政府作为省级战略整体推进,全省现在有12个市、120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有697家,护理型床位达到16.99万张,可以说示范省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政策支撑和标准引领方面,我们加大了“放管服”力度,简化机构审批登记,核定医疗机构养老服务价格。全省16市都落实了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其中,济南、青岛和东营3个市已经扩大到了全体居民。我们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分类与要求》等16个省级标准规范。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了多样化服务模式,比如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打造了“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以城市社区为依托,打造“社区医养、智慧服务的模式”,以机构医养结合为补充,打造“机构医养、多层联动”的模式。同时,还以农村五保老人为重点打造了“两院一体、集中照护”模式,这是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做的探索。 在资金扶持和产业发展方面,有4个医养结合的相关学科纳入了省立项建设的一流学科。省级安排2000万专项资金,培训工作人员、老年人家庭成员24万人次。我们按照每张医养结合机构床位8000到12000元给予建设补助,比普通养老床位高20%。对民办和公建民营类养老机构收住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年给予元补助。在产业化方面,我们设立了省级医养健康基金12支,认缴规模81.2亿元,投向包括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和智慧化服务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谢谢。

  问题提给成都八院的陈书记,我们了解到成都八院在全国比较早开始实行医养结合,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包括现在具体能为老年人提供哪些服务?谢谢。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确实已经很长时间了,十多年了,我们主要是围绕老年人的医疗健康和养老相关的细节性需求来开展工作。

  第一,我们有一些感受,医养结合的基础在于医疗,所以我们就建设了老年医学的几个重点专科。我们分析了老年的疾病谱,根据给老年人或者他的家庭带来压力或者痛苦大小的情况,我们重点打造了老年康复医学科,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治疗,目的是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护或者改善老人的机体功能。

  第二,针对目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增多的情况下,我们把日常医院的神经内科建成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综合管理区。我们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提供的不仅仅有医疗服务,还有专业的工娱康复训练、专业的照护这些综合服务,通过这些服务来延缓老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和病情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提高这些老人的生存质量。同时,也能够减轻他的家庭和家属负担。

  第三,我们把医院专业的临终关怀科建成了有温度的安宁疗护示范中心,主要是针对临终的病人或者临终的老年人,我们更加关注人的本身,或者是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关怀,除了给他们提供姑息治疗、疼痛管理,还需要临终照护、心理慰藉和灵性关怀,通过这些服务,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临终的老人缓解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减轻他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希望尽力帮助临终的老人能够有尊严、比较安然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是我们的一个体会,医养结合的基础在于医疗。

  第二个体会,大多数老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护,照护的专业性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多年来形成了一套照护的专业管理体系,并且向外推广和培训。我们着力培养生活照料+护理技能+职业爱心护理员,通过这些培训我们希望他具有保姆的生活照料职能,也具备部分护士的观察处理技能以及老年疾病的常见常识或者是急救常识,我们希望他具备一定的爱心。通过这些培训,近年来我们为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这样的复合型护理员,能够比较有效解决6万左右家庭的专业照护需求。

  第三个体会,多年的工作,我们感受到医养结合更多的需求在基层,就是在社区和家庭,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共享。近年来,我们先后与40多家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签约形成医养合作关系,我们帮助这些机构提升他们的健康和医疗服务能力,同时自己也在社区建立了多个“社区医养结合站点”,通过这些站点,把我们专业的健康资源送出去,能够让社区和居家老人就近方便快捷的感受到医养结合服务。

  第四个体会,也是这么多年我们感受最深的,医养结合这项工作的灵魂在于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关爱文化的建设。我们一直着力打造“孝爱医和合”的医院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员工爱心,同时面向社会长期招募“关爱老人、情暖夕阳”的志愿服务联盟,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家来自社会各界的单位、公司、团体加入这个联盟,联盟现在拥有11000多名长期稳定的志愿者,他们会定期或者不定期为老人或者协作机构的老人开展无偿的志愿服务和各项公益活动,陪他们聊天,给他们洗脸、洗脚、剪指甲、唱歌等,给老人送来快乐和温暖。以这些文化的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既让这些老人能够感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无偿关爱老人的队伍当中来。同时,让更多人能够真实体会到关爱老人真的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关心老人的今天,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谢谢。

  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已经运行超过半年了,请问这半年多来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对于基层老年人来说带来了哪些健康福利?谢谢。

  感谢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应该说这个平台的搭建速度非常快,去年中日医院和老龄司一起协同,很快就把这个事情推上日程,并且在中日医院开了启动会。随后,我们就开展了大量工作。这里和你分享一些数字,到目前为止,全国有174家医养结合机构已经成为了这个平台的第一批试点机构,各地医疗机构都踊跃报名加入。我们组织了8个学科的专家开展了远程会诊和远程门诊,同时开展了各种医务人员的培训十多期。去年10月份我们平台还专门开展了一期“情暖重阳”系列活动,面向试点机构中的21家单位,39例重症患者,包括呼吸、神内、心血管等专科病例开展远程义诊,取得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偏瘫、帕金森病等典型病例进行线下康复指导和线上同步直播,并向所有试点单位进行推送,观看人数每期都超过1万多人。此外,我们开展了关于肿瘤、脑卒中的专题线上科普活动,每期在线观看超过2千人。

  平台帮助基层医养结合机构解决了实际问题,举个例子,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社会福利院的一位老人,60多岁,患脑中风7年及其他多种合并症,长期服药效果不好,我们利用平台邀请了中日医院心内科专家给他进行会诊,同时给他用了夜间智能监控垫,每天监测他的生理指标,发现除了现在诊断的疾病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包括夜间呼吸过速等,通过专家调整用药以后,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

  事实证明,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确实能够有助于医养结合机构,特别是基层70%的社会办的养老机构,节约看病的时间成本,提高就医效果,也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关爱。这正是像中日医院这样的综合性大医院为医养结合机构起到的“赋能”作用。

  下一步,根据卫健委老龄司的工作安排,我们准备到2021年底之前延伸拓展更多试点单位,并且借助国家远程中心和中日医院刚刚获批的互联网医院资质,不断推动新技术落地,包括5G医疗、远程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远程呼吸听诊技术,以及基于皮肤影像的皮肤肿瘤早期筛查技术,这些技术都应用于平台,供更多的医养结合机构使用。为医养结合机构里面的老人提供更好的帮助,为各个基层机构更好“赋能”。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知道,其实90%以上的老年人都是选择居家养老,请问邓市长,在邢台的实践中是如何推进老年人居家医养服务相结合的,给老年人带来怎样贴心的服务,这些经验哪些方面能够给其他地区带来一些借鉴?谢谢。

  谢谢记者的提问。在居家医养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一是对居家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了一键呼叫信息服务,就是通过村卫生室为居家不便的老人手机数字键设为快捷键,如有需要,通过一键拨通村医电话,由村医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二是对部分慢病老年人探索了家庭病床服务,并且把家庭病床服务的费用列入医保报销范围,目前有3000余人次享受了家庭病床服务。三是对农村的重点人群实行签约服务。通过签约,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家庭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上述措施,方便了农村老人的看病就医,也提升了农村老人健康意识和自我健康的管理水平。谢谢。

  问题提给成都八院的陈书记,您刚刚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阿尔茨海默症,我们知道成都八院其实专门建立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心,请问八院在加强医院管理,保障安全的同时,是如何让老人更有尊严的生活的?谢谢。

  谢谢。刚才的问题提到了我们八院医养结合是怎么开展的,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我们住院的几位老人曾经给我们院刊投过稿,他们形容我们医院的服务模式,说的是:医疗学科强基础,专业照护是保障,机构社区广覆盖,医养之魂在孝爱。如何对阿尔兹海默病老年人的照护和安全进行管理,我们医院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老人来到我们这儿,我们会根据老人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他的身体状况、自理或失能状况、智力状况进行分层分类。二,我们会依据老年人不同的失能失智情况分层分类制定照护方案,进行专业管理。三,我们也培养了一批自己的专业护理和照护团队,仅医院自己管理的护理员就近400多名,他们会24小时为这些老人提供照护服务。第四个大方面是从硬件方面,我们专门为失能失智的老人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比较大的区域,除了普通病房,我们还设置了智能活动区域,对整体环境进行了适老化的改造,并设了一些老年人记忆深刻、可以给他带来亲切感的模拟场景,通过怀旧疗法帮助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这些治疗或者是康复训练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阿尔茨海默病管理的区域,面积足够大,地面是塑胶地面,能够比较好的防滑。医疗、护理、照护、硬件方面,我们做到了医生、护士、护工三位一体,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我们希望让他们能够生存质量更高,能够过得更开心一点。谢谢。

  中国县域卫生记者:

  请问陈书记,您刚才谈到咱们医院拓展了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广大的需求在基层。请问您在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他们对医养结合的积极性怎么样?他们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您觉得提升医疗机构的管理,医务人员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我们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支持赋能措施?谢谢。

  您的问题是我们在和基层机构交流过程中对方机构的管理者积极性怎么样、有哪些问题,医务人员应该出台哪些激励政策。我们这么多年持续和各类基层医养结合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护理院等等,既有公立的也有民营的,还有集团性的,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定期给他们提供健康医疗服务,还有的希望我们能够托管,整体都是比较积极的。他们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的医疗和健康资源,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他们希望我们能够输入比较好的健康和管理,让他们的医养结合服务能够满足老人的需求,这是他的难点。现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政策来鼓励基层医疗和养老机构的合作。我个人觉得,还应该激励更多老年专科医院,无论是二级还是三级参与其中。谢谢。

  谢谢陈书记。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环节就到此结束。医养结合工作关乎老年人的健康权益和健康获得感的提升,刚才五位嘉宾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医养结合工作的进展以及相关政策情况。希望媒体朋友继续对医养结合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者就有可期的未来,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明日德阳天气小雨 10/19℃

说起神秘文明你会想到什么?

一经发现便引起世界瞩目

风格神秘的青铜纵目面具

它们以西南为底蕴 尽显华夏本色

它们根植大地 对话苍穹

这就是古蜀文明的标志——三星堆

《三星堆新发现》特别直播

央视新闻新媒体全程并机直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月20日至3月23日连续4天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实时报道全景呈现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最新发掘成果,生动展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三星堆考古发掘直播特别节目也是电视直播报道融合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的一次全新探索,将最大限度呈现三星堆文物之美,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央视直播将创新拍摄手段和直播样态震撼呈现第一现场

直播团队搭建两套直播系统,在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现场、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多点报道三星堆最新考古发掘进程。本次直播一改以往考古直播样态,最大限度减少对考古发掘进程的干扰和影响,创新拍摄手段和直播样态:采用自制遥控摄像机、鱼竿摄像机、智能手臂机器人摄像机、索道摄像机、伸缩摇臂等多种特种设备进行拍摄,最大限度呈现文物之美、中国考古气象之新:具体为祭祀坑大棚内架设索道摄像机、坑口安装自主研发的遥控摄像机、文物修复中心设置机器人手臂摄像机全视角展示文物之美。

国庆大阅兵直播神器天鹰座已抵达三星堆发掘现场

在2019年国庆大阅兵直播中发挥奇效的横跨长安街的摄像机——“天鹰座”有线索道摄像机,即将在三星堆直播中大显身手,目前正在现场进行最后调试。“天鹰座”摄像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取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它的索道系统和稳定系统也全部是国产的。


△“天鹰座”有线索道摄像机

预计20日开启直播:发掘现场部分器物坑进入文物提取阶段

考古工作者目前对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展开前期考古发掘,部分器物坑进入文物提取阶段,预判出土的文物将媲美30多年前的1、2号坑,并且具有此前1、2号坑不曾出现过的器物,此次考古发掘广泛运用多学科、最新科技研究技术和方法,必将刷新公众对田野考古的传统认知,也将树立我国考古工作新的里程碑, 同时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考古直播报道的一次全新尝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广汉设立虚拟直播解说区

结合祭祀坑旁的遗址区,搭建前方虚拟直播解说区,结合考古发现和虚拟技术,利用虚拟成像在考古发掘基址上还原古蜀先民生活场景、文物坑内放置状态、祭祀场景,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古蜀文明;同时结合虚拟技术,以文物铜鸟形象制作片头、片花,神鸟作为串联符号飞入北京演播室、三星堆解说区,有设计感地呈现直播特别节目;创新设计聆听三星堆节目,以声音讲故事的方式,结合虚拟动画短片,呈现一段穿越时空的回响,节目大屏以片子形式推出,新媒体以H5方式传播,同步可以提供央广、国广融合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广 汉设立虚拟直播解说区

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天下之谜三星堆》系列互动直播

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微博、抖音等官方账号将推出《天下之谜三星堆》特别板块。VR探宝、虚拟考古小游戏、H5,让你亲临现场;慢直播、微视频、专题报道,一网打尽你想了解的三星堆一切。更有“三星堆朋友圈”,让你了解直播以外的花絮与揭秘,认识更多有趣的灵魂。

央视新闻新媒体将开启《夜话三星堆》系列直播

蜀国数千年 古今多少事 都付夜话中

挖掘惊喜不断,场外畅聊不停。20日傍晚起,央视新闻新媒体将在成都开启夜话三星堆系列互动直播,将邀请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孙华教授等文物专家,文化学者、文化遗产传承人亮相直播。巴蜀春秋、四川味道,成都特色,烩成一道文化特餐。记者蒋林将与冯满天乐队、网红教授戴建业、川剧变脸达人华华、巴蜀笑星叮当等知名人士轻松互动。

此外,中阮大师冯满天特别为三星堆创作的音乐作品也将首次在节目中独家播出。


央视新闻十余路慢镜头直播云考古 一眼穿越千年

造型独特的纵目面具、神秘莫测的黄金权杖,高大修长的青铜大立人……上个世纪初,这里刚被发现一个角落就震惊了整个世界。它就是古蜀文明的标志——三星堆。它诞生在中国的西部,出现过,兴盛过,然后从地球表面消失,留下无数谜题。央视新闻新媒体在三星堆发掘现场、三星堆文物修复中心、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启用了多个24小时慢直播摄像机,与广大网友一起守候考古发现。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 刘娅 责编 | 张庆 杜敏 监制 | 张举 袁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新媒体转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