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一个歌词写得?

近日,有网友对现代古风歌曲进行了一番麻辣点评,还特地把最近热播剧《知否知否》的主题曲单独拎出来,剖丝剥茧,痛批歌词“狗屁不通”!

受不了现在的古风歌曲,为赋新词强说愁。比如最近那很火的《知否》主题曲,以来就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接一句完全不知所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全靠词藻堆砌,逻辑上狗屁不通,矫情而不知所云,还不如喊麦。

这段批评逻辑严密、有理有据,既从细节上发现问题(辞藻堆砌、狗屁不通),又能放眼全局综合点评(矫情而不知所云),最后更站在了一定的高度做出鄙视——“还不如喊麦”。

这张图很快就火遍了社交网络,有网友说,这个作者太秀了,堪称史诗级的指点江山。

只不过,这位作者没有料到的是,作词李清照本来就是古人,何须邯郸学步模仿“古风”,李清照压根就没听过什么“古风词”,人家写的原本就是“宋词”呀。

李清照:来来来,笔给你,你来写!!

当时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问世就被文人才子盛赞,你一个现代人说人家“千古第一才女”的词狗屁不通。

随着上图的热传,另一位更秀的网友也跟着浮出水面。

3年前,他在网易云音乐下面听到了一首曹雪芹作词的《飞鸟各投林》,怒不可遏,写下了这样的评论。

他认为,这首词写的“现代感太强,不古风”,劝词作者“多补习几年语文”。

不知道曹雪芹先生在天有灵,会不会一气之下把笔甩给这位网友——

像李清照、曹雪芹一样被现代网友痛批的诗词人还不少。

比林夕强的苏轼受宠若惊:

众诗人、词人:来来来,笔给你,你来写!!

还是要多读书,多看报。

不要轻易的指点江山,容易被打脸。

古风歌为何总陷入词藻堆砌争议?

古风歌曲兴起于2005 年,最早是活跃于分贝网的古风填词和《仙剑奇侠传》游戏论坛的填词翻唱。这种类型的音乐通常注重使用民族乐器,歌词经常是半文半白,用夹杂古诗句的现代语言来诠释一种古典的意境。

诞生之初,古风歌曲就与网络中的动漫、游戏、小说等有着紧密联系,而古风歌创作的主体,也以青少年为主,5sing、B站等平台是古风歌曲最受欢迎的地方。

音乐平台上的古风歌曲。

宽松的网络环境和低门槛的创作促成古风音乐的兴起,但也让一些不规范的用语频频出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重形式押韵而忽略内容。

比如几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凉凉》,里面“凉凉天意潋滟一身花色,落入凡尘伤情着我”的歌词就曾遭到不少质疑,因为“凉凉”、“潋滟”与“花色”的搭配并不合拍。还有意象的搭配错误。如另一首古风歌歌词“梅雨初歇饮一杯春酒闲卧杏花前”,梅雨是6、7月份的气候现象,而杏花是在3、4月开放,随后的歌词又提到了蝉声这个夏天的意象,整个内容就变得很割裂。

在当前很多古风歌里,一些创作者为了追求豪迈的境界,经常会使用一些固定字词或句式,比如天下、千年、倾城、旧人、古琴、奈何、断弦、陌路、笑靥、三生、落花、离殇、仓皇、陌上、墨香、微凉、断肠、未央、长安、烟雨、桃花、回眸、公子、红颜、青冢、白衣、情深缘浅、似水流年等等。

在网络上,甚至有人开发出了“古风歌词生成器”,基本句式也很简单,比如:

只要把上述字词套进句式随便排列组合,就能拼出一首听起来比较押韵的古风词,比如:“浮生微凉,落花断肠,不过是一场乱世仓皇。”“白衣,浅笑,许我一场不诉离殇。”这些句子看似华丽但内容空洞,所以,人们对于古风歌词“词藻堆砌”的调侃并非没有理由。

而今,越来越多年轻的群体喜欢“古风”,愿意尝试作词发扬传统文化,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儿。

但是年轻人应该认识到,创作没有捷径,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要写出打动人心的“古风歌”,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思考,而不是从网上找一些自己都看不懂的生僻辞藻,生搬硬凑。

更重要的是,要对古典文化保有一颗“敬畏之心”。

什么李清照“矫揉造作”,李白“不通文采”,屈原“装神弄鬼”,曹雪芹“回家读书”,这些言论的始作俑者,时隔多年再看到这些话时,只怕脸都要羞红。

2016年,音乐巨擘鲍勃·迪伦靠着歌词就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有位古风爱好者在微博上说:“我觉得我们古风歌手,会是下一个诺贝尔奖的种子。”

这句话,被很多网友拿来当做笑柄,小文却希望,多年后,这句话,并不只是一句自吹自擂。

  •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 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 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 明·张岱《陶庵梦忆》:“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腑。”

  • 《书·大禹漠》:“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 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 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 贺宜《序言》:“这个作品的结构也比较新颖,不落俗套。”

  • 《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孙犁《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

  •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

  •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孙犁《小说杂谈》:“他的小说的失败,并不完全在这结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编乱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夸赞文章写得好的评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