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打建国大业台词在什么时候

首次揭秘,独家披露,**升级图文版。
作者亲自翻阅秘密档案、零距离采访100多位中共隐秘战线无名英雄,首次揭开中共情报、保卫战线的神秘内幕,首次亮相上百位“特务头子”的写真照片,首次全方位披露中日、国共谍战大案真相。
跨海潜伏!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的台湾烈士群体,中将高官与女联络员。
跨国侦察!中国人如何拿到珍珠港战略情报?日本高级特务为何甘愿为中国抗战服务?
敌中有我!打入敌特机关的龙潭英杰,坐在蒋介石身边的女共产党员,策动国军起义的“隐形将军”,“满洲国”官二代组成的抗日秘密组织。
我中有敌!数十名军统特务潜入延安暗杀中共领袖,数百名“冷藏”特务待机反攻大陆。

首次揭秘,独家披露,《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升级图文版。
作者亲自翻阅秘密档案、零距离采访100多位中共隐秘战线无名英雄,首次揭开中共情报、保卫战线的神秘内幕,首次亮相上百位“特务头子”的写真照片,首次全方位披露中日、国共谍战大案真相。
《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一书,比较全面、系统地披露了中共情报、保卫战线上鲜为人知的内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从建党到解放初期的中共秘密战线的发展历程,使我们了解到许许多多隐姓埋名、对党对人民对国家赤胆忠心、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在这充满刺激、神秘、挑战、危险甚至死亡的隐蔽战线上,那些无名英雄为共和国诞生和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
《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一书,详实、具体、全面、客观,本书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走访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当事者、经历者和见证者,记载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性照片,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本书的素材和可读性。

  这是中国隐蔽战线的深层揭秘,这是中国无名英雄的潜伏传奇。 
  真实的记录为何比虚构的故事更加好看,因为这是中共创史的武林秘笈。 

         ——恐怖镇压催生特别组织 
  现代中国的第一个情报保卫机构,原来是被执政党杀出来的! 
  公开的军事工作与秘密的情报保卫工作,一明一暗,都关乎一个政治组织的生存安全。 

  1927 年国民党突然屠杀共产党人,中共在建军的同时创建隐蔽作战机构——军委"特务工作科"。 
  周恩来亲手创建中央特科,邓小平参与秘密工作规则的制定,中共情报保卫工作起点颇高。 
  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机关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 
  权力极大的"国家政治保卫局",有效地制止部队哗变现象。 
    内部肃反中杀掉的领导干部,比对敌斗争的牺牲还大! 
  内外交困的红军,又遭遇人力情报的中断,危局中电子侦察横空出世! 
  中共中央从错误的肃反中解救刘志丹、习仲勋等人,不仅挽救了陕北苏区,还稳住了中央的落脚地。 
  斯诺不仅记录了毛泽东,还采访了"中共的特务头子"。 
  抗日战争改变中国的政治地图,国民党中央委托秘密信使到陕北寻找中共 ;中共中央也派李克农和周恩来先后到延安与张学良秘密会谈。 
    望着习仲勋,邓小平想起当年的陕甘宁特区 :"杀出一条血路来!" 
    延安和深圳,两个特区的创立,都标志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转折。 
         ——党派合作中的隐蔽斗争 
  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随着合作的到来而自然消失;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斗争,反而更加隐秘更加复杂。 

   和平环境竟然有极端风险!是谁伏击中共领袖? 
   延安的社会情况相当复杂,两个奇怪的"和尚",引出一串国民党特务案件。 
   就在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的时候,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升格了! 
   蒋介石将对付共产党的战略,从"围剿"调整为"封锁"。 
   延安内部矛盾丛生,许世友等四方面军干部密谋出逃,115 师参谋长周昆携款失踪,徐海东麾下战将辞职回乡,张国焘居然跑到军统那里去了?? 
    中共建立统管情报和保卫两个系统的"中央社会部",康生为何能够担此重任? 
    一批出身复杂的知识青年,居然进入共产党的情报侦察训练班。 
    邓小平为何到特训班来择偶? 
    保安团、检查站、警察队、便衣队,构筑公开和隐蔽的两种防线。 
    人民公安第一局,最早的人民警察,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保护人民。 
    吸收肃反教训,把保卫系统置于双重领导之下。 
    北方三大根据地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分局党委都设立社会部。 
    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以公开的统战活动带动秘密的情报活动。 
    潘汉年系统潜入敌后,对日本和汪精卫伪政权隐蔽侦察。 

       ——公开与秘密结合的活动方式 
公开与秘密结合,中共以统战带动情报,以外交掩护情报。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西安、南京、武汉、长沙、桂林、重庆、兰州、太原等大城市设立公开机构,这"八路军办事处"也是中共情报机关伸到各地的腿。 
    国民党的特务头子徐恩曾"把共产党的统战工作比作精神的原子爆炸"! 
    周恩来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把成批的共产党员派进国民党内部。 
    虽然协议互相不挖墙脚,但还要防着老蒋一手。 
    熊向晖、谢和赓、阎又文、沈安娜这样的闲棋冷子,在情报界叫做"战略间谍"。 
    再高明的大侠也得吃饭花钱,共产党搞秘密活动去哪里赚钱? 
    新中国最大的外贸机构华润公司,也是从隐蔽战线发展而来。 
    华侨最爱国,散居世界各国的华侨积极支持祖国抗战。东南亚各国的华侨游击队,还成为住在国的抵抗主力。 
    山沟里面也有雄才大略!中共的秘密触角,伸向遥远的国外
    公开、半公开半秘密、绝密,周恩来在国统区布下三重线。 
    蒋介石秘裁八路军少将宣侠父,谜底是宣侠父统战胡宗南。 
    毛泽东放出大言 :我们要在国民党军队中交两百万个朋友! 
    化敌为友,化友为我。周恩来的交往艺术,居然能够跨越政治界限。 

         ——维护政权安全的隐蔽斗争 
  论起如何操持政权,共产党毕竟还嫩些。卧榻旁边有他人酣睡,那讨厌的"双重政权"留不得又打不得。 

   共产党的地盘内部,还有国民党的第二县长和第二武装,来历不明的特务向毛泽东投掷手榴弹
  国共双方都要争夺这个宝贵的关中地区,年轻书记习仲勋,如何应对这空前复杂的"旬邑事件"? 
   处世老练的国民党官员也没有料到,共产党的土包子干部里面,居然也有洋派特工! 
      要想赶走脸皮奇厚的国民党高官,还得会些点穴功夫。 
  运用隐蔽手段,获取破敌情报,再通过合法手段展开斗争并取得胜利。这种阴阳合璧的战法,堪称现代色彩的舆论战和法律战了。 

       ——中共情报员全线出击 
关乎国家安全的体系大调整,中共在 1941 年就大力推行。 

   从皖南事变到远东慕尼黑,国际列强纷纷拉拢日本,中国即将变成国际孤儿! 
   中国红军刘鹤孔意外地成了"苏联特务",东北名人阎宝航在重庆长袖善舞。 
   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从"中央调查研究局"到"中央情报部"。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情报是最好的侦察。关中教员杨宏超秘密打入中统,程永和在洛川潜伏十年不敢结婚。 
   这里的中共情报员打入最深——"特务化"! 
   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三个师都专门设立情报处,离敌后城市最近的还是新四军。军事与情报的两栖将军陈赓,智胜日军大将冈村宁次。 
   华北地域是对日作战的前线,也是寻找东北抗联的出发地。 
   汉奸营垒杀出民族忠良!一批"满洲国"的官二代,成为抗日情报员。 
   谁能战胜日本老牌特工?军统的干法是杀杀杀! 
   潘汉年的做法另辟蹊径——深入虎穴。才女作家关露为何自毁名誉?神秘人物"老太爷"如何"住机关"?怎样才能成功打入日本驻华最高情报机构"梅机关"? 
         ——国际战略情报的跨国竞争 
  世界大战中的国际战略情报大竞争,年轻的中国情报员能不能斗过外国的老牌特务? 

   1901 年,日本在中国设立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培养双语间谍。1923 年,中共在日本谍校发展党员。 
   川岛芳子、尾崎秀实,中日两国的贵族后代,为何变成高级间谍? 
    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亲自潜入敌后,潘汉年设计打入日本驻华特务机关。 
    美国囚禁日本侨民,苏联枪杀波兰战俘,中国却能让日军战俘从学员变成战友! 
    中日两国的大特务,躲在香港和澳门秘密谈判。潘汉年不费一枪一弹,破解了秘密媾和的阴谋。 
    用战略欺骗掩护突然袭击,德国突袭苏联得手,日本如何跟进? 
    侦察日本的绝密情报,还要倚重身为日本人的内线人物。 
    攸关国家安全,国家元首必须具备情报能力。罗斯福、斯大林、蒋介石、毛泽东,谁是情报大师? 
    一伙日本高级间谍,暗中支持中国人民抗战,提供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战略情报。日本间谍中西功甘当"卖国奴",中国志士郑文道自杀护友! 
         ——复杂深奥的反间谍之战 
  秘密斗争的激烈形式是谍报战。派遣间谍是攻击,反间谍是防御。这反间谍工作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在是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 

    山西前方杨奇清抓了个"骷髅",这汉奸的背后还有"国特"。 
    延安公审骗色的特务,这些熟悉中国社会的汉奸比鬼子更难缠。 
    汉奸带路,日军"特别挺进队"袭击八路军总部! 
    一个日本人自称同情共产党,居然要求和八路军情报合作? 
    国特把"西北五青年"之一拉出去,南方局把军统电讯军官拉出来。 
    国特头子李茂堂秘密回到共产党,苏军派出的夫妻间谍反而潜回延安,打入中统的杨宏超受到组织怀疑,冀东情报站长任远被日军俘虏,谁能识破双重间谍? 
    陇东发生的两起偷钱案,要不要上纲为特务案件呢? 
    延安有群谍战迷,"侦察、反侦察、反反侦察??" 
    谍战的高级手段是反间计,国特老手单不移斗不过年轻的边保干部赵去非。 

       ——"化敌为我服务"的制胜方针 
特务打入的数量最大层次最深,侦破案件的政策最活效果最大。 

    汉中有个挂着抗日的牌子的训练班,内部纪律"十不准"! 
    吴南山勇敢地弃暗投明,中共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开明地交代政策。 
    赵苍璧要放长线钓大鱼,让吴南山吸引军统特务现身。戴笠想连大网结团伙,让潜伏特务配合军事行动。 
    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副部长李克农指导破案策略,边保抽调最强的侦察力量全力破案。 
   布鲁通过祁三益发现了军统派到延安的所有联络员,又设计程序诱导这些联络员为我服务。 
   王珺寻找的特务原来是自己在抗大的同班同学,这个三人特务小组居然打入中央军委的情报部门! 
    侦破"戴案"的关键在于反用,争取军统特务为共产党服务。 
    不承想,二十年后,又发现此案还有数百特务正在潜伏
         ——政治运动中反特斗争扩大化 
  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延安开始清党。整风是思想上的清党,审干是组织上的清党。审查干部的重要任务是清查内奸,运动的高潮是"抢救运动"。 

     军统汉中特训班案件的爆发,使中共中央更加重视在整风中开展审干。 
     白俄、日本女人,边保看守所关押着一些怪人。山东怎么会出现"托洛茨基反对派"? 
    江西地下省委被特务控制,"打着红旗反红旗!" 
       "特务像蚂蚁,站着看不到,蹲下一看满地都是!"康生说,"外来知识分子至少有一半是国民党派来的!" 
    古今中外,公安保卫部门的行业痼疾——"逼、供、信"。 
    解铃还需系铃人,领导敢于承担责任,保卫部门积极甄别案件。 
    这部名剧其实出自"犯人剧团",饰演刘巧儿的苏平在审干中被打成特务,饰演赵柱儿的王星文是汉训班特务反正。 
    中共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前突击解脱受审查的干部。蒙冤的干部慷慨出征 :"让战场去审查我们!" 
     打败共同的敌人日本之后,国民党同共产党的关系出现方向性变化。战略转变期迫切需要战略性情报,情报工作将直接为战略目标服务。 

       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自批准发展国民党中统陕西负责人李茂堂入党,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特批军统反正人员吴南山、祁三益、李春茂、王星文入党。 
        为了国内和平,毛泽东紧急决定不抢上海了,蒋介石却在谈判期间向云南龙云动武。如果蒋介石当年不放弃接收琉球, 
    今天何来钓鱼岛之争? 
    傅作义身边有个阎又文,蒋介石身边有个沈安娜,张梦实帮助苏军抓捕汉奸老爸,川岛芳子的胞弟成为解放军的炮兵旅长。 
    王超北在西安城里的地道电台,比斯大林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还复杂! 
    习仲勋率先策动横山起义,毛泽东号召开展高树勋运动。 
    有趣的是,这些较早的起义部队都打"民主"的旗号。 
    斩首行动!胡宗南的绝密计划连军长都看不到,可熊向晖却提前通报毛泽东。 
       "跑反"出了不少乱相,边保的坏干部韩继恩带领敌人挖出档案,晋绥公安局错杀王实味。 
    一个小商贩为何参加游击战?军统和边保为何同时为一个人开追悼会? 
    原军统汉训班的成员,在战争中血肉相残,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归途。 
         ——秘密斗争的至高境界 
  三年解放战争歼灭国民党八百万大军,人们赞叹 :毛泽东用兵真如神!了解内情的人们加上一句 :周恩来用谍亦如神! 

   这是罕见的战争,窑洞司令部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 
   这是罕见的情报斗争,最高首脑亲自指挥电子对抗。 
  潜伏在敌军内部的三部电台,把作战电报先发给彭德怀司令和习仲勋书记,后发给胡宗南的军长师长。 
  习仲勋批准了一种最奇特的入党仪式——通过无线电波。 
  从统帅部到战区司令部,国军的关键岗位总是有李克农的人。 
  要什么情报就能搞到什么情报!中共的战时情报工作臻于化境。 
  北平电台被破坏,引发中共情报组织的重大损失。秘密战线也要前赴后继,刘光国送出傅作义突袭毛泽东的紧急情报。 
  毛泽东有个化敌大法——化敌为友,化友为我。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总共被歼 861 万人,其中 21%是起义、投诚、接受改编,共计 320 起 189 万人。 
  中共在台湾的秘密人员有上千人被捕! 
  吴石中将这个标准的职业军人,如何走进中共的情报行列? 
  中共的秘密战线扮演着保卫党中央安全的"卫士"角色,提供作战情报的"参谋"角色,策划政治运筹的"智囊"角色。 
  冲破特务截杀!李济深、张澜等民主党派领袖秘密北上,参加新政协,出席开国大典。 
     胜利夺取全国政权!中共中央决定,情报保卫工作要从党的形式变成政权的形式。 

      中央社会部从各大战略区调来精兵强将,培训接管全国大城市的公安局长。 
  北京、南京、重庆、西安、广州,中国的几个特大"都城",考验着从延安来的公安局长。 
  中国是世界情报界最早摈弃恐怖手段的国家,也是在建国初期遭遇大量恐怖袭击的国家。 
  广州"两陈案件"和上海"潘杨案件",建国初期公安系统有两大冤假错案。 
  中国的情报系统和公安系统,越来越成为"左"倾错误的障碍。林彪、江青对刀把子不放心! 
  情报、保卫、安全、公安,向来是治史的重点,也是文艺创作的宝库。 
  新中国成立后的隐蔽斗争,还有好几部大书可写。 
     本书作者还有长期的创作规划,以形成《中国秘密战》系列丛书,改编影视作品。 

  这是中国隐蔽战线的深层揭秘,这是中国无名英雄的潜伏传奇。 
  真实的记录为何比虚构的故事更加好看,因为这是中共创史的武林秘笈。 

         ——恐怖镇压催生特别组织 
  现代中国的第一个情报保卫机构,原来是被执政党杀出来的! 
  公开的军事工作与秘密的情报保卫工作,一明一暗,都关乎一个政治组织的生存安全。 

  1927 年国民党突然屠杀共产党人,中共在建军的同时创建隐蔽作战机构——军委"特务工作科"。 
  周恩来亲手创建中央特科,邓小平参与秘密工作规则的制定,中共情报保卫工作起点颇高。 
  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机关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 
  权力极大的"国家政治保卫局",有效地制止部队哗变现象。 
    内部肃反中杀掉的领导干部,比对敌斗争的牺牲还大! 
  内外交困的红军,又遭遇人力情报的中断,危局中电子侦察横空出世! 
  中共中央从错误的肃反中解救刘志丹、习仲勋等人,不仅挽救了陕北苏区,还稳住了中央的落脚地。 
  斯诺不仅记录了毛泽东,还采访了"中共的特务头子"。 
  抗日战争改变中国的政治地图,国民党中央委托秘密信使到陕北寻找中共 ;中共中央也派李克农和周恩来先后到延安与张学良秘密会谈。 
    望着习仲勋,邓小平想起当年的陕甘宁特区 :"杀出一条血路来!" 
    延安和深圳,两个特区的创立,都标志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转折。 
         ——党派合作中的隐蔽斗争 
  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随着合作的到来而自然消失;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斗争,反而更加隐秘更加复杂。 

   和平环境竟然有极端风险!是谁伏击中共领袖? 
   延安的社会情况相当复杂,两个奇怪的"和尚",引出一串国民党特务案件。 
   就在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的时候,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升格了! 
   蒋介石将对付共产党的战略,从"围剿"调整为"封锁"。 
   延安内部矛盾丛生,许世友等四方面军干部密谋出逃,115 师参谋长周昆携款失踪,徐海东麾下战将辞职回乡,张国焘居然跑到军统那里去了?? 
    中共建立统管情报和保卫两个系统的"中央社会部",康生为何能够担此重任? 
    一批出身复杂的知识青年,居然进入共产党的情报侦察训练班。 
    邓小平为何到特训班来择偶? 
    保安团、检查站、警察队、便衣队,构筑公开和隐蔽的两种防线。 
    人民公安第一局,最早的人民警察,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保护人民。 
    吸收肃反教训,把保卫系统置于双重领导之下。 
    北方三大根据地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分局党委都设立社会部。 
    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以公开的统战活动带动秘密的情报活动。 
    潘汉年系统潜入敌后,对日本和汪精卫伪政权隐蔽侦察。 

       ——公开与秘密结合的活动方式 
公开与秘密结合,中共以统战带动情报,以外交掩护情报。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西安、南京、武汉、长沙、桂林、重庆、兰州、太原等大城市设立公开机构,这"八路军办事处"也是中共情报机关伸到各地的腿。 
    国民党的特务头子徐恩曾"把共产党的统战工作比作精神的原子爆炸"! 
    周恩来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把成批的共产党员派进国民党内部。 
    虽然协议互相不挖墙脚,但还要防着老蒋一手。 
    熊向晖、谢和赓、阎又文、沈安娜这样的闲棋冷子,在情报界叫做"战略间谍"。 
    再高明的大侠也得吃饭花钱,共产党搞秘密活动去哪里赚钱? 
    新中国最大的外贸机构华润公司,也是从隐蔽战线发展而来。 
    华侨最爱国,散居世界各国的华侨积极支持祖国抗战。东南亚各国的华侨游击队,还成为住在国的抵抗主力。 
    山沟里面也有雄才大略!中共的秘密触角,伸向遥远的国外
    公开、半公开半秘密、绝密,周恩来在国统区布下三重线。 
    蒋介石秘裁八路军少将宣侠父,谜底是宣侠父统战胡宗南。 
    毛泽东放出大言 :我们要在国民党军队中交两百万个朋友! 
    化敌为友,化友为我。周恩来的交往艺术,居然能够跨越政治界限。 

         ——维护政权安全的隐蔽斗争 
  论起如何操持政权,共产党毕竟还嫩些。卧榻旁边有他人酣睡,那讨厌的"双重政权"留不得又打不得。 

   共产党的地盘内部,还有国民党的第二县长和第二武装,来历不明的特务向毛泽东投掷手榴弹
  国共双方都要争夺这个宝贵的关中地区,年轻书记习仲勋,如何应对这空前复杂的"旬邑事件"? 
   处世老练的国民党官员也没有料到,共产党的土包子干部里面,居然也有洋派特工! 
      要想赶走脸皮奇厚的国民党高官,还得会些点穴功夫。 
  运用隐蔽手段,获取破敌情报,再通过合法手段展开斗争并取得胜利。这种阴阳合璧的战法,堪称现代色彩的舆论战和法律战了。 

       ——中共情报员全线出击 
关乎国家安全的体系大调整,中共在 1941 年就大力推行。 

   从皖南事变到远东慕尼黑,国际列强纷纷拉拢日本,中国即将变成国际孤儿! 
   中国红军刘鹤孔意外地成了"苏联特务",东北名人阎宝航在重庆长袖善舞。 
   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从"中央调查研究局"到"中央情报部"。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情报是最好的侦察。关中教员杨宏超秘密打入中统,程永和在洛川潜伏十年不敢结婚。 
   这里的中共情报员打入最深——"特务化"! 
   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三个师都专门设立情报处,离敌后城市最近的还是新四军。军事与情报的两栖将军陈赓,智胜日军大将冈村宁次。 
   华北地域是对日作战的前线,也是寻找东北抗联的出发地。 
   汉奸营垒杀出民族忠良!一批"满洲国"的官二代,成为抗日情报员。 
   谁能战胜日本老牌特工?军统的干法是杀杀杀! 
   潘汉年的做法另辟蹊径——深入虎穴。才女作家关露为何自毁名誉?神秘人物"老太爷"如何"住机关"?怎样才能成功打入日本驻华最高情报机构"梅机关"? 
         ——国际战略情报的跨国竞争 
  世界大战中的国际战略情报大竞争,年轻的中国情报员能不能斗过外国的老牌特务? 

   1901 年,日本在中国设立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培养双语间谍。1923 年,中共在日本谍校发展党员。 
   川岛芳子、尾崎秀实,中日两国的贵族后代,为何变成高级间谍? 
    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亲自潜入敌后,潘汉年设计打入日本驻华特务机关。 
    美国囚禁日本侨民,苏联枪杀波兰战俘,中国却能让日军战俘从学员变成战友! 
    中日两国的大特务,躲在香港和澳门秘密谈判。潘汉年不费一枪一弹,破解了秘密媾和的阴谋。 
    用战略欺骗掩护突然袭击,德国突袭苏联得手,日本如何跟进? 
    侦察日本的绝密情报,还要倚重身为日本人的内线人物。 
    攸关国家安全,国家元首必须具备情报能力。罗斯福、斯大林、蒋介石、毛泽东,谁是情报大师? 
    一伙日本高级间谍,暗中支持中国人民抗战,提供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战略情报。日本间谍中西功甘当"卖国奴",中国志士郑文道自杀护友! 
         ——复杂深奥的反间谍之战 
  秘密斗争的激烈形式是谍报战。派遣间谍是攻击,反间谍是防御。这反间谍工作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在是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 

    山西前方杨奇清抓了个"骷髅",这汉奸的背后还有"国特"。 
    延安公审骗色的特务,这些熟悉中国社会的汉奸比鬼子更难缠。 
    汉奸带路,日军"特别挺进队"袭击八路军总部! 
    一个日本人自称同情共产党,居然要求和八路军情报合作? 
    国特把"西北五青年"之一拉出去,南方局把军统电讯军官拉出来。 
    国特头子李茂堂秘密回到共产党,苏军派出的夫妻间谍反而潜回延安,打入中统的杨宏超受到组织怀疑,冀东情报站长任远被日军俘虏,谁能识破双重间谍? 
    陇东发生的两起偷钱案,要不要上纲为特务案件呢? 
    延安有群谍战迷,"侦察、反侦察、反反侦察??" 
    谍战的高级手段是反间计,国特老手单不移斗不过年轻的边保干部赵去非。 

       ——"化敌为我服务"的制胜方针 
特务打入的数量最大层次最深,侦破案件的政策最活效果最大。 

    汉中有个挂着抗日的牌子的训练班,内部纪律"十不准"! 
    吴南山勇敢地弃暗投明,中共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开明地交代政策。 
    赵苍璧要放长线钓大鱼,让吴南山吸引军统特务现身。戴笠想连大网结团伙,让潜伏特务配合军事行动。 
    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副部长李克农指导破案策略,边保抽调最强的侦察力量全力破案。 
   布鲁通过祁三益发现了军统派到延安的所有联络员,又设计程序诱导这些联络员为我服务。 
   王珺寻找的特务原来是自己在抗大的同班同学,这个三人特务小组居然打入中央军委的情报部门! 
    侦破"戴案"的关键在于反用,争取军统特务为共产党服务。 
    不承想,二十年后,又发现此案还有数百特务正在潜伏
         ——政治运动中反特斗争扩大化 
  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延安开始清党。整风是思想上的清党,审干是组织上的清党。审查干部的重要任务是清查内奸,运动的高潮是"抢救运动"。 

     军统汉中特训班案件的爆发,使中共中央更加重视在整风中开展审干。 
     白俄、日本女人,边保看守所关押着一些怪人。山东怎么会出现"托洛茨基反对派"? 
    江西地下省委被特务控制,"打着红旗反红旗!" 
       "特务像蚂蚁,站着看不到,蹲下一看满地都是!"康生说,"外来知识分子至少有一半是国民党派来的!" 
    古今中外,公安保卫部门的行业痼疾——"逼、供、信"。 
    解铃还需系铃人,领导敢于承担责任,保卫部门积极甄别案件。 
    这部名剧其实出自"犯人剧团",饰演刘巧儿的苏平在审干中被打成特务,饰演赵柱儿的王星文是汉训班特务反正。 
    中共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前突击解脱受审查的干部。蒙冤的干部慷慨出征 :"让战场去审查我们!" 
     打败共同的敌人日本之后,国民党同共产党的关系出现方向性变化。战略转变期迫切需要战略性情报,情报工作将直接为战略目标服务。 

       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自批准发展国民党中统陕西负责人李茂堂入党,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特批军统反正人员吴南山、祁三益、李春茂、王星文入党。 
        为了国内和平,毛泽东紧急决定不抢上海了,蒋介石却在谈判期间向云南龙云动武。如果蒋介石当年不放弃接收琉球, 
    今天何来钓鱼岛之争? 
    傅作义身边有个阎又文,蒋介石身边有个沈安娜,张梦实帮助苏军抓捕汉奸老爸,川岛芳子的胞弟成为解放军的炮兵旅长。 
    王超北在西安城里的地道电台,比斯大林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还复杂! 
    习仲勋率先策动横山起义,毛泽东号召开展高树勋运动。 
    有趣的是,这些较早的起义部队都打"民主"的旗号。 
    斩首行动!胡宗南的绝密计划连军长都看不到,可熊向晖却提前通报毛泽东。 
       "跑反"出了不少乱相,边保的坏干部韩继恩带领敌人挖出档案,晋绥公安局错杀王实味。 
    一个小商贩为何参加游击战?军统和边保为何同时为一个人开追悼会? 
    原军统汉训班的成员,在战争中血肉相残,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归途。 
         ——秘密斗争的至高境界 
  三年解放战争歼灭国民党八百万大军,人们赞叹 :毛泽东用兵真如神!了解内情的人们加上一句 :周恩来用谍亦如神! 

   这是罕见的战争,窑洞司令部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 
   这是罕见的情报斗争,最高首脑亲自指挥电子对抗。 
  潜伏在敌军内部的三部电台,把作战电报先发给彭德怀司令和习仲勋书记,后发给胡宗南的军长师长。 
  习仲勋批准了一种最奇特的入党仪式——通过无线电波。 
  从统帅部到战区司令部,国军的关键岗位总是有李克农的人。 
  要什么情报就能搞到什么情报!中共的战时情报工作臻于化境。 
  北平电台被破坏,引发中共情报组织的重大损失。秘密战线也要前赴后继,刘光国送出傅作义突袭毛泽东的紧急情报。 
  毛泽东有个化敌大法——化敌为友,化友为我。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总共被歼 861 万人,其中 21%是起义、投诚、接受改编,共计 320 起 189 万人。 
  中共在台湾的秘密人员有上千人被捕! 
  吴石中将这个标准的职业军人,如何走进中共的情报行列? 
  中共的秘密战线扮演着保卫党中央安全的"卫士"角色,提供作战情报的"参谋"角色,策划政治运筹的"智囊"角色。 
  冲破特务截杀!李济深、张澜等民主党派领袖秘密北上,参加新政协,出席开国大典。 
     胜利夺取全国政权!中共中央决定,情报保卫工作要从党的形式变成政权的形式。 

      中央社会部从各大战略区调来精兵强将,培训接管全国大城市的公安局长。 
  北京、南京、重庆、西安、广州,中国的几个特大"都城",考验着从延安来的公安局长。 
  中国是世界情报界最早摈弃恐怖手段的国家,也是在建国初期遭遇大量恐怖袭击的国家。 
  广州"两陈案件"和上海"潘杨案件",建国初期公安系统有两大冤假错案。 
  中国的情报系统和公安系统,越来越成为"左"倾错误的障碍。林彪、江青对刀把子不放心! 
  情报、保卫、安全、公安,向来是治史的重点,也是文艺创作的宝库。 
  新中国成立后的隐蔽斗争,还有好几部大书可写。 
     本书作者还有长期的创作规划,以形成《中国秘密战》系列丛书,改编影视作品。 

中国的情报保卫工作,即使放在世界范围评价,也堪称最为成功最为出色,同时也最为保密、最少披露。在今年出版的众多抗日战争题材的图书中,就有这样一本《中国秘密战》,全面而真实地揭示中国秘密战线的真相。
《中国秘密战》是一部纪实性作品。该书以大量珍贵的素材,全面而真实地揭示了中国隐蔽战线的真相,所涉及的历史漫长而又曲折,人物命运坎坷而又悲壮,时间跨度达四十余年之久。重温这段历史,让人不由感慨万分。那些无名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篇章,引领我们去思索过去、今天和未来。
宁为祖国战斗死,不为国破未亡人!好个中华好儿女,一表巾帼不让须眉。致敬抗战女英雄关露!
漫天大雪送英豪,步履轻盈安逝去。人民英雄永不朽,生生不息照后人!-----致敬李克农老前辈

  •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

    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中国的电影人用自己的方式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珍贵的礼物,神州大地上掀起一股“红剧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要说现在正在热映的《建党伟业》了。这部影片凭借其强大的明星阵容、细腻的感情描绘、复杂的矛盾冲突,让观众体会到不一样的红。《建党伟业》给人带来哪些的感动?创作手法上有哪些手段?对于今后的红剧创作有什么思路以吸引年轻人把这种思路发扬下去,今天节目当中请到的嘉宾——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著名影评人倪骏老师。

  • 现在全国各大院线都在上映《建党伟业》,关注度非常高,每一位从影院出来的观众都在评论这部影片,您怎么看这部影片?

  • 之前我们知道《建国大业》创造了四亿多的票房佳绩,这次是重大历史革命题材,采用全明星阵容,比较商业的运作方式,现在对票房的期待很多,现在已经过了两亿了,还在增加。这样一个运作方式和这样一个题材,走到《建党伟业》可能是比之前的《建国大业》更上一层台阶。我个人觉得其实蛮好看的。单纯从电影的意义上来看的话,人家一般想这种题材会不会太正了,板起面孔来, 其实你去看了,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 很正的历史题材演绎得非常生活化、人性化,这是这部电影的特色。

  • 我会喜欢它的场面,因为它讲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十年,这十年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十年,这十年发生了太多事,有很多政治人物登场,这个戏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我自己是个编剧、是一个创作者,我和编剧聊过天,要把这么复杂、这么丰富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 两个多小时要涵盖十年历史。

  • 很难。这个片子在场面的拍摄上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它也可能是时间跨度比较长、历史事件比较多,它要通过字幕进行组接,这是影片的特点。

  • 影片描述的1911年到1921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这十年通过影片的描述,让我们见到了一些鲜活的面孔,大家从电影院出来之后第一反映是对于演员塑造的角色像不像,究竟是神似还是形似,您怎么看待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

  • 这个比较有意思,这部影片没有找特技演员而是采取全明星阵容,观众会对比,刘德华像不像蔡锷,周润发像不像袁世凯,包括几个北洋系的,赵本山演段祺瑞、冯巩演冯国璋。这里面肯定冯巩最像,因为他演的是他的曾祖父,有血缘关系,他是最像的。赵本山出现的时候大家一下就乐了,因为他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笑星的形象,但是他演段祺瑞,在里面没有一句台词,而且他们三个在一个画面的情景,我在电影院看到观众都笑了。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北洋系,北洋军阀政府本来就比较可笑,所以我想是不是导演有意的安排。

  • 所有的演员肯定都有人去比,比如说刘德华演蔡锷,刘德华演的蔡锷还不错,而且蔡锷是有喉疾,所以一直在生病,所以说刘德华真是瘦成这样了,带一种病态,可能样子不像,但是形挺接近的,而且我觉得他和演小凤仙的演员在车站诀别的戏,大家都会感动。

  • 蔡锷对小凤仙说了一句“已经许国,再难许卿”,会让很多观众产生共鸣。

  • 我们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叫《知音》,用一部戏来交代蔡锷和小凤仙,但是这个电影只有一场戏,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再说袁世凯,我也没想发哥来演袁世凯,我们都看过袁大头是什么样的形象,但是我觉得周润发演的袁世凯相当不错。我是很喜欢他的表演,我觉得他琢磨也比较多,我问编剧,袁世凯真的玩过金鱼吗?他说不是,想通过玩金鱼表达一种情绪,已经缺氧了把它拿出来,是他那种心理状态。而且我觉得袁世凯的形象其实还蛮立体的,因为之前如果只是比较简单的理解袁世凯,会把他想成一个只想做皇帝梦的比较无能的人,但是,他肯定是有自己的能力的。所以这里比较立体地表现他,他也不满意,但是他没有办法,因为他比较软弱,这边说要共和那边又做着皇帝梦,真是情人的眼神看着龙袍,依依不舍。所以发哥演的袁世凯是比较立体的。

  • 复杂多变的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 对,接下来还看到冯远征演的陈独秀,之前大家对冯远征的印象深刻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形象,但是他演的陈独秀就是激情昂扬的状态,所以你可以看到他一场戏下来,声音已经沙哑了,我一个学生做场记,说拍了很多条,说冯老师的嗓子已经废了。

  • 我们以为是成心追求的效果,其实是演员拍了很多遍之后自然形成的。

  • 不过这样才和当时的情况比较接近。因为在露天演讲,那时候又没有扩音器等设备,完全要靠自己的激情,这种激情是发自内心的嘶吼。所以演员的状态和当年真实的状态应该是比较接近的。

  • 其实大家对冯远征的表演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冯远征本人有文人气息,表演又有爆发力,十分不错;也有人认为他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那个形象太深入人心了,突然跳跃到这种角色,看到就想发笑。您怎么看这两种观点?

  • 我觉得冯老师演得挺好的。其实陈独秀在银幕上的形象相对来说比较少,我觉得冯老师表演出来的激情、激进,能够让我对陈独秀本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印象里历史上陈独秀应该也是这种激情蓬勃的形象,个人是比较认同他的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张嘉译演李大钊的戏发挥得也很好,他的沉稳和儒雅让我很佩服。

  • 对。其实张嘉译最近在萤幕上很活跃,他从影的时间也很长了。

  • 对,他是属于大器晚成的演员。

  • 还有,这里重点表现的一个人物,就是毛泽东,是由刘烨扮演的。刘烨是我的小师弟,我们以前也合作过。当时听说他演毛泽东,我感觉刘烨是有棱有角的,比那个时候的毛泽东应该是稍微瘦一点。其实我觉得在电视剧《中国1921》里扮演毛泽东的谷智鑫,他也是我的小师弟,他的形象可能更接近那个时候的毛泽东。许多评论家认为刘烨这样的状态比较像毛泽东28岁的时候,就是往后的革命时期。但是刘烨塑造的毛泽东也很不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在抓气质。

  • 听说导演也是要求他增肥。

  • 因为他棱角比较分明,一直是硬汉的角色。这次为了出演毛泽东,在形象、在各方面都下足了工夫,表现的也还是不错。其实那个时候毛泽东还是一个年轻的革命者,所以影片腾出很多篇幅去表达他的师生情、同窗情,当然也还有爱情。

  • 他与杨开慧的爱情在影片当中也占到了很大的戏份。

  • 年轻时代的主席形象很少见,有爱情的场面可能就更少了。但这部影片表现的却比较多,比如他们去看烟花,抱着杨开慧的场景,真是很浪漫。

  • 在一些严肃的红剧当中很少看到这种唯美的、浪漫的镜头,一般是在韩剧中看的多,但是在一些革命剧上还不太常见。

  • 无论是蔡锷和小凤仙的诀别,还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伟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年轻的时候,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这种场面肯定是观众很喜欢看的场面。

  • 以往我们在红剧当中看到毛泽东的形象,是非常成熟的。但是这部影片当中体现出来是更多是作为普通人的气质,并不像其他的影视作品当中,毛泽东已经成为了领袖。

  • 他还年轻,正在树立目标和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很年轻,刚刚从学校毕业,和蔡和森他们一起成立了追求进步的组织,其实非常年轻。

  •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哪个人物让您印象深刻?

  •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点,就是廖凡饰演的朱德。我特别喜欢这个形象,朱德参加护国运动,为革命冲锋陷阵,他的出场是骑着马,挥着刀。你看他后来拿枪,简直就是神枪手,一枪一个,他的出场,我就听见电影院的其他观众说“战神来了”。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朱德形象,可能之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朱德成为八路军总司令之后,是一种很谦虚的形象,但是我想其实年轻时候的朱德肯定不是这样,他怎么能够冲到最前面呢?打仗是打上去的,没有说谁是一直在后面就能坐到司令位置的。我和董哲谈,他告诉我,大家都以为朱德很谦虚,其实在南昌起义的时候,朱德就说过“你给我一团人,我就能够平定天下”这样的豪言壮语。所以,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朱德形象,勇猛、豪气盖天。

  • 以另一种方式,还原了历史真实形象。

  • 他就是一个战神,所以我对朱德的印象特别深刻。

    还有辜鸿铭,也挺有意思。我们都知道他是大学者,但是他是遗老,不太接受新文化,他一出场就是“辫子之争”,那个戏很公平,没有丑化他,非常客观地展示了这个角色。我个人挺喜欢《建党伟业》里辩论的戏,可以看到新派和旧派的争论,在北大礼堂里,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和辜鸿铭他们的争论,非常有意思,包括新和旧之间的争论在学生里的反响。

    这里还有一个角色不能不提,就是胡适。谁也没有想到用吴彦祖来扮演,历史上的胡适,在北大就是偶像兼实力的教授,年轻的女学生都很喜欢。都是他的粉丝。吴彦祖本人,已经算是年轻演员里的帅哥了,你看他扮演之后和真实的胡适照片对比,基本上一样。所以我想胡适老师,就是智慧和容貌并重的才子。

  • 既有真才实学,又有英俊外貌。

  • 还有像王力宏演的罗家伦,是一位年轻学子。我当时在影院里,每当这些偶像明星出场,身边女观众就很惊喜。

  • 这样挺好的,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而且历史上这些人真的蛮帅的。

  • 导演选择演员的时候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看到一个相关的纪录片,说每一个演员来到《建党伟业》的剧组,都要给他们照相,让他们增肥或者减肥,研究发型怎么做、衣服怎么做,都是经过很严格的程序。

  • 你看陈坤演的周恩来,这里戏并不多,我听编剧说是因为一些戏都删减了,有一场陈坤为南开剧社去筹款的戏,就是由于容量放不下而删减。虽然陈坤戏份不多,但是还是表现出了年轻周恩来的斗争才能。我觉得周恩来是一个很讲策略的人,戏里面他们要绝食对抗当局,但是周恩来就不一样。你想,要都绝食身体不好了,谁来革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年轻的周恩来就说我们吃,吃完了再跟他们斗争。这种表现手法,很有意思。

    而且,陈坤很英俊,周恩来是民国四大才子之一,形象也非常好,还是很接近的。

  • 您作为影评人怎么看待年轻明星来扮演这些政治人物?我个人觉得明星作用不仅是普通人会受到影响,其实作为影评人也愿意看帅哥美女,也愿意看到漂亮的人在银幕上展现风采。

  • 这是青春版伟人们的戏。其实你去看照片,比如毛泽东、周恩来年轻的时候都是很英俊的,包括蒋介石。我觉得用偶像明星来演,在造型上做一下也能很接近。再比如韩庚演比较年轻的邓小平,邓小平不高,所以韩庚就一直坐着,我觉得他很可爱。他就一个镜头,旅法支部的书记员,表现得很认真。我觉得很有意思,这部大片让我们了解熟悉的伟人,他们的青春时代、年轻时代,他们的革命激情,了解这个就很有意思。

  • 说完人物塑造方面,再从影片的表现手法来看,在叙述中国历史的时候,影片既包括了悬疑、惊悚,又有唯美的浪漫爱情,有人说这中国的历史,加上了美剧的剧情和韩剧的爱情。您怎么看?

  • 可以这么说。这个影片拍得特别好,因为韩三平、黄建新也是特别有功力的导演。你看刺杀宋教仁那场戏,非常像美国的手法。再比如后来陈公博那段,陈公博回到酒店以后,当时隔壁其实有一对殉情男女,他其实是自己误解了,但因为这种误解产生了极大的恐慌,他就立即回家了。这些情节生动的表现了人物形象,也从这里看出陈公博在革命事业上的动摇。还有小凤仙和蔡锷的诀别戏,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戏,这些元素可能也是大家都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

  • 穿插在叙述历史人物的线索之上,展开了新的篇章。

  • 对。其实观众不想看你板着面孔讲历史,如果这样大家回去看书好了。电影就是要寓教于乐,让观众在欣赏当中感受到真理,所以导演那么处理是挺见功力的。

  • 对,历史也是鲜活的。我和编剧沟通,曾经谈到,历史是鲜活的,发生的过程比创作时候的编造要鲜活得多,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本身提供给我们太多可以编写的素材。

  • 再来谈谈影片里的五四运动,导演并没有把表达的重点放在罢工、罢课、罢市,而是放在革命志士的演讲上,这种定调您觉得如何?

  • 我觉得挺好。一是大规模的群众场景拍起来比较费劲,而且短期看这个场面并不需要。二是通过他的演讲,可以把更多的言论和思想带给观众。所以我觉得这样拍摄,比传统的表现罢工、罢课更有意义。

  • 电影制作上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经费,还可以把革命志士的思想、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观众心目当中。

  • 对,我很喜欢拍摄五四运动的这种方式。你可以看到当时的学生真是有一股激情,他们的斗争也很有策略。冲击当局的时候,去劝说跟守门的士兵。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但是至少在影片的表达过程当中,这种处理非常有感染力,非常高明。

  • 当时,学生他们说的是肺腑之言,意思是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个时候国家已经要沦落了,你们作为军人,为什么还站在这儿,还要为那些卖国贼守卫呢?他们要为中国的前进、完整而奋斗。我们也知道,历史上五四运动是由于“二十一条”的签订点燃了学生的爱国激情。其实你能够感觉到这些细节的刻画,把学生的爱国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我想,这个比大场面,大家手牵手去冲击,更有说服力。

  • 导演用巧妙的方式演绎了这段历史,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 对,我真的很喜欢他们的演讲场面,演员自己也很乐意。

  • 有大段的台词可以让他们尽情发挥。

  • 对,很激昂,你可以感受到青春激情。看这个影片,除了我们说到的大片、革命历史题材,把这些除开,在这个片子里可以看到一种青春激情,这种激情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的。

  • 你刚才说到北大学堂里的一场辩论会,两个镜头,包括有一个分屏的镜头、一个反打的镜头,这边胡适在辩论,那边有两个观众,展现出互相的状态,这种手法影片当中不多见,这种镜头体现出来是一种创新的好方法吗?

  • 你说的是正打和反打同时出现在一个屏幕上。我觉得导演是考虑到,观众想全面了解辩论,比如一方在说话的时候,另一方在想什么或者怎么样给予还击,也是为了节奏更加紧凑。

  • 最后高潮在嘉兴南湖的小船上,一边是王会悟的回眸一笑,很浪漫。一边是共产党员唱国际歌,场面激荡。两者是怎么结合的呢?

  • 这其实就是写实加写意的结合。写实是开会,写意就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撑着油纸伞,回眸一笑,定在这儿挺好。中国共产党就是从美丽的南湖开始,很有诗意的,我喜欢这样的结尾。

  • 我们知道,当时真实的政治形势非常紧张,已经无法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开会,才不得不转移到船上。导演用这种手法去表现,非常唯美、非常轻松自如又加上浪漫,又不失真,这种手法运用得非常好。

  • 对,电影该写实的时候可以写实,但是该抒情和该写意的时候也该做一下,这个影片叫《建党伟业》,最后就是点题。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圣地,怎么样把圣地的这场盛会表达出来,写实其实也行,但现在做了唯美的、抒情的拍摄,是记录了创作者对于这次盛会的一种情怀和一种情思。

  • 通过这样一部影片,我们重温了很多历史。有很多人说红色革命剧很多年轻人并不买账,大家更喜欢看《奋斗》《裸婚时代》等等青春偶像剧。但是,也有一部分影评人说,年轻人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些红剧里传达的精神,这些曾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

  • 其实要这么看。现在的80、90后是年轻人的代称,而这部戏写的就是那时候的80、90后,他们也是“北漂”,他们也考虑毕业之后是不是要留学、是不是要革命,他们也在求生存,其实是一个意思。我们说80、90后的意思是年轻人,是对年轻人的统称,我们在这个戏里看到的也是年轻人,看到的是他们在大学里、在毕业后的奋斗历程。

    我当时看到就感慨,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想的都是终极问题,太有激情了,而且这种激情是那个时代的主流。那个混乱的年代,年轻人的主流就是革命,这是最时髦也是最先进的。那时候的毛泽东,从湖南刚刚毕业,到北京筹钱准备去法国留学,也在考虑我们毕业了要干吗?

    其实当代大学生也应该考虑,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应该干什么?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现在的80、90后通过这个戏,可以跟上世纪的80、90后做一个对话,看看人家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想的是什么。

  • 可能在和平年代更多人讲究物质需求、生活安逸,已经缺少当年意气风发的革命精神。

  • 时代不同了,不能单纯去批评现在的年轻人,说你们为什么不去想这些的终极问题。现在年轻人看这个戏,应该是能够得到一种励志的启发。

    其实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也考虑结婚的问题,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裸婚”,毛泽东跟杨开慧结婚的时候说,你嫁给我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杨开慧就回答,即使什么都没有,我也愿意跟着你。

    都是年轻人,都是从20岁走过来的,大家可以看看人家的20岁,从那里得到一些启示,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看这个戏会有所启发。有人觉得这种戏是不是跟我没关系,其实不用想,你看到的还是一批年轻人的故事。

  • 通过这部戏,教育现在的年轻人应该自强不息,应该奋斗。

  • 奋斗,这个词非常重要,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说到底也是奋斗。那个时候时代风云更加变幻莫测,整个国家的主流就是救国救亡,他们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

  • 影片的教育意义是深远的,包括对未来的00后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您觉得以这部《建党伟业》作为一个代表,红剧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怎样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

  • 《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都提供了比较好的思路,像全明星阵容等等,都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这个很好。以前我们觉得那种板着面孔说历史的红剧没什么可看,但是我们欣喜的在这部戏里看到也有寓教于乐,看到和观众亲近的东西,我们看到创作者们是越做越好。在创作上,这些红剧的历史观也变得更加先进,把历史人物当做真正的人物来写,而不是神。其实伟人不是神,他应当也是生活当中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他也有情感,他也会害怕,他遇到事情也纠结,但是他们可以在那样的时候经受住考验,然后走出来,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这种创作观点的变化,对今后的红剧创作也有所启示。

  • 有人说这种全明星阵容,明星非常帅气、养眼,大家非常愿意去电影院掏钱看,这样能才利于红剧推广,起到应有的教育意义。但是也有人提出,过多电影明星加入到历史题材的正剧当中,会由于明星的光环而削弱影片的严肃性。您怎么看?

  • 大可不必担心。如果不采取全明星阵容,吸引不到那么多观众。首先得让观众去看,明星阵容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做法。我赞同这样的做法,而且那些明星也非常好,不是说因为他是明星,就随便摆摆造型,他也得努力,他也得琢磨人物、塑造人物,他也得好好演。

  • 但是也有人说这么多明星还没来得及看,就一闪而过,容易混淆。

  • 制片人会很高兴。在节目的最后,在建党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您有哪些话要对观众们说呢?

  • 与以前的红剧相比,现在的红剧真是越拍越好看了,在亲近观众等方面也做了更多的努力,所以大家千万别觉得是红剧和我没关系,觉得这种重大的历史革命题材很严肃、很古板,大家不必担心。其实现在的创作者在观念上有进步,我希望年轻人不要觉得和红剧有距离,你们先去看,看完再评说。

  • 不管用什么方式,先做得有意思,再有意义,观众才能够体会到革命的精神、领袖的风采,体会到创作者的初衷。

  • 就是这个意思,个人觉得《建党伟业》还是值得一看。

  • 您作为一个影评人,自己也创作一些影视作品,未来有没有打算创作一些红色影视作品?

  •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是不拒绝的,而且现在红剧的创作者都很年轻,包括《建党伟业》有三个编剧,其中一个是我的同学,另外一个是董哲,包括电视剧《中国1921》那批编剧也是我的同学,都很年轻。其实我觉得我们都算是商业剧的编剧,其实可能有一些商业元素更好运用在红剧当中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而且寓教于乐这个事挺好的,刚才说《中国1921》的编剧写过《一起来看流星雨》,他也可以创作偶像剧。

  • 正是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有广阔思路的年轻团队,才能创作出这样的电影,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心理,让我们更喜欢这样的片子。

  • 而且现在红剧制作大多也很精良,包括《建党伟业》,在技术上它是亚洲顶尖的,演员是顶尖的,创作者也是一流的,强强联合,戏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 感谢您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感谢您对《建党伟业》给我们作了很深入的分析,也希望您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给广大观众。

  • 谢谢您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再见。

  • (责编、文字:董安妮 主持:张翼 图片:胡迪 导播:李哲 摄像:李异涛 庞睿)

  • 《建党伟业》可能是比之前的《建国大业》更上一层台阶。

  • 北洋军阀政府本来就比较可笑,所以我想是不是导演有意的安排。

  • 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真是用情人的眼神看着龙袍,依依不舍。

  • 张嘉译演李大钊的戏发挥得也很好,他的沉稳和儒雅让我很佩服。

  • 影片腾出很多篇幅去表达毛泽东的师生情、同窗情,当然也还有爱情。

  • 现在的80、90后是年轻人的代称,而这部戏写的就是那时候的80、90后。

  • 那时候毛泽东和杨开慧才是真正的“裸婚”。

  • 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圣地,用写意的手法是创作者的一种情思。

篇一: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毛概课上,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国母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五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影片以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进行和平谈判拉开序幕。依次讲述了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内战,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像李公朴闻一多这样的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在共产党邀约其参加政协会议后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蒋介石的一意孤行的独裁统治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为建设新中国团结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更是尖锐地讽刺了蒋介石。影片中李济深,宋庆龄等一批国名党元老级的任务公开反对蒋介石,张澜领导民盟作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宣言。这些民主人士反蒋,更充分的说明了共产党的小车推出来的战役之所以能打败蒋介石的飞机大炮,是因为顺应了民心。

片中陈坤塑造的蒋经国也可圈可点。蒋经国是民国所谓的太子,跟那些高干子弟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他忧国忧民,与孔令侃不顾国家濒临危难中饱私囊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气魄颇令人顿生敬佩。可惜经国这等经世之才在国民党中只能空留无奈,特别是他的那句“父亲,党和国都到了危难的时刻”更是让人领会到他的一腔爱国心。

我认识到,国民党蒋介石败在了共产党的脚下,其实是败在了自己手里。不仅仅是国民党党的腐败、势力贪污,更是不团结,连老国民党李济深,也被蒋介石排挤,蒋介石总想一人贪污权利,最后成为了“光杆司令”,不得不下台。而共产党毛主席团结人民,连对李济深也不计前嫌。比起来,国民党的军队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先进的多,有飞机有大炮,而共产党却好比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穿的是挺拔精干的军装,而共产党穿的却是烂棉服,不过凭着团结与智慧,共产党统领了中国。记得毛主席回答李济深的那句话:“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啊,在某些时候,要放弃一些利益,忘记一些仇恨,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影片以天安门上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为结束,看完电影,想着历史,心就随着那冲锋号起伏,不由得感慨万千: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古语有云: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但是我们建设中国的步伐仍在前进。这就让我们不要忘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和牺牲,要继续尽自己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看过“建国大业观后感”的人还看了:

篇二: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它标志着中国将逐步走入富强。

昨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 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发生的一些。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 国人士的风采,其中毛主席和周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为战事而彻夜不眠,每当有主要战役的战报还没有传到时,他总会跑到屋顶上凝望远处,希望搜寻得到一点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其中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在得知国门的反动派的55万大军被红军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领导们摆酒席庆贺,毛主席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梦。在平时因为牵挂战事而难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军队大胜而不由得酣然入梦,这样的人领导的军队不取得成功还有谁会成功呢?毛主席也时时刻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心中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由于毛主席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尤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才训练出来不贪民众一分利的红军,才会打败独裁的蒋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国。

还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就是周,周是个令整个红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去做动员工作。但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周。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共产党的邀请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后,他非常愤怒,把所有的关于 这件事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狠狠地把他们给骂了一通,直到毛主席来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让我们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位和蔼可亲,有责任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伟人!

此外,影片中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壮志难酬的蒋经国,心系人民的张澜,甚至是阴险狡诈的李宗仁,都为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领导人,小到最基层的群众,战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为民族独立流过血和汗的,都应成为我们尊敬与铭记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应该被世代传唱!

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富强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 ,有朝一日该为民族奋斗,该为人民奋斗的就是我们这一辈的人了,因此,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为中华民族而奋斗!

篇三: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一部恢弘的大作,一场群星的盛宴,一段峥嵘的岁月,一派风云的角逐。构成了这样一部不凡的作品——《建国大业》——演绎了一场大气磅礴的时代风云!

影片从一开始便交代了历史背景,让我们很清晰的置身于那样的特殊背景之中。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饱经战乱的中国依旧前途未卜,中国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深刻命题。8月28日,为了最终实现和平民主的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进行和平谈判。

天空响起机鸣,影片从广阔无边的高空布景中开始了。看似和谐的欢庆宴会中其实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摆好了这场政治博弈的棋局。从对中山装的回答中我们其实就可以看出端倪,这是一场高层政治家的斗智斗勇,于无声色之中进行着谁主沉浮的较量。

在那样一个激烈角逐的年代,似乎蒋介石的胜利无可争议,中国共产党实力的悬殊是无须质疑的,然而历史的最终结局却不得不让我们重返那早已消逝的烟云往事,去寻找胜败逆转的答案。因此,影片在这一点上刻意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双边的不同对照。通过不同场景的切换,不仅视觉效果突出,而且对“答案”的解释也是层层深入。国民党的气派、屋宇的豪华、政治场所的排场,与中国共产党的清贫、窑洞的破旧、开会也要节省半截蜡烛的简朴,两者形成了显着的对比。和谈中,国民党进行的是暗地里的频繁出击,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与各个民主党派的和平交流。请记住1945年的《双十协定》,那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对国民的一次诚恳交待,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建国迈出的坚实一步!

然而,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和平民主的协议最终还是变成了一纸空文。当国民党撕碎协议、独自召开“国民党一大”时,便是国民党在政治棋局上的一步错棋,民盟领袖张澜的那句“蒋介石是在玩独角戏”便开始昭示了国民党的孤立处境和玩火自焚的悲剧结局。

1946年7月云南昆明的混乱,爱国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的被害,对各地民主进步联盟的取缔以及各地金融混乱,人民苦不堪言的处境最终使国民党的威信扫地,孤立无援。在“要民主、反内战”的强烈呼声中,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也并不是没有预料到这点。冯玉祥在临行苏联前对蒋介石的告诫:“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他要再一意孤行,国民党败亡之日当在不远!”还有年轻的青年将领蒋经国力图扶大厦将倾的魄力之举,都可以看出那时国民党的觉醒。然而,蒋介石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了!”不禁让人扼腕而叹。

影片在结构上环环相扣,遵照历史的顺排滴水不漏;在重要的场景布置中,突出了典型战役的宏大场景,展示了人民战争的势不可挡和人心向背。在各演员的配备上,亦可谓是群星璀璨,令人目不暇接。里面的明星各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真演员。他们的投入和本色的表演风格很好的诠释了那场峥嵘岁月的波澜壮阔。然而在这部看似严肃的影片中,并不缺乏饶人兴味的笑点,如王宝强和葛优那个场景,郭德纲和冯巩的诙谐无不让人回味有余。还有各大主演的实力演绎让这部影片无不充满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唐国强的领袖风度,张国立的形神兼备,陈坤的英气逼人,许晴的雍容端庄,邬君梅的高贵气质等等无不成为荧幕中的典范,人们心中的经典!

中国共产党,走过泥潭,流过鲜血,长征路上写下过坚定的誓言,多少个无眠之夜,党在寒夜中思索中国,多少烈士的牺牲才换来新中国辉煌的今天!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追溯历史的风云足迹,我们需要深思!那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那是一场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在那场双雄角逐,谁主沉浮的较量中,都免不了精英先烈的殚精竭虑和人民的浴血纷争。尸骨堆积的大地上是祖国母亲的沉痛哀鸣,是中华民族今日和平的沉重哀思。让我们珍惜今日,爱我中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国大业剧本台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