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中惊天动地的意思

  “棋盘陀,山顶峰,狼牙山上血花红,英雄的神八路,吓破敌胆鬼神惊……”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对来访者唱起这首狼牙山五壮士的赞歌。

  “我就是听着爷爷奶奶讲革命故事长大的,传承革命精神是我的责任。”从12岁就担任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义务讲解员的李芳说,“1941年那次战斗时,我爷爷是村长,在五壮士的保护下,带着乡亲们安全转移出去,所以老人们经常说‘我们的命是他们5个人换来的,不要忘记英雄,要把英雄的故事一代一代地讲下去!’”

  巍巍太行,萧萧易水。棋盘陀,即易水河畔狼牙山主峰,当年5位壮士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在此纵身跳下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为纪念5位英雄的壮举,1942年,晋察冀军区授予第1分区第1团第7连“狼牙山五壮士连”荣誉称号。党和政府建造纪念塔,竖碑撰文以缅怀烈士。纪念塔正面嵌有聂荣臻元帅题写的9个金黄色大字,南面围墙中间镶嵌的是杨成武、罗元发、高鹏同志在1942年4月为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烈士题写的纪念碑文。纪念塔塔身5层,呈现正五边形,塔底层刻有五壮士浮雕像。

  近年来,为弘扬传承狼牙山五壮士精神,易县举办登山节、红色收藏展览、五壮士精神座谈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党日活动、跳崖日公祭活动、向英雄宣誓、特色主题教育等,让革命传统的教育鲜活生动,使红色理念深入人心。

  2015年5月15日,狼牙山镇中心小学正式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红军小学”,这是全国第一百九十五所红军小学。“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每年春季学期,当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翻到《狼牙山五壮士》时,老师就带着学生来到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下瞻仰学习,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久久回荡在山峰之间。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半个多世纪以来,千千万万爱好和平的人们登上狼牙山,瞻仰五勇士纪念塔,缅怀英雄。硝烟虽然远去,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却薪火相传!(记者 宋飞)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74年过去了,对于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连”的广州军区“红一团”七连官兵来说,这首雄壮豪迈的《狼牙山五壮士歌》,依然是他们最喜爱唱的歌曲。 

    走进七连连史馆,一尊栩栩如生的“狼牙山五壮士”雕像将我们带入了70多年前那惊天动地的一刻——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棋盘陀主峰上,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二排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五位壮士,面对步步紧逼的3000多名日伪军,毫不畏惧,先后打退了日伪军5次冲锋,打死日伪军50多名。

    弹尽粮绝之后,五位英雄宁死不屈,砸烂枪,纵身跳下悬崖绝壁。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当场壮烈牺牲,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在晋察冀军区举行的反扫荡祝捷大会上,他们被授予“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称号。不久,七连被八路军总部授予“狼牙山五壮士连”荣誉称号。 

    五壮士纵身一跃,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一幕,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动人事迹后来走上荧屏,进入小学课本,激发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更成为连队官兵不断取得胜利、不断取得成绩的力量源泉。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重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时,聂荣臻元帅的题词。从此,“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精神便一代代流传下来,铸就了这支英雄连队的连魂。70多年来,连队一茬茬官兵从来没有忘记这八个字,而是将他们融入灵魂血脉,笃定坚守。

    “马宝玉!”“到!”“葛振林!”“到!”……每天点名,值班员都要先呼点五壮士的名字,连队官兵齐声答“到”,雄壮豪迈的呼喊让观者为之震撼。通过这种经年累月、日复一日的重复,在七连每名官兵心里都种下了一个种子,那就是:“我是五壮士的传人,我只有为七连争光添彩的义务,没有为七连抹黑的权力!”

    类似的好传统,七连还有很多。连队指导员朱宏伟告诉笔者,每年新兵入伍,新干部到任,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连史馆;每年的开训动员和每次执行重大任务,他们都要在“五壮士”雕像前庄严宣誓,在军人大会上展示连队的荣誉锦旗,讲述连队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每年连庆,都要邀请曾在连队战斗和工作过的老首长、老前辈回连队讲历史、讲传统,使“五壮士精神”在一代代官兵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为了继承和弘扬好传统,七连开辟了很多“阵地”,让历史不仅仅是传奇故事,更是血脉相承。七连在局域网上开辟“我的连史我来写”数字连史专版,为每名官兵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官兵在连队的点点滴滴,有效激发官兵的打赢动力;在七连的排房后,有一片郁郁葱葱的“金牌林”,每名在师以上比武竞赛中夺魁的战士都能在“金牌林”种下一棵金牌树,并挂上自己的姓名牌。如今,57棵金牌树,高低错落,成为官兵为荣誉不懈奋斗的见证;在连史馆里,雄壮的五壮士雕像、泛黄的老照片、琳琅满目的奖状和奖牌都是连队开展教育的“活教材”。

    信息化条件下,摩托化步兵怎样才能有作为?七连官兵有答案。笔者在连队采访时看到,官兵在苦练“环数、秒数、分数”的同时,更注重“体能、技能、智能”的全面锤炼。连队内容丰富的电子图书室,成为官兵吸取科学文化知识、研究“打赢”招数的“智慧殿堂”;分门别类的课题攻关小组,是官兵破译作战难题、创新训法和战法的“试验基地”;与军、师、团相连的连队局域网,是官兵谈兵论战、开展训练专题讨论的“军事论坛”。2013年8月,团里临时下达了反敌机空降的战斗课题,连队立即在网上展开攻防训练,研究了8种作战方案,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

    去年,该团担负广州军区夜训试点任务,七连勇当排头兵,连队官兵奋力攻关,探索出有光无声、无光有声、有光有声和无光无声四种不同夜间条件下的战法训法,10多条经验做法在军区推广。如今,连队又在步兵特战化的路上迈开了探索的步伐。

    铁血的连魂铸就了英雄的连队。七连在五壮士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取得新的成绩。1999年,连队被军区授予“全面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2001年连队党支部被总政评为“先进党支部”。如今,连队连续21年被集团军以上单位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惊天动地形容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