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的动力引擎有

日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在玉溪召开。会上,、丽江、迪庆州中学等代表做创建工作汇报交流。

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从这些汇报交流中,也许能找到互鉴互促的新思路、新举措。

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度融入玉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大局,通过抓统筹聚合力、抓宣教筑根基、抓发展共繁荣、抓嵌入促“三交”、抓网格强治理、抓示范带全域六个方面,有效推动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下两方面尤其凸显玉溪特色。

抓宣教筑根基。玉溪市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贯穿工作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程。坚持用共同理想信念铸魂,依托基层党建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党的阵地建到村村寨寨,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引领各族群众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好“南疆丹娘”孙兰英纪念馆、“咪哩王”李和才故居等22个红色教育基地,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常态化、分众化开展宣传教育,激发各族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坚持用中华文化培根,打造“聂耳音乐之都”,建成“青花街”“十里文化长廊”等一批展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城市地标,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华诗词之市”。以“民族情”切入、以“中国心”升华创作的《花腰恋歌》,荣获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两项大奖,并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抓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教育,学校推普率达100%,创建3所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49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抓示范带全域。始终把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着力点,实施典型示范建设引领工程,通过“互观互检互学”等活动,推动各级学学相长、比学赶超、争创标杆,以点带面全域创建。在“八+N进”基础上创新实施进博物馆、进酒店、进街区、进社会组织模式,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成立了“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不断拓展创建主体。其中,新平县“一盆小花改陋习、一幅字画传家风、一双巧手扮靓家”等“七个一”经验做法被《中国妇女报》刊登推广。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2个、示范单位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3个、示范单位164个、示范学校72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塔区:在国歌激励奋勇前进

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一环。红塔区挖掘“聂耳和国歌”历史资源,夯实聂耳纪念馆、聂耳广场、聂耳图书馆等宣传教育阵地和文化符号,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矩阵,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激起各族儿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弘扬为党为国为民奋斗精神

传承弘扬“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聂耳精神,大力弘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谱系,激励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诠释“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主动担当作为,人人奏响进步曲,献力献智新玉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川区:让历史文化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强化学习强阵地,推动宣传教育开展常态化

创新探索“六学”、“十个一”等工作模式,完整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凝聚“中华一体、江汇百川、美美与共、同根共荣”的精神共识。建好青铜博物馆,讲好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的故事。修缮唐淮源烈士纪念馆、金汉鼎故居等,讲好先贤英烈誓死捍卫国土完整,为民族谋复兴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矢志情怀。

砥砺前行促发展,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融入双推进。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人均GDP达5.1万元,“十三五”期间保持10.2%年均增速。“五网”更加完善,“美丽县城”建设完成投资24.24亿元,实施5个美丽乡镇、124个“百千”工程和5个“一水两污”工程,“7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完成36个老旧小区改造,创成52个省级卫生村。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和“国家卫生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澄江市:用生态担当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投入资金300余亿元,高位推动抚仙湖保护治理“七个一次性”工程,3.3万余名沿湖群众牺牲短期利益搬离抚仙湖一级保护区,拆除房屋238万平方米;山区各族群众积极支持退耕还林,完成13万亩“森林抚仙湖”建设;坝区群众主动将5.8万亩耕地全部用于休耕轮作,辖区372个村落截污治污实现全覆盖,1090户畜禽规模养殖户、1254亩库坝塘水产养殖全部退出,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I类,空气优良率保持99%以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两山”理念成为各族人民共识和行动。抚仙湖流域治理案例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打造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澄江市规划馆等宣传教育阵地,讲好人类演化史、古滇文化史、澄江各族群众融合交流史,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40余万人次。用人类演化的科学事实,用澄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诠释好生命同源、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故事,树牢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海县:织牢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性保护传承

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修缮,累计投入3.5亿元,实施秀山古建筑群等多个文物修缮工程,完成文庙街、文星街等10条历史街道基础设施改造,对24院明清和民国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组织实施多起文物考察勘探发掘,兴义贝丘遗址入围“2016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终评项目”,荣获2018年“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探索成立秀山文化研究学会、楹联学会、诗词学会、孔子文化研究学会,组建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通海的历史文化保护。成立洞经音乐传习馆、高台七街传习馆,新增《文王访贤》《吕布戏貂蝉》等9个高台作品,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文化产业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宁县:“陶”出经济新气象,“汇”出民族团结风

守正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以打造“国际陶都”为目标,坚持“文创兴陶、科技强陶、品牌立陶、旅游促陶”的发展思路,着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产业技术创新、品牌价值提升等七项工程,形成了建筑园林陶、生活日用陶、工艺美术陶三大产业集群。做强“以艺带农”乡村振兴项目,大力发展民间手造陶塑,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制陶产业中增收致富。华宁陶目前已有1000多个品种,华宁县从事陶产业人员2000余名,2021年实现陶瓷产业产值8984.3万元,销售收入5505.8万元。

延伸触角,开创文化交融新局面

聚焦培育“陶瓷+”新业态模式,挖掘整合历史、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做精做活陶瓷文化,促进文化互鉴交融。建设华宁陶文化会客厅、云上艺术博物馆、陶瓷文化特色街区,举行古龙窑开窑仪式、陶拉坯活等传统活动,以文旅融合,促陶文化传承发展。华宁陶先后亮相法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新加坡“春到河畔”工艺品展;2021文博会上,“亚洲象+华宁陶”成为玉溪文化的新形象,2022年省运会上,1200座奖杯都用华宁陶制作,在陶瓷这个载体上,展示了玉溪精神和“玉溪之变”后的新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门县:多元主体同心,满园石榴芬芳

激活社会“小细胞”,释放多元“大能量”

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积极探索共荣共创新模式,组建“石榴红”先锋队、宣讲团、文艺队、志愿服务队、调解队5支队伍,实施“石榴红”五大行动,打造“石榴红”示范工程易门品牌,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形成以点带面推动全域创建的浓厚氛围。

攥紧发展“总钥匙”,点燃创建“新引擎”

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实施繁荣发展共享工程,加快构建“3+5”现代产业体系。广东产业园“园中园”项目,创新提出“发展共谋、人才共育、资源共荐、文化共创、责任共担”的创建模式,实施“百企共护石榴红”行动,引导企业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彰显企业担当。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53.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得到生动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峨山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生动实践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29个民族自治县中排名前3,老旧小区改造“峨山经验”获《人民日报》报道推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等称号,被列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彝族花鼓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拥有“四腔”“彝族服饰”“彝族开新街”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3项、代表性传承人46人。

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

深化“多网合一”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连续30年没有发生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造成较大影响的网络事件、意识形态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平县:最美民族风情的乡村振兴路

小小“励志橙”,推动大发展

充分发挥红河谷—绿汁江热区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技术共享及产销合作互利模式,引进褚氏农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成立冰糖橙产销专业合作社7家,推动柑橘产业做优做强,“励志橙”成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风情“花腰傣”,绽放团结花

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花腰傣文化,利用凤凰广场、花腰田间“民族文化传习馆”、新寨村朗娥桑洛文化广场等阵地,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戛洒夜市步行街成为“夜经济”“地摊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经济效益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双赢”。

合作“创联盟”,构建新格局

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举措,倡导成立省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与行政接边地区七县共同签署《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公约》,推动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江县:绚丽多彩,和谐家园

以“1137”思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即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好3个联盟(《玉溪市九县(市、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黑树林地区民族团结联谊会;梅甫三村联防联调机制);实施七大工程(“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普惠共享”“交融互建”“社会治理”“示范引领”“同创共促”),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持续推进“法治元江”建设,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建设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美丽元江。

立足侨乡实际,紧扣“共同的根、共同的魂、共同的梦”,用华侨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元江归侨今昔生活变化,讲好国家安置归侨侨眷,海外游子安居乐业、各民族融合携手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教育引导归侨及其海外亲属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增强“四个自信”,凝聚起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

(整理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会议资料)

如需准载,请联系今日民族

监制丨王 菁 编辑丨纳梦月

排版丨杨 仟 校对丨李 明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再成热门选项。据人民网发布消息,全国客流量预计将达2.65亿人次。首都北京作为全国人民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也将迎来较大旅游客流。对于首都的公安民警来说,这必将又是一个在忙碌而充实劳动中度过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走近天安门广场的民警,近距离感受这些“藏蓝”色劳动者的坚守和付出。

  冉冉升起的国旗下,是他们彻夜未眠的身影

  5月1日凌晨2点15分,整个城市还沉浸在假期首日安详的睡梦中。空旷的天安门广场上,民警们已经早早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肩上闪烁的警灯和不时响起的电台,映衬着广场的静谧和庄严。几个小时后,数万名游客将进入广场观看隆重的节日升旗仪式。

  “国家博物馆西门等待区一定要重点盯住......”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巡警一大队大队长张涛正在对照预案,仔细检查每项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并对每一处重点部位反复叮嘱。

  “为确保今天升国旗仪式顺利进行,市局和分局紧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提前着手,制定专门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全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平安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张涛介绍说。

  凌晨3时,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安检、保安等所有安保力量部署就绪。此时,广场周边等待区游客数量明显多了起来。3时15分,广场开放,现场民警指挥群众有序入场。很快,广场上已是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张涛全神贯注地巡视着各区域人流情况,结合指挥中心的指令部署各点位民警对人群进行动态导流,灵活调整入场流线,均衡16个观旗网格客流密度。刚刚还人潮汹涌的游客队伍很快就被有序地安排在了各个观旗区域。

  在游客们纷纷翘首期待地看着中央区旗杆的同时,他们并不知道,身边的民警正在认真维护着队伍秩序,悄然守护着游客的财产安全。

  5时15分,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随着国旗升至顶端,整个广场响起一片欢呼,相机、手机、自拍杆攒动,万千闪光映照着游客们喜悦与自信的笑容。几乎一夜未眠的民警曹诚感慨说:“每次这样的时刻,都会被雄壮的国歌和群众的情绪所感染,心中满满全是自豪,哪还有困意!”

  “安全问题,想的再细都不过分”

  上午8时,匆匆吃了口早饭的天安门分局巡警一大队副大队长李超逐一巡视了广场的各个地下通道,并叮嘱岗位上的民警时刻注意人流量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提示疏导措施。

  “遇到节日时,天安门地区游客剧增,这么大的人群密度,最主要的风险就是拥挤踩踏”李超说,“为了防范风险,分局提前制定了应对措施,安检通道全面开启,分上下行通行,在金水桥,地下通道,广场出入口等容易拥堵的地方,增派人手加强看控疏导,同时加大宣传提示。”

  “守住安全底线,群众才能收获安心假期。”李超说,除了大人流安全,游客们的财产安全、健康安全,都是民警们关注的重点。

  “各位游客,请看管好个人的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请将背包挎在胸前......”广场上,民警的宣传车和大功率扬声器一直在提示着游客。在安检区,按照天安门地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民警在各安检房入口前端设置疫情防控、安全防范和“北京健康宝”二维码扫码提示牌,严格落实排队候检人员相关防控措施。

  “遇到带孩子的游客一定要提示他们看好孩子,让孩子的手远离安检仪的皮带滚轴。”李超不忘叮嘱安检员每一个细节。

  “任何细微的地方注意不到,就会成为隐患。安全问题,想的再细都不过分!”李超认真地说。

  广场上,每位民警都是游客眼中的“搜索引擎”

  “几点升降旗?公交站怎么走?地下通道在哪?......”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位民警就像是游客眼中的“搜索引擎”,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咨询身边民警。粗略统计,游客高峰时段广场上执勤的民警有时每分钟要为五六位群众解答问题。民警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解答,同时抓住每次回答咨询的机会向游客们提示安全。

  “我这边有一名姓梁的女士求助说自己的身份证弄丢了。”中午时分,正在广场纪念碑西侧执勤的民警崔博闻通过电台向队友们通报了一则求助警情,副中队长李庆龙立即部署各岗位查找。大约五分钟左右,在国旗区东侧巡逻的民警王晨阳捡到了该女子的身份证,确认信息后,及时归还失主。

  身份证失而复得,让刚刚还愁容满面的梁女士顿时喜笑颜开,对民警连连道谢!看着梁女士喜悦离去的背影,几位民警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丢身份证看似小事,但对失主来说,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有可能整个假期都被搅和了。”李庆龙说,“每天在岗位上忙碌,总需要获得感作为动力。对于我们来说,能守护群众平安,力所能及的帮助到游客,看到他们欣喜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获得感。”

  针对今年“五一”小长假特点,首都公安节日期间全员坚守在岗,着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全力确保节日安全和首都稳定。

  这来之不易的“五一”假期里

  都增长着国人的自信

  展示着中国社会整体的澎湃活力

  有这些“藏蓝”色劳动者的努力

  也有你我每一位劳动者的共同努力

3月23日上午,衢州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校党委书记杨玲,校长谢志远,党委副书记杨政,副校长李江波,纪委书记方正则,副校长郑文山、吾国强、徐须实,党委委员吴新强、周兆忠、徐建芬出席会议。来自学校各学院、部门(单位)的97名正式代表、27名特邀代表、13名列席代表参加了大会。

杨玲主持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杨政主持上午的预备会议和开幕式。

预备会议上,全体代表听取了关于大会筹备工作报告,通过了大会主席团成员和大会议程。

正式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校党委书记杨玲致开幕词,校长谢志远作工作报告。

杨玲在开幕词中指出,本次“两代会”是在学校明确申硕目标、提升内涵发展、狠抓贯彻落实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开好此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坚定信心,推动应用型大学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玲强调, “两代会”是教职员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实现民主办学、民主治校的重要载体。本次会议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牢记使命、奋力追梦,加快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她希望两委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紧扣师生需求,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切实维护好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高质量完成大会既定的各项议程。希望提案委员会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地做好提案的征集、办理和回复工作,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有效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希望各位代表讲政治、顾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履行好职责,当好广大师生的代言人。

谢志远作了题为《以服务赢支持以贡献促发展 打造地方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8年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阐述了关于服务区域发展的思考,明确提出了2019年学校的重点工作。谢志远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学校在省、市党委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聚焦省市发展战略,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谋划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成功入选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和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关于服务区域发展的思考,谢志远在报告中强调,作为应产业需求而生、因行业需要而长、领企业升级而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扎根地方,在服务区域发展中谋划自身建设,用服务区域发展的贡献度推动自身建设,才能实现高水平特色发展的目标。他指出,服务区域发展,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应有之义、立校之基、兴校之本。通过服务区域发展,有利于学校地位的提升,有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应用学科的建设。我们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观大势,就是要把握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大势;谋全局,就是要谋学校发展的全局,就是申报硕士学位;干实事,就是实施三大攻坚战,服务区域发展获得口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获得金杯,成功取得硕士学位点获得里程碑。

谢志远着重就2019年工作进行了部署。2019年学校将重点抓好十项工作,即做好“十个抓”:一是抓党建,引领学校中心工作发展。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好中层干部换届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抓服务,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开展“双走进、双服务、双促进”活动、召开衢州学院服务地方发展大会、推进八大专项行动,做好学校服务地方发展“序幕”“开幕”“大幕”三篇文章。三是抓人才,促进教师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培育强度,提升人才思想高度,让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四是抓培养,推进学生高质量发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将有效知识采用有效手段通过有效途径传递给学生,服务学生发展。五是抓学科,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申硕为发展目标,切实提升应用型学科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搭建大团队、力争大项目、力出大成果。六是抓民生,提高师生获得感。通过提升改造教师休息室、做好青年教师过渡公寓建设、解除师生工作学习后顾之忧等,让教师在岗位上有获得感,在生活上有幸福感。七是抓学生,推进学习者价值能力提升。要严守安全稳定底线、坚守学风建设主线、牢守招生就业生命线,狠抓学生培养,促进学生价值能力提升。八是抓效能,提高机关信息化水平。要建立智慧办公系统、数据交换中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促进机关效能优化提升。九是抓联盟,深化各高校协同发展。继续围绕“八互八多”共享机制,实现联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推进联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举行联盟高校数字人才培养论坛,全面推进四校、四地协同发展。十是抓机制,推进效能提升。要落实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激发教职员工积极性,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机制,服务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会上,代表们还认真听取了2018年学校财务工作报告、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报告、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审议了衢州学院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实施办法、学校为民办实事事项。

下午各代表团分组进行了讨论,举行了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和闭幕式,审议通过了大会决议。杨玲主持会议,谢志远致闭幕词。

大会号召,全体教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务必自我加压,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务必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务必再接再厉,推动应用型示范建设再提升;务必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和动力,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务必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歌代表着国家的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