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诗歌代表作品主要作品有哪些?

朱自清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末出齐)

朱自清的故事 朱自清的作品有哪些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的著名文学家以及散文家,他原名叫做朱自华,老家在浙江一带。

他是我国文学界上登上顶峰之人,一生造诣非凡,朱自清出生于八十年代,从小的时候就非常的热爱文学,最后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朱自清上大学的期间,刚好我们国家备受外国的侵略,后来,当代的大学生们为了保卫祖国,于是就有了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朱自清也是当时学生中参与的其中一个,五四运动结束后,朱自清也随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作为新一代文化的诗人,朱自清的诗作有他他的特色,朗朗上口,清新明丽,很快,朱自清在当时就已经开始非常的出名,他生前创作的散文集一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教育下一代的材料了,所以由此可见朱自清对我们着后几代人的影响是有多么的深厚。

朱自清的爱国备受当时的国家主席毛主席的赞扬,毛主席曾经赞扬他是中国真英雄,真豪杰,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接受外国佬的救济,朱自清爱国那是人人皆知;不仅如此,在抗战期间,朱自清还担任着文学协会,他是一名民主主义的战士。

但是朱自清英才早逝,由于长时间jrtmILnn的作战,反抗国家的内战,朱自清自己却引来了一身疾病,最后因病而逝,从此,文学界的又一位娇子于世长眠。

朱自清一生的光荣事迹以及他优异的文学永远流传给我们的后一代,虽然人不在,但是他的留下的文学造诣带给了世人无穷的学习价值。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的散文家,诗人,以及革命主义战士。

朱自清自从读了书后就十分的爱文学,关于朱自清的故事,还是算他读书的事情比较多呢。

年少的时候,那个时候由于自己家里面也不是非常的富裕,朱自清每个月才只有一两元的零花钱,但是朱自清拿这零花钱不干别的,就专门用来去书店看书或者是买书看,有的时候一个月的零花钱早早就没有了,还有的时候不仅身上没钱了他还倒欠别个书店钱,后来朱自清结了婚,有一次他又去买书,看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当即想买下来,但是哪儿本书的价格太贵了,要十几块钱才能买,朱自清摸了摸自己的包包,只剩下几元钱,根本就不够,没办法,朱自清想来思去,想起了自己在结婚的时候那件毛皮衣,那件衣服还是父亲给自己做的,朱自清没有多想,当即回家将那件毛皮衣拿了出来跑去当掉,最后以毛皮衣换回了自己喜爱的书。

还有个故事是发生在朱自清晚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在闹内战,国民党是一边,共产党又是一边,朱自清拒不接受国民党为大家发的美国的粮食,不仅如此,还冒着全家都不能饱腹的后果签了协议,总之他就是不能接受外国佬给的东西,因为当时确实人民很多都因为内战而吃不饱,这是朱自清的一种爱国精神,实在是值得人们钦佩的精神。

关于朱自清的故事还有很多,不过大多数都是关于他对文学追求的精神。

还记得初中时期教科书里面那篇写父亲的散文《背影》嘛?记得当时第一次看那篇文章时候被感动的泣不成声,文中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小段,就是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候穿越月台的场景,父亲是个胖子,父亲的穿着,以及父亲那一副很轻松的模样,还有父亲那千叮咛万嘱咐的道别,无一点不让我们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让我们会想到我们也有这样一个爱护我们包容我们的父亲,这就是朱自清文字的力量,朱自清的作jrtmILnn品总是可以将我们也带入其中,让我们也感受其中的感情。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一位十分出名的文学散文家,他十分善于写作,尤其是他的作品《背影》真的是写到了一定的绝境,他十分的擅长描写亲情等感情的作品,同时也能从自己的文章中写出自己内心对社会的黑暗的一种斥责,鄙夷,朱自清的大多数散文都十分贴近当时他生活的社会,他当时经历五四爱国运动,也经历了后来的抗日战争,更紧接着又是国家的内战,他将对社会的不满全部表达在了自己的作品jrtmILnn之中。

朱自清的作品结构谨慎,巧妙,具有连带性,并且脍炙人口,朗朗上口,不管他写的是景还是人物都可以将他们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们目光一亮。

记得朱自清的散文《春》就将春天描写的如一副生的话,全文读起来又像是在读一首悦耳的诗,把春天的景象绘演的有声有色。

本文标题: 朱自清的故事 朱自清的作品有哪些

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春》、《背影》、《匆匆》…

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春》、《背影》、《匆匆》等,他的多篇散文被选入语文课本中。

朱自清第一任妻子 :武钟谦

朱自清的原配叫武钟谦,和他同岁。武钟谦是扬州名医武威三的独生女,他们二人按照传统习俗和家人的安排,在14岁那年就已订婚。

二人在18岁那年,完成了结婚仪式,因为那一年,朱自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他的父母为喜上加喜,在同年的冬天安排了他们完婚

在当时,18岁出嫁应该算得上是大姑娘了。武钟谦自知不如夫婿朱自清的才华,但她为自己能嫁给这样一位有才的夫君,而暗暗高兴。虽然她从小娇生惯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自嫁到朱家后,就收敛了不少阔小姐的任性和娇弱,一改往日的优越,成为一个家庭主妇。

朱家原本是很有地位、很有钱的人家,自武钟谦嫁过去后,朱家已走向落寞的地步了。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卸任工作后,一家人的开销就以典当家什度日。

朱自清第一任妻子 武钟谦

武钟谦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生活在阳光下没有烦恼的她,原本是爱笑的,但她的看似没心没肺的笑,却遭来公公的白眼和冷嘲热讽,于是,她便不敢再笑了,变得郁郁寡欢,还经常一个人独自掩门流泪。

朱自清在北大上学时,因为家中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交学费,她就把自己陪嫁的金镯子当了钱,让朱自清交学费,这样一来,朱自清就能安心地在学校上课了。

她知朱自清视书如命,也就十分认真地对待他的书籍,当朱自清在外地教书时,她领着几个孩子和朱的母亲逃避兵乱时,虽然带着一家老小几口人已经够艰难了,但她却不放弃朱自清的任何一本书籍,她逃难到哪,就把朱自清的那一箱箱沉重的书带到哪

她嫁给朱自清的十二年间,生育了六个子女,却与丈夫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时间,不足五年,然而她却毫无怨言,也从不发脾气,她默默地付出,使朱自清深为感动。

武钟谦在教养子女上,更是无微不至,前四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她都要自己喂养,到生了第五个孩子后,她实在没有乳汁了,只好买奶粉。怕她劳累,家里就雇了佣人,替她分担一些活,在夜里就让孩子和佣人睡,但晚上只要一听见孩子哭,她就立马清醒了,孩子哭得时间一长,她就要亲自过去看。

武钟谦在生第六个孩子后,肺病就重起来了,朱自清心疼妻子,让佣人去照看就行,但她就是不放心,总要自己抱着孩子哄。虽然已经病得很严重了,但只要一有空,她就成天的忙着……孩子由于一生下来,体质就不是很好,后来在武钟谦去世后没多长时间,也夭折了。

或许是劳累过度,她在生下第六个孩子时,身体已瘦得皮包骨头,但她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就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后当朱自清发现后,就带着她到医院检查,而此时的武钟谦肺部已烂了一个窟窿,身体非常不容乐观

医生要求她去静养,可她却说自己丢不下孩子,又不舍得花钱,于是,她便带着孩子回到了扬州。在与丈夫分别前,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她哭着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也许是她早已料到了自己的病,她不舍得丢弃丈夫,但又自知终究摆脱不了这样的结局.

在回到扬州,仅仅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武钟谦最终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了人世,朱自清本来还盼望着能再见到爱妻,他不曾想竟这样快就离开了,得知爱妻去世的消息后,他痛不欲生,但终究无能为力。

在结发妻子武钟谦去世三年后,朱自清写了一篇散文《给亡妇》,全文中,他深刻悼念了亡妻为他做出的一切“牺牲”和付出,深情款款地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怜惜。

朱自清写道,“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我之有我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着的……”

那一刻,武钟谦若能看到,相信她定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嫁给深情郎,死也无憾!

朱自清第二任妻子:陈竹隐

朱自清 陈竹隐与孩子们

陈竹隐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是齐白石、溥西园的弟子,工书画,善度曲。

1930年,朱自清在浦西园和叶公超、浦江清的介绍下,认识了在北平上大学的陈竹隐。

陈竹隐非常敬佩朱自清的才华,为了能与朱自清结婚,她曾断然拒绝了一个家中很有钱的纨绔子弟的追求。1932年,两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陈竹隐是一个很有才华、并且社交广泛的女子,但突然过起了被圈在家里、与外界隔绝的这样一个环境,而且还要抚养朱自清和前妻的5个孩子,她甚至曾想过离开朱自清

不久后,朱自清也觉得自己对陈竹隐太冷淡了,便抽出时间经常陪她到外面看风景、唱昆曲、听戏,不久后,陈竹隐心中的愁闷解开。

在婚后,陈竹隐先后为朱自清生下二子一女。她尽到了一个做母亲的全部职责,她对孩子们一视同仁,视如己出,为朱自清和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二人的结合,直到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严重的胃穿孔病逝于北平。

朱自清去世后,陈竹隐担负起抚养儿女的重任,还坚持在外面工作,并参与朱自清全集的编撰工作。

朱自清的两任妻子,就像他胸口的两颗朱砂痣,即使抠掉一个,仍旧是他不能忘怀的。武钟谦和陈竹隐的竭力付出,才让他有了更多时间去完成很多优秀的作品。

不负岁月的人,岁月定不负于人。

朱自清 陈竹隐与孩子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及图片非本站所发,由用户投稿自发贡献,如有图片及内容侵权不通过邮件告知删除,而擅自诉讼/敲诈/勒索,本站概不妥协,本站认为是在敲诈,必将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自清诗歌代表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