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4k和1080p的区别清晰度没有4k?

如果问你当前最为前沿的电视显示技术是什么,或许很多人会说是量子点以及OLED。

确实,这两大技术方向已经渗透到众多的主力电视品牌,各自技术阵营成员正积极推广着自家所支持的显示技术。量子点和OLED各有卖点,但或许还有你并不知道的激光显示技术更加值得期待。

讨论谁才是最前沿的显示技术,我认为这应该从拍摄技术来聊,无论电视还是专业级监视器产品,其目的是为了最精准还原导演拍摄意图以及后期的调色风格。

那么哪种行业又能抢先使用到最前沿的拍摄技术呢?以几年前3D技术最重要的推进着《阿凡达》来看,答案绝对是电影行业,它比广电系统更渴望新技术的出现和尝试。

最近,有一部与阿凡达同样具备里程碑意义的电影上映,就是前阵子卖到200多元一张票并且内陆只有两家影院才能播放最高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这部电影颠覆了此前一直以24帧作为电影行业技术标准的帧率限制,并且直接将帧数提高到了120帧,达到了现行技术标准的5倍。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120帧仅仅是一个技术突破,它将120帧与4K、3D技术完全融合。

因为120帧是24帧的5倍、4K是1080P的4倍、3D是2D的2倍,仅仅是能够解码播放比利林恩的未压缩原片就已经非常困难了,更别说这种“超前”拍摄技术在当前显示设备上的还原和显示了。

比利林恩对于显示效果的要求极为苛刻,它需要院线放映亮度达到28FL(foot-lambert,英尺-朗伯),我们常去的影院中播放3D影片的亮度也就只有2.5到4.5FL而已。

为此内陆可以看到最高版比利林恩的两家院线都使用了某品牌的Mirage 4KLH RGB顶级激光放映系统,这套系统最高能够达到120000流明,目前只有激光显示技术才可以完成。

对于激光放映设备而言,它的技术优势不仅仅在于远超过其他放映设备的亮度输出能力,其实激光显示在色彩还原方面也颇具实力。

我们都知道,平板电视的色彩显示是通过白色背光加RGB滤色片来达到三原色的显示,而激光显示则是以RGB三原色光源显示的(也有单色激光光源)。

目前,家用激光显示的主推品牌是我们熟悉的海信,其激光电视产品线已经历经两代产品,从最初的1080P到现在4K DLP激光技术的全球首发,海信激光影院电视在这个新领域里具备更超前的技术优势。

好了,关于激光技术的铺垫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请上这篇评测的主角。型号为LT100K7900的激光影院电视已经是海信第二代激光产品,它也是全球第一台拥有4K分辨率的DLP投影设备,TI将4K DLP芯片选择在海信激光电视上首发证明了这家DLP阵营唯一供应商对激光技术的看好。

120英寸电视是这样入户的:

激光电视不仅仅具备高亮度和广色域的特点,相比液晶或是OLED结构的平板电视,从产品形态上看,“屏幕”更轻巧、只有同尺寸电视1/10重量的海信激光电视更容易搬进普通人家,之前某品牌120英寸需要拆窗租吊车从室外搬进客厅,而激光电视直接从楼道拎进屋里即可。

从外观不难看出,一套海信激光影院电视由屏幕、主机以及音响组成,它无需极窄边框或是全金属背板这样的材质工艺营造高级感,当客厅一面墙被2.3×1.3米左右的屏幕占满时,激光电视便足够表现出你观影设备的专业和品质了,更何况还有5.1声道音响在屏幕旁。

海信激光电视屏幕最大的不同在于完全没有电子结构,它是一块无源屏幕,可以理解为投影机的幕布。

这块100英寸的屏幕厚度大概是2个iPhone6,侧边采用金属拉丝的面板装饰。在没有画面输出的情况,海信激光电视的屏幕呈灰色而不是液晶电视的黑色,有点类似于高端的金属灰幕。

非常纤薄的侧边,100英寸这样的厚度是平板电视所无法突破的技术限制:

以官方信息来看这是一块涅菲尔无源仿生巨幕,百度搜索涅菲尔关联最多的词语是透镜,或许海信激光电视的涅菲尔技术名词是指屏幕表面特殊的倾斜式光反射结构,它们可以将投影主机斜射向屏幕的光线转换为水平方向光线进而进入人眼。

这种反射成像很贴近人眼观看自然界事物的视觉原理,光线照射在物体表面并反射进人的视觉系统成像,海信激光电视的仿生结构比平板电视背光直接照射进人眼刺激更低也更健康,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亮投影画面不会让人感到刺眼,但夜晚关灯使用电视会让人不适。

海信激光电视的主体 机身操控键很精致:

从一定角度来说,海信激光电视也是一种分体电视,它的主机除了负责数据运算、信号输出外,图像投射也经由主机完成。

这台尺寸类似于XL版功放机的激光电视主机内置双核A17及A7架构组成的4核处理器以及4核Mali T624 GPU,系统内存2.25GB,支持双频wifi以及蓝牙连接。

接口配置中激光电视提供了3个HDMI(含HDMI3.0)、三个USB(两个前置USB2.0和一个后置USB3.0)以及一些音视频和音响专用接口。

主机的光学结构方面,它内置激光光源加荧光色轮的成像结构,光源以及色彩优化技术为海信自主研发。

官方给出的规格表示色域覆盖率高达116%,比现在色域最高的量子点电视更广。因为TI 4K DLP芯片的内置,海信激光电视可以输出原生4K分辨率,并且支持快门式3D显示。

主机与屏幕摆放很近的情况下就能投射出100英寸画面:

与传统投影设备不同的是,投射比0.24的海信激光电视仅仅需要不足50厘米距离就能够显示100英寸超大画面,所以,我们看到激光电视与无源屏幕的摆放距离非常接近,这样便不会担心家人经过投影机与屏幕之间干扰观看或是高亮光线照射进人眼。

海信激光电视音响组合(为了展示方便,我将两个后环绕摆在电视旁拍照了)

海信激光电视的标配方案包含一套5.1音响系统,它由8英寸低音炮、2米以上的Soundbar(可拆分为两个前置音响)以及两个带有支架的后环绕组成,这已经是一套非常标准的5.1音响了,扬声器个数和位置布局非常专业。

根据我们了解,这个音响的功率高达160瓦,充裕的扬声器尺寸和功率输出为它的高中低三频发挥提供了空间。

此外你还需知道,这套音响并非必须搭配激光电视使用,在主机不通电的情况下它可以进入独立工作的蓝牙模式,进而连接手机或是电脑等其他设备播放音乐。

画质是海信激光电视的核心关注点,对于新技术激光而言,我们也很期待它的体验表现。之所以强调体验是因为我们在电视测试中使用的色域测试仪器并不适用于投影设备,所以评测中没有色域的理论测试数值,这部分内容我们会以主观描述来为大家解读。

关灯状态下海信激光电视与55英寸海信液晶电视:

开灯状态下亮度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海信激光影院的亮度实测2689流明,已经非常接近官方标称的3000流明,属于家用投影类产品的上等表现。

不过各位可能对亮度数值并无直观理解,所以我们拍摄了一张海信55英寸电视与激光电视在同一画面的屏摄。

从图片可以看出,激光电视曝光比海信55英寸电视略低,但已经是非常接近,甚至在开灯情况下亮度依旧接近液晶电视,色彩和对比没有降低,意味着我们在白天也可以正常使用。

海信激光电视屏摄(用相机拍摄投影画面难免会有偏色):

色彩方面,我们使用“风光片”霍比特人来考验它对新西兰自然风景的色彩还原能力。从屏摄中的三个以红、绿、蓝为主色场景的表达来看,海信激光电视的色彩倾向是自然且不过分饱和的风格。

因此或许激光电视不是那种鲜艳浓郁的讨喜风格,但它因为这种真实而更加耐看,并且降低了高饱和色彩带来的细节缺失和失真问题。

在常规电视画质测试部分,光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然而对于激光电视而言,它完全不用顾虑漏光。

至于光控中的对比度部分,我们选用了一段HDR宣传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体验。这部影片中有很多场景发生在夜间,后期特效加入的高光浮游生物与深邃的海面和夜空呈鲜明对比,在这样的大光比场景中,海信激光电视可以将高亮度的水母以及星空精准显示,而暗场下沉则可以超越液晶电视,深邃的黑色画面并没有因为周围高亮度物体而拉升亮度,对比鲜明。

另一个游船场景里,被烛光照亮的前景非常明亮,背景中船上佛像在微弱的烛光里由明到暗均匀渐变,至于夜空,深邃的黑色里突出显示着若干颗星星,这些细节都被海信激光电视所精准还原显示。

因为没有液晶分子偏转响应的问题,动态效果激光电视也并没有我们常说的拖尾概念。在24帧高清测试片中,快速运动的列车轮廓清晰可辨。

另外,因为100英寸大屏的特性,车窗内人物细节也比常见尺寸的电视更加清晰可辨,海信激光电视能够为用户呈现出如此清晰地影片细节也与它4K分辨率和MEMC运动补偿有关系。

物理分辨率达到了的海信激光电视与当前主流的超高清电视指标一致,然而在投影品类中,4K可属于非常前沿的技术了。

对于距离越近感官越清晰的4K显示而言,能够在远距离观影下(投影一般都要3米以上)体验到与电视相近的清晰度证明其超清效果。

电视在家庭中的意义在于多人分享,这需要电视内置符合各个年龄段家庭成员的观看和娱乐需要的视频资源,同时它还需要让所有人都能轻松的操作。

这两方面,海信激光电视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海信已经拥有2252万智能电视用户,从第一代VIDAA智能系统到现在的VIDAA3,无论内容服务还是操控便利度都已经是非常完善。

海信VIDAA3智能系统 一键直达的顺滑操作:

海信VIDAA3系统的操控逻辑非常简洁易用,结合它的“一键直达”遥控器,使用者能够通过遥控器上的四个专属按键进入对应的“电视直播、聚好看(视频点播)、聚好玩(游戏)以及聚好用(系统应用)”。

所以,在我看来海信VIDAA3系统能够带来更快速直接的操作体验,这四个快捷操作设定几乎满足了智能电视绝大部分使用需要。

毫无疑问,电视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看视频节目,无论电视直播还是通过网络平台点播的内容。

点播的影视库方面,与爱奇艺、腾讯等视频平台合作的海信激光电视拥有超过100万小时的正版影视作品,包含有15000部以上的电影、150000集以上的电视剧以及海量动漫和纪录片等各个类型的视频内容,高清片源占比达90%。

清晰度方面海信激光电视最高可以点播到4K影视剧内容,这将扩充4K显示设备的实用性,让用户抢先观看到分毫毕现的超高清电影。

截止评测时,激光电视已经上线的4K视频多达130余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更新增长。

海信激光电视内置腾讯、Gameloft等合作伙伴提供的5000余款游戏,涵盖休闲、竞技等多个不同类型,例如国民级的斗地主以及诸多腾讯系的天天跑酷等大作。

对于重度游戏爱好者而言,没有一个安卓游戏能够满足这些苛刻的人,而海信激光电视竟然内置有PC游戏,刺客信条、波斯王子、超级房车赛等一线游戏包含了枪车球等主流类型,而且无需连接电脑便能在100英寸巨幕上享受到PC游戏,这是大多智能电视甚至低配置电脑都无法带给你的顶级体验。

针对家中的儿童群体,海信激光电视VIDAA3系统内的聚好学提供了从婴儿到高中近乎全年龄段教育内容,全部以名师视频教学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内容则是包含语数外等全部学科。

以我们体验的西城区高级教师初一数学课程来看,60元每月的包月价仅仅折合2元每天,比那些课外辅导班要经济的多,而且这种在家自学的形式效率更高,无需往返通勤以及等待上课,随时想学随时可以选择全国名师视频上课。

如果购买了激光电视以及海信其他VIDAA系统电视,千万不要错过这个聚好学功能模块。

借着海信激光电视的光,我也提前体验了一下未来的显示技术。

毫无疑问,海信激光电视是一款比传统投影机和大屏液晶更适合替换客厅电视的产品,它拥有高亮、高画质并且长寿、易用的诸多新时代特性,轻便的硬件结构也解决了大型液晶电视二次装修吊装的麻烦。

另外一个方面,对比传统客厅电视,海信激光电视具备有更强的竞争实力,首先,对比同尺寸数十万元液晶电视的售价就能体会到70000元价位激光电视的亲民。

而且在画质层面,激光所带来的广色域和高对比度画面突破了平板电视的技术壁垒,令视觉感官更加真实自然。

此外,以2252万海信智能电视终端用户量建设的正版影视库和操作系统让不同年龄家庭成员都能与激光电视相处,在应用为王的时代扩充激光电视影音生活。

从产品力角度来看海信激光电视绝对出色,然而,还有一个必须要面对的坎没有总结。这台集合4K、激光等最尖端显示技术的巨幕电视注定成本不低,个中不确定因素的只有你是否可以接受它的市场定位,而无需置疑激光电视是否足够优秀。

“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自从在电影院看过《流浪地球》之后,这两句台词就一直在耳边回旋,太洗脑了,另外“饱和式救援”“引爆木星”的名场面让我忍不住在家里二刷。

在朋友眼里,我就是“看片狂人”本人,自从置办了家庭小影院后,看片量以每周10部的量走起。分享下我的观影设备:一台4K级别的大屏电视机必不可少,我用的是65寸,性价比高些;一套音响系统,我选择的是一对儿漫步者S2000MKII,不到两千块,音质不输万元装备;片源支持正版,在智能电视上可以直接下载优酷(CIBN酷喵影视)、爱奇艺(银河奇艺果)、腾讯(云视听极光)等视频平台的APK,建议买会员(打折时更合算)或单点买观影券,像我二刷《流浪地球》就买的观影券,享受最高4K的超高清画质。

作为一个每天刷剧15+集的看片狂人,我先后充值了优爱腾三家大屏的VIP会员并分别购买了《流浪地球》的观影券。单凭肉眼,我断定看了假的4K。不信,看下面的视频画面截取。

原图在电脑端其实一目了然,手机端看放大图,注意吴京的鼻子细节和络腮胡茬,爱奇艺的纹理很清楚,胡茬根根分明;腾讯模糊成了一片;优酷除了根根分明外,对比度更强,色彩更鲜亮,在65寸大屏上观感更容易引起极度舒适。

再看这张即将爆发的太阳。

注意火焰的纹理和敏感的过渡,腾讯和爱奇艺这次看起来差不多,有较多的编码块。优酷则红的更红,黑的更黑,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更高,边缘过渡非常干净。

最后来看电影里的空间站截图。

对比支撑架的细节和动态表现,爱奇艺比腾讯要稍好一点,但总体差别不大,优酷的轮廓更清楚,明暗对比更强。

综合上面的三个场景可以看到,爱奇艺跟腾讯色彩相近,都属于比较平的质感。细节上,爱奇艺更胜一筹,在清晰度上,优酷和爱奇艺平分秋色,但色彩的饱合度、明暗对比上优酷的表现力更强,并且色域更广。

为了一探究竟,我请教了身边的视频增强工程师,请他帮忙通过抓取流媒体数据包的方式来查看视频码率及分辨率信息。

“视频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

同样视频的编码标准设置,相同分辨率下,高码率可以带来清晰度的提升。

*蓝框内为码率,红框内为分辨率。

从各家流媒体播放侧截取数据(蓝框内)可以看到爱奇艺为5.567 Mbps,腾讯视频为2.692Mbps,优酷视频为4.644Mbps。因为各家使用的编码标准不同,业界统测264标准是HEVC/265标准码率1.5倍。经过换算,可以得到在各家4K下《流浪地球》码率爱奇艺为5.6Mbps,腾讯视频为4.1 Mbps,优酷视频为6.9 Mbps。优酷码率最大,爱奇艺次之,腾讯视频码率最小。

我们知道常规16:9画幅下4K分辨率为,但电影画面上下有裁切为,优酷视频和爱奇艺4K模式都是,但是腾讯视频在选择4K档位下分辨率仍为,属于业界通晓的1080P/蓝光档位()。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前面对比观感部分腾讯视频垫底了,毕竟只是1080P伪装的4K,不是真4K。而优酷有更好的高清观感就是跟它更大的码率和更先进的编码格式分不开,既保障了观影的流畅度,又有最高的清晰度和动态范围。

想想自己花了4K的钱看的却是1080P,就莫名有一种明明买了IMAX,结果进了影院才发现是个小厅的感觉,有木有?!其实,跟手机相比,65寸大屏上,画质好坏已经肉眼可见,且这么多年,大家都已经练就火眼金睛。所以,不要再用假的来糊弄,努力搞好真体验才是硬道理。

滴一点点水到屏幕上,不要多,就一点点。

肉眼看上去能看到有些不同的颜色,用手机长焦摄像头拍下来,是这样的:


里面的红绿蓝色小点是什么?

在这个实验里,水滴是一个简易的放大镜,可以让你初步了解屏幕是怎么运作的。

至于它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容我掏出显微镜。


用显微镜对着屏幕拍一张,真相大白。

屏幕里,是一群「周冬雨」。


这些「周冬雨」们,是你屏幕里的像素点。

每一块屏幕,都有大量的像素点,一块常规的 分辨率屏幕,就有超过两百万个像素点组成。

像素点非常小,所以一般大家都看不出来什么。

它们是怎么变成一块可以显示内容的东西的?

来,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你军训过吗?你在军训中摆过方阵吗?

摆方阵,和屏幕显示内容的原理其实差不多。

有颜色差异、站起来/蹲下,就会出现图案。

当然我们的屏幕要复杂很多,利用的是红绿蓝三原色,通过电量控制明暗度,从最亮到完全熄灭的黑色。

像素点的明灭之间,你的手机就可以显示不同的内容。


相对复杂,你理解成有两百多万个「周冬雨」在屏幕里站起蹲下给你不断摆方阵就行。

这些「周冬雨」的数量,决定着清晰度。

数字越大,里面的「周冬雨」越多,你能看到的图像就越细腻。


越高的分辨率就能显示越清晰的图像。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大屏电视,动辄都是 4K 分辨率,甚至还有 8K 分辨率。

但是,用过这些大屏电视的人大都会问一个问题。

在观看直播时,你还可以选择多屏同看功能。

在一个屏幕上可以看到最多四个不同机位拍摄的内容。

这个比上面提到的自由视角简单,但是同时需要传输更多的信息量,咪咕视频还能保持在真 4K 的情况下使用。


显然,咪咕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其它平台没有的全新体验。

喜欢 CBA、喜欢体育直播的球迷一定不能错过。

除了上面的黑科技,未来在真 4K 的标准要求下,咪咕视频还会开放对用户自己制作的 4K 内容上传。

相较之下,国内其它平台的操作就是 —— 不管,省钱重要。

1.带宽很,存储很,一部电影 30GB平台负担不起

2.调一调码率,尽量压低,牺牲画质,换来省钱,好技术必须普及

3.消费者好说话,好忽悠,先「骗」再说。

平台在遇到带宽需要付出高昂费用望而却步,我们也能理解。

但是,咪咕其实也面临这些平台的问题。

不过,大家不要忘记咪咕前面的四个字是什么 —— 中国移动。


爱优腾可能会担心带宽贵、担心无法把内容及时推送给用户、担心用户流量不够。

背靠中国移动,咪咕享受着视频平台里几乎最强大的网络支持。

可以说是又当裁判又当选手。

咪咕:带宽是什么?网速是什么?

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视频平台一样,咪咕同样可以在手机、电视等入口使用。

手机端通过咪咕视频 APP 打开,会进行 50 帧原画的自适应转制,提供更适合在手机上播放的视频资源。

而在大屏电视上,由于分辨率能真正的对上咪咕真 4K 的标准,所以会有更为优秀的体验。

加之客厅的整个环境更加优秀,所以还是更推荐大家在客厅体验咪咕真 4K。

带上三五好友,回家打开客厅的大屏电视,看看 4K 体育赛事直播,效果会更加优秀~


是不是已经忍不住要下载一个体验体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视频4k和1080p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