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十二公民电影谈谈你对法治思维的意义理解?

如果是对陪审团制度做个了解,或者就是体会电影带来的享受,那这部电影两者都可满足。

导演和演员均已作古,但它是依然是经典又长知识的电影。

这部工期短、道具简陋、历经久远的黑白影片在IMBD影片排位高居第5名!并且使得贫民窟出生的索菲亚·索托马约尔因为看了这部电影,选择法律为终身职业并最终成为最高法院第一位拉美裔女性大法官,这部电影就是《十二怒汉》。这部电影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历久弥新?我觉得就两个字,专业+精深,在专业领域做到了最好——在讲述陪审团的这个范畴,可谓经典,是个无法被绕过的素材,不断被借鉴和改编。

排名第5的《12怒汉》,要比前四名年长很多。

目前为止已经被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分别改编和翻拍成《十二怒汉:大审判》、《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和《十二公民》,但是不论形式怎么变化,这部电影的内核不变—— 当一个人的生命攥在你手里时,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接下来从三个角度聊聊这部电影。

一、陪审团制度的来源。

约翰·亚当斯写道:“陪审制是人民的安全保障,避免他们像马一样被称,像羊一样被修剪,像牛一样被驱使,像猪一样被驯养。”

电影虽然是美国电影,但是陪审团制度起源于英国法律,英文法官“judge”一词又有判断之意,意味着司法权即判断权。然而上古社会并无职业法官对凡人俗事作判断是神灵才能行使的特权。希腊时代的雅典以抽签方式选出6000名30岁以上的公民,充任审判人参与具体案件,根据案件类型重大程度,少则501人,多则1500人以票决形式作出裁断。哲人苏格拉底就因教唆青年信仰新神被501名雅典公民以360票对141票判被处死刑。经过各种的演变。神判、火判,水判、面包判等各种审判方式以后。演变出12人参与判决的说法,有人说是源自希腊神话,有人将之归因于耶稣有12门徒,已不可考。

在1670年“小威廉·佩恩”案中,被告佩恩因涉嫌非法集会而被起诉,陪审团始终坚持无罪裁决被,被法官威胁停止供暖、断水断食也不屈服,结果这十二硬汉被集体打入大牢,交了罚款才获自由。佩恩出狱后继承家族巨额遗产并在北美特拉华河西岸买下一块后世称为宾夕法尼亚的土地,他为这块土地亲手拟定了宪章,其中一句就是:“所有审判应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裁决裁断,这些人皆从邻近的同阶层或同地位的居民中挑选,且应公正无私。”由此,12人组成的陪审团制度被保留下来。

不屈不挠的怀疑精神和尊重事实的态度,才是美国如此强大的原因。(这难道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原因么?)

陪审团成功抵抗英王的暴政,并在1776年,将“剥夺殖民地人民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作为英王乔治三世的罪状之一,被写入《独立宣言》。之后发布的《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都将接受陪审团审判作为公民的宪法权利。托克维尔游历美国后,更在著名的《论美国的民主》中大赞陪审团制度体现了国民主权,也有利于推进公民法制教育,陪审团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之中。

1957的《12怒汉》还都是白人男性,这一设定完全贴合现实,虽然美国那是早已废止奴隶制。以自由世界的桥头堡自居,但陪审权利主要还归属于有财产的白人男性群体。到1968年才逐步取消对陪审员性别,肤色,种族财产的限制。1975年女性才逐步坐上陪审席,黑人还得靠社区、领袖、甚至神职人员推荐才可能被列入陪审员名单。

1vs11,不仅仅是人数上的以少胜多,而是敢站出来的勇气。

联邦政府、哥伦比亚特区、乃至50个州都有自己的陪审团机制。陪审团一定12人吗?是不是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法官是否可以推翻陪审团的裁定?可以看看下面的事件,来了解陪审团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

1993年,大陪审团制度就被废除,并大幅限缩民事案件,适用陪审的范围仅限于毁灭名誉,恶意诉讼,不法监禁等。

1948年,民事案件不再适用于陪审团。

1967年,刑事案件裁决不再要求全员一致陪审团评议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以上的10人意见一致即可下判。

1970年,最高法院判定6人构成的陪审团也符合宪法要求,随着辩诉交易的广泛使用,刑事案件适用于陪审团的比例已降至3%左右。

1972年,联邦最高法院终于同意,在非死刑案件中,陪审团未必要达成一致意见才能作出裁决,换言之陪审团以10票对两票或9票对三票,也可以判定被告有罪。

1988年,废除在遴选陪审员过程中,不附理由,即可排除候选人的机制(即无因排除)。

1994年,允许陪审员在审判和评议期间返家,不用在旅店居住。

上述变化固然有适用发展提升审判效率的考虑,但也提出一个问题,未来是否保留陪审团制度?

三、《12怒汉》这部电影的精髓何在?

从欣赏影视作品的角度来讲《十二怒汉》的剧情专业但是又不晦涩,普通影迷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不要众口铄金,岁无大场面,但是最后反转,大呼过瘾,很多国人对陪审团的认识都来自《十二怒汉》,可谓寓教于乐。

从电影爱好者角度来看,就算是在50年代,这部作品也谈不上是大制作,绝大部分场景都在纽约法院合议室内完成。《12怒汉》的拍摄总共用了21天,其中彩排用了14天,全靠大量对白撑起整部电影。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绝对应归功于剧本创作者雷金纳德·罗斯。

同名书籍《十二怒汉》,台词都在书中,可以细细品味语言的魅力。

如果大家对类似的故事感兴趣,可以去看《十二怒汉》的同名书籍,讲了在电影中一些演员的情况,电影的拍摄经历等。这本书有4/5的篇幅是电影台词。学习编剧或者写故事的人可以好好揣摩语言的魅力,学习“说服他人的艺术”,揣摩语言和表情表达的多元背景和人格,以及如何才能不屈服于群体思维带来的压力。在2010年在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这部优秀的作品由索菲亚·索托马约大法官推荐,与法学院全院师生共赏。

我们国家虽然没有陪审团制度,但我们也进行了翻拍,还很成功,有一个观点在任何国家都是共通的,就是“当一个人的生命攥在你手里时,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这不光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希望各位能有机会欣赏这部影片!

  《十二公民》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充实的内容和紧凑的结构带来强烈的戏剧张力,让人觉得编剧有话要说,有情怀不得不表达。

  虽然改编自美国1957年着名电影《十二怒汉》,但其本土化做得非常地道,完全从北京市井文化中生长出来。尽管借鉴了原着的结构框架,但内容讲的的的确确是中国社会原汁原味的话题,从不同背景里走出来的人因其特有的立场和偏见而产生矛盾冲突。

  整个故事只在一个场景里展开:十二名背景不同的司法学院学生家长聚集在一个室内场所,围着桌子坐下,为学生们组织的模拟法庭所审理的一件司法案扮演陪审员,针对案情进行讨论,根据陪审团的结果来决定学生们是否通过本次英美法的补考。

  演员神一般的演技更在狭小的空间里把有理由的矛盾冲突发挥到淋漓尽致,两个小时的时间让人目不转睛,即便盯着单一的场所也不觉得无聊,而分析案情时,窗外天气由晴转雷阵雨再转晴的过程,也完美配合了十二个人之间的关系由客气到紧张到意见达成统一的转变。分析案情时,在人物叙述案发现场的情形时,火车轰鸣声和脚步声,多重音效的自然配合显得简洁而有力。

  有一个小伙子生父吃喝嫖赌,母亲带着他改嫁给富豪,于是他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富二代。其生父一直勒索他,然后用小伙子给的钱继续吃喝嫖赌。一天夜里在小伙子探望生父后,生父被谋杀,案发现场遗留一把富二代车里常备的侧跳匕首刀,被认定为物证。而其生父楼下腿脚不便利的老人证实,听见了楼上父子争吵时儿子说:“我要杀了你!” 十五秒之后老人看到富二代跑下楼梯,而其生父已死。与此同时,离建筑物不远处的火车上一青年女子透过车窗看见了富二代行凶杀人的全过程。

  十一名模拟陪审团成员据此及学生们的辩护判定富二代有罪,而其中一人却怀疑他无罪。于是案情抽丝剥茧,最后说服其他十一人证明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富二代有罪。

  所有的创造和美都该是对想象力的延伸与突破。刚看到开头听到这两个证据,我就觉得很扯,但如何推翻这两个证据,是这部影片让我觉得“柯南”的部分。影片给出的解答超越我听到案情时的想象。

  关于人证一瘸腿老人,第一个细节为他听见楼上之争吵,其中一名家长算出了火车通过定点的时间为六秒钟,而楼与火车的距离能听见火车驶过时的巨大轰鸣,可以掩盖争吵声。而且人有惯性反应,老人常听见父子的争吵,很有可能在案发当天听见楼上争吵之后产生记忆惯性,在不清楚是否是富二代的情况下,下意识认定是富二代所为。此外,“我要杀了你” 这句话每个人都说过无数次,无法作为富二代手刃生父的确凿证据。

  瘸腿老人证词中的第二个细节是他听见争吵停止后十五秒推开门,看见富二代从楼梯上逃跑。影片中八号陪审员根据屋子的结构估算出瘸腿老人听到争吵停止后走到门口的最快速度为四十二秒,十五秒是不可能的。

  至于瘸腿老人为何将看到的模糊不清的事实改编为确凿精确的证词,配合媒体宣传和法院传票,一位当年经历过文革的家长给出了解释: 孤独的老人面对突然有人愿意听他说话时内心产生的强烈的渴望被重视的感受。

  关于人证二目睹行凶杀人全过程的青年女子,则通过她接受采访时按摩睛明穴和眯眼睛看表的动作,推断她近视,而案发当时是夜里,女青年说当时辗转反侧睡不着看向窗外时碰巧目击凶杀案,根据此情形推断她当时没戴眼镜,两者结合,则近视者很难在深夜看见百米外楼上一个窗口里行凶杀人者的行为,更难看见行凶者的样貌。

  而那把侧跳刀,一则某宝66块钱包邮便能买到,二则侧跳的正确用法是自下而上,而伤口为自上而下。

  听后觉得与柯南及福尔摩斯中的相关情节神似,但是放在案件里,此时此景,我没想到,而编剧抽丝剥茧地呈现时,依然觉得震撼而有意思,牢牢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十二个陪审员来自不同的背景,因此有不同的立场和偏见。当他们凑到一张桌子上,嬉笑怒骂间反应了各自所代表的人群的生存状态和心声,这是我觉得这部影片“茶馆”之处。另外北京方言的运用和北京人的性格作派跃然银幕,生动而立体。外地人,诸如河南人个体的勤奋和朴实也让人印象深刻。最有意思的是,突然有一个一直说普通话的家长情急之下突然冒出一句大连话版的“我也不知道了,这太难了”,让祖籍大连人的我会心一笑,在这区区十二个人中起码六个是北京人的“方桌会议”,每个人都代表了复杂的`人群和背景,竟然有一个人被设定来自我小城大连,倍感亲切。

  北京出租车司机耿直粗狂而血性冲动,他和玩摇滚的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颇有时代特征,而这也是他坚持认为富二代杀生父有罪的心理动机。北京小卖部大爷对命运的屈从和经营生活的顽强让我想起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而经历过文革的老人对人心细腻洞察,历经苦难仍对人性报有最大的善意,让人动容。年近40的房地产老总为自己还在上大学的“干女儿”恋人来参加陪审团,他说:“看见年轻女孩从豪车上下来就说人家是傍大款是对中国优秀女青年的侮辱,我致富是因为我努力工作有能耐,你穷是因为你没本事”也喊出了他自己的心声。

  八号陪审员从一开始以退为进,步步为营,试图通过富二代无罪的前提设置,推进对证词的推敲,最终以一己之力逐渐说服其他十一人,证明该富二代无罪。

  在一开始第一段激烈的讨论后无果,他不得不妥协:除他以外其他人进行无记名投票,若依然是十一票认同有罪,则他妥协有罪。

  太阳透过车库狭窄的空隙透进一束光,他就在丁达尔效应产生的朦胧光影里,背对着唱票现场默默吐出一个烟圈。在那一瞬间,他硬汉式的隐忍甚至让我一度以为他就是富二代的继父,试图来此救子。他的身份作为一个最大的悬念式线索一直牵引着我的注意力。

  结局的时候,终于公布谜底了。他与富二代无亲无故,是一名负责复议的高级检察官。在退场的背景音乐里,如潮的人群中有观众说:“那他费这么多劲教育其他家长干嘛呀,他直接回好好办案不就完了,要讲也该对着那群学生讲啊。”

  我却觉得,正是因为他与富二代非亲非故的检察官身份,反而让剧情更加合理并且升华了。

  这位检察官在模拟陪审团中的坚持,第一来自对法学院教育系统的测试中模拟法律程序的参与感,这代表他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是对大学教育的尊重,对那些考生作为中国未来检察官的期望,也是对法律程序的尊重。而第二,则来自于对司法工作打心底的崇敬,对司法体系工作人员肩上承担的责任最深切的体悟,对正义,真理和慈悲最单纯的信仰。

  他不止一次地强调,当陪审团中的一员投“有罪”票时,那个孩子在这位陪审员的心中就已经死了,这是对别人生死定罪的掌控,如何能不慎之又慎。

  他也不止一次的强调,这次讨论的初衷,是想在假定富二代无罪的情况下,根据已有证据来判定能否支持他有罪的结论,而非在假定他有罪的情况下,看能否找出比他犯罪可能性更大的人,如果能找到才判定该富二代无罪。

  他忧心忡忡地说扮演辩护律师的女学生根本没有从无罪的角度出发为她的当事人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而这些学生,或许明天就要走进法院,决定着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生与死。

  他慷慨激昂地对所有家长说,今天这些等待模拟陪审团讨论结果的学生,决定着中国未来法律体制的公正,他们将组成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一块奠基石。

  做在电影院后排的位置,我为那样铿锵有力的内心表白感动着。他与富二代无亲无故,然而就是对于正义和真理这份纯粹的信仰,更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或许这内在的力量也是影片《十二公民》注定了不朽的支撑点。

【《十二公民》电影分析】相关文章:

当地时间10月25日晚,由省检察官文联李玉娇副秘书长编剧,徐昂导演的电影《十二公民》,在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上,作为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被评选为“当代电影”单元最佳影片,摘得该电影节最高奖项“马可·奥雷利奥”奖,《十二公民》也因此成为罗马国际电影节史上第一部拿下最高奖的中国影片。

罗马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对该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对经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本届罗马国际电影节选片人陈挚恒亦表示,罗马国际电影节注重电影的社会性,《十二公民》的电影创作与中国现实社会的法律推进产生了呼应,对现今中国有现实意义。

本影片由中国检察官文艺联合会、辽宁省检察官文艺联合会联合摄制。它也是一部向美国经典名作《十二怒汉》致敬的中国司法类型片。在提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代现实情境下,在罗马这个曾为全球法律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十二公民》能够获得罗马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具有非常深厚的寓意。电影将西方的陪审团制度以巧妙的方法移植在中国当下社会土壤之上,借用一个富二代杀人案的故事,将12个毫无联系并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中国人聚在了一起,宣传了民主与法制的精神,与中国现实社会的法律推进产生了呼应,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电影化诠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治思维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