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喜欢黄家驹的都是什么人?

> 还有多少人知道黄家驹?

问题补充: 这么多年了,你会不会忘记他。

黄家驹是香港beyond乐队的灵魂人物,没有他的beyond是不完整的,也失去了主心骨。

很可惜,黄家驹1993年6月在日本参加一个综艺节目发生意外导致昏迷不醒,在6月30日东京宣告死亡,年仅31岁。

风华正茂的年纪,就这样突然走了让广大歌迷实在难接受,他的离世也标志着beyond辉煌的岁月从此终结,虽然乐队没有宣布解散,但已经失去了一个灵魂,再也无法恢复到往日的荣耀。

那么,黄家驹已经去世27年了,为何现在仍然有那么多的歌迷在怀念他呢?

我想,先说一下90年代的大陆音乐市场吧,在当时,盗版带正值猖獗的时期。我个人承认,在当年真的没有买到过正版的beyond乐队的磁带或者VCD,买到的磁带上面写的是比安乐队。

在那个艺术文化渴望的年代,只要有一个录音机能放得出音乐声音来就已经觉得非常地幸福了,还求什么正版呢。

而且,90年代的信息不发达,很多的港台明星消息都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我们当时就那么死脑筋,报纸写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会去思考是真是假。以至于很多人都是听着beyond的歌,却不知道其实黄家驹已经离世好几年。

但不可否认,让beyond乐队在大陆走红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正版光碟,而是市场上几块钱一盒的盗版带

后来,大陆也流行录像厅,很多的70后80后放学后就跑到录像厅去看,老板只不过是放着一些流行歌曲的MTV而已,也是有很多的人为之疯狂。记得放得最多的就是beyond、谭咏麟、迈克尔杰克逊等人的录像。

或许是先入为主吧,或许是艺术文化的渴望,当年喜欢的东西,如今再去碰到这些老物件,就觉得是自己的回忆。因此,这么多年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还在迷恋beyond了。

另外一个原因,当年听着beyond歌曲长大的70后80后们,如今都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人了,当时读书听歌只是十几岁的学生,听歌只是一种时尚,却很少去认真体会歌曲当中的意思。

如今,随着步入社会,经历风风雨雨,偶尔再听听beyond的歌曲,才发现慢慢地听懂了这些歌词。

beyond的歌曲,不像陈百强、张国荣或者谭咏麟等明星,里面有太多的情情爱爱,也不像一般的歌星,他们就是依靠翻唱日本的中岛美雪等人的歌曲走红。

而beyond不一样,他们的歌曲几乎都是原创的,《光辉岁月》《真的爱你》《喜欢你》《再见理想》《海阔天空》等经典歌曲,全部都是有黄家驹参与创作的。

beyond的歌,描写男女爱情的很少。里面大多数是理想、奋斗、感恩、岁月、农民、大地、长城等关键词。在翻唱横行的八九十年代,是难能可贵的,据说黄家驹1990年写的这首《俾面派对》,正是公开表示了对香港娱乐圈中的一种浮华现象有力的讽刺。

年少听不懂的歌曲,如今听来全是自己的故事。正是这些歌曲真实的写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真正的经典,是历经时间考验的。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黄家驹的都是什么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