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纯音乐屈原投江配乐有哪些歌

每到端午节,我们华夏儿女一般会想起两个关键词:

熟悉我们文章的朋友可能有印象,之前我们聊到过关于古代中国的“过节习惯”,简单的总结就是“月与日数字相同的日子多为节日”,比如1月1日元旦、春节;3月3日上巳节;7月7日七夕节;9月9日重阳节。而这其中就有5月5日-端午节。

端午节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立的

尽管我们过端午节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但这位选择的端午节投江的爱国主义诗人,仍然值得被我们铭记。

可是小鼬最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知道屈原的人多、了解屈原的人少;知道屈原投江的人多,了解他为何而投江的人少。

出于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的尊重,小鼬今天就带各位一起了解下屈原的人生经历,共同分析一下他最终投江的原因。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

先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

实际上他姓芈、氏屈、名平、字原。也就是说如果放到现代,我们都得叫他一声

之所以称他屈原,主要是因为过去姓与氏是分开的,古代讲究“同姓不同婚”,因此一般只有谈婚论嫁时姑娘才会使用自己的姓,而为了避免麻烦,大家都以氏相称了。

屈原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是一个文采斐然且忧国忧民的诗人,但他一生却遭遇过两次放逐。分析其原因,小鼬认为和他少年得志的经历,以及耿直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屈原在《离骚》中提到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老子出生在吉年吉月吉日,还是高官子弟,根正苗红!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也提到过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也就是说,屈原早年的经历俨然是一副人生赢家的架势,出身高贵、身居高位,但可惜的是,在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代,屈原的顺景很快就截止了。

当时,屈原所在的楚国经常被强大的秦国压制,只能和旁边的齐国抱团取暖对抗大秦帝国。

本来这样的关系是比较平衡的,可当局者迷,在绝境当中的人总是习惯抱有幻想,于是楚国的国君和领导人犯傻了。

秦昭襄王即位以后,他装作十分礼貌地给楚怀王写了封信,邀请他去面谈,共商结盟事宜。

现在来看这明摆着是一个圈套,聪明的屈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套用《至暗时刻》里丘吉尔痛斥国会的那句经典台词来说就是:

还要我说多少遍!当你的脑袋在老虎嘴里的时候,你是没有机会跟他讲条件的!

是啊,秦昭襄王这个局摆明了是要吃定你:

你接受我的邀请,我就绑架你,想回去你就割地、送钱,还省得我动手;

不接受我的邀请,我就拍桌子,就当你看不起我,我就发兵殴打楚国。

都被人这么欺负了,还能忍得了呢?

结果楚怀王还真忍得了,在皇子子兰的教唆下,屈原的观点被驳回,楚怀王乖乖去了,然后就...

按理说面对秦国这个局,正常人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种:

去=认怂=做好了割地准备=花钱买平安

不去=背水一战=不怕你丫的=威武不能屈

结果你猜楚怀王怎么玩的?

他去了,然后在人家地盘威武不能屈,最后抑郁而终。

楚怀王没了,楚国太子即位,当时那个和屈原持相反的意见的子兰成了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这......甚至让人怀疑,把楚怀王劝去秦昭襄王那里,然后拥立新王,说不准真是太子和子兰的奸计。

但执拗的屈原怎么可能妥协?他时不时地就会指出子兰当时愚蠢的建议,反复提醒大家楚怀王这俩儿子把父亲推入火坑的事实,于是,他被流放了。

了解了屈原的前半生,下面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他后来投江的具体原因了。

对于这个问题,明代以前的记载都很统一。反而是在近代,某些人出于某种需要,戏剧化了屈原投江的原因。

比如郭沫若《屈原研究》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都提到“单单的放逐与不得志不足以成其自杀的原因,他之所以年老而自杀,是有国破家亡的情况存在的。

游国恩的《屈原作品介绍》中也讲到“秦兵大至、攻占巫都、情势险恶、眼见就要做敌国俘虏”,所以才流徙洞庭、长沙,愤然投于泪罗江中。

这两种说法,这么多年来几乎被视为“官方解释”,因为它十分适合用来推崇“爱国救亡”精神。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首先,司马迁在史记上描绘屈原投江前,引述了《渔父》一文,里面提到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意思就是:“要让老子这朵白莲花被他们玷污,还不如我自己跳江!”。

并且,在司马迁的描述中,屈原投江前的楚国“顷襄王受谗臣当政、君王昏乱”,并没有所谓的国灭家亡。

而屈原投江之后,司马迁却特意加上了“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这句话。

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的笔下,白起破郢发生在屈原投江之后。

司马迁以后提到屈原投江的汉代名人,分别有班固、王逸等人,在他们的笔下屈原投江原因也都是类似“世皆醉、我独醒,不忍见于世,宁投渊而死”这样的描述。

作为距离屈原所处时代最近的汉朝文学家,他们笔下的屈原,可信度显然是很高的。

提起屈原,白起可能是最委屈的人。

因为很多人认为:白起攻破了郢都之后,不仅逼死了屈原,还让他在死前留下了一首“闻者流泪见者伤心”的诗文---《哀郢》。

在他们眼里,当时屈原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啊!白起灭了我的国都啊!这可怎么办啊!我不想成为俘虏啊!我写首诗表达胸中的悲痛之后,就要和我的国家一起死去啊!

这逻辑虽然说挺通顺的,但只要多借鉴一些资料就能发现这事不对。

首先《哀郢》的第二句就交代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一句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东迁。

根据历史记载,在郢都被攻破之后,顷襄王是迁于陈城

而《哀郢》中他们是东迁,东迁是去哪里呢?是夏浦、鄂渚,明显与陈城不符。

其次,我们上文讲过,屈原因为得罪了两位太子党,早早就被放逐了,秦军破郢的时候城里哪来的屈原?

而且假若真的“郢都沦陷”,流亡的只能是“弃郢东迁的顷襄王君臣”。从文献记载来看,战国之时的战争,并没有战败方“人民”大量逃亡之事。他们没有船、没有车马没有条件逃亡。他们没有钱财,逃出去也要饿死。

只有“非罪而遭弃逐”的屈原,才与家室“离散而相失”;

可见《哀郢》所记不是“郢都沦陷”时的逃难,而是顷襄王初年“怒迁”屈原。

因此,一句话解释屈原投江的原因,那就是:

长期放逐、身心交瘁,一身本事、无处施展,少年成名、老年自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可即便屈原的投江不是为了“殉国难”,也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形象。他是激愤于昏君佞臣、不忍亲眼见证国家的灭亡才拼将一死,希望以此唤醒昏君,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一次救国的尝试,因此我们不必为他的死去虚构那些符合某一时期审美的故事,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本来就很美。

你以为只有端午、龙舟和粽子,才是屈原的绝配?想象力还是有点太贫乏了!

端午过后的第一天,屈原,居然又又又火上热搜了!而且出圈的话题你绝对想不到——航空航天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正式发射,也让视频“假如屈原见证今日中国航天”引来了4000多万人次的围观:

视频来源:微博@央视新闻

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两千多年前,屈原写下长诗《天问》,叩问苍穹。如今,“天问”探火、“嫦娥”揽月、“神舟”飞天、“羲和”逐日……中国航天人一次次探索太空,将屈原写在竹简上的浪漫宇宙,带到我们眼前

所以今天,趁着“端午”和“航天”的热度,就让阿信带你一起重新认识一下这位最具宇宙感的古人

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

提起屈原的名篇,不少小伙伴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被打上了“请背诵全文”的《离骚》

但是你可能不太了解的是,屈原对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天问》,不夸张地说,在国内搞航空航天的,几乎没有人不能熟练引用的。

就从去年在豆瓣上曾打出了9.4高分,被誉为“国内文化类综艺天花板”的《典籍里的中国》来说,其中整整一集就是说的屈原,开头视频中的背景音就来自这档节目。


开场,节目组别出心裁地为年迈的屈原和“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问”——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屈原曾脚踏华夏大地,仰望苍穹,发出这一惊世之问,启迪了中国人对宇宙的无限想象和追问。他大胆求索的精神,都汇集在了这部《天问》中。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安排的这一切?”

南仁东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的人,后来他成为了著名天文学家,并建造了地球上最灵敏的望远镜——“中国天眼”。他用一生的时间来寻找宇宙的答案,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给我国天文事业留下瑰宝。

这是二人成年时代和幼年时代的交错呼应,是跨越2000年的发问,延续2000年的求索之路。在“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共同心灵宣言中,《楚辞》从上古缓缓走来,带领我们识读这部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除了《天问》,《橘颂》更是描述了屈原跌宕起伏的一生,歌颂屈原炽热的家国情怀。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这几句诗在节目中数次出现,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树,这些橘树生来就适应南方,禀受天命,不离故土。


图:微博@典籍里的中国

2000多年前,屈原以《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既深情赞美家乡的柑橘,也是在倾诉自己的理想。他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

“我这辈子不会离开楚国。”

“我也不会离开楚国。”

那时的他们,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可以为国家之富足繁茂自己,为国家之强大奉献自己,要永世扎根在楚国的土地......可最后,一个人客死秦国,而另一个投了汨罗。


这片成长之地,早已因战火的吞噬而支离破碎,处处枯荷衰草,残垣断壁。

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屈原哀叹——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写完《离骚》最后一行,屈原放下笔,也放下了生与死——在楚国败落之际,以身殉国。《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或许对于我们后世来说,屈原是一位想象力天马行空的诗人,但在他的时代,屈原首先是一位政治家。

在小说《大秦帝国》中,对屈原有着比较立体化的还原。

当时秦相张仪为了瓦解六国同盟,与楚国签订盟约时承诺归还侵占的六百里土地,以诓骗贪心的楚怀王退出合纵。

合纵联军失败后,楚怀王发现自己根本得不到那六百里土地恨死了张仪。

大司马屈原是坚定的变法强国派,本就不支持与秦国结盟,楚国“受骗”,屈原既恨张仪又对楚王无可奈何。

听说张仪还敢来楚国,楚国上下都嗷嗷叫着要把张仪撕成碎片。

但经过疏通和张仪一流的辩才,楚怀王决定放了张仪。屈原决定暗杀张仪为天下除害,也为了逼楚王坚定地变法强国。但是暗杀张仪却失败了。

暗杀失败后,屈原认为只有靠战胜秦国,楚国才有时间喘息来变法。

但是没有王命调不到粮草,即便新军将士也愿意攻秦,打仗总得吃饭啊!

屈原的家族在楚国也属于老世族,有自己的封地,于是屈原说动了族长动用封地粮草起兵攻秦。

可是两军对阵胜的不仅仅是兵力,是两国综合实力的对抗。仓促起兵尚未经历大战的楚国新军自然不是秦军的对手,经过惨烈的激战,楚国新军全军覆没,随之东流的亦有屈原多年的心血。

《大秦帝国》中作者改写了屈原的《国殇》,这是一篇屈原祭奠阵亡将士的悼文,新军的勇猛、战争的惨烈、楚人的爱国一览无遗,令人动容:


由此可见,屈原的爱国是不顾一切的。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在位时间很短,举鼎暴死。秦国迎回了在燕国做人质的弟弟嬴稷即位,是为秦昭王

苏秦当年倡导合纵是希望六国可以有一段相对安定的时间变法强国,可是极少有君王真正理解他的苦心。

苏秦死后,楚国的春申君和纵横家鲁仲连担当起了为合纵奔波的重任,期待可以再次有机会变法强大楚国。而此时秦武王新丧,秦昭王刚刚回到秦国,正是合纵攻秦最好的时机。

联军六十万攻秦,对秦国来说的确是极大的危机。

秦国将军白起临危受命,最终破解了危局。秦国得以喘息后,第一个进攻的是楚国。江汉地带的大国楚国从来没想到秦国会有一支精锐的水军,几乎在不设防的情况下被秦国攻占了彝陵,楚国不得不迁都避其锋芒。

听说楚王要迁都,屈原从放逐地赶了回来,聚集大军准备抗秦。零零散散凑起来的十万大军,大多数都是隶农,贵族们大多随着楚王迁都逃跑了。


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为了鼓励为国而战,秦国早就取消了奴隶制。所以当楚国的隶农听说到秦国可以做有地位的骑士,并且上战场立功还能有爵位,自然倒向了秦国。此时的屈原悲愤交加。

随着楚王的死,屈原的心也死了,“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可能已经看到了楚国的灭亡。

白发飘飘的老人伫立在高高的孤峰顶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罗江。

老人扬起高傲而执拗的头颅,凝视着流云飞动的天空,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上天啊上天,都说你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惩恶扬善。

真的是这样吗?不!你混混沌沌,无边无际,不识人间是非功过,全然没有公平,没有争议,没有爱心,你还是天么?

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阵又大哭一阵,摇头拭泪,随即又大笑着跃入了汨罗江。

有人说楚怀王死了,另立明君不是可以继续变法么?也有人说屈原是愚忠,他应该识时务辅佐明君。

但对于母国的一片赤诚的爱,甚至为了她做出不可思议的刺杀使臣、冒死私自启用大军这样的事,这片忠心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屈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楚国的强大,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变法强国,只是他的个人才华无以施展、政治目的没能达到。

愤懑、绝望吞没了他,即便没有自投汨罗江,世间也再无那个有着强烈功业心的屈原了。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前三部

同名原著小说,全套6册巨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取了个直白的名字,写一点直白的文字,《大秦帝国》电视剧第三部看到现在,坦白的说,遗憾,本可以拍的更好一些。这种遗憾,不是我们热爱那段历史或者这本小说的观众吹毛求疵,而是因为热爱带来的期许比较高,有落差,难免有遗憾。

相比于原著,我更爱那段历史,小说中的人设和历史人物其实有出入,这种出入无可厚非,比如《三国演义》就尊刘贬曹,但不妨碍它是名著,《大秦帝国》的立意很高,那些伟大人和他们的事描摹见诸功力,全书气象恢弘,是一本好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剧前两部分别由两位不同导演执导,侧重点不同,但都见成功,所以在央视无征兆上映第三部的时候,我一番欣喜,一直在优酷上追剧,毕竟这里是无删减的。

首先是这部特别赶,详略不得当,每集或者每几集缺乏一个主轴支撑,其实该剧对时间线整理很多是正确的,比如厘清了苏秦的主要事迹是合纵伐齐,苏秦应在张仪之后,可是这部剧明显有点赶节奏,我不知道是不是经费的问题,有些地方略的太遗憾,比如五国伐齐三分钟..如果以秦国为视角纵观六国重秦而略六国是好的,这省与略把握好肯定精彩,但有些地方掌控的特别费事,老是在秦国芝麻蒜皮那里磨。只是放着这段大历史中那些精彩的东西不呈现,是十分遗憾的: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没有的,攻击林胡没有呈现;

2.赵雍退位立赵何又联合赵章夺权,终至饿死沙丘没有体现;

3.赵武灵王主导支持立嬴稷为秦王一笔带过;

4.燕昭王的黄金台没有;

5.齐湣王灭宋和楚怀王灭越没有体现;

6.五国伐齐寥寥草草,田单复国三言两语;

7.渑池会盟处理的略粗糙......

把秦的对手描写的得当,岂不是更能展现秦的风采,赵武灵王那么个镜头,真的是让人伤心啊。孟尝君虽然千年来口碑一般,但也不至于沦为为个半丑角,更遗憾的是苏秦这里,不是说描摹的苏秦不准确,相反该剧把握的准。苏秦本来格调也不是很高,中心思想就是实现个人价值,至于个人价值到底有多大价值是对是错无关紧要。《大秦帝国之崛起》处理苏秦不好地方是着墨太多了,其实突出他的口舌之辩和个人思想就好了。战国是我华夏极富血性的时代,张力十足,所重是阳谋,苏秦田文之辈,不必刻画较多。

感情戏一直是这种历史正剧不好把握的,我的看法是不要的就不要,该剧还是想要的多一点,有些失衡。毕竟很多人还是爱看宫闱,我觉得宫闱诗比宫闱剧不知道好看到哪里,“含情欲说伤心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这里面可以想象就有很多,但是你非得把它撕开了反而不美了。

感情戏里,魏丑夫演得好,这个角色特别棒,尤其宣太后给他梳头那段,拿捏太到位了,我觉得感情戏保留这段就够了,最多保留一点母子情。楚怀王演的不要太棒,时而昏聩时而清醒,有些君上的气度又有些屌丝的任性都展现的精彩,是一个有明显缺陷的政治人物但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家伙,贪图小利好色但是不畏自己生死能坚持楚国利益,这个矛盾都能在演员身上很好体现,殊为难得,大家也都很喜欢这个熊槐,特别打儿子那段估计都看乐了吧。此剧有些角色把控和选角真的是神来之笔,还有叶阳我觉得选的也好,但很多角色有些就很遗憾了,跌破眼镜。

最遗憾莫过于屈原...一万点受伤啊,这可是才情满腹博闻强识忠君爱国的三闾大夫啊,这可是怀着雄心要把楚文化推广华夏的大诗人啊,这可是一己之力用《楚辞》战《诗经》骄傲的楚国人啊,怎么说话就靠吼呢?怎么直到死还是那一副苦脸,太遗憾了,这个角色设定和演绎不见得一点点“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可惜可惜的是,爱扣屎盆子,急着洗白,这一下就落入下下层了。

扣押楚怀王,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但符合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父子行事风格,流氓啊,流氓就流氓啊,流氓是行为方式么,不必洗呀,干嘛编一个楚怀王发神经要什么栎咸之地呢?

范雎,这是焦点,也是最近大家纷纷吐槽的。太过分了呀,首先读个sui有点莫名其妙。好吧,读音毕竟不是大事儿。可是阏与之战失败竟然扣在范雎头上也真是躺枪,阏与之战是人家赵国上下用命将帅一心啊,是人家马服君赵奢指挥得当是秦军轻敌所致,干范雎屁事,何况范雎若是上来干这么一遭,还能受大用?

范雎一出场被刻画成阿谀小人,真真是不能忍,“一饭之恩不忘,睚眦之怨必报”是他的个性,但怎么看出是宵小之辈?而且编出范雎挑拨让秦昭襄王罢黜穰侯,明明嬴稷忍了跋扈的魏冉那么多年要彻底干掉他好不好,也不看看当年那个赫赫战功的穰侯后来骄傲成什么样。始皇之所以能奋六世之余烈,除了他个人,更因为秦国这几代明君都能和自己的大臣一同齐心协力共进退,君相携手君相信任君相俱贤明是秦统一六国最充分条件,嬴渠梁和公孙鞅,嬴驷和张仪,嬴稷和范雎,嬴政和李斯,这一对对组合的光芒难道不比虚构的“神话君上”更有人格魅力么?何况有缺点的人未必不出彩呀!

滥杀是白起怎么也不可能洗的白的问题,可是这不耽误我们喜欢白起作为战神的一面,“白韩李岳”,中国军事史怎么可能绕得过秦国的武安君?但是这里白起竟然悲天悯人起来,有点突兀了,杀人取首级是公孙鞅设定的国法,是秦人锐意进取最有效的行为手段,滥杀的锅要背也是商君去背,哪里轮得到范雎去背,太重了,他也不能背。

我们去写古人,还原就好,站在他那个时代去看他周遭人文环境,何必用今人思想去套牢他,何况我们又不见得比古人明睿。

不过,范雎这个演员我觉得好,这可是忍辱负重,改名换姓,远交近攻制定国策的范雎啊,就是编剧在这里处理遗憾了。

历史中,人物的年龄很微妙,绝大数中国人刚读历史的时候,不会意识到刘邦只比嬴政小一岁吧,项羽到死才三十岁,这个年龄经历那样的大起大落再去看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就有另一种体会。《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对秦昭襄王的人设上和历史出入很大,比如即将呈现的长平之战,此时的嬴稷已经60多岁了,看电视剧怎么最多40岁吧,这点出入一下子就抹掉了秦昭襄王身上最显著的特质——忍耐。张博显然有模仿富大龙的痕迹,不去评议好不好,就是人设上的差异多少有些违和。

我们热爱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完美无瑕,而是因为他身上某个特质独一无二特别吸引人,或者某个方面在他身上表现出来是那么自然得当毫不做作,所以一个人有缺点甚至有缺陷这个人未必就不可取,曹操还说取材不看德行,苏轼痛骂桑弘羊的句子拿出来,你是不是要说东坡出口成脏?“瑕不掩瑜”这个词现在被用坏了,其实说的就是好人难免有不光鲜的一面。后人描述前人的时候,何必遮遮掩掩呢?有的时候剥离干净,完完整整的还原不是一件清爽的工作么?秦国虽然被后世抹黑,但是一股脑的洗白也是不必的,有些缺点的人格,并非不见魅力。

我觉得纠结马镫马鞍这属于“春江水暖鹅先知”般无理取闹,但是容不下男子作揖右手在上是眼里不揉沙子,毕竟这个很容易做到,何况我泱泱华夏,礼仪上邦,《大秦帝国之崛起》把服饰、装饰和器具还原那么好,这点小细节为什么不可以做的更好些呢?

我只说遗憾,其实也说了好多优点。因为我真的喜欢这个剧,喜爱那个时代,那一身汉服,那发髻上的簪,那一席长揖,那一声声“诺”,活脱脱一个“士”呈现面前。中国人最阳刚的一段岁月,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止在故纸堆里,电视屏幕上,也在我们心中,在我们周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秦帝国之裂变纯音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