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是第几个第一纪冰川是什么意思 百度网盘?

它有 中国 彩色冰川—冰雪天堂、摄影天堂等称号,被著名作家阿来誉为“最近的遥远”。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达古冰川。达古冰川雪山山顶终年积雪,气势磅磗,山峰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灿灿,十分壮观。

达古冰川—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系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属国家 4A 级景区 羊茸哈德—是一个集康养,休闲,旅游,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度假,体验民俗风情位一体的新式藏 寨,整个藏寨民族风情浓郁,每家每户都有鲜丽的鲜花,藏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性格展露无遗。 七彩甲足藏寨—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生态、文态、业态。三微三态理念下的新藏寨。

亮点一:“最孤独的咖啡厅”

亮点一:“最孤独的咖啡厅”告别单身的地方,在山顶上,咖啡馆四周全是白雪,品尝一杯咖啡,甚是惬意。
作为山顶上唯一的建筑,咖啡馆中所用的所有物品都是利用缆车运送的。可是咖啡却不是很贵,只需要45元。
果汁类30元 甜品类20元 五谷奶茶30元 牛角包和玉米饼超级好吃推荐!!
整个咖啡馆的外部墙壁都是用玻璃打造,透光性不错,暖气和氧气设备应有尽有,而且还是免费使用。
我们可以清晰观光外边那无敌的冰川奇景,室内暖暖的,感觉远处的冰川也不是很冷了。

亮点二:观景台,雪山群山,近在眼前!

亮点二:观景台,雪山群山,近在眼前!
从咖啡馆走出,可以看到一处观景台。大雪将栈道掩埋,四周全是白雪。
踏步在雪地上,也许你是平生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天空中的缆车壮观的冰川之间驶来,冰川险峰极其多,只有天空和冰川,连内心的独白听得是如此真切。

亮点三:海拔最高的索道,最浪漫的事情

亮点三:海拔最高的索道,最浪漫的事情
这条索道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修建,全程15分钟,进入索道箱内以后,一定会让你惊叹。
从上往下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索道下方,则是步行通过的栈道,在冬季覆盖着薄薄的一层雪,感觉整个世界都是如此洁净纯粹,没有丝毫污染。
乘坐缆车,隔着窗门可以尽收这美丽的雪山,感受渐渐飞入雪景世界,那将是怎样的心动。

亮点四:冰川群峰,红石

亮点四:在哪里看到大群的金丝猴和藏酋猴
湖面已经全部结冰,但并不结实,人上去随时可能掉进冰窟窿里,不戴墨镜看雪面会有点刺眼。
为什么叫金猴海?因为在这里能够看到大群的金丝猴和藏酋猴。
景区内共有现代冰川13条,冰面积6.04平方公里。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
达古冰川——彩林,醉美深秋圣地!
盛夏的彩林,一片翠色,也许没有秋天五彩斑斓,但凉爽葱翠也能让人心驰神旷。到了秋天,树叶染秋,红的、黄的、墨绿的,接天连地,黑水县的奶子沟彩林冠绝世界。
达古冰川红石滩分布面积约38平方公里,鲜艳的红色令人眼前一亮。这种红石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富氧的地方,如果没有冰山融雪的溪流和原始的植被,不能生存。

古冰川风景区,乘坐景区内观光车沿途可游览金猴湖、上中下达古藏寨、藏酋猴观赏区、神牛湖、达古湖、昌达雪山、达古雪山,徒步游览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洛格斯圣山, 凌云 瀑布,鸿运坡,乘坐**高海拔观光索道到海拔4850米的冰川腹地,融入空旷寂灵的冰天雪地,可以游览 一号冰川、东措日月海、一号冰舌、冰川云海、东 天门 、赏万亩高山杜鹃。

无论是抱团还是自家以下的三种费用都需要的:

当地四星级参考:彩林印象酒店、壹号酒店、羊茸哈德民宿、芦花温泉山庄、雅克哈德酒店
价格100-500不等!基本的酒店设施都是齐全的!
自驾去达古冰川,记得加防滑链,以免积雪打滑;达古冰川7月气温,据气象台预测显示,平均气温在15.6℃,以多云或多云间晴天气为主,穿戴好厚衣服,准备些御寒药品;晴带雨伞,饱带干粮,阳光特别刺眼,记得带墨镜,紫外线特别强,防晒霜防晒喷雾,羽绒服 围巾 帽子 手套 雪地靴必备,高原天气特别干燥,补水用品一定带好。对于达古冰川有需求帮助的地方都可以联系我们,电话;.

  地球最早的生命大约在40亿年前左右出现,不过地球早期的生命结构简单,是一群古老的微生物,当时的地球环境还很恶劣,所以这些早期的原核生物几乎都对于极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也为了其他生物甚至是同类之间竞争,演化的越来越复杂,大约6.35—5.41亿年前,地球开始出现复杂的生命形态,这些早期生命类群被我们称为“埃迪卡拉纪生物”,是人类已知的第一次生命大爆发。

  埃迪卡拉纪生命大爆发比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更久远,科学家认为埃迪卡拉纪生命大爆发是因为当时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导致的,不过所有的埃迪卡拉纪生命都已经灭绝了,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埃迪卡拉纪生命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寒武纪突然出现的大量生命是有一定基础的,早在寒武纪之前,地球的海洋中就已经开始出现复杂的生命,生命的演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谓的“爆发”可能是数千万年甚至是上亿年的积累。

  从寒武纪开始,各种复杂的生命出现,在地层中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化石,也给了人类研究生命演化的机会,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从寒武纪开始到现在,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都对生命的演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因为什么发生的,又分别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01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类,绝对想象不到所谓的“生物大灭绝”有多么的可怕,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造成了全球半数以上的物种永久消失,远比人类每一次战争都要恐怖。

  4.45亿年,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这一次生物大灭绝造成了85%的物种永远消失,科学家认为导致这次生物大灭绝的直接原因是大陆板块的运动,古大陆冈瓦纳大陆板块抵达南极区域,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全球因为大陆板块的运动快速变冷,进入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平面因为冰河时期的到来大幅度下降,突然性的环境变化造成了大量物种集群性的灭绝。有一项研究指出,这次生大灭绝可能和宇宙中某颗超新星爆发有关,超新星爆发释放的伽马射线击中了地球,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导致了这次灭绝事件。

  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和伽马射线击中地球有关,同时全球气候变冷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这一次生物大灭绝给鱼类的繁荣提供了机会。

  02泥盆纪晚期灭绝事件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的晚期,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是多次较小的灭绝事件共同导致的,大约3.77亿年,这个时候的地球陆地开始出现大片的森林,但是陆地上还没有出现植食性的生物,所以森林空前的茂盛。海洋中的脊椎动物开始逐渐称霸,鱼类成为了海洋中的统治者。

  这次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地核中的熔岩因为某种原因泄露,在西伯利亚地区大约有3000亿立方米的熔岩从地壳喷涌而出,在瞬间就杀死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同时熔岩中的大量有毒物质融入海洋,造成了更严重的连锁反应,海洋动物的死亡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短时间内全球大气升温。

  祸不单行,在这次灾难发生130万年后,生物还没有开始恢复,陆地上一个直径8千米的火山口喷发,20万立方千米岩浆再次涌出,火山灰遮天蔽日,在后续的200万年时间中,这些火山灰都遮蔽着天空,导致地球进入永夜。

  火山灰遮挡天空,失去了阳光的照射,地球开始降温,进入了漫长的冰期,生物还没有适应高温就迎来了大幅度降温,大量的生物再次灭绝,大约200万年后,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这一次灾难导致了75%的物种永远消失,不过在这次灾难中,鱼类开始走上陆地,同时也开始了高速的演化,脊椎动物称霸陆地的旅途正式开始。

  在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最可怕的就是第三次二叠纪大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在短时间内就造成了96%的物种永远消失,差一点就把地球生物给团灭了,70%的陆地动物和96%的海洋动物因为这次大灭绝事件消失,也是唯一一次导致大量昆虫灭绝的灾难事件。

  二叠纪大灭绝的原因比较复杂,总体来看还是因为大陆板块的运动,再加上火山爆发和海平面降低造成的,这个时期的大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盘古大陆”,一个超大型的联合大陆,这导致了海岸线减少。

  这个时候可能还有多个陨石撞击了地球,导致了长时间的火山喷发,海洋中大量甲烷水合物汽化,造成全球陷入温室效应,海洋开始缺氧,陆地变得干旱。这一次生大灭绝直接导致了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重新洗牌,生态系统几乎完全消失然后再次重整,为恐龙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4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这一次大灭绝事件距离今天大约2.03亿年前,盘古大陆即将分裂,最终变成了两块大陆:劳亚古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大约18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因为大陆的分裂喷涌而出,导致了大量的生物灭绝。

  海平面也因为某种原因下降,随后再次上升,导致大量海水缺氧,大量的海洋生物灭绝,这一次灾难导致了大约76%的物种灭绝。同时这次灾难也伴随有冰期的出现,哺乳动物的祖先在这次灾难中幸存了下来。

  05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白垩纪大灭绝了,大约6500万年前,这次大灭绝直接导致所有的非鸟类恐龙灭绝,因为距离我们时间更近一些,相关研究也比较充足,导致这一次大灭绝的原因是一颗小行星的撞击,随后大量的火山喷发,地球环境被破坏,大约75%—80%的生物灭绝。

  这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共同点有很多,比如说短时间内突然性的环境变化,没有给生物适应的时间,导致食物链不完整。同时每一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并且每一次持续的时间都不多,可能有几万年甚至是上百万年。

  不过,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也都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重新洗牌,如果没有这五次生物大灭绝,或许地球上也不会有人类存在也说不定。地球最早的生命大约在40亿年前左右出现,不过地球早期的生命结构简单,是一群古老的微生物,当时的地球环境还很恶劣,所以这些早期的原核生物几乎都对于极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也为了其他生物甚至是同类之间竞争,演化的越来越复杂,大约6.35—5.41亿年前,地球开始出现复杂的生命形态,这些早期生命类群被我们称为“埃迪卡拉纪生物”,是人类已知的第一次生命大爆发。

  埃迪卡拉纪生命大爆发比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更久远,科学家认为埃迪卡拉纪生命大爆发是因为当时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导致的,不过所有的埃迪卡拉纪生命都已经灭绝了,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埃迪卡拉纪生命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寒武纪突然出现的大量生命是有一定基础的,早在寒武纪之前,地球的海洋中就已经开始出现复杂的生命,生命的演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谓的“爆发”可能是数千万年甚至是上亿年的积累。

  从寒武纪开始,各种复杂的生命出现,在地层中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化石,也给了人类研究生命演化的机会,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从寒武纪开始到现在,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都对生命的演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因为什么发生的,又分别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01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类,绝对想象不到所谓的“生物大灭绝”有多么的可怕,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造成了全球半数以上的物种永久消失,远比人类每一次战争都要恐怖。

  4.45亿年,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这一次生物大灭绝造成了85%的物种永远消失,科学家认为导致这次生物大灭绝的直接原因是大陆板块的运动,古大陆冈瓦纳大陆板块抵达南极区域,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全球因为大陆板块的运动快速变冷,进入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平面因为冰河时期的到来大幅度下降,突然性的环境变化造成了大量物种集群性的灭绝。有一项研究指出,这次生大灭绝可能和宇宙中某颗超新星爆发有关,超新星爆发释放的伽马射线击中了地球,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导致了这次灭绝事件。

  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和伽马射线击中地球有关,同时全球气候变冷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这一次生物大灭绝给鱼类的繁荣提供了机会。

  02泥盆纪晚期灭绝事件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的晚期,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是多次较小的灭绝事件共同导致的,大约3.77亿年,这个时候的地球陆地开始出现大片的森林,但是陆地上还没有出现植食性的生物,所以森林空前的茂盛。海洋中的脊椎动物开始逐渐称霸,鱼类成为了海洋中的统治者。

  这次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地核中的熔岩因为某种原因泄露,在西伯利亚地区大约有3000亿立方米的熔岩从地壳喷涌而出,在瞬间就杀死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同时熔岩中的大量有毒物质融入海洋,造成了更严重的连锁反应,海洋动物的死亡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短时间内全球大气升温。

  祸不单行,在这次灾难发生130万年后,生物还没有开始恢复,陆地上一个直径8千米的火山口喷发,20万立方千米岩浆再次涌出,火山灰遮天蔽日,在后续的200万年时间中,这些火山灰都遮蔽着天空,导致地球进入永夜。

  火山灰遮挡天空,失去了阳光的照射,地球开始降温,进入了漫长的冰期,生物还没有适应高温就迎来了大幅度降温,大量的生物再次灭绝,大约200万年后,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这一次灾难导致了75%的物种永远消失,不过在这次灾难中,鱼类开始走上陆地,同时也开始了高速的演化,脊椎动物称霸陆地的旅途正式开始。

  在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最可怕的就是第三次二叠纪大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在短时间内就造成了96%的物种永远消失,差一点就把地球生物给团灭了,70%的陆地动物和96%的海洋动物因为这次大灭绝事件消失,也是唯一一次导致大量昆虫灭绝的灾难事件。

  二叠纪大灭绝的原因比较复杂,总体来看还是因为大陆板块的运动,再加上火山爆发和海平面降低造成的,这个时期的大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盘古大陆”,一个超大型的联合大陆,这导致了海岸线减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这个时候可能还有多个陨石撞击了地球,导致了长时间的火山喷发,海洋中大量甲烷水合物汽化,造成全球陷入温室效应,海洋开始缺氧,陆地变得干旱。这一次生大灭绝直接导致了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重新洗牌,生态系统几乎完全消失然后再次重整,为恐龙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4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这一次大灭绝事件距离今天大约2.03亿年前,盘古大陆即将分裂,最终变成了两块大陆:劳亚古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大约18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因为大陆的分裂喷涌而出,导致了大量的生物灭绝。

  海平面也因为某种原因下降,随后再次上升,导致大量海水缺氧,大量的海洋生物灭绝,这一次灾难导致了大约76%的物种灭绝。同时这次灾难也伴随有冰期的出现,哺乳动物的祖先在这次灾难中幸存了下来。

  05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白垩纪大灭绝了,大约6500万年前,这次大灭绝直接导致所有的非鸟类恐龙灭绝,因为距离我们时间更近一些,相关研究也比较充足,导致这一次大灭绝的原因是一颗小行星的撞击,随后大量的火山喷发,地球环境被破坏,大约75%—80%的生物灭绝。

  这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共同点有很多,比如说短时间内突然性的环境变化,没有给生物适应的时间,导致食物链不完整。同时每一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并且每一次持续的时间都不多,可能有几万年甚至是上百万年。

  不过,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也都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重新洗牌,如果没有这五次生物大灭绝,或许地球上也不会有人类存在也说不定。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球演化就是地球的历史,是指地球从诞生之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形貌的变迁、生命现象和活动的发展等的历史过程。

  要求学生会运用《地质年代表》中的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描述地球(地壳)的演化过程。地质学家“根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可以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称地层单位。各个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称地质时代单位”。“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成为《地质年代表》。”①“在地质科学中,时空框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时间框架的代表是《地质年代表》,由于纪年主要依靠地层,也称全球(年代)地层表。”②因此,我们可以将《地质年代表》与《年代地层表》视为同一种资料。其他资料可以是任何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地质演化发展的文字和图像。

  本条标准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会使用这类资料去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因此,在使用《地质年代表》时,可以只选取较大的地质年代单位,而且只选择一个或两个即可。例如,国际地层学会2016年发布的《国际年代地层表》(可在其官方网站上查看)中,较大的年代单位有“宇(宙)”“界(代)”“系(纪)”。教学可以选择“宇(宙)”的单位,这时,地质年代可以划分为太古宇、元古宇、显生宇三个年代也可选择其下位的“界(代)”,这时,地质年代可以划分为11个界(代)。因为太古宇和元古宇下的界(代)较多,不一定适合中学生使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可稍作调整,将其中的若干“代”统称“太古代”和“元古代”,这样就有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代(界),比较简明,也不至于过于笼统。但要用某种方式将太古代和元古代的含义解释清楚。

  为了使学生会使用地质年代资料,要讲明什么是“地质年代”,“界(代)”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这个内容需要学生建立相应地质年代地球表面的自然图景和不同地质年代之间的关系,即形成一种宏观视角下的时空组合。虽然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但就这个内容来说,仍需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像等材料的支持。

  “描述”是对学生的要求,指学生会用文字或言语说岀地球的演化过程,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地球演化过程”指“界(代)”的更替过程,包括距今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的情况、古生物情况等。因为是“演化”,需要学生在描述中突岀各个年代的特征,注重动态发展的内容和年代间的转变,最终获得对地球演化整体上的认识。

  为达到此要求需要的铺垫性知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提供,如地层、地壳、古生物的知识等。

  注:内容更节选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能够结合地球的演化历史,从大尺度区域角度科学认识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区域认知】

  2.能够通过地质史上的生物灭绝和地质年代表等资料,认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说明地壳与生命的演化过程。【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3.能够观察化石标本,推测地质年代和古地理环境,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4.能够结合地质年代表,按不同要素分析地球演化的过程。【综合思维】

  知识清单一 地球历史的记录

  (1)概念: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叫地层。

  (2)特点:在未受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属于沉积岩,常含有化石

  (3)推断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玄武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

  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

  (1)概念: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及其遗迹。

  (2)意义: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3)实例: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表明地层形成于古生代,当时是海洋环境。

  (1)概念:科学家依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的时间顺序表,叫作地质年代表。

  (3)地球演化大事记

  开始年代(百万年前)

  冰河时期;人类诞生

  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出现

  被子植物繁荣,哺乳动物目崛起

  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

  鸟类出现,恐龙繁荣;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荣

  恐龙出现,盘古大陆(泛大陆)形成,卵生哺乳动物出现

  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盘古大陆轮廓初现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荣;成煤期;爬行动物出现

  种子植物出现;两栖动物出现

  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

  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

  前寒武纪(寒武纪之前的时期)

  蓝藻、细菌繁盛→多细胞生物出现

  地球形成→出现海洋

  知识清单二 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知识清单三 地球演化过程

  4. 矿产形成:前寒武纪为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为煤炭成矿期。

  一般先沉积岩层在下,后沉积的岩层在上。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幅度很大,形成了各种时间尺度的冰期和间冰期相互交替。有时大陆上覆盖着很大面积的冰原和冰川,气候寒冷,这时期称为冰期;冰原或冰川以较大幅度向低纬度地区推进时,也称为冰期。介于两个冰期之间的比较温暖的时期,冰川消融退缩,称为间冰期。

  任务清单一 地层与化石

  [探究] 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角度,描述化石的形成过程。

  提示 生物死亡后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依然保留着;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在外力侵蚀与风化作用下化石露出地表。

  1.地层层序法确定岩层的新老关系

  地层主要指沉积岩层,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呈水平状态。右图,A、B、C、D表示岩层,岩层年龄A>B>C>D。

  2.化石确定岩层的新老关系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的,因此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保存着相同的或近似的化石。根据岩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如含三叶虫的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

  例1: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石图,完成(1)~(2)题。

  (1)中华龙鸟出现于()

  (2)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 

  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产于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

  中华龙鸟有骨骼、脊椎,长相与恐龙相似

  任务清单二 生物演化

  [情境]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整个中生代都是恐龙的时代,它们是不可一世的霸主。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恐龙统统灭绝了,无一幸存,这实在是个谜。

  [探究] 从“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角度,概括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

  提示 对恐龙灭绝的解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①气候变迁说,②陨石撞击说,③酸雨说,④被子植物中毒说等。

  1.生物进化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1)植物进化:海生藻类→陆生裸蕨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在果实之内

  (2)动物进化: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

  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

  例2: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2)题。

  (1)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2)代表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的是()

  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波动变化;不同地质年代生物陆续出现

  1.一般情况,地层是按顺序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呈水平状态。

  2.岩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

  3.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生命大约从38.5亿年前开始,大约180万年前人类诞生。

  4.生物的演化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全球;从诞生、兴盛,到衰退和灭亡。

  5.泛大陆形成于中生代早期,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晚新生代。

  6.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

  1.原始地球诞生于()

  2.在中生代白垩纪地层中可能发现的化石是()

  3.泛大陆(盘古古陆)形成于()

  4.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裸蕨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古近纪→二叠纪→三叠纪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5.煤炭成矿期的地质时代主要有()

  ①前寒武纪 ②古生代 ③中生代 ④新生代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的进化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生物的进化具有不可逆性。

  (1)试将下列动物按生物发展阶段由低级到高级排序。

  ①无脊椎动物 ②鱼类 ③单细胞动物 ④人类 ⑤爬行类 ⑥哺乳动物 ⑦两栖类

  (2)把下列生物(最初出现)的字母代号填入表中相应的地质年代中。

  E.爬行动物 F.鱼类

  G.卵生哺乳动物 H.两栖动物

  解析 原始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

  解析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时代,恐龙盛行,其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灭绝。三叶虫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大象和金丝猴是哺乳动物,生活在新生代第三纪。

  解析 盘古古陆形成于大约3亿至2亿年前的中生代早期。

  解析 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二叠纪、三叠纪、古近纪;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裸蕨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解析 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

  6.答案 (1)③①②⑦⑤⑥④。

  (2)前寒武纪:B;古生代:AEFH;中生代:CG;新生代:D。

  解析 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合格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2.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中国古生物学者与考古学家宣称,他们在陕西省商洛市发现了两个巨大的肉食恐龙足迹,该化石标本长达57.5 cm,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肉食恐龙足迹之一。据推断,在距今1亿年前,陕西中南部存在过大型的兽脚类恐龙。据此回答3~4题。

  3.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4.根据恐龙脚印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2018年7月,专家在一块琥珀中首次发现了距今约0.99亿年,生活在森林环境的爬行动物——缅甸晓蛇。右图为琥珀及缅甸晓蛇骨骼复原图。完成5~6题。

  5.缅甸晓蛇繁盛于()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前寒武纪

  6.该时段森林大部分是()

  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

  8.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O2的含量上升

  B.CO2的含量不断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下图为地质年代简图,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完成9~10题。

  9.图中③表示()

  10.鸟类和裸子植物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0分)

  11.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将以下选项分别填入图中的文字空白中,以完成关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16分)

  a.蓝藻 b.无脊椎动物 c.蕨类 d.氧气 e.盘古大陆 f.爬行动物 g.两栖动物 h.哺乳动物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一中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分)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2分)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由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4分)

  ②由三叶虫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该地地壳主要经历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2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

  材料二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1)陕西某矿区的煤层形成于哪个地质年代?推测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6分)

  (2)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过程?三叶虫是何时在地球上灭绝的?(8分)

  等级考——大显身手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15.在图示甲时期()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右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17.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198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古生代早期生物化石群,证明当时发生了以多细胞动物在海洋中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为特征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事件。据此完成18~19题。

  18.含有该生物化石群的岩石属于()

  19.该次生物大爆发时期,地球表层出现了大量的()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第2题,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在中生代。

  解析 第3题,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盛。第4题,恐龙脚印化石形成,首先需要潮湿的环境,其次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形成,最后要发生沉积地势要低。

  解析 第5题,缅甸晓蛇是爬行动物,繁盛于中生代。第6题,中生代,恐龙繁荣,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荣,所以该时段森林大部分是裸子植物。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蓝藻出现在35亿年前。第8题,O2的含量上升,CO2的含量波动较大。

  解析 第9题,图中③处于2.5亿~5.4亿年间,为古生代,所以选B。第10题,鸟类和裸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侏罗纪,所以选D。

  11.答案 ①a ②d ③e ④b、g、c ⑥f ⑧h

  12.答案 (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3)①古生 ②海洋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①海洋 陆地 ②抬升

  13.答案 (1)中生代。湿热的森林环境。

  (2)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古生代末期。

  解析 第14题,恐龙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全球降水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选D正确。第15题,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蕨类植物繁盛;图示该时段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温度低,海平面较低;这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选B正确。

  解析 第16题,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A错。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B对。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的是食肉动物的祖先,没有出现哺乳动物,C错。生物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生物可以适应环境,但不能主动改造环境,只有人类才能主动改造环境,D错。第17题,图示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D对。恐龙是在中生代末期灭绝的,A错。爬行类活跃在中生代,没有灭绝,B错。被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C错。

  解析 第18题,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第19题,寒武纪又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属于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2021达古冰川开放时间?

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营业时间

达古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东经102.44.15-102.52.46,北纬32.12.30-32.17.06,系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风景游览区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632平方公里,是阿坝州继九寨沟、黄龙后开发的又一精品景区,是镶嵌在中国.四川.阿坝.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走进远古、探古溯源,“达古冰山”因此得名。

第四纪冰河鼎盛时期,达古冰山是一处大型平顶冰帽冰川。目前,景区内共有现代冰川13条,冰面积6.04平方公里。

景区内生物多样性完整,垂直分布明显,有野生植物1000余种;野生动物153种,川金丝猴、藏酋猴、羚羊、盘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多、数量大、野外可视率高。达古冰山洋溢着历史的沉淀,展现出一幅幅精美的民俗画卷。冰川、雪山、彩林、藏寨、湖泊相映成趣;咂酒文化、铠甲舞、多声部民歌与红军文化源远流长。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的一年零两个月中,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近9万人次,翻越了景区内的昌德雪山、达古雪山后,在达古雪山下的毛尔盖召开了长征途中最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毛尔盖会议”。

景区先后评为最具有吸引力新美景、四川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最佳红叶观赏目的地,中国彩色冰川―冰雪天堂,摄影天堂等称号,被著名作家阿来誉为“最近的遥远”。

千百年来,达古冰川就似一位深居阁中的姑娘,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2年日本科学家才通过卫星发现了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她,并于同年8月远渡重洋来到黑水,对她作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发现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是离中城市最近的冰川,是冰川区域内迄今为止所见景色最美丽多姿的冰川。

沿黑水河顺流而上,两岸青山碧绿,空气清新,经过古藏寨,继续前行,参天的古树郁郁葱葱,高山峡谷风情尽收眼底,再往前走,一片宽阔的草甸出现在眼前,只见白的、黄的、粉红的各色鲜花布满整个草甸,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站在草甸之上,顿感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草甸上彩蝶飞舞,牛羊成群,当天气晴朗时,在草甸上就可以远眺冰川,三块冰川就似挂在天边的帷幕一般,和蓝天、白云浑为一体,厅妙之极。越过草甸,不久就来到了冰川脚下的古冰公园,公园四面环山,景色秀美,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山间小溪尽情地修饰着她,将她半点得美轮美奂,此情此景不收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达古冰川的原始森林保护完好,原始气息浓郁,与卡龙沟的原始森林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古冰公园出发前往冰川,首先就要穿越达古冰川景区的原始森林,穿行于林间,只见高耸挺拔的各种树木层层叠叠、遮天蔽日,使人顿生幽静、神秘之感。林中,高几十米,几个合围粗的古树比比皆是,色呈翠红,松软的苔藓和厚厚的松针铺向密林的深处。一条条小溪,飞花溅玉,欢奏着最原始的音符,令人心旷神怡。透过林间的空隙,只见对面的山崖上一股巨大的山泉喷涌而出,垂直飞泻,形成了高200余米,宽50余米的瀑布,若站在瀑布底端仰望瀑布,就似千万颗晶莹的水珠编织成的一条洁白的帘幕,从天而降,飞洒出微雨般的水雾,让人仿佛置身于海天云雾之中,因而得名为“凌云瀑布”。

穿过浩瀚的林海,在海拔3800-4200之间是达古冰川景区的又一经典--上千亩的高山杜鹃林,第年5-6月是赏杜鹃的最佳时节,只见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那红的、白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十分高贵、典雅,恰似一盆盆天然的盆景。山风吹来,杜鹃花随风摇曳,好似在欢迎远方来的客人,人们在惊喜之余,不由得被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

出了杜鹃林,翻越过一道山脊,呈橄榄绿哑铃状的科措日月海就静静的躺在那里,海子长1500米,宽300余米。凝望着日月海,她就像一位深情的少女那双含情默默的眼睛,明亮而又恬静,令人怦然心动,是光在这里停滞,声音在这里消失,偶尔山风拂过,湖面微波荡漾,才稍觉生命的存在。

从科措日月海出发,翻过由大片呈褐红色的花岗岩石构成的山冈,来到了I号冰川,只觉一股寒意迎面扑来,凝神一看,冰川那呈月牙形的身躯跃入眼帘,长年垫积起来的白雪轻轻的覆盖着它冰冷的躯体,冰川前缘的冰蚀崖若隐若现,蔚蓝的冰蚀湖中飘浮着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洁白晶莹的冰块,好似天边的浮云。走近了,冰川前缘的褶皱状飘逸的线状纹饰,象树木年轮一般,线条美丽而清晰,仿佛无声的述说着其发展形成过程和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川白中透绿,绿中带蓝,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它与精致恬静的冰蚀湖相交辉映,动人心魄。站在冰川之巅,放眼远眺,皑皑的雪山在支天雾海之上连绵起伏,甚为壮观,使人豪气顿生。待云雾散云,向下望云,在冰川周围颁布着大小数十个呈孔雀蓝的冰蚀湖被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包围着,煞是美丽壮观,而“凌云瀑布”就似热情好客的藏族人民献给尊贵客人的巨幅哈达,为这美景更添圣洁与吉祥,远处那开满鲜花的草甸则似铺在冰川脚下的五彩地毯,真是精美绝伦......,引情此景,使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当人们在苦苦寻觅传说中的香格里拉的时候,游客宁愿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受,这!就是香格里拉,令人魂牵梦绕的香格里拉!

达古冰川的II、III号冰川位于I号冰川的左侧,与I号冰川并列相连,各有特色,两块冰川一直延伸到打古雪山的顶端,十分壮观。在II号冰川上还有一冰洞,深不可测,立于冰洞边缘,隐约可见其中形状各异,似水晶般晶莹透亮的冰棱、冰柱,奇妙无比,令人叹为观止。达古冰川的周围,生活着众多的珍稀动物,如金丝猴、野牛、獐子、盘羊、梁祝鸟等,时常可以看见它们在山脊上悠闲的散步或成群的嬉戏、玩耍,为这亿万年的古冰川增添无穷的活力。达古冰川景区是集古冰川的秀丽、原始森林的神秘、高山瀑布的壮美和野生动物的乐园为一体,构成的一个多彩的立体生态世界,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世注目的仙山琼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纪冰川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