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供应链管理公司的基本原理,画出某种产品的供应链并论述其成员之间的关系?


采购成本管理范文1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被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的项目采购管理领域,并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如何降低成本、减少现金流出,并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项目的执行除了需要必备的人力资源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原材料、零件、服务和其它物质资源,离开了这些物质资源,再高明的项目经理也不可能按要求完成项目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产品和服务是通过采购活动来实现的。从执行组织以外通过采购取得项目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是所谓的项目的采购管理。而这些资源的获取又是需要花费一定的项目资金的,如何合理而有效的使用这些项目资金?如何使一笔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是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所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在现实的项目采购操作中,要实现这两个“最”字的目标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对项目采购管理中部分环节的控制,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使项目资金达到最优的配置,用有限的资金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这是我们在项目采购管理中所能够实现的成本目标。以下,就将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逐一论述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些措施。
1、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
制定预算的行为就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预算不仅仅是计划活动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不仅仅是组织政策的一种延伸,它还是一种控制机制,起着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单对项目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分发,还同时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的检测与控制,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项目采购成本的目的。
2、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是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承包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选择供应商的数量。
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货源增加了项目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这样既能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质量,又能有力的控制采购支出。一般来说,供应商的数量以不超过3-4家为宜。
第二,选择供应商的方式。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我们认为,在项目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采购环境的利用
项目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能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存在及战争罢工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项目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实施采购的过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项目采购策略应当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为项目整体带来利益。
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的多方面市场信息。比如,结合所采购货物或服务的种类、性能参数、质量、数量、价格的要求等,了解熟悉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及供求信息,所购物品的供求来源、外汇市场情况、国际贸易支付办法、保险合同等有关国内、国际贸易知识和商务方面的情报和信息。这就要求项目组织建立有关的市场信息机制,以达到有效利用采购环境的目的,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包括:
建立重要货物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以便在需要时候能随时找到相应的供应商,以及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及其他方面的可靠信息。
建立同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以便采购者能进行比较和选择,充分利用竞争的办法来获得价格上的利益。
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市场变化的预测,使采购者在制定采购计划、决定如何发包及采取何种采购方式时,能有可靠而有效的依据作为参考。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才能在项目采购中做到“知己知彼”,并对采购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这使得采购者能处于供需双方的有力地位,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不仅取得高质量的货物或服务,也能取得成本上的利益。否则,如果缺乏了对相关信息的熟悉,会造成采购工作的延误,采购预算的超支,失去成本控制的优势。因此,在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4、供应商的管理
基于长期的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出发,我们认为,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贯穿一个“供应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项目采购管理的一个部分。这样既可通过长期的合作来获得可靠的货源供应和质量保证,又可在时间长短和购买批量上获得采购价格的优势,对降低项目采购中的成本有很大的好处。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第二,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的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采购总成本。
采购成本管理范文2
为股东创造财富是企业运营的首要任务。企业经过生产经营获取利润,继而可以为股东增加财富,提高销售与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作为企业经营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采购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采购成本对企业利润的杠杆作用非常显著,例如,某企业有一千万的销售额,采购成本占其中的二分之一,即五百万元;税前利润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即贰佰万元;剩余的叁佰万元为其他费用。假如成本随着销售的变化而产生变化,那么,要使企业税前利润为贰佰贰拾万元的话,可采取将销售额提高十分之一或是降低4%的采购成本等方式。可知,销售额提升十分之一与采购成本降低4%具有相同的效果,而且销售额之中采购成本所占比例与二者效果差异是呈正比关系的。所以,对比提高销售额见效快、投入少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对企业有着重大的意义。面对不断提升的产品技术层次、多样化的产品需求、逐步缩减的产品生产周期、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压力,企业若是不能有效开发,那么只能通过节流来提高企业利润。特别是随着采购成本在平均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采购人员只能通过减少采购成本为企业提供附加值。
二、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企业在为采购实践制定采购策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首先,企业应考虑所购服务或产品的形态。采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了解采购的性质是持续性的还是一次性的;采购的策略要符合采购的形态,相较于一次性采购,持续性采购对成本分析有着很高的需求,不过,要是一次性采购的成本较大,则也应注重成本节能的重要性。其次企业应考虑与供应商的关系。卖方将供应商分为传统供应商、认可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三个层次,卖方会与不同合作层次的供应商有着不同的成本分享方式,如果是传统的供应商,那么一定不会获得细致的成本结构资料,只有与供应商形成密切的关系,结成战略联盟,才能与供应商分享相关产品的成本构成资料。最后,企业还要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采购量,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这三个阶段,产品的采购量会逐步递增,只有产品出现衰退期,才会逐渐较少采购量,而采购成本也是由产品的不同阶段所决定的。
三、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施行采购措施
具有快捷、高效以及廉价等特点的采购,是物资采购的新型模式,是企业减少采购成本的新手段。与采购中介商不同,采购是以客户为立场,专营特定种类或是几类相关物资,它有仓库和专业化的配送队伍,在收到客户指令后,能够将物资快速并准确的送达指定地点,通过这种采购模式,很多企业将不用设立物资采购部门与存储库存原料。采购具有低价的优势,通过它提供的产品价格要低于客户自己采购的价格;它所提供的产品都符合客户的质量要求;并且它具有较高的诚信度,会准时准确的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这也是采购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突出重点,分类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分类的方式,采购部件与材料进行重点管理。最实之有效的方式就是ABC分类法。这种采购管理方法将企业所有的部件与材料进行分类,其中A类是占用较大采购资金的;C类是基本的企业生产物料;而B类介于其他两类之间。企业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对这三类再进行细致划分。A类应该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对这一类进行成本控制,而不是缩减所有物资与部件的采购成本。
(三)利用市场经济规律集中采购
对物资进行集中采购较容易实现标准化管理。集中采购具有较大的订单数量,容易引起供应商的重视,而且采购部门还可以要求供应商给予折扣或是快速发货,不但能够节省运费,还便于采购人员与供应商沟通。集中采购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采购活动,控制一个部门要比控制多个部门轻松。集中采购还利于发展专业技能与专业化分工。
(四)选择适宜的采购方式
采购成本管理范文3
关键词 战略采购 总成本 双赢
一、战略采购是先进的采购
“战略采购”是由著名咨询企业利尔尼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的,科尔尼致力于战略采购研究和推广工作,己为全球500强企业中的三分之二提供过战略采购咨询服务。战略采购“是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和操作性采购决策的过程,目的是指导采购部门的所有活动都围绕提高企业能力展开,以实现企业远景计划”。它有别于常规的采购管理,注重的是“最低总成本”,而常规采购注重的是“单一最低采购价格”,它用于系统地评估一个企业的购买需求及确认内部和外部机会,从而减少采购的总成本,其好处在于充分平衡企业内外部优势,以降低整体成本为宗旨,涵盖整个采购流程,实现从需求描述直至付款的全程管理。战略采购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一)总购置成本最低
总购置成本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还承担着将采购的作用上升为全面成本管理的责任,它是企业购置原料和服务所支付的实际总价,包括安装费用、税、存货成本、运输成本、检验费、修复或调整费用等。低价格可能导致高的总购置成本,却更容易被忽视,总成本最优被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误解为以价格最低,只要购买价格低就好,很少考虑使用成本、管理成本和其他无形成本。采购决策影响着后续的运输、调配、维护、调换乃至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必须有总体成本考虑的远见,必须对整个采购流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成本和其他相关的长期潜在成本进行评估。
(二)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采购方法,企业的采购手段和企业管理层的思路与文化风格是密切相关的,有的企业倾向于良好合作关系的承诺,有的倾向于竞争性定价的承诺。战略采购过程不是零和博弈,一方获利一方失利,战略采购的谈判应该是一个商业协商的过程,而不是利用采购杠杆,压制供应商进行价格妥协,而应当是基于对原材料市场的充分了解和企业自身长远规划的双赢沟通。
(三)建立战略采购的核心能力
双赢采购的关键不完全是一套采购的技能,而是范围更广泛的一套组织能力:总成本建模、创建采购战略、建立并维持供应商关系、整合供应商、利用供应商创新、发展全球供应基地。很少有企业同时具备了以上六种能力,但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种能力:总成本建模能力,它为整个采购流程提供了基础;创建采购战略能力,它推动了从战术的采购观点向战略观点的重要转换;建立并维持供应商关系能力,它注重的是双赢采购模式的合作部分。
二、现行企业对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误区
在企业的采购中,采购经理们往往通过下列方式找到低价格的供应商:大量购进,从供货商处获得数量折扣;从边缘供应商处购货,但他们的质量、可靠性和交货表现都不是太好;从要价稍低的远距离供应商那里购货,尤其当运费不计入货物的成本时;从那些低工资率国家的供应商处购货;从那些由于技术和系统投资不足而享有较低的间接费用的供应商处购货;从只拥有有限工程和技术资源的供应商处购货等等。这些做法可能会降低购价(购价是用于衡量采购业绩的量度),但却会致使企业在执行表1中所列的作业时,发生高额的成本。执行这些作业的资源成本被隐藏在大量的间接费用成本库中,并且按照单位水平的动因(如材料费用、直接人工和机器工时)分配给产品,从而不能正确管理产品成本。
以上表明,选择供应商不能仅仅基于价格,对采购经理的评估也不能仅仅通过他们避免不利进价差异的能力来衡量,最好的供应商是以最低的总成本交货,而不是价格最低。购买价格不是材料取得总成本的唯一要素,企业与每个供应商合作的总成本,包括订货成本、接收成本、检验成本、储藏成本和其他与购买相关的战略成本。从一个“理想的供应商”处购货,可能购价会稍高一点,但不会再发生其他的购买成本,相反地,一个低价格供应商,所有的与“理想供应商”相关的要求他都无法满足,在其购买项目中可能会发生许多其他的成本。供应商相关的战略成本信息能够使企业基于现实基础来讨论:他希望怎样和供应商进行合作,由有效供应而节约出的成本如何在供应商和客户间进行分配。企业应做出更好的决策,选择总成本最低的供应商,而不仅仅是价格最低。
采购管理是一项实务性很强的商业行为,要实施战略采购,实现双赢采购的宗旨,就应该彻底抛弃传统采购模式。传统的采购模式有六大问题:一是供需双方都不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互相封锁,采购成了一种盲目行为;二是无法对供应商产品质量、交货期进行事前控制,经济纠纷不断;三是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四是响应用户需求能力迟钝;五是利益驱动,暗箱操作,舍好求次、舍贱求贵、舍近求远;六是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脱节,增加库存,占用大量流动资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模式,用双赢采购的原则指导企业采购实践,实现战略采购。
三、企业选择战略采购的策略
(一)构筑采购战略
在企业的采购政策中要确定采购目标:以统一的采购标准和程序,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基础,以国际先进的管理水平为参照目标,以集中采购、同步采购、双赢为战略手段,在产品开发、质量、价格、物流四个方面实现最佳采购供应链,用产品开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用合理的价格、最低的储备和运输成本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同步采购主要针对新产品研发方面,要求供应商能和本企业保持同步开发,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这样,由于供应商的先期介入,避免了一些不必要设计等方面的变更,更能保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在工艺上实现。集中采购主要是提高同类产品资源集中度,其任务是对现有零部件及原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将同类产品向一家或少数的供应商整合集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费用。
(二)建立采购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建模是公认的非常重要的采购技能之一,其重要性对所有的产品都是重要的,任何一个正确采购决策不只是单纯考虑商品的采购价格,建立采购总成本模型,所包含的因素除了价格外,还要考虑运输费用、质量成本、库存维护成本等。
在战略总成本建模中,采购管理者首先应当考虑的是采购品种的分类,即找出占80%采购成本的20%核心A品类,考虑这类材料采购的数量、需求、规格、定价、供应商等采购管理类别,重点选择该类品种开展工作,建立供应商名单,对供应商进行调查。通过深入分析原材料的供应市场,全面收集供应商的数据信息,初步拟定原材料的供应商名单,并通过数据分析,检验、调整和比较行业采购成本数据和绩效表现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订采购策略。总成本建模是战略采购中最重要的组织能力,对采购过程的一切活动,从制定战略到简化设计、改善供应商的成本和降低采购成本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和维持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
战略采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采购和供应双方共同努力寻找节省资金的机会,这将比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努力都更为有效。通过总成本建模,双方通过识别成本要素和驱动要素可以使共同的努力集中在某些关键的环节。创建采购战略,就是与供应商一道来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并为在双方的关系发展创造长期价值而努力。
建立并维持供应商关系需要做到:相互依赖和目标一致,建立有效和及时的信息沟通渠道,签订战略合作文件和协议。
战略采购是企业采购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在企业创业之初由于采购数量和种类的限制,战略采购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在企业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优势会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企业应该在发轫之初就有组织地构建战略采购框架,实施战略采购。
参考文献
[1]方贤水,薛丽莉.战略采购研究综述及启示.商场现代化,2006.8
[2]徐金发,卢蓉.战略采购的过程模型及其作用模式.中国工业经济,2006.3
[3]黄大春.刘秋生.价值链管理环境下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模型,2005.8
采购成本管理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
一、何谓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它不是某个单一的生产模式,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是为用户提供供应物品。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有不同部分组成的整体,就像一条链子,采购、供应、制造、运输、销售等都是这个链子上的某个环节。在供应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都在产业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却是任何一个都是不可取的。
在供应链中,由采购商采购、供应商供应物品是最初的环节,是整个链条的开始,它为供应链提供着生命,供应链就是由此而开始的。这之下便是制造商,制造商负责将供应的物品加工处理,制造成产品,这一环节是产品生产出来的环节,为供应链指明了方向。下面产品将会分销零售,这两个环节更是关键,产品生产出来就是为了销售以获取利润的,将产品分销并零售出去才能体现出产品的价值,这一环节直接就是企业形象的表现。最后的一个环节是用户,产品自然是给用户使用的,不论用户怎么用,只有那些得到用户认可的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产品,因此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当然供应链并不仅仅是这些环节的涉及,看起来只是一个个部分,但是在各个环节中也有着极细的分工,如何采购、如何加工、如何销售等都是供应链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不同的环节构成的一个整体。正是由于诸多的元素构成,供应链运行中的问题也颇为突出。要想获得供应链的最优化,就需要健全供应链管理制度,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二、供应链的管理
现在的市场已经趋向于全球化,产品的生产全是为了市场的供应,产品的好坏也取决于用户的评价。供应链的管理就需要重视市场和用户的地位,要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来进行管理。当前,供应链的管理理念已经颇为先进,很大程度上照顾到用户的需要。以下便是供应链管理的几个方面
(一)将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在整体上进行管理
供应链的管理并不能孤立、单一的管理,那样很繁杂和很难管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并不是相互分割存在的,而是互相有联系,互相影响的,它们共同组成了供应链,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如此。所以供应链的管理应当在整体上进行管理,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供应链合理有序的进行。
对于整体性的管理,在注意到整体的特征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局部的特征。企业之间应当利益共有,风险共当,从极高的战略高度来协调供应链的管理,真正在将供应链各环节环环相扣起来的同时让各个环节得到发展。
(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管理
上文说了,供应链是由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而成,每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集合起来的链条管理不可以分散管理,必然需要用到集成思想。
集成化管理是指将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手段融合在一起,整体上进行管理。从供应商到用户这一个个的环节都需要集合起来,进行全过程,整体化的管理。各企业应当联合起来,互相之间加强交流与配合。要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尤其是这种有不同环节组成的,更是不能孤立出去,务必要集合起来进行管理,在整体上进行管理。
(三)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理念管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
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类型,无论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都需要注意人本理念。这一理念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并成为了一种新理念,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比如最近召开的十也说要注重人本理念。在供应链管理中,用户就是最准确的评价标准,生产是为了用户,管理也是为了用户。如何管理,怎么去管理都要围绕着用户展开。
三、采购成本
(一)采购
采购是指企业为了某种需要而获取某些产品的方式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说白了就是从资源市场获取资源来为自己所利用。这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与供应活动息息相关的。这一活动以采购商为主导的,需要采购商的配合,同时也是货物流通的一种方式,在供应链中是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采购不单单是企业为自己谋求发展的一个方式,也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战略。通过采购,可以满足企业在产品设计、成本、质量、生产时间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这就对采购商提高了要求,务必要注意采购的方法,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企业要学会采购,要明白如何选择供应商,寻求采购成本的最优化,尽量消除采购过程中的阻碍,增强企业的利益。
(二)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其实就是指采购的费用,采购成本问题就是采购费用问题。这些费用包括很多,也很复杂,比如一些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材料及材料选取的费用。采购成本的要求有很多,既有对于采购订单的要求,也有对采购人员的要求,这些都需要采购商来处理。当前采购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采购,一种是共同采购,但是不论哪一种采购方式,都是需要成本的。而降低采购成本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降低采购成本的原因
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各国经济起伏不平,成本竞争日趋激烈起来,中国也难以置身事外。根据最新的报告称,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物价上扬,生产成本过高,劳动力素质低下而造成的。
采购成本管理范文5
【关键词】制造业 采购成本 管理与控制
一、制造业采购成本界定
一般情况,采购成本由三部分组成,即采购成本=订购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储存成本。可发现其只考虑了显性成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参照采购所有权总成本(TCO)的分类。将采购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包括订购、采购管理成本、储存成本),隐性成本(包括质量成本、缺货成本、其他隐性成本)。因此制造业要想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从采购成本的这个方面着手,寻求最优组合模式。
二、制造业采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一)订购成本管理与控制
1.采购价格管理策略。首先,制造业的采购部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所有订购货物的价格档案,通过对每一批订购货物的报价与档案中的货物价格进行比较,并且分析产生价格差异的原因。其次,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由公司相关的部门组成价格评审组,建立价格评价体系,并且定期对供应价格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现有的的价格水平,同时对档案中的价格进行评价和更新。
2.集中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对于制造业来说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效率的关键。在集中采购模式下,使原来较为分散的采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撤消了各子公司,二级核算单位的独立的采购部门,它们先是通过向企业唯一的集中采购部门提出自己的采购需求,接着集中采购部门对各种需求进行集合和统一,形成一个大的采购订单,通过多种采购方法(如招标采购、比价采购、先期定源采购、紧缺品特殊采购等)得需求的满足,它的主要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整合有利于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与供应商在采购合同谈判中的议价能力,提高企业在价格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因此,本文认为制造业实行集中采购非常必要的。
3.运输配送方式。造业采购批量较多,因而会产生较大的运输成本,运输成本不仅会在购进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各个部门的配送过程中也会大量发生。同时运输成本会受到如市场管理体制,企业决策机制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制造业利润率的有效途径是尽可能控制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分为一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二)采购管理成本
1.供应商战略管理。采购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与供应商进行博弈的同时建立共赢模式,在双方共同获利的前提下商品质量也能得到保证。根据价值工程(VE)的原理、价值=功能(效用)/费用或V=F/C。因此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供应商所能够提供的功能或减少管理供应商过程中的费用。首先,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要支付购买供应商产品的货款(产品成本),还要支付供应商从选择到确立合作整个过程的转换成本和使用成本。其次,通过依据供应商资质证明,以及以往供应材料质量优劣和交期等情况对供应商进行分类评级,划分为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为以后采购决策提供依据;然后,按原材料等物品进行分类,以保证各类物品在缺货时能快速的联系上相应的供应商;最后,对供应商的货物交期进行管理,要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约定约定好到货时间,以及供应商不能及时到货时应采取的补救和处罚条款。
2.采购人员管理。对供应商的采购成本、运输费用、加工成本以及利润进行综合分析,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准确的计算货物的价格,使采购谈判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由于市场的劣性竞争供应商的市场报价往往与合理的售价存在很大的差异,常常给老客户的折扣点在10个~50个之间,因此把握好供应商的最低折扣线,对节约采购成本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对采购成本进行绩效考核。通过构建一个内部的竞标机制来进行企业的绩效考核,如同时将某项采购任务下发到两个独立的采购人员身上,让他们独立的完成询价、比价、招标等工作,确立采购方案。然后由采购部负责人对两个人的方案进行比较,比较出最优的采购计划,同时核算节约的采购成本,以节约差额的一定比例奖励采购人员,充分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存储成本管理与控制
ABC控制方法是储存管理的最主要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由于制造业采购物资种类多、价格不等、数量不均以及物品的品种价值不同,同时又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对不同物资的管理与重视程度会产生差异,因此为了使有限的企业资源能到到有效地利用,应对物资进行分类,并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ABC分类方法通过对已经发生的采购成本项目数据进行收集、统计、汇总和分析,绘制ABC管理图,最后确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分类原则和标准如下:
A类:主要采购材料,占总采购材料5%~10%对应的采购资金成本60%~80%;
B类:次要采购材料,占总采购材料20%~30%对应的采购资金成本20%~30%;
C类:一般采购材料,占总采购材料的60%~80%对应的采购资金成本5%~10%;
对ABC三类材料应运不同的采购成本管理方法,A类是关键采购材料,虽然占总材料的比重小,但占资金比较大,因此其对采购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对此类物资的采购要选择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确保质量完好,数量准确;B类次要采购材料,应该同时考虑成本和时间数量等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C类一般采购材料,一般情况下采购时间的延误等,只会影响部分采购成本,因此,允许有一定时间的延迟采购,采用适时处理的原则。
(四)采购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
一是内部损失成本,主要是指货物发出前由于产品没有满足顾客需求而造成的所有损失的成本;二是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已经交货或发送给顾客后发生的损失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三是鉴定成本,是指为确保与外部顾客需求相一致的对产品,过程进行审核活动时所产生的所有成本总和;四是意识预防成本,预防损失如消除损失,采取措施等的相关费用。在模型中我们假设不存在质量问题,也就是采购质量成本为零,但实际中不可能不存在质量问题,采购质量也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之一。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管理水平还不高,仍然需要相关学者对采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以助于我国制造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树立自己的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采购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完整的、科学的采购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海清,严建援,许垒.信息丰富度、采购成本、线上渠道模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2(5):80-88.
[2]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采购成本管理范文6
【关键词】: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2-01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被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的项目采购管理领域,并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如何降低成本、减少现金流出,并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以下,就将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逐一论述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些措施。
1、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
制定预算的行为就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预算不仅仅是计划活动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不仅仅是组织政策的一种延伸,它还是一种控制机制,起着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项目采购成本的目的。
2、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是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承包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选择供应商的数量。
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货源增加了项目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
第二,选择供应商的方式。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我们认为,在项目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采购环境的利用
项目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能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存在及战争罢工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项目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实施采购的过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项目采购策略应当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为项目整体带来利益。
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的多方面市场信息。这就要求项目组织建立有关的市场信息机制,以达到有效利用采购环境的目的,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包括:
建立重要货物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以便在需要时候能随时找到相应的供应商,以及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及其他方面的可靠信息。
建立同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以便采购者能进行比较和选择,充分利用竞争的办法来获得价格上的利益。
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市场变化的预测,使采购者在制定采购计划、决定如何发包及采取何种采购方式时,能有可靠而有效的依据作为参考。
4、供应商的管理
第一,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第二,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的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采购总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应链管理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