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期刊负面清单负面事件是指哪些事件?

2023-06-10 19:00
来源:
麦可思研究
“知名高校被爆负面新闻,校方凌晨回应!”
近期,食品安全、师生关系、学术诚信、师德师风……或大或小的高校负面消息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在新媒体、自媒体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的环境下,高校突发的一些负面事件,越来越易引发大众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一些知名高校。
特别是每年的招生季、开学季、毕业季,高校受到大众更多关注,更易爆发舆情危机事件。
由于对当前的网络舆情形式认识和准备均不足,不少高校面对突发事件,经常存在与公众沟通失衡,信息不公开或回应不及时的问题,导致一些本可以化解的小问题变成大危机,使得学校自身的社会公信力和声誉受到影响,降低大众对学校的信任度和吸引力,影响学校长远发展。
快速离开危机舆论的漩涡
面对突发的舆情危机事件,高校如何应对?
根据危机公关的5s原则——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ing the matter)、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当事情发生后,高校应第一时间有效发声,因此此时是大众对事件关注度最高、需要更多信息最强烈的阶段。
“要把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纳入应急工作机制。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对外发布,说明情况,表明态度,并采取多种形式持续发布后续进展和调查处理结果。”2015年发布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
近期某知名高校就发生了一起舆情危机事件。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就读该校期间,遭教授侵犯。
在网友爆料的12小时内,该校相关部门凌晨迅速发布说明,表示已知晓并高度重视此事,将暂停被举报教授的一切教学活动,同时还强调学校对于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欢迎社会各界对学校师德师风进行监督。
该校对此事的回应速度,获得一众网友赞许。
“高校大多是体制内单位,决策程序多,反馈比较慢,明显不适应网络时代危机处置的需要。经常出现的局面是,这边还在讨论如何应对旧舆情,那边已经演化出新舆情了,错失了危机公关良机。”北京一专注网络情绪分析的AI公司专家提醒说。
该公司另一专家建议高校面对突发事件,应遵从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评估—应对的流程,首先需要进行事件梳理,重点把握六大节点:找事件诱因,查信息原点,看传播路径,聚各方观点,判发展态势,定应对策略;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到底是否需要回应。“不是所有事件都需要高校发声明或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回应。”该专家还表示,因为盲目回应一旦在信息传递中隐含错误内容和方向误导,公众就丧失了理性分析和客观角度的判断能力,转变为对抗和拒绝真相,从而导致事件产生更加恶劣的影响。
危机来临,大学校长怎么办?
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能从手机、电脑上获得海量信息,人人都能在网络上戴着面具谈论一切。这样的时代背景,大众对高校领导者的期待值也随之提升——不仅要对突发事件时刻做好应对准备,同时还要能切合时宜地做出回应。
由于高校管理者多来自学术界,他们习惯于审时度势,从长计议,社交媒体的快节奏和反复无常的特性,要求高校领导者必须打破原有的处事节奏,适应一套全然不同的危机事件处理模式。
高校管理者如何在危机风暴中保持冷静,正确应对?
国外高校的管理者和危机处理顾问给出了以下多条建议:
未雨绸缪制定计划。国外一大学顾问律师认为,大学校长应组建一个顾问团,当危机发生时,为校长快速提供可靠的建议。顾问团应包括学校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人际沟通和社交媒体专家。
高校领导者还可以多和教职工、学生交流,了解近期的学校动态。国外一些 大学,为了防患于未然, 对外沟通和营销办公室已用起了社交网络监控软件 ,了解社交网站上师生谈论的关于学校的一切内容。 若社交网络上发布的涉及该校的内容到了需要采取行动的地步,学校会依据该校制定的社交媒体规定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深思熟虑后再发言。尽快回应争议虽然重要,但若校长的回应声明考虑欠妥,只会火上浇油让事情变糟。
国外某大学校长曾指出: “立即对事件做出回应很容易犯错或者忽略一些细节问题。 一份极快拟好的、听起来毫无逻辑的声明,只会激起公众更大的争议声,让你渐渐失去对事情的掌控,让你失去为自己辩解的机会。 ”
也就是说,学校的回应,既要有速度,还得有内容。
避免过度思考。铺垫过长、太过深奥的回答往往不适用于被社交媒体引领的当下。“简单、明确和直接是非常重要的。”国外某 大学校长建议说。
避免重点失焦。国外另一所知名大学校长指出,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争议事件可能与更大的社会问题相关联,但校长应将重点放在与学校相关的人和事上。
该校长认为,“把争议点扩大到更广的领域是极不明智的。 校长应该考虑的是事件本身的事实和学校的需求。 ”
一流的大学,还应有成熟的危机应对机制,以维持学校声誉。
对于国内大学来说,不少高校由于制度上的缺失,当学校出现舆论危机时,不及时或者不恰当的处理,往往让其丧失了解决危机的最好时机。
另外,当高校处理好当下的舆论危机时,还应明白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公关就此结束了。
高校真正脱离危机舆论的漩涡,还包括及时恢复自身受损的形象和声誉。
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部网站、新浪微博、麦可思研究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大高校期刊负面清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