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网上购买商品被骗了怎么办?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但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违法犯罪行为也由此滋生首都网警教过大家很多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如果遇到网络诈骗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办千万不要去网上搜这几句话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求助网络但是,搜了这几句话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碰到新的问题——骗上加骗“黑客”来了假报警受案中心来了以上这些“李鬼”的目的,都是为了抓住受害人被骗后想急切追回损失的心理,以“保证金”、“将钱转入安全账户”等名义实施诈骗,甚至用威胁恐吓等手段榨取受害人的钱财,让本就被骗的受害人雪上加霜。那么,被骗后应该怎么做?请仔细看下面的内容  及时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据材料(具体网址、屏幕截图、聊天记录等),到您的属地公安机关(或拨打110)咨询、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及《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警徽属于警用标志,为人民警察专用,社交平台上的个人和组织不得使用警徽作为头像。所以,请大家记住:1报警立案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凡是需要把钱打入安全账号的“网警”均是冒充警察的骗子;2凡是通过微信和QQ等方式发送“警官证”的都是假的,涉嫌诈骗;3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索要“保证金”时,都要保持警惕,不随意转账汇款;4报警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信网站、社交应用上随意搜到的“网警”,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前往当地派出所报警。来源:首都网警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女性都是年复一年的减肥,在这条路上可谓是艰辛不断,本人也没有逃得过这一劫,下面就来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之前也有用过很多的减肥瘦身的产品,刚开始是用一些什么辣椒油之类的涂的,经历过的人都懂,涂的地方火辣辣的疼,结果可想而之,失败了。刘女士在手机上的看到一则减肥广告“月瘦30斤不反弹,”引起了她的注意。然后加了广告上的微信,对方先是介绍她们机构,而后推荐了一个在搞活动的套餐,说只需要299就可以帮我减30斤,刚开始不太相信,但给我看了好多减肥成功的案例,看着变美的大家,确实想试一试,便交钱买了。 收到产品后,按照要求使用,用了三天,说我脂肪铜低,导致脂肪排不出,要想瘦必须要调理身体,并且给我搭配了一个方案,问我接不接受,因为一直想瘦,就答应了,要我交8135的调理费用,并且安排个营养师来指导使用,收到货后营养师也联系到我,要求严格按照使用方法使用,用了五天,说调理好了,后面要减重,要我交12689的溶脂费用,收到后用了十天,说要买16598的排脂产品。并且表示排完脂肪后就可以明显感觉到效果了,等这次产品用了十天,又说要购买18956的巩固产品,这样后面怎么吃都不会胖了,但是这几次吃的产品也没瘦下来,这时候我感觉被骗了,然后上网查了一下,才明白,所谓的瘦身减肥其实是个陷阱。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冷静!1:及时止损停止使用产品,不要去质问对方是否是套路,以免打草惊蛇2:保存好聊天记录、通话记录,转账记录3:快递单号和产品图片要及时留存4:通过相关部门投诉,或者寻求专业人士帮你维权挽回损失。遇到类似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关注留言,作者也会认真回复,助力大家挽回损失!
编者按谈起电信网络诈骗,每个人都深恶痛绝,如果你缺乏防备心,就有可能掉进骗子的圈套。按说,被骗子骗过一次,应该有所警觉,但也有群众因为急于追回被骗的钱而在网络上再次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近日,阿坝州的谢女士遭遇“杀猪盘”被骗20万元。谢女士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报警,而是在网络上寻求“帮助”,结果又遭遇冒充公安机关诈骗,被骗10万元。无独有偶,泸州小顾、达州李先生被骗后也都没有选择报警,也是在网络上寻求帮助,结果也遭遇二次诈骗……案例一:“全国性网警”9月22日,阿坝州谢女士在网上认识了一个自称在京东商城上班的白领,半个月来对方对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谢女士很快便坠入爱河,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男友”每天都会和谢女士微信语音聊天4、5个小时,聊天过程中“男友”表示自己是京东商城的运营部人员,具有在“京东内部商城”投资赚钱的资格,并邀请谢女士一起赚钱。随后谢女士通过扫描“男友”发来的二维码进入“京东内部商城”。在与商城客服联系后,谢女士投资4.8万元,一天后,对方连本带息返还给了谢女士。第二天“男友”告诉谢女士投资20万会有额外5万元的奖励,谢女士再次转账20万元。之后发现这笔钱无法提现,而此时“男友”还在向谢女士推荐“投资200万奖励50万”的活动信息。10月12日,在好友的提醒下,谢女士才发现上当受骗。之后,她不是第一时间选择报警,而是在手机浏览器上搜索“京东内部商城是否是骗局”,随即在搜索页面弹出了一个“12450反诈中心”的链接,页面上写着“网上被骗法律维权咨询”。谢女士点击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对方自称是全国反诈中心民警,并给受害人发了警官证照片,谢女士将之前被电信诈骗的经过完整向“网上民警”讲述后,“网上民警”称可以帮谢女士进行紧急止付。“网上民警”表示:因被骗金额过大,需要谢女士转账10万元到指定的银行卡内作为担保才能进行止付。于是谢女士按照指示将10万元转给了“网上民警”提供的银行卡中。后“网上民警”又以各种理由要她继续转款,谢女士才发现再次被骗。案例二:“反诈中心张警官”10月25日,达州市民李先生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位自称“陈娇娇”的网友,这位小姐姐美丽又善良,温柔又体贴,相处一段时间后,“陈娇娇”称自己在网上投资赚了不少钱,李先生便在对方的指导下在某手机APP上投资,后因不能提现被骗25000元。被骗之后,李先生非常郁闷,一直想把被骗的钱追回来。但是他没有选择拨打110报警,而在网络上搜索“如何才能将被骗资金追回”。通过搜索,李先生找到了一个名叫“网络备案QQ群(备案一区)”的QQ群。加入之后,李先生在群里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过,群里有一个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张警官”的人联系称可以帮他追回被骗资金。其实这个群里面除了李先生,其他的都是骗子!为了博取李先生的信任,他们在群里相互演戏。同时,“张警官”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还告诉了李先生自己的警号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这让李先生对“张警官”深信不疑。随后,在“张警官”的指示下,李先生将自己向骗子转账的账号、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信息提交给了“张警官”。过了一会,“张警官”称已经帮李先生将骗子的银行卡账户进行了冻结并且已经受案。但需要李先生转入一笔备案所需要的“备查金”到指定账户才能办理。备案完毕后,这笔“备查金”会全额退还。为追回之前被骗走的钱,李先生便立即按照对方指示将19802元转进了对方提供的账户中。过了几个小时,李某再去联系“张警官”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踢出了群,再次被骗。案例三:“网络巡查刘警官”11月7日,泸州居民小顾在网上看到有人高价收购QQ炫舞游戏账号,随即联系对方。对方要求小顾将游戏账号挂到指定平台,之后对方便发来一张3000元的付款截图,告知小顾已经拍下并付款。但小顾登录平台却发现无法提现,联系客服后被告知需要充值同等金额验证账户,小顾在充值3000元后发现无法提现也无法联系到客服,才醒悟被骗。然而小顾被骗后也是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在网上搜索“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办?”。随即,浏览器上弹出了一个小窗口,小顾通过小窗口上面的联系方式,进了一个“网络巡查小组08”的QQ群。在群里,一位自称“网络巡查刘警官”的人接待了他,并告知小顾被骗的3000元可以马上追回。“刘警官”还称,小顾目前的个人账号已被骗子知晓,账户已经不安全,现在需要小顾将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余额转入“安全账户”进行保护。小顾看到“刘警官”出示了“工作证”,便相信了对方,随后将卡内的7000余元转入“刘警官”指定的账户,而钱刚一转出,对方就将其拉黑删除,小顾这才发现自己又被骗了,随后到派出所报警。那么当我们遭遇诈骗后,应该怎么办呢?不要慌张牢记以下知识点熊猫反诈敲黑板时间如果您不幸遭遇电诈1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发现自己被骗后,首先要保持理智,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怒和焦虑而陷入恐慌,拖延了最佳报警时间。要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很有可能错过最佳侦查时间和紧急止付时间。2保留证据、交与警方哪怕被骗后气愤难忍,也不要在恼羞成怒中拉黑/删除被害人的相关信息及相关聊天/转账记录!!!保留好关键证据。3相信警方,如实上报有的受害人会因为受到网络诈骗而感到懊恼和羞愧等,以至于报案时对案件事实有所隐瞒。这将会给公安机关破案增加难度,为了尽快抓住犯罪嫌疑人挽回损失,请及时报案,并向办案民警如实反映案件情况。4警惕“二次诈骗”请通过电话拨打110等正规报警渠道报警,不要相信网上所谓的“网警”“律师”“黑客”等,真正的民警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办理案件,更不会以各种理由要群众转账汇款。对于自称能帮助追回损失的“黑客”、公司,均为诈骗,不要相信对方的任何话术,避免二次被骗。因此大家遇到诈骗千万不要在网上搜索不明真伪的“反诈中心”或“网警”以免病急乱投医被不法分子利用再次上当受骗来源:熊猫反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购被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