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费‎在‎打击非法代理维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315关注|马上消费提示您: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远离非法代理维权_南方plus_南方+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相继出台多项措施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然而,不少违法犯罪分子依然打着“代理维权”的旗号,通过组织、指挥部分消费者向监管机构进行恶意投诉,或是向金融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我国金融市场秩序。对此,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示大家,作为金融消费者要深刻认识非法代理维权的危害,同时也要远离非法代理维权活动。非法代理维权对消费者有哪些危害呢?一是虚假承诺、伪造证据等不法手段阻碍消费者正常维权。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冒充监管部门、法律工作者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取信任,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逃废债务、修复征信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后,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有效沟通,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二是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暗藏集资诈骗风险。“代理维权”以“维权”之名行“牟利”之实,如鼓动保险消费者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并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退保后还会诱导消费者“退旧买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甚至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此外,消费者如受蒙骗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不仅丧失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消费者一定要对此类不法行为提高警惕。三是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信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个人信息泄露后患无穷,可能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更要注意防范诈骗分子以“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说辞骗取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的风险。面对非法代理维权,消费者应该怎样做呢?一是准确识别非法代理维权诈骗手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利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网购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渠道招揽生意,宣称可代理办理全额退保、全额返息、删除不良征信记录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做抵押,以达到其收取高额手续费、套取资金、转购非法理财产品的目的。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捏造事实,向监管部门提起投诉,阻止消费者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开展有效沟通,并以缠诉闹访等手段进行施压达到其诉求。二是了解金融产品信息。金融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资金融通便利或有偿风险保障,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金融消费理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障个人资金安全。通过正规渠道正确了解融资成本、保险责任、除外责任、退保等重要产品信息,提升金融素养。三是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消费者对于“代理维权”勿轻信勿传播,要警惕参与“代理维权”将面临失去正常的金融业务保障、个人征信受损、敏感信息泄露、资金遭受诈骗等风险隐患。如涉及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非法行为,构成欺诈,将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最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记远离非法代理维权!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您已点过打开南方+阅读全文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反垄断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