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你们认识叫梁安娜简介的吗 我想找她 19到20岁?

哎,看完了,有点辛酸。虽然我只是一个影视圈的该溜子,毕竟还想在圈子里混,所以我很少回答电影的方面的问题。但观影过程挺幸运也挺愉快的,跟朋友看的还是首映礼专场见主创的那种,再加上有好朋友也参与了拍摄制作,所以对《孤注一掷》,还是想说点自己的拙见。为什么会辛酸呢?以下内容有些长,并且包含大量剧透内容,如果对这部电影还有着较高期待,或者说电影里有你喜欢的卡司明星,建议立刻划走本回答,有兴趣的话可以等看完电影再回来看。我将尽量从一个电影编剧的角度,客观的来评价一下我看到的《孤注一掷》。1、电影好看吗?满分100分,如果你是抱着观看一个带有犯罪、动作元素的商业类型片去的话,我只能给45到65的分数,勉强在及格线上徘徊。但如果你是抱着观看一个猎奇事件,和反诈宣传的类型片去的话,我能给75到90的分数。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两三句话就能说完:张艺兴饰演的潘升,和金晨饰演的梁安娜,因为不同方式被骗到了东南亚,二人为了完成业绩恢复自由不得已开始电信诈骗,骗光了王大陆饰演的阿天的全部财产导致其自杀;后梁安娜侥幸逃跑回到国内作为污点证人协助警方,与潘升里应外合端掉诈骗团伙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导演也用了大概两个小时才全部讲完,所以它的内容配比基本是这样的:A、潘升+梁安娜+阿天的被骗展示
40%这里包括潘升和梁安娜是如何被不同的人骗到东南亚,从抗拒、被打到默认、接受,最后二人被迫合力诈骗阿天,导致其一步一步陷入深渊家破人亡的过程,这部分占据了影片的前半段。B、梁安娜逃出生天后,与警方摧毁诈骗团伙的故事
25%这部分出现在影片的后半段+结局,常规式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尾。C、反诈宣传剧情 25%这部分以穿插的形式分布在每个情节,以刑侦支队赵队长的说教和破案为主。D、诈骗团伙诈骗、打人、迫害狗推的过程 10%这部分就是官方在某音上一直宣发的内容,但在影片中的实际占比就这么多。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王传君饰演的陆秉坤,也就是诈骗团伙的经理,整个电影好像就开了两枪,如果我记错了,最多也不超过3枪。这两枪一枪是鸣枪示警,一枪是打死一个苟延残喘的狗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看完电影说自己被一个反诈的电影诈骗了,因为他们想看到的是那10%,但到最后看的最多的却是那40%。但我说这事儿不是在黑片方,至于为什么暴力情节这么少,我们后面再说。2、电影好在哪里这个分两点说。首先是导演对气氛的把控特别好,尤其是在开场不久,潘升被骗到基地里对诈骗团伙氛围的展示(一统江山),接着转到狗推荒芜杂乱的宿舍;包括中期对阿天被骗的感情渲染,都让观众很有代入感,只要你可以代入人物,那你可以很好的沉浸在电影剧情里面。但问题也不是没有,虽然气氛很好,但潘升+梁安娜+阿天的主人公转换,会让观众在前半段有明显的割裂感,我很多朋友看完电影后都跟我说了这件事,就是有点分不清主角了。你以为主角是张艺兴,突然转到了金晨;你以为主角换成了金晨,突然又变成了王大陆的故事。还有一点就是,导演使用了大量的叙事蒙太奇,这里给普通观众解释一下什么叫叙事蒙太奇,这玩意简单来说就是快速的场景变换+画面剪切,在短时间内交代大量信息的同时,加快电影节奏。一般的电影整场下来也就用1次到2次,但《孤注一掷》几乎在讲述每个主人公被骗经历的时候要使用一次。这就导致在叙事上有点碎片化,观众沉浸在大量的快节奏剧情里,从而梳理不出来一个连贯的剧情,这个问题直到梁安娜逃跑之后才好一些,这里我分析可能是跟三个主人公的切换有关系,同时也跟刚才说的暴力情节有关系,我们同样放到后面再说。另外一点就是,演员全员演技在线,没有一个人会有让人跳戏的感觉,我看的时候觉得金晨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但马上就调整过来了,这也跟梁安娜这个角色的剧情安排有关系,不用过多纠结。无论是张艺兴诠释的有点憨但又十分正义的潘升,还是说王传君的陆秉坤,都让人非常的有代入感。王传君在角色阐述的时候说,他参考了一种动物:“吃饱了的秃鹫”,他就站在那些狗推边上晃,看这些饥饿的人疯狂的骗食着受害者的钱,他说的时候我想了一下那个画面,荒野上,一只吃饱了的秃鹫看着一堆土狗啃食着腐烂斑马的尸体,很有代入感。但你要说让我最觉得NB的,还是阿天妈妈的饰演者邓萃雯。她戏一点都不多,但她真的,用脑袋砰砰撞门的那一刻,真的把就是那种,对染上赌瘾的儿子,那种失望,愤怒,绝望,心疼,悲伤,不相信全函在眼神里了,反正对于演员演技这一块,我个人是很好满足的,能看到哪怕这一丢丢精彩的表演,我是觉得票钱没白花(虽然也没花钱)。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角儿要大于看戏的观众,那我还是推荐你走进电影院的,毕竟国产电影总有那么一两个演员在某一两场戏窜出来的那一两句台词让人脚趾扣缝(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么),像这种全员演技在线的电影说实话,不多了。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说的这种情况,就是我刚说的文不对题的情况,也就是普通观众心中的疑惑和愤怒:为什么你某音上的情节和你电影里的内容不一样,你的承诺呢?你的诈骗呢?这里我要给片方和主创洗一下了,那我也就不得不提每当我们聊到缺斤少两,或者意犹未尽的影视剧时,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审查问题。其实有的观众啊,你们对于影视剧审查的理解太浅了。你们对审查的理解,基本处于:“我是听别人说的”、“我是从网上看到的”、“我有个朋友是影视圈他说的”,这样的几种状态。其实真正的审查,要比你想象和认知的要复杂和麻烦的多的多得多。像我这种但凡项目立项就要和审查打交道选手,审查这种事,只有当你经历过一回,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就像求佛一样,你写了个剧本,拍了个片儿,你拿到局里,局里给你打回来了,你问:我这个哪里有问题啊?然后局里会跟你说:小伙子,天机不可泄露。哪里有问题,那自己你拍的电影自己写的剧本,自己还不知道吗?回机房慢慢悟吧。很多人都以为审查就像你上班的规章制度一样,上面明确的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实际上的审查,能不能立项能不能拿到龙标(就是公映许可)基本全看造化。你修为练到了,那《南方车站的聚会》,对吧,照样能在电影院看到。那修为没到的,《隐入尘烟》,公映了照样给你拿下来。所以,天机不可泄露,慢慢悟吧。不说别的,就光这两条:影视作品不易过分展现血腥、暴力等画面;以及,影视作品里不允许出现犯罪实施的具体过程;就这两条在这一摆,前一条你想在《孤注一掷》里看到缅北那些真实的什么泡水牢,噶腰子,用DP;女狗推什么QJ,LJ,你放弃吧,你想看就去看纪录片就行。后一条你想在电影里看到陆秉坤电诈的具体方式,详细话术,怎么起的杀猪盘,怎么培养的大货,你放弃吧,能告诉你个字幕组都算是开恩了。这就是为什么,短视频平台你看到的,那些反派非常帅气诈骗,训话,打人,拿来做宣发的物料,到正片里你一个看不着。相信我,导演比谁都想让你看到这些画面,你想他费劲巴拉拍出来回头正片里一个不放那不有病吗?但没办法,真没办法,电击棍、揪耳朵、打断腿、拔手指甲这些东西能放出来给你看,也就说明这是片方能给观众“暴力”展示的极限了。如果主创团队真的像你们说的用审核当借口拿个半成品出来摆烂,那你就会看到陆秉坤抄着自己的皮带端着一盆凉水满园区追没完成业绩的狗托,一边追一边大喊:看我不把你们的屁股揍开花!我这么说你是不是突然觉得拔手指甲挺精彩了?这我还只是跟你说的显性的条文,那些隐性的条文,因材施教,一个片子一个样子。14年我认识的一位导演老师把自己拍的片子拿去送审,同样是棍子打人的剧情,审核发回来的意见是:打人可以,但棍子上不能有钉子。于是乎,后期连夜修改,就为了P掉棍子上的钉子。你看,这就是修为没够,你说我都要打人了,那被打的还在乎棍子上有没有钉子?所以我分析,大概率是因为审查问题,有些已经拍出来的东西没办法展现,这就导致了预期的暴力情节和画面大幅度减少,以及不能展现犯罪的具体过程,只能用叙事蒙太奇拉快节奏,避重就轻,重点强调受害者被骗的情节,而淡化犯罪者诈骗的情节,于是就出现了那40%的剧情配比,让一个对抗诈骗团伙的商业犯罪动作片,变成了一个反诈宣传片。纵使药神这种神作,黄毛从海关出来的时候,为了审查,也只能被卡车撞死。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要问:啊这都3202年了,什么叫影视作品里不允许出现犯罪实施的具体过程,这是怕我学是咋的?没错,就是怕你学。这事儿的起因应该是小孩儿看动画片模仿然后出事儿造的孽,然后《搏击俱乐部》结尾就给人抓进去了,保不齐呢对不对?这也就是开篇为什么,我说,有点辛酸,因为如果你真的能从创作层面去看这个电影的话,你是可以感受到主创团队在努力的。采访导演时申导也说,他不想让这个片子,成为一个说教片,我也能感受到他们非常努力的在类型片和主旋律之间找平衡点,从而试图去满足观众最想看到,也是最希望看到的东西,毕竟现在观众被搞得主旋律电影PTSD,我身边大哥看电影的时候,看到又出现了开大会搞行动的镜头,直接叹了一口气,其实我挺难过的,我看了很多回答和很多评论,在普通观众眼里,这最终还是变成了一个说教片。有些答主其实说的挺对的,拿着最好的食材,炒了一盘普通的菜,但没办法,真的没办法,不是不想好好炒,是菜单只能让你这么炒。谁又不想让大家伙看到被打的半死不活的狗托,抱着苟延残喘的身躯跟老板斗智斗勇最后反杀诈骗集团的爽剧呢?可真的不好意思,在村里看电影,解决问题的最后只能是JC,主人公想破案,要么他也是JC,要么就只能给JC提供帮助提供线索,你们回忆回忆是不是差不多都是这个路数,这也是审查的一部分。4、那,这部电影值得去看吗?哎,怎么说呢。站在主题的角度上,我还是希望大家伙买票去看的。如果说,你想看一个比较精彩的故事,想得到一份意义,可以提醒你,或者让你提醒你的亲朋好友,去避免电诈的风险,那这部电影是值得一看的。但如果说,你想得到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狗托以一当十杀穿缅北逃回国内,那你还是等线上吧。不知道片方能不能看到我这个回答,我这么说你们也别骂我,我真的已经尽力做到客观了。至于其他的小情节,比如:阿才为什么放梁安娜走;陆秉坤在挨一刀后为什么原谅阿才;以及陆秉坤为什么最后尝试洗白这种小问题,其实有很有趣,有人想看的话我会写点我的理解,没人看的话就先放这算了。5、说点题外话其实最近,我也在搞有关电诈的电影故事。取材的时候,我翻了很多新闻,有一件事特别不理解,就是这些狗托骗子,做这个到底是为什么,真的是为了赚钱吗?于是,我用我的备用手机,下了几个美国的APP(哎美国)。然后我在Blue Bird上开始加非常明显的,用色情引流的骗子电报,想用真诚的交流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这里普及一个反诈知识,如果你在小蓝鸟上被这种信息吸引,加了骗子的电报诱导你下载一个APP,那套路基本上是裸聊+爆通讯录。骗子先会用录好的美女视频跟你裸聊,然后再录下你丢闪进点压枪扫射的视频,勒索你如果不给钱,就把视频发给你通讯录的朋友们,欣赏一下你的突破,让你社死。其实这已经不是诈骗了,这算是明摆着的敲诈了。但就这么明显的骗局,每天还会有很多人上当。所以还是提醒大家,半夜少上网,防止下半身思考问题。我知道他的骗术,所以我还是很谨慎的,哪怕我的备用手机通讯录里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卡都没有,我还是怕这些人给我掏个什么高科技出来,打我个措手不及。我先后加了22个骗子,再开门见山提出我的问题后,有22个都让我直接滚;当我加到第23个的时候,这个人应该不是狗托,从聊天的气质上能感觉到,他应该是个领导,起码是个小组长,因为他并没有像其他狗托那样急功近利,反而真的跟我慢慢的聊了起来。他不在缅甸,他在迪拜,从跟他的对话我了解到,他做这行除了个人因素,还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甚至还有一点点ZZ因素,但有一点让我很意外,他提到一个词:认同感。他告诉我,原来他在村里当码农的时候,先后去了6个公司做项目,项目做成后无一例外的被领导抢了功劳。当他去找领导理论的时候,得到了那句亘古名言:You don't do,Anyone can do。然后他就跑了,带着气跑了,一开始的时候他的确也是有负罪感的,但后来他告诉我,那里的“同事”们,真的会因为你“开单”出“业绩”而发自内心的祝福你,讨好你,向你学习;老板也会真金白银的奖励,并拍着你的肩膀说,公司真的不能没有你。那一瞬间,他觉得他逐渐稳固了自己不安的心,也开始质疑有些事儿到底有没有是非对错。直到后来他彻底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十分惊喜,因为从创作的角度出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深思的人物形象,但我还是要声明,我依然反对电诈,我只是好奇他经历过什么让他变成了这个样子。所以,当我电影看到潘升和梁安娜骗光了阿天所有的钱,阿天躺在救护车里昏迷不醒,陆秉坤带人在另外一边撒钱开香槟,我突然就想到了这个哥们,这是不是就是他口中的认同感呢?真的会有潘升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还能坚守住心中的正义,坚持回国吗?这是人性的问题,我不敢,也不想去剖析。但电影里说,能,那就能。我也希望这位骗子老哥,有一天能幡然醒悟,金盆洗手。可是电影里有句台词,说“人有两颗心,一颗叫贪心,一颗叫不甘心。”贪心贪的肯定是钱,但不甘心,可能还有别的吧。我是风铃,我去放羊了。我不删评论,但大伙悠着点。关注我,一起思考。
最近《孤注一掷》很火,上映8天票房就破了20亿。经朋友推荐,小编周六也去看了下,拍得确实不错,情节很吸引人,看后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平静。缅北诈骗集团这颗毒瘤真是害人不浅,只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警惕,同时,也为那些受害者的不幸感到心痛。周日和某测试大佬约饭的时候,小编聊起了这部电影。没想到因为这部电影,还引起了大佬和他女朋友之间的不愉快。后来在小编的帮助下,大佬和女朋友和好了,出于感谢,大佬同意小编把谈话分享出来,唯一的要求是,不能透露他和他女朋友的身份。以下是小编和大佬的谈话回忆录,由于当时没有录音,是事后回忆,所以难免会有所纰漏。正文如下:小编:昨天去看了王传君主演的《孤注一掷》,真的很不错,推荐一下哈。大佬:你不说这电影还好,你一说,我这一肚子的气。小编:咋了?大佬:周五下班后,我和女朋友一起去看了《孤注一掷》。就因为这部电影,我们吵架了。小编:什么情况啊?你都做了什么?大佬:没做什么啊。我就表达了一些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小编:详细说说。大佬: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关注过不少缅北电信诈骗的事。后来听说这部电影是根据上万起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就想着带女朋友去看看。避免她上当受骗。你知道的,她人很单纯,容易轻信。小编:听你之前说过。但这不挺好的嘛。而且你提前做了工作,也方便你们看完后交流啊。大佬:问题是,这电影bug太多,但凡找个懂点测试的实习生来审剧本,都不至于这样。小编:……大佬:怎么了?小编:你和女朋友聊测试了?大佬:没有。我哪有这么无趣?就是这部电影里好多情节都不合理,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小编:电影嘛,有些艺术夸张也是正常的啊。大佬:可能是因为女朋友太容易轻信了。她看完后居然说,“没想到王传君是这样的人,亏我之前还挺支持他的。”我就对她说,“人家那是在演戏,演员和角色没半点关系。”你说我这么说有错吗?小编:错是没错。但她可能仅仅是表达一下情绪而已。而且王传君演的陆经理确实像啊,有种本色出演的感觉。就因为这你们就吵架了?大佬:那倒没有。关键是,她居然觉得这电影里演的都是真的,还同情起梁安娜,甚至觉得她是破获诈骗集团的最大功臣。这我就受不了了。小编:可她确实挺可怜的啊,有个不靠谱的妈,在诈骗集团那里也受尽了折磨,而且最后能够破获,确实也有她的功劳啊。大佬:你要说其他人可怜也就算了。她明知道这个诈骗集团有问题,还和他们合作。至于有个不靠谱的妈,这也不是她投靠诈骗集团的理由。这是三观不正啊!至于说她是最大功臣,那就更呵呵了。也就电影会这么演,现实中根本不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小编: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能沟通的时候,可以委婉一点。大佬:然后,我就没有忍住,一路上,一条条的给这电影找bug。小编:好吧……那你都找了哪些bug?大佬:比如说,最后的结局(中外警方联合破获诈骗集团)就不可能发生。这可是诈骗集团汇集地,都是地方独立武装,战乱的地方。政府军都管不了的,我国警方更是没有执法权,怎么可能去联合执法?现实中也是这样。再比如,阿才放走安娜,就很扯。二号人物良心发现?他有这良心,能去搞诈骗?能混到那个位置?……(此处省略若干字)……(听大佬吐槽了几十分钟,开始有点理解他女朋友当时的心情了)小编:好了好了,大佬,知道你找bug厉害。先不说bug了,那后来呢?大佬:后来她就不理我了。晚上给她发“晚安”也没回我。今天给她电话,居然不接。不接就不接呗。给她惯的。小编:别啊。就因为一部电影的事,影响两人的感情,何必呢?那你到底想不想和她好啊?大佬:肯定想和她好啊!要不你帮忙说说?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小编:好吧。我试试看吧。后记:后来在小编的斡旋下,他俩很快就和好了。其实那天闹完后,双方都有后悔的意思,只是放不下脸来。最后,小编还是要啰唆下:社会上的骗子很多,记得装反诈App,大家还是要记得当心,不要因为贪心而因小失大。情侣之间有点分歧是正常的,但要注意沟通技巧,另外,也不要有隔夜仇,有什么事,说开就好。
本文纪念我一位好兄弟,我曾经的好战友,原徐州反诈中心主任张乘豪。我是2002年8月加入警队的,2004年4月我们一批10多人被调至了徐州刑警支队,那一天我认识了张乘豪。我们是同一年生人,碰巧他高中的同位,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因此我们也成了好朋友。我们并不在一个大队,我在命案大队,他在打拐大队,说是不在一个大队,但是实际上有了命案,我们经常一起出现场,2000年初,刑事科学技术并不像现在这么先进,2004年绝大部分市的刑警支队甚至连DNA室都没有,所以排查是每个民警的基本功,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而张乘豪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热心的他,经常向我传授一些经验,我们的友谊就是在一次次排查中积累了起来。2006年因为考研我离开了警队,而张乘豪依然奋战在刑警战线上,后来我在苏州定居,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每年都会电话联系一下,过年一起吃个饭呗,但往往都是约好了,而又爽约了,十多年的时间里,能过年一起吃饭的次数在我印象中也就两次,反而在苏州见过多次,但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后来因为电信诈骗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地纷纷成立反诈中心,张乘豪被任命为徐州反诈中心主任。2016年的时候,我听过去的同事说了一个段子,张乘豪到海南儋州出差抓电信诈骗嫌疑人,本来计划是半个月,后来变成一个月,再后来变成三个月,最后在儋州呆了整整八个月,期间他给领导请假想回家一趟,发了条短信,内容很简单:妻子想老公,孩子想爹。结果支队领导过了几天把他爱人和孩子送到了海南儋州,一说起这个段子,我们这些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有一次我还打趣他耐不住寂寞,他嘿嘿一笑,主要是一走半年,老婆有怨言。2020年以来,张乘豪牵头组织打掉各类诈骗团伙1500余个、破获本地电诈案件344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0余名、返还群众被骗资金1亿余元、有效干预劝阻潜在受害人200万余人次、直接拦截汇款7000余万元。此外总结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技战法,被公安部全国推广,授课。2021年12月18日,我的好兄弟张乘豪在南京出差期间突然就离开了我们。第二天我接到过去战友的通告,当时在大连出差的我整个人懵掉了,立刻推掉了手里的所有工作,乘最近的一班飞机赶回徐州,只为送我这位好兄弟。在徐州刑警支队,我观看了正在制作的视频张乘豪生命最后的72小时,当看到张乘豪12月16日凌晨3点多,孤单单的一个人在反诈中心的大厅内冲泡方便面时,我再也止不住泪水。他不知道37个小时后他将再次出发前往外地,他不知道48小时后,他的生命将永远定格在2021年12月18日凌晨4点,他甚至没能留下一句遗言,就这样牺牲在他乡。我经常想如果生命还有48小时,我会干什么,我会拥抱一下我的爱人孩子,我会给年老的父母再做一次饭,会写一封离世感言,但是没有一个牺牲的警察能够完成我这些想法……也包括我的兄弟们!我参加了送别的追悼会,公安部刑侦局、江苏省公安厅均派员参加,授予他极高的荣誉。他是独生子,作为第一代计划生育的单子女家庭,他的父亲已是白发苍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我们无法替他们分担,而两个女儿,其中一个还不到两岁,甚至连父亲是什么都没有记忆,就永远的失去了父亲……我一直认为在缅北从事电诈的犯罪分子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国家从2007年打击电信诈骗至今已经过去16年,电信诈骗案件已经占比全国刑事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各级公安机关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反诈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去,不知道这16年间有多少公安干警牺牲在这场战斗中,可以说每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都接到过反诈宣传单,反诈短信,但为什么时至今日形势依旧严峻,被骗人数居高不下,被骗金额数以万亿计算。当你们同情所谓被骗到缅北的那批人的时候,我可以说他们绝不无辜。因为早在几年前,各地纷纷开展劝返在缅北人员的行动,甚至不惜采取注销户口的极端办法,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明知故犯。很多流落在缅北的国人,因为注销了户口,根本无法回国,因此编造出了所谓的被骗至缅北的谎言,这样的人不值得去同情。以今日中国的社会面治安形势,各地星罗密布的防控探头,国境线上的红外线热感应,还没有一个恐怖组织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一个个中国人悄无声息的偷运到缅北去,所以目前在缅北从事电信诈骗的人员可以说绝没有一个是无辜人员。你们见过被骗1660的吗?你们见过被骗1430万的吗?你们见过被骗1240万的吗?我见过,这三个被骗的,第一个是某市政府某局的出纳会计,她在被骗前一个月刚参加过反诈培训;第二个家族企业老板娘,美国常青藤名校双硕士学位;第三个某矿私企老板,亿万家资,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从15岁就出来做生意。电诈的话术本你看过吗?我看过,最短三天最长七天足够杀猪,不论你们学历智商情商都在线,但是你们无法像圣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不了贪心和不甘心,在专业电诈骗子眼里都一样,都是猪!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就像吸毒一样,只有零和一的关系。希望这部影片能够成为中国反诈事业的里程碑,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愿英雄不朽,愿天下无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安娜简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