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emu软件物流仿真模拟实验内容的作业管理器的作业员的日志怎么生成?

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1
数字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在电气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更新的数字技术来实现量化控制生产因素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发展了10年以后,于本世纪初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是21世纪的应用领域最宽广的技术之一。具体到矿山建设中,数字化技术体现在管理层面、工作技术自动化层面、安全控制层面等多个领域。管理层面主要是对矿山采掘成本的控制和对矿山产量的把握;工作技术层面可以使一些原先完全由人工完成的工作过程机械化,包含了自动化采掘、智能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输系统、自动化通风等多个领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动化优势,节约人工工作量;安全控制层面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包括了粉尘监测系统、危险气体监测系统、通风系统、矿压水压监控系统等技术关节,可以对矿山中威胁安全生产的技术节点进行综合控制,保障安全生产,保证矿山的稳定运行。
2数字化矿山安全建设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节点问题
2.1安全理念层面的主要矛盾
目前矿山分工进一步细致,不同基础部门的技术越来越复杂专业,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沟通也逐渐困难。安全管理部门从上世纪末期被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部门,经历了长期发展,管理技术的越来越专业使得安全管理人员仅仅把矿山的安全控制作为一个政绩目标,而不是威胁矿山安全和矿工生命安全的关键问题来对待。不同部门对安全建设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反差,生产一线认为安全是作业环境的人性化,管理部门认为安全是职工综合素质的体现,没有从矿山角度对安全生产进行整体的把握,缺乏整体意识。
2.2作业员工的素质问题
本段讨论的作业员工包括矿山生产第一线职工以及安全相关部门的主要一线员工如通风部门,安全监测部门的员工等。这些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建设安全生产矿山的必需,当前矿山的主要职工群体是上世纪90年代进入工作的人群,大多数人群对安全生产知识了解有所不足,安全意识不够高,如时常出现在矿工有危险气体的矿井穿化纤毛衣,是因为部分员工不知道矿井中危险气体在遇到化纤毛衣的静电后可能导致爆炸,在这些问题都成为安全生产的顽疾。
2.3装备与技术逐渐跟不上时代
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矿山的管理者为了压缩生产成本,放慢了技术更新和设备维护的速度,以提高矿山的效益和员工开支。在近两年煤矿产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更加剧了对技术成本的压缩。长期发展下来导致了部分安全生产装备落后,安全监控设备老化、技术跟不上时代,成为安全隐患。如送风机是矿井中的主要通风设备,这类设备往往更新较慢,服役过期后仍然可以运作,但是通风效率有所打折,忽视这个问题就可能导致矿井中危险气体的含量增加。
3数字化矿山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数字化矿山建设中采用了更新的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很多安全问题。但安全管理仍然要得到重视。
3.1坚持预想,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防患于未然
所谓预想,就是在没有发生安全问题的时候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环节进行前期的判断。把所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要点都想到,是安全建设的前期基础,如果发生了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就是预想工作没有完全做到位。数字化技术为矿山安全监测提供了更多数据化的结果,这些结果为安全隐患的预判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参考。
3.2坚持预教,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知识水平
预教,是指对主要生产在第一线的职工和监测部门等关键技术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的知识普及,提高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预教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来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在我国矿山几十年的发展中一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数字技术逐渐应用到矿山生产之中,同样数字技术也可以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供更加丰富更加理性的素材,使得职工对安全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安全技术关节的把握更加到位。如危险气体含量,由于职工无法感知,在安全中常常被职工忽视,仅仅由监测部门来控制,如果职工可以用数字化技术对这一指标进行检测,或者接受即时的安全生产指标,就可以有效避免大多数安全事故。
3.3坚持预测,有重点的把握即时的安全生产核心问题
预测是指针对矿山当前的各种安全指标对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重点关节进行提前判断,在传统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相应的数据和指标较少,预测更多依赖管理者和职工的经验,预测的结果参考价值也受到限制。而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矿山生产过程中之后,安全控制部门可以得到更多数据化的安全生产相关的指标,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节点进行预测就有了很大的参考价值。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当前矿山中的主要设备状态,安全指标、生产状况都可以即时在安全监控部门得到数据,对矿井中瓦斯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风速和通风机的运行状态、粉尘含量、电力开关状态等数百个监测节点进行控制,并可以及时反馈给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的职工,使得所有人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点重视起来,避免安全事故。
3.4坚持预警,保持长期对安全问题的理性
安全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稍微的懈怠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预警是指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安全讲座等活动来使所有作业人员保持对安全问题的警觉。预警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矿山生产人员长期保持安全生产的警觉和理性。在关键的时间和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定期的安全检测等都是预警常用的手法。
4结语
采矿业是一个高危的行业,深井采矿中的矿渣粉尘、空气易爆气体含量、潮湿环境等都是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隐患顽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矿山的安全控制办法已然过时,采用新技术新科学新管理手法的安全技术是人性化矿山建设的需求。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数字化技术也开始应用到矿山管理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安全矿山产业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2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煤矿信息化;战略;技术研究
数字化矿山和传统的矿山相比之下,其最大的不同便是数字化矿山具有一种新的矿山建设理念和独特的想法,数字化矿山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种类的矿山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样在如今多元化的经济全球的发展下,在虚拟与现实同步的技术下,数字化矿山可以把抽象化转变为数字化,实现矿山内部结构的可视化,再现矿山的挖掘过程。如今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矿山同样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条件,在数字化计算机的使用下,数字化矿山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进而对矿山的开采和地质构造做出评估,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矿山的危机,在资源的分析下,开采参数也就可以准确得知。可见,数字化信息化矿山给我国的矿山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数字化、信息化矿山建设的现状
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的市场压力,同样,站在煤矿发展的前沿,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排山倒海般逆袭而来,一些煤矿企业深刻的体会到了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对煤矿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就其重要性而言,虽然在已经达成共识,而在实际操作的方面仍然只注重硬件的投入,往往忽视了内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大量的计算机就这样被浪费在排版和打印文稿、通过网络传输月度报表和文字资料。针对这一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得知,计算机的应用意识、信息处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于网络运转和日常的经营管理更应该着重关注。
对于任何煤矿发展的企业来说,又或者是相对我们国家在煤矿资源快速发展而言,都必须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去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现代化的管理技巧。然而,信息化建设仅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参与实践过程,完善的具体规划、以矿山建设为出发点的执行标准,都是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矿山建设发展的关键。
二、数字化、信息化矿山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矿山一方面是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市场的多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煤矿高标准现代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利用现代化装备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发展的一个需要。
在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矿山建设管理的体系下,所有信息流以及数据源的采集、自动的分析和其所特有的控制系统的传输,都可以有效的实现全矿山的安全生产以及自动化数字化分析控制的准确性。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下,数字化、信息化矿山的建设同样是适应了市场化竞争的需求,既增强了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是煤炭企业转型跨越的极大需要。
就目前我国矿山建设的现状而言,一些煤矿企业在管理上的欠缺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总而言之,现代化的信息化矿山则更加要求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实现矿井生产指挥的井井有条,进而提高应急指挥能力。然而,生命是一个人、一个社会发展的源泉,煤矿建设无时无刻不在充满着危险性,数字化信息化的矿山建设则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实现了对矿山作业场所的实时监测监控和对有害气体超限的及时报警和断电过程。在操作系统上更是实时监测各生产环节设备的正常运行,规范操作流程,实现生产、运输、外运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行、统一指挥。
三、数字化矿山的实施战略
作为矿山企业信息化整体构想的数字矿山而言,一方面需要企业的多方位的努力,另一方面则需要研究咨询机构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对于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多方位思考,研究好数字矿山的实施策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方案。通常来说,规划就是对整个业务需求、管理需求进行全面的梳理,用科学的眼光设计出具有科学性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这就是要求了数字化信息化矿山建设必须要有的具体完善的整体规划。
同时,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知识面,区域,只会与世界高速发展的轨道脱离,每一天的信息都在更新,每一天都会有新的科学性知识,然而,这些信息存在一个天然共享性的特点,作为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矿山建设发展的一个前提则就要求了对信息的收集与集结,往往集成度越高,其功能性就越大。相对于数字矿山自身而言,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着重注意过程控制的集成、管理体系的集成、过程控制与管理系统的集成、数字矿山总体门户的集成。这就是所谓的关注集成。
四、数字化矿山信息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技术研究
在如今多方位的信息文化传播中,数字化矿山的信息化建设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上,数字化矿山信息化建设多方位的展示展示矿山所在的地理位置,地理图标,尽可能的把该矿山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及时的集成在信息平台上,为矿山调度指挥中心科学准确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一方面在建立视频检测系统的同时又要建立设备监测系统;另一方面对于矿山人员同样也要有一个定位考勤跟踪系统,通过这些方面的管理既保障了矿山人员的安全,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每个工作场所和每个工作区域矿山人员的分布情况,实时有效的掌握作业人员的数量,提供了安全保障。
数字化矿山信息建设应具有其所有的专业性、科学性,就环境和产量而言,必须要有一个监测系统作为保障,实现安全生产。然而,为了更有效的对数字化矿山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全面进行,建立智能喷雾降尘系统和综合通讯指挥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煤矿本身对信息化家属的迫切需求以及国家对煤矿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可想而知,我国的煤矿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信息化矿山的建设在煤矿的发展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数字化矿山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外综合自动化发展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的矿山行业同样也进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中,数字化矿山信息化建设给能源市场带来了活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两面性,随着数字化矿山信息化建设生产规模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便接踵而来。面临这一问题,国家希望通过应用高科技检测、监控、通讯来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的水平和管理效率。尽可能的用监测监控现场作业,特别是一些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尽可能的减少或者代替人力作业。提高效率,着重注重安全问题。
六、结语
在数字化矿山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极富挑战性与危险性,但面对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信息经济的多变性,更应该及时掌握大量的动态科学知识,以先进的科学矿山建设思想为核心,适应信息化工业革命的的发展的要求以及满足21世纪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要求。虽然目前我国的数字化矿山的信息建设的过程仍然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还不尽如人意,高危险的大量作业还未能完全得到保障,管理与监控方面还稍有欠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矿山的信息建设在经过大量的实践之后,通过利用当代已有的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大力发展矿山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达到资源共享实现高效化的管理、统计、分析、远程监控,必将克服重重障碍,有效地保障矿山发展的安全性,必然是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矿山建设发展的未来形势所在,数字化矿山的信息建设定将走向世界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王鹏.浅议煤矿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127-129.
[2]薛志刚.煤矿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山东煤炭科技,2013(3):276-277.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3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运用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47
0 引言
在煤矿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就是机电事故,因为煤矿矿区使用的设备往往都具有比较高的综合机械化程度,所以容易出现机电方面的零碎事故,例如人为操作失误、电击伤人、设备挤压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事故。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素质、机电监察力度不足、超负荷生产、机电设备超出使用年限、没有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等,都是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煤炭企业总体来说属于粗放型管理,运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用来对管理机电,可以将高科技手段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对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在设备管理和安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信息化和数字化为中心进行发展,框架为B/S结构,为煤炭企业的使用者、决策者以其安全管理权限为基础提供不同的企业数字化信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不仅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还可以与其他的模块集成起来,让企业充分的共享信息并且帮助其分清权责、清晰职责同时流畅地进行沟通,让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的同时损耗降低。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安全系数自然也提高了不少,操作人员不再承受着繁重的工作,最终也达到了本质安全这个目标。
2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煤矿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进行分析并且保存起来,最终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对设备进行管理保证其安全性。具体包括管理物料、设备台账等,并且需要进行设备维修、设备故障、设备资料等方面的管理,还要负责安全、人事、报表、系统维护、系统日志等模块的管理工作。在使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时候,煤矿企业实现了管理的数字化,从而数字化的进行决策支持、数字化的进行应用分析、生产过程和设备管理也实现了数字化。将OPC看做工业标准,对接口函数进行规范,利用煤炭企业的WEB实时系统来连接煤矿中各个类型的通讯设备。对于那些自动的图形拓扑、矢量图形等利用矢量图形数据拓扑系统对其进行绘制,然后成为生产监控图以及分析决策图,对煤矿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进行监控的时候发现机电设备有故障问题出现,可以发挥系统功能使其进行自动判断并且进行自我修复,以设备的实际效能指数为依据生成分析报告,让机电设备具有更好的维修和保养水平。
3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管理内容
煤炭企业在对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应用了以后,可以有效地管理物料,科学分类煤炭企业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编码,做好相应的入库工作和入库库存管理,统计好材料的价格、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并打印成相应的报表。管理工具的时候要将其借出操作和归还时间登记清晰。同时还要进行设备管理,首先进行设备分类,然后管理其相关的部件以及信息参数、使用情况、更换周期等,具体包括设备类型、设备技术参数、设备注油换油情况、设备部件更换等方面的管理。当设备出现了故障的时候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进行维修,然后记录下处理的步骤以及信息等,如果设备再次出现同样的故障的话就可以对上次的记录进行参考快速进行处理了。重要的是安全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要记录其安全隐患问题,并长期进行跟踪,对其处理情况进行了解,处罚那些处理不当的行为或者不够及时的问题。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将众多监控系统集成了起来,使定位矿井人员的系统、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监测顶板压力的系统以及瓦检员巡检管理系统集合成为了一个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从地面到井下,不管是环境还是人员都能全面的监控到,例如管理信号工的时候,有了信息化监控以后信号工电话联系车辆、手动进行岔道搬转的情况都成为了过去式,调度员在集控室内就可以将全部情况收入眼中,然后进行调度指挥,不仅控制了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压在工作人员身上的劳动强度也减轻了不少,发生的左右事情都能在地面指挥中心中得到准确地反映,为矿井的安全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机电设备运行的良好程度与煤矿生产的安全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利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可以使机电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机电设备的信息,保证设备故障诊断的效率,工作人员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机电设备运行的情况,及时处理故障,保障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秦峰.解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3(02):46-47.
[2]李春林.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J]. 科技与企业,2013(18):87.
[3]张习骞.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7):121-122.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4
【关键词】煤矿;数字化矿山;3D GIS;自动化;信息网络
1.引言
数字矿山是以矿井综合自动化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为原型,以矿井新型的高科技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在矿山范围内建立一个以三维坐标为主线,将矿山信息构建成一个矿山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数字模型,描述矿山中每一点的全部信息。按三维坐标组织,存储起来,形成海量数据和多种数据相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三维空间技术系统。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挖掘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矿山并提供有效、方便和直观的检索手段和显示手段。使有关人员都可以快速准确、充分和完整地了解及利用矿山各方面的信息。数字矿山就是一个矿山范围内的以三维坐标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信息框架,并在该框架内嵌入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的总称,通过数字化矿山系统可以直观了解整个矿山的安全生产信息监控系统,矿山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专业应用信息系统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专业的、合理的管理决策。
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煤矿数字矿山。一个层次是将数字矿山中的固有信息(即与空间位置直接有关的相对固定的信息,如地面地形、井下地质、开采方案、已完成井下工程等)数字化,按三维坐标组织起来一个数字矿山,全面详尽地刻画矿山及矿体;另一个层次是在此基础上再嵌入所有相关信息(即空间位置间接有关的相对变动的信息,如储量管理、机电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等)组成一个意义更加广泛的多维的数字矿山。
2.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实施流程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设成为具备专业决策分析功能管理分析系统,专业决策分析离不开数据,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就无法发挥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最大功能。因此在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之前,需要完成现场子系统的建设。如:安全监控系统、人员监测系统、皮带监控系统,井下水泵监控系统,主扇风机监控系统、地测信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等。为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通过矿井自动化系统平台方式将各个现场子系统的数据集成存储,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存储中心。最后完成基于3D GIS数字化矿山平台的建设。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3.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系统网络架构建设
为了实现煤矿子系统数据高速性、可靠性、安全性传输,结合煤矿机电设备、控制系统分散的特点,数字化矿山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基于TCP/IP技术的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将井下的各个设备信息,如:瓦斯传感器信息、一氧化碳传感器信息、皮带的开停、井下变电所电流电压等信息传输到地面,并整合集成地面各个监控系统采集的信息实现所有机电设备信息与系统数据信息共享。
根据整个矿山的层次结构分析,可将矿山的工业网络系统分为三层的系统体系架构:
(1)管理层(以太网);
(2)控制层(冗余工业以太网);
(3)设备层(现场总线)。
设备层作用是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将井下与井上的各种机电设备,如监控分站、人员监测分站、井下网络信号、井下水泵PLC控制器,井下皮带控制器等进行整合连接,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网络传输到地面。
控制层由工业冗余交换机组成的千兆光纤冗余工业以太网。煤矿矿山地面和井下2个环网采用单环单节点冗余方式组环,并采用主备链路连接方式与核心工业交换机进行连接。工业冗余交换机配备有网络冗余协议,可以使整个网络很简单的就建立起冗余的以太网络。当冗余工业以太网的任意网络光纤断开连接的时候,则自动启用备用连接链路,整个的工业网络系统将在最短时间自动恢复正常。
管理层主要进行集中控制管理,矿山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信号与井下设备信号经过工业以太网传输至矿山中心机房服务器中,通过矿井自动化系统软件标准接口将数据集中采集到数据库中,可以对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集中分析管理,也为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提供数据基础。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网络拓扑结构图
4.基于3DGIS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系统的研发成功打破了数字矿山建设理论体系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现状,真正实现了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与煤矿生产系统的结合,并且具有数据更新灵活方便、自动化三维建模等特点,为煤矿提供再现井下生产状态的高科技辅助工具。本系统主要开发流程、内容及实现的功能如下:
(1)根据煤矿系统结构组成,煤矿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研究了矿井基础数据采集更新的手段,结合矿井自动化OPC、FTP等多种接口技术研发了数据集成的软件包,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实时获取。主要实现了如下功能:
1)实现了从测量数据库导入数据,自动进行巷道相交生成巷道数据;
2)实现了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手动采集录入巷道数据;
3)实现了供电系统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
4)实现了给排水系统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
5)实现了运输系统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
6)实现了工作面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等;
7)实现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时数据接入;
8)实现了人员定位系统实时数据接入;
…………
针对“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基础数据来源包含多个矿井生产子系统,各子系统可能分布于不同的部门、以及“智能化数字矿山”的维护及使用也涉及到不同的部门的特点。研究了系统数据安全、高效传输的方式,实现了依靠井下工业(下转第63页)(上接第60页)环网、地面环网、防火墙及交换机的合理配置保证数据正常传输;
(2)为了更高效率的管理及使用矿山基础数据,研究了对矿山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及应用的机制。系统对矿用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及处理后,搭建了矿用空间数据中心和矿用监控数据中心,对井上下所有矿用对象相关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采用关系型网络数据库实现一体化存储、管理。主要实现了如下功能:
1)实现了按照矿用对象和生产系统组织数据功能;
2)实现了对象属性结构自定义功能;
3)实现了数据字典管理功能;
4)实现了矿用对象库管理功能;
5)实现了测点配置管理功能。
(3)为了消除信息孤岛,研究了基于矿用空间数据中心和矿用监控数据中心的煤矿数据共享机制。系统从两方面较好的实现了煤矿基础数据的共享,其一是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可以轻松共享基础数据;其二是针对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增值业务需求,系统能够对外提供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4)基于3DGIS技术,结合煤矿各生产系统特点,研究了矿用模型及系统的自动化建模算法。成功开发出丰富的三维矿用建模算法及组件,实现了自动化三维建模流程。主要完成功能如下:
实现了巷道及交岔点自动化三维建模;
1)实现了地质体自动化三维建模;
2)实现了供电系统自动化三维建模;
3)实现了给排水系统自动化三维建模;
4)实现了运输系统自动化三维建模;
5)实现了工作面布置自动化三维建模等。
(5)为了更加生动形象的将数据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研究了数据可视化表现手段。实现了丰富的数据展示效果,支持二维矢量可视化、三维矢量可视化以及组态界面等。主要完成了如下功能:
1)实现了二维、三维及组态显示数据功能;
2)实现了图属互查功能;
3)实现了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联动定位功能;
4)实现了三维模型交互编辑功能;
5)实现了三维查询、漫游功能。
“数字化矿山平台”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辅助的决策工具,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
5.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WEB与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稳定运行,防止遭受病毒的攻击,可利用防火墙对煤矿企业或则集团公司局域网与因特网想隔离,防毒墙对核心交换机数据端口进行监测的方式。与软件防火墙、杀毒软件形成双重网络保护机制,确保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数据稳定采集于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为了让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实现对数字化矿山平台的网络数据共享,煤矿矿山可增加路由器,与集团公司信息总部的核心路由相连,与集团公司信息总部形成一个大型体系结构的局域网。方便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煤矿矿山的生产信息、安全信息、井下综合环境信息,确保矿山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
信息化网络系统拓扑图如图3所示。
6.结语
随着对地观测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空间信息及其处理能力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加强,人们渴望利用这些空间信息来认识和把握地球和社会的空间运动规律,进行虚拟、科学预测和调控。3D GIS在提供三维视觉认知的同时,还提供更深刻的解析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GIS等技术建立三维矿山空间地学模型,进行地学模拟,并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图形图像方式逼真再现三维地质实体和矿山井工程,进行科学分析、决策规划、指导生产,有利于改善勘探地质信息质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斯桃技,杨寅春,俞利君.网络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版社.
[3]怀斯.GIS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4]吕鹏飞,郭军.我国煤矿数字化矿山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探讨[J].工矿自动化.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5
关键词:安监管理;信息技术;煤矿;生产
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利用,包括延续到消费领域,煤炭一直处在龙头地位,社会各界和政府都高度重视煤炭生产安全,对于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始终处在被淘汰的范畴。作为煤矿生产以及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视,抑制围绕着煤矿的安全事故展开[1]。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营,如今的煤矿生产安全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正在向着智能化和灵敏化的进程方向进发,甚至将覆盖未来的煤矿安监系统。将传统的落后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彻底颠覆,这是我国煤矿生产未来进入现代化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
1煤矿计算机网络应用现状
1.1智能化矿井生产
从当前国内煤矿井下生产智能化程度来看,煤矿生产和安全监控纳入到信息化和现代化系统中,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是技术性的颠覆,对煤矿生产安全水平予以了提升。每个环节均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智能化改造,虽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不能齐平,但也十分接近。很多管理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机械化。在运输、采掘的各个环节,形成了智能化管理的运作整体,但又相互独立运行。这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矿井的综合智能化系统的结合,使得矿井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劳动力不需要使用过多,就能将生活效率加以提升,这就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机械智能自动化产业的体现。
1.2数字化的生产环境
在发生井下紧急事故的时候,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应急措施加以科学化、快速化、合理化,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平台,将灾难情况下的探测技术和设备、视频系统等,调动起来,例如数字化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视频系统等,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快速组建起来。将煤矿安全作业规程和安全生产调度整合为数字化生产环境。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来进行事故的处置,得到高效快速科学的处理效果。
1.3数字化企业管理
借助计算机管理数字化平台,地面的中央调度控制室,也能够控制和监视所有的矿井的设备和环境,将运输、销售、设备、财务、资金等等核心的业务管理数字化以及办公智能化、煤矿数字化管理,以企业内部外部网站的形式加以运行。从管理到生产,人员的信息通过系统可以快速了解,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生产经营将得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精简后的数据被分析和整理,以可行性报告的形式呈现到决策者的面前,达到煤矿企业的管控一体化建设的目的[3]。
2数字化煤矿安监生产管理技术应用
2.1实时矿压监测
对于矿井的矿压进行实时的监测,将系统的工作过程,运用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处理的方法,将井下额分站的信号予以采集、收集和转换处理,传到地面的计算机系统中,然后再传送到设备粒。将多台矿压的传感器集中和连接起来,设置采取区的监测点,形成井下分站的信号传输架构,通过信号传输,媒体的传输设备,包含调制解调器和通讯电缆,将各个监测点收到的矿压监测值等参数进行调用和显示,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历史资料、重要参数,看到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同时,如果发生了煤矿的安全隐患,参数的监控系统可以在参数值超过限定值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报警,将紧急处理状态加以转换,提高安全预警的同时也及早地排除隐患。
2.2通风系统实时监测
瓦斯爆炸严重损毁着煤矿的安全,给井下工作人员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采用瓦斯实时监控,能够将系统的结构和矿井的通风网络进行检测。两个监测系统可以加以整合,形成新的监控系统,该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仿真和模拟,通过煤矿的矿井通风网络安全性评估,模拟通风系统,动态地将矿井的通风系统加以实时的监测,不仅可以提高通风网络以及瓦斯的检测力度,也能在灾难发生的过程中快速形成就在的决策,并且将风流加以科学的控制。瓦斯一旦超过预警值,危险的发生就会是一瞬间。
2.3瓦斯实时监测
进行瓦斯的检测,必须将地面中心站和传输设备井下分站的组成加以调用,形成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和传输系统,传感器中包含了温度、负压和风速传感器,还包括了一氧化碳、瓦斯传感器等,能够将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加以组合,一旦检测的参数值超过了限定的数值,系统就会按照实现设置的预警值进行自动报警,当自动报警装置转换到紧急处理状态后,现场的数据将会把有问题的参数加以量化的显示。历史数据和正常数据将被智能化系统加以处理和对比,分析系统对现场的紧急状态加以处理,现场的环境加以分析,然后将超过预警值的部分加以显示,提供事后分析的依据,将涉及到改造和环境优化的参考数据加以整理。最终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内含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分析,为决策者的正确决定提供帮助。
2.4煤矿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对于煤矿信息的数字化平台的开拓,应适应煤矿数字信息的发展要求,将网络时代的特征体现到煤矿交易和管理系统中,通过互联网的数字化平台的运作,煤矿能够在互联网上快速地交易,煤矿的营销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营销供应链增加了网上营销这一渠道,网络销售的链条不仅能够将市场的利润等加以快速的计算,还能实现信息的共享、使用和协调,最终实现互联网经营的营销的就爱狗,互联网营销,突出的是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展现了产品的竞争力,将营销区域划分为若干块,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建成网络经营分块销售的架构。
3煤矿企业网络信息安监技术的发展前景
(1)煤矿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的管理,通过煤矿企业的运营,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通过集团企业战略,数字化信息系统在资本运作、集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断进步。规章制度将被更加严格地落实,安全管理水平将采用高新技术的形式,被进行规范和治理,隐患将被排查,生产过程将被强化,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将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加以设施。各级部门担负着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监督和管理的责任,监察部门将对安全生产进行严肃的专项整治。(2)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的统一化管理被提上日程,数据集中化管理,有利于提升数据价值,改进营销决策水平,促进企业的业务管理日趋科学化。(3)对煤矿的生产安全的管理始终是煤矿工作的核心内容。加强生产安全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对瓦斯、温度、井下运输、顶板压力、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上,因此,依托信息网络,将安全生产信息进行联网,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生产信息系统,才能充分发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能。
4结语
煤矿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技术应用,不仅是各种仪器设备的更新,也是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现代煤矿企业管理要保证信息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还要采用培训手段加以拓展,技术的转化将促进行业的进步。未来煤炭行业的管理必将更加科学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巩知.煤矿安监生产管理中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31(7):94~96.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6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注水系统;应用
一、油田数字化管理
油田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油藏管理技术、油气开采工艺技术、地面工艺技术、数据整合技术、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视频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实现电子巡井,准确判断、精确位置,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在信息化整体架构上生产的最前端,它以井、站、管线等生产基本单元的生产过程监控为主,完成数据的采集、过程监控、动态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持正常生产。
二、油田注水计量的现状
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使得油层压力不断下降。油层压力下降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油井的产量大大下降,甚至会出现停喷停产的现象。大量死油开采不出来,导致油田的浪费。油田注水是利用油井中空出来的空间,利用注水井把水注入油层,来替代原油和补充地层,以补充和保持油层压力的措施。
注水开采日常最重要的是根据油田的动态变化(压力、产量、油气比、含水量等)搞好配产配注,也就是在一个阶段内对注水井和采油井确定好各口井及各个层段合理的注水量和产油量,注水计量就是注水工艺中一个关键环节,根据井下情况控制注水量、注水压力,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原油田的注水计量主要使用了干式高压水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可靠、压力损失小、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全机械的结构设计,使得干式高压水表对恶劣的工作环境有较强的适用性。同时,使用干式高压水表作为注水计量有几点不足的地方:1、干式高压水表是叶轮式速度类流量仪表,是机械型仪表,顶尖等零配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磨损,导致叶轮不稳定,会引起计量偏差,需要频繁维修水表芯子,频繁更换干式高压水表芯子不仅给仪表工带来了的工作量,而且因此注水工作停止,影响生产;2、干式高压水表是现场一次仪表,需要人为在现场看水表走数,中原油田的注水压力在32MPa到42MPa之间,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3、干式高压水表只能就地显示调节,信号不能远传,不能电脑上自动调节流量范围,数据只能现场人工记录,劳动量大,效率低,人工费大。
三、数字化注水系统的应用
随着安全生产、数字油田、提高工作效率的提出,使用数字化注水系统进行注水、计量、调节,能对现场注水情况实时了解,实现无人值守进行注水,减轻劳动量,降低生产安全风险和生产费用等。
(一)数字化注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注水井安装智能高压流量自控仪,通过远程控制实现稳流配注的功能,高压自控仪提供瞬时流量、累积流量和注水压力的数据通讯接口,通过回路协议转换器将多台高压自控仪的数据进行汇总,回路协议转换器具有两个通讯口,一个与高压自控仪进行通讯,一个与无线收发模块进行通讯,将多台高压自控仪的瞬时流量、累积流量和压力信号传输到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的数据和现场自控仪显示的数据完全一致,将稳流配水系统的瞬时流量、累计流量、压力传送回监控中心,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控制。
(二)数字化注水系统的构成
数字化注水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能上因特网的计算机)、服务器、GPRS模块、协议转换器(采集现场计量仪表,通过GPRS模块,传至服务器)、计量仪表(高压自控仪)组成。
1、 GPRS模块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16/32 位通信处理器和工业级无线模块,可直接连接串口设备,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功能。
2、高压自控仪是流量计、调节阀、控制器、智能无线通讯接口有机地集于一体的定量注水设备,由流量测量、流量调节机械、控制器等三部分组成,能够精确控制注水量,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防沙、防结垢、防杂质、节能等优点。
3、压力变送器采用低功耗处理模块,将测压元件传感器感受到的气体、液体等物理压力参数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如4~20mADC等),供给指示报警仪、记录仪、调节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测量、指示和过程调节。
4、高配置服务器采用具有可扩展性设计,不仅满足现阶段业务应用的需要,同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扩展空间。
(三)数字化注水系统的优点
1、数字化注水系统选用了高压自控仪作为注水计量、注水控制,能够解决在高压注水和高压注聚中实现的平稳注水、定量注水及准确注水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油田注水对地层结构的破坏。采用电子技术的应用使高压自控仪的控制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采用无线通讯技术对现场的远程监控,通讯成本不仅低廉,而且建设工程周期短、扩展性好、设备维护更容易实现。
3、数字化注水系统能够远程控制、监控注水量、注水压力,大大减少了采油工人在注水井现场的安全生产风险,因实现无人值守进行注水减轻采油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量,一个采油工人可监控、控制一片采油区,实现生产自动化。
4、使用数字化注水系统,将注水井的管压、注水压力、累计流量、瞬时流量、注水时间等数据储存在服务器中,供用户随时查询、形成报表,能实时反馈注水的情况,根据注水的情况进行故障判断,进行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
四、数字化管理在现实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数字化注水系统在油田注水工艺中得到重要的体现,那么数字化注水管理可延伸到油田数字化管理,建立全油田统一的生产管理、综合研究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数字化管理可实行扁平化管理,按厂、区、站(增压点)三级管理模式:增压点、联合站等各类站场以监视、控制、操作为主;作业区以监视、调度、生产管理为主;厂以生产管理、优化分析、智能决策为主。实现增压点、联合站等各类站场对单井的日常管理,作业区对井组、油藏的重点管理,厂对油藏、油气田的综合管理。
数字化管理提升工艺过程的监控水平―借助数据采集系统和电子巡井系统对工艺过程进行24小时实时监视,对照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进行预警、报警。
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管理过程智能化水平―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共享技术,主要包括:智能诊断机泵工况;智能生成生产参数优化建议;智能生产油气田开发措施建议等。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7
1.1微处理器监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微处理器,在电子监控系统中应用微处理器能够将控制和切换结合起来。1.2外挂多媒体监控系统20世纪90年代,可以通过计算机来传输视频,并使用计算机进行显示,仍然使用传统的单片机主机来进行控制和切换。通过连接计算机和串口能够完成简单的控制工作。虽然外挂多媒体监控系统并非真正的多媒体系统,然而人机界面已经比较良好。
1.3多媒体监控系统
多媒体监控系统是一套结合软件和硬件的监控体系,删减了多余的环节,反应速度也有所提高。与此同时也可以实现行动处理、报警采集、云台镜头控制、视频切换、音频切换等内容的模块化,各部分之间的冲突得以消除。
1.4网络监视控制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来形成监视网,能够实现有限范围内的局域网建设或者使用互联网来扩大监视的范围。如果使用无线通信网,也能够实现对煤矿井下生产的移动监控。
2煤矿安全生产中电子监控系统的结构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电子监控系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将模拟和数字混合逐渐向数字系统过渡。当前主要的电子监控系统产品有两类:数字视频监控和模拟视频监控。模拟视频监控又分为两种:(1)以PC机为基础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多媒体的系统管理和对矩阵主机的控制和切换。主要使用软件设计,报警设备的报警信息通过串口连接,并且使用程序编程来实现自动控制报警录像、报警联动、云台控制、视频切换。该系统能够利用PC机的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结构特点,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动集成,例如煤矿安全参数信息管理系统、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等。(2)以单片机为基础的监控系统,结合PC机的多媒体管理类型。矩阵切换器主要是由单片机进行控制,能够集中原来分散的全解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机处理。通过图形管理软件能够实现单片机控制的矩阵视频切换。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KJ28矿井上/井下光纤工业,电视系统分为数字视频部分、调度室主控部分、井下部分和井上部分,传输介质为光纤,能够将井上井下的关键场合、重要设备和主要生产环节的实时图像输送到矿领导办公室和矿调度指挥中心,具有直观、清晰的特点,能够使矿领导和指挥调度人员快速地掌握井上井下的实时工况。
3电子监控下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传统的模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使用铜线作为模拟视频信号的传输线,传输距离如果超过了1000米,信号就容易出现延时、畸变和衰耗,图像的质量也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有线模拟视频监控也难以实现联网,只能进行点对点的连接,具有较大的布线工程量。查询取证时还会受到存储介质的限制,具有比较繁琐的取证环节。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的电子监控主要是数字化的视频监控:(1)其可以通过广域网或者局域网来传输图像数据,不会受到距离的限制,图像数据的传输信号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图像的稳定性和品质得到保障;(2)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数字视频的互联,从而无需重复布线,极大地节约了电子视频系统的布置经费;(3)能够实现数字化存储,简化了查询取证的步骤。为了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电子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必须进行防爆设计。煤矿安全生产对于电子监控系统的配套性、可操作性、可靠性和兼容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主要是使用MPEG-4,H.264压缩标准和光纤传输,其具有结构简洁、技术先进的优势。通过煤矿企业的网络平台来传输工业电视图像,从而在调度室的大屏幕投影电视墙或者办公室的计算机上显示煤矿安全生产视频图像,并且通过网络来控制摄像头的光圈、焦距和方位,将声音、图像和数据集成起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调度指挥。该电子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存储时间较长、数据量较小,能够实现数字网络视频监控。其服务器集合了网络通信、权限管理、矩阵切换、叠加、回放、储存、云台编码控制、实时显示等功能,能够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副井提升、皮带运输、采掘面、选煤厂等关键环节的工矿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屏幕可以同时显示16个摄像机的图像,并且选择画面格式,能够对图像进行缩小、放大和冻结。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对前端的加热、雨刷、风扇、镜头和云台进行直接控制。与集团之间也可以实现联网,从而对数据图像和图形进行传输,并将监控信息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该电子监控系统的联网方式包括公用电话网、无线网、光纤局域网,硬盘录像的方式有报警录像、手动录像、动态录像、连续录像,并且设置有安全密码。只有拥有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够删除文件、设置系统和查询监控系统。不同的视频图像监控画面可以在网络终端和监控中心站进行同时显示。该电子监控系统还预留有报警接口,具有对突发事件进行报警录像的功能,能够连接被动式紧急按钮和主动探测器。
4电子监控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方向
4.1移动化
无线网络要能够提供视频图像、高速数据、多媒体等服务。当前的无线通信环境比较恶劣,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中传输大数据量视频信号的需要,这是由无线信道的物理特点决定的。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电子监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移动化,能够采集和处理掘进机、采煤机等移动设备的工况参数,并且适应煤矿生产中的温度、风速、一氧化碳浓度和瓦斯浓度。
4.2数字化
数字化是电子监控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也就是从模拟状态向数字状态转化,形成信息流的开放式、编码压缩和数字化协议,能够无缝连接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并使用统一的操作平台来进行控制和管理。
5结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用电子监控是非常重要的,电子监控系统具有价格低廉、无线传输方便可靠、体积较小的优点,能够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设备、选煤厂、主副井提升、皮带运输等关键作业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并且直接反馈给调度人员和矿领导,最大程度地杜绝不当操作和安全隐患,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篇8
[关键词] 数字化; 建设管理; 煤矿企业
0 引言
煤矿企业数字化建设是生产企业面向现代、世界、未来、全面提升企业社会效能的基础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能力、改善工作环境、促进生产效率和提升企业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范地推进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使高层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业务中的所有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对企业发展干旱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让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生产管理、市场发展、节能减排更加优化,从而取得更大的市场效益、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1 煤矿企业数字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数字化是将煤炭企业的各个生产、管理环节转换为各个数字化系统的开发、生产、成本、进销存、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系统过程数字化,通过这些数字化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加工而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直观显示给企业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让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数字化同时也是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各类数字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对应地应用到生产、管理、安全的不同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安全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2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引导支持监管力度不足够
任何项目发展都离不开引导和推动,煤炭企业数字化建设也是一样,其推广推进离不开主管部门的引导、支持。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引导支持主要体现思维认识、政策、思维认识和政策引导主要体现在国家为推进煤矿企业数字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等制度相对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而导致煤矿企业数字化意识淡漠和理解偏颇;二是国家在财政、税务和节能方面的支持不足;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矿企业数字化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有效、顺利实现。
2.2 煤矿企业对数字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没有认识提高就较好的分析、规划、实施,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企业领导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提高管理效率,能够准确高效挖掘出对企业发展非常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煤矿企业由于社会背景及能源状况下有其独有的一些特点,企业大都重视新矿区资源开采项目的占有和煤矿人员安全责任而带来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所以企业把大多数人、财物都放在安全和项目占有方面,认为数字化建设仅仅是空洞的壳,无法立即带来实际利润效果,所以忽略数字化建设。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数字化建设,企业照样能做大做强,对数字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高层领导没有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有些企业高层领导在企业数字化建设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数字化建设立即能获得较高效益,但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无法立即体现便丧失信心。
2.3 顶层驱动不足
煤矿企业的很多根本没有数字化建设管理部门,基本没有高层领导的参与和协调管理,即使有也对多下设置与后勤管理部门,仅仅为了满足公司连接外部网络和管理维护公司内部计算机硬件和安装系统以及公司打印复印设备等耗材等更换和购买工作。企业数字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对这项工程重视不够,数字化建设将很难进行下去。有些领导对数字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对数字化技术了解不够,不明白怎样建设管理才能保证数字化建设实施成功。因此在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严重不足。有的煤矿企业多年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基层区队甚至没有计算机网络,大部分区队没有几台计算机,没有计算机应用系统,所有管理及文书工作完全靠手工进行。有的煤矿几千人、上百台电脑和一些应用系统,甚至没有一个专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当然更是没有数字化建设管理人才了,严重地束缚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4 缺乏统一规划
煤矿企业缺乏统一的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目标不明确。企业自身往往无法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种利益维度来进行分析和规划,在煤矿企业更是没有全局的角度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只是流与形式,认为隔离来理解整个企业中单个业务过程。高层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无法全方位的全局性的视野和思维,同时对于基层的细节问题了解程度不够,无法判断具体事项的合理与否,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管理层面之间必然存在纰漏,甚至人为因数干扰。
2.5 缺少专业骨干人才
在煤矿企业数字化建设运行管理中,专业人才的因素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从事煤炭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部分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他们对于煤矿管理方面的知识较欠缺,甚至有些员工对计算机的应用仍停留在较低层面。造成了人才成本的加大,人力资本的沉淀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很多煤矿企业没有自己的全面统筹类的人才,缺乏高水平的安全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复合型人才,缺乏规范的数字化安全生产管理业务流程。通常盲目地引进一位骨干技术人员来解决目前的工作需求可能会在在数字化建设管理中某一部分起到重要作用,而缺乏长远、全面、可持续的兼顾发展;同时当骨干人员的岗位发生变更后,新人上岗无法继承前人的运维经验,是使得数字化建设管理成本增加,重复投资等重要原因。另外忽略了数字化建设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完全依赖商家,无法完成针对自己企业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利用,在数字化建设管理中因找不到故障原因而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情况是企业中是很常见的。没有培养自己的信息化技术管理人才,导致数字化、信息化只能盲目顺发其展,疲于奔命。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数字化技术人才的价值。
2.6 技术人员编制不合理
人员编制中是技术能力单一而重复的现象严重,比如都是网络技术能力过硬、都是软件能力强、都是搞系统,这样在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又缺少其他专业技术类人员的加入,这样顾此失彼,导致数字化建设中,规划、硬件、软件、管理严重不平衡。
3 有效推进煤矿企业数字化建设管理的解决办法
3.1 政府指导监管部门加强引导
政府大力支持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适应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政策。积极组织协调一些具有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单位主持研究、制定、开发煤矿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数字化建设技术。同时促进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要转变观念,加强数字化知识的学习,增强信息化意识。
3.2 准确定位企业数字化建设工作,设计顶层驱动
为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解决规划协调不统一和规划协调能力不足的问题,煤矿企业考虑成立以高层领导负责的数字化建设部门,让信息中心这个部门成为有物有实企业直属部门,明确数字化建设管理部门在企业整体中的地位和工作职责目标,从部门设计上解决了顶层驱动和协调能力不足的天生缺陷,充分提升数字化建设部门的效能和职能。
3.3 提高煤矿企业对数字化建设认识
在社会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除政府政策和引导外,在抓住安全和资源项目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企业对数字化建设工作的认识,企业可以考虑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数字化建设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全员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意识水平。以利于数字花建设工作达到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3.4 整合企业,统一规划
由数字化建设部门根据煤矿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指导思想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目标,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种利益综合进行分析和规划,对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与发展规划,把企业的所有人、财、物等所有信息进行统一、唯一的编码,达到信息标准的统一、唯一性,同时真正让数字化建设管理部门成为信息化运行核心,充分考虑资金和人才情况,按规划、有计划地统一协调、调度,高效协调推进数字化建设管理的实施。
3.5 重视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
煤矿企业数字化建设管理工作的任务多、范围广、盖面积大,数字化建设包含的内容繁多,大的板块包含有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信息等多个方面,从物质存在上可以分为硬件、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交换、路由、安全、综合布线、无线规划、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所以人才培养中不太可能每个人都具备全面丰富的知识能力,可以把整个数字化建设工作按照运行模式分为几个大的板块来建设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把数字化建设管理分为网络管理维护、数据交换中心资源建设管理维护、服务器硬件软件系统建设管理维护、各个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让每个版块配置至少两人及以上具备这个岗位的管理维护能力,避免一人不在,岗位瘫痪。
另外引入有经验有能力的专家,不定期地数字化建设中心的人员进行短期短时间的交流授课,或者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短期学习。以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拓宽学习先进思维、技术的渠道。
4 结束语
虽然数字化建设不是新鲜产物,但在煤矿企业建设管理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很多基础设施并不够完善,这制约了数字化本身的发展和管理。企业要把重视数字化建设落到实处,做好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协调的归类,理顺数字化建设中的关系,通过管理部门有效整和,完善部门结构,解决统一协调管理关系;通过对数字化技术人才的重视,合理规划培养数字化建设部门人才,解决技术上瓶颈难题,减少对骨干人才的依赖;成立以企业高层负责的数字化部门,真正让数字化建设管理部门成为数字化运行核心,统一高效协调推进数字化建设管理的实施;真正实现以服务流程为驱动,以运行管理为核心,沟通和连接各个生产部门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数字化建设管理工作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袁伟,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
[2] 王彦华、张,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分析.山西煤炭. 2009年第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仿真模拟实验内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