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说情节四部分合理吗?为什么?

2019-06-26 11:39:04文/崔芮淇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中,我们经常看到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各种具体辨析手法和作用分析的题目,这些概念,让人难以区分,而阅读理解还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语言表达及运用扩展题 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情景式扩展(据情景展开想象) ②添枝加叶式扩展(增加修饰限制成分) ③提供中心式扩展(围绕中心进行扩展) ④ 补写续写式扩展。 要明确重点,辨明情景,分清语体展开想象,巧用修辞。打开思路,发散思维。压缩题 考查形式有:提炼观点、概括观点、组织导语、拟定标题等几项内容。方法是,先问自己几个问题:①写的是什么物象或形象 ②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③文章的思想脉络怎样 ④命题目的是什么 可套用下列公式 ①:一级信息 (10字内) 谁+干什么 ②二级信息(11——30)再加上是怎么干的 ③三级信息 再加上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要遵循以下原则:删繁就简,去次留主,重点信息不遗漏。句式变换 形式有 ①长短(单复)句变换 ②主被动句变换 ③整散句变换 ④陈述反问设问句的变换 其中长句一般为单句,短句一般为复句。长句(单句)变短(复)句一般方法为先找出主干并摆上,然后把修饰附带成分再摆上,并使用相关的连属词使其通畅。短句变长句一般先确定主干句,再把其他句子硬塞成定状补。做完要检查共有几套主谓结构。散句变整句注意原则上可形成并列的成分,内部结构要保持一致(主谓对主谓抢救等)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全国卷),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是考生的良好心态和思维品质,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比对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比对。
一、必备知识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1)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1)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1)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2)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3)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4)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2)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驳论文的阅读
(1)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3)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二、常见考点
(一)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1.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4.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5.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二)议论文的论据考点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1.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2.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
(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
(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2.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3.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
① 概念使用准确;
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六)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①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②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七)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八)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三、阅读方法
1.通读,整体把握全文
先总体浏览文章,边读边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
2.精读(文段)
这里的“精”,不是“精细”,而是“精明”,只有精明地读,才能准确吸纳判断。什么叫“精读”呢?只读该读的(与选项对应的内容),紧抓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读过后就不再读。
3.用好比对方法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做论述类文本、实用类选择题,除此之外,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1)比对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①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示例
(2013·安徽卷第1题D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比对:“这个特点”指的是“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而不是指“概念”,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②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示例
(2012·安徽卷第1题C项)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原句: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
比对:该项将“基本课题”变换为“全部内容”,所指范围明显扩大了。
③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示例
(2013·安徽卷第1题A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比对:原句是“不表达”,选项是“不充分表达”,程度显然是不同的。
(2012·江西卷第7题C项)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原句: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比对:原句中的“似乎”变成了选项中的“已经”,性质变了,或然变成了已然。
(2)比对关系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示例
(2012·天津卷第6题D项):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原句: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比对:原句是并列关系,到了选项中变成了因果关系,这叫强加因果。
(2012·辽宁卷第1题C项):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原句: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比对:原句中用的是“不管……”,选项用“只有……才能……”表述,这既改变了原句关系,更改变了结果。
(3)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示例
(2012·辽宁卷第3题D项):“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原句: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严重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四、审题、答题
1.审题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④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2.答题
答题步骤有三:读、找、比。
①读。通读全文,借助关键词语、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为做题作准备。
②找。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准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确定下一步比对的内容。
③比(对)。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反之是错误选项。
叙事类文本阅读
小说
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所以,阅读小说首先要感知作品内容,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有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一般情况下,理顺、理清了情节,大脑中对人物形象会有一个概括、笼统的印象;要让这个印象清楚、明晰、具体起来,还需要对小说中的具体描写,结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合理的分析与推断。同时结合环境描写及写作背景,就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有比较清晰的透析。然后组织语言,简明表述。
(一)组织答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题意,选用合理句式
紧扣题意,就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选用合理句式,就是明确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如比喻、拟人,其答题模式一般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设问,其答题模式一般是: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等等;或引述原文中的某一词语、短语或句子:只要把原文引述下来,写在规定的答案处就行了。如填空题。
2.紧扣原文,优化整合
小说阅读题的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即使需要概括的题目,答案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也在原文中,这就要求组织答案时必须在弄懂题意的基础上,先确定答题的范围,再筛选出相关的语言信息,然后依据题目要求,对相关的语言信息实施重组。整合信息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是要根据题目要求变换表达角度,把文章中那些实质一致而表达方式不同的内容加以整理,形成答案。
3.综合分析,分条表述
有的题目要充分运用材料信息,从一定角度切人选项,从而推断出准确答案。有的题目要根据题意,确定了答题的范围,但不宜用文中现成的语言作答,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评分时一般都是按点给分,因此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条分缕析地组织答案,而且对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最好用数字标明每一点,以使要点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4.简洁用语,注意字限
有些题目有字数限制对这一点要严格遵守,不可超字。即使没有规定答案字数,也应表达简洁、准确,当然不能遗漏要点,言而不明,说而不透。
(二)命题特点
1.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设题方式通常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请概括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某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设题方式通常有: 
(1)分析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情节高潮或结尾的作用;
(3)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
(4)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5)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6)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作品主题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社会环境描写能呈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和增添诗情画意等作用。命题者往往围绕这些方面设题。环境描写设题方式通常有: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4)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4.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主题的深浅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分析小说的主题,这就要到题材中去寻找,要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要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从主题角度设题方式通常有: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往往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同的。在阅读小说中,由于我们审视的角度不同,因而所解读出的主题也就不同。对小说个性化解读和个性体验的考查几乎融合在每一篇小说的阅读题中。题型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阐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个性看法; 
(2)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3)依据具体情境补写续写人物语言;
(4)提炼从小说中获得的启示。
(二)方法技巧
1.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题目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1)在小说情节发展中总体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注意把握情节的矛盾变化,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借助作者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评价的语句来分析。
(3)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从衬托人物、主旨、情节等方面。
3.小说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般应从两个方面人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4.分析某一事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从哪些角度来考虑?
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是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5.小说情节结构的安排一般有哪些方式?有什么作用?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人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凑、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6.环境描写有哪两种基本类型?作用分别是什么?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7.就环境的一般作用而言,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1)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
(2)推动(暗示或铺垫)故事情节;
(3)烘托或映衬人物形象;
(4)表达(寄托、暗示或揭示)主题。
8.小说的主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9.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1)从小说的题目人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设置悬念;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手。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时,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这样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5)从文中能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人手。
10. 对小说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1)表达方式;(2)修辞方式;(3)表现方法;(4)结构方式。
11.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使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人胜。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2.小说一般有哪几种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着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使内容更加完整。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13.小说叙述中各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4.常见的描写方式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1)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2)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出主题。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15.对小说表达技巧方面的题目,一般怎样来组织答案?
(1)小说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16.小说探究性题目的设置一般有哪些特点?
(1)设题情境紧扣文本: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释,联系自己的实际来阐述。此时考生不能游离文本内涵凭自己固有的知识随意肯定或否定,必须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有所发现。
(2)设题角度的多样性:有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多维解读,有对人物安排的匠心的思考,有对小说结构的特色的探讨,有对重要情节作用的思辨。
(3)设题内容的开放性:要求考生多元思维,适度开放,允许考生有不同的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力争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对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这是展示才华、展现创新能力的极佳平台,具有极大的的鼓舞作用。答案的不确定性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
17.就小说来讲主要有哪些探究的命题类型?请谈谈的看法。
(1)文本研讨类
(2)个性解读类
(3)知识积淀类
(4)联系现实类
(5)技巧分析类
散文
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通过阅读,初步把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把握全文。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然后,再一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对于选择题的选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除了采用上面介绍过的答题方法来答题之外,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 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一)命题特点
1.词语理解
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散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型的词语:
(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
(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
(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
(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2.句子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散文阅读主要的命题形式。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
②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③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3.筛选整合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散文阅读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是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4.技巧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主次、详略、线索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衔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4)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5.物象分析
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人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意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形象分析
散文是以写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是归纳概括散文中的意象或形象,二是考查形象的作用。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
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2)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
(3)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
(4)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7.语言修辞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2)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8.布局谋篇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首段(末段)的作用。(或:文章主要写……,却又从……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或:文章末尾引用某某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或: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9.内容要点
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需要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即要求学生能真正读懂文章。能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在完成这思维行为之后,还必须具备语言的转化能力,也就是能把文中的内容(“原话”)变成自己的话。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1)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2)“……”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0.有关探究
设题重实际: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1)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2)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3)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很少有现成的答案。
(4)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1)对文本内容中的疑点、难点提出,提出问题,深入研讨。(评析)
(2)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辨析判断的能力。(辨析)
(3)质疑某些作品在思想内容或写作方法上可能存在的不足。(质疑)
(4)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回答问题。(往社会拓展)
(5)根据文本涉及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往文学拓展)
(6)对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假设而作答。(往假设拓展)
(二)方法技巧
1.词语理解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旬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2. 句子理解
(1)在原文寻找关键信息。具体步骤如下:①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②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2)答案表述的原则:①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②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是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从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③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3)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①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②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椰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③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全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二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3. 筛选整合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时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具体步奏如下:
(1)读懂暗示语。散文写景、抒情或叙事,作者为了表情达意总是对人物或事件、时间或空间、景物或感情作某些暗示、标识,或明或暗地给读者传递阅读信息。
(2)悟透概括句(或总结句)。散文的一些概括句(或总结句)是作者感情的升华或表意的集中体现,隐含诸多阅读信息,对它应深入解读。
(3)关注过渡句。.过渡句不仅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同时还常常隐含上下文诸多主要信息。
(4)此外散文阅读还应注意一些指示语(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如此”等)、情态语(表明人、物情态)、感情句、主旨句所隐含的信息,对其正确地辨别、筛选有助于我们阅读作品,解答试题。
4.技巧分析
散文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地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表达方式角度思考
要多角度,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种,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 师一目了然。
(2)从选材组材角度思考
要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深化了主题、点明题旨等等。
(3)从表现手法角度思考
要用术语,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4)从结构安排角思考度
要看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运用了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运用了制造波澜;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5)从语言运用角度思考
要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话、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等。
5. 物象分析
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这种题型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散文物象特征的概括,一是要找准信息区间,二是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三是注意概括要全面、准确。
(2)分析散文中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首先要区分散文的类型,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分析“形”与“神”的“契合点”。①联结上下文线索的作用;②充实文章内容的作用;③深化升华主旨的作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次要物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物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6.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于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里描写等方面人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鉴赏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要注意:
(1)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在鉴赏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的时候,又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2)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包括:①环境和情节对人物的作用;②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③人物描写的技巧:人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7.语言修辞
很多散文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出散文的语言美,可采取以下步骤。
(1)判断该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借代等,应根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准确地进行分析。
(2)分析该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偶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在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分析语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揣摩该语句蕴含的作者感情。
8.布局谋篇
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应注意段落的位置,具体而言:
(1)首段的作用
①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领起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②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③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④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2)中间段的作用
①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②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衬(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③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3)末段的作用
①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②末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末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4)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
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一般是由特殊的句式单独成段。句子或是倒装句,或是运用了特殊语气,或是后面有省略。这样的段落要分析出使用特殊句式的效果。
9.内容要点
读懂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是答题的前提。面对具体的问题,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和技巧。具体地说,可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逐点梳理,压缩归纳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材料内容丰富,答题“点”比较清晰的试题而言。对“点”较丰富的材料,答题注意一个个“点”依次梳理过去,对每一个“点”加以适当压缩提炼即可。
(2)剖析形象,加工提炼
因为是文学作品,有的全文形象生动,有的部分语句段落形象生动,对这样的文字归纳概括,我们必须解开这形象的“外衣”,还原作者的本意,然后再加以加工提炼。这里说的“形象”,可能是运用了某种艺术手法(多为修辞),也可能是行文的风格幽默诙谐。
(3)大处切入,分解层次
一些文学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描写,有些地方描写得很细腻,归纳概括的时候不能就这些小的层面简单抽取要点,而是要从作者的中心意图出发,大处切人,在主题的统摄下分解材料里面的层次。
(4)抓住核心,挖掘本质
这种方略主要针对于面向全文主旨的归纳。文学作品追求含蓄,我们答题的要求恰恰要求直接明晰,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挖掘作者的用意,恰当地加以概括表述。
10.有关探究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而不在于结果本身。所以,评价探究题关键看考生是否进入了问题情境,是否有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所答文字是否显示出探究的意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一要从多个角度、多面人手,对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把握;二要在把握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三要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前提下,表达出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探究性题目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
探究性阅读讲求个性化认识,但认识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础,切不可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后,就乱作分析,乱下判断,从而犯误解文意的方向性错误。作者的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应当得到尊重。强调个性决不是不要文本、不要原则、无根据地乱发意见,探究应建立在对事理的尊重,对规律的肯定的前提下。文本往往是客观事实的浓缩,它表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之所以要探究,是因为对事实规律的认知可能有不全面、不科学的地方,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作辩证的认知。
(2)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是答好探究题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性和抒情性的语句,把握住这些,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物形象的把握来讲,作者对作品中人物倾注的情感的褒贬,是理解好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基础,所以要搞清作者写了一个什么事,通过这个事体现了作品中人物的什么性格,表现了什么主题。
(3)选择探究切人角度,善于进行层面切割
是从主题角度,还是从表达技巧角度;是从作者角度,还是从“我”的角度;是作深层探究,还是作广度视角探究;这些,既要从题干中“读”出来,又要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切人角度。特别要学会根据文章本身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联系,选择那些与文章联系较为密切的方向作为探究视角。一般说来,对一个文章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字面上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进行解读,这就可以获得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说明,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章产生的时代,对文章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对文章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把文章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以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通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实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目的。
(4)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善于有序呈现结果
探究性的题目,问题往往设计成: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其次,有序地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角度与层面应属两个不同的纬度,当它们彼此不交叉时,可以分别表述。而且不管哪个“角度”和“层面”,都要善于由浅近到纵深这样地有序排列,且在每一条的前面,都尽可能地用一句纲领性的语句作个提示,这样就保证自己的陈述条理清楚,层次井然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角度” 还是“层面”,都要选定两到三个,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的要求。
解题意识
一、文本意识
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考生必须注意。意义点与意义块。
二、问题意识
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三、得分点意识
阅读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考生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一点2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四、关键词意识
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
五、术语意识
传记类文本阅读
一、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三、传记文本答题技巧
1.理清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经历;注意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2.注意传主所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剪裁.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4.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的观点和所用手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访谈类文本阅读
一、掌握访谈文体的相关知识“访谈”的概念:
如果因为某个人、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这里要注意以下要点: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一个成功的访谈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1.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谈什么,深入、细致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所以要做到:
(1)根据目的和受众需要,选定访谈对象,确定采访方式。
(2)适当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搜集与访谈问题有关的资料,详细了解访谈对象的方方面面。
(3)确定采访主题,并根据主题确定访谈的具体细则。访谈主题要明确集中,有针对性;具体细则要清楚明白,便于操作,并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灵活机动应变。要列出访谈提纲,分类设计问题。
2.精心实施、调控好访谈过程。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要能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根据进程的变化,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各种设问技巧,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和内容的拓深、拓广。特别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见微知著,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结尾要作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访谈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还可以根据情景进行创造。一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上提问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回答则要视具体内容和人物性格而定。
3.抓好访谈文本写作。先要整理资料、写出访谈纪要,再作进一步加工。访谈写作力求全面真实地记录与访谈对象的谈话内容,尊重事实真相,尊重谈话者本意。由于访谈反映问题要有一定深度,所以需要对材料进行再加工,要适当剪裁,着力突出关键。注意访谈文章的时效性,典型性,使文章更加凝练、中心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较好地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二是体现和强调现场感。
二、如何分析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如何分析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在阅读时着重就是要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
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③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三、重点题型及答题方法
1.如何对访谈进行鉴赏评价。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访谈的题材通常都是名人、大事,与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该访谈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2.如何对访谈进行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新闻类文本阅读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的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三、重点题型及答题方法
1.针对新闻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简明阐述自己的看法。例:“泰尔瓦塔村刚刚受到海啸的重创之后急需救援,这时到灾区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合适不合适”谈谈看法。答题步骤:
(1)综合权衡,稳妥立论(理论上讲,无论是认为合适还是认为不合适都是可以的,但结合报道内容,显然选择认为合适的观点更为稳妥,也易于从选文找寻论据,利于表述。)
(2)回读原文,精选论据。明确观点之后需要作简明扼要的论述。应回读原文,从原文中精心挑选有力的论据用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3)简要论述,联系实际。适当扼要引用原文关键句作为论据,还要作精要的论述,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有的时候,还要联系实际适度分析,以使论证更为有力。
(4)精要作结,回扣论点。。最后要用一句话作精要概述,回扣论点作结。句式参考样式:因此……;基于此,我们认为……;简而言之,……
调查报阅读
一、调查报告文本特征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
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2.主体:
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① 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②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并列、从属、主次关系。③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3.结尾。
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材料真实。
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2.对象典型。
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多种多样:正确的、反面的、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单位的等事实都可以作为被调查对象,写进调查报告。但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叙议结合。
调查报告以介绍事实材料为主,运用叙述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交待清楚,但它不是运用文学具体描绘和形象刻画,是让读者具体了解经验成功之处或错误失误之处,所以要运用材料叙述来说明问题。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表明作者的主观见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往往要进行一些议论。但这种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的,要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4.针对性强。
调查报告反映典型,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必须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指导群众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方法: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
三、调查报告阅读方法
1.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
(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调查报告可以先摆材料后提观点,也可以先提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有时虽不明显地提出观点,但可以从阐述中看出观点。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四、重点题型及解题方法
1.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是针对性极强的,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文章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2.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
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调查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是事件调查,则更多应从时代精神的角度进行探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要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本身是一种极具科学性的文体,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出观点调查的结果本身就极具科学性一般不能轻易否定。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应更多地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行一些社会学的原理,关注民生、经济,有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实例分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医生群体再一次成为公众焦点。历史写作者、作家马伯庸近期推出了一部与医者相关的作品,展现中国近代医疗故事的历史小说《大医》。作为一名极为高产的创作者,马伯庸创作了包括《两京十五日》《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等在内的一众作品。 近年来,随着《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等相继被改编后搬上影视屏幕,更让马伯庸成为影视IP市场的“宠儿”。新作《大医》 的创作焦点对准了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而且还围绕着现如今人人皆知的华山医院。这不免让读者生疑,这题材是在追热点、蹭热度吗? 这样一部医疗史题材的小说,如何启发我们 看待当下疫情处境?历史小说如何处理虚实关系?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文学类十大好书。代表作有《两京十五日》《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演义》等。近期,我们对马伯庸进行了一次专访,其中聊到了《大医》这部最新的作品,也谈及此前的创作过程与经验。采写
何安安作为医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关乎生死的在疫情暴发初期,刚刚动笔两个月的马伯庸,曾因为担心被误解,一度想要放弃《大医》的写作。但随着写作和调研的深入,时下的疫情现状,反而让马伯庸在历史中寻到了更多共鸣。在和周围的人分享了一些抗疫老故事后,所有人都深深为这些故事与时下抗疫的相似性感到震撼——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医疗故事,公众了解得实在太少了。当年那些波澜壮阔的事迹,只停留在学术专著和一些回忆录里,乏人问津。《大医·破晓篇》,作者: 马伯庸,版本: 博集天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9月而更坚定了马伯庸完成这部作品的,是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段话太熟悉了,几乎和医学生们入学时必须要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模一样。他意识到,医生的品德与责任,是所有人类文明的共识。为此,他甚至不禁去想:中国医生在执业之前,是否也应该像背诵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样,面对孙思邈这段大医论述起誓。《大医》的故事,缘起于2017年。彼时马伯庸辗转受邀来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他参观了院史馆。也正是这次参观,让马伯庸看到了“深藏”于这所西式风格二层小楼中的故事。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大医》内页插图)中国红十字会工作照(《大医》内页插图)“我就有一种直觉,觉得可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材 。”身为一名历史小说创作者,马伯庸意识到这是一座宝库,“清末民初,是一个充满了 冲突和变化的年代,这个年代很容易出故事。而医生这个角色本身,同样充满着戏剧性,作为医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关乎生死的。”看过马伯庸的其他作品——《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三国机密》等,就会发现,戏剧性,正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就这样,马伯庸惦记上了这件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马伯庸开始有意无意地搜集相关资料,也不断进行调研。最初的一点直觉久经酝酿后,在他内心中膨胀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故事。胸中的讲述欲喷薄而出,2019年12月30日,马伯庸刚把《两京十五日》的定稿交给编辑,隔天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新文档,敲下“华山医院,第一章”几个字。需要符合年代的“错误的治疗方式”《大医》的故事始于1904年7月,但真正开始展开剧情的年代是1910年3月,整个故事的铺陈年代,距离我们有上百年。一百年前的中国医学是什么样的?当时的医生是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这成为了横亘在马伯庸面前的一个问题。一开始,马伯庸将求助的目光投诸于自己的医生朋友们,但后来发现,这些医术精湛的朋友,反而成为了自己创作的“障碍”——“他们都是接受了现代医学培训的精英,熟知正确的治疗方式”。而马伯庸需要的,恰恰是符合当时年代的,可能是“错误的治疗方式”。如何“攻克”这些医学历史上的难题?马伯庸查找了大量出版于民国时期的医学书籍,清末出版的《药学大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赤脚医生手册》、《农村常见病防治》,余新忠的《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等等,上面记载着一些在现在看来颇为“简陋”的治疗方法。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马伯庸再去按图索骥,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书中标注的一匙分量到底是多少?当时的针头注射器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握把有几个把手?针管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是用什么材质制作的?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一一检查,仔细确认。《赤脚医生手册》,上海中医学院 等编写,上海出版系统出版革命组 编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9年12月版。书中,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方三响,伦敦公使馆里跑腿的广东少年孙希,不甘于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姚英子,这三位命运、性格、出身截然不同的人物,因为一位被砍中右侧颈动脉、情况极为凶险的伤者,同时踏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的割症室,也就此掀开了《大医》的主剧情。术后缝合过程中,伤者突发血管痉挛,医院药房中又没有硫酸镁、硝酸甘油等,方三响不得不临时将一把烟枪带回割症室,用浸泡了鸦片膏的纱布敷在颈动脉缓和痉挛,以土办法为患者搏出了一条生路。这种在孙希和姚英子,以及故事之外的我们看来颇为“惊世骇俗”的治疗方法,便得自于一本民国时代出版的《战地急救手册》。“在战场上不可能有那么完备的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当时很多人吸食鸦片,所以书中提到可以用鸦片膏治疗血管痉挛。”为了求证这种治疗方式是否切实可行,马伯庸又去查阅了相关资料,最终确认鸦片膏中含有罂粟碱,而罂粟碱可以有效缓解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在这段情节中,马伯庸还埋藏了另外一处“隐藏医学知识点”——因为没有输血设备,病人只能靠自己的血量支撑,而潜藏的“知识点”是,即便可以输血,病人也可能遭遇血型不匹配。按照现在的治疗方式,病人动脉破裂,一定要有血浆,提供紧急输血,还要打抗生素。但这样写,恰恰是错的。如果翻开医学史,可以了解到,在这个故事发生的1910年3月,通过输血进行治疗的方式出现还不久,也还没有A、B、O血型的概念,如果进行输血治疗,死亡率会非常高。历史上,要在这场手术之后,才开始出现相应的输血设备和治疗手法。描写这段近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时期,是马伯庸在创作这本书中最为艰苦的地方,“可能三四年时间就有一个大的突破,或者有一个大的认知颠覆。我必须要精确到这一年,这个东西、这种方式到底能不能说。”马伯庸以当时被视为“抗感染神药”的青霉素为例,青霉素当时被称为“盘尼西林”,价值差不多与等重的黄金相当。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马伯庸发现,一些“抗战神剧”经常使用的“抢夺盘尼西林”的桥段是有问题的。马伯庸发现,虽然历史书中记载了弗莱明在1928年首次发明了青霉素,但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青霉素并没有对当时的医疗起到多少影响——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青霉素是无法进行量产的。十年以后,德国科学家才对青霉素进行了提纯实验。直到1944年,在美国一些大型药企的努力下,青霉素才实现了量产。而中国真正能够制造青霉素,也是在这一时期。这之后又过了四五年时间,才真正实现了青霉素在国内的量产。这让马伯庸意识到,在这段历史时期之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接触到青霉素,更不可能有一整个仓库的“盘尼西林”让人去运送、贩卖,“当时的人们用的主要是磺胺。”除了“盘尼西林”,马伯庸还发现许多影视剧中“打吊针”的镜头也有待商榷。因为在当时,打吊针这一治疗方式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当时还没有调速的概念,药水以极快的速度直接进入人体,这很容易造成应激死亡,还会造成肺水肿;二是很容易导致感染。在付出了很多生命的代价之后,莫菲氏滴管的出现才让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马伯庸透露,类似的情节,在《大医》后续的故事之中,很多也都有体现,包括当时的X光、脑外科手术等,都会有所涉及。清末民初医学观念的改善,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1910年11月至1911年4月,东北暴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鼠疫,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有六万多人因此丧生。对于这场浩劫,许多作品里都有描述。而在《大医》之中,马伯庸另辟蹊径,讲述了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另外一场鼠疫。与首先暴发于哈尔滨的腺鼠疫不同,1910年10月,上海也暴发了一场肺鼠疫。“它折射出的事件是科学技术和社会防疫之间的争端。”在马伯庸看来,这场肺鼠疫争端,非常有象征意义——因为暴发鼠疫的区域属于公共租界,负责管辖的工部局提出了一系列在现在看来也非常科学的防疫方法,比如从印度进口了哈弗金疫苗,对病人进行隔离,使用石炭酸对病人居住的房屋进行消毒等。但在当时的中国,人们对外人进入自己的房间抱有恐惧心理,女眷也大多遵从着不见外男的老规矩,这种不分男女的防疫措施让很多人感到害怕。加之外籍巡捕和稽查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并不考虑居民本身的感受,执行非常粗暴,甚至可能会损毁居民的衣服、财物等,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因此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恐慌,无数居住在租界内的华人居民开始向外逃亡。就在这时,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人沈敦和站出来,请求将执行的权利交给红十字会。在沈敦和的负责之下,红十字会派遣女性医生参与防疫,对居民进行卫生宣讲,还建立了中国公立医院(今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将病人统一安排到这里进行治疗等,通过比较柔性的手段解决了这次疫情事件。沈敦和(《大医》内页插图)马伯庸认为,这次上海肺鼠疫事件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件,纯粹的医学防疫并不能完全解决疫情的问题,因为疫情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故事之中,还涉及了当时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的检疫权问题,通过沈敦和等人的努力,最终检疫权被争取回来。检疫权实际上也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之一,所以这种行为代表着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马伯庸发现,清末民初,对医学观念的改善,其实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对此,马伯庸在故事中也有展现。比如姚英子在灾区遇到接生婆用没有消毒的手为孕妇接生,导致孕妇感染死亡,这件事对姚英子的打击非常大,她后来决定开办一个班,专门给接生婆教授简单的卫生常识,这样产妇的生存率就能大幅提高。这件事其实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在欧洲就有一个医生发生,医生是否洗手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他当时要求医院做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所有医生都必须洗手,结果死亡率就大幅减少了。他也因此发现了细菌感染和病人死亡之间的关系,算是开了抗感染的先河。就这样,故事越写越多,人物越来越饱满鲜明,红十字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马伯庸笔下徐徐展开,沈敦和、张竹君、颜福庆等一系列红十字会代表性人物次第登场。学医有什么用?能不能救中国?这些历史人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了最生动具体的回答。我的写作是一种“三明治式”的做法新京报:读你的作品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印象,你作品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历史事件既多且杂,感觉你的兴趣领域非常广泛,对很多东西都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你的创作类型也比较复杂,光小说就写过悬疑、灵异、历史、推理、武侠、科幻、奇幻等类型,后来是如何转向历史写作的呢?马伯庸:其实没有杂,我会有“命题作文”。比如当我有目的地写这本书时,我会刻意去寻找和医学相关的,包括和公共卫生相关的资料去看。我写《古董局中局》的时候,我就去找古董相关的资料;我写《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我就去找唐朝长安城的一些考古资料。我有时候不太清楚,我是为了写小说去读这些资料,还是为了有理由去读资料,才去写小说。其实两者可能都有。当你有一个动机的时候去找资料,你会从资料里读出很多乐趣。我本身对历史写作就非常感兴趣,我的第一本小说《风起陇西》就是历史小说。后来我发现,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里边的“矿脉”非常丰富,有很多特别值得写的题材。我感觉历史小说可能确实是我最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就走上了这条路。新京报:你将自己的小说作品称之为“历史可能性小说”,故事中经常将主要角色穿插到真实历史事件之中。你是如何处理这其中的虚实关系的?马伯庸:我觉得应该是一种“三明治式”的做法。三明治是上下两层加中间一层,我觉得上面一层,是大的史实,我坚持一种“大事不虚”的原则,就是所有的大事情、大人物,包括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去改变他,也不去扭曲他的形象,尽量呈现出一种最真实的状态。最底层我们要讲到生活细节,比如当时的人怎么样吃喝玩乐?怎么样衣食住行?怎么样和别人来往?社会规则是怎么样的?这些生活的细节也尽量保持真实。在这两层真实之间,我会加入自己虚构的内容。换句话来说,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人物角色也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他的坐卧走,或者他的所有行为都是符合时代大趋势和当时的生活的。生活常识符合的是一种真实逻辑,我尽量让自己做到这个层面,这样整个故事看起来就既精彩又可信。《风起陇西》,作者: 马伯庸,版本: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新京报:所以你在创作过程中会不断去求证?马伯庸:是的。比如《大医》这部小说,一方面我要去问医生,另一方面我也要去请教一些上海老一辈的人,问他们当时上海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因为我太太是上海人,我会问我丈母娘、老丈人上海话怎么说,怎么样用上海话去表达某个特别的做法。有时候你一张嘴,明明是一个上海人,明明是上海话,写出来的感觉一看就是北方人的口吻,比如“您今儿去哪儿?”这一听就是北方人口音。那么,怎么样让它变成上海人的风格,贴近当时的氛围,这个也需要去做大量的采访和请教。新京报:能举个例子吗?马伯庸:书中有一个人叫曹渡,是院办主任,长得胖胖的,小眼睛,张嘴闭口都是那种上海腔调,这个人实际上原型是曹可凡。因为我跟曹可凡认识,也很喜欢他演的很多的戏,所以写这个形象的时候,我就不自觉地把他作为一种上海人的代表写到里面去。他形象里面这种小市民的气质,包括用批评的方式关心人的风格,其实都来自于曹可凡老师所演绎的形象——不是说曹可凡老师就这样。新京报:虽然你的作品并非纯粹的历史写作,而是历史小说写作,但这些创作让我联想到时下比较流行的微观写作,你怎么看待微观写作呢?马伯庸:我觉得微观写作算是一种必然阶段,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所谓的“宏大叙事”,现在更需要从一些细节去看历史。但是,我认为现在所谓的“微观写作”并不是纯粹的微观,而是从微观中看到宏观,从一滴水中看到江河奔流,是一种诗化的表达。我写这本书时,感触最深的是里面有很多历史大趋势,包括书里提到中国的医学应该怎样发展,有两种思路。书中主角也在讨论,其他人也在讨论。一种思路是精英化的观点,就是我们要集中资源培养一批专业医生;还有一种思路认为,我们应该用同样的资源培养更多的医生,因为中国有四万万人,这四万万人的生活状况、卫生情况非常糟糕,我们只要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多派一些普通医生,用普通的手法帮助更多人解决问题。在我整个书写下来,我也在不断调研,不断研究。发现实际上这就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可能一两个群众的需求是很微观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需求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历史合力,这种合力就会形成所谓的大趋势。所以说,微观历史也是宏观历史,微观集合起来就是宏观。我们如果看得到一个细胞的生长环境,就会知道这个人本身的身体状况是不是健康。新京报:创作和近代史有关作品跟创作和古代史有关作品,你感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马伯庸:最大的区别就是近代史要考虑得更加谨慎。第一,近代史离现在不远,很多人可能都还有记忆,我不能去凭空杜撰或者说乱写一通,很容易就露馅了,他们一看就知道,说当时不是这样。还有另外一个风险,就是现在写近代史的很多角色,他们后人都在,对于这些角色人物的本身的行为逻辑,他们的塑造,我就要加倍谨慎,加倍细致,尽量有出处。中国女医生的影子在姚英子身上都能体现出来新京报:《大医》里出场的人物中,沈敦和、柯师太福等都是历史当中确实存在的人物,那么,孙希、姚英子、方三响这三位主人公有什么原型吗?马伯庸:没有一个直接的原型,但他们其实是很多人的集合:方三响他代表了中国本土医生、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孙希其实是一些早期接受过国外精英教育、接触过国外文化的群体代表;姚英子是上海大小姐,她有一个明确的原型,就是张竹君——在书里张竹君是她的老师——而且她的身上还有一些中国其他女医生的影子,她们的经历,她们的困惑,她们遇到的歧视,她们怎么去反抗,在她身上其实都能够体现出来。包括后来姚英子终身未婚,决心把自己专心地献给医疗事业,其实就来自于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医生林巧稚。还有在《大医·日出篇》中会出现的情节,她带着一大堆孤儿从武汉坐船,一路把一百多个孤儿护送到重庆,这也是来自于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张竹君(《大医》内页插图)新京报:你正好提到《大医·日出篇》,能不能透露一些日出篇的剧情?马伯庸:日出篇也和破晓篇一样,是分年代的。破晓篇的时间线比较集中,就是主要在1910年到1911年发生的事情。日出篇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从1911年到1950年之间,经历了军阀混战时期、北伐战争、抗战时期、解放战争等,会从一个医生的视角来经历这些大事件。新京报:书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之中,你最为欣赏或者敬佩的是哪一位呢?马伯庸:真是特别喜欢的是这里面有一个医生柯师太福,这个人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是个医生,但是生性活泼,兴趣广泛,特别喜欢掺和闲事,他跟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大事情都有关系,像故事里写到辛亥革命,他主动去把黎元洪的亲笔信送到北洋水师旗舰,导致了整个北洋水师的反正。柯师太福(《大医》内页插图)到了民国,张裕葡萄酒第一次生产出来的时候是请他做的化验报告,后来张裕就把这个报告作为他们的第一个广告打出去了。柯师太福跟严复又是好朋友,严复的很多病都是他去看的,后来护法战争时,陈其美他们在上海起义,被袁世凯打败困在吴淞炮台,最后是柯师太福过去调解,说服了他们以红十字会的名义把这些人都调出来,顺利离开,让整个战争结束。他这个人特别喜欢掺和这些大事件,本人又是一个性格特别开朗的人,很好玩。新京报:书中对他的情节会有一些演绎的成分吗?马伯庸:对于配角,合理想象的成分肯定有。比如他去送信,到底为什么去送信?历史上是没有任何资料记载的。我就给他虚构了一个理由,但我觉得这个理由也符合当时的历史逻辑。柯师太福是爱尔兰人,爱尔兰当时在努力争取从英国独立的机会。所以在送信时,在主角问他为什么来掺和这件事时,他说,我希望能够给正在爱尔兰反抗的战士们一些希望。一个在远东的国家,通过奋勇反抗,同样能够争取到独立的希望,这对于爱尔兰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新京报: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情节是充满趣味性,却非常可惜没能被用到小说中的?马伯庸:那我就说说另外一个故事。当时我看到一个资料,(上世纪)30年代,美国有一个百万富翁,他的儿子在20多岁的时候来中国旅游,在山东的时候突然得了小儿麻痹症,丧失了自主呼吸功能,唯一能救他的是一种叫作“铁肺”的东西。当时“铁肺”刚刚发明,整个亚洲只有北京协和医院有一部,他父亲就雇了一辆火车,两个护士,一路按压着他的胸口帮助他呼吸,一直按到北京,把他塞入“铁肺”里面,让他侥幸活了下来。后来在北京治疗了一年,治不好。他父亲又买了一辆火车,专门改造了适合“铁肺”运输的车厢,把他从北京运到上海,后来还包了一艘船,连“铁肺”一起运到美国,后来还运送到瑞士,但最终也没能好转。当时我查到这个资料,觉得特别有意思。其中有一张照片就是在上海,他当时整个人躺在“铁肺”里,靠着一面镜子跟别人交流,旁边的两位护士就是华山医院(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的护士。当时是准备上船离开上海之前,派她们来救护他。“铁肺”其实就是一个铁箱子,人在里面一辈子都出不来,永远在箱子里待着。最后他活到六十多岁,还生了三个孩子。这个故事我觉得跟主题没多大关系,就给它放掉了,但是当时查到这个故事,我觉得还挺传奇的——在当时,一个人为了生存,付出了多大努力。新京报:选用的故事呢,哪个故事是你最满意的?马伯庸:用的最满意的故事发生在延安。抗战开始之后,在林可胜的指挥之下,红十字会医院被整个打散,所有医疗系统的人编成了大概几十个医疗分队,支援到具体区域——中国当时医生太少了,必须要把所有资源都集中起来,然后平均分配——有三支医疗分队到了延安。当时在延安,有一个医生叫徐根竹,这位医生跟这些医疗专家合作,解决了一个传染病事件。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医院救援队(《大医》内页插图)简单来说就是延安附近有一个地方叫川口,进入二月,有一个村暴发了肉毒杆菌大感染,当地很多农民不停地吐苦黄水,这是一种在陕北存在了许多年的怪病。徐根竹虽然没有受过完整的医疗教育,却靠着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这次感染事件的根源:腌菜。腌菜缸里是缺氧环境,肉毒杆菌是厌氧型,它能在里面生存。这件事到这里本来已经解决了。但是徐根竹不放心,他是一个特别从群众角度出发的人,他想:这次事情解决了,但不可能下令不许群众吃腌菜——陕北这地方太穷了,你让老百姓少吃腌菜,他们没别的可吃,到头来还是会吃,肉毒杆菌感染还会出现,一定要找出真正的根源。徐根竹仔细研究了整个延安附近的地形,包括肉毒杆菌暴发的区域,最后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儿:川口有些村子吐黄水病的情况非常严重,有些村子却没事,明明他们都吃同一种腌菜,烹饪手法又一样,为什么?他和一个叫马荔的医生一起进行调研,发现了真相:所有上风口的村子都得病,下风口的村子都不得。肉毒杆菌会以一种芽孢的形式生存在土里,几年都不会死。陕北每年三月份大风吹过来,芽孢被吹到腌菜缸上,可能就导致了感染。有些村子背风,大风吹不到,就没事,这是真正的感染原因。于是徐根竹建议大家把腌菜坛子封好,不要让风吹到。这样既解决了传染病的问题,又让大家都能吃得上饭。他还有一个很好的案例,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在当地农民家里宣讲卫生常识,告诉他们衣服要勤洗,这样才不容易生虱子。虱子是传染病的根源之一,正常来说,我们会去强制他们洗衣服就行了,但是徐根竹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他说:“我要找找为什么农民不愿意洗衣服?”后来调研才发现,当地土布做的衣服质量很差,如果每周洗一次衣服的话,衣服可能半年就坏了。对当时的人来说,衣服是家里很重要的财产,他舍不得洗,所以他才不愿意去洗,他宁可忍受虱子叮咬,衣服脏归脏,我能多穿三年,总比半年就坏了好。徐根竹说:“如果不真正去感受老百姓的心愿,感受他们的需求的话,简单粗暴地执行你自以为是的真理,那么执行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真正从人民出发,真正从老百姓的感受出发,才能真正把防疫工作推行下去。”徐根竹牺牲在榆林战役之前,到现在,榆林那边的烈士陵园里面还有他的墓碑。小说文本和编剧文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体系新京报:可以分享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吗?马伯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觉得还是笨办法。比如说《申报》,现在都有影印版,我每天看大概20天的《申报》,看当时的人怎么说话,当时的广告用什么词,当时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当时的人租房提什么条件?相亲提什么条件?当时的人对历史大事件有什么样的反应?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申报》有一页讲到有一个人说,我在卖一种欧洲最出名的科技,就是两根铁丝,把这两根铁丝插到土豆上,土豆就可以反复生长,切下来一块还可以再长出来一块,你就可以反反复复靠两个土豆获得大量的食物,欲购从速。这明显就是一个骗子,我想,当时的骗子就已经明目张胆地用这种手法,于是我把报纸发到网上。结果所有人看到这个,都不关心这个骗子怎么样,而是看到这一版下面的一条新闻。新闻是什么?一个人找了一个女朋友,然后始乱终弃,丈母娘打上门来骂他,但是被小姨子死死护住,不许她妈去打“渣男”。因为我拍了一半,没有结局,所有人都非常着急看最后是怎么样的。这个故事非常“狗血”。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关心的还是这些“狗血”的东西。新京报:这么多年来你一直保持着非常高产的状态,很好奇作为一名职业写作者,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一天的?马伯庸:每天就是8点半开始干活,干到晚上5点,就跟上班一样。非常有规律。我还特意把我的工作室选在了一所学校旁边,学校每次打下课铃了,我就站起来活动一下,打上课铃了,我就坐下来接着写,按照这种节奏来。根据马伯庸作品改编的同名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剧照。新京报:近几年来,你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作为一名写作者,你是如何看待编剧的工作的?作为原著作者,会对编剧的改编产生一些疑虑吗?马伯庸:我是没怎么做过编剧的,我就只做过一次,这剧还没播。作为小说作者,我觉得小说文本和编剧文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体系,小说是一种诗性的表达,但剧本必须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必须遵循视觉逻辑。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剧本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转换成听觉和视觉,需要呈现出一个形象;但小说不受限制,小说可以很抽象。同时,剧本还需要有一个线性逻辑,人物之间的转场,他们两个之间有怎么样的逻辑关系?但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随时插叙、倒叙,或者用第三方旁白来解释。比如门外走进来一个人,如果是小说的话,可以直接用作者旁白:这时一个大侠走进客栈,大侠江湖人称神龙大侠,每个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抖一抖。但电视剧就不能这么拍了,不可能一个人走进客栈,旁白说这个人是大侠,你必须安排另外两个人在旁边,一个人问:这个人是谁?然后另一个人说:你不知道吗?他就是闻名遐迩的神龙大侠。你必须要通过这种转换方式。这种变化是必然的。作为专业的小说作家,我觉得要做好自己作为源头的工作——就是把小说本身写好。很多人会有误会,觉得小说是不是和剧本差不多,会写小说一定会写剧本,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两者之间距离还是挺远的,几乎是两个专业。《两京十五日》,作者: 马伯庸,版本: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年7月新京报:但很多人阅读你的小说,会感觉到画面感非常强?马伯庸:这是一个误解。画面感强,但它仍旧不是一个剧本。经常会有人说:你这个不用改,直接就是剧本。但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新京报:现在有新作品在创作吗?下一部作品会是发生在什么年代?马伯庸:应该还会回归到古代史,但是具体写什么我还没想好。新作品目前还在做调研,还在看哪一个题材会比较好,因为这本书写了两年半了,我想休息一下。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何安安;编辑:走走;校对:刘军。题图来自《大医》内页插图。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阅读专访王德威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情节四部分 的文章